CN209505242U - 一种电池喷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喷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5242U
CN209505242U CN201822208439.XU CN201822208439U CN209505242U CN 209505242 U CN209505242 U CN 209505242U CN 201822208439 U CN201822208439 U CN 201822208439U CN 209505242 U CN209505242 U CN 209505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pray code
fixture
feeding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084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俊伟
王涛
林裕伟
曹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igr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igr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igr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igr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084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5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5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5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喷码机,包括工作台装于工作台上的喷码装置和电池移送装置,电池移送装置包括挠性传动单元、多个夹具和设有导向槽的导向座,多个夹具沿挠性传动单元的周向分布,夹具包括与挠性传动单元固接的连接架、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架上的转轴、与转轴第一端固接的夹持座和与转轴第二端固接的摆臂,摆臂上设有销轴,导向槽包括呈弧形设置的旋转段和呈直线型设置保持段,沿夹具的移动方向,旋转段位于保持段的上游端,当夹具经过导向座时,销轴位于导向槽内,当夹具经过旋转段时,旋转段驱动夹持座旋转,当夹具经过保持段时,保持段使夹持座保持旋转后的状态。该电池喷码机能够保证电池的喷码质量且可对移送过程中的电池进行翻转。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喷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喷码机。
背景技术
电池的生产流程中包括了一道对电池进行喷码、扫码工序,该道工序旨在给电池一个身份信息。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的一种电池喷码机,该电池喷码机1包括电池移送机构11、喷码机构12和扫码机构13,其中,喷码机构12和扫码机构13均朝向电池移送机构11设置,且扫码机构13 位于电池移送机构11运输方向的下游端,电池移送机构11用于先将其上的电池移动至喷码机构12处进行喷码,然后将电池移送至扫码机构13对喷印出的信息码进行识别。
但是,由图1可见,该电池喷码机1的电池移送机构11主要是采用卧式运输的方式对电芯进行移动,即电池移送机构11在对电池进行移动时,电池呈水平放置,而该种运输方式存在的缺点是:为了保证喷印处的信息码能够被有效的识别,喷码时需要沿电池的轴向进行喷码,而由于电池移送机构11的固有结构设计,使得喷码机构12在喷码过程中需要沿电池的轴向相对电池进行移动,导致喷码过程中喷码机构12容易发生抖动,从而影响电池的喷码质量。
如图2所示,图2是现有的另一种电池喷码机,该电池喷码机10同样包括电池移送机构110、喷码机构120和扫码机构130,其中,虽然电池移送机构21采用一个曲柄滑块机构来推动电池在喷码、扫码过程中进行移动,以避免喷码机构120在喷码过程中需要沿电池的轴向相对电池进行移动,防止喷码机构120喷码过程中发生抖动,但该电池喷码机在电池移动过程中电池会发生抖动,导致喷印出的信息码会出现错位。
此外,无论是电池喷码机1或电池喷码机2,其电池移动机构均采用卧式运输的方式对电池进行移动,而目前一些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如套管机是采用立式运输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加工,即加工过程中电池处于竖直状态,且在电池的生产流程中,电池的喷码、扫码加工通常紧接与电池的套管加工之后,这导致现有的电池喷码机与套管机之间无法进行联合生产,增加了需要将套管机加工完成的电池搬运至电池喷码机处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保证电池的喷码质量、可对移送过程中的电池进行翻转且便于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的电池喷码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喷码机,包括工作台、喷码装置和电池移送装置,喷码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电池移送装置包括挠性传动单元和多个夹具,挠性传动单元包括挠性件和至少两个传动轮,每一个传动轮分别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工作台上,挠性件套装在至少两个传动轮上,多个夹具沿挠性件的周向分布,其中,每一个夹具均包括连接架、转轴、夹持座和摆臂,连接架与挠性件固定连接,转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架上,转轴的第一端与夹持座固定连接,转轴的第二端与摆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摆臂的第二端设置有销轴,电池移送装置还包括导向座,导向座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包括旋转段和保持段,旋转段呈弧形设置,保持段呈直线型设置并平行于导向座的延伸方向,沿夹具的移动方向,旋转段位于保持段的上游端,喷码装置的喷印端朝向导向槽设置,当夹具经过导向座时,销轴位于导向槽内,当夹具经过旋转段时,旋转段驱动夹持座沿第一方向旋转,当夹具经过保持段时,保持段控制夹持座保持旋转后的状态。
由上可见,通过对电池喷码机的结构设计,使得该电池喷码机能够与如套管机这类采用立式运输方式的电池生产设备连接。而电池移送装置能够在非喷码状态下控制其上的夹持座保持直立状态,并在电池需要进行喷码时,通过导向座驱动夹持座进行旋转,使夹持座上的电池呈水平状态放置,从而通过挠性传动单元驱动夹具匀速经过喷码装置处对电池进行喷码,以避免电池进行喷码时,需要通过依靠驱动喷码装置进行移动的方式来实现对电池进行喷码,保证了电池的喷码质量。此外,通过对电池移送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电池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稳且不发生抖动,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喷印出的信息码出现错位。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传动轮的数量为两个,导向座沿两个传动轮的轴心连线延伸地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旋转段驱动夹持座旋转至夹持座的定位轴向平行于导向座的延伸方向。
由上可见,旋转端可驱动夹持座旋转至与导向座的延伸方向平行,从而使得夹持座上的电池呈水平防止,且通过挠性传动单元可带动呈水平放置的电池经过喷码装置进行喷码。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夹持座包括本体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爪,本体与转轴的第一端连接,两个夹爪位于本体的两端,每一个夹爪上均设置有第一磁体,每一个夹具还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连接在连接架和夹持座之间。
由上可见,夹爪能够对电池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电池在被移送过程中沿转轴的轴线相对夹持座转动,从而喷码装置能够准确地对电池进行喷码,而第一磁体用于将电池固定吸附在夹持座上,防止电池从夹持座上掉落,并防止电池相对夹持座滑动。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电池喷码机还包括上料输送带和上料转盘,沿夹具的移动方向,上料输送带和上料转盘均位于导向座的上游端,上料输送带包括连接座、带轮组、传动带、电机、第二磁体和两块相对设置的限位板,连接座安装在工作台上,带轮组包括多个第一带轮,多个第一带轮分别绕自身的轴线与连接座可转动地连接,传动带套装在多个第一带轮上,电机的电机轴与多个第一带轮中的一个连接,两块限位板均安装在连接座上,两块限位板分别位于传动带的相对的两侧,且传动带、两块限位板之间围成输送通道,第二磁体与连接座固定连接,第二磁体位于输送通道的底部并位于输送通道外,上料转盘安装在工作台上,上料转盘设置在上料输送带和电池移送装置之间,上料转盘对上料输送带下料并向电池移送装置上料。
由上可见,通过对上料输送带的结构设计,使得电池能够实现直立运输,即使电池运输工程中保持直立状态,从而便于电池喷码机与套管机相连接,而通过上料转盘能够使电池保持直立状态被移送至电池移送装置上。此外,限位板能够对电池起到限位、导向作用,而第二磁体能够对电池起到固定作用,使得电池移动过程中紧贴传动带,从而避免需要额外设置夹具来辅助电池进行定位,降低电机的负载。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料输送带还包括安装在连接座上的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的检测端分别朝向输送通道设置,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工作台的安装面的法向。
由上可见,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相配合,以检测输送通道中是否有电池出现倾倒。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料输送带还包括安装在连接座上的第三接近开关,第三接近开关的检测端朝向输送通道设置,第三接近开关设置在输送通道的出口端,且沿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均位于第三接近开关的上游端。
由上可见,第三接近开关用于检测传送通道的电池余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池喷码机还包括下料输送带和下料转盘,沿夹具的移动方向,下料输送带和下料转盘均位于导向座的下游端,下料输送带安装在工作台上,下料转盘安装在工作台上,且下料转盘位于电池移送装置和下料输送带之间,下料转盘对电池移送装置下料并对下料输送带上料。
由上可见,下料转盘用于将电池移送装置上完成喷码并通过扫码检测的电芯移动至下料输送带进行卸料,或通过下料输送带将电池移送至下一级设备进行后续加工。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电池喷码机还包括扫码装置,扫码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扫码装置的识别端朝向导向槽设置,且沿夹具的移动方向,扫码装置位于喷码装置的下游端。
由上可见,扫码装置用于对喷码装置喷印出的信息码进行检测,以便于对信息码存在的问题的电池进行剔除。
进一步的方案是,导向槽还包括复位段,沿夹具的移动方向,复位段位于保持段的下游端,复位段呈弧形设置,且复位段与旋转段呈镜像设置,当夹具经过复位段时,复位段驱动夹持座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由上可见,复位段用于驱动旋转后的夹持座进行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电池喷码机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的另一种电池喷码机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喷码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喷码机实施例的第一局部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喷码机实施例的喷码装置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喷码机实施例的电池移送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喷码机实施例的电池移送装置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喷码机实施例的电池移送装置的夹具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喷码机实施例的电池移送装置的导向座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喷码机实施例的第二局部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喷码机实施例的上料输送带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喷码机实施例的上料输送带的局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喷码机实施例的第三局部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电池喷码机200包括工作台201、喷码装置2、电池移送装置300、上料输送带6、上料转盘7、下料输送带8、下料转盘9和扫码装置203。
参照图4和图5,喷码装置2包括喷头21、座体22、第一调节单元 23和滑台24,其中,座体22安装在工作台201上,座体22沿工作台201 的安装面的法向朝向自身外延伸地设置有立柱221,第一调节单元23沿立柱221的延伸方向与立柱221可滑动地连接。
具体地,第一调节单元23包括第一连接块231、第一连接柱232和第二调节单元230,第一连接块231沿立柱221的延伸方向与立柱221可滑动地连接,且第一连接块231沿第一连接柱2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柱 232可滑动地连接,第一连接柱232垂直于立柱221。第二调节单元230 包括第二连接块233、第二连接柱234和第三连接块235,第二连接块233沿第一连接柱2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柱232可滑动地连接,第二连接块233还沿第二连接柱234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柱234可滑动地连接。第三连接块235沿第二连接柱234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柱234可滑动地连接。
滑台24包括基座241、第一滑动座242、第一测微头243、第二滑动座244、第二测微头245、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基座241安装在第三连接块235上,基座241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朝向电池移送装置300延伸地设置,第一导轨垂直于立柱221且第一导轨垂直于第一连接柱232,第二连接柱234平行于第一导轨。第一滑动座242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轨可滑动地连接,第一测微头234的第一固定筒2341 固定安装在基座241上,第一测微头234的第一测头2342与第一滑动座 242邻接,第一测头2342平行于第一导轨,第一测微头243用于对第一滑动座242的位置进行微调,使第一滑动座242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对安装在第一滑动座242上的喷头21的相对电池移送装置300上的电池202的位置进行微调。第一弹性件连接在基座241和第一滑动座242 之间,第一弹性件用于对第一滑动座242的滑动进行复位。
第一滑动座242上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垂直于第一导轨,且第二导轨平行于第一连接柱232。第二滑动座244沿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轨可滑动地连接,喷头21与第二滑动座244连接,喷头21的朝向平行于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即喷头21的喷印端朝向电池移送装置300 设置。第二测微头245的第二固定筒2451与第一滑动座242固定连接,第二测微头245的第二测头2452与第二滑动座244邻接,第二测头2452 平行于第一连接柱232。第二测微头245用于对第二滑动座244的位置进行微调,使第二滑动座244沿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对安装在第二滑动座244上的喷头21的相对电池移送装置300上的电池202的位置进行微调。第二性件连接在第一滑动座242第二滑动座244之间,第二弹性件用于对第二滑动座244的滑动进行复位。
优选地,第二滑动座244上设置有定位销2441,喷码装置2还包括第四连接块25,第四连接块25上设置有与定位销2441相配合的定位孔251,喷头21固定安装在第四连接块25上,第四连接块25安装在第二滑动座 244上,且定位销2441位于定位孔251内。
参照图6至图7,电池移送装置300包括挠性传动单元3、多个夹具4 和导向座5。其中,挠性传动单元3包括至少两个传动轮31和挠性件32,每一个传动轮31分别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且每一个所述传动轮31的轴线均平行于工作台201的安装面的法向。挠性件 32套装在至少两个传动轮31上,且两个传动轮31对挠性件32进行张紧。优选地,传动轮3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传动轮31均为链轮,挠性件32 为链条,链条套装在两个链轮上,且链条与两个链轮啮合。采用链传动作为挠性传动单元3,使得挠性传动单元3能够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并且,链传动还具有平均传动比准确、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当然,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挠性传动单元3的两个传动轮31可选用带轮,挠性件32 可选用传动带,而作为该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带轮优选选用同步带轮,传动带优选选用同步带。挠性传动单元3的两个传动轮31中的一个与电机连接,使得电机驱动该传动轮31转动,并使该传动轮31通过挠性件32 带动另一个带轮转动,从而实现挠性件32带动安装在其上的多个夹具4 进行移动。
结合图8,多个夹具4沿挠性件32的轴向分布,每一个夹具4均包括连接架41、转轴42、夹持座43、摆臂44和复位弹簧45。连接架41固定连接在挠性件32上,转轴42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架41上,且转轴42的轴向与传动轮31的轴向相互垂直。夹持座43与转轴4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摆臂44的第一端与转轴4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摆臂44第二端上设置有销轴441。
其中,夹持座43用于夹持电池202,夹持座43包括本体43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爪432,本体431与转轴4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夹爪 432位于本体431的两端并与本体431固定连接。每一个夹爪432上均设置有凹槽4321,凹槽4321用于容纳电池202并对电池202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电池202在被移送过程中沿转轴42的轴线相对夹持座43转动,从而保证外部的喷码装置能够准确地对电池202进行喷码、扫码装置能够准确地对电池202进行扫码。此外,每一个夹爪432上均设置有第一磁体433,第一磁体433用于将电池202吸附在夹持座43上,防止电池202从夹持座43上掉落,并防止电池202相对夹持座43滑动。当然,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夹爪432可以直接采用具有弹性的卡爪,使得同一夹爪432 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卡爪与本体之间围成一个用于卡合电池的卡槽。
复位弹簧45连接在连接架41和夹持座43之间,复位弹簧45用于辅助或驱动夹持座43进行复位。此外,为了避免夹持座43出现过度复位的问题,连接架4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411,第一限位件411沿转轴42的轴向朝向夹持座43设置,转轴42沿自身的进行设置有第二限位件421,第二限位件421可绕转轴42的轴线转动至与第一限位件411邻接,从而避免夹持座43复位时出现过度复位,保证电池移送装置300能够更好的与外部设备联动。
如图9所示,并结合图7,导向座5沿两个传动轮31的轴心连线延伸地设置,导向座5上设置有导向槽50,喷头21的喷印端朝向导向座5的导向槽50设置,第一连接柱232平行于导向座5的延伸方向。导向槽50 包括旋转段51、保持段52和复位段53,其中,旋转段51和复位段53均呈弧形设置,且旋转段51和复位段53呈镜像设置。保持段52呈直线型设置,并且,旋转段51平行于导向座5的延伸方向。沿夹具4的移动方向,旋转段51位于保持段52的上游端,保持段52位于复位段53的上游端。导向座5优选为平板凸轮。
当夹具4经过导向座5时,销轴441进入导向槽50内。当夹具4经过旋转段51时,旋转段51驱动夹持座43沿第一方向旋转,且旋转段51 驱动夹持座43旋转至夹持座43的定位轴线平行于导向座5的延伸方向,即使夹持座43上的电池202呈水平状态放置。当夹具4经过保持段52时,保持段52控制夹持座43保持旋转后的状态。当夹具4经过复位段53时,复位段53驱动夹持座43沿第二方向旋转,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而为了避免夹具4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晃动而导致销轴441无法准确进入导向槽50内,将挠性传动单元3的数量设置成两个,并使两个挠性传动单元3沿链轮的轴向并列设置。连接架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挠性传动单元3的链条固定连接,避免出现单一挠性传动单元3驱动夹具4移动时,夹具4可能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保证夹具4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夹具4移动至导向座5处时,销轴441能够准确进入导向槽50 内。导向座5位于两个挠性传动单元3之间。
此外,为了减小销轴441与导向槽50之间的摩擦力,使导向槽50能够更加顺畅的驱动夹持座43转动,在销轴441上套设一个滚轮442,并使滚轮442绕销轴441的轴向与销轴441可转动地连接。当夹具4经过导向座5时,滚轮442位于导向槽50内并与导向槽50邻接。
扫码装置203安装在工作台201上,沿夹具4的移动方向,扫码装置 203位于喷码装置2的下游端,且扫码装置203的识别端朝向导向座5的导向槽50设置。
参照图10至图,沿夹具4的移动方向,上料输送带6和上料转盘7 均位于导向座5的上游端。上料输送带6包括连接座61、带轮组、传动带 63、电机64、两块限位板65、第二磁体66、第一接近开关671、第二接近开关672、第三接近开关673、张紧机构68、第一导向板691、第二导向板692及第三导向板693。
连接座61安装在工作台201上,带轮组包括多个第一带轮62,多个第一带轮62分别绕自身的轴线与连接座61可转动地连接,传动带63套装在多个第一带轮62上,且多个第一带轮62对传动带63进行张紧。其中,第一带轮62的数量可以根据连接座61的实际结构进行设置。电机64 的电机轴与多个第一带轮62中的一个连接,以通过第一带轮62驱动传动带63传动,从而使传动带63对电池202进行输送。此外,第一带轮62 优选采用同步带轮,传动带63优选采用同步带,而采用同步带轮和同步带作为传动组件能够提高上料输送带6的输送稳定性和精度。
两块限位板65相对地设置,且两块限位板65均安装在连接座61上。两块限位板65分别位于传动带63的相对的两侧,并与传动带63之间围成输送通道60,输送通道用于存放电池202,且输送通道60的宽度略大于电池202的直径,即两块限位板65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电池202的直径,从而既能够对电池202起到一定位作用,防止电池202在输送过程中在垂直于输送通道60的输送方向X上发生倾倒,又能够对电池202的输送起到导向,使得电池202沿准确地沿输送通道60的输送方向X移动。
第二磁体66与连接座61固定连接,第二磁体66位于输送通道60的底部,且第二磁体66位于输送通道60外。第二磁体66用于对电池202 起到固定作用,使得电池在移动过程中紧贴传动带63,并使电池202能够保持直立状态,从而防止电池202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倾倒,并能够避免需要额外设置夹具来辅助电池202进行定位,降低电机64的负载。
第一接近开关671安装在连接座61上,第一接近开关671的检测端朝向输送通道60设置,第二接近开关672安装在连接座61上,第二接近开关672的检测端朝向连接座61设置,且第一接近开关671和第二接近开关672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输送通道60的输送方向X。第一接近开关671 与第二接近开关672相配合,从而用以检测输送通道60中的电池202是否出现倾倒,具体地,第一接近开关671用于检测电池202的底部,第二接近开关672用于检测电池202的顶部。当第一接近开关671检测到有物料,而第二接近开关672未检测到有物料时,则说明电池202出现倾倒的问题,此时,第一接近开关671和/或第二接近开关672会向与上料输送带6相连接的控制系统发送第一检测信号,以使得该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后控制电机64停止对第一带轮62的驱动,并发出报警。而当第一接近开关671和第二接近开关672同时检测到有物料时,则说明电池 202的摆放位置正确,控制系统会控制上料输送带6继续对电池进行输送。
第三接近开关673安装在连接座61上,第三接近开关673的检测端朝向输送通道60设置,第三接近开关673设置在输送通道60的出口端,沿输送通道60的输送方向X,第一接近开关671和第二接近开关672均位于第三接近开关673的上游端。第三接近开关673用于检测输送通道60 内的电池202的余量,当第三接近开关673未检测到有物料时,第三接近开关673会向控制系统发送第二检测信号,使得控制系统在在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后控制电机64停止对第一带轮62的驱动,并发出报警。
张紧机构68用于调节传动带63的张紧力,使得传动带63在传动过程中保持紧绷,以保证第一带轮62和传动带63之间的传动的可靠性。张紧机构68包括调节机构681和第二带轮682,调节机构681安装在连接座上,而第二带轮682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调节机构681上,调节机构681用于驱动第二带轮682压合在传动带63上,以使得传动带63被张紧。具体地,连接座61上设置有滑槽611,滑槽611优选沿输送通道 60的输送方向X延伸地设置。调节机构681包括插销,插销位于滑槽611 内,第二带轮682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插销上,插销可沿滑槽611 的延伸方向相对滑槽611滑动,从而带动第二带轮682沿滑槽611移动,以对传动带63的张紧力进行调节。其中,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在插销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锁紧螺母,以当在完成对第二带轮682的位置调节后,通过调节插销两端的锁紧螺母对将插销固定在滑槽611的某一位置上。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根据第二带轮682对传动带的压紧形式,在连接座61 和插销之间设置拉簧或压缩弹簧,使得拉簧或压缩弹簧对插销施加拉力或推力,从而使得插销上的第二带轮682紧压在传动带63上。
第一导向板691和第二导向板692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一导向板691 和第二导向板692均位于输送通道60的出口处,且第一导向板691和第二导向板692均呈弯折设置,第一导向板691和第二导向板692均用于改变电池202移出输送通道60的轨迹,使得上料输送带6既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又能够有效的节省上料输送带6连接时所占据的空间。
第三导向板693位于输送通道60的入口处,第三导向板693输送通道6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6931,沿输送通道60的输送方向X,导向面6931 自输送通道60外朝向输送通道60内倾斜设置。通过设置第三导向板693 以及在第三导向板693上设置导向面6931,能够对电池202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使得电池202能够顺利进入输送通道60内。
上料转盘7安装在工作台201上,上料转盘7设置在上料输送带6和电池移送装置300之间,上料转盘7用于将上料输送带6上的电池202移送至电池移送装置300的夹具4上。具体地,上料转盘7包括轴体71、盘体72、第一驱动电机、下料导向板74和限位导向板75,轴体7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201上,盘体72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轴体71上,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盘体72转动。盘体72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容纳槽 721,多个容纳槽721用于容纳电池202,每一个容纳槽721的内设置有第三磁体722,第三磁体722用于将电池固定吸附在容纳槽721内。
下料导向板74沿挠性件32的周向延伸地设置,下料导向板74位于靠近盘体72的一个传动轮31的周向上,且下料导向板74位于盘体72和电池移送装置300之间。限位导向板75沿盘体72的周向延伸地设置,限位导向板75位于盘体72的周向上,且限位导向板75位于盘体72和电池移送装置300之间。此外,下料导向板74和限位导向板75在夹具4与盘体72的交界处部分相向设置。下料导向板74用于将盘体72上的电池202 卸下,并使电池202进入夹具4的夹持座43内,限位导向板75用于对被卸下的电池202进行限位、导向,保证电池202能够准确进入夹持座43。优选地,轴体71和盘体72之间设置有扭力限制器73,且电池喷码机200在扭力限制器73处设置有第四接近开关,第四接近开关的检测端朝向扭力限制器73设置。扭力限制器73能够对上料转盘7和电池202进行保护,使得当盘体72出现卡料时,扭力限制器73的内外圈脱离连接,并使外圈弹起。此时,第四接近开关检测到外圈弹起后,向电池喷码机200的控制系统发送第三检测信号,使得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第三检测信号后,控制电池喷码机200停机,以避免盘体72对卡住的电池202继续施力,进而防止盘体72和/或电池202出现损坏。
优选地,电池喷码机200还包括开关机构204,开关机构204包括支架2041、气缸2042和连杆2043,其中,支架204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连杆2043与支架2041铰接,连杆2043位于输送通道60的出口处,气缸 2042的缸体安装在支架2041上,气缸的推杆与连杆2043铰接,从而推动连杆2043相对支架2041摆动。开关机构204用于控制上料输送带6上的电池202逐个移动至上料转盘7的容纳槽721。
下料输送带8包括连接座81、多个带轮、传动带82和电机83,连接座81安装在工作台201上,多个带轮分别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座81上,传动带82套装在多个带轮上,且多个带轮对传动带82进行张紧。电机83的电机轴与多个带轮中的一个连接,已通过带轮驱动传动带82传动,从而使传动带82对电池202进行输送。其中,带轮优选采用同步带轮,传动带82优选采用平皮带。
连接座81与传动带82之间围成输送通道811,输送通道811用于存放电池202,且输送通道60的宽度略大于电池202的直径。输送通道811 的入口处设置有第四导向板84,第四导向板84用于将下料转盘9上的电池202卸下,并使电池202进入输送通道811内。优选地,可在输送通道 811的入口处设置一限位块812,限位块812用于使直立状态的电池202 倾倒,从而呈水平状态放置,使得下料输送带8能够与采用卧式运输的后级设备进行连接。
下料转盘9安装在工作台201上,下料转盘9设置在下料输送带8和电池移送装置300之间,下料转盘9用于将电池移送装置300上完成喷码、扫码处理的电池202移动至下料输送带8上。具体地,下料转盘9包括轴体91、盘体92、第二驱动电机和下料导板94,轴体9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 201上,盘体92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轴体91上,第二驱动电机由于驱盘体92转动。盘体92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容纳槽921,多个容纳槽921用于容纳电池202,每一个容纳槽921内设置有第四磁体922,第四磁体922用于将电池固定吸附在容纳槽921内。下料导板94位于盘体 92的周向上,且下料导板94位于盘体92和电池移送装置300之间,下料导板94用于将移送至下料转盘9处的夹具4上的电池202卸下,并使电池202进入盘体92的容纳槽921内。优选地,轴体91和盘体92之间设置有扭力限制器93,且电池喷码机200在扭力限制器93处设置有第五接近开关,第五接近开关的检测端朝向扭力限制器93设置。扭力限制器93 能够对下料转盘9和电池202进行保护,使得当盘体92出现卡料时,扭力限制器93的内外圈脱离连接,并使外圈弹起。此时,第五接近开关检测到外圈弹起后,向电池喷码机200的控制系统发送第四检测信号,使得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第四检测信号后,控制电池喷码机200停机,以避免盘体93对卡住的电池202继续施力,进而防止盘体92和/或电池202出现损坏。其中,第四磁体922的吸引力大于第一磁体433的吸引力。
以下结合图3至图13对电池喷码机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上料输送带6将电池202移动至上料转盘7处,并通过开关机构204控制输送通道60内的电池202逐个移动至盘体72上的容纳槽721 内,使容纳槽721内的第三磁体722将电池202固定在容纳槽721内。
接着,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盘体72转动,使得盘体72将电池202移送至电池移送装置300处,当夹具4带动电池202移送至盘体72处时,下料导向板74将盘体72上的电池202卸下,并通过与限位导向板75的配合,使电池202进入夹具4的夹持座43内。接着,电池移送装置300的挠性传动单元3驱动夹具4沿挠性件32的周向向导向座5的旋转段51移动,当夹具4移动至导向座5处时,夹具4的滚轮442进入导向槽50,而随着夹具4的移动,滚轮442先经过旋转段51,使得旋转段51通过摆臂 44和转轴42驱动夹持座43进行旋转,同时,连接架41和夹持座43对复位弹簧45进行蓄能。当滚轮442从旋转段51内移出时,夹持座43的定位轴线平行于保持段52,即电池202呈水平状态放置。
滚轮442从旋转段51内移出后,随即进入保持段52。在保持段52 内,滚轮442仅沿保持段52的延伸方向相对保持段52滑动,此时,夹持座43保持静止不动。在滚轮442位于保持段52内期间,夹具4带动电池 202先经过喷码装置2的喷头21处进行信息码喷印,在电池202完成信息码喷印后,夹具4带动电池202经过扫码装203的识别端处进行扫码,对喷印出的信息码进行检测,以检查喷码装置2喷印出的信息码是否有误或无法被识别。其中,挠性传动单元3驱动夹具4移动的速度可根据喷码机构的喷印速度进行调节。
当电池202完成喷码加工和扫码检测后,且滚轮442从保持段52内移出后,滚轮442随即进入复位段53。随着夹具4的移动,滚轮442在复位段53内沿复位段53的延伸方向相对导向座5移动,使得复位段53过摆臂44和转轴42驱动夹持座43进行反向旋转复位,同时,复位弹簧45 通过自身的弹性势能辅助夹持座43进行复位,从而使得电池202重新恢复竖直状态。
当夹具4带动电池202移送至下料转盘9处时,下料导板94将夹具4 上的电池202卸下,并使电池202进入盘体92的容纳槽921内。接着,下料转盘9将电池202移送至下料输送带8处,使得下料输送带8的第四导向板84将电池202从盘体92上卸下,且下料输送带8将被卸下的电池 202移动至后级设备或后级回收机构。
综上可见,通过对电池喷码机的结构设计,使得该电池喷码机能够与如套管机这类采用立式运输方式的电池生产设备连接。而电池移送装置能够在非喷码状态下控制其上的夹持座保持直立状态,并在电池需要进行喷码时,通过导向座驱动夹持座进行旋转,使夹持座上的电池呈水平状态放置,从而通过挠性传动单元驱动夹具匀速经过喷码装置处对电池进行喷码,以避免电池进行喷码时,需要通过依靠驱动喷码装置进行移动的方式来实现对电池进行喷码,保证了电池的喷码质量。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喷码机,包括工作台、喷码装置和电池移送装置,所述喷码装置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电池移送装置包括挠性传动单元和多个夹具,所述挠性传动单元包括挠性件和至少两个传动轮,每一个所述传动轮分别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挠性件套装在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轮上,多个所述夹具沿所述挠性件的周向分布,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所述夹具均包括连接架、转轴、夹持座和摆臂,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挠性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夹持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摆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的第二端设置有销轴;
所述电池移送装置还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旋转段和保持段,所述旋转段呈弧形设置,所述保持段呈直线型设置并平行于所述导向座的延伸方向,沿所述夹具的移动方向,所述旋转段位于所述保持段的上游端,所述喷码装置的喷印端朝向所述导向槽设置;
当所述夹具经过所述导向座时,所述销轴位于所述导向槽内,当所述夹具经过所述旋转段时,所述旋转段驱动所述夹持座沿第一方向旋转,当所述夹具经过所述保持段时,所述保持段控制所述夹持座保持旋转后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喷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向座沿两个所述传动轮的轴心连线延伸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喷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段驱动所述夹持座旋转至所述夹持座的定位轴向平行于所述导向座的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喷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座包括本体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爪,所述本体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夹爪位于所述本体的两端,每一个所述夹爪上均设置有第一磁体;
每一个所述夹具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连接架和所述夹持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喷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喷码机还包括上料输送带和上料转盘,沿所述夹具的移动方向,所述上料输送带和所述上料转盘均位于所述导向座的上游端;
所述上料输送带包括连接座、带轮组、传动带、电机、第二磁体和两块相对设置的限位板,所述连接座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带轮组包括多个第一带轮,多个所述第一带轮分别绕自身的轴线与所述连接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传动带套装在多个所述第一带轮上,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多个所述第一带轮中的一个连接,两块所述限位板均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两块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传动带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传动带、两块所述限位板之间围成输送通道,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体位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输送通道外;
所述上料转盘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料转盘设置在所述上料输送带和所述电池移送装置之间,所述上料转盘对所述上料输送带下料并向所述电池移送装置上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喷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输送带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的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的检测端分别朝向所述输送通道设置,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工作台的安装面的法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喷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输送带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的第三接近开关,所述第三接近开关的检测端朝向所述输送通道设置;
所述第三接近开关设置在所述输送通道的出口端,且沿所述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均位于所述第三接近开关的上游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喷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喷码机还包括下料输送带和下料转盘,沿所述夹具的移动方向,所述下料输送带和所述下料转盘均位于所述导向座的下游端;
所述下料输送带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下料转盘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下料转盘位于所述电池移送装置和所述下料输送带之间,所述下料转盘对所述电池移送装置下料并对所述下料输送带上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喷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喷码机还包括扫码装置,所述扫码装置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扫码装置的识别端朝向所述导向槽设置,且沿所述夹具的移动方向,所述扫码装置位于所述喷码装置的下游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喷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槽还包括复位段,沿所述夹具的移动方向,所述复位段位于所述保持段的下游端,且所述复位段与所述旋转段呈镜像设置;
当所述夹具经过所述复位段时,所述复位段驱动所述夹持座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CN201822208439.X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电池喷码机 Active CN209505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8439.XU CN209505242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电池喷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8439.XU CN209505242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电池喷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5242U true CN209505242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7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08439.XU Active CN209505242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电池喷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52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5000A (zh) * 2018-12-26 2019-03-12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喷码机
CN114013197A (zh) * 2021-11-04 2022-02-08 东莞市科雷明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表面的数码打印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5000A (zh) * 2018-12-26 2019-03-12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喷码机
CN109455000B (zh) * 2018-12-26 2024-04-09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喷码机
CN114013197A (zh) * 2021-11-04 2022-02-08 东莞市科雷明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表面的数码打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5000A (zh) 一种电池喷码机
CN209505242U (zh) 一种电池喷码机
CN209337447U (zh) 一种电池移送装置
CN106060531A (zh) 一种全自动四工位摄像头测试机
CN107185853B (zh) 细纱机纲领表面尺寸及精度全自动检测装置
CN110260792A (zh) 一种手机零配件的自动检测机
CN104516057B (zh) 光纤插芯的调心装置、光纤调心机和光纤调心方法
CN117309769A (zh) 多角度外观检测设备
CN219179244U (zh) Pcb检测设备
CN219179243U (zh) Pcb检测设备
CN208083855U (zh) 法兰加工线
CN108572829B (zh) 烧录装置、管装芯片烧录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7405210U (zh) 一种充磁装置
JP2007176660A (ja) 容器保持装置
CN11595855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芯片检测用夹持装置
CN112722793B (zh) 电脑硬盘批量化检测设备
CN107161620B (zh) 磁铁不良品下料机构及其磁铁自动上料检测设备
CN112893155B (zh) 电脑器件自动化检测用回转机构
CN209280579U (zh) 首饰外观精密检测设备
CN208856474U (zh) Tp玻璃上料机构
CN209701929U (zh) 一种流延膜机纸管输送与排列装置
CN208459573U (zh) 电源定位固定装置和移动电源检测装置
JP2004269203A (ja) 物品の移載装置
JPH08225144A (ja) 鍵盤型搬送装置
CN209505241U (zh) 喷码机构及喷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