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0511U - 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0511U
CN220850511U CN202322335546.XU CN202322335546U CN220850511U CN 220850511 U CN220850511 U CN 220850511U CN 202322335546 U CN202322335546 U CN 202322335546U CN 220850511 U CN220850511 U CN 220850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energy
pieces
piece
lin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355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水文
张文武
张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huixi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huixi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huixi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huixi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355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0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0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0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其结构包括吸能装置、插板、弹簧、安装座,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对接板与安装座固定连接,使得伸缩框可以稳定设立在弹簧内部,伸缩框在牵制组件的作用下可以配合弹簧进行延展调整,伸缩框内部设有吸能辅件,可以与弹簧互相配合起到吸能缓冲作用,提高弹簧的使用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工装技术领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利用它的弹性可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储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机器、仪表中,在装配弹簧时往往需要配合弹簧配件,弹簧配件一般为中空圆柱状结构,用于对弹簧进行导向,在进行使用弹簧时,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进行使用弹簧时,正常情况下将辅助缓件通过安装座连接在弹簧内部,弹簧使用的同时,通过辅助缓件对其起到加固支撑的作用,使得弹簧在活动时不易出现折损形变等现象,当辅助缓件在配合弹簧进行活动时,辅助缓件内部的弹性套件会随之进行伸缩调整,由于弹性套件上的多节套节在延伸到一定限度后会对卡在一起,以至于弹簧在弹动过程中会因为弹性套件上套块的限制而出现的卡顿现象,以至于弹簧无法有效进行顺畅的往复活动,使得辅助缓件无法配合弹簧同时进行弹动活动,降低对弹簧的支撑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其结构包括吸能装置、插板、弹簧、安装座,所述吸能装置、弹簧左右两侧均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插板通过安装座与吸能装置相接,所述吸能装置外部套合有弹簧。
作为实用新型内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能装置包括有伸缩框、牵制组件、吸能辅件、对接板、接头,所述伸缩框内部安装有吸能辅件,所述吸能辅件左右两侧均设有接头,两个所述接头远离吸能辅件的一端贯穿伸出伸缩框连接在两块对接板上,两个所述对接板之间连接有牵制组件,所述对接板通过安装座与插板,所述伸缩框外部套合有弹簧。
作为实用新型内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制组件包括有调节板、转轴、张合牵件、弹性套件、限定导件、联动拉件,所述调节板设有两块,且两端均设有转轴,四个所述转轴均与弹性套件相连接,所述弹性套件与调节板之间设有联动拉件,所述联动拉件内部设有限定导件,所述弹性套件远离联动拉件的一端连接有张合牵件,所述调节板嵌固在对接板内部。
作为实用新型内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合牵件包括有充气囊、卡块、弹弧板、活动连件、连杆、螺旋拉条,所述充气囊设在卡块与螺旋拉条之间,所述螺旋拉条左右两侧均连接在两根连杆上,两根所述连杆对称插接在弹弧板左右两侧,所述弹弧板内弧面上对称安装有卡块,两块所述卡块之间设有活动连件,所述连杆下端插接在弹性套件上。
作为实用新型内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定导件包括有卡球、扇形开件、外壳、延展复件、弹性件,所述卡球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立在外壳左右两侧,所述外壳上下两端均设有扇形开件,两个所述扇形开件内部均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扇形开件下端连接在延展复件,所述延展复件设在外壳中间位置上,所述卡球与联动拉件相连接。
作为实用新型内容的进一步改进,四块所述弹性套件连接构成“X”字形结构。
作为实用新型内容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扇形开件通过延展复件连接构成沙漏状结构。
作为实用新型内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囊设在两个连杆之间,两根连杆向外打开时,螺旋拉条会随之向外延伸而向内活动而对充气囊进行压制,充气囊内部的气体在受压后会随之分散,有效配合螺旋拉条起到弹复作用。
作为实用新型内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形开件具有扇子的张合作用,扇形开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会随之活动调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框、牵制组件、吸能辅件、对接板、接头,对接板与安装座固定连接,使得伸缩框可以稳定设立在弹簧内部,伸缩框在牵制组件的作用下可以配合弹簧进行延展调整,伸缩框内部设有吸能辅件,可以与弹簧互相配合起到吸能缓冲作用,提高弹簧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板、转轴、张合牵件、弹性套件、限定导件、联动拉件,弹性套件与调节板之间连接有联动拉件,联动拉件与张合牵件互相配合来对弹性套件进行张合牵制,使得弹性套件在两者的牵制下可以稳定进行往复活动,使得弹性套件可以辅助弹簧顺畅进行活动调整。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球、扇形开件、外壳、延展复件、弹性件,两个卡球连接在联动拉件两端上,联动拉件在配合弹性套件进行张合调整,外壳在卡球的作用下会随之被牵制,外壳上下两端的扇形开件在延展复件的配合下可以随之进行缩放调整,使得联动拉件可以稳定对弹性套件进行牵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牵制组件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张合牵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定导件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吸能装置-1、插板-3、弹簧-2、安装座-4、伸缩框-Q1、牵制组件-E3、吸能辅件-Y5、对接板-W2、接头-T4、调节板-R11、转轴-I15、张合牵件-T12、弹性套件-U14、限定导件-Y13、联动拉件-P16、充气囊-D21、卡块-F23、弹弧板-J25、活动连件-H24、连杆-G22、螺旋拉条-K26、卡球-K31、扇形开件-X34、外壳-L32、延展复件-Z33、弹性件-C3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其结构包括吸能装置1、插板3、弹簧2、安装座4,所述吸能装置1、弹簧2左右两侧均安装在安装座4上,所述插板3通过安装座4与吸能装置1相接,所述吸能装置1外部套合有弹簧2。
所述吸能装置1包括有伸缩框Q1、牵制组件E3、吸能辅件Y5、对接板W2、接头T4,所述伸缩框Q1内部安装有吸能辅件Y5,所述吸能辅件Y5左右两侧均设有接头T4,两个所述接头T4远离吸能辅件Y5的一端贯穿伸出伸缩框Q1连接在两块对接板W2上,两个所述对接板W2之间连接有牵制组件E3,所述对接板W2通过安装座4与插板3,所述伸缩框Q1外部套合有弹簧2。
上述的伸缩框Q1是用于配合吸能辅件Y5,吸能辅件Y5设在伸缩框Q1内部,伸缩框Q1具有伸缩波纹管的作用,可以配合吸能辅件Y5进行弯折延展调整。
所述牵制组件E3包括有调节板R11、转轴I15、张合牵件T12、弹性套件U14、限定导件Y13、联动拉件P16,所述调节板R11设有两块,且两端均设有转轴I15,四个所述转轴I15均与弹性套件U14相连接,所述弹性套件U14与调节板R11之间设有联动拉件P16,所述联动拉件P16内部设有限定导件Y13,所述弹性套件U14远离联动拉件P16的一端连接有张合牵件T12,所述调节板R11嵌固在对接板W2内部。
四块所述弹性套件U14连接构成“X”字形结构。
上述的联动拉件P16是用于配合弹性套件U14,弹性套件U14由多节大小不一的套块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四块弹性套件U14在联动拉件P16的作用下进行伸缩活动,通过联动拉件P16来对其进行牵制张合调整。
所述张合牵件T12包括有充气囊D21、卡块F23、弹弧板J25、活动连件H24、连杆G22、螺旋拉条K26,所述充气囊D21设在卡块F23与螺旋拉条K26之间,所述螺旋拉条K26左右两侧均连接在两根连杆G22上,两根所述连杆G22对称插接在弹弧板J25左右两侧,所述弹弧板J25内弧面上对称安装有卡块F23,两块所述卡块F23之间设有活动连件H24,所述连杆G22下端插接在弹性套件U14上。
所述充气囊D21设在两个连杆G22之间,两根连杆G22向外打开时,螺旋拉条K26会随之向外延伸而向内活动而对充气囊D21进行压制,充气囊D21内部的气体在受压后会随之分散,有效配合螺旋拉条K26起到弹复作用。
所述限定导件Y13包括有卡球K31、扇形开件X34、外壳L32、延展复件Z33、弹性件C35,所述卡球K31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立在外壳L32左右两侧,所述外壳L32上下两端均设有扇形开件X34,两个所述扇形开件X34内部均连接有弹性件C35,所述扇形开件X34下端连接在延展复件Z33,所述延展复件Z33设在外壳L32中间位置上,所述卡球K31与联动拉件P16相连接。
两个所述扇形开件X34通过延展复件Z33连接构成沙漏状结构。
所述扇形开件X34具有扇子的张合作用,扇形开件X34在弹性件C35的作用下会随之活动调整。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工作原理作如下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对接板W2与安装座4固定连接,伸缩框Q1左右两端的接头T4会随之插接在对接板W2上,使得伸缩框Q1在对接板W2的作用下可以稳定连接在安装座4上而设立在弹簧2内部,伸缩框Q1内部设有吸能辅件Y5,可以与弹簧2互相配合起到吸能缓冲作用,提高弹簧2的使用稳定性,伸缩框Q1与牵制组件E3对接,牵制组件E3上四个转轴I15对称连接在两块对接板W2两端上,四个弹性套件U14和调节板R11在四个转轴I15的作用下连接在对接板W2中间位置上,弹簧2在进行弹动时,安装座4会在弹簧2的作用下通过对接板W2将调节板R11向外带出,调节板R11会随之在对接板W2中间位置上牵动其两侧的弹性套件U14进行伸缩调整,两块弹性套件U14在向内回缩时,其内部连接的联动拉件P16会随之向内回缩,外壳L32通过卡球K31与联动拉件P16相接,使得联动拉件P16在配合弹性套件U14进行张合调整,外壳L32在卡球K31的作用下会随之被牵制,外壳L32上下两端的扇形开件X34在延展复件Z33的配合下可以随之进行缩放调整,使得联动拉件P16可以稳定对弹性套件U14进行牵制,同时连接在弹性套件U14另一侧的连杆G22会随之被向外牵制,两根连杆G22在弹弧板J25的作用下向外打开,其内侧连接的卡块F23会随之被向外带动,两块卡块F23之间连接有活动连件H24,活动连件H24可以通过卡块F23对两根连杆G22的位置随之限定,使得两根连杆G22可以保持在相对应的位置上进行调整,两根连杆G22端部连接的螺旋拉条K26会随之向外延伸而向内活动而对充气囊D21进行压制,充气囊D21内部的气体在受压后会随之分散,有效配合螺旋拉条K26起到弹复作用,反之弹簧2在回弹时,通过张合牵件T12和联动拉件P16互相配合对四根弹性套件U14同时向内牵制复位,有效避免弹性套件U14内部的套块因为延展过度而出现对卡现象,使得牵制组件E3与伸缩框Q1可以同时进行往复活动来对弹簧2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伸缩框Q1内部的吸能辅件Y5可以随之与弹簧2起到吸能缓冲的作用,使得伸缩框Q1和牵制组件E3可以配合弹簧2同时进行弹动张合活动,保证弹簧2使用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吸能装置、插板、弹簧、安装座的结合设置形成新的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对接板与安装座固定连接,使得伸缩框可以稳定设立在弹簧内部,伸缩框在牵制组件的作用下可以配合弹簧进行延展调整,伸缩框内部设有吸能辅件,可以与弹簧互相配合起到吸能缓冲作用,提高弹簧的使用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其结构包括吸能装置(1)、插板(3)、弹簧(2)、安装座(4),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能装置(1)、弹簧(2)左右两侧均安装在安装座(4)上,所述插板(3)通过安装座(4)与吸能装置(1)相接,所述吸能装置(1)外部套合有弹簧(2);
所述吸能装置(1)包括有伸缩框(Q1)、牵制组件(E3)、吸能辅件(Y5)、对接板(W2)、接头(T4),所述伸缩框(Q1)内部安装有吸能辅件(Y5),所述吸能辅件(Y5)左右两侧均设有接头(T4),两个所述接头(T4)远离吸能辅件(Y5)的一端贯穿伸出伸缩框(Q1)连接在两块对接板(W2)上,两个所述对接板(W2)之间连接有牵制组件(E3),所述对接板(W2)通过安装座(4)与插板(3)相连接,所述伸缩框(Q1)外部套合有弹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制组件(E3)包括有调节板(R11)、转轴(I15)、张合牵件(T12)、弹性套件(U14)、限定导件(Y13)、联动拉件(P16),所述调节板(R11)设有两块,且两端均设有转轴(I15),四个所述转轴(I15)均与弹性套件(U14)相连接,所述弹性套件(U14)与调节板(R11)之间设有联动拉件(P16),所述联动拉件(P16)内部设有限定导件(Y13),所述弹性套件(U14)远离联动拉件(P16)的一端连接有张合牵件(T12),所述调节板(R11)嵌固在对接板(W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合牵件(T12)包括有充气囊(D21)、卡块(F23)、弹弧板(J25)、活动连件(H24)、连杆(G22)、螺旋拉条(K26),所述充气囊(D21)设在卡块(F23)与螺旋拉条(K26)之间,所述螺旋拉条(K26)左右两侧均连接在两根连杆(G22)上,两根所述连杆(G22)对称插接在弹弧板(J25)左右两侧,所述弹弧板(J25)内弧面上对称安装有卡块(F23),两块所述卡块(F23)之间设有活动连件(H24),所述连杆(G22)下端插接在弹性套件(U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导件(Y13)包括有卡球(K31)、扇形开件(X34)、外壳(L32)、延展复件(Z33)、弹性件(C35),所述卡球(K31)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立在外壳(L32)左右两侧,所述外壳(L32)上下两端均设有扇形开件(X34),两个所述扇形开件(X34)内部均连接有弹性件(C35),所述扇形开件(X34)下端连接在延展复件(Z33),所述延展复件(Z33)设在外壳(L32)中间位置上,所述卡球(K31)与联动拉件(P16)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其特征在于:四块所述弹性套件(U14)连接构成“X”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扇形开件(X34)通过延展复件(Z33)连接构成沙漏状结构。
CN202322335546.XU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 Active CN220850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5546.XU CN220850511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5546.XU CN220850511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0511U true CN220850511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5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35546.XU Active CN220850511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0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50511U (zh) 一种不易折损的新型弹簧
CN106218866B (zh) 一种起落架的护板随动机构
CN207239282U (zh) 提高声测管质量的切割机
CN206448056U (zh) 改进的定型机针铗
CN214573914U (zh) 一种绿色工程施工用减振打桩护筒
CN209621951U (zh) 保护效果强的防震垫
CN220662467U (zh) 一种农业机械防撞保护机构
CN220881342U (zh) 一种移动稳定的机床左右导轨
CN216914463U (zh) 一种色母料生产用残料回收装置
CN116890329A (zh) 一种柔性仿生机械臂
CN220281697U (zh) 一种具有防撞保护功能的变电站巡视无人机
CN220622317U (zh) 一种气动单元执行机构
CN218692828U (zh) 一种大径管体弹性滚弯数控卷板机
CN205325564U (zh) 穿发泡管工装
CN216421654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数控机床用基座
CN215674303U (zh) 一种轧钢机减震座
CN219726237U (zh) 一种单臂五轴伺服机械手
CN213737766U (zh) 一种薄膜收卷机张力控制装置
CN217864780U (zh) 一种无人机机身防撞结构
CN213390136U (zh) 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定位装置
CN209756205U (zh) 一种压力机用转子固定装置
CN212887529U (zh) 一种机械零件转运台
CN218625985U (zh) 一种高强度的钢波纹管的支撑结构
CN114836966B (zh) 一种基于服装生产加工自动稳定划线装置
CN213172906U (zh) 一种绣花机机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