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7337U - 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7337U
CN220787337U CN202322412172.7U CN202322412172U CN220787337U CN 220787337 U CN220787337 U CN 220787337U CN 202322412172 U CN202322412172 U CN 202322412172U CN 220787337 U CN220787337 U CN 220787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upport
base
clamping
guide rod
profil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21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远望
刘洋
吴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cais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cais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cais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cais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21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7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7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7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所述内托自动分离机构包括基座、支撑组件、升降控制组件和取料组件;所述基座中部设有下料口;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用以支撑内托;所述取料组件设于所述基座下方,其包括仿形座和至少两个夹料部件,所述仿形座与所述下料口的位置相对应,至少两个所述夹料部件安装在所述仿形座的两侧;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用以驱动所述取料组件升降活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分料机构在分离内托时,容易造成内托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包装盒通常由盒体和内托组成,内托设置于盒体内部,用以对待包装物进行支撑、保护。内托在储存时,为节省空间,通常以叠层放置,而当需要组装到包装盒内时,则需要人工将内托逐个分离,再安装至包装盒内。
传统的内托分离效率过于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开号为CN21603276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酒盒自动贴合设备的上料机构,该酒盒自动贴合设备的上料机构通过吸塑拉杆吸附最底部的内托,再将吸塑拉杆向下带动,使最底部的内托被拉出,从而达到内托分离的效果。参阅图1,为现有的一种内托,理论上,采用上述酒盒自动贴合设备的上料机构的真空吸方式亦可以实现该种内托的分离,但实际上,内托整体较薄,且叠层状态下,相邻两个内托之间接触面积大,易形成负压而紧密贴触,若以上述酒盒自动贴合设备的上料机构分离该内托,即吸附底部内托,使底部内托与上方内托强行分离的方式来分开各内托,极易造成内托的损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分料机构在分离内托时,容易造成内托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包括基座、支撑组件、升降控制组件和取料组件,其中:
所述基座中部设有下料口;
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用以支撑内托;
所述取料组件设于所述基座下方,其包括仿形座和至少两个夹料部件,所述仿形座与所述下料口的位置相对应,至少两个所述夹料部件安装在所述仿形座的两侧;
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用以驱动所述取料组件升降活动。
更为具体的,所述支撑组件由两组夹合部件组成,两组所述夹合部件相向设置,并分布于所述下料口两侧;所述夹合部件包括第一驱动器和夹块,所述第一驱动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用以驱动所述夹块靠近或远离另一所述夹合部件。
更为具体的,所述夹块上安装有软垫。
更为具体的,所述夹料部件包括夹爪,所述夹爪上至少设有两根接杆,至少两根所述接杆位于不同轴线上,所述接杆上铰接有连接件,各所述连接件相互平行,且均与所述仿形座铰接,且任一所述连接件上铰接有连杆;所述仿形座底部安装有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推顶件,所述推顶件的两端分别相应的所述连杆相铰接。
更为具体的,所述仿形座与两个所述夹料部件相对应的侧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真空吸口,所述仿形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吸口相连通的抽气口;所述基座上设有至少两个推料组件,各所述推料组件的位置与各所述夹料部件的位置一一对应,其用以将内托推至与仿形座相抵靠。
更为具体的,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三驱动器和推块,所述第三驱动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用以驱动所述推块水平滑动。
更为具体的,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导杆、滑座、丝杠、丝杠螺母和电机,所述导杆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丝杠与所述导杆相互平行,且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滑座与所述导杆滑动相连,且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用以驱动所述丝杠旋转。
更为具体的,所述下料口的上方设有若干限位挡杆,所述限位挡杆位置可调节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的技术效果为:
本申请选用的仿形座与内托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如此,当仿形座支撑最底部的内托,且夹料部件向内夹合时,最底部的内托受夹料部件的夹合而产生一定形变,从而抵靠在仿形座上,此时,最底部的内托与倒数第二个内托间产生间隙,空气则由该间隙进入,从而解除两个内托之间的负压状态,随后升降控制组件驱动取料组件下行,取料组件即可将最底部的内托完整的取出。本申请采用夹持分离的方式代替现有的真空吸分离的方式,可有效接触两个内托间的负压状态,从而使内托可轻松取出,降低内托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内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中取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基座;2、支撑组件;3、升降控制组件;4、取料组件;5、推料组件;
11、下料口;12、限位挡杆;
21、夹合部件;211、第一驱动器;212、夹块;213、软垫;
31、导杆;32、滑座;33、丝杠;34、丝杠螺母;35、电机;
41、仿形座;411、第二驱动器;412、推顶件;413、真空吸口;414、抽气口;42、夹料部件;421、夹爪;422、接杆;423、连接件;424、连杆;
51、第三驱动器;52、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一优选实施例,具体参阅图1~图4,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包括基座1、支撑组件2、升降控制组件3和取料组件4,其中:
基座1中部设有下料口11;
支撑组件2安装在基座1上,其用以支撑内托;
取料组件4设于基座1下方,其包括仿形座41和至少两个夹料部件42,仿形座41与下料口11的位置相对应,至少两个夹料部件42安装在仿形座41的两侧;
升降控制组件3安装在基座1上,其用以驱动取料组件4升降活动。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的工作过程为:将叠层内托放置在下料口11处,并由支撑组件2对内托进行支撑,而该机构工作前,工作人员先根据内托选取适当的仿形座41,所选用的仿形座41的宽度小于内托的宽度,当升降控制机构驱动仿形座41上行,并支撑最底部的内托时,仿形座41与内托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当夹料部件42向内收合时,最底部的内托受夹料部件42的夹合而产生一定形变,从而抵靠在仿形座41上,此时,最底部的内托与倒数第二个内托间产生间隙,空气则由该间隙进入,从而解除两个内托之间的负压状态,随后升降控制组件3驱动取料组件4下行,取料组件4即可将最底部的内托完整的取出。本申请采用夹持分离的方式代替现有的真空吸分离的方式,可有效接触两个内托间的负压状态,从而使内托可轻松取出,降低内托损坏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由两组夹合部件21组成,两组夹合部件21相向设置,并分布于下料口11两侧;夹合部件21包括第一驱动器211和夹块212,第一驱动器211安装在基座1上,其用以驱动夹块212靠近或远离另一夹合部件21。支撑组件2支撑内托时,由第一驱动器211将夹块212向外推出,两块夹块212则可相互配合以夹合最底部的内托,从而支撑起内托;而在取料组件4取内托的过程中,仿形座41先抬升到位,而后第一驱动器211则驱动夹块212收回,使内托放置在仿形座41上,如此,可确保夹料部件42准确夹持最底部的内托,当夹料部件42与仿形座41配合夹紧最底部的内托后,第一驱动器211则再次将夹块212推出,使两块夹块212夹持倒数第二个内托,如此,取料组件4下行时才能将最底部的内托顺利取出。
优选的,夹块212上安装有软垫213,软垫213由泡棉材料制成。采用该设计,可使夹块212夹持内托时,不会造成内托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夹料部件42包括夹爪421,夹爪421上至少设有两根接杆422,至少两根接杆422位于不同轴线上,接杆422上铰接有连接件423,各连接件423相互平行,且均与仿形座41铰接,且任一连接件423上铰接有连杆424;仿形座41底部安装有第二驱动器411,第二驱动器411的输出端安装有推顶件412,推顶件412的两端分别相应的连杆424相铰接。具体的,当仿形座41移动到位后,第二驱动器411则驱动推顶件412上行,从而使连杆424向上活动,在连杆424的传动作用下,连接件423则产生转动,进而使夹爪421向靠近仿形座41的一侧摆动,从而实现对内托的夹持。
在本实施例中,仿形座41与两个夹料部件42相对应的侧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真空吸口413,仿形座41上开设有与真空吸口413相连通的抽气口414;基座1上设有至少两个推料组件5,各推料组件5的位置与各夹料部件42的位置一一对应,其用以将内托推至与仿形座41相抵靠。优选的,推料组件5包括第三驱动器51和推块52,第三驱动器51安装在基座1上,其用以驱动推块52水平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内托相互叠合时,位于下方的内托受位于上方的内托的包覆遮挡,仅剩小部分围边露于位于上方的内托的外侧,而夹料部件42仅可对该部分围边进行夹持,夹持难度大,且夹持不稳定。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增设了真空吸结构和推料组件5,当仿形座41移动到位后,第三驱动器51驱动推块52向外活动,以挤压内托,使最底部的内托产生形变而与仿形座41的壁面相贴触,并由真空吸口413吸附固定,此时,最底部的内托与倒数第二个内托之间则存在有间隙,使夹爪421可沿间隙插入,如此,即增大了夹爪421与内托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夹持时所需的控制精度要求,同时提高夹持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控制组件3包括导杆31、滑座32、丝杠33、丝杠螺母34和电机35,导杆31安装在基座1上,丝杠33与导杆31相互平行,且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丝杠螺母34与丝杠33螺纹连接,滑座32与导杆31滑动相连,且与丝杠螺母34固定连接;电机35安装在基座1上,其用以驱动丝杠33旋转。具体的,电机35启动时,丝杠33则相应产生旋转,在螺纹作用下,丝杠螺母34则带动滑座32沿导杆31进行滑动,进而使仿形座41进行升降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下料口11的上方设有若干限位挡杆12,限位挡杆12位置可调节的安装在基座1上。具体的,若干限位挡杆12对叠层放置的若干内托起限位作用,避免内托倾斜、倒塌。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分料机构在分离内托时,容易造成内托损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支撑组件、升降控制组件和取料组件,其中:
所述基座中部设有下料口;
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用以支撑内托;
所述取料组件设于所述基座下方,其包括仿形座和至少两个夹料部件,所述仿形座与所述下料口的位置相对应,至少两个所述夹料部件安装在所述仿形座的两侧;
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用以驱动所述取料组件升降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由两组夹合部件组成,两组所述夹合部件相向设置,并分布于所述下料口两侧;所述夹合部件包括第一驱动器和夹块,所述第一驱动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用以驱动所述夹块靠近或远离另一所述夹合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上安装有软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料部件包括夹爪,所述夹爪上至少设有两根接杆,至少两根所述接杆位于不同轴线上,所述接杆上铰接有连接件,各所述连接件相互平行,且均与所述仿形座铰接,且任一所述连接件上铰接有连杆;所述仿形座底部安装有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推顶件,所述推顶件的两端分别相应的所述连杆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座与两个所述夹料部件相对应的侧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真空吸口,所述仿形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吸口相连通的抽气口;所述基座上设有至少两个推料组件,各所述推料组件的位置与各所述夹料部件的位置一一对应,其用以将内托推至与仿形座相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三驱动器和推块,所述第三驱动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用以驱动所述推块水平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导杆、滑座、丝杠、丝杠螺母和电机,所述导杆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丝杠与所述导杆相互平行,且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滑座与所述导杆滑动相连,且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用以驱动所述丝杠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的上方设有若干限位挡杆,所述限位挡杆位置可调节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CN202322412172.7U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 Active CN220787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2172.7U CN220787337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2172.7U CN220787337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7337U true CN220787337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6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2172.7U Active CN220787337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7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91972U (zh) 月饼包装生产线的内盒供给装置
CN112078854B (zh) 汉堡包装装置和汉堡机
CN215747107U (zh) 一种刀片组装激光焊接机
CN220787337U (zh) 一种内托自动分离机构
CN109760881B (zh) 一种新型气雾罐装箱机
CN113695886A (zh) 一种充电宝组装生产设备、组装方法和智能工控设备
CN113753280A (zh) 一种纸杯加工设备用批量打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200342818Y1 (ko) 사출물 스프루의 자동 절단장치
CN218751724U (zh) 一种包装袋胀开组件及具有其的标签色带盒装袋机构
CN113675130B (zh) 一种芯片封装用排片机及使用方法
CN209889839U (zh) 汽车压制前挡玻璃包装前自动上线系统
CN212981840U (zh) 一种用于薄膜的吸附运输装置
CN113548264A (zh) 一种手机屏幕防护片包装生产线中的下吸塑上料装置
CN209795942U (zh) 用于汽车压制前挡玻璃包装前的玻璃取出装置
CN210285982U (zh) 一种下盒机下拉机构
CN113636328A (zh) 一种电池包外壳定位上料装置、方法及其组装设备
CN210338469U (zh) 一种装袋机
CN110116829A (zh) 一种装袋机
CN221102037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切割设备的搬移收纳装置
CN211996365U (zh) 一种开箱机的送料装置
CN215885640U (zh) 一种纸盒上料机构
CN220682846U (zh) 开口成型装置
CN215287034U (zh) 一种玻璃叠片分离输送装置
CN217650117U (zh) 一种定位精准的料库
CN219135759U (zh) 一种插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