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7184U - 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7184U
CN220727184U CN202321771988.2U CN202321771988U CN220727184U CN 220727184 U CN220727184 U CN 220727184U CN 202321771988 U CN202321771988 U CN 202321771988U CN 220727184 U CN220727184 U CN 220727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sliding rod
stainless steel
cavity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719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小波
陈东海
余翔
余泰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aijiada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aijiada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aijiada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aijiada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719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7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7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7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包括:阀体及控制座,所述阀体设置有内腔流道,阀体与控制座之间设置有中转流道;所述内腔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经过中转流道连通;所述控制座内设置有气腔室和连接通道,连接通道连通密封气室及中转流道;所述连接通道内安装有滑动杆,滑动杆一端位于中转流道内连接有膜片,另一端于气腔室内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控制座侧面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连通气腔室。该新型不锈钢气控阀,采用侧面进气控制,提高气缸灵敏度,缩短流道长度,增大流道直径,对阀体流道内腔表面进行抛光电镀处理,以减少结晶机会。采用性能优异的膜片,底座材质选用超耐酸碱的不锈钢型号,增加阀的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控阀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控阀结构复杂,组装繁琐,生产周期长。现有的阀体流道内腔表面没有进行抛光电镀处理,表面比较粗糙,容易结晶,堵塞流道,耐腐蚀性差,抗酸碱能力不足,阀的故障率较高,经常需要维修,寿命比较短。
现有的技术缺点:
1.结构复杂,交货期长,不能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
2.现有的阀组装繁琐,降低了生产效率,生产周期长,需要配备较多的人员,浪费人力。
3.阀体内腔表面比较粗糙,容易结晶,堵塞流道,抗酸碱能力不足,阀寿命短,需要做大量备用库存,占用工厂资金较多。
4.耐腐蚀性差,容易导致液体泄漏,污染环境,危及人员安全。
5.生产周期长,降低了工厂产能,不能快速交货,降低了工厂的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包括:阀体及控制座,所述阀体设置有内腔流道,阀体与控制座之间设置有中转流道;所述内腔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经过中转流道连通;所述控制座内设置有气腔室和连接通道,连接通道连通气腔室及中转流道;所述连接通道内安装有滑动杆,滑动杆一端位于中转流道内连接有膜片,另一端于气腔室内连接有复位弹簧;
所述控制座侧面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连通气腔室;
所述滑动杆在所述气腔室内气压增大时带动膜片移动至内腔流道和中转流道之间切断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滑动杆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膜片移动至内腔流道和中转流道之间连通的第二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滑动杆位于气腔室内的一端设置有隔断部,通过隔断部将气腔室分隔形成有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进气口连通下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隔断部与气腔室的内腔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使上腔室及下腔室不连通;所述滑动杆与连接通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使下腔室与中转流道不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复位弹簧安装于上腔室内且复位弹簧提供滑动杆下移使膜片切断内腔流道和中转流道的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控制座一端与阀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盖板,盖板与控制座之间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滑动杆在移动至内腔流道和中转流道之间打开的最大状态时,所述隔断部与上腔室内的限位结构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控制座设有上排气孔及下排气孔,上排气孔连通上腔室,下排气孔连通中转流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膜片与一紧固螺丝注塑为一整体,所述膜片的顶部利用紧固螺丝与滑动杆的底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膜片的材料采用PTFE,阀体采用抗酸碱的不锈钢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阀体上的内腔流道为光滑面,且内腔流道进行镀层覆盖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不锈钢气控阀,采用侧面进气控制,提高气缸灵敏度,缩短流道长度,增大流道直径,对阀体流道内腔表面进行抛光电镀处理,以减少结晶机会。采用性能优异的膜片,底座材质选用超耐酸碱的不锈钢型号,增加阀的寿命。
2、该新型不锈钢气控阀,方便组装,防泄漏,结晶少,保护环境,确保操作人员安全,降低了用户更换与调试气控阀的频次,提高了用户生产线的使用率,交期快,竞争力强,阀体内腔表面打磨光滑,并有镀层覆盖,耐腐蚀,故障率低,寿命长,对配备的维护人员需求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的封闭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的打开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盖板1;控制座2;复位弹簧3;上排气孔4;连接通道5;滑动杆6;隔断部61;第一密封圈62;第二密封圈63;膜片7;内腔流道8;进口端801;出口端802;截流面803;阀体9;下排气孔11;中转流道13;气腔室14;上腔室141;下腔室14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9及控制座2,以图1所示方位表述,控制座2是安装于阀体9上方的。
阀体9和控制座2之间可以是一体式结构或者是分体式结构,一般而言,采用分体式结构,方便其它的部件进行安装,如图1所示,阀体9和控制座2之间组装后后续可以通过螺丝、销钉等结构加固。
所述阀体9内设置有内腔流道8,内腔流道8具有进口端801和出口端802,如图1所示,内腔流道8的直径较大,流体流经某一截面时流量较大,同时内腔流道8长度较短,有效减少内腔流道8内结晶机会;
阀体9和控制座2之间设置有中转流道13;所述内腔流道8的进口端801和出口端802之间经过中转流道13连通;
控制座2内设置有气腔室14和连接通道5,连接通道5连通气腔室14及中转流道13;连接通道5内安装有滑动杆6,滑动杆6一端位于中转流道13内连接有膜片7,另一端于气腔室14内连接有复位弹簧3;控制座2侧面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连通气腔室14;滑动杆6在所述气腔室14内气压增大时带动膜片7移动至内腔流道8和中转流道13之间切断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滑动杆6在所述复位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带动膜片7移动至内腔流道8和中转流道13之间连通的第二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进气口于附图上尚未画出,进气口可以设置有气管接头,且可以通过气管接头连接外部供气设备。
进一步地,图1所示,阀体9处的进口端801与内腔流道8直接连通,而出口端802则需通过中转流道13与内腔流道8连通,而膜片7是通过滑动杆6带动移动,膜片7可以压紧在中转流道13与内腔流道8的交接处,这里称之为截流面803,使出口端与内腔流道8隔断,又或者是膜片7离开中转流道13与内腔流道8的交接处,即离开截流面803,使出口端802与内腔流道8连通;
而可选地,可以对本结构适应性修改,可以是出口端802与内腔流道8直接连通,而进口端801则需通过中转流道13与内腔流道8连通亦可。
进一步地,所述的膜片7是被限制在中转流道13内,即使所述滑动杆6带动膜片7移动,该膜片7也是在中转流道13内移动而不会脱离中转流道1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杆6位于气腔室14内的一端设置有隔断部61,通过隔断部61将气腔室14分隔形成有上腔室141及下腔室142,所述进气口连通下腔室142;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3安装于上腔室141内且复位弹簧3提供滑动杆6下移使膜片7切断内腔流道8和中转流道13的力。
如图1所示,所述隔断部61与复位弹簧3连接的一段面设置有凹槽,复位弹簧3可以陷入该凹槽中以稳定连接隔断部61;
可选地,复位弹簧3还可能是套设在隔断部61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断部61与气腔室14的内腔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2,使上腔室141及下腔室142不连通;所述滑动杆6与连接通道5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3,使下腔室142与中转流道13不连通;进而使下腔室142形成封闭的气腔,仅可通过进气口充气;同时,也防止内腔流道8中的流体进入气腔室1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座2一端与阀体9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盖板1,盖板1与控制座2之间螺纹连接;
如图1所示,盖板1首先可以是通过螺纹拧紧在控制座2的上部进行预安装,将复位弹簧3限制在控制座2内,然后再通过螺钉进一步进行锁定,装配方式更加方便,消除复位弹簧3的弹力作用于盖板1而导致上螺丝不便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杆6在移动至内腔流道8和中转流道13之间打开的最大状态时,所述隔断部61与上腔室141内的限位结构相抵触。
具体地,所述限位结构可以是指成型在上腔室141中的卡凸等凸起结构,可以是与隔断部61相抵触,限制滑动杆6的行程;该限位结构还可以是指盖板1伸入于控制座2内的下端面;
如图1所示,盖板1具有向下伸出的螺纹段,而控制座2内设置内螺纹,螺纹段与内螺纹配合,同时螺纹段的下端面构成所述限位结构,在滑动杆6上移至最大行程时与螺纹段的下端面抵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座2设有上排气孔4及下排气孔11,上排气孔4连通上腔室141,下排气孔11连通中转流道13。
通过控制座2后侧的上部开设有上排气孔4,控制座2一侧的下部开设有下排气孔11,能大幅降低滑动杆6的阻力,让滑动更顺畅、灵敏,气管接头通气后,气腔室14可以灵活推动滑动杆6。
如图1所示,膜片7具有中心部以及沿中心部向外延伸的薄片状的延伸部,延伸部的外边缘是被限制在阀体9和控制座2之间不可移动的,在使用时,滑动杆6带动膜片7的移动,是带动膜片7的中心部移动,由于膜片7是柔性的,中心部移动对延伸部不造成影响;
由于膜片7的此种结构方式,即使滑动杆6上移使膜片7离开中转流道13与内腔流道8的交接处,即内腔流道8与中转流道13,进一步实现内腔流道8与出口端连通,此时,内腔流道8和中转流道13内流入流体,但位于膜片7上方部分的中转流道13和气腔室14不会流入流体。
再有,继续如图1所示,下排气孔11是设置于膜片7的上方,即与内腔流道8隔绝,即使膜片7上移,内腔流道8和中转流道13连通,下排气孔11也不会进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片7与一紧固螺丝注塑为一整体,所述膜片7的顶部利用紧固螺丝与滑动杆6的底端连接;
可选地,膜片7和滑动杆6之间还可能是镶嵌安装,即在滑动杆6的周侧开设卡槽,膜片7卡嵌安装在滑动杆6上。
本实施例中,膜片7的材料采用PTFE,阀体9采用抗酸碱的不锈钢材料。
具体的,通过膜片7的材料采用PTFE,此材料与阀体9的密闭性能优异,泄漏率低。
本实施例中,阀体9上的内腔流道8为光滑面,且内腔流道8进行镀层覆盖处理。
具体的,通过阀体9上的内腔流道8为光滑面,且内腔流道8进行镀层覆盖处理,耐腐蚀,结晶少。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图1中膜片7抵压在截流面803处,内腔流道8和中转流道13之间切断,此时复位弹簧3处于初始状态,此初始状态下,复位弹簧3施加滑动杆6下移的作用力,使膜片7紧压在截流面803处;
外部供气设备通过进气口向下腔室142内充气,下腔室142内气压增大,此时滑动杆6无法下移,则在下腔室142内气压增大时推动滑动杆6克服复位弹簧3的弹力上移;
如图2所示,滑动杆6上移至与盖板1的螺纹段的下端面抵触,滑动杆6无法继续上移,此时,内腔流道8和中转流道13之间为最大打开状态,流体沿图2箭头所示方向流动。
在滑动杆6上移的过程中,上腔室141的体积减少,上腔室141内的气体通过上排气孔4排出,而中转流道13位于膜片7上方的部分气体从下排气孔11排出;
外部供气设备停止供气后,复位弹簧3的弹力会迅速推动滑动杆6下移复位,膜片7重新抵压在截流面803,此时气控阀处于闭合状态,流体无法经过内腔流道8流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包括:阀体(9)及控制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9)设置有内腔流道(8),阀体(9)与控制座(2)之间设置有中转流道(13);所述内腔流道(8)的进口端(801)和出口端(802)之间经过中转流道(13)连通;
所述控制座(2)内设置有气腔室(14)和连接通道(5),连接通道(5)连通气腔室(14)及中转流道(13);所述连接通道(5)内安装有滑动杆(6),滑动杆(6)一端位于中转流道(13)内连接有膜片(7),另一端于气腔室(14)内连接有复位弹簧(3);
所述控制座(2)侧面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连通气腔室(14);
所述滑动杆(6)在所述气腔室(14)内气压增大时带动膜片(7)移动至内腔流道(8)和中转流道(13)之间切断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滑动杆(6)在所述复位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带动膜片(7)移动至内腔流道(8)和中转流道(13)之间连通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6)位于气腔室(14)内的一端设置有隔断部(61),通过隔断部(61)将气腔室(14)分隔形成有上腔室(141)及下腔室(142),所述进气口连通下腔室(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61)与气腔室(14)的内腔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2),使上腔室(141)及下腔室(142)不连通;所述滑动杆(6)与连接通道(5)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3),使下腔室(142)与中转流道(13)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3)安装于上腔室(141)内且复位弹簧(3)提供滑动杆(6)下移使膜片(7)切断内腔流道(8)和中转流道(13)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座(2)一端与阀体(9)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盖板(1),盖板(1)与控制座(2)之间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6)在移动至内腔流道(8)和中转流道(13)之间打开的最大状态时,所述隔断部(61)与上腔室(141)内的限位结构相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座(2)设有上排气孔(4)及下排气孔(11),上排气孔(4)连通上腔室(141),下排气孔(11)连通中转流道(1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7)与一紧固螺丝注塑为一整体,所述膜片(7)的顶部利用紧固螺丝与滑动杆(6)的底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7)的材料采用PTFE,阀体(9)采用抗酸碱的不锈钢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9)上的内腔流道(8)为光滑面,且内腔流道(8)进行镀层覆盖处理。
CN202321771988.2U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 Active CN220727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1988.2U CN220727184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1988.2U CN220727184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7184U true CN220727184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02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71988.2U Active CN220727184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7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727184U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气控阀
CN112879699A (zh) 锂电池真空注液精密针阀
CN217762184U (zh) 一种新型浴缸边龙头的切换结构
CN107269890B (zh) 一种可压缩式密封垫板换出水阀
CN216094325U (zh) 一种按压式喷淋头
CN205207862U (zh) 一种ptfe气动柱塞阀
CN220248308U (zh) 一种耐腐往复真空泵
CN218670814U (zh) 一种具备密封导向孔的进液阀及其喷枪
CN200978997Y (zh) 停水保护器
CN217108445U (zh) 一种浮球自动阀
CN213575729U (zh) 发动机用单向微流截止组合阀
CN210218077U (zh) 一种带有新型溢流阀的汽油机泵
CN219529924U (zh) 一种防水锤的多口径止回阀
CN219242684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阀门
CN219692294U (zh) 一种截止阀
CN212028643U (zh) 一种工作稳定的止回阀
CN220286440U (zh) 一种角阀
CN220910590U (zh) 过滤水龙头
CN220735146U (zh) 一种饮水机水龙头安装结构
CN219953574U (zh) 一种高压输出的耐压计量泵
CN217815153U (zh) 一种水流单向阀
CN210768707U (zh) 一种爪式凡尔阀
CN212107062U (zh) 一种止回闸阀
CN217003212U (zh) 一种活塞式分配阀
CN220204773U (zh) 一种防爆软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