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6311U - 减震底座 - Google Patents

减震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6311U
CN220706311U CN202321756488.1U CN202321756488U CN220706311U CN 220706311 U CN220706311 U CN 220706311U CN 202321756488 U CN202321756488 U CN 202321756488U CN 220706311 U CN220706311 U CN 220706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olumn
column part
elastic sea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64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培根
唐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564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6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6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6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备底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震底座,包括第一弹性座、第二弹性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性座和第二弹性座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第一弹性座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柱部,第二弹性座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柱部,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相对设置。第一弹簧套设于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外,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嵌设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弹簧夹设于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之间,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嵌设于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两端均通过嵌设方式连接,使得两者的位置稳固,使用寿命长,减震效果可靠,同时,第二弹簧能够进一步在第一弹性座和第二弹性座之间提供弹性缓冲,增强了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减震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底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底座。
背景技术
在压缩机等设备的底部,常常需要安装减震底座,以对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行隔离和减弱。
现有的减震底座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橡胶座和一个弹簧,每个橡胶座上均设置有圆台,两个圆台相对设置,弹簧套设于圆台外,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靠于两个橡胶座上,该减震底座通过弹簧和橡胶座的弹性缓冲抵消位于其上的压缩机等设备工作时产生的振动。
然而,弹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受压力影响产生变形,无法可靠地抵靠于两个橡胶座上,导致弹簧的作用失效,减震效果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底座,使用寿命长,减震可靠,效果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减震底座,其中,包括:
第一弹性座和第二弹性座,所述第一弹性座和所述第二弹性座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座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柱部,所述第二弹性座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柱部,所述第一柱部和所述第二柱部相对设置;
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柱部和所述第二柱部外,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弹簧夹设于所述第一柱部和所述第二柱部之间,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一柱部和所述第二柱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呈圆板状,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径均大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柱部和所述第二柱部的外径均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簧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部分嵌入端在径向和/或轴向上螺旋设置有多圈,所述第二弹簧的嵌入端嵌设于所述第一柱部和所述第二柱部的部分在径向和/或轴向上也螺旋设置有多圈。
可选地,所述减震底座被配置为通过连接件连接于设备底部,所述第一弹性座贯穿设置有第一通过孔,所述第二弹性座贯穿设置有第二通过孔,且所述第一通过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柱部,所述第二通过孔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柱部,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过孔和所述第二通过孔,并伸出所述第一通过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过孔的截面呈倒T形,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
可选地,所述设备底部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弹性座还包括第三柱部和压盖,所述第三柱部同轴贴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柱部的一侧,所述连接片能够套设于所述第三柱部外,所述压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连接片上,所述第一通过孔贯穿所述第三柱部和所述压盖。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件外。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簧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弹簧环绕所述连接件的周侧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座和所述第二弹性座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底座,包括第一弹性座、第二弹性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套设于相对设置的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外,第二弹簧夹设于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之间,且第一弹簧的两端通过嵌设方式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弹簧的两端通过嵌设方式连接于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使得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位置稳固,不易由于弹簧变形而脱离第一弹性座和第二弹性座,使用寿命长,减震效果可靠,同时,第二弹簧能够进一步在第一弹性座和第二弹性座之间提供弹性缓冲,增强了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底座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底座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底座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底座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弹簧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弹性座;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柱部;13、第一通过孔;14、第三柱部;15、压盖;2、第二弹性座;21、第二连接部;22、第二柱部;23、第二通过孔;3、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底座,设置于压缩机等设备的底部,能够更好的对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行隔离和减弱。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底座包括第一弹性座1、第二弹性座2、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4,第一弹性座1和第二弹性座2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第一弹性座1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一柱部12,第二弹性座2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部21和第二柱部22,第一柱部12和第二柱部22相对设置。第一弹簧3套设于第一柱部12和第二柱部22外,且第一弹簧3的两端分别嵌设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第二弹簧4夹设于第一柱部12和第二柱部22之间,且第二弹簧4的两端分别嵌设于第一柱部12和第二柱部22。
第一弹簧3套设于相对设置的第一柱部12和第二柱部22外,第二弹簧4夹设于第一柱部12和第二柱部22之间,且第一弹簧3的两端通过嵌设方式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第二弹簧4的两端通过嵌设方式连接于第一柱部12和第二柱部22,使得第一弹簧3与第二弹簧4的位置稳固,不易由于弹簧变形而脱离第一弹性座1和第二弹性座2,使用寿命长,减震效果可靠,同时,第二弹簧4能够进一步在第一弹性座1和第二弹性座2之间提供弹性缓冲,增强了减震效果。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柱部12和第二柱部22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减小,便于第一弹簧3的套设。第一弹簧3嵌设入第一弹性座1和第二弹性座2的部分距离第一弹性座1顶端或第二弹性座2底端的距离均为2mm-3mm,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弹簧3贯穿第一弹性座1和第二弹性座2,导致该减震底座损坏。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座1和第二弹性座2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价格低廉,弹性好,减震效果好。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座1和第二弹性座2均采用注塑工艺制成。具体地,分别制作第一弹性座1和第二弹性座2的模具,将第一弹簧3与第二弹簧4的端部设置于模具中后进行注塑,即可得到该减震底座。
进一步地,减震底座被配置为通过连接件连接于设备底部(图中未示出),第一弹性座1贯穿设置有第一通过孔13,第二弹性座2贯穿设置有第二通过孔23,且第一通过孔13贯穿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一柱部12,第二通过孔23贯穿第二连接部21和第二柱部22,连接件穿设于第一通过孔13和第二通过孔23,并伸出第一通过孔13,为设备提供减震支持。
进一步地,第二通过孔23的截面呈倒T形,连接件包括螺栓,螺栓伸出第一通过孔13的一端连接于设备。示例性地,第一通过孔13和第二通过孔23与螺栓的形状相适配,使得螺栓在第一通过孔13内和第二通过孔23内位置稳固,不易脱出。
进一步地,设备底部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设置有连接孔,第一弹性座1还包括第三柱部14和压盖15,第三柱部14同轴贴设于第一连接部11远离第一柱部12的一侧,连接片能够套设于第三柱部14外,压盖15可拆卸地盖设于连接片上,第一通过孔13贯穿第三柱部14和压盖15。该减震底座在与设备安装时,将设备的连接片套设于第三柱部14外,然后将压盖15盖设于连接片上,连接件的螺栓伸出第一通过孔13的一端螺纹连接于螺母,从而将设备底部的连接片锁定于第一弹性座1上,使得本减震底座和设备连接牢固。示例性地,第三柱部14的高度不大于连接片的厚度。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均呈圆板状,第一弹簧3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均同轴设置,第一连接部11的外径和第二连接部21的外径均大于第一弹簧3的外径,能够有效避免第一弹簧3变形,且第一连接部11受到的设备的压力能够有效传递给第一弹簧3和第二连接部21,减震效果好。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与第一柱部12同轴贴设,第二连接部21与第二柱部22同轴贴设。示例性地,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的外径均比第一弹簧3的外径大2mm-3mm。
同样的,第一柱部12和第二柱部22的外径均大于第二弹簧4的外径,能够有效避免第二弹簧4变形,且第一柱部12受到的设备的压力能够有效传递给第二弹簧4和第二柱部22,减震效果好。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弹簧4套设于连接件外,在连接件的导向下,第二弹簧4不易产生变形,使用寿命长。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弹簧4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弹簧4环绕连接件的周侧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弹簧4提供充足的弹性缓冲,减震效果好。
进一步地,如图2、图4和图5所示,第一弹簧3嵌设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的部分在径向或轴向上螺旋设置有多圈,第二弹簧4嵌设于第一柱部12和第二柱部22的部分在径向或轴向上也螺旋设置有多圈,使得第一弹簧3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的连接更加牢固,第二弹簧4与第一柱部12和第二柱部22的连接更加牢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簧3或第二弹簧4的嵌设部分也可以在径向和轴向两个方向上均螺旋设置有多圈。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弹性座(1)和第二弹性座(2),所述第一弹性座(1)和所述第二弹性座(2)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座(1)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一柱部(12),所述第二弹性座(2)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部(21)和第二柱部(22),所述第一柱部(12)和所述第二柱部(22)相对设置;
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3)套设于所述第一柱部(12)和所述第二柱部(22)外,且所述第一弹簧(3)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二弹簧(4)夹设于所述第一柱部(12)和所述第二柱部(22)之间,且所述第二弹簧(4)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一柱部(12)和所述第二柱部(22);
所述减震底座被配置为通过连接件连接于设备底部,所述第一弹性座(1)贯穿设置有第一通过孔(13),所述第二弹性座(2)贯穿设置有第二通过孔(23),且所述第一通过孔(13)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一柱部(12),所述第二通过孔(23)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21)和所述第二柱部(22),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过孔(13)和所述第二通过孔(23),并伸出所述第一通过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均呈圆板状,所述第一弹簧(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均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外径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外径均大于所述第一弹簧(3)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部(12)和所述第二柱部(22)的外径均大于所述第二弹簧(4)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3)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部分在径向和/或轴向上螺旋设置有多圈,所述第二弹簧(4)嵌设于所述第一柱部(12)和所述第二柱部(22)的部分在径向和/或轴向上也螺旋设置有多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过孔(23)的截面呈倒T形,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部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弹性座(1)还包括第三柱部(14)和压盖(15),所述第三柱部(14)同轴贴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远离所述第一柱部(12)的一侧,所述连接片能够套设于所述第三柱部(14)外,所述压盖(15)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连接片上,所述第一通过孔(13)贯穿所述第三柱部(14)和所述压盖(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4)套设于所述连接件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弹簧(4)环绕所述连接件的周侧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座(1)和所述第二弹性座(2)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CN202321756488.1U 2023-07-06 2023-07-06 减震底座 Active CN220706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6488.1U CN220706311U (zh) 2023-07-06 2023-07-06 减震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6488.1U CN220706311U (zh) 2023-07-06 2023-07-06 减震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6311U true CN220706311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5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6488.1U Active CN220706311U (zh) 2023-07-06 2023-07-06 减震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6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2242B (zh) 压缩机的减振结构及空调器
CN205479073U (zh) 一种机械设备的减震装置
CN102801244A (zh) 减振橡胶垫
CN220706311U (zh) 减震底座
CN106523587A (zh) 一种基于螺纹传动的减震器
CN211525342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轴承
CN210599974U (zh) 一种弹簧组件减震平台装置
CN201772006U (zh) 具有防滑和定位结构的汽车减振器弹簧隔振垫装置
CN211166307U (zh) 一种滑柱弹簧上安装及减震装置、滑柱总成及汽车
KR101300084B1 (ko) 인슐레이터 스트러트
CN103104644B (zh) 一种用于高速列车高动静刚度比橡胶减振器
CN211082649U (zh) 一种带有内嵌金属片式弹簧软垫
CN211175150U (zh) 一种u形减震器
CN212080559U (zh)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JP2016053408A (ja) スプリングシート
KR102324644B1 (ko) 자동차 현가장치용 스프링 패드
CN104648108B (zh) 一种右悬置软垫总成
CN109562665A (zh) 包括相对于车身的固定件的上悬置、包括这种悬置的组件和用于将这种悬置接合至车身的方法
CN209852010U (zh) 一种新型上弹簧垫结构
RU2540359C2 (ru) Виброизолятор большой грузоподъемности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й (вбгу)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сборки
CN216636252U (zh) 一种吊挂式减振座椅
CN207018415U (zh) 一种易安装缓冲件、缓冲机构及减震器
EP1857706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a vibration-sensitive module
CN215110303U (zh) 吸振器
CN213832850U (zh) 一种不锈钢钢管运输用减震基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