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9083U - 一种铝型材冲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型材冲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9083U
CN220679083U CN202321954489.7U CN202321954489U CN220679083U CN 220679083 U CN220679083 U CN 220679083U CN 202321954489 U CN202321954489 U CN 202321954489U CN 220679083 U CN220679083 U CN 220679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onveying
conveying plate
frame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544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放
缴海涛
杨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Shouc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Shouc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Shouc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Shouc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544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9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9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9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型材冲压机,涉及铝型材加工设备领域。在模具固定装置的下方还设置有模具输送装置,模具输送装置与机架连接,能够沿机架的宽度方向移动,模具输送装置和模具固定装置配合能够对模具进行固定,模具输送装置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套模具;模具固定装置能够沿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其中一套模具位于模具固定装置下方,模具固定装置下移时与模具输送装置配合对模具进行固定;另一套模具则位于机架的一侧,通过外部冷却设备或自然冷却使模具进行降温,通过两套模具交换使用,既避免了模具过热使用,还能使冲压机继续工作,保证了铝型材的加工效率。此外,在模具冷却后,维护人员还能够对模具进行清理,避免模具内残留铝渣。

Description

一种铝型材冲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铝型材冲压机。
背景技术
铝型材的产业化生产已不是什么难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加工成本每天都在这个行业的各企业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在大批量生产时想达到高效率、低成本,冲压挤塑无疑是较佳的选择。
在现有技术中,铝芯棒冲压与铝板料冲压有较大的区别,由于用于铝芯棒冲压挤塑成型的挤塑模具在连续的加工使用时,因挤塑时的摩擦力会使挤塑口的内壁过热,导致从挤塑模具中冲压挤塑的铝型材外表面存在拉毛瑕疵和铝型材难以推动的情况出现,并且挤塑模具过热也会出现损坏的情况。所以,需要停机等待挤塑模具冷却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的铝型材加工操作,这便降低了铝型材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型材冲压机,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铝型材冲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推进装置、输料装置、定位装置和模具固定装置,在模具固定装置的下方还设置有模具输送装置,模具输送装置与机架连接,且能够沿机架的宽度方向移动,模具输送装置和模具固定装置配合能够对模具进行固定,模具输送装置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套模具;模具固定装置能够沿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模具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组件,输送组件的底面与机架滑动连接,输送组件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
进一步的,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板和第二输送板,第一输送板和第二输送板均呈L型结构,第一输送板位于第二输送板上,组成回字型结构,第一输送板的底面和第二输送板的顶面均设置有齿槽,两个齿槽之间啮合有齿轮。
进一步的,第一输送板的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上均设有滑槽,第二输送板的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上均设置有滑块,滑块位于滑槽内,且能够沿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座安装在第一输送板远离第二输送板一端的顶面,第二安装座安装在第二输送板远离第一输送板一端的顶面。
进一步的,模具固定装置包括伸缩部和固定部,伸缩部的上端与机架连接,伸缩部的下端与固定部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部包括第三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第三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对应设置,第四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型材冲压机,通过设置模具输送装置,模具输送装置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套模具,通过将模具输送装置沿机架的宽度方向移动,能够使其中一套模具位于模具固定装置下方,模具固定装置下移时与模具输送装置配合对模具进行固定;另一套模具则位于机架的一侧,通过外部冷却设备或自然冷却使模具进行降温,通过两套模具交换使用,既避免了模具过热使用造成铝型材外表面存在拉毛瑕疵,还能使冲压机继续工作,保证了铝型材的加工效率。此外,在模具冷却后,维护人员还能够对模具进行清理,避免模具内残留铝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型材冲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输送装置纵轴线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机架;101-推进装置;103-输料装置;105-定位装置;110-模具固定装置;111-伸缩部;113-固定部;115-第三安装座;117-第四安装座;130-模具输送装置;131-第一安装座;132-第二安装座;133-第一输送板;134-第二输送板;135-齿槽;136-支撑部;137-承重部;138-滑槽;13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一种铝型材冲压机,包括机架100,机架100上依次设置有推进装置101、输料装置103、定位装置105和模具固定装置110。其中推进装置101、输料装置103、定位装置105,定位装置105能够沿机架100的长度方向移动,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描述。模具固定装置110能够沿机架100的高度方向移动。在模具固定装置110的下方还设置有模具输送装置130,模具输送装置130的下端与机架100滑动连接,其能够沿机架100的宽度方向移动。模具输送装置130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套模具,通过移动模具输送装置130,能够使其中一套模具位于模具固定装置110的下方,模具固定装置110下移到位时,模具的上部位于模具固定装置110内,且与模具固定装置110卡接,即,模具输送装置130和模具固定装置110配合对模具进行固定。当其中一套模具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挤压机暂停工作,模具固定装置110上移,工作人员即可推动模具输送装置130,使另一套模具位于模具固定装置110下方,模具固定装置110下移,对该模具进行固定后,挤压机即可再次运行。当其中一套模具位于模具固定装置110时,另一套模具则位于机架100的一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接冷却设备对模具进行降温,然后对模具的开孔周围进行清理,使其内部保持干净。
具体的,模具输送装置130包括输送组件,输送组件的底面与机架100滑动连接,输送组件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座131和第二安装座132,第一安装座131和第二安装座132均用于固定模具。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板133和第二输送板134,第一输送板133位于第二输送板134上,组成回字型结构。第一输送板133和第二输送板134均呈L型结构,第一输送板133和第二输送板134均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部136和水平设置的承重部137,支撑部136的上端和承重部137的一端连接。此外,第一输送板133位于第二输送板134上时,第一输送板133的顶面和第二输送板134顶面齐平。第一输送板133的承重部137下端面未与第二输送板134接触的部分上设置有齿槽135。第二输送板134的承重部137上端面未与第一输送板133接触的部分上也设置有齿槽135。两个齿槽135间隔且对应,两个齿槽135之间啮合有齿轮。
第一输送板133的支撑部136下端和第二输送板134的承重部137下端均设置有导轨,第一输送板133和第二输送板134均通过导轨与机架100连接。
优选的,第一输送板133的承重部137靠近第二输送板134一端的侧壁上和支撑部136靠近第二输送板134一端的侧壁上均设有滑槽138。第二输送板134的支撑部136靠近第一输送板133一侧的侧壁上和第二输送板134的承重部137靠近第一输送板133一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滑块139,滑块139分别位于其靠近滑槽138内,滑块139与滑槽138相适配,且能够沿滑槽138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座131安装在第一输送板133的承重部137远离第二输送板134一端的顶面上。第二安装座132安装在第二输送板134的支撑部136远离第一输送板133一端的顶面上。
第一安装座131和第二安装座132的结构相同,均开设有弧形固定口,弧形固定口的弧形壁上间隔设置有两条限位板,限位板为弦月型结构,限位板的内壁与模具的侧壁贴合,从而对模具限位。
优选的,在第一输送板133的两端和第二输送板134的两端均设置有把手。
工作人员在更换模具时,需握住位于机架100外侧的第一输送板133上的把手,并向模具固定装置110推动,则位于外侧的第一输送板133便会带动安装在第一安装座131上的模具沿导轨向模具固定装置110的方向移动,同时,在齿轮的带动下,第二输送板134则向机架100外侧移动,当第一安装座131上的模具移动到模具固定装置110下方时,位于第二输送板134上的模具则位于机架100外侧。
进一步的,模具固定装置110包括伸缩部111和固定部113,伸缩部111的上端与机架100连接,伸缩部111的下端与固定部113的上端连接。伸缩部111为现有的气缸,伸缩部111运行时,带动固定部113上升或下移。
固定部113包括第三安装座115和第四安装座117,第三安装座115和第四安装座117并列固定连接。第三安装座115的形状与大小均与第一安装座131相同,第三安装座115与第一安装座131对应设置,模具能够位于第三安装座115和第一安装座131内,第三安装座115和第一安装座131共同对该模具进行固定。第四安装座117的形状与大小均与第二安装座132相同,第四安装座117与第二安装座132对应设置,模具能够位于第四安装座117与第二安装座132内,第四安装座117与第二安装座132共同对该模具进行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铝型材冲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推进装置、输料装置、定位装置和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模具固定装置的下方还设置有模具输送装置,所述模具输送装置与所述机架连接,且能够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模具输送装置和所述模具固定装置配合能够对模具进行固定,所述模具输送装置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套模具;所述模具固定装置能够沿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型材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组件,输送组件的底面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输送组件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型材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板和第二输送板,所述第一输送板和所述第二输送板均呈L型结构,所述第一输送板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板上,组成回字型结构,所述第一输送板的底面和所述第二输送板的顶面均设置有齿槽,两个所述齿槽之间啮合有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型材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板的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上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输送板的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上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型材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板远离所述第二输送板一端的顶面,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板远离所述第一输送板一端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型材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装置包括伸缩部和固定部,所述伸缩部的上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伸缩部的下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铝型材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三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对应设置,所述第四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对应设置。
CN202321954489.7U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铝型材冲压机 Active CN220679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4489.7U CN220679083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铝型材冲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4489.7U CN220679083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铝型材冲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9083U true CN220679083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407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54489.7U Active CN220679083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铝型材冲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9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727521B (zh) 一种钛合金薄壁零件用热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CN220679083U (zh) 一种铝型材冲压机
CN214820095U (zh) 一种塑胶壳体加工模具
CN211539131U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冲压设备
CN112808829A (zh) 一种电视边框自动化冲压装置
CN108031721B (zh) 一种用于分离挤压模具的装置
CN220992609U (zh) 一种钣金件生产用快速成型装置
CN209955255U (zh) 一种挤塑模具分离架
CN217528747U (zh) 一种挤压机运模装置及挤压机
CN220049967U (zh) 模芯可更换式压铸装置
CN219171441U (zh) 一种塑料压制装置
CN21539165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铝边框加工用成型装置
CN214556335U (zh) 一种立式液压铝型材模具开模机
CN220498247U (zh) 一种堆焊机钢板固定工装
CN218340758U (zh) 一种铝冲压封条冲压成型装置
CN219233651U (zh) 一种热交换器外壳成型装置
CN214601278U (zh) 一种电视边框自动化冲压装置
CN218963648U (zh) 一种铜材加工挤压装置
CN216989624U (zh) 一种汽车模具生产加工用送料机构
CN219505418U (zh) 一种吸塑成型装置
CN219443028U (zh) 用于矿用隔爆箱散热板的冷压成型装置
CN215662096U (zh) 一种包装箱用的全自动压板机
CN213288649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铸造设备
CN219443092U (zh) 冲孔设备
CN218744010U (zh) 一种铝型材热挤压成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