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4730U - 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4730U
CN220594730U CN202322363794.5U CN202322363794U CN220594730U CN 220594730 U CN220594730 U CN 220594730U CN 202322363794 U CN202322363794 U CN 202322363794U CN 220594730 U CN220594730 U CN 220594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armrest
limiting
automotiv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37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Nanjing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Nanjing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Nanjing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Nanjing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37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4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4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4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该可调节扶手装置包括内饰件、升降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和扶手件。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内饰件表面;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上;所述扶手件安装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上,所述扶手件在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升降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分别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进行位置调节。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利用升降调节组件与水平调节组件分别实现扶手件在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上的调节,满足不同身高的驾驶员的驾驶需求,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驾驶员乘坐的座椅一般都具有上下前后的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身高人的驾驶需求。而汽车内驾驶员的座椅没有座椅扶手,一般驾驶员在休息的时候将手臂搭在门板扶手和中控扶手箱上,而门板扶手和中控扶手箱是固定不动的,当座椅的位置调节后,门板扶手与中控扶手箱的位置将降低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既能够调节汽车扶手箱的高度也能够对其进行前后调节,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包括:
内饰件;
升降调节组件,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内饰件表面;
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上;
扶手件,所述扶手件安装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上,所述扶手件在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升降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分别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进行位置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内饰件为汽车扶手箱。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上;
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扶手件;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扶手件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力下跟随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方向做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
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上;
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扶手件;
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锁止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解除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上均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所述限位孔可对应所述第二滑块上的所述限位孔,
所述锁止件包括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插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上的所述限位孔,以限定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
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连接所述内饰件,所述导向柱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
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套装于所述导向柱上,并可相对所述导向柱进行移动;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插装于所述导向柱与调节柱内,所述调节件用于限制所述导向柱与调节柱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解除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包括:
杆体;
弹簧,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杆体上;
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连接于所述导向柱的内壁上,且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匹配所述杆体的外径;
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于所述杆体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径大于所述杆体的外径,所述第一限位块插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端部受力后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调节柱可相对所述导向柱移动,以调节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件包括汽车副仪表台,所述汽车副仪表台连接所述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汽车副仪表台末端连接有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件还包括包覆垫,所述包覆垫连接于所述汽车副仪表台下表面,所述包覆垫可包裹于所述副仪表台部分表面,所述包覆垫设有镂空区域,所述水平调节组件穿过所述镂空区域连接所述副仪表台。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垫为开合结构,所述包覆垫上连接有粘结扣,所述粘结扣连接于所述包覆垫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该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利用升降调节组件与水平调节组件分别实现扶手件在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上的调节,满足不同身高的驾驶员的驾驶需求,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的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的汽车扶手箱与升降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中的升降调节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汽车扶手箱;20、升降调节组件;210、调节柱;220、导向柱;231、杆体;232、弹簧;233、限位杆;234、第一限位块;235、按钮块;30、水平调节组件;310、第二滑块;311、限位孔;320、第二滑轨;40、扶手件;410、汽车副仪表台;411、屏幕;420、包覆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
具体而言,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包括内饰件、升降调节组件20、水平调节组件30和扶手件40。
其中,所述升降调节组件20安装于所述内饰件表面,所述水平调节组件30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20上,所述扶手件40安装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30上,所述扶手件40在所述水平调节组件30、升降调节组件20的作用下分别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进行位置调节。
也就是说,利用升降调节组件20与水平调节组件30对扶手件40的位置姿态进行调节,以使得扶手件40的位置能够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
对于身高较矮的驾驶员需要将座椅调高以及将座椅向汽车车头方向移动,以满足驾驶需求。完成座椅调节后,利用升降调节组件20驱动扶手件40向上运动,以及利用水平调节组件30驱动扶手件40向汽车车头方向运动,以提高调整座位后的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对于身高较高的驾驶员也是同样的调节方法,将座椅调低并将座椅向汽车车尾方向调节,以满足驾驶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饰件为汽车扶手箱10。汽车扶手箱10位于驾驶员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汽车扶手箱10一般充当驾驶员座椅的扶手作用,但一般该扶手都是固定不动的,无法满足不同身高驾驶员的驾驶需求。在汽车扶手箱10上安装有升降调节组件20与水平调节组件30以实现扶手件40在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上调节,满足不同身高驾驶员的驾驶需求,使得不同身高驾驶员均能保证驾驶舒适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调节组件30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滑轨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20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扶手件40。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20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扶手件40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力下跟随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方向做往复运动。第一驱动件优选为微型电机,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也就是说,第一驱动件连接机车系统,通过发送指令给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滑块沿第一滑轨滑动,以使得第一滑块带动扶手件40沿汽车行驶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以满足不同身高驾驶员的驾驶需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水平调节组件30包括第二滑轨320、第二滑块310和锁止件。所述第二滑轨320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20上;所述第二滑块310与所述第二滑轨32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10连接所述扶手件40;所述锁止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310上,所述锁止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滑块310与所述第二滑轨320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解除限制。
也就是说,通过手动施加外力在第二滑块310上以调节第二滑块310与第二滑轨320之间的相对位置,并利用锁止件限定第二滑块310与第二滑轨320之间的相对位置。
相比于上述实施例中利用第一驱动件进行驱动第一滑块移动,本实施例通过手动的方式实现扶手件40在水平方向上的调节。本实施例相比于上述实施例,上述实施例利用第一驱动件操作方便快捷,而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具体地,所述第二滑轨320与第二滑块310上均设有多个限位孔311,所述第二滑轨320上的所述限位孔311可对应所述第二滑块310上的所述限位孔311。
所述锁止件包括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插装于所述第二滑块310与第二滑轨320上的所述限位孔311,以限定所述第二滑块310与第二滑轨320的相对位置。
也就是说,限位孔311为螺纹孔,限位螺杆匹配螺纹孔,当第二滑块310与第二滑轨320的位置完成调节后,利用限位螺杆匹配第二滑块310与第二滑轨320上的限位孔311,以限定第二滑块310与第二滑轨320之间的相对位置。
如图3所示,螺纹孔位于第二滑块310表面,螺纹孔也可以位于第二滑块310的侧壁上,当然需要与第二滑轨320上的螺纹孔相对应,对于螺纹孔的大小以及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调节组件20包括导向柱220、调节柱210和调节件,所述导向柱220连接所述内饰件,所述导向柱220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调节柱210套装于所述导向柱220上,并可相对所述导向柱220进行移动。所述调节件插装于所述导向柱220与调节柱210内,所述调节件用于限制所述导向柱220与调节柱210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解除限制。
也就是说,通过调节导向柱220与调节柱210之间的位置关系,以进一步调节扶手件40与汽车扶手箱10之间的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调节件包括杆体231、弹簧232、限位杆233和第一限位块234,所述弹簧232套装于所述杆体231上,两个所述限位杆233连接于所述导向柱220的内壁上,且两个所述限位杆233之间的距离匹配所述杆体231的外径。
所述第一限位块234连接于所述杆体231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限位块234的外径大于所述杆体231的外径,所述第一限位块234插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234端部受力后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调节柱210可相对所述导向柱220移动,以调节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图5为导向柱220与调节柱210位置相对静止时的状态示意图,第一限位块234插装于导向柱220上的第一限位槽内以及同时插装于调节柱210上的侧壁上,以限定导向柱220与调节柱210之间的位置关系。
当需要调节导向柱220与调节柱210之间的位置关系时,通过外力作用于杆体231末端的按钮块235上使得第一限位块234脱离导向柱220,如此能够调节调节柱210与导向柱220之间的位置。当完成位置调节后,释放对按钮块235的作用力,杆体231在弹簧232的作用下运动至如图5所示的状态。本实施例中的升降调节组件20操作方便快捷。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扶手件40包括汽车副仪表台410,所述汽车副仪表台410连接所述水平调节组件30,所述汽车副仪表台410末端连接有显示屏。
也就是说,汽车副仪表台410能够在升降调节组件20与水平调节组件30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上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汽车副仪表台410适用于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的档位集成于汽车副仪表台410的前端或者电子屏幕411上,也即档位可跟随汽车副仪表台410进行升降或前后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扶手件40还包括包覆垫420,所述包覆垫420连接于所述汽车副仪表台410下表面,所述包覆垫420可包裹于所述副仪表台部分表面,所述包覆垫420设有镂空区域,所述水平调节组件30穿过所述镂空区域连接所述副仪表台。
包覆垫420表面连接有柔性材质的软质表层,提高驾驶员接触扶手件40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垫420为开合结构,所述包覆垫420上连接有粘结扣,所述粘结扣连接于所述包覆垫420的开口处。
也就是说,包覆垫420可以通过粘结扣打开或者闭合,提高扶手件40的操作灵活性。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饰件;
升降调节组件,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内饰件表面;
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上;
扶手件,所述扶手件安装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上,所述扶手件在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升降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分别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进行位置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件为汽车扶手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上;
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扶手件;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扶手件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力下跟随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方向做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
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上;
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扶手件;
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锁止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解除限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上均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所述限位孔可对应所述第二滑块上的所述限位孔,
所述锁止件包括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插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上的所述限位孔,以限定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的相对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
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连接所述内饰件,所述导向柱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
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套装于所述导向柱上,并可相对所述导向柱进行移动;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插装于所述导向柱与调节柱内,所述调节件用于限制所述导向柱与调节柱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解除限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
杆体;
弹簧,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杆体上;
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连接于所述导向柱的内壁上,且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匹配所述杆体的外径;
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于所述杆体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径大于所述杆体的外径,所述第一限位块插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端部受力后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调节柱可相对所述导向柱移动,以调节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件包括汽车副仪表台,所述汽车副仪表台连接所述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汽车副仪表台末端连接有显示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件还包括包覆垫,所述包覆垫连接于所述汽车副仪表台下表面,所述包覆垫可包裹于所述副仪表台部分表面,所述包覆垫设有镂空区域,所述水平调节组件穿过所述镂空区域连接所述副仪表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垫为开合结构,所述包覆垫上连接有粘结扣,所述粘结扣连接于所述包覆垫的开口处。
CN202322363794.5U 2023-08-31 2023-08-31 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 Active CN220594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3794.5U CN220594730U (zh) 2023-08-31 2023-08-31 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3794.5U CN220594730U (zh) 2023-08-31 2023-08-31 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4730U true CN220594730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1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3794.5U Active CN220594730U (zh) 2023-08-31 2023-08-31 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4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6656B (zh) 具有可调节的头部支撑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
US5540479A (en) Vehicle seats
US9216675B2 (en) Vertically adjustable ergonomic armrest for automobile
JPH06305347A (ja) 内部メモリスライド
CN220594730U (zh) 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多功能调节扶手装置
GB2511599A (en) Folding vehicle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CN117141324A (zh) 座椅装置以及车辆
CN109733613B (zh) 一种座椅的整体角度调节机构
US10875433B2 (en) Vehicle seat with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the headrest and belt support
KR102540479B1 (ko) 시트벨트용 센터 필러 트림 어셈블리
CN102963283B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头枕
CN210591544U (zh) 弹出式无线充电桌板
CN209955807U (zh) 一种汽车后座椅装置及汽车
CN209834017U (zh) 一种座椅的整体角度调节机构
CN219668108U (zh) 一种车载吸顶屏及汽车
CN215284514U (zh) 座椅头枕音响组件、座椅及车辆
CN218112435U (zh) 一种汽车头枕用高度调节装置
CN205951756U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双层滑动装置
CN216886288U (zh) 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及汽车
KR100442748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로크 메모리장치
CN220594731U (zh) 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
US20220314856A1 (en) Seat with Headrest for a Locomotive Means and Locomotive Means
US20240140289A1 (en) Electric wing-out headrest
CN112706669B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218477445U (zh) 一种带伸缩隐藏式操作屏的汽车座椅扶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