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6288U - 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6288U
CN216886288U CN202220622771.4U CN202220622771U CN216886288U CN 216886288 U CN216886288 U CN 216886288U CN 202220622771 U CN202220622771 U CN 202220622771U CN 216886288 U CN216886288 U CN 216886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body
lower rail
upper rail
locking
cons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227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策
张晓凯
李斯博
郑正
贾迎婷
夏宽圣
裴孝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227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6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6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6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及汽车,包括副仪表板总成;下轨本体,与车辆中央地板固接,且所述下轨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平行;上轨本体,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固接,所述上轨本体沿所述下轨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轨本体活动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轨本体沿所述下轨本体运动;锁止机构,安装于所述上轨本体和所述下轨本体之间,所述锁止机构被装配为当所述上轨本体相对于下轨本体运动至行程末端时,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对所述上轨本体产生机械阻挡。本发明可以最大切换前后排空间,并提升前后排乘客操作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副仪表板位于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之间,汽车副仪表板上一般集成有换挡模块以及其它辅助功能模块,另外,副仪表板上一般还设置有一些储物空间。目前市面上的副仪表板一般为固定式结构,即副仪表板与车辆地板固接,固定式副仪表板的缺陷在于:前后排乘客或驾驶员移动到旁边座椅时,由于空间不足,难以通过;前后排乘客或驾驶员在副仪表板上拿取物品或操作装置时,由于距离远,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副仪表板的位置进行调节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及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包括:
副仪表板总成;
下轨本体,与车辆中央地板固接,且所述下轨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平行;
上轨本体,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固接,所述上轨本体沿所述下轨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轨本体活动连接;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轨本体沿所述下轨本体运动;
锁止机构,安装于所述上轨本体和所述下轨本体之间,所述锁止机构被装配为当所述上轨本体相对于下轨本体运动至行程末端时,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对所述上轨本体产生机械阻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轮、引导轮和拉线;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引导轮分置于所述下轨本体的两端,所述拉线依次缠绕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引导轮上,所述拉线的两端与所述上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链条和锁止块,所述锁止块与所述上轨本体固接,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所述下轨本体的中部区域固接,所述链条弯曲成U型,且所述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块固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包括锁止模块,所述锁止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上轨本体的运动距离超出预设行程时,所述锁止模块能够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停止运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电控锁止单元,所述电控锁止单元安装于所述上轨本体,所述电控锁止单元被配置为当其在不同电位状态下至少具有以下两种状态:状态一,所述电控锁止单元与所述下轨本体无干涉,以使所述上轨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下轨本体自由滑动;以及状态二,所述电控锁止单元与所述下轨本体产生干涉,以阻止所述上轨本体与所述下轨本体产生相对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安装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的前端和/或后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引导轮中的至少其中一者沿所述下轨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下轨本体活动设置;还包括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引导轮相互远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和所述电机安装在一浮动支架上,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浮动支架与所述下轨本体之间的压簧。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电动调节副仪表板向后移动,扩大副仪表板与前端仪表板空间;通过电动调节副仪表板向后移动,扩大副仪表板与后排座椅空间;通过电动调节副仪表板向后移动,缩短与驾驶员/乘客距离,便于取放以及操作在副仪表板上的装置。与传统固定式副仪表板相比,本发明可以最大切换前后排空间,并提升前后排乘客操作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其中一个位置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另一位置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又一位置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的爆炸图,图中省略了副仪表板总成;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副仪表板总成;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机构及锁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锁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8所示,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包括副仪表板总成10、下轨本体20、上轨本体30、驱动机构40和锁止机构50。
请参阅图1-3所示,所述下轨本体20与车辆中央地板固接,且所述下轨本体2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平行;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上轨本体30用于限制副仪表板总成 10的运动轨迹和运动行程。
请参阅图1-3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轨本体30例如可以从汽车中控台1下方一直延伸到汽车后排座椅2的前端,这样能够使副仪表板总成10具有尽可能大的运动行程,副仪表板总成10向前或向后移动时能够避让出尽可能大的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替代实施例中,所述下轨本体20例如也可以仅覆盖中控台1与后排座椅2之间的部分区域,例如所述下轨本体20的前端与中控台1之间预留一段距离,或者所述下轨本体20的后端与后排座椅2之间预留一段距离,又或者下轨本体20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中控台1和后排座椅2之间预留一段距离,这些替代实施例可以在图示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下轨本体20的长度和位置来实现,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再详细赘述。
请参阅图1-5所示,所述上轨本体30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10固接,所述上轨本体30沿所述下轨本体2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轨本体20活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上轨本体30 作为滑动部件与所述下轨本体20连接,所述上轨本体30与所述下轨本体20上例如可以设置相互嵌合的引导结构,例如T型槽和T型块,亦或是燕尾槽和燕尾块,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上轨本体30与所述下轨本体20之间例如可以设置滚珠,以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阻力,当然二者之间也可以直接采用滑动摩擦配合,例如在二者之间涂覆润滑脂,以减小摩擦时的阻力,以及缓解二者之间的磨损和噪音。
请参阅图1-4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轨本体30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10例如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上轨本体30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10之间不排除采用其它连接方式的可能,例如也可以将所述上轨本体30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10的底座直接加工成一体式结构。
请参阅图4-7所示,所述驱动机构40用于驱动所述上轨本体30沿所述下轨本体20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机构40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下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40可以是拉线式结构;在其它替代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40例如也可以是丝杆机构等。
请参阅图6、8所示,所述锁止机构50安装于所述上轨本体30和所述下轨本体20之间,所述锁止机构50被装配为当所述上轨本体30相对于下轨本体20运动至行程末端时,所述锁止机构50能够对所述上轨本体30产生机械阻挡。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锁止机构50用于限制副仪表板总成10的活动行程,当副仪表板总成10超出预设运动行程时,锁止机构50能够将副仪表板总成10强制拦停,避免驱动机构40因意外情况出现超程驱动时副仪表板与车内其它结构发生碰撞。
请参阅图4-7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40包括电机41、驱动轮42、引导轮43和拉线44;所述驱动轮42和所述引导轮43分置于所述下轨本体20的两端,所述拉线44依次缠绕在所述驱动轮42和所述引导轮43上,所述拉线44的两端与所述上轨本体30 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42与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本发明采用拉线44来驱动所述上轨本体30往复运动,拉线44能够利用较小的安装空间产生较长的运动行程,且传动方式简单,使用成本低。
请参阅图4、6、8所示,所述锁止机构50包括链条52和锁止块51,所述锁止块51与所述上轨本体30固接,所述链条52的一端与所述下轨本体20的中部区域固接,所述链条 52弯曲成U型,且所述链条52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块51固接。以图6为例,图示状态中,链条52具有一定活动余量,当上轨本体30向左或向右运动时,锁止块51同步向左或向右运动,同时带动链条52运动,当链条52的活动余量释放完以后能够拉紧锁止块51,进而阻止上轨本体30继续运动。
请参阅图4所示,还包括控制器60和控制开关70,所述控制开关70与所述控制器6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0与所述驱动机构4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0包括锁止模块,所述锁止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上轨本体30的运动距离超出预设行程时,所述锁止模块能够控制所述驱动机构40停止运转。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器60能够通过电机41运动参数来确定上轨本体 30的运动行程,当上轨本体30超出预设行程时,锁止模块能够控制电机41停机,以实现软锁止,而当锁止模块失效时,还可以通过锁止机构50进行机械锁止,为副仪表板提供了双重的限位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50包括电控锁止单元(图未示出),所述电控锁止单元安装于所述上轨本体30,所述电控锁止单元被配置为当其在不同电位状态下至少具有以下两种状态:状态一,所述电控锁止单元与所述下轨本体20无干涉,以使所述上轨本体30能够相对于所述下轨本体20自由滑动;以及状态二,所述电控锁止单元与所述下轨本体20产生干涉,以阻止所述上轨本体30与所述下轨本体20产生相对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控锁止单元例如可以是电动伸缩销,所述下轨本体20上例如可以设置与电动伸缩销配合的锁止孔;所述电控锁止单元例如还可以活动设置的棘爪,棘爪通过电驱动以改变姿态,所述下轨本体20上例如可以设置与棘爪配合的齿条,当棘爪改变姿态时能够实现与齿条的啮合或分离。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70安装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10的前端和/或后端,以便于前排乘客和/或后排乘客对副仪表板进行调节。
请参阅图4-7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42和所述引导轮43中的至少其中一者沿所述下轨本体20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下轨本体20活动设置;还包括弹性单元402,所述弹性单元402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所述驱动轮42和所述引导轮43相互远离。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单元402可以使拉线44始终保持张紧状态。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 42和所述电机41例如可以安装在一浮动支架401上,所述弹性单元402包括安装在所述浮动支架401与所述下轨本体20之间的压簧。
基于上述副仪表板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副仪表板总成10固定在上轨本体30上,下轨本体20以及电机41固定在车身上,整体装置需稳固固定,当驾驶员或乘客通过控制开关70下达将副仪表板前移(后移)的指令,指令通过控制器60传达到电机41上,由电机41驱动拉绳将副仪表板前移(后移);当前移(后移)距离超出预定行程,控制器60内锁止模块将进行工作;控制电机41不再进行相关移动指令;本实用新型另附加锁止机构50,在前后行程末端进行机械阻挡,防止整体机构超出行程。
请参阅图1-3所示,机构使用状态如下:
正常状态:如图1所示,副仪表板总成10处于出厂位置,符合大多数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以及操作习惯。
后移状态:如图3所示,将副仪表板向后移动时,扩大副仪表板与仪表板间的空间(A→ A’),驾驶员可通过A’空间到达副驾驶座位;或从副驾驶侧通过A’空间到达驾驶员侧。
将副仪表板后移后,便于前排乘客拿取副仪表板前端物品以及后排乘客拿取副仪表板后端物品或操纵相应装置。
前移状态:如图2所示,将副仪表板向前移动时,扩大副仪表板与后排座椅2的空间(B →B’),后排乘客通过B’空间到达另一侧座位;将副仪表板后移后,便于前排乘客拿取副仪表板后端物品或操作相应装置。
综上所述,通过电动调节副仪表板向后移动,扩大副仪表板与前端仪表板空间;通过电动调节副仪表板向后移动,扩大副仪表板与后排座椅2空间;通过电动调节副仪表板向后移动,缩短与驾驶员/乘客距离,便于取放以及操作在副仪表板上的装置。与传统固定式副仪表板相比,本发明可以最大切换前后排空间,并提升前后排乘客操作体验感。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在本文的描述中,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诸如部件和/或方法的实例,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一项或多项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通过其他设备、系统、组件、方法、部件、材料、零件等等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未具体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面变模糊。
在整篇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具体实施例”意指与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并且不一定在所有实施例中。因而,在整篇说明书中不同地方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或“在具体实施例中”的各个表象不一定是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具体实施例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按任何合适的方式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结合。应当理解本文所述和所示的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他变型和修改可能是根据本文教导的,并将被视作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一部分。
还应当理解还可以以更分离或更整合的方式实施附图所示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甚至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操作而被移除或因为可以根据特定应用是有用的而被提供。
另外,除非另外明确指明,附图中的任何标志箭头应当仅被视为示例性的,而并非限制。此外,除非另外指明,本文所用的术语“或”一般意在表示“和/或”。在术语因提供分离或组合能力是不清楚的而被预见的情况下,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将视为已被指明。
如在本文的描述和在下面整篇权利要求书中所用,除非另外指明,“一个”、和“该”包括复数参考物。同样,如在本文的描述和在下面整篇权利要求书中所用,除非另外指明,“在…中”的意思包括“在…中”和“在…上”。
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包括在说明书摘要中所述的内容)并非意在详尽列举或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本文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尽管在本文仅为说明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和本实用新型的实例,但是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和理解的,各种等效修改是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如所指出的,可以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上述描述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这些修改,并且这些修改将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本文已经在总体上将系统和方法描述为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此外,已经给出了各种具体细节以提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或者利用其它装置、系统、配件、方法、组件、材料、部分等进行实践。在其它情况下,并未特别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结构、材料和/或操作以避免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方面造成混淆。
因而,尽管本实用新型在本文已参照其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修改自由、各种改变和替换亦在上述公开内,并且应当理解,在某些情况下,在未背离所提出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在没有对应使用其他特征的情况下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征。因此,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以使特定环境或材料适应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和精神。本实用新型并非意在限制到在下面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特定术语和/或作为设想用以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公开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将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任何和所有实施例及等同物。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将只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确定。

Claims (10)

1.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仪表板总成;
下轨本体,与车辆中央地板固接,且所述下轨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平行;
上轨本体,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固接,所述上轨本体沿所述下轨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轨本体活动连接;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轨本体沿所述下轨本体运动;
锁止机构,安装于所述上轨本体和所述下轨本体之间,所述锁止机构被装配为当所述上轨本体相对于下轨本体运动至行程末端时,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对所述上轨本体产生机械阻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轮、引导轮和拉线;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引导轮分置于所述下轨本体的两端,所述拉线依次缠绕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引导轮上,所述拉线的两端与所述上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链条和锁止块,所述锁止块与所述上轨本体固接,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所述下轨本体的中部区域固接,所述链条弯曲成U型,且所述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块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锁止模块,所述锁止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上轨本体的运动距离超出预设行程时,所述锁止模块能够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停止运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电控锁止单元,所述电控锁止单元安装于所述上轨本体,所述电控锁止单元被配置为当其在不同电位状态下至少具有以下两种状态:状态一,所述电控锁止单元与所述下轨本体无干涉,以使所述上轨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下轨本体自由滑动;以及状态二,所述电控锁止单元与所述下轨本体产生干涉,以阻止所述上轨本体与所述下轨本体产生相对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安装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的前端和/或后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引导轮中的至少其中一者沿所述下轨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下轨本体活动设置;还包括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引导轮相互远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电机安装在一浮动支架上,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浮动支架与所述下轨本体之间的压簧。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调节机构。
CN202220622771.4U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及汽车 Active CN216886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2771.4U CN216886288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2771.4U CN216886288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6288U true CN216886288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9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22771.4U Active CN216886288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6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8165B2 (en) Shift device
KR101839131B1 (ko) 시트조절을 위한 액츄에이터 어셈블리와 그 방법
JP4392611B2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US20230158932A1 (en)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osition of armrest having control panel for vehicle
KR101987006B1 (ko) 자동차의 전동식 슬라이딩 콘솔
KR101987030B1 (ko) 자동차의 전동식 슬라이딩 콘솔
CN216886288U (zh) 一种副仪表板调节机构及汽车
CN201784539U (zh) 一种汽车扶手箱
US20030126941A1 (en) Clutch pedal designed to equip a motor vehicle
CN104619551A (zh) 适于车辆座椅的调节单元及车辆座椅
CN215398181U (zh) 一种副仪表板的滑动装置
CN112678065B (zh) 电控调节转向管柱总成和车辆
CN206664363U (zh) 用于车辆的扶手组件、车辆中央控制台组件以及车辆
JP2012250682A (ja) スライド式アームレスト
KR100335944B1 (ko) 자동차의 가변위식 센터 콘솔 및 센터패시아 장치
CN111301295A (zh) 一种车载可移动储物系统
KR102530211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슬라이딩 장치
WO2021070286A1 (ja) セレクタスイッチを備えたスライド可能なセンタコンソール
CN115320458B (zh) 汽车座椅滑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H0546968Y2 (zh)
CN209813768U (zh) 汽车座椅调整装置及汽车
CN212921436U (zh) 安全带调节器及汽车
CN218949321U (zh) 一种可电控前后移动的多功能副仪表板
CN211809229U (zh) 汽车中央扶手和汽车
CN220262617U (zh) 一种汽车座椅用轻量化滑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