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6503U - 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6503U
CN220576503U CN202322232630.9U CN202322232630U CN220576503U CN 220576503 U CN220576503 U CN 220576503U CN 202322232630 U CN202322232630 U CN 202322232630U CN 220576503 U CN220576503 U CN 220576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late
cooling water
die
cool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326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道文
周晓刚
成少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eikawa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eikawa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eikawa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eikawa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326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6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6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6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动模仁,所述动模仁下端面设置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斜顶冷却结构,所述斜顶冷却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成型块,两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均设置有冷却水输入柱和冷却水输出柱,冷却水循环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冷却管与一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的所述冷却水输入柱相连接,冷却水从所述冷却水输入柱的下端流入所述冷却成型块内的U型冷却管后,再从所述冷却水输出柱通过冷却管流入另一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中,另一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的所述冷却水输出柱通过冷却管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输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塑胶制品成型工具,利用模具内的型腔将塑胶成型为特定的形状。
在汽车行业中,为了使注塑成型的汽车部件表面平整、花纹优美,于是,使用倒装模具进行注塑尤为常见。现有技术中,模具的冷却结构一般都会通过在注塑产品的上下两端大量铺设冷却管道来保证开模前注塑件完全冷却,从而避免开模撕裂或变形,但是,在面对如图9的汽车复合盖板的注塑生产时,其后端存在通过镶件与斜顶结构配合成型的内侧板,发明人在注塑时发现,位于注塑件上下两端的冷却管均无法对通过镶件与斜顶结构配合成型的内侧板达到冷却的效果,一旦按照原来的冷却时间冷却完毕将注塑件开模,该内侧板总会变形或者撕裂。
因此,设计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注塑成型后通过镶件与斜顶结构配合成型的内侧板无法被冷却结构所冷却,导致开模时出现注塑件变形或撕裂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动模仁,所述动模仁下端面设置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斜顶冷却结构,所述斜顶冷却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成型块,两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均设置有冷却水输入柱和冷却水输出柱,冷却水循环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冷却管与一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的所述冷却水输入柱相连接,冷却水从所述冷却水输入柱的下端流入所述冷却成型块内的U型冷却管后,再从所述冷却水输出柱通过冷却管流入另一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中,另一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的所述冷却水输出柱通过冷却管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输入端相连接。
基于上述,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注塑成型后通过镶件与斜顶结构配合成型的内侧板无法被冷却结构所冷却,导致开模时出现注塑件变形或撕裂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原本对汽车复合盖板进行注塑成型时,其内侧板是由斜顶结构的成型块与侧板镶件之间的间隙成型的,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斜顶结构更换为斜顶冷却结构,通过在斜顶冷却结构的冷却成型块内通入冷却水来对汽车复合盖板的内侧板进行开模前的成型冷却,从而解决上述问题;动模仁的有益效果为与定模仁共同形成注塑腔体;成型槽的有益效果为注塑形成注塑件的上端结构;斜顶冷却结构的有益效果为提高脱模性能以及对注塑件的内侧板进行注塑冷却;冷却成型块的有益效果为成型注塑件的内侧板和进行开模冷却注塑件的内侧板;冷却水输入柱的有益效果为将冷却水导入冷却成型块内;冷却水输出柱的有益效果为将冷却水导出;冷却管的有益效果为使冷却水输入柱与冷却水输出柱连接外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U型冷却管的有益效果为连接在冷却水输入柱的输出端和冷却水输出柱的输入端之间;冷却水循环装置的有益效果为输出和回收冷却水。
进一步的,所述斜顶冷却结构还设置有斜顶滑块、斜顶固定块和动模定位块,所述冷却水输入柱和所述冷却水输出柱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冷却成型块内,所述冷却水输入柱和所述冷却水输出柱的中部适配于所述动模定位块上,所述冷却水输入柱和所述冷却水输出柱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斜顶固定块内,所述斜顶固定块铰接于所述斜顶滑块内。
基于上述,斜顶滑块的有益效果为便于斜顶冷却结构的开模;斜顶固定块的有益效果为连接冷却水输入柱和冷却水输出柱;动模定位块的有益效果为将冷却水输入柱和冷却水输出柱位于动模板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本体还设置有动模板,所述动模仁适配于所述动模板内,所述动模板上端的两侧设置有模脚,两片所述模脚内侧之间的上端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推板固定板和推板座板,两片所述模脚的上端设置有热流道板,所述推板座板螺钉连接于所述热流道板的下端,所述推板固定板螺钉连接于所述推板座板的下端。
基于上述,动模板的有益效果为安装动模仁;模脚的有益效果为支撑在热流道板和动模板之间;推板固定板的有益效果为将推板座板固定于热流道板下端;推板座板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开模;热流道板的有益效果为限位固定注塑流道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板的上端对应所述斜顶冷却结构向上延伸的位置设置有动模定位块安装槽,所述动模定位块适配于所述动模定位块安装槽内,所述推板固定板位于所述斜顶冷却结构向上延伸的一侧设置有开模滑动槽,所述斜顶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开模滑动槽内。
基于上述,动模定位块安装槽的有益效果为定位安装动模定位块;开模滑动槽的有益效果为与斜顶滑块滑动连接以便于开模。
进一步的,靠近所述斜顶冷却结构一侧的所述模脚内设置有若干冷却管贯穿孔,每个所述冷却管贯穿孔均设置有所述冷却管。
基于上述,冷却管贯穿孔的有益效果为安装冷却管。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的外侧均设置有镶件避让槽,所述镶件避让槽内设置有侧板镶件,所述侧板镶件与所述冷却成型块之间的间隙注塑形成注塑件内侧板结构。
基于上述,镶件避让槽的有益效果为按钻过侧板镶件;侧板镶件的有益效果为与冷却成型块之间的间隙注塑形成注塑件内侧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本体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顶板、所述热流道板、所述推板座板、所述推板固定板、所述动模板、定模组件以及下底板,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端内的定模仁,所述上顶板设置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的下端设置有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流道从上往下穿过所述热流道板、所述推板座板、所述推板固定板、所述动模板以及所述动模仁后将胶料注入到所述动模仁和所述定模仁之间形成的注塑腔体内。
基于上述,上顶板的有益效果为安装注塑口;定模组件的有益效果为注塑成型注塑件的下半部分;下底板的有益效果为支撑整个注塑模具;定模板的有益效果为安装定模仁;定模仁的有益效果为与动模仁共同形成注塑腔体;注塑口的有益效果为将注塑胶料注入;注塑流道的有益效果为将注塑胶料导入注塑腔体内。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及其所要想达到的目的更清晰的阐述出来,下文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斜顶冷却结构安装在动模仁内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斜顶滑块与开模滑动槽滑动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斜顶冷却结构注塑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模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模板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流道安装示意图;
图9:为汽车复合盖板的注塑件。
附图标号说明:1-上顶板,11-注塑口,12-注塑流道,2-热流道板,31-推板固定板,311-开模滑动槽,32-推板座板,4-动模仁,41-成型槽,42-斜顶冷却结构,421-冷却成型块,422-冷却水输入柱,423-冷却水输出柱,424-斜顶滑块,425-斜顶固定块,426-动模定位块,43-镶件避让槽,431-侧板镶件,5-动模板,51-动模定位块安装槽,61-定模板,62-定模仁,7-下底板,8-模脚,81-冷却管,9-注塑件内侧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动模仁4,所述动模仁4下端面设置有成型槽41,所述成型槽41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斜顶冷却结构42,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成型块421,两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均设置有冷却水输入柱422和冷却水输出柱423,冷却水循环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冷却管81与一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的所述冷却水输入柱422相连接,冷却水从所述冷却水输入柱422的下端流入所述冷却成型块421内的U型冷却管后,再从所述冷却水输出柱423通过冷却管81流入另一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中,另一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的所述冷却水输出柱423通过冷却管81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输入端相连接,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斜顶结构更换为斜顶冷却结构,通过在斜顶冷却结构的冷却成型块内通入冷却水来对汽车复合盖板的内侧板进行开模前的成型冷却,从而解决上述问题;动模仁用于与定模仁共同形成注塑腔体;成型槽用于注塑形成注塑件的上端结构;斜顶冷却结构用于提高脱模性能以及对注塑件的内侧板进行注塑冷却;冷却成型块用于成型注塑件的内侧板和进行开模冷却注塑件的内侧板;冷却水输入柱用于将冷却水导入冷却成型块内;冷却水输出柱用于将冷却水导出;冷却管用于使冷却水输入柱与冷却水输出柱连接外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U型冷却管用于连接在冷却水输入柱的输出端和冷却水输出柱的输入端之间;冷却水循环装置用于输出和回收冷却水。
如图5所示,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还设置有斜顶滑块424、斜顶固定块425和动模定位块426,所述冷却水输入柱422和所述冷却水输出柱423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冷却成型块421内,所述冷却水输入柱422和所述冷却水输出柱423的中部适配于所述动模定位块426上,所述冷却水输入柱422和所述冷却水输出柱423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斜顶固定块425内,所述斜顶固定块425铰接于所述斜顶滑块424内,应理解,斜顶滑块便于斜顶冷却结构的开模;斜顶固定块用于连接冷却水输入柱和冷却水输出柱;动模定位块用于将冷却水输入柱和冷却水输出柱位于动模板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模具本体还设置有动模板5,所述动模仁4适配于所述动模板5内,所述动模板5上端的两侧设置有模脚8,两片所述模脚8内侧之间的上端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推板固定板31和推板座板32,两片所述模脚8的上端设置有热流道板2,所述推板座板32螺钉连接于所述热流道板2的下端,所述推板固定板31螺钉连接于所述推板座板32的下端,应理解,动模板的有益效果为安装动模仁;模脚的有益效果为支撑在热流道板和动模板之间;推板固定板的有益效果为将推板座板固定于热流道板下端;推板座板便于开模;热流道板用于限位固定注塑流道的上端。
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动模板5的上端对应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向上延伸的位置设置有动模定位块安装槽51,所述动模定位块426适配于所述动模定位块安装槽51内,所述推板固定板31位于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向上延伸的一侧设置有开模滑动槽311,所述斜顶滑块424滑动连接于所述开模滑动槽311内,应理解,动模定位块安装槽用于定位安装动模定位块;开模滑动槽用于与斜顶滑块滑动连接以便于开模。
如图1和图3所示,靠近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一侧的所述模脚8内设置有若干冷却管贯穿孔,每个所述冷却管贯穿孔均设置有所述冷却管81,应理解,冷却管贯穿孔用于安装冷却管。
如图5和图6所示,两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的外侧均设置有镶件避让槽43,所述镶件避让槽43内设置有侧板镶件431,所述侧板镶件431与所述冷却成型块421之间的间隙注塑形成注塑件内侧板结构9,应理解,镶件避让槽用于按钻过侧板镶件;侧板镶件用于与冷却成型块之间的间隙注塑形成注塑件内侧板结构。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所述模具本体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顶板1、所述热流道板2、所述推板座板32、所述推板固定板31、所述动模板5、定模组件以及下底板7,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板61以及设置于所述定模板61上端内的定模仁62,所述上顶板1设置有注塑口11,所述注塑口11的下端设置有注塑流道12,所述注塑流道12从上往下穿过所述热流道板2、所述推板座板32、所述推板固定板31、所述动模板5以及所述动模仁4后将胶料注入到所述动模仁4和所述定模仁62之间形成的注塑腔体内,应理解,上顶板用于安装注塑口;定模组件用于注塑成型注塑件的下半部分;下底板用于支撑整个注塑模具;定模板用于安装定模仁;定模仁的有益效果为与动模仁共同形成注塑腔体;注塑口用于将注塑胶料注入;注塑流道用于将注塑胶料导入注塑腔体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解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做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修改或替换也应当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动模仁(4),所述动模仁(4)下端面设置有成型槽(41),所述成型槽(41)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斜顶冷却结构(42),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成型块(421),两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均设置有冷却水输入柱(422)和冷却水输出柱(423),冷却水循环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冷却管(81)与一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的所述冷却水输入柱(422)相连接,冷却水从所述冷却水输入柱(422)的下端流入所述冷却成型块(421)内的U型冷却管后,再从所述冷却水输出柱(423)通过冷却管(81)流入另一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中,另一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的所述冷却水输出柱(423)通过冷却管(81)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还设置有斜顶滑块(424)、斜顶固定块(425)和动模定位块(426),所述冷却水输入柱(422)和所述冷却水输出柱(423)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冷却成型块(421)内,所述冷却水输入柱(422)和所述冷却水输出柱(423)的中部适配于所述动模定位块(426)上,所述冷却水输入柱(422)和所述冷却水输出柱(423)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斜顶固定块(425)内,所述斜顶固定块(425)铰接于所述斜顶滑块(42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还设置有动模板(5),所述动模仁(4)适配于所述动模板(5)内,所述动模板(5)上端的两侧设置有模脚(8),两片所述模脚(8)内侧之间的上端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推板固定板(31)和推板座板(32),两片所述模脚(8)的上端设置有热流道板(2),所述推板座板(32)螺钉连接于所述热流道板(2)的下端,所述推板固定板(31)螺钉连接于所述推板座板(32)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5)的上端对应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向上延伸的位置设置有动模定位块安装槽(51),所述动模定位块(426)适配于所述动模定位块安装槽(51)内,所述推板固定板(31)位于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向上延伸的一侧设置有开模滑动槽(311),所述斜顶滑块(424)滑动连接于所述开模滑动槽(3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一侧的所述模脚(8)内设置有若干冷却管贯穿孔,每个所述冷却管贯穿孔均设置有所述冷却管(8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斜顶冷却结构(42)的外侧均设置有镶件避让槽(43),所述镶件避让槽(43)内设置有侧板镶件(431),所述侧板镶件(431)与所述冷却成型块(421)之间的间隙注塑形成注塑件内侧板结构(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顶板(1)、所述热流道板(2)、所述推板座板(32)、所述推板固定板(31)、所述动模板(5)、定模组件以及下底板(7),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板(61)以及设置于所述定模板(61)上端内的定模仁(62),所述上顶板(1)设置有注塑口(11),所述注塑口(11)的下端设置有注塑流道(12),所述注塑流道(12)从上往下穿过所述热流道板(2)、所述推板座板(32)、所述推板固定板(31)、所述动模板(5)以及所述动模仁(4)后将胶料注入到所述动模仁(4)和所述定模仁(62)之间形成的注塑腔体内。
CN202322232630.9U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 Active CN220576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2630.9U CN220576503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2630.9U CN220576503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6503U true CN220576503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5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32630.9U Active CN220576503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6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82762U (zh) 一种带侧孔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CN200967261Y (zh) 一种胶塞模具
CN201105495Y (zh) 一种改进的胶塞模具
CN220576503U (zh) 一种具有斜顶冷却结构的倒装模具
CN215396622U (zh) 显示屏胶框注塑模具
CN213166664U (zh) 一种带侧孔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CN206663694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鼠标外壳注塑模具
CN211334348U (zh) 带连接板的弯头注塑模具
CN205735815U (zh) 一种三板模具降低废料机构
CN218928490U (zh) 一种前模斜抽芯内出斜顶模具
CN204725802U (zh) 汽车饰件模具型腔隧道滑块抽芯机构
CN214239373U (zh) 一种方便长圆管产品脱模的顶出机构
CN217802986U (zh) 一种具有三爪一体式内抽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2826582U (zh) 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模具装置
CN220075408U (zh)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板注塑模具
CN215791289U (zh) 一种薄壁成型防拉注塑模具
CN220741975U (zh) 一种固定座注塑模具
CN215849443U (zh) 一种塑料链条注塑模具结构
CN220297722U (zh) 一种汽车油壶注塑模具抽芯脱模结构
CN208164236U (zh) 一种脱模机构
CN215434811U (zh) 导管模具
CN217098722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进行脱模的斜顶结构
CN213107987U (zh) 一种具有内孔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CN219903167U (zh) 一种汽车油壶注塑模具滑块抽芯斜顶脱模结构
CN217454785U (zh) 一种水平式模内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