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5384U - 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5384U
CN220535384U CN202321982050.5U CN202321982050U CN220535384U CN 220535384 U CN220535384 U CN 220535384U CN 202321982050 U CN202321982050 U CN 202321982050U CN 220535384 U CN220535384 U CN 220535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reduction
reduction block
main spring
heavy truck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20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庆
焦黎明
钟海兵
郭春杰
贺新峰
缪丛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ge Rubber and Plastics Zh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ge Rubber and Plastics Zh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ge Rubber and Plastics Zh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ge Rubber and Plastics Zh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20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5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5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5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包括相对设置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所述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上下叠置,通过芯体过盈压入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的中空区域,以将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对装固定为一体;所述中空区域分别为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所述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的外缘均设置有由内芯表面向内部斜插的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所述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相对设置;装配时,所述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沿着所述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的贴合面对称设置。设计两个减振块,保证受力时,一个减振块受到拉伸时,另一个减振块受压缩,受压缩的面提供了较大的反作用力,保证了产品各个方向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卡电机悬置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
背景技术
现有重卡多采用燃油机系统,发动机作为动力源输出,橡胶减振元件根据发动机系统的振动特点进行匹配。
随着新能源动力的发展,目前部分重卡车型已开始采用电机系统作为动力源;通过电机输出扭力驱动整车运动,电机的运行特点与发动机/变速箱系统有很大差异;电机的作用扭矩更大,且电机运行过程中扭力提升速度非常快,启动即可提升到较大扭力,导致运行过程瞬时冲击大;而发动机输出扭矩较为平缓,随着发动机转速提高而逐渐变大;发动机怠速运行时振动较大,一般要求发动机悬置刚度较低,隔离其振动;而电机完全不同于发动机,无怠速工况,运行中啸叫噪声明显;如果将传动发动机悬置沿用到电机系统,也能启动一定的支撑和缓冲作用;但发动机悬置较低的刚度,会导致悬置本身运行过程中频繁接触限位,造成异响,引起悬置过早破坏。另外发动机悬置橡胶主簧一般只有两个,且位于承载下方,一方面刚度提升有限,另一方面难以承受反复扭力(主要承受下压载荷)。
现有的重型卡车电机系统未设计专用的悬置支撑系统,多沿用传动的发动机悬置进行替代;而发动机悬置不能有效抵抗电机的大扭矩的频繁作用,运行过程中橡胶变形大且频繁限位,产生异响,引起悬置开裂。
经检索,申请号:CN202122051341.X提供了一种电机悬置,包括内芯、主簧橡胶和外管,其中,所述主簧橡胶具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内芯和所述外管的主筋;多个所述主筋沿所述内芯的周向间隔分布,并在相邻的所述主筋之间均形成有空腔;各所述主筋的两端分别成型有凸块,且沿所述内芯的径向,各端的所述凸块位于所述主筋的中部,而于所述凸块的内、外侧分别形成有凹槽。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悬置通过在主筋的两端分别设置凸块,并在凸块内、外两侧形成有凹槽,可利用主筋端部的该类似于山字形的设计,使得中部的凸块能够调整主簧橡胶的模态,从而可降低悬置高频时的动刚度,保证悬置的隔振效果。本电机悬置并解决有效抵抗电机的大扭矩的频繁作用下,电机悬置运行过程中橡胶变形大且频繁限位,产生异响的问题。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电机专用的悬置系统,来实现对电机运动过程中的抗扭效果、保护电机平稳运行工作并衰减振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一种重型卡车电机系统,根据其系统本身大扭矩的特点并结合电机在车架系统的布置。设计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设计两个减振块,在减振块内部设置有斜插的主簧,并且两个减振块的主簧对装;保证受力时,一个减振块受到拉伸时,另一个减振块受压缩,受压缩的面提供了较大的反作用力,保证了产品各个方向的使用寿命。
本重卡电机悬置软垫一方面连接电机与车架大梁;另一方面悬置的橡胶主体结构设计为主簧结构,系统可有效衰减路面传递的振动与冲击;保护电机系统在各种路况下均完好运行。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公开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包括相对设置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所述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上下叠置,通过芯体过盈压入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的中空区域,以将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对装固定为一体;所述中空区域分别为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所述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的外缘均设置有由内芯表面向内部斜插的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所述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相对设置;装配时,所述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沿着所述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的贴合面对称设置。
本重卡电机悬置软垫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减振块,便于两个减振块的对装设计,上减振块和下减振块由弹性圆柱销锁在一起;芯体通过过盈压入下减振块和上减振块的中空区域,通过挤压内部橡胶实现过盈装配。
下减振块和上减振块共同组合为电机悬置的主体减振元件。该减振元件可提供各个方向有效的弹性支撑;可抵抗电机的扭力产生大的载荷,同时可防止电机的横向窜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为菱形结构,所述菱形结构内部设有菱形通孔,所述菱形通孔的内壁设置为不规则曲面。
芯体与减振块的中空区域形成过盈配合,靠压缩橡胶产生的过盈力抵抗芯体的窜动;而芯体的接口尺寸可根据不同电机的接口尺寸及装配高度等因素进行重新匹配设计,而减振主体由于采用组合式,无需额外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均包括隔板和橡胶部分,所述相邻的隔板相对设置处均通过空向结构间隔开。空向设计可以给主簧中的橡胶变形提供容置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空向结构包括空向结构一和空向结构二,其中,相对设置的空向结构形状相同,非相对设置的空向结构的形状有所差异。根据受力的不同,将空向结构设置为不同,以适应电机使用时的承载。
进一步地,将所述菱形结构的任意一条对角线的延展方向为X方向,另一条对角线的延展方向为Y方向,所述芯体的插入方向为Z方向;所述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的插入方向与X、Y、Z三个方向均不垂直也不平行。此种减振元件设计可以保证各个方向有效的弹性支撑;可抵抗电机的扭力产生大的载荷,同时可防止电机的横向窜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的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沿贴合面对称为大于90°设置。本设计保证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成角度对装,形成对顶的状态;配合主簧插入方向与X、Y、Z三个方向均不垂直也不平行;使整个电机悬置软垫在X、Y、Z的各个方向,一侧受到拉力时,另一侧会同时受到压力,形成保护相对侧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振块和第二减振块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四角均设置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间靠近空向结构处设置有弹性圆柱销。下减振块和上减振块通过弹性圆柱销锁住后,装配过程中底座四个安装孔可穿过螺栓实现与车架端的连接;而螺栓锁紧后又提供支撑防止两减振块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芯体包括连接端和过渡端面和固定部;所述连接端为由中空区域向外凸出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安装车架;所述固定端部的形状与中空区域内壁结构相适配,所述固定部的外壁为波浪形,与中空区域内壁凹凸配合。本中空区域为非圆形结构,芯体与减振块的中空区域形成过盈配合,靠压缩橡胶产生的过盈力抵抗芯体的窜动。过渡端面随着车架一起运动时会和橡胶撞击,起到限位保护作用,防止过大的窜动。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端面的由芯体中心向外延展的平面;所述连接端与渡端面非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可实现电机与车架的连接且便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重卡电机悬置软垫的橡胶主簧为4块主簧结构一体硫化结构可大幅提升软垫的刚度,可有效抵抗电机的反复扭力冲击。
3.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通过一体硫化的两减振块对装,并通过弹性销锁止构成减振主体单元,X、Y、Z三个方向刚度均有明显提升;可有效衰减路面传递到电机的振动和冲击;并提高悬置本身橡胶寿命。
4.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悬置软垫安装方式简便,无需传统发动机悬置的压装锁扣工艺,采用一体硫化后用销钉锁紧方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芯体与减振块通过中间孔结构过盈装配,可设计不同芯体适配不同电机。
综上所述,本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可专用于电机使用,来实现对电机运动过程中的抗扭效果、保护电机平稳运行工作并衰减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卡电机悬置软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重卡电机悬置软垫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重卡电机悬置软垫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的轻量重卡动力悬置软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述的轻量重卡动力悬置软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减振块,2-第二减振块,3-芯体,31-连接端,32-过渡端面,33-固定部,4A-第一内芯,4B-第二内芯,5-隔板,6-底座,7-弹性圆柱销,8A-第一主簧,8B-第二主簧,9-空向结构,91-空向结构一,92-空向结构二,1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机悬置由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芯体3、弹性圆柱销7等部分组成。其中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结构相同,分别由内芯4、隔板5和橡胶部分构成;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由弹性圆柱销7锁在一起;芯体3通过过盈压入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的中空区域,通过挤压内部橡胶实现过盈装配。
本实施例中的重卡电机悬置软垫,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上下叠置,底部的第一减振块1包围有底座6,通过芯体3过盈压入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的中空区域,以将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对装固定为一体;中空区域分别为第一内芯4A和第二内芯4B;第一内芯4A和第二内芯4B的外缘均设置有由内芯表面向内部斜插的第一主簧8A和第二主簧8B,第一主簧8A和第二主簧8B相对设置;装配时,第一主簧8A和第二主簧8B沿着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的贴合面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为矩形块,其中,第一内芯4A和第二内芯4B为菱形结构,其菱形结构的四角设置在靠近矩形块的四个边;该菱形结构内部设有菱形通孔,菱形通孔的内壁设置为不规则曲面,本实施例中为波浪状曲面;对应设置的芯体2包括连接端31和过渡端面32和固定部33;连接端31为由中空区域向外凸出的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安装车架;固定端部33的形状与中空区域内壁结构相适配,固定部33的外壁为波浪形,与中空区域内壁凹凸配合。过渡端面32的由芯体3中心向外延展的平面;连接端31与渡端面32非垂直设置。过渡端面32整体为T字形结构,过渡端面32随着车架一起运动时会和橡胶撞击,起到限位保护作用,防止过大的窜动。
第一主簧8A和第二主簧8B分别为四片,首尾相对处均通过空向结构9间隔开,形成一个包围在内芯外的类似菱形结构。空向结构9包括空向结构一91和空向结构二92,其中,相对设置的空向结构9形状相同,非相对设置的空向结构9的形状有所差异。本实施例中将不同方向的空向结构按照受力不同设置为不同结构,更符合实际工况的使用。其中在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长度方向设置的空向结构二92包括与主簧相对的侧端面连接的中部直面段92A和中部直面段92A两侧连接外侧直面段92B和内侧直面段92C,其外侧直面段92B和内侧直面段92C与第一减振块1外缘平行或近似平行设置,其内侧直面段92C靠近内芯菱形结构的一角。整个空向结构二92呈V字形结构,弹性圆柱销7设置在V字形结构内。
空向结构一91为设置在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宽度方向,其结构与空向结构二92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空向结构二92的内侧直面段92C靠近内芯菱形结构的一角,但不包括内芯。空向结构一91靠近内芯菱形结构的一角并向内延伸,与内芯随形设置,并包裹内芯。
本实施例中,将菱形结构的任意一条对角线的延展方向为X方向,另一条对角线的延展方向为Y方向,芯体3的插入方向为Z方向;第一主簧8A和第二主簧8B的插入方向与X、Y、Z三个方向均不垂直也不平行。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的第一主簧8A和第二主簧8B沿贴合面对称为大于90°设置。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共同组合为电机悬置的主体减振元件。该减振元件可提供各个方向有效的弹性支撑;可抵抗电机的扭力产生大的载荷,同时可防止电机的横向窜动。
芯体3与减振块的中空区域形成过盈配合,靠压缩橡胶产生的过盈力抵抗芯体的窜动;而芯体的接口尺寸可根据不同电机的接口尺寸及装配高度等因素进行重新匹配设计,而减振主体由于采用组合式,无需额外制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支撑底座、连接支架、连接内衬采用铸钢、球墨铸铁或者铸铝等材料;通过铸造一体成型并起到主要的连接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芯体、内芯和下底座均可采用铝材或者钢材;隔板设计为冲压成型方式,材料选择一般冲压用钢材或铝材均可。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一种重型卡车电机系统,根据其系统本身大扭矩的特点并结合电机在车架系统的布置。设计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设计两个减振块,在减振块内部设置有斜插的主簧,并且两个减振块的主簧对装;保证受力时,一个减振块受到拉伸时,另一个减振块受压缩,受压缩的面提供了较大的反作用力,保证了产品各个方向的使用寿命。
本重卡电机悬置软垫一方面连接电机与车架大梁;另一方面悬置的橡胶主体结构设计为主簧结构,系统可有效衰减路面传递的振动与冲击;保护电机系统在各种路况下均完好运行。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所述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上下叠置,通过芯体(3)过盈压入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的中空区域,以将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对装固定为一体;所述中空区域分别为第一内芯(4A)和第二内芯(4B);所述第一内芯(4A)和第二内芯(4B)的外缘均设置有由内芯表面向内部斜插的第一主簧(8A)和第二主簧(8B),所述第一主簧(8A)和第二主簧(8B)相对设置;装配时,所述第一主簧(8A)和第二主簧(8B)沿着所述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的贴合面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4A)和第二内芯(4B)为菱形结构,所述菱形结构内部设有菱形通孔,所述菱形通孔的内壁设置为不规则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簧(8A)和第二主簧(8B)均包括隔板(5)和橡胶部分,所述相邻的隔板(5)相对设置处均通过空向结构(9)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向结构(9)包括空向结构一(91)和空向结构二(92),其中,相对设置的空向结构(9)形状相同,非相对设置的空向结构(9)的形状有所差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菱形结构的任意一条对角线的延展方向为X方向,另一条对角线的延展方向为Y方向,所述芯体(3)的插入方向为Z方向;所述第一主簧(8A)和第二主簧(8B)的插入方向与X、Y、Z三个方向均不垂直也不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的第一主簧(8A)和第二主簧(8B)沿贴合面对称为大于90°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块(1)和第二减振块(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四角均设置有安装孔(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0)间靠近空向结构(9)处设置有弹性圆柱销(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3)包括连接端(31)和过渡端面(32)和固定部(33);所述连接端(31)为由中空区域向外凸出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安装车架;所述固定部(33)的形状与中空区域内壁结构相适配,所述固定部(33)的外壁为波浪形,与中空区域内壁凹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重卡电机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端面(32)的由芯体(3)中心向外延展的平面;所述连接端(31)与渡端面(32)非垂直设置。
CN202321982050.5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 Active CN220535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2050.5U CN220535384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2050.5U CN220535384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5384U true CN220535384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3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2050.5U Active CN220535384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5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35384U (zh) 一种重卡电机悬置软垫
CN116985615A (zh) 提高重卡电机悬置软垫使用寿命的方法及其电机悬置软垫
CN104455198A (zh) 减振器及汽车
CN111746267B (zh) 变速箱悬置衬套
CN212861081U (zh) 变速箱悬置衬套
CN212861080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衬套
CN209888633U (zh) 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117445644A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20114396U (zh) 车桥下盖板、空气悬架与车桥的连接结构
CN211641732U (zh) 车辆的悬置系统以及车辆
CN219492990U (zh) 一种高强度机车齿轮箱
CN218021188U (zh) 一种电驱桥的电机稳固支架
CN111946765A (zh) 动力总成悬置装置及车辆
CN215398153U (zh) 一种排气管吊耳
CN211924790U (zh) 一种汽车前端模块用减震垫
CN110562034A (zh) 一种新型变速箱悬置
CN220816411U (zh) 一种悬置装置及车辆
CN218171982U (zh) 车辆吊挂组件及车辆
CN220826466U (zh) 一种带有异形硫化体的发动机悬置用衬套及其发动机悬置
CN219948097U (zh) 车辆及其轮罩胶垫总成
CN208184983U (zh) 一体撬装式传动机构
CN219263086U (zh) 挖掘机新型控制器减震装置
CN220842672U (zh) 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20890903U (zh) 一种减振橡胶衬套
CN216636128U (zh) 后悬置固定装置、后悬置安装支架及桩工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