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5268U - 脱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脱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5268U
CN220515268U CN202322155540.4U CN202322155540U CN220515268U CN 220515268 U CN220515268 U CN 220515268U CN 202322155540 U CN202322155540 U CN 202322155540U CN 220515268 U CN220515268 U CN 220515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olding
fir
push rod
fixing
demou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555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东青
胡斌
钱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555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5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5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5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模机构。脱模机构包括模框、固定杆、第一脱模组件和第二脱模组件。模框具有模槽。固定杆与杉树头同轴,并顶抵杉树头。第二脱模组件包括第二脱模件、推杆单元以及固定件。第二脱模件用于脱模杉树头。其中,推杆单元与第二脱模件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设的通道,固定件穿设通道与推杆单元滑动连接,且固定件的一端用于抵靠于杉树头上,另一端与模框限位配合。并且,沿第一方向,固定件与推杆单元之间配置有运动间隙。当推杆单元沿着第二方向运动时,推杆单元能够带动第二脱模件运动,且在固定件与模框限位配合情况下,使的第二脱模件相对固定件往第一方向运动并与杉树头预先脱离。

Description

脱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类似杉树形状的零部件,统称为杉树头零件。在汽车领域,杉树头部件常用于汽车零件上,因为杉树头部件可以方便地穿过汽车零件上的孔,然后固定住,从而将其他的一些部件安装到汽车零件上。
现有设计是直接将杉树头特征集合到汽车零件上,如此能够减少产品装配工序,同时提升汽车零件与汽车钣金连接的强度。但是,这种汽车零件上的杉树头在脱模的时候较为困难,容易出现脱模机构将杉树头拉歪的问题,影响产品使用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汽车零件上杉树头在脱模时被拉歪的脱模机构。
一种脱模机构,用于汽车零件上的杉树头的脱模工序,所述脱模机构包括:
模框,具有模槽,所述模槽用于定位汽车零件;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杉树头同轴,并用于顶抵所述杉树头远离所述汽车零件的一端,以对所述杉树头进行定位;
第一脱模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脱模杉树头;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固定杆的轴线;
第二脱模组件,包括第二脱模件、推杆单元以及固定件,所述第二脱模件与第一脱模组件合模形成用于加工杉树头的模腔;所述第二脱模件用于脱模杉树头;所述推杆单元与所述第二脱模件连接,并能够带动第二脱模件往第二方向推顶,所述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固定杆的轴线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推杆单元与所述第二脱模件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设的通道,所述固定件穿设所述通道与所述推杆单元滑动连接,且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用于抵靠于所述杉树头上,另一端与所述模框限位配合;并且,沿第一方向,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推杆单元之间配置有运动间隙;
当所述推杆单元沿着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推杆单元能够带动第二脱模件以及所述固定件沿着所述固定杆的轴线运动,且在所述固定件与模框限位配合情况下,使的第二脱模件相对固定件往第一方向运动并与杉树头预先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杉树头在模腔中成型,杉树头后的杉树头其会紧紧的吸附在第一脱模组件和第二脱模件上,在第一脱模组件脱模后,当推杆单元带动第二脱模件使其相对固定件往第一方向运动并与杉树头脱离时,杉树头会因为与第二脱模件之间的吸附力而被拉歪。而在本申请中,通过固定杆顶住杉树头以及通过固定件沿垂直固定杆轴线的方向(即第一方向)抵靠杉树头,使得杉树头在两个方向均被限位,从而避免汽车零件上的杉树头在第二脱模件的牵引下被拉歪,最终实现第二脱模件的脱模工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槽内形成有平行于所述固定杆的轴线的限位壁面,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杉树头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壁面限位配合,且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限位壁面与所述推杆单元之间具有间隙;
随着所述推杆单元运动,当所述固定件沿着所述固定杆的轴线方向脱离所述限位壁面时,所述固定件的限位被解除。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限位壁面,且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杉树头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壁面限位配合,则限位壁面能够沿第一方向递推固定件进而固定杉树头,从而避免杉树头在第二脱模件的牵引下被拉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第二脱模件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凸起,另一者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限位槽;
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通道内,且伸入所述限位槽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凸起与所述限位槽之间的间隙配置为所述运动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凸起且凸起伸入所述限位槽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则当固定件抵靠且固定杉树头时,第二脱模件能够在推杆单元的带动下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从而与杉树头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框上开设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轴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模槽连通;所述推杆单元穿设所述引导孔,且伸入至所述模槽,并与所述第二脱模件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杆单元包括推杆、推板和转轴,所述推板能够沿所述固定杆的轴线靠近或远离所述汽车零件,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推板上,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脱模件连接,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以相对于所述推板转动;
其中,所述推杆能够在所述推板的推动下沿所述第二方向推顶所述汽车零件。
可以理解的是,推杆单元包括推杆、推板和转轴,如此设置,推板能够对推板施加斜向的力,以带动第二脱模件与杉树头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穿设所述模框上以顶抵所述杉树头远离所述汽车零件的一端,且所述模框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杉树头顶抵处形成有固定斜面,以限制所述杉树头沿垂直所述固定件轴线的方向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斜面能够限制所述杉树头沿垂直所述固定件轴线的方向运动,从而防止杉树头被拉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定框、动框,所述模框安装于所述动框上,且所述模框能够随着所述动框的运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定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脱模组件包括第一脱模件和导向柱,所述第一脱模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动框上,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所述定框上且与所述固定杆轴线成角度设置,所述第一脱模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且能沿所述导向柱的轴线方向滑动;
其中,所述导向柱相对所述固定杆的轴线倾斜设置,当所述动框相对于所述定框做分离运动时,所述第一脱模件相对所述动框做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运动并与杉树头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导向柱,则当动框与静框分离时,第一脱模件会在导向柱的导向作用下与杉树头脱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框上形成有滑槽,所述第一脱模件上配合形成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以实现所述第一脱模件相对于所述动框的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滑槽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以与所述第一脱模件构成限位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件可以防止第一脱模件从脱模机构上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杉树头在模腔中成型,杉树头后的杉树头其会紧紧的吸附在第一脱模组件和第二脱模件上,在第一脱模组件脱模后,当推杆单元带动第二脱模件使其相对固定件往第一方向运动并与杉树头脱离时,杉树头会因为与第二脱模件之间的吸附力而被拉歪。而在本申请中,通过固定杆顶住杉树头以及通过固定件沿垂直固定杆轴线的方向(即第一方向)抵靠杉树头,使得杉树头在两个方向均被限位,从而避免汽车零件上的杉树头在第二脱模件的牵引下被拉歪,最终实现第二脱模件的脱模工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脱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脱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模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模框结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的C-C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的D-D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脱模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脱模机构;101、杉树头;102、汽车零件;10、模框;11、模槽;12、限位壁面;13、引导孔;14、固定斜面;20、固定杆;30、第一脱模组件;31、第一脱模件;32、导向柱;33、滑动座;40、第二脱模组件;41、第二脱模件;42、推杆单元;421、推杆;422、推板;423、转轴;424、通道;43、固定件;44、凸起;45、限位槽;50、定框;60、动框;61、滑槽;62、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9,本申请提供一种脱模机构100,用于对汽车零件上的杉树头101进行脱模,该脱模机构100能够避免出现在脱模过程中将杉树头101拉歪的问题,从而保证产品的使用功能。
如图1至图9所示,脱模机构100包括模框10、固定杆20、第一脱模组件30和第二脱模组件40。模框10具有模槽11,模槽11用于定位汽车零件102。固定杆20与杉树头101同轴,并用于顶抵杉树头101远离汽车零件102的一端,以对杉树头101进行定位。第一脱模组件30用于在第一方向x脱模杉树头101;第一方向x垂直于固定杆20的轴线。在这里,固定杆20的轴线记为z轴。第二脱模组件40包括第二脱模件41、推杆单元42以及固定件43,第二脱模件41与第一脱模组件30合模形成用于加工杉树头101的模腔;第二脱模件41用于脱模杉树头101;推杆单元42与第二脱模件41连接,并能够带动第二脱模件41往第二方向y推顶,第二方向y相对固定杆20的轴线倾斜设置。
其中,推杆单元42与第二脱模件41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沿第一方向x贯穿设的通道424,固定件43穿设通道424与推杆单元42滑动连接,且固定件43的一端用于抵靠于杉树头101上,另一端与模框10限位配合;并且,沿第一方向x,固定件43与推杆单元42之间配置有运动间隙。当推杆单元42沿着第二方向y运动时,推杆单元42能够带动第二脱模件41以及固定件43沿着固定杆20的轴线运动,且在固定件43与模框10限位配合情况下,使的第二脱模件41相对固定件43往第一方向x运动并与杉树头101预先脱离。需要解释的是,杉树头101在成型的过程中会紧紧的吸附在第二脱模件41上,当推杆单元42能够带动第二脱模件41使其相对固定件43往第一方向x运动并与杉树头101脱离时,杉树头101会因为与第二脱模件41之间的吸附力而被拉歪。而在这里,通过固定杆20顶住杉树头101以及通过固定件43沿垂直固定杆20轴线的方向(即第一方向)抵靠杉树头101,使得杉树头在两个方向均被限位,从而避免汽车零件102上的杉树头101在第二脱模件41的牵引下被拉歪,最终实现第二脱模件41的脱模工序。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固定杆20穿设模框10,以顶抵杉树头101远离汽车零件102的一端,且模框10在固定杆20与杉树头101顶抵处形成有固定斜面14,以限制杉树头101沿垂直固定件43轴线的方向运动。具体地,固定斜面14为表面与杉树头101贴合的圆锥面。
如图1所示,脱模机构100还包括定框50和动框60,模框10安装于动框60上,且模框10能够随着动框60的运动靠近或远离定框50,从而实现开模。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脱模组件30包括第一脱模件31和导向柱32,第一脱模件31滑动安装在动框60上,导向柱32固定在定框50上且与固定杆20轴线成角度设置,第一脱模件31套设在导向柱32上且能沿导向柱32的轴线方向滑动。其中,导向柱32相对固定杆20的轴线倾斜设置,当动框60相对于定框50做分离运动时,第一脱模件31相对动框60做背离第一方向x的运动并与杉树头101脱离,如此实现第一脱模件31的脱模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动框60上形成有滑槽61,第一脱模件31上配合形成有滑动座33,滑动座33能够在滑槽61内滑动,以实现第一脱模件31相对于动框60的滑动,进而实现第一脱模件31与杉树头101的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滑槽61上设置有限位件62,限位件62位于滑槽61背离第一方向x的一端,用于与第一脱模件31构成限位配合。如此以防第一脱模件31从脱模机构100上掉落。具体地,限位件62设置为螺栓,该螺栓突出于滑槽61的表面。
如图5至图7所示,模槽11内形成有平行于固定杆20的轴线的限位壁面12,固定件43远离杉树头101的一端与限位壁面12限位配合,且在第一方向x上,限位壁面12与推杆单元42之间具有间隙。随着推杆单元42运动,当固定件43沿着固定杆20的轴线方向脱离限位壁面12时,固定件43的限位被解除。需要解释的是,由于限位壁面12平行于固定杆20的轴线,则在推杆单元42将杉树头101推出进行脱模的过程中,固定件能够一直抵推杉树头101,避免杉树头101被第二脱模件41拉歪,同时在第二脱模件41运动时,第二脱模件41也会预先与杉树头101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壁面12的高度范围在10mm-20mm之间。具体地,限位壁面12的高度可以是10mm、15mm、20mm。具体限位壁面12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要求来选择。在这里,以限位壁面12的高度设置为17mm为例,以具体阐述本申请第二脱模件41的运动过程。
具体地,在推杆单元42将固定件43沿着固定杆20轴线方向顶出17mm的过程中,固定件43能够一直抵推杉树头101;当固定件43沿着固定杆20轴线方向(z轴)上升高度超过17mm后,固定件43随推杆单元42一起斜沿着第二方向运动,并与杉树头101分离。如此实现第二脱模件41与杉树头101之间的脱离。
在这里,固定件43设置为一个长条形的金属件,其靠近杉树头101的一端呈扁长状,以贴合杉树头101的表面,使得固定件43的抵靠更加稳定。固定件43可以是不锈钢件、铁件等。
当然,针对不同型号的脱模机构100,限位壁面12的高度可设置的不同,只需使得第二脱模件41与杉树头101分离前固定件43能够一直抵推杉树头101即可。
如图6所示,固定件43和第二脱模件41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凸起44,另一者上沿第一方向x开设有限位槽45。凸起44位于通道424内,且伸入限位槽45并能够在限位槽45内滑动,其中,在第一方向x上,凸起44与限位槽45之间的间隙配置为运动间隙。需要解释的是,由于凸起44与限位槽45之间存在间隙,当推杆单元42沿着第二方向运动时,由于固定件43在第一方向上是被限制运动的,此时随着推杆单元42的推动,第二脱模件41会在凸起44的引导下在限位槽45内作相对固定件43的运动(同时往固定杆20的轴线方向以及第一方向运动),当凸起44与限位槽45形成抵靠配合后,此时固定件43也被往固定杆20的轴线方向推动了相应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第二脱模件41会与杉树头101预分离,同时保持固定件43对杉树头101的抵推。
如图6和图7所示,模框10上开设有引导孔13,引导孔13的轴线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且与模槽11连通;推杆单元42穿设引导孔13,且伸入至模槽11并与第二脱模件41连接,从而推杆单元42在引导孔13的引导下运动,保证了推杆单元42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推杆单元42包括推杆421、推板422和转轴423,推板422能够沿固定杆20的轴线靠近或远离汽车零件102,转轴423固定于推板422上,推杆421一端与第二脱模件41连接,另一端套设在转轴423上以相对于推板422转动。其中,推杆421能够在推板422的推动下沿第二方向y推顶汽车零件102,如此以实现汽车零件102与模框10之间的分离。
下面结合图1至图9阐述脱模机构100的工作原理:
脱模机构100的脱模工序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第一脱模件31与杉树头101的分离,第二个步骤是第二脱模件41与杉树头101的分离以及汽车零件102与模框10的分离,两个步骤依次进行。
在进行第一个步骤时,如图8和图9所示,动框60与第二脱模组件40一起做远离定框50的运动,则第一脱模件31在导向柱32的引导作用下移动,该运动可分解为两个分量,一个分量的方向平行固定杆20的轴线,此分量即为第一脱模件31做随动框60远离定框50的运动。另一个分量方向垂直固定杆20的轴线,此分量即为第一脱模件31沿滑槽61与杉树头101脱离的运动,当第一脱模件31沿滑槽61运动到被限位件62挡住的位置时,第一个步骤结束。
在进行第二个步骤时,推板422带动推杆421往动框60的位置推动,由于推杆421相对于固定杆20的轴线倾斜布置,则推杆421的运动也可分解为两个分量,一个分量的方向平行固定杆20的轴线,此分量即为第二脱模件41做随推板422靠近动框60的运动,以使汽车零件102与模框10的分离。另一个分量方向垂直固定杆20的轴线,此分量即为第二脱模件41沿运动间隙与杉树头101脱离的运动,在此过程中,固定件43能够一直抵推杉树头101,防止杉树头101被拉歪,当固定件43超出限位壁面12后,第二个步骤结束。
需要解释的是,第一个步骤中无需设置额外部件对杉树头101进行抵推,因为在第一脱模件31与杉树头101分离的过程中,第二脱模件41会牢牢的吸附住杉树头101,防止杉树头101被拉歪,如此只需依靠固定斜面14以及固定杆20对杉树头101的固定即可保证杉树头101不被拉歪。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脱模机构,用于汽车零件上的杉树头(101)的脱模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包括:
模框(10),具有模槽(11),所述模槽(11)用于定位汽车零件;
固定杆(20),所述固定杆(20)与所述杉树头(101)同轴,并用于顶抵所述杉树头(101)远离所述汽车零件的一端,以对所述杉树头(101)进行定位;
第一脱模组件(30),用于在第一方向脱模杉树头(101);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固定杆(20)的轴线;
第二脱模组件(40),包括第二脱模件(41)、推杆单元(42)以及固定件(43),所述第二脱模件(41)与第一脱模组件(30)合模形成用于加工杉树头(101)的模腔;所述第二脱模件(41)用于脱模杉树头(101);所述推杆单元(42)与所述第二脱模件(41)连接,并能够带动第二脱模件(41)往第二方向推顶,所述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固定杆(20)的轴线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推杆单元(42)与所述第二脱模件(41)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设的通道(424),所述固定件(43)穿设所述通道(424)与所述推杆单元(42)滑动连接,且所述固定件(43)的一端用于抵靠于所述杉树头(101)上,另一端与所述模框(10)限位配合;并且,沿第一方向,所述固定件(43)与所述推杆单元(42)之间配置有运动间隙;
当所述推杆单元(42)沿着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推杆单元(42)能够带动第二脱模件(41)以及所述固定件(43)沿着所述固定杆(20)的轴线运动,且在所述固定件(43)与模框(10)限位配合情况下,使的第二脱模件(41)相对固定件(43)往第一方向运动并与杉树头(101)预先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槽(11)内形成有平行于所述固定杆(20)的轴线的限位壁面(12),所述固定件(43)远离所述杉树头(10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壁面(12)限位配合,且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限位壁面(12)与所述推杆单元(42)之间具有间隙;
随着所述推杆单元(42)运动,当所述固定件(43)沿着所述固定杆(20)的轴线方向脱离所述限位壁面(12)时,所述固定件(43)的限位被解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3)和所述第二脱模件(41)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凸起(44),另一者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限位槽(45);
所述凸起(44)位于所述通道(424)内,且伸入所述限位槽(45)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45)内滑动,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凸起(44)与所述限位槽(45)之间的间隙配置为所述运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10)上开设有引导孔(13),所述引导孔(13)的轴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模槽(11)连通;所述推杆单元(42)穿设所述引导孔(13),且伸入至所述模槽(11),并与所述第二脱模件(4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单元(42)包括推杆(421)、推板(422)和转轴(423),所述推板(422)能够沿所述固定杆(20)的轴线靠近或远离所述汽车零件,所述转轴(423)固定于所述推板(422)上,所述推杆(421)一端与所述第二脱模件(41)连接,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转轴(423)上以相对于所述推板(422)转动;
其中,所述推杆(421)能够在所述推板(422)的推动下沿所述第二方向推顶所述汽车零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0)穿设所述模框(10)上以顶抵所述杉树头(101)远离所述汽车零件的一端,且所述模框(10)在所述固定杆(20)与所述杉树头(101)顶抵处形成有固定斜面(14),以限制所述杉树头(101)沿垂直所述固定件(43)轴线的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还包括定框(50)、动框(60),所述模框(10)安装于所述动框(60)上,且所述模框(10)能够随着所述动框(60)的运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定框(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模组件(30)包括第一脱模件(31)和导向柱(32),所述第一脱模件(31)滑动安装在所述动框(60)上,所述导向柱(32)固定在所述定框(50)上且与所述固定杆(20)轴线成角度设置,所述第一脱模件(31)套设在所述导向柱(32)上且能沿所述导向柱(32)的轴线方向滑动;
其中,所述导向柱(32)相对所述固定杆(20)的轴线倾斜设置,当所述动框(60)相对于所述定框(50)做分离运动时,所述第一脱模件(31)相对所述动框(60)做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运动并与杉树头(101)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框(60)上形成有滑槽(61),所述第一脱模件(31)上配合形成有滑动座(33),所述滑动座(33)能够在所述滑槽(61)内滑动以实现所述第一脱模件(31)相对于所述动框(60)的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1)上设置有限位件(62),所述限位件(62)位于滑槽(61)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以与所述第一脱模件(31)构成限位配合。
CN202322155540.4U 2023-08-10 2023-08-10 脱模机构 Active CN220515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5540.4U CN220515268U (zh) 2023-08-10 2023-08-10 脱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5540.4U CN220515268U (zh) 2023-08-10 2023-08-10 脱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5268U true CN220515268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4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55540.4U Active CN220515268U (zh) 2023-08-10 2023-08-10 脱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5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3586B2 (en) Undercut processing mechanism, mold for molding, and molded article
CN111923354B (zh) 抽芯机构及模具
KR20200011872A (ko) 언더컷 처리 기구 및 성형용 금형
CN220515268U (zh) 脱模机构
KR101407644B1 (ko) 성형품 탈거부를 포함하는 금형
CN112440448B (zh) 三板模拉模机构
CN108437376B (zh) 一种注塑模具侧向引脚的插入滑块装置及其应用
CN108422628B (zh) 双角度斜顶滑块集成联动抽芯机构
US5048232A (en) Slider for door windows of vehicl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0473252Y1 (ko) 언더컷 처리 금형 장치
CN210791936U (zh)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CN114559616A (zh) 一种延迟脱模方法
CN109382981B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模具的顶出装置及其顶出方法
CN211279574U (zh) 一种具有顶出机构的滑块装置
CN107984706B (zh) 联合顶出机构及其顶出方法
CN219686362U (zh) 一种模具
CN216860487U (zh) 脱模结构
CN107030994B (zh) 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
CN216968573U (zh) 推顶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组件
CN219968633U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发泡骨架的模具结构
CN219213972U (zh) 注塑产品二次顶出模具
CN219427379U (zh) 模具制品顶出结构
CN110712329B (zh) 模具装置及其开模方法
CN218139685U (zh) 斜顶延迟机构及模具
CN220904018U (zh) 一种多滑块的抽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