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5085U - 方管调直机 - Google Patents

方管调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5085U
CN220515085U CN202321749481.7U CN202321749481U CN220515085U CN 220515085 U CN220515085 U CN 220515085U CN 202321749481 U CN202321749481 U CN 202321749481U CN 220515085 U CN220515085 U CN 220515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ening
wheel
frame
square tube
lif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94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仲良
廖镜朝
区景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Zhongl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Zhong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Zhongl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Zhong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94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5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5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5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方管调直机,包括机架、进料机构、校直机构和出料机构,进料机构包括第一进料轮、第二进料轮以及第一动力组件,第一进料轮和第二进料轮上下夹持水平输入方管;校直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校直轮和第二校直轮,第一校直轮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校直轮用于支撑方管的凹陷侧,第二校直轮位于两个第一校直轮之间,第一校直轮和第二校直轮之间沿方管的高度方向的距离小于方管的高度,第二校直轮用于挤压方管的凸起侧向凹陷侧弯曲;出料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出料轮和第二出料轮,第一出料轮和第二出料轮上下夹持水平输出方管。本实用新型的方管调直机,能够提高对方管的校直效果,降低方管校直后反弹弯曲的风险。

Description

方管调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直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方管调直机。
背景技术
方管,指方矩管,是方形管材和矩形管材的一种称呼,也就是边长相等和不相等的管材,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业、冶金工业、农用车辆、农业大棚、汽车工业、铁路、公路护栏、集装箱骨架、家具、装饰以及钢结构领域等。
方管在生产时或者使用后都很容易弯曲变形,具体的,弯曲变形的方管具有凹陷侧以及位于凹陷侧对向的凸起侧,为了能够把弯曲变形的方管重新利用,相关技术中会使用调直设备将弯曲变形的弯管校直。
然而,现有的调直设备对方管的校直效果不理想,调直设备校直处理后的方管容易反弹弯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方管调直机,能够提高对方管的校直效果,降低方管校直后反弹弯曲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方管调直机,包括机架,还包括:进料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进料轮、第二进料轮以及带动所述第一进料轮转动的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进料轮和所述第二进料轮上下夹持水平输入方管;校直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的出料端,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校直轮和第二校直轮,所述第一校直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校直轮用于支撑方管的凹陷侧,所述第二校直轮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校直轮之间,所述第一校直轮和所述第二校直轮之间沿方管的高度方向的距离小于方管的高度,所述第二校直轮用于挤压方管的凸起侧向凹陷侧弯曲;出料机构,位于所述校直机构远离所述进料机构的一侧,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出料轮和第二出料轮,所述第一出料轮和所述第二出料轮上下夹持水平输出方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管调直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料机构,进料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进料轮、第二进料轮以及带动所述第一进料轮转动的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进料轮和所述第二进料轮上下夹持水平输入方管,从而,使得进料机构能够自动将方管输送进入调直机内,进而,提高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料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校直机构,校直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校直轮和第二校直轮,所述第一校直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校直轮用于支撑方管的凹陷侧,所述第二校直轮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校直轮之间,所述第一校直轮和所述第二校直轮之间沿方管的高度方向的距离小于方管的高度,所述第二校直轮用于挤压方管的凸起侧向凹陷侧弯曲,可以理解的是,当方管进入校直机构后,两个第一校直轮配合支撑方管凹陷侧的两点,位于两个第一校直轮之间的第二校直轮通过挤压方管的凸起侧向凹陷侧弯曲,使得方管位于两个第一校直轮之间的部分能够被矫正到沿方管原弯曲方向的反方向弯曲,从而,使得校直机构对方管的过渡纠正量能够抵消方管离开校直机构后的反弹量,进而,使得方管调直机调直后的方管能够克服方管的反弹量,提高对方管的校直效果,降低方管校直后反弹弯曲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校直机构远离所述进料机构的一侧设置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出料轮和第二出料轮,所述第一出料轮和所述第二出料轮上下夹持水平输出方管,从而,方便调直机平稳地输出校直后的方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架包括架体、第一升降架和第一螺杆,所述第一升降架与所述架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升降架和所述架体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升降架和所述架体中的另一个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升降架升降,所述第二校直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升降架包括第一横板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板,所述第二校直轮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竖板之间,所述第二校直轮与两个所述第一竖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横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体和所述第一升降架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竖板远离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与所述架体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架体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远离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架包括架体、第二升降架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二升降架与所述架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升降架和所述架体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升降架和所述架体中的另一个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架升降,所述第一校直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升降架包括第二横板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一校直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竖板之间,所述第一校直轮与两个所述第二竖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竖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横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体和所述第二升降架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竖板远离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与所述架体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架体抵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板远离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料机构和所述校直机构之间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方管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校直机构和所述出料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轮支撑方管的凸起侧以对方管的输送进行导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和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转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进料轮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转轴还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出料轮设置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和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管调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示出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示出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2示出的C-C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机架、110-进料机构、120-第一进料轮、130-第二进料轮、140-第一动力组件、150-校直机构、160-第一校直轮、170-第二校直轮、180-出料机构、190-第一出料轮、200-第二出料轮、210-架体、220-第一升降架、230-第一螺杆、240-第一横板、250-第一竖板、260-第一弹簧、270-第二升降架、280-第二螺杆、290-第二横板、300-第二竖板、310-第二弹簧、320-加热器、330-第一导向轮、340-第一转轴、350-第一电机、360-第一锥齿轮、370-第二锥齿轮、380-第三锥齿轮、390-第四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管调直机。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管调直机,包括机架100、进料机构110、校直机构150和出料机构180。
对于进料机构110,进料机构110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一进料轮120、第二进料轮130以及带动第一进料轮120转动的第一动力组件140,第一进料轮120和第二进料轮130上下夹持水平输入方管,从而,使得进料机构110能够自动将方管输送进入调直机内,进而,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进料轮120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用于对方管左右限位,第二进料轮130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环槽,第二环槽用于对方管左右限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机架100包括架体210、第三升降架和第三螺杆,第三升降架与架体210滑动连接,第三螺杆与第三升降架转动连接,第三螺杆与架体210螺纹连接,第三螺杆转动以带动第三升降架升降,第二进料轮130转动设置在第三升降架上。
进一步的,第三升降架包括第三横板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竖板,第二进料轮130位于两个第三竖板之间,第二进料轮130与两个第三竖板转动连接,第三横板连接两个第三竖板的一端,第三螺杆与第三横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架体210和第三升降架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三弹簧,两个第三弹簧分别位于两个第三竖板远离第三横板的一端与架体210之间,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架体210抵接,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三竖板远离第三横板的一端抵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料机构110还包括进料支撑轮,进料支撑轮转动设置在机架100上,进料支撑轮位于进料机构110的进料端,进料支撑轮用于支撑方管的底面。
进一步的,机架100包括架体210和两个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与架体210上下滑动连接,进料支撑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转动连接,第一滑块的底部和架体210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用于支撑第一滑块。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料支撑轮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三环槽,第三环槽用于对方管左右限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料机构110还包括进料上限位轮,进料上限位轮转动设置在机架100上,进料上限位轮位于进料支撑轮靠近进料机构110的出料端的一侧,进料上限位轮用于对方管的顶面限位。
进一步的,机架100包括架体210和两个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设置有第一腰孔,第一腰孔的长度方向沿上下延伸,第一腰孔设置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与架体210螺纹连接,进料上限位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料上限位轮的外周面设置有第四环槽,第四环槽用于对方管左右限位。
对于校直机构150,校直机构150设置在进料机构110的出料端,校直机构150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一校直轮160和第二校直轮170,第一校直轮160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校直轮160用于支撑方管的凹陷侧,第二校直轮170位于两个第一校直轮160之间,第一校直轮160和第二校直轮170之间沿方管的高度方向的距离小于方管的高度,第二校直轮170用于挤压方管的凸起侧向凹陷侧弯曲。
需要解释的是,方管的高度方向是指方管弯曲的方向,即方管凹陷侧和凸起侧的连线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当方管进入校直机构150后,两个第一校直轮160配合支撑方管凹陷侧的两点,位于两个第一校直轮160之间的第二校直轮170通过挤压方管的凸起侧向凹陷侧弯曲,使得方管位于两个第一校直轮160之间的部分能够被矫正到沿方管原弯曲方向的反方向弯曲,从而,使得校直机构150对方管的过渡纠正量能够抵消方管离开校直机构150后的反弹量,进而,使得方管调直机调直后的方管能够克服方管的反弹量,提高对方管的校直效果,降低方管校直后反弹弯曲的风险。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一校直轮160和第二校直轮170上下排布设置。
进一步的,可以使第一校直轮160设置在第二校直轮170的上方,第一校直轮160的底部支撑方管的凹陷侧,第二校直轮170的顶部挤压方管的凸起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校直轮160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五环槽,第五环槽用于对方管左右限位,第二校直轮170的外周面设置有第六环槽,第六环槽用于对方管左右限位。
参照图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机架100包括架体210、第一升降架220和第一螺杆230,第一升降架220与架体210滑动连接,第一螺杆230与第一升降架220和架体210中的一个转动连接,第一螺杆230与第一升降架220和架体210中的另一个螺纹连接,第一螺杆230转动以带动第一升降架220升降,第二校直轮170转动设置在第一升降架220上,从而,方便快速调节第二校直轮170的高度,进而,方便调节第二校直轮170对方管的纠正量。
进一步的,第一升降架220包括第一横板240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板250,第二校直轮170位于两个第一竖板250之间,第二校直轮170与两个第一竖板250转动连接,第一横板240连接两个第一竖板250的一端,第一螺杆230与第一横板240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升降架220能够支撑第二校直轮170的两端转动,同时,两个第一竖板250之间能够形成容置第二校直轮170的容纳空间,避免第一升降架220干涉第二校直轮170。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架体210和第一升降架220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一弹簧260,两个第一弹簧260分别位于两个第一竖板250远离第一横板240的一端与架体210之间,第一弹簧260的一端与架体210抵接,第一弹簧260的另一端与第一竖板250远离第一横板240的一端抵接,从而,使得两个第一弹簧260能够分别对两个第一竖板250提供支撑力,使得两个第一竖板250的受力更加平衡,避免两个第一竖板250在上下滑动过程受力不均倾斜而导致第一升降架220卡死。
参照图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机架100包括架体210、第二升降架270和第二螺杆280,第二升降架270与架体210滑动连接,第二螺杆280与第二升降架270和架体210中的一个转动连接,第二螺杆280与第二升降架270和架体210中的另一个螺纹连接,第二螺杆280转动以带动第二升降架270升降,第一校直轮160转动设置在第二升降架270上,从而,方便调节第一校直轮160的高度,进而,使得校直机构150能够适应校直不同高度的方管。
进一步的,第二升降架270包括第二横板290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竖板300,第一校直轮160位于两个第二竖板300之间,第一校直轮160与两个第二竖板300转动连接,第二横板290连接两个第二竖板300的一端,第二螺杆280与第二横板290连接,从而,使得第二升降架270能够支撑第一校直轮160的两端转动,同时,两个第二竖板300之间能够形成容置第一校直轮160的容纳空间,避免第二升降架270干涉第一校直轮160。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架体210和第二升降架270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二弹簧310,两个第二弹簧310分别位于两个第二竖板300远离第二横板290的一端与架体210之间,第二弹簧310的一端与架体210抵接,第二弹簧310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板300远离第二横板290的一端抵接,从而,使得两个第二弹簧310能够分别对两个第二竖板300提供支撑力,使得两个第二竖板300的受力更加平衡,避免两个第二竖板300在上下滑动过程受力不均倾斜而导致第二升降架270卡死。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料机构110和校直机构150之间设置有加热器320,加热器320用于对方管加热,可以理解的是,加热器320对方管热处理后方管再进入校直机构150进行校直,能够降低校直机构150对方管的纠正难度,较少纠正时间,提高纠正效率以及纠正效果。
对于出料机构180,出料机构180位于校直机构150远离进料机构110的一侧,出料机构180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一出料轮190和第二出料轮200,第一出料轮190和第二出料轮200上下夹持水平输出方管,从而,方便调直机平稳地输出校直后的方管。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出料轮190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七环槽,第七环槽用于对方管左右限位,第二出料轮200的外周面设置有第八环槽,第八环槽用于对方管左右限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动力组件140包括与机架100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340和带动第一转轴340转动的第一电机350,第一转轴340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60,第一进料轮120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70,第一锥齿轮360和第二锥齿轮370啮合传动,第一转轴340还设置有第三锥齿轮380,第一出料轮190设置有第四锥齿轮390,第三锥齿轮380和第四锥齿轮390啮合传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350能够同步驱动进料机构110的第一进料轮120和出料机构180的第一出料轮190,进而,使得第一进料轮120对方管的输送和第一出料轮190对方管的输送更加同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校直机构150和出料机构180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轮330,第一导向轮330与机架100转动连接,第一导向轮330支撑方管的凸起侧以对方管的输送进行导向,可以理解的是,当校直机构150对方管校直后,方管会暂时呈沿原弯曲方向的反方向弯曲,即方管会向凸起侧的方向翘起,第一导向轮330能够支撑方管的凸起侧,使得第一导向轮330能够对方管导向进入出料机构180。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轮330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九环槽,第九环槽用于对方管左右限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方管调直机,包括机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料机构(110),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的第一进料轮(120)、第二进料轮(130)以及带动所述第一进料轮(120)转动的第一动力组件(140),所述第一进料轮(120)和所述第二进料轮(130)上下夹持水平输入方管;
校直机构(150),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110)的出料端,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的第一校直轮(160)和第二校直轮(170),所述第一校直轮(16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校直轮(160)用于支撑方管的凹陷侧,所述第二校直轮(170)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校直轮(160)之间,所述第一校直轮(160)和所述第二校直轮(170)之间沿方管的高度方向的距离小于方管的高度,所述第二校直轮(170)用于挤压方管的凸起侧向凹陷侧弯曲;
出料机构(180),位于所述校直机构(150)远离所述进料机构(110)的一侧,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的第一出料轮(190)和第二出料轮(200),所述第一出料轮(190)和所述第二出料轮(200)上下夹持水平输出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包括架体(210)、第一升降架(220)和第一螺杆(230),所述第一升降架(220)与所述架体(21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30)与所述第一升降架(220)和所述架体(210)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30)与所述第一升降架(220)和所述架体(210)中的另一个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30)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升降架(220)升降,所述第二校直轮(170)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架(2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架(220)包括第一横板(240)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板(250),所述第二校直轮(170)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竖板(250)之间,所述第二校直轮(170)与两个所述第一竖板(25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板(240)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竖板(250)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杆(230)与所述第一横板(24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10)和所述第一升降架(220)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一弹簧(260),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60)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竖板(250)远离所述第一横板(240)的一端与所述架体(210)之间,所述第一弹簧(260)的一端与所述架体(210)抵接,所述第一弹簧(26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250)远离所述第一横板(240)的一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包括架体(210)、第二升降架(270)和第二螺杆(280),所述第二升降架(270)与所述架体(21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80)与所述第二升降架(270)和所述架体(210)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80)与所述第二升降架(270)和所述架体(210)中的另一个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80)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架(270)升降,所述第一校直轮(160)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架(27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架(270)包括第二横板(290)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竖板(300),所述第一校直轮(160)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竖板(300)之间,所述第一校直轮(160)与两个所述第二竖板(30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板(290)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竖板(300)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杆(280)与所述第二横板(29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10)和所述第二升降架(270)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二弹簧(310),两个所述第二弹簧(310)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竖板(300)远离所述第二横板(290)的一端与所述架体(210)之间,所述第二弹簧(310)的一端与所述架体(210)抵接,所述第二弹簧(3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板(300)远离所述第二横板(290)的一端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110)和所述校直机构(150)之间设置有加热器(320),所述加热器(320)用于对方管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机构(150)和所述出料机构(180)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轮(330),所述第一导向轮(330)与所述机架(1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轮(330)支撑方管的凸起侧以对方管的输送进行导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140)包括与所述机架(100)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340)和带动所述第一转轴(340)转动的第一电机(350),所述第一转轴(340)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60),所述第一进料轮(120)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70),所述第一锥齿轮(360)和所述第二锥齿轮(370)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转轴(340)还设置有第三锥齿轮(380),所述第一出料轮(190)设置有第四锥齿轮(390),所述第三锥齿轮(380)和所述第四锥齿轮(390)啮合传动。
CN202321749481.7U 2023-07-04 2023-07-04 方管调直机 Active CN220515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9481.7U CN220515085U (zh) 2023-07-04 2023-07-04 方管调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9481.7U CN220515085U (zh) 2023-07-04 2023-07-04 方管调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5085U true CN220515085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4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9481.7U Active CN220515085U (zh) 2023-07-04 2023-07-04 方管调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5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1331B (zh) 一种建筑型钢辊压成型方法
CN107971367A (zh) 一种新型无缝钢管矫直机
CN116329334A (zh) 一种耐低温无缝钢管制备用矫直装置
CN220515085U (zh) 方管调直机
CN210115351U (zh) 一种折弯机
CN110038930B (zh) Erw焊管的钢带粗成型工艺
CN208731891U (zh) 一种回火炉的均匀进料装置
CN209986030U (zh) 一种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生产用预矫直机
CN210754455U (zh) 一种用于钢材的矫直机
CN218533690U (zh) 一种钢管上料架
CN108453158B (zh) 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金属弯管机
CN201511055U (zh) 一种冷挤压管制管机
CN116252073A (zh) 一种空压机储气罐的焊接设备及其焊接工艺
CN111922131A (zh) 五金产品生产用折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467217U (zh) 一种高效无缝钢管矫直装置
CN110193535A (zh) 一种金属弯管矫直设备及其矫直方法
CN212792536U (zh) 一种轮椅车架用铝合金管弯管机
CN213469387U (zh) 一种具有夹持结构的焊丝校直装置
CN210497755U (zh) 一种用于模具钢材校直的装置
CN113909404A (zh) 一种多功能钢筋加工设备
CN112139295A (zh) 一种u型螺栓弯曲前原材料校直设备
CN111702103A (zh) 用于钢筋调直机的导向机构
CN108555063A (zh) 一种板材滚动校平装置
CN210523460U (zh) 一种新型滚轮用矫直设备
CN220560150U (zh) 一种可自动上料的汽车座椅钢管冲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