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6374U - 一种云台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台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6374U
CN220506374U CN202322231232.5U CN202322231232U CN220506374U CN 220506374 U CN220506374 U CN 220506374U CN 202322231232 U CN202322231232 U CN 202322231232U CN 220506374 U CN220506374 U CN 220506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mage acquisition
acquisition module
housing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312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程程
孔祥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312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6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6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6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云台支架,包括支撑架、安装座、云台模块以及图像采集模块;安装座设置于支撑架;云台模块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绕第一轴线转动安装于安装座,第二壳体绕第二轴线转动安装于第一壳体;安装座至少部分位于云台模块的后侧;图像采集模块绕第三轴线转动安装于第二壳体。可以对图像采集模块在三个旋转方向上进行拍照录像范围调节,从而有效地扩大图像采集模块的拍照录像范围,以满足电子设备的多种拍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云台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台支架。
背景技术
很多电子设备在使用时,有拍摄图像的需求,以学习平板为例,学生在使用学习平板时,需要使用摄像头对桌面上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扫描,以进行学习。相关技术中,一般在学习平板等电子设备内集成拍摄角度可调的摄像头,此种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只能局限于在一定角度拍摄,无法适应多种应用场景。而对于一些内置摄像头位置固定的电子设备而言,电子设备无法满足多种拍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云台支架,其在使用时,云台模块通过安装座设置于支撑架上,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云台模块上,图像采集模块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外置图像采集模块应用,能够满足电子设备应用时更大范围的拍摄需求。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云台支架,包括支撑架、安装座、云台模块以及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云台模块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绕第一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壳体绕第二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安装座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云台模块的后侧;图像采集模块绕第三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壳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的侧壁呈弧状设置,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弧部,所述弧部与所述限位槽活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有避让部,用于避让绕第一轴线转动的所述第二壳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齐平。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呈角度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座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云台支架还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以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可驱动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所述第三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可驱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输出部,所述第一输出部可相对所述第一主体部转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部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第二输出部,所述第二输出部可相对所述第二主体部转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第三主体部以及第三输出部,所述第三输出部可相对所述第三主体部转动,所述第三主体部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三输出部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驱动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驱动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驱动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马达,所述第二驱动件为第二马达,所述第三驱动件为第三马达。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设有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云台模块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部包括供电部以及设备连接部,所述供电部用于为所述云台模块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供电,所述设备连接部用于实现电子设备与所述云台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方案提供一种云台支架,在使用时,云台模块通过安装座设置于支撑架上,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云台模块上,图像采集模块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外置图像采集模块应用,能够满足电子设备应用时更大范围的拍摄需求。
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壳体带动图像采集模块绕第一轴线转动,方便从第一旋转方向调节图像采集模块的拍照录像范围,也可以通过第二壳体带动图像采集模块绕第二轴线转动,方便从第二旋转方向调节图像采集模块的拍照录像范围,还可以通过图像采集模块绕第三轴线转动,方便从第三旋转方向调节图像采集模块的拍照录像范围,进而实现可根据需求对图像采集模块在三个旋转方向上进行拍照录像范围调节,从而有效地扩大图像采集模块的拍照录像范围,以满足电子设备的多种拍摄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安装座至少部分位于云台模块的后侧,当云台支架受力向后倾倒时,安装座会比云台模块先接触桌面、地面或物品,避免云台模块直接与桌面、地面或物品接触,可以对安装于云台模块以及设置于云台模块上的图像采集模块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有利于降低云台支架倾倒时对云台模块以及图像采集模块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台支架的图像采集模块进行扫题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台支架的图像采集模块进行竖屏拍摄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台支架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台支架固定电子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台支架的安装座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台支架的避让部避让第二壳体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台支架的安装座与云台模块连接时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台支架的云台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的拆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云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云台支架的图像采集模块进行扫题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云台支架的图像采集模块进行竖屏拍摄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云台支架固定电子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云台支架的安装座与云台模块连接时的放大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云台支架的云台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的拆分示意图;
图中:100、支撑架;110、支架主体;120、底座;130、供电部;140、设备连接部;200、安装座;210、限位槽;220、避让部;300、云台模块;310、第一壳体;311、第一连接件;312、第二连接件;320、第二壳体;321、第三连接件;400、图像采集模块;500、第一驱动件;600、第二驱动件;700、第三驱动件;800、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很多电子设备在使用时,有拍摄图像的需求,以学习平板为例,学生在使用学习平板时,需要使用摄像头对桌面上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扫描,以进行学习。相关技术中,一般在学习平板等电子设备内集成拍摄角度可调的摄像头,此种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只能局限于在一定角度拍摄,无法适应多种应用场景。而对于一些内置摄像头位置固定的电子设备而言,电子设备无法满足多种拍摄需求。
特别是,随着在学习领域尤其是儿童平板学习领域,对于智能拍照学习的需求伴随着上网课的流行也越来越成为刚需,而当前市面上的智能学习平板中的摄像头只是局限于用户在一定角度下实现扫题拍照,导致现有摄像头扫题拍照功能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现有平板内置摄像头的位置一般固定,无法通过转动改变其拍照范围,导致平板的内置摄像头无法实现任意角度的拍照、扫题;又或者,大部分孩子桌面纵向空间有限,当书本和平板不在同一纵线上(例如书本在中间,平板在斜上方),平板的摄像头无法实现异形角度扫题拍照;又或者,当孩子纵向桌面空间扩大时,可以扫题的平板摄像头拍摄角度往往只有一定范围,实现不了桌面更大更广范围的任意拍照,并且同样也无法实现异形角度扫题拍照(例如书本在中间,平板在斜上方时);另外,现有平板的内置摄像头也无法实现摄像头既可以拍人又可以追踪扫题拍桌面的同步场景拍摄。
请参阅图1~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台支架,包括支撑架100、安装座200、云台模块300以及图像采集模块400;安装座200设置于支撑架100;云台模块300包括第一壳体310以及第二壳体320,第一壳体310绕第一轴线转动安装于安装座200,第二壳体320绕第二轴线转动安装于第一壳体310;安装座200至少部分位于云台模块300的后侧;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三轴线转动安装于第二壳体320。
为了方便描述,本说明书以云台支架中的支撑架100用于支撑电子设备800为例对云台支架进行说明,即云台支架为电子设备支架,该云台支架在应用时,放置在桌面等位置应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云台支架也可以是与电子设备800为一体固定式设计,即云台支架的支撑架100与电子设备800的外壳为一体结构,该云台支架应用时与电子设备800一体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架100用于为平板电脑、手机、相机、MP3、MP4和电脑等电子设备800进行支撑固定,图像采集模块400为摄像头、红外成像仪、扫描仪等任意可以进行图像采集的元件,同时为了方便描述,当本发明描述某个零部件的“前侧”、“后侧”时,指的是当用户站在电子设备800的屏幕前面观看显示内容、或在显示设备上进行触控、书写操作时,该零部件朝向用户的一侧为零部件的前侧,背向用户的一侧为零部件的后侧,请参阅图1以及图10,直线L1为第一轴线,直线L2为第二轴线,直线L3为第三轴线,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轴线、第二轴线以及第三轴线两两相互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也可以不垂直,第一轴线与第三轴线也可以不垂直,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也可以不垂直。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以当电子设备800固定于支撑架100上时为例,第一轴线、第二轴线、第三轴线可以分别为电子设备800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当然,第一轴线方向不限于电子设备800的上下方向,第二轴线不限于电子设备800的前后方向,第三轴线方向不限于电子设备800的左右方向。
本方案提供一种云台支架,在使用时,云台模块300通过安装座200设置于支撑架100上,图像采集模块400设置于云台模块300上,图像采集模块400可以作为电子设备800的外置图像采集模块400应用,能够满足电子设备800应用时更大范围的拍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壳体310带动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一轴线转动,方便从第一旋转方向调节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拍照录像范围,也可以通过第二壳体320带动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二轴线转动,方便从第二旋转方向调节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拍照录像范围,还可以通过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三轴线转动,方便从第三旋转方向调节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拍照录像范围,进而实现可根据需求对图像采集模块400在三个旋转方向上进行拍照录像范围调节,从而有效地扩大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拍照录像范围,以满足电子设备800的多种拍摄需求。
另外,发明人还发现,由于可转动的摄像头自身抗摔性能较差,而且现有支架的背面没有设置专门用于防护的部件,当支架受力向后倾倒时,位于支架顶部的摄像头会先接触桌面或地面,导致摄像头很容易被摔坏。本发明通过设置安装座200至少部分位于云台模块300的后侧,当云台支架受力向后倾倒时,安装座200会比云台模块300先接触桌面、地面或物品,避免云台模块300直接与桌面、地面或物品接触,可以对安装于云台模块300以及设置于云台模块300上的图像采集模块400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有利于降低云台支架倾倒时对云台模块300以及图像采集模块400造成的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或图10,安装座200设置于支撑架100的顶部,安装座200可以与支撑架100为一体固定式设计,也就是安装座200与支撑架100为一体结构;安装座200也可以与支撑架100可拆卸连接,以便通过安装座200将云台模块300和图像采集模块400以一个整体装配于支撑架100上,或者以便通过安装座200将云台模块300和图像采集模块400以一个整体从支撑架100上拆卸。
请参阅图1~图15,云台支架还包括第一驱动件500、第二驱动件600以及第三驱动件700;第一驱动件500的一端与安装座20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壳体310连接;第一驱动件500可驱动第一壳体310相对安装座200转动;第二驱动件60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3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壳体320连接;第二驱动件600可驱动第二壳体320相对第一壳体310转动;第三驱动件700的一端与第二壳体320连接,另一端与图像采集模块400连接;第三驱动件700可驱动图像采集模块400相对第二壳体320转动。
通过第一驱动件500驱使第一壳体310带动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一轴线转动,方便从第一旋转方向调节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拍照录像范围,也可以通过第二驱动件600驱使第二壳体320带动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二轴线转动,方便从第二旋转方向调节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拍照录像范围,还可以通过第三驱动件700驱使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三轴线转动,方便从第三旋转方向调节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拍照录像范围,进而实现可根据需求对图像采集模块400在三个旋转方向上进行拍照录像范围调节,从而有效地扩大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拍照录像范围,以满足电子设备800的多种拍摄需求。
请参阅图9或图1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500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输出部,第一输出部可相对第一主体部转动,第一主体部与安装座200连接,第一输出部与第一壳体310连接;第二驱动件600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第二输出部,第二输出部可相对第二主体部转动,第二主体部与第一壳体310连接,第二输出部与第二壳体320连接;第三驱动件700包括第三主体部以及第三输出部,第三输出部可相对第三主体部转动,第三主体部与第二壳体320连接,第三输出部与图像采集模块400连接。也就是第一主体部固定设置于安装座200,第一主体部驱动第一输出部带动第一壳体310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壳体320以及位于第二壳体320上的图像采集模块400会随着第一壳体310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主体部固定设置于第一壳体310,第二主体部驱动第二输出部带动第二壳体320绕第二轴线转动,位于第二壳体320上的图像采集模块400会随着第二壳体320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三主体部固定设置于第二壳体320,第三主体部驱动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三轴线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采用以上的连接方式,相当于第一驱动件500、第二驱动件600以及第三驱动件700均采用了正驱的驱动方式,相比于反向驱动,正驱驱动具有驱动效率更高的优点,而且相比于第一输出部与安装座200连接的驱动方式,通过第一主体部与安装座200连接的驱动方式可以让第一主体部更加接近支撑架100,方便第一主体部与支撑架100接电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500、第二驱动件600和第三驱动件700也可以采用反驱的驱动方式;第一驱动件500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输出部,第一输出部可相对第一主体部转动,第一主体部与第一壳体310连接,第一输出部与安座连接;第二驱动件600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第二输出部,第二输出部可相对第二主体部转动,第二主体部与第二壳体320连接,第二输出部与第一壳体310连接;第三驱动件700包括第三主体部以及第三输出部,第三输出部可相对第三主体部转动,第三主体部与图像采集模块400连接,第三输出部与第二壳体320连接。
请参阅图9或图15,安装座200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一驱动件500至少部分设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一壳体310包括第二容纳腔,第二驱动件600至少部分设于第二容纳腔内;第二壳体320包括第三容纳腔,第三驱动件700至少部分设于第三容纳腔内。通过将第一驱动件500、第二驱动件600以及第三驱动件700部分或全部内藏于各个容纳腔,可以避免第一驱动件500、第二驱动件600以及第三驱动件700过多外露于部件表面,能够对各个驱动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少外界因素对第三驱动件700运行的干扰,同时安装于部件内的第一驱动件500、第二驱动件600以及第三驱动件700使部件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很好地利用部件的内部空间,相比于安装在部件外部的各个驱动件,本发明可以让云台模块300具有更整洁美观的外表,并且可以避免用户与驱动件直接接触,进而有效防止运转的驱动件对用户造成伤害的事故发生。
请参阅图9或图15,第一驱动件500为第一马达,第二驱动件600为第二马达,第三驱动件700为第三马达。采用马达作为驱动件,具有体积小和重量轻的优点,方便各个驱动件安装于相应的部件内,同时马达还具有启动效率高、转速稳定和可控性强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马达作为驱动件,马达的定子相当于驱动件的主体部,马达的转子相当于驱动件的输出部,当各个驱动件采用正驱的驱动方式时,第一马达的定子与安装座200连接,第一马达的转子与第一壳体310连接;第二马达的定子与第一壳体310连接,第二马达的转子与第二壳体320连接;第三马达的定子与第二壳体320连接,第三马达的转子与图像采集模块400连接。
请参阅图1~图5,支撑架100设有电连接部,电连接部与云台模块300电连接,电连接部与图像采集模块400电连接。电连接部与云台模块300的电连接方式为电连接部分别与位于云台模块300内的第一驱动件500、第二驱动件600、第三驱动件700电连接,通过电连接部的设置可以为图像采集模块400以及云台模块300内的各个驱动件进行供电,以便云台模块300和图像采集模块400能够正常进行拍摄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电连接可以为有线连接,电连接部通过线路对云台模块300和图像采集模块400进行充电;电连接也可以为无线连接,电连接部通过电磁感应实现对云台模块300和图像采集模块400进行无线充电。
请参阅图4,电连接部包括供电部130,供电部130用于为云台模块300和图像采集模块400供电,支撑架100包括支架主体110和底座120,支架主体110设置于底座120,支架主体110的前侧设有用于放置电子设备800的设备支撑面,供电部130设置在支架主体110的后侧,底座120设有位置与供电部130相对应的充电口,充电口的设置方便供电部130与外部充电线连接。
请参阅2,电连接部还包括设备连接部140,设备连接部140用于实现电子设备800与云台模块300、图像采集模块400连接,设备连接部140设置于支架主体110的前侧,设备连接部140通过线路与云台模块300以及图像采集模块400连接,当电子设备800放置于设备支撑面上时,电子设备800通过自身的PIN点与设备连接部140的PIN针连接,方便云台模块300和图像采集模块400配合电子设备800进行使用,当电子设备800自身也配备有摄像头时,电子设备800自带的摄像头以及云台模块300上的图像采集模块400可共同作为电子设备800的摄像组件,可以为电子设备800提供更大的拍照范围,以便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其拍照范围,使用户具有更佳的使用体验,而且还可以实现对用户进行拍照以及追踪桌面进行扫题的双画面拍摄。另外,通过电子设备800的PIN点与设备连接部140的PIN针连接,设备连接部140通过线路与云台模块300和图像采集模块400连接,云台模块300和图像采集模块400通过线路与供电部130连接,因此供电部130也可以为电子设备800进行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9,当第一轴线为电子设备800的上下方向、第二轴线为电子设备800的前后方向、第三轴线为电子设备800的左右方向时。在使用时,图像采集模块400的三轴运动是自动感应后自主做对应运动,请参阅图1,当图像采集模块400闲置时,可以处于图1的状态,此时,云台模块300整体与支撑架100的顶部平行,当用户需要开启扫题或拍桌面功能时,请参阅图2,启动第三驱动件700驱使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三轴线转动直至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拍照方向朝下,具体倾斜角度可通过第三驱动件700驱使图像采集模块400转动进行调节,然后再启动第一驱动件500驱使第一壳体310带动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一轴线转动,此时图像采集模块400可以满足一定角度桌面范围的扫题拍照,当需要追踪桌面、追踪笔迹或异形角度扫题拍照(例如书本在中间,平板在斜上方)时,如图2所示,此时图像采集模块400在第一驱动件500的驱动下可以实现左右一定角度下的平行桌面扫题拍照,图像采集模块400也可以在第二驱动件600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实现沿左右方向进行圆周运动对桌面扫题拍照,第一驱动件500、第二驱动件600以及第三驱动件700的共同配合下,既可以满足图像采集模块400平行于桌面的扫题拍照运动,也可以满足图像采集模块400根据拍照场景进行旋转运动,从而满足图像采集模块400需要追踪桌面、追踪笔迹或异形角度扫题拍照的用户需求。
请参阅图1,此时图像采集模块400处于支撑架100的前侧,且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拍照方向朝向前方,可以满足用户的拍照需求,并且能够对人进行横屏拍照,当用户需要实现画面横屏变竖屏全身拍照时,在通过在电子设备800下达相应指令后,如图3所示,图像采集模块400会通过第二驱动件600实现角度旋转,从而实现全身拍摄;另外,在图1的基础上,图像采集模块400在第三驱动件700的带动下,不仅可以做向上抬头动作,也可以做向下点头动作,同理第一驱动件500和第二驱动件600也可做相反方向运动。图像采集模块400的运动除了拍桌面、扫题、追踪笔迹外,也可以实现追踪捕捉人脸、人脸始终在画面中央以及搭配平板内置前摄实现双画面(既可以拍人又可以拍桌面),也可实现画面横屏变竖屏全身拍照或竖屏变横屏扫题拍照。
请参阅图6以及图8,安装座200设有限位槽210,第一壳体310至少部分位于限位槽210内。通过限位槽210的设置在允许第一壳体310能够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对第一壳体310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同时通过限位槽210的设置还可以对图像采集模块400进行适宜的限位,使第一驱动件500对第一壳体310的角度调节范围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保证图像采集模块400始终位于支撑架100的前侧,方便用户使用图像采集模块400进行扫题拍照,让用户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6以及图8,限位槽210的侧壁呈弧状设置,第一壳体310包括弧部,弧部与限位槽210活动配合。通过采用弧面结构作为限位槽210的侧壁,并且第一壳体310通过弧部与限位槽210活动配合,在保证第一壳体310在限位槽210内能够转动的同时,还可以将第一壳体310与安装座200之间的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而减少安装座200对第一壳体310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保证第一壳体310与安装座200能够转动顺畅,以便快速完成用户的操控指令,而且还可以降低第一驱动件500驱使第一壳体310时所需的驱动力,有利于减少电量损耗。
请参阅图6以及图7,安装座200设有避让部220,用于避让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二壳体320。避让部220不仅可以避开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二壳体320,有利于防止第二壳体320与安装座200发生碰撞造成部件之间的损坏,而且还可以不影响第一壳体310绕第一轴线正常转动,不干扰限位槽210对第一壳体310转动角度范围的控制,从而不影响限位槽210将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扫题拍照角度范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座200的前侧通过加工削掉一部分形成台阶结构,台阶结构的高度低于第二壳体320处于闲置时的高度,当第二壳体320随第一壳体310绕第一轴线转动时,台阶结构可以作为避让部220,避开第二壳体320绕第一轴线转动路径,直至第一壳体310的转动范围被限位槽210所限制而停止。
请参阅图1,第一壳体310的上表面与安装座200的上表面齐平。上表面齐平设置的第一壳体310与安装座200可以使得第一壳体310与安装座200到支撑架100的高度距离相等,可以减小云台支架闲置时的整体高度,使该云台支架可以放置在环境高度有限的空间内使用,适用范围更广。另外,第二壳体320的上表面在闲置时也可以与安装座200的上表面齐平,同样可以起到不额外增加云台支架的整体高度的作用,而且采用齐平设计,可方便用户观察第二壳体320是否恢复到闲置状态,以便判断图像采集模块400是否处于左右不倾斜相对居中的拍照方向上。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0至图15,当第一轴线为电子设备800的前后方向、第二轴线为电子设备800的上下方向、第三轴线为电子设备800的左右方向时。在使用时,图像采集模块400的三轴运动是自动感应后自主做对应运动,请参阅图10,当图像采集模块400闲置时,可以处于图10的状态,此时,云台模块300整体与支撑架100的顶部平行,当用户需要开启扫题或拍桌面功能时,请参阅图11,启动第三驱动件700驱使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三轴线转动直至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拍照方向朝下,具体倾斜角度可通过第三驱动件700驱使图像采集模块400转动进行调节,然后再启动第二驱动件600驱使第二壳体320带动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一轴线转动,此时图像采集模块400可以满足一定角度桌面范围的扫题拍照,当需要追踪桌面、追踪笔迹或异形角度扫题拍照(例如书本在中间,平板在斜上方)时,如图11所示,此时图像采集模块400在第二驱动件600的驱动下可以实现左右一定角度下的平行桌面扫题拍照,图像采集模块400也可以在第一驱动件500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实现沿左右方向进行圆周运动对桌面扫题拍照,第一驱动件500、第二驱动件600以及第三驱动件700的共同配合下,既可以满足图像采集模块400平行于桌面的扫题拍照运动,也可以满足图像采集模块400根据拍照场景进行旋转运动,从而满足图像采集模块400需要追踪桌面、追踪笔迹或异形角度扫题拍照的用户需求。
请参阅图10,此时图像采集模块400处于支撑架100的前侧,且图像采集模块400的拍照方向朝向前方,可以满足用户的拍照需求,并且能够对人进行横屏拍照,当用户需要实现画面横屏变竖屏全身拍照时,在通过在电子设备800下达相应指令后,如图12所示,图像采集模块400会通过第二驱动件600实现角度旋转,从而实现全身拍摄;另外,在图10的基础上,图像采集模块400在第三驱动件700的带动下,不仅可以做向上抬头动作,也可以做向下点头动作,同理第一驱动件500和第二驱动件600也可做相反方向运动。图像采集模块400的运动除了拍桌面、扫题、追踪笔迹外,也可以实现追踪捕捉人脸、人脸始终在画面中央以及搭配平板内置前摄实现双画面(既可以拍人又可以拍桌面),也可实现画面横屏变竖屏全身拍照或竖屏变横屏扫题拍照。
请参阅图14以及图15,第一壳体310包括第一连接件311以及第二连接件312,第一连接件311与第二连接件312呈角度连接,第一连接件311与安装座200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第二壳体320包括第三连接件321,第三连接件321与第二连接件312绕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且第三连接件321位于第一连接件311与第二连接件312之间。采用呈角度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11与第二连接件312构成第一壳体310,既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311便于第一壳体310与安装座200进行转动连接,又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312便于第一壳体310与第二壳体320进行转动连接,并且与第二连接件312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件321位于第一连接件311与第二连接件312之间,使得整个云台模块300的结构更加紧凑,组装方便的同时也节省了空间,进而缩小了云台模块300的体积,使该云台支架可以放置在空间有限的环境内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00);
安装座(20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0);
云台模块(300),包括第一壳体(310)以及第二壳体(320),所述第一壳体(310)绕第一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200),所述第二壳体(320)绕第二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310);所述安装座(2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云台模块(300)的后侧;
图像采集模块(400),绕第三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00)设有限位槽(210),所述第一壳体(31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2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10)的侧壁呈弧状设置,所述第一壳体(310)包括弧部,所述弧部与所述限位槽(210)活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00)设有避让部(220),用于避让绕第一轴线转动的所述第二壳体(3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10)的上表面与所述安装座(200)的上表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10)包括第一连接件(311)以及第二连接件(312),所述第一连接件(3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12)呈角度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11)与所述安装座(200)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320)包括第三连接件(321),所述第三连接件(32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12)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件(32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1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支架还包括第一驱动件(500)、第二驱动件(600)以及第三驱动件(700);
所述第一驱动件(50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2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31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500)可驱动所述第一壳体(310)相对所述安装座(200)转动;
所述第二驱动件(6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3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20)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600)可驱动所述第二壳体(320)相对所述第一壳体(310)转动;
所述第三驱动件(7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00)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700)可驱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00)相对所述第二壳体(320)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500)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输出部,所述第一输出部可相对所述第一主体部转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安装座(200)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部与所述第一壳体(310)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件(600)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第二输出部,所述第二输出部可相对所述第二主体部转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壳体(310)连接,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二壳体(320)连接;
所述第三驱动件(700)包括第三主体部以及第三输出部,所述第三输出部可相对所述第三主体部转动,所述第三主体部与所述第二壳体(320)连接,所述第三输出部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0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00)包括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驱动件(500)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壳体(310)包括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驱动件(600)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壳体(320)包括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驱动件(700)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500)为第一马达,所述第二驱动件(600)为第二马达,所述第三驱动件(700)为第三马达。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0)设有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云台模块(300)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00)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包括供电部(130)以及设备连接部(140),所述供电部(130)用于为所述云台模块(300)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00)供电,所述设备连接部(140)用于实现电子设备(800)与所述云台模块(300)、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00)连接。
CN202322231232.5U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云台支架 Active CN220506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1232.5U CN220506374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云台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1232.5U CN220506374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云台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6374U true CN220506374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4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31232.5U Active CN220506374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云台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6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92862B1 (en) Positioning accessory for camera-equipped wireless terminals
CN212064116U (zh) 一种摄像模组可升降且可翻转的电子设备
CN109561187A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组合三轴稳定拍摄装置
CN215908970U (zh) 台灯
KR200469162Y1 (ko) 이동 단말기용 카메라 반사 모듈
CN220506374U (zh) 一种云台支架
CN111928080A (zh) 一种智能跟随拍摄云台及控制方法
CN220506373U (zh) 一种学习支架组件
CN212776382U (zh)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云台支架
CN220506364U (zh) 一种学习支架组件
CN212411102U (zh) 电子设备
CN210771073U (zh) 自助终端、拍摄装置及其摄像头的角度调节机构
CN209233889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组合三轴稳定拍摄装置
CN220817080U (zh) 电子设备云台支架
CN218675872U (zh) 一种摄像头取景区域可调的平板电脑
CN217037297U (zh) 一种摄像头翻转机构及智能终端设备
CN220506372U (zh) 一种带摄像云台的平板支架
CN212231572U (zh) 电子设备用支架以及电子装置
CN215258753U (zh) 桌面视觉跟踪云台
CN212273533U (zh) 一种智能跟随拍摄云台
TWI290669B (en) Built-in webcam module for notebook computers
CN218383624U (zh) 一种投影仪
CN213094304U (zh) 摄像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3152117U (zh) 一种手机微云台的线路结构
CN214228285U (zh) 电子设备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