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1572U - 电子设备用支架以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用支架以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31572U CN212231572U CN202021117986.8U CN202021117986U CN212231572U CN 212231572 U CN212231572 U CN 212231572U CN 202021117986 U CN202021117986 U CN 202021117986U CN 212231572 U CN212231572 U CN 2122315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era module
- support
- electronic device
- electronic equipment
- back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用支架以及电子装置,该电子设备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倚靠背板,倚靠背板用于供电子设备倚靠,倚靠背板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模组;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摄像头模组与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第一电连接部用于与放置在支架上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板电连接,从而可实现电子设备的拍摄功能,且节省了电子设备的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用支架以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电子设备上基本都设置有摄像头模组,用于实现拍摄等功能。电子设备通常具有配套使用的支架,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将电子设备放置在配套的支架上,通过支架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以获得更好的视角和操作舒适度。
然而,由于现有的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会占用电子设备内较多空间,影响电子设备其他部件的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用支架以及电子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电子设备的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倚靠背板,所述倚靠背板用于供电子设备倚靠,所述倚靠背板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模组;
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用于与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用支架,通过在支架本体的倚靠背板顶部设置摄像头模组,且在支架本体上设置第一电连接部,使摄像头模组与该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第一电连接部用于与放置在支架上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板电连接,也就是说,在使用时,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支架上,然后使第一电连接部与电子设备的控制板电连接,即可实现摄像头模组与控制板的电连接,也就是说,通过将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支架上,同样可实现电子设备的拍摄功能,比如前摄或者后摄或者智慧眼拍题等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电子设备的空间,以便于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件的设置与布局。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摄像头模组绕水平转轴转动至预设角度,以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用于拍摄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或者使所述摄像头模组形成为前摄摄像头模组,或者使所述摄像头模组形成为后摄摄像头模组。
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使得摄像头模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水平转轴转动,比如当需要前摄时,可使摄像头模组的拍摄面转动至朝向使用者,从而进行前摄拍摄,又比如当需要后摄时,可使摄像头模组拍摄面转动至后方,从而进行后摄拍摄,再比如当需要进行智慧眼拍摄时,可使摄像头模组上下转动至适当位置,使拍摄面倾斜向下,从而进行智慧眼拍题,这样设置可仅在支架上设置一个摄像头模组即可使电子设备具有前摄、后摄或者智慧眼拍题等功能,使用非常方便。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模组以及齿条;
所述摄像头模组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齿条直线移动,以使所述齿条带动所述齿轮转动,进而使所述齿轮带动所述摄像头模组绕所述水平转轴转动至预设角度。
可选的,所述驱动模组包括马达、丝杆以及推动件;
所述推动件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齿条连接在所述推动件上,且与所述推动件相对固定;
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丝杆直线移动,以使所述推动件在所述丝杆的作用下推动所述齿条直线移动。
可选的,所述倚靠背板的顶部具有容置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可选的,所述倚靠背板的顶部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所述摄像头模组位于所述容置孔内,且可绕所述水平转轴在所述容置孔内转动。
可选的,所述容置腔的后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上盖设有盖板。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支撑底板,所述倚靠背板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
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
可选的,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支撑凸部,所述支撑凸部位于所述倚靠背板的底端的前侧,所述电子设备倚靠在所述支架上时,所述支撑凸部和所述倚靠背板共同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支撑;
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凸部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包括导电探针,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导电探针电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部;
所述电子设备倚靠在所述支撑凸部上时,所述导电探针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接触导通。
可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前端设置有止挡凸起,
所述支撑凸部位于所述止挡凸起和所述倚靠背板的底端之间,所述电子设备放置在所述支架上时,所述电子设备的底部位于所述止挡凸起和所述支撑凸部之间,所述止挡凸起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底部进行定位。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电子设备以及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通过在其支架本体的倚靠背板顶部设置摄像头模组,且在支架本体上设置第一电连接部,使摄像头模组与该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第一电连接部用于与放置在支架上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板电连接,也就是说,在使用时,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支架上,然后使第一电连接部与电子设备的控制板电连接,即可实现摄像头模组与控制板的电连接,也就是说,通过将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支架上,同样可实现电子设备的拍摄功能,比如前摄或者后摄或者智慧眼拍题等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电子设备的空间,以便于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件的设置与布局。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为学习平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支架的侧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支架中的盖板从支架本体的容置腔移开后的后视结构图;
图4为图3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支架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侧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架;200-电子设备;300-电子装置;1-支架本体;11-倚靠背板;110-容置腔;111-容置孔;112-盖板;12-支撑底板;121-支撑凸部;122-中空腔体;123-止挡凸起;2-摄像头模组;21-齿轮;3-第一电连接部;31-导电探针;4-驱动机构;41-驱动模组;411-推动件;42-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支架。该支架100包括: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1包括倚靠背板11,倚靠背板11用于供电子设备200倚靠,比如倚靠背板11竖直设置,或者与竖直方向呈一定夹角设置。电子设备200倚靠在该倚靠背板11上时,可向使用者呈现更好的视角和操作舒适度。倚靠背板11的具体设置角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电子设备200具体可以是平板电脑,比如学习平板,或者,也可以是手机等电子产品。
其中,倚靠背板11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模组2,该摄像头模组2可用于拍摄。参照图1、图5以及图7所示,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3,摄像头模组2与第一电连接部3电连接,第一电连接部3用于与放置在支架100上的电子设备200的控制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也就是说,在使用时,将电子设备200放置在支架100上,将第一电连接部3与电子设备200的控制板电连接,即可实现摄像头模组2与电子设备200的控制板之间的电导通,从而通过控制板控制摄像头模组2进行拍摄。
具体实现时,第一电连接部3与电子设备200的控制板可以有线连接,也可以无线连接。比如,电子设备200的壳体上具有第二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与控制板电连接,当电子设备200放置在支架100上时,可直接将第一电连接部3与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即可实现摄像头模组2与控制板之间的电导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支架100,通过在支架本体1的倚靠背板11顶部设置摄像头模组2,且在支架本体1上设置第一电连接部3,使摄像头模组2与该第一电连接部3电连接,第一电连接部3用于与放置在支架100上的电子设备200的控制板电连接,也就是说,在使用时,将电子设备200放置在支架100上,然后使第一电连接部3与电子设备200的控制板电连接,即可实现摄像头模组2与控制板的电连接,也就是说,通过将摄像头模组2设置在支架100上,同样可实现电子设备200的拍摄功能,比如前摄或者后摄或者智慧眼拍题等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电子设备200的空间,以便于电子设备200的其他部件的设置与布局。
示例性的,在第一种场景下,比如电子设备200上本身具有后摄摄像头模组,此时可将支架100上的摄像头模组2比如作为前置摄像头模组,在制作和装配时,使该摄像头模组2的拍摄面朝向支架100的前方,以实现前摄拍摄。此时由于前摄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支架100上,即无需在电子设备200上设置前摄摄像头模组,从而节省了电子设备200本身的前摄安装空间,从而可实现电子设备200的窄边框效果,甚至全屏化效果。
在第二种场景下,比如电子设备200上本身具有前摄摄像头模组,此时可将支架100上的摄像头模组2作为后摄摄像头模组,在制作和装配时,使该摄像头模组2的拍摄面朝向支架100的后方,以实现后摄拍摄,从而可节省电子设备200本身的后摄安装空间,以便于电子设备200内部其他功能部件的设置,使电子设备200的功能更加多样化。
在第三种场景下,比如电子设备200不具有智慧眼功能,此时可将支架100上的摄像头模组2作为智慧眼摄像头模组,在制作和装配时,使该摄像头模组2的拍摄面倾斜向下,以拍摄放置在支架100所在桌面上的书本上的题目,实现智慧眼功能。因此,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在电子设备200上外置反光镜来实现智慧眼功能,从而可避免反光镜易丢失而导致无法拍题的现象出现。也就是说,支架100自带智慧眼摄像头,可为普通电子设备实现智慧眼拍题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为了示例性说明,摄像头模组2的具体设置并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所示,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摄像头模组2绕水平转轴转动至预设角度,以使摄像头模组2用于拍摄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或者使摄像头模组2形成为前摄摄像头模组,或者使摄像头模组2形成为后摄摄像头模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摄像头模组2绕水平转轴转动至预设角度具体指的是:摄像头模组2可在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绕水平转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并可停止在预设角度。
比如当需要前摄时,可使摄像头模组2绕水平转轴转动至朝向使用者,从而进行前摄拍摄,摄像头模组2此时所处的角度即为上述的预设角度。又比如当需要后摄时,可使摄像头模组2的拍摄面转动至支架100的后方,从而进行后摄拍摄,摄像头模组2此时所处的角度即为上述的预设角度。再比如当需要进行智慧眼拍摄时,可使摄像头模组2上下转动至适当位置,比如,使摄像头模组2转动至其拍摄面倾斜向下,从而进行拍题,摄像头模组2此时所处的角度即为上述的预设角度。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拍摄模式下摄像头模组对应不同的预设角度,上述的预设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这样设置可仅在支架100上设置一个摄像头模组2即可使电子设备200具有前摄、后摄或者智慧眼拍题等功能,使用非常方便。
示例性的,比如摄像头模组2的初始位置为后摄状态,若此时需要前摄,通过控制驱动机构4使摄像头模组2绕水平转轴转动180°即可。比如在前摄模式下,若需要进行智慧眼拍题,使摄像头模组2绕水平转轴向下转动一定角度即可,比如,使摄像头模组2由前摄状态绕水平转轴再向下转动45°,摄像头模组2即可拍摄到放置在桌面上的书本上的题目,实现智慧眼功能。
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示,具体实现时,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模组41以及齿条42。其中,摄像头模组2上设置有齿轮21,齿轮21与齿条42啮合,驱动模组41用于驱动齿条42直线移动,以使齿条42带动齿轮21转动,进而使齿轮21带动摄像头模组2绕水平转轴转动至预设角度。
具体地,摄像头模组2具有外壳,齿轮21比如可以固定在该外壳的一侧,当齿轮21转动时即可带动摄像头模组2绕水平转轴转动。
其中,驱动模组41具体可包括:马达、丝杆(图中未示出)以及推动件411。推动件411与丝杆连接。齿条42连接在推动件411上,且与推动件411相对固定,具体地,齿条42的一端可与推动件411卡接。马达用于驱动丝杆直线移动,以使推动件411在丝杆的作用下推动齿条42直线移动。其中,推动件411可以为推动板,也可以是推动块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可以在支架本体1上设置导向槽,齿条42位于该导向槽中,齿条42在推动件411的推动下沿导向槽移动。导向槽可起到对齿条42限位以及导向的作用。
具体实现时,马达可以通过变速器连接丝杆,变速器用于调整马达的转速,以控制丝杆的移动速度。丝杆移动时,丝杆推动该推动件411直线移动,进而使得齿条42在推动件411的作用下直线移动,由于齿轮21与齿条42啮合,因此,当齿条42直线移动时,齿轮21会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摄像头模组2转动,实现摄像头模组2方向的调整。
比如,摄像头模组2的初始状态为前摄状态,若需要将其调整为后摄状态,此时控制马达转动,推动件推动齿条42向上移动,摄像头模组2在齿轮21的带动下向后翻转,当摄像头模组2转动至后摄状态时,使马达停止转动即可。具体实现时,可以在支架100上设置控制按键,以控制驱动模组的开启与关闭。
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驱动模组41也可以包括气压杆或者液压杆,通过气压杆或者液压杆驱动齿条直线移动。
此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驱动摄像头模组2转动,比如,支架100上设置有摇杆,摇杆与摄像头模组2连接,摇杆具有握持部,手转动该摇杆,也可以实现摄像头模组2的转动,且摄像头模组2可停止在预设角度。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倚靠背板11的顶部具有容置腔110,驱动机构4设置在容置腔110内。为了便于安装,可在容置腔110的后侧设置开口,当使用者面向支架100时,后侧即为支架100的背离使用者的一侧。其中,开口上盖设有盖板112,这样使得整个支架100的外观更加整洁,且对驱动机构4进行了更好的保护,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或者液体掉落在驱动机构4上而导致驱动机构4损坏的情况出现。
其中,倚靠背板11的顶部开设有容置孔111,容置孔111与容置腔110连通。摄像头模组2位于容置孔111内,且可绕水平转轴在容置孔111内转动。通过设置容置孔111,将摄像头模组2设置在该容置孔111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摄像头模组2进行保护,且提高了支架100的外观美感。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还包括:支撑底板12,倚靠背板11的底端与支撑底板1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倚靠背板11与支撑底板12之间呈夹角设置,具体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比如倚靠背板11与支撑底板12垂直,或者,倚靠背板11与支撑底板12之间的夹角为6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部3设置在支撑底板12上。
参照图1至图3,其中,支撑底板12上设置有支撑凸部121,支撑凸部121位于倚靠背板11的底端的前侧,倚靠背板底端的前侧即倚靠背板的底端的靠近使用者的一侧。电子设备200倚靠在支架100上时,支撑凸部121和倚靠背板共同对电子设备200进行支撑。第一电连接部3具体设置在支撑凸部121上。
可以理解的是,当将电子设备200放置在支架100上时,电子设备200倾斜设置,且倚靠在倚靠背板和支撑凸部121上。
参照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部3包括导电探针31,摄像头模组2与导电探针31电连接。电子设备200的与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部可设置在电子设备200的壳体背面,当电子设备200倚靠在支撑凸部121上时,导电探针31与第二电连接部接触导通。这样使得摄像头模组2与控制板之间的电连接更加方便,且整个电子装置结构更加简洁。
其中,支撑凸部121具有中空腔体122,导电探针31位于该中空腔体122内,且支撑凸部121的侧壁上对应导电探针31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导电探针31可由该通孔伸出,以与电子设备200的第二电连接部接触。第一电连接部3具体可以为pogo-pin连接器。
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3和第二电连接部也可以均为USB接口,通过USB线实现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的电性连接,进而实现摄像头模组2与控制板之间的电导通。或者,第一电连接部可以为第一蓝牙模块,电子设备200内设置有第二蓝牙模块,第二蓝牙模块与控制板电连接,在使用时,通过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蓝牙模块的配对连接,即可实现摄像头模组2和控制板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对第一电连接部3和控制板之间的电性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此外,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3也可以设置在倚靠背板11上。
进一步地,支撑底板12的前端设置有止挡凸起123。支撑底板12的前端即为支撑底板12的靠近使用者的一端。支撑凸部121位于止挡凸起123和倚靠背板11的底端之间,电子设备200放置在支架100上时,电子设备200的底部位于止挡凸起123和支撑凸部121之间,止挡凸起123用于对电子设备200的底部进行定位。
也就是说,当电子设备200放置在支架100上时,电子设备200的顶部倚靠在倚靠背板11上,电子设备200的底部位于止挡凸起123和支撑凸部121之间,由于止挡凸起123的存在,电子设备200的底部不会向前滑动,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200的稳定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其中,支撑底板12和倚靠背板11可以一体成型,这样可提高整个支架100的结构强度。其中,止挡凸起123具体可以是支撑底板12的前端向上翻折延伸而形成。支架100可以是金属支架,也可以是塑胶支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实施例二
参照8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300。该电子装置300包括电子设备200以及支架100。
电子设备200可放置在支架100上,比如电子设备200倾斜倚靠在支架100上,以获得更好的视角和操作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具体是平板电脑,比如学习平板,当然,电子设备200也可以是手机等。
结合图1至图7,本实施例中的支架100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用支架10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300,通过在其支架本体1的倚靠背板11顶部设置摄像头模组2,且在支架本体1上设置第一电连接部3,使摄像头模组2与该第一电连接部3电连接,第一电连接部3用于与放置在支架100上的电子设备200的控制板电连接,也就是说,在使用时,将电子设备200放置在支架100上,然后使第一电连接部3与电子设备200的控制板电连接,即可实现摄像头模组2与控制板的电连接,也就是说,通过将摄像头模组2设置在支架100上,同样可实现电子设备200的摄像功能,比如前摄或者后摄或者智慧眼拍题等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电子设备200的空间,以便于电子设备200的其他部件的设置与布局。
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倚靠背板,所述倚靠背板用于供电子设备倚靠,所述倚靠背板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模组;
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用于与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摄像头模组绕水平转轴转动至预设角度,以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用于拍摄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或者使所述摄像头模组形成为前摄摄像头模组,或者使所述摄像头模组形成为后摄摄像头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模组以及齿条;
所述摄像头模组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齿条直线移动,以使所述齿条带动所述齿轮转动,进而使所述齿轮带动所述摄像头模组绕所述水平转轴转动至预设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包括马达、丝杆以及推动件;
所述推动件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齿条连接在所述推动件上,且与所述推动件相对固定;
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丝杆直线移动,以使所述推动件在所述丝杆的作用下推动所述齿条直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倚靠背板的顶部具有容置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倚靠背板的顶部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所述摄像头模组位于所述容置孔内,且可绕所述水平转轴在所述容置孔内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后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上盖设有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支撑底板,所述倚靠背板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
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支撑凸部,所述支撑凸部位于所述倚靠背板的底端的前侧,所述电子设备倚靠在所述支架上时,所述支撑凸部和所述倚靠背板共同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支撑;
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凸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包括导电探针,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导电探针电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部;
所述电子设备倚靠在所述支撑凸部上时,所述导电探针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接触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的前端设置有止挡凸起,
所述支撑凸部位于所述止挡凸起和所述倚靠背板的底端之间,所述电子设备放置在所述支架上时,所述电子设备的底部位于所述止挡凸起和所述支撑凸部之间,所述止挡凸起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底部进行定位。
12.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支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学习平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17986.8U CN212231572U (zh) | 2020-06-16 | 2020-06-16 | 电子设备用支架以及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17986.8U CN212231572U (zh) | 2020-06-16 | 2020-06-16 | 电子设备用支架以及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31572U true CN212231572U (zh) | 2020-12-25 |
Family
ID=73931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17986.8U Active CN212231572U (zh) | 2020-06-16 | 2020-06-16 | 电子设备用支架以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31572U (zh) |
-
2020
- 2020-06-16 CN CN202021117986.8U patent/CN2122315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692862B1 (en) | Positioning accessory for camera-equipped wireless terminals | |
CN210536743U (zh) | 一种具有升降式可翻转摄像头的电子设备 | |
CN111182180B (zh) | 一种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
CN110166657B (zh) | 电子设备及摄像头模组的控制方法 | |
CN107528953A (zh) | 具备相机功能的手机智能保护壳和附属装置 | |
CN210007730U (zh) | 移动终端 | |
CN212231572U (zh) | 电子设备用支架以及电子装置 | |
CN213342399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9748616U (zh) | 一种手机分离式后置摄像头 | |
US8672282B2 (en) | Fix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screen | |
CN210128229U (zh) | 手持云台 | |
CN212776382U (zh) |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云台支架 | |
CN212749556U (zh) | 一种双显折叠翻转智能手表 | |
CN209897106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WO2021185349A1 (zh) | 电子设备 | |
CN212231580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10112121U (zh) | 摄像模组及具有该摄像模组的电子装置 | |
CN109962995B (zh) |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2510381U (zh) | 终端设备 | |
CN212086298U (zh) | 终端设备 | |
CN212231575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10650223A (zh) | 一种伸缩机构、摄像装置和终端 | |
CN213333427U (zh) | 一种自动可折叠滑轨 | |
KR20110038008A (ko) | 휴대 통신기기용 다기능 거치대 | |
CN217784682U (zh) | 伸缩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