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1102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1102U
CN212411102U CN202021203499.3U CN202021203499U CN212411102U CN 212411102 U CN212411102 U CN 212411102U CN 202021203499 U CN202021203499 U CN 202021203499U CN 212411102 U CN212411102 U CN 212411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odule
magnetic attraction
lifting mechanism
shel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34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034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1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1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1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升降机构,滑动地设在壳体上,以使升降机构在滑动至位于壳体内部的状态和滑动至位于壳体外部的状态之间切换;摄像头模组,可转动地设在升降机构上;翻转结构,设在壳体内,当升降机构位于壳体外部时,翻转结构用于驱动摄像头模组相对于升降机构旋转至预设角度,以改变摄像头模组相对于升降机构的拍摄角度;以及止挡结构,设在壳体内,当升降机构位于壳体外部时,止挡结构用于固定升降机构,以使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角度稳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手动旋转摄像头模组就可以获取学生平板电脑正前方课本上的内容,避免使用小配件的现象。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学生线上学习的方式备受欢迎,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使用学生平板电脑一类的电子设备来辅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但传统的学生平板电脑,依靠前置摄像头无法在平板电脑立起来的状态下识别平放于平板电脑前方的课本内容。
目前的解决方法是设计一个小配件例如反光镜,搭配前置摄像头来实现学生平板电脑的智能指读功能。该方法虽然解决了前置摄像头无法在学生平板电脑立起来的状态下识别平放于学生平板前方课本内容的问题,但同时也使得学习平板多了一个可拆卸的小配件,安装和拆卸繁琐,容易丢失,成本高,同时也降低了学习平板的便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手动摄像头模组就可以获取学生平板电脑正前方课本上的内容,避免使用小配件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升降机构,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使所述升降机构在滑动至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位置和滑动至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位置之间进行滑动;
摄像头模组,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
翻转结构,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摄像头模组连接,当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时,所述翻转结构用于切换所述摄像头模组相对于所述升降机构旋转的预设角度,以改变所述摄像头模组相对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拍摄角度;以及
止挡结构,设在所述壳体内,当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时,所述止挡结构用于固定所述升降机构,以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角度稳定。
可选择地,所述止挡结构包括第一磁吸结构,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当所述摄像头模组形成为前摄摄像头模组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以固定所述升降结构。
可选择地,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为第一面,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为第二面;
当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当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
可选择地,所述止挡结构还包括第二磁吸结构,所述第二磁吸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的上方,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包括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当所述摄像头模组拍摄或扫描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时,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磁吸连接以固定所述升降结构。
可选择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为第一面,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为第二面;
当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时,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当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时,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
可选择地,所述摄像头模组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翻转结构固定,所述连接轴沿与所述升降机构的滑动侧大致垂直的方向固定在所述摄像头模组的两端,所述翻转结构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可选择地,所述壳体上还连接有显示屏,当所述升降机构在滑动至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时,所述摄像头模组处于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背面方向,以形成为后摄摄像头模组。
可选择地,当所述升降机构在滑动至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时,所述翻转结构驱动所述摄像头模组绕所述连接轴转动至预设角度,以使所述摄像头模组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所述第一位置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相同,以形成为前摄摄像头模组;
所述第二位置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具有预设夹角,以形成为智能摄像头模组用于拍摄或扫描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
可选择地,当所述摄像头模组拍摄或扫描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时,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升降机构的夹角为65°-75°。
可选择地,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端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所述预设角度内转动。
可选择地,所述升降机构为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摄像头模组通过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矩形滑块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翻转结构布置在所述安装腔内部。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齿条的端部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穿过所述开口并延伸至所述开口的外部,其中,当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壳体的供所述升降机构滑动伸出的端部抵接之后,所述翻转结构驱动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所述预设角度内旋转。
可选择地,所述安装腔内沿所述升降机构的滑动方向还固定有切换部,所述切换部位于所述翻转结构的下方,所述切换部包括固定轴和套接在所述固定轴外部的弹簧,所述固定轴靠近所述翻转结构的端部与所述翻转结构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弹簧的靠近所述翻转结构的端部与所述翻转结构抵接。
可选择地,所述切换部用于使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壳体的供所述升降机构滑动伸出的端部抵接前限制所述翻转结构翻转。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首先手动将升降机构滑动至壳体的外部并通过止挡结构将升降机构固定好,此时,摄像头模组也位于壳体的外部。然后用户可以手动旋转摄像头模组在预设角度内转动,此时摄像头模组就可以实现拍摄角度的变化以满足用户需求。当然,用户还可以再继续向外滑动升降机构,并通过止挡结构将升降结构固定好。在升降机构继续向外滑动的过程中,翻转结构会驱动摄像头模组相对于升降机构转动,从而在预设角度内变化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角度。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简单,可以使电子设备在直立的状态下,不用安装外部小配件例如反光镜就可以识别放置在电子设备正前方的书本内容,避免出现配件丢失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平板的整体性,便于携带,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摄像头模组处于后摄摄像头模组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正视图,其中去除了升降机构的前盖板和翻转结构的齿条;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其中,示意出了升降机构和壳体的连接关系;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其中摄像头模组位于壳体外部;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其中摄像头模组处于前摄摄像头模组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其中摄像头模组处于智能摄像头模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设备;10-壳体;11-安装板;111-凸起;20-升降机构;21-滑动侧;211-凹槽;22-第一通孔;23-开口;30-摄像头模组;31-后摄摄像头模组;32-前摄摄像头模组;33-智能摄像头模组;40-翻转结构;41-齿轮;42-齿条;43-止挡部;50-止挡结构;51-第一磁吸结构;52-第二磁吸结构;60-连接轴;61-限位件;70-切换部;71-固定轴;7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至图8,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其中,该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升降机构20,滑动地设在壳体10上,以使升降机构20在滑动至位于壳体10内部的位置和滑动至位于壳体10外部的位置之间进行滑动;摄像头模组30,可转动地设在升降机构20上;翻转结构40,设在壳体10内且与摄像头模组30连接,当升降机构20位于壳体10外部时,翻转结构40用于切换摄像头模组30相对于升降机构20旋转的预设角度,以改变摄像头模组30相对于升降机构20的拍摄角度;以及止挡结构50,设在壳体10内,当升降机构20位于壳体10外部时,止挡结构50用于固定升降机构20,以使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角度稳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中,首先手动将升降机构20滑动至壳体10的外部并通过止挡结构50将升降机构20固定好,此时,摄像头模组30也位于壳体10的外部。然后用户可以手动旋转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内转动,此时摄像头模组30就可以实现拍摄角度的变化以满足用户需求。当然,用户还可以再继续向外滑动升降机构20,并通过止挡结构50将升降结构固定好。在升降机构20继续向外滑动的过程中,翻转结构40会驱动摄像头模组30相对于升降机构20转动,从而在预设角度内变化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角度。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结构简单,可以使电子设备100在直立的状态下,不用安装外部小配件例如反光镜就可以识别放置在电子设备100正前方的书本内容,避免出现配件丢失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平板的整体性,便于携带,节省成本。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任何安装有摄像头模组30的电子产品,例如学习平板电脑、家教机、办公电脑、扫描类电子产品、可穿戴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1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以电子设备100为学习平板电脑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翻转结构用于切换摄像头模组相对于升降机构旋转的预设角度。当升降机构位于壳体外部的位置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以将升降机构向壳体外部继续滑动,与此同时,翻转结构用于驱动摄像头模组旋转至预设角度。当然,用户还可以选择不滑动升降机构,而是对摄像头模组手动施力,使得摄像头模组相对于升降机构转动至预设角度,当摄像头模组受力转动的时候,翻转结构会被动的转动从而配合摄像头模组调整拍摄姿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中,上述升降机构20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因此,相应地,上述翻转结构40和止挡结构50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以图1至图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为例,详细地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可以有其它变形。
图1至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一种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2、图6至图8中所示,止挡结构50包括第一磁吸结构51,第一磁吸结构51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壳体10上,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升降机构20上;当摄像头模组30形成为前摄摄像头模组32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以固定升降结构。在将后摄摄像头模组31切换成前摄摄像头模组32时,用户将升降机构20手动向外滑动,当升降机构20带动摄像头模组30位于壳体10外部时,第一磁吸结构51开启工作状态,也就是说,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以将升降机构20固定好。此时,用户放手后,升降机构20不会动,才能使得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转动时姿态稳定,不会发生晃动。
其中,壳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升降机构20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为第一面,升降机构20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为第二面。
当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第一壳体上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第一面上;此时,第一磁吸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上,此时,第二磁吸件设置在第一面上。第一磁吸件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面上,此时,第二磁吸件设置在第一壳体上。
当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第二面上。此时,第一磁吸件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此时,第二磁吸件设置在第二面上。第一磁吸件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面上,此时,第二磁吸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2、图6至图8中所示,止挡结构50还包括第二磁吸结构52,第二磁吸结构52位于第一磁吸结构51的上方,第二磁吸结构52包括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壳体10上,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升降机构20上;当摄像头模组30拍摄或扫描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时,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磁吸连接以固定升降结构。在将前摄摄像头模组32切换成智能摄像头模组33时,当用户采用继续滑动升降机构20的方式时,用户将升降机构20手动向外继续滑动,此时,第一磁吸结构51失效,升降机构20继续上滑,此时,齿轮41齿条42啮合,带动连接轴60转动,从而使得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内调节,然后,第二磁吸结构52开启工作状态,也就是说,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磁吸连接,以将智能摄像头模组33状态时的升降机构20固定好。此时,用户放手后,升降机构20不会动,才能使得摄像头模组30在智能摄像头模组33姿态时稳定,不会发生晃动。
其中,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升降机构20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为第一面,升降机构20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为第二面。
当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第一壳体上时,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第一面上;此时,第三磁吸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上,此时,第四磁吸件设置在第一面上。第三磁吸件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面上,此时,第四磁吸件设置在第一壳体上。
当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时,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第二面上。此时,第三磁吸件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此时,第四磁吸件设置在第二面上。第三磁吸件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面上,此时,第四磁吸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翻转结构40驱动摄像头模组30在升降机构20上转动从而调节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角度,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摄像头模组30通过连接轴60与翻转结构40固定,连接轴60沿与升降机构20的滑动侧21大致垂直的方向固定在摄像头模组30的两端,翻转结构40包括齿轮41和齿条42,齿轮41设置在连接轴60上,齿条42与齿轮41啮合。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手动施力使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内转动,此时,连接轴60会跟随摄像头模组30的转动而转动,与此同时,连接轴60还会带动齿轮41旋转,从而齿轮41与齿条42啮合。当然,用户还可以向外滑动升降机构20,从而使得齿条42相对于升降机构20向内移动,齿轮41与齿条42啮合,使得齿轮41旋转,齿轮41的内圈与连接轴60固定连接,从而齿轮41会带动连接轴60转动,以此实现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内的转动。其中,齿条42可以是直齿齿条42,此时,齿轮41是与齿条42配对使用的直齿圆柱齿轮41;当然,齿轮41还可以是斜齿齿条42,此时,齿轮41是与齿条42配对使用的斜齿圆柱齿轮41。对于齿轮41和齿轮4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选用,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连接轴60可以是一个,当然,连接轴60也可以是两个。当连接轴60是一个时,连接轴60沿与升降机构20的滑动侧21大致垂直的方向固定在摄像头模组30的内部,且连接轴60的两端部延伸至摄像头模组30的外部并与翻转结构40固定。当连接轴60是两个时,连接轴60的一端固定在摄像头模组30的侧壁上,连接轴60的另一端与翻转结构40固定。
其中,上述用语“大致”意在表明,连接轴60不需要绝对与升降机构20的滑动侧21垂直,在允许的范围内,由于制造公差和装配,连接轴60可以相对于所述滑动侧21稍微倾斜一定角度,此种情况下,也认为连接轴60沿与升降机构20的滑动侧21垂直的方向布置在摄像头模组30的两端。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可以认为在升降机构20滑动的过程中,连接轴60始终与升降机构20的滑动侧21垂直。
另外,升降机构20的滑动侧21与壳体10滑动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升降机构20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方式与壳体10滑动连接,能够使得升降机构20在位于壳体10内部的状态和位于壳体10外部的状态之间随意手动滑动切换即可,在此不做过多限制。例如,升降机构20通过位于其滑动侧21两侧的安装板11固定在壳体10内,其中,安装板11沿升降机构20的滑动方向布置,该滑动侧21与安装板11可以采用凸起111和凹槽211配合的方式实现滑动,凸起111和凹槽211中的一者位于升降机构20的滑动侧21,凸起111和凹槽211中的另一者位于安装板11上。参考图5中所示,安装板11上设置有凸起111,升降机构20的滑动侧21设置有凹槽211,升降机构20与壳体10通过凹槽211和凸起111的配合实现滑动连接。其中,凹槽21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以避免升降结构滑动脱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4中所示,壳体10上还连接有显示屏,当升降机构20在滑动至位于壳体10内部时,摄像头模组30处于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使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朝向显示屏的背面方向,以形成为后摄摄像头模组31。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显示屏,后摄摄像头模组31状态时,摄像头模组30与显示屏的方向相背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只需要使用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与显示屏的朝向相反的拍摄功能。这种情况下,升降机构20和翻转结构40都处于初始状态,也就是说,升降机构20位于壳体10内部,此时摄像头模组30也位于壳体10内部,此时,无需滑动升降机构20,也无需驱动翻转结构40,此状态下的摄像头模组30背离用户,就是说摄像头模组30朝向显示屏的背面方向的平面区域,可以用于拍照,录像等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至图8中所示,当升降机构20在滑动至位于壳体10外部时,翻转结构40驱动摄像头模组30绕连接轴60转动至预设角度,以使摄像头模组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使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与显示屏的朝向相同,以形成为前摄摄像头模组32;第二位置使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与显示屏的朝向具有预设夹角,以形成为智能摄像头模组33用于拍摄或扫描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
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不同,摄像头模组30的升降和翻转过程也不相同。
作为一种应用场景,参考图6和图7中所示,用户只需使用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与显示屏的朝向相同的拍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将升降机构20手动上滑,滑动至位于壳体10外部的状态时,止挡结构50开启工作状态并将升降机构20固定好。然后手动旋转摄像头模组30为180°即可将后摄摄像头模组31切换为前摄摄像头模组32,此状态下的摄像头模组30朝向用户,可以用于自拍、视频通话等功能。可以理解的是,将摄像头模组30从前摄摄像头模组32切换为后摄摄像头模组31的过程相反,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另一种应用场景,参考图7中所示,用户需使用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与显示屏的朝向相同的拍摄功能,还需使用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与显示屏的朝向成一定夹角的拍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将升降机构20手动上滑,滑动至位于壳体10外部的状态时,止挡结构50开启工作状态并将升降机构20固定好。然后手动旋转摄像头模组30至其拍摄方向与后摄摄像头模组31的初始状态的拍摄方向成一定夹角,此夹角大于180°但小于360°,即可将后摄摄像头模组31切换为智能摄像头模组33状态,此状态下的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朝向显示屏前方的平面区域,可以用作辅助学习的学习工具,例如学生平板电脑,对放置于平面上的学习资料进行拍照扫描等功能,有效提高该电子设备100拍摄功能的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将摄像头模组30从智能摄像头模组33切换为后摄摄像头模组31的过程相反,在此不做赘述。
当然,在本应用场景中,参考图6中所示,用户还可以首先将升降机构20手动上滑,滑动至位于壳体10外部的状态时,止挡结构50开启工作状态并将升降机构20固定好。然后手动旋转摄像头模组30为180°即可将后摄摄像头模组31切换为前摄摄像头模组32,参考图7中所示。再继续向外滑动升降机构20,此时止挡结构50失效,当升降机构20上升到预设位置,止挡结构50再次开启工作状态可将升降机构20固定好。其中,在升降机构20继续向外滑动的过程中,翻转结构40会驱动摄像头模组30相对于升降机构20转动,从而实现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与后摄摄像头模组31的初始状态的拍摄方向成一定夹角,此夹角大于180°但小于360°,即可将后摄摄像头模组31切换为智能摄像头模组33状态,此状态下的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朝向显示屏前方的平面区域,可以用作辅助学习的学习工具,例如学生平板电脑,对放置于平面上的学习资料进行拍照扫描等功能,有效提高该电子设备100拍摄功能的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此种情况下,将摄像头模组30从智能摄像头模组33切换为后摄摄像头模组31的过程相反,在此不做赘述。
另外,当摄像头模组30处于前摄摄像头模组32时,也可以不继续向外滑动升降机构20,用户可以手动继续旋转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内转动,摄像头模组30的转动会带动翻转结构40转动,进而驱动齿轮41齿条42啮合,此时,即可将前摄摄像头模组32切换为智能摄像头模组33状态,此状态下的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朝向显示屏前方的平面区域,可以用作辅助学习的学习工具,例如学生平板电脑,对放置于平面上的学习资料进行拍照扫描等功能,有效提高该电子设备100拍摄功能的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将摄像头模组30从智能摄像头模组33切换为前摄摄像头模组32的过程相反,在此不做赘述。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初始状态时,由于摄像头模组30设于电子设备100的壳体10内,不需占用电子设备100的正面空间,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全面屏设计。并且摄像头模组30为可翻转设计,可以在使用时翻转摄像头模组30以改变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可以使摄像头模组30形成为前摄摄像头模组32,也可以使摄像头模组30形成为智能摄像头模组33状态,用于拍摄或扫描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无需额外配套小配件,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有效增大该电子设备100的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范围,降低成本,简化功能动作,操作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使用场景仅仅为举例说明的部分使用场景,本方案还包括其他没有列举的使用场景,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摄像头模组30拍摄或扫描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时,也就是说,当摄像模组30处于第二位置时,摄像头模组30与升降机构20的夹角为65°-75°,即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方向与显示屏形成65°-75°夹角,优选地,该角度可为65°,70°,72°及75°,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30的翻转预设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调节,避免摄像头模组30过度旋转,参考图2中所示,连接轴60远离摄像头模组30的端部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用于限制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内转动。该限位件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设置,能够使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内转动即可,例如,该限位件可以是沿连接轴60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凸块,该凸块可以与升降结构的安装腔内的配套部件例如止挡块配合使用。限位件还可以是沿连接轴60的径向向内形成的凹槽211,升降结构的安装腔内设置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布置在凹槽211内,也可以实现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内转动。
升降机构20可以具有多种构造方式,能够承载摄像头模组30,并在位于壳体10内部的状态和位于壳体10外部的状态之间切换即可。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中所示,升降机构20为矩形滑块,矩形滑块开设有第一通孔22,其中,该矩形滑块的厚度不小于摄像头模组30的厚度,第一通孔22沿矩形滑块的厚度方向开设,如此,可以将摄像头模组30布置在第一通孔22内,也就是说,摄像头模组30通过连接轴60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通孔22中,避免在滑动的过程中,损坏摄像头模组30。升降机构20的厚度相对于其宽度和长度小很多,在满足承载强度要求的同时,可以减轻其重量,便于用户上下滑动升降机构20,省时省力;矩形滑块内部形成有安装腔,翻转结构40布置在安装腔内部,以方便实现摄像头模组30的角度调节。
其中,参考图2中所示,第一通孔22的下方开设有开口23,开口23与安装腔连通,齿条42的端部设置有止挡部43,止挡部43穿过开口23并延伸至开口23的外部,其中,当止挡部43与壳体10的供升降机构20滑动伸出的端部抵接之后,翻转结构40驱动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内旋转。在将后摄摄像头模组31切换成前摄摄像头模组32时,用户将升降机构20手动向外滑动,当升降机构20带动摄像头模组30位于壳体10外部时,止挡部43与壳体10的供升降机构20滑动伸出的端部抵接,此时,第一磁吸结构51同时开启工作状态,从而将升降机构20固定好。此时,用户放手后,升降机构20不会动。然后用户再手动旋转摄像头模组30,或继续向外滑动升降机构20,来实现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转动时姿态稳定,不会发生晃动。此时,不管是用户采用手动旋转摄像头模组30的方式使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转动,还是用户采用继续向外滑动升降机构20的方式使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转动,止挡部43在开口23内会产生升降行程,止挡部43的升降行程与升降机构20的滑动方向相反。
此外,参考图3和图4中所示,安装腔内沿升降机构20的滑动方向还固定有切换部70,切换部70位于翻转结构40的下方,切换部70包括固定轴71和套接在固定轴71外部的弹簧72,固定轴71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其中,固定轴71远离升降机构20的一端为装配端,装配端固定在升降机构20的安装腔内,固定轴71靠近升降机构20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与翻转结构40之间留有间隙,以方便摄像头模组30在预设角度内转动。弹簧72的一端与装配端固定连接,弹簧72的另一端与翻转结构40抵接。在升降机构20的滑动过程中,当止挡部43与壳体10的供升降机构20滑动伸出的端部抵接时,弹簧72处于初始的自由状态,当摄像头模组30转动时,弹簧72处于压缩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当摄像头模组30从前摄摄像头模组32姿态向智能摄像头模组33姿态调整时,弹簧72由自由状态逐渐伸缩。相反的过程是,当摄像头模组30从智能摄像头模组33状态向前摄摄像头模组32姿态调整时,弹簧72的伸缩量逐渐减小进而从伸缩状态调整为自由状态。
另外,切换部70用于使摄像头模组30在止挡部43与壳体10的供升降机构20滑动伸出的端部抵接前限制翻转结构40翻转。如此,将后摄摄像头模组31切换成前摄摄像头模组32或智能摄像头模组33时,在将升降结构向外滑动时,该切换部70可以避免翻转结构40翻转,也就是说,可以避免摄像头模组30旋转,这样在升降机构20上滑或下降的过程中,摄像头模组30就不会与安装腔内的其他零部件碰撞而发生损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升降机构,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使所述升降机构在滑动至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位置和滑动至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位置之间进行滑动;
摄像头模组,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
翻转结构,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摄像头模组连接,当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时,所述翻转结构用于切换所述摄像头模组相对于所述升降机构旋转的预设角度,以改变所述摄像头模组相对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拍摄角度;以及
止挡结构,设在所述壳体内,当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时,所述止挡结构用于固定所述升降机构,以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角度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结构包括第一磁吸结构,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当所述摄像头模组形成为前摄摄像头模组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以固定所述升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为第一面,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为第二面;
当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当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结构还包括第二磁吸结构,所述第二磁吸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的上方,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包括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当所述摄像头模组拍摄或扫描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时,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磁吸连接以固定所述升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为第一面,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为第二面;
当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时,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当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时,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翻转结构固定,所述连接轴沿与所述升降机构的滑动侧大致垂直的方向固定在所述摄像头模组的两端,所述翻转结构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连接有显示屏,当所述升降机构在滑动至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时,所述摄像头模组处于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背面方向,以形成为后摄摄像头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升降机构在滑动至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时,所述翻转结构驱动所述摄像头模组绕所述连接轴转动至预设角度,以使所述摄像头模组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所述第一位置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相同,以形成为前摄摄像头模组;
所述第二位置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具有预设夹角,以形成为智能摄像头模组用于拍摄或扫描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摄像头模组拍摄或扫描学习场景下的图像信息时,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升降机构的夹角为65°-75°。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端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所述预设角度内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摄像头模组通过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矩形滑块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翻转结构布置在所述安装腔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齿条的端部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穿过所述开口并延伸至所述开口的外部,其中,当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壳体的供所述升降机构滑动伸出的端部抵接之后,所述翻转结构驱动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所述预设角度内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沿所述升降机构的滑动方向还固定有切换部,所述切换部位于所述翻转结构的下方,所述切换部包括固定轴和套接在所述固定轴外部的弹簧,所述固定轴靠近所述翻转结构的端部与所述翻转结构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弹簧的靠近所述翻转结构的端部与所述翻转结构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部用于使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壳体的供所述升降机构滑动伸出的端部抵接前限制所述翻转结构翻转。
CN202021203499.3U 2020-06-23 2020-06-23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2411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3499.3U CN212411102U (zh) 2020-06-23 2020-06-23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3499.3U CN212411102U (zh) 2020-06-23 2020-06-23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1102U true CN212411102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3499.3U Active CN212411102U (zh) 2020-06-23 2020-06-23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11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7425A (zh) * 2022-05-20 2022-07-29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7425A (zh) * 2022-05-20 2022-07-29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6743U (zh) 一种具有升降式可翻转摄像头的电子设备
CN211427203U (zh) 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
CN206413083U (zh) 电子设备
JP4203476B2 (ja) 携帯情報装置
CN106790826A (zh) 电子设备
CN212064116U (zh) 一种摄像模组可升降且可翻转的电子设备
WO2021121118A1 (zh) 电子装置
WO2022089343A1 (zh) 电子设备
US11619338B2 (en) Foldable gimbal photographing device
KR20190127960A (ko) 짐벌 촬영장치
CN212588391U (zh) 一种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212411102U (zh) 电子设备
CN203759611U (zh) 一种移动电子设备连接显示屏和键盘的结构
CN113949757A (zh) 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0017367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427419B (zh) 翻转功能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4004002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334239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183420U (zh) 一种拍摄角度可调的智能终端设备
CN111090300A (zh) 具有可滑动屏幕的护眼平板
CN212519137U (zh) 电子设备
CN110661958B (zh) 电子设备
CN112053626B (zh) 显示装置
CN21206417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5696014A (zh) 升降摄像头模组及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