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7203U - 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7203U
CN211427203U CN202020216076.9U CN202020216076U CN211427203U CN 211427203 U CN211427203 U CN 211427203U CN 202020216076 U CN202020216076 U CN 202020216076U CN 211427203 U CN211427203 U CN 211427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osed
camera module
sliding
housing
mai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60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大福
金祖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60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7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7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7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摄像装置和升降推动机构,设备主体包括设备壳体和设于设备壳体的显示屏,设备壳体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一滑槽,摄像装置包括主壳体和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设于主壳体,主壳体可滑动连接于设备壳体;推动机构设于设备壳体内与主壳体连接,推动机构设有凸出于且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推块,在推动力作用下,推块沿第一滑槽的第一端向第二端滑动,带动主壳体相对设备壳体滑动,在主壳体带动下,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可在与显示屏的显示面同向的和与显示面形成一定角度之间切换。采用本方案,能够有效调节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角度,无需额外使用辅助配件,操作便捷,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除了具备基本的通话、上网、拍摄等功能外,还配备了辅助学习功能。例如,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上的摄像头识别书本的内容并在显示屏上实时显示,从而用户可通过显示屏上显示的书本内容进行学习。
当前,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辅助学习时,多采用辅助配件(例如在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处额外增加反光镜)改变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使得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能够对准放置于电子设备前方的学习书籍(例如课本或者是课外读物等)。但是,这种方式使用起来不够便捷,需手动将辅助配件对准摄像头设置,而且因辅助配件与电子设备可分离,容易丢失,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能够有效调节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满足用户不同使用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包括设备壳体和设于所述设备壳体上的显示屏,所述设备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摄像装置,包括主壳体和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设于所述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可滑动连接于所述设备壳体;以及
推动机构,设于所述设备壳体内,推动机构与所述主壳体连接,所述推动机构设有凸出于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推块;
在推动力作用下,所述推块可沿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滑动,带动所述主壳体相对所述设备壳体滑动,在所述主壳体带动下,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可在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同向和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形成一定角度之间切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设备壳体的正面,所述第一滑槽设于所述设备壳体的背面或与所述正面相邻的侧面,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设备壳体的不同表面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滑槽为长条形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一位置,所述推块自所述第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主壳体和所述摄像头模组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外,且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和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同向;
所述推块自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端时,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由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显示面同向切换至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显示面形成一定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设备壳体内,所述推块设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主壳体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可转动设于所述主壳体,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摄像头模组相对所述主壳体发生转动,以调整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形成的所述一定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导向部件、滑块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设于所述设备壳体,且所述第一导向部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滑块包括滑动部分和推动部分,所述滑动部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件,所述滑动部分上设有所述推块,所述推动部分自与滑动部分的连接处延伸至与所述主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主壳体和所述推动部分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的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沿其自身高度方向延伸的避空槽,所述避空槽内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杆,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螺杆,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避空槽的两内壁面上,所述推动部分延伸至所述避空槽,且所述推动部分对应所述第一固定螺杆设有穿设通孔,所述穿设通孔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螺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推动部分的一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连接杆向下延伸,所述延伸部上设有滑轨,所述设备壳体上设有第二导向部件,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部件。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固定框架,所述第一固定框架固设于所述设备壳体,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包括相对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设有容置槽,所述摄像头模组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转动设于所述容置槽,所述下端与所述推动部分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旋转轴,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向下延伸至所述主壳体外且可滑动连接于所述设备壳体,所述第二传动件设于所述主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部分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且所述旋转轴伸入所述容置槽内与所述摄像头模组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为齿条,所述第二传动件为齿轮,所述设备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处还设有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设备壳体上的滑动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所述推块沿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主壳体相对所述设备壳体向上滑动至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外,所述齿条的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限位件连接;
所述推块沿所述第一位置继续滑动至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二端时,所述主壳体相对所述设备壳体向上继续滑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的第一部分转动啮合以带动所述旋转轴和所述摄像头模组发生转动,以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形成夹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螺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固定螺杆固定穿设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弹性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螺杆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部分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且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上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且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下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螺杆的一端固定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固定螺杆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固定穿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二传动件伸入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旋转轴部分伸入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旋转轴的另一部分伸入所述容置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固定槽,所述盖板对应所述摄像头模组所在位置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提供所述摄像头模组转动和取景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设备壳体为长条形壳体,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设备壳体的任一端部或任一侧部,所述第一开口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设备壳体的任一端部的端面或任一侧部的侧面,且推块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端时,所述主壳体的对外端面齐平于或低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所在平面。
可选地,所述推块为条形块;
所述升降推动机构为一个,位于所述主壳体的一侧,或者,所述升降推动机构为两个,分位于所述主壳体的两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主壳体相对所述设备壳体滑动至所述第一开口外的行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为框架式结构,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设备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滑动空间,所述主壳体的下端向外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用于在所述主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外且所述推块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二端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有效调节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实现学习辅助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摄像头模组设置在设备壳体内,利用推动机构的作用,在推动推块沿设备壳体的第一滑槽的第一端向第二端滑动时,可使得主壳体相对设备壳体滑动,从而在主壳体的带动下,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可在与显示屏的显示面同向和与显示屏的显示面形成一定角度之间切换,从而实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角度的有效调节,无需额外使用辅助配件,操作便捷,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可快速调节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角度。本实用新型采用齿条、齿轮和旋转轴配合的方式,在推块沿第一滑槽滑动至摄像头模组位于设备壳体的第一开口外时,该齿轮可相对齿条转动啮合,从而带动旋转轴和摄像头模组转动,实现快速调节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角度。
(3)提高用户参与感。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设备壳体设置第一滑槽,然后在设备壳体内设置推动机构,利用推动机构上的推块滑动设于第一滑槽,在用户需使用摄像头模组时,只需手动推动推块,使得推块可沿着第一滑槽滑动,即可实现推动摄像头模组相对设备壳体滑动。操作简单便捷,提高用户参与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的推块位于第一滑槽的第一端处时该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推块位于第一滑槽的第一位置处时该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推块位于第一滑槽的第二端处时该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该本实施例的设备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电子设备(省略显示屏、设备壳体的中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电子设备(省略显示屏、设备壳体的中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的推块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的电子设备(省略显示屏、设备壳体的中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的旋转机构设于第二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固定框架、旋转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施例的第一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其中,图1中位于图纸方向左侧的图为电子设备的正面,位于图纸方向右侧的图为电子设备的背面。同样的,在图2中,位于图纸方向左侧的图为电子设备的正面,位于图纸方向右侧的图为电子设备的背面。同样的,在图3中,位于图纸方向左侧的图为电子设备的正面,位于图纸方向右侧的图为电子设备的背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摄像装置20 和推动机构。其中,设备主体10包括设备壳体11和设于设备壳体11正面的显示屏12,设备壳体11上设有第一开口11a和第一滑槽11b,该第一滑槽 11b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开口11a的开口方向垂直,且该第一滑槽11b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12。摄像装置20包括主壳体21和摄像头模组22,摄像头模组22设于主壳体21,主壳体21可滑动连接于设备壳体11。该推动机构设于设备壳体11内并与主壳体21连接,该推动机构设有凸出于且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11b的推块31。在推动力作用下,该推块31可沿第一滑槽 11b滑动,带动主壳体21相对设备壳体11滑动,在主壳体21的带动下,摄像头模组22的拍摄方向可在与显示屏12的显示面同向和与显示屏的显示面形成一定角度之间切换。
其中,推块31位于第一滑槽11b的第一端110时,主壳体21以及摄像头模组22位于设备壳体11的第一开口11a内的位置,此时,摄像头模组22 的拍摄方向和显示屏12的显示面同向。作为该位置下的应用场景,因摄像头模组隐藏在设备壳体内,此时用户无法使用该电子设备的拍摄、视频功能。
推块31由第一滑槽11b的第一端110滑动至位于第一滑槽11b的第二端 112时,主壳体21以及摄像头模组22位于设备壳体11的第一开口11a外部的位置,此时,摄像头模组22的拍摄方向和显示屏12的显示面形成一定角度。作为该位置西安的应用场景,因此时摄像头模组位于第一开口外,且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和显示屏的显示面形成了一定角度,优选为大于0°小于180°的角度,用户可使用该摄像头模组实现拍摄、视频及学习辅助功能(即摄像头模组能够拍摄放置在其下方的书本内容,然后将拍摄后的内容在显示屏上呈现,供用户学习书本内容的功能)。
可选的,上述的第一滑槽和第一开口应位于设备壳体的不同表面上,例如,该第一滑槽11b可设置在设备壳体的背面或与正面相邻的侧面。当第一滑槽设置在设备壳体的背面时,该第一开口可设置在设备壳体的端面或侧面。当第一滑槽设置在设备壳体的侧面时,第一开口则只能设置在设备壳体的端面。
本实施例以该第一滑槽11b位于设备壳体11的背面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1b可为长条形槽,其还可包括位于第一端110 和第二端112之间的第一位置。其中,第二端112位于该第一端110的上方,第一位置位于第一端110的上方且位于第二端112的下方。推块31位于第一端110的端部时,主壳体和摄像头模组22位于设备壳体11内。当推块沿着第一端110继续向上滑动至第一位置时,该主壳体和摄像头模组22位于第一开口外,但此时,摄像头模组22的拍摄方向和显示屏12的显示面依然是同向的。也就是说,在推块31滑动至第一滑槽11b的第一位置时,尽管主壳体 21和摄像头模组22已经位于第一开口外,但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相较于推块31在第一滑槽11b的第一端110时,并未发生改变。而当该推块31继续向上滑动至第二端的端部时,主壳体21沿第一开口外继续向上滑动,而摄像头模组22则相对主壳体21发生了转动,从而摄像头模组22的拍摄方向发生了改变。
推块31由第一滑槽11b的第一端110向第一位置滑动的过程中,对于主壳体21和摄像头模组22而言,其实质上是发生了位置上的升降,即,由设备壳体11内滑动至设备壳体11外,但此时,摄像头模组22的拍摄方向尚未发生变化。而当推块31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端112的端部位置时,同样的,对于主壳体21而言,其位置发生了升降,但对于摄像头模组22而言,其此时则是拍摄方向发生了变化,由和显示屏12的显示面同向切换至与显示屏 12的显示面形成了一定角度。
可选地,由于该主壳体21的滑动是通过用户手动推动推块31实现的,因此,为了便于用户能够较为准确掌握推动推块31沿着第一滑槽11b滑动的位置,在设备壳体11的背面上,对应该第一滑槽11b的第一端110、第一位置、第二端112的所在位置可设置有标识(未图示),该标识可为文字、图形(例如箭头、直线、圆点等等),该标识可选用丝印方式或者是热压方式形成在该设备壳体11上,从而对用户推动推块31沿该第一滑槽11b的位置滑动起到指引和标识作用。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1中位于右侧的图(图纸方向)为该电子设备的背面图,且该背面图中用放大图的方式示出了推块31和第一滑槽11b 的相对位置关系,由该图中可以看出,推块31位于第一滑槽11b的下部(即第一端110的端部),其未相对第一滑槽11b发生滑动,此时,主壳体和摄像头模组位于第一开口内时。图2中位于右侧的图为该电子设备的背面图,且该背面图中用放大图的方式示出了推块31和第一滑槽11b的相对位置关系,由该图中可以看出,推块31位于第一滑槽11b的上部(即第一滑槽的第一位置),其相对于图1而言,是在图1的基础上,沿着第一滑槽11b向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得到的,此时,主壳体21以及摄像头模组均位于第一开口外,且摄像头模组22的拍摄方向和显示屏12的显示面同向。同理,图3中位于右侧的图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背面图,且该背面图中用放大图使出了摄像头模组22相对主壳体21发生转动这一状态下,推块31和第一滑槽11b 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该放大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推块31位于第一滑槽11b 的最上部(即第二端112的端部),此时,摄像头模组22的拍摄方向与显示屏12的显示面形成了该一定角度。
由此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由于推动机构的设计,在用户无需使用拍摄功能时,可将摄像头模组22藏设在设备壳体11内,在需使用拍摄功能时,再通过推动机构的推动功能使得摄像头模组22滑动至设备壳体11外,解除设备壳体11对摄像头模组22的遮挡。而在需使用学习辅助功能时,可通过推动机构的推动功能使得摄像头模组22发生转动,实现调节摄像头模组22 相对显示屏12的显示面的拍摄方向。这样,不仅替代了传统的采用将摄像头模组22直接设置在边框区的设计,减少摄像头模组22对边框区的空间占用,有效提高屏占比,满足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大屏化要求。同时,还可实现快速、有效调节摄像头模组22的拍摄方向,调节方式简单可靠,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可为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是智能手表等。本实施例以该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为例进行说明。
当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时,则该设备主体10可为平板主体,设备壳体 11则为该平板壳体。设备主体10内可设置但不局限于主板、麦克风、扬声器、指纹识别模组、通信模块等器件。
进一步地,该设备壳体11为近似长方形壳体,其长度方向上为两端,其宽度方向上为两侧,则第一开口11a可设置在设备壳体11的任一端或者任一侧。具体地,为了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第一开口11a可设置在设备壳体11 的顶端,并且,第一开口11a为贯穿设备壳体11的顶端端面的开口。此外,为了便于用户操作和使用,该第一开口11a可设置在设备壳体11的顶端的中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1a也可设置在设备壳体11的底端、设备壳体11的两侧,以及第一开口11a也可设置在设备壳体11的顶端的非中部位置。
此外,为了能够实现主壳体21和摄像头模组22能够相对第一开口11a 滑动,则第一开口11a的形状应与主壳体21的形状相适配,从而方便主壳体 21滑动至第一开口11a外或滑动至第一开口11a内。可选地,主壳体21可为方形壳体。
进一步地,在推块31位于第一滑槽11b的第一端110的端部时,主壳体 21位于该第一开口11a内,该主壳体21的对外端面和第一开口11a的所在平面齐平或者是低于该第一开口11a的所在平面。即,在上述情况下,用户通过第一开口11a只能观看到该主壳体21的对外端面,从而可以减少主壳体 21外露,起到保护主壳体21以及提高该电子设备的外观简洁性的效果。
进一步地,该第一滑槽11b可设置在设备壳体11的背面,并且第一滑槽 11b为贯通的滑槽,其贯通设备壳体11的背面,从而第一滑槽11b可以与设备壳体11的内部连通。第一滑槽11b可为长条形槽,且第一滑槽11b的长度延伸方向和第一开口11a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由前述可知,第一开口11a 设置在设备壳体11的顶端,第一开口11a的长度方向沿着设备壳体11的宽度方向延伸,因此,第一滑槽11b可设置在设备壳体11靠近顶端的位置,并且,第一滑槽11b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沿着设备壳体11的长度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滑槽11b在设备壳体11上的最小设置长度应以该推块31在第一滑槽11b内滑动,推动摄像头模组22能够由设备壳体11内滑动至第一开口11a外不受到设备壳体11的遮挡,且摄像头模组22能够相对主壳体21发生转动实现拍摄方向改变为准。
可选地,推块31可为条形块,其可一体成型于该滑动部分。例如,推块 31可为U形块、椭圆形块、方形块或者是圆形块。为了确保该推块31与用户的手指具有一定接触面积,该推块31优选可为长条形的椭圆形块。
可选地,该主壳体21的正面与显示屏12的显示面朝向一致,并且,摄像头模组22在主壳体21上的拍摄方向也同样朝向显示屏12的显示面。由此可知,在摄像头模组22滑动至第一开口11a外时,其可作为该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使用,从而用户可实现自拍、视频等操作。则对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而言,在设备壳体11的背面,还可进一步设置后置摄像头。
可选地,为了实现摄像头模组22的电性连接,该摄像头模组22的电路板可自主壳体21内向外延伸并与位于该主壳体21下部的主板电连接。具体地,该主板为设置在设备壳体11内的主板,该摄像头模组22的电路板可选用柔性电路板。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摄像头模组可自设备壳体内滑出且可相对主壳体发生转动,该推动机构可包括升降机构30和旋转机构40。其中,升降机构30设于该设备壳体内,该推块可设置在该升降机构30,该主壳体21和升降机构30连接,旋转机构40则可转动设于该主壳体21,该摄像头模组22 与旋转机构40连接。旋转机构40用于带动摄像头模组22相对主壳体21发生转动,以调整摄像头模组22的拍摄方向与显示屏的显示面形成的该一定角度。
其中,升降机构30主要用于实现该主壳体21相对设备壳体11发生的滑动,而旋转机构40则用于在主壳体21的滑动带动下,带动摄像头模组22 相对主壳体21发生转动。
可选地,升降机构30可为一个或两个。
当升降机构30为一个时,其可设置在主壳体21的一侧,例如图4、5 所示,该升降机构30设置在主壳体21的左侧,此时,第一滑槽11b设置在设备壳体11靠近左侧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升降机构 30也可设置在主壳体21的右侧,则此时,第一滑槽11b应对应设置在设备壳体11靠近右侧的位置。
当升降机构30为两个时,其可分设在主壳体21的两侧,则此时,第一滑槽11b应为两个,推块31也为两个,从而用户可通过两个推块31同时推动主壳体21相对设备壳体11发生滑动,以达到主壳体21在滑动时可保持平衡的效果。
本实施例主要以升降机构30为一个为例,并且该升降机构30设置在该主壳体21的左侧(如图4、5的纸面方向向左)。采用升降机构30为一个的设计,一方面节省对于设备壳体11内部空间的占用,另一方面,用户单手即可操作,操作更加便捷。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0包括第一导向部件 32、滑块33以及第一弹性件34,第一导向部件32固定设于设备壳体11,且第一导向部件3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滑槽11b的长度方向同向。滑块33包括滑动部分33a和推动部分33b,滑动部分33a滑动穿设于第一导向部件32,且滑动部分33a上设有该推块31。推动部分33b由与滑动部分33a连接的位置延伸至与主壳体21连接,第一弹性件34则连接在主壳体21和推动部分 33b之间。其中,该第一导向部件32可为导向杆或者是形成在设备壳体11 上的导向槽。以第一导向部件32为导向杆为例。
具体地,第一导向部件32可为长条形导向杆,其可设置在设备壳体11 内部靠近第一滑槽11b的位置。可选地,第一导向部件32可为一根或者是多根。优选地,本实施例以该第一导向部件32为两根为例。
更具体地,升降机构30还包括第一固定框架35,第一固定框架35固设于该设备壳体11内,该第一导向部件3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该第一固定框架35。优选地,第一固定框架35为开放式框架,包括第一固定块35a、第二固定块35b和连接于第一固定块35a和第二固定块35b之间的固定杆35c,且固定杆35c连接在第一固定块35a和第二固定块35b的同一侧,该固定杆 35c、第一固定块35a和第二固定块35b围合形成导向空间,第一导向部件 3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块35a和第二固定块35b。当该第一导向部件32为两根时,该两根第一导向部件32间隔且并列设置。
其中,第一固定块35a设置在第二固定块35b的正上方,固定杆35c的两端刚好竖直连接于第一固定块35a和第二固定块35b,第一导向部件32的两端也刚好竖直连接于第一固定块35a和第二固定块35b。
此外,为了提高该第一固定框架35在设备壳体11上的固定可靠性,在固定杆35c的背离导向空间的一侧可设置固定条板35d,利用固定条板35d 通过螺钉、螺栓等方式固定至设备壳体11。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框架35还可通过粘接、卡扣固定等方式与设备壳体11连接。
可选地,该推块31的滑动部分33a上对应第一导向部件32可设置通孔,从而滑动部分33a通过通孔穿设在第一导向部件32上,这样,利用第一固定块35a和第二固定块35b,能够有效限制滑动部分33a在第一导向部件32上的滑动位置,比如,滑动部分33a沿着第一导向部件32向下滑动至与位于下部的第二固定块35b接触时,则此时,滑动部分33a到达其向下滑动的限位位置,无法继续向下滑动。再比如,滑动部分33a沿着第一导向部件32向上滑动至与位于上部的第一固定块35a接触时,则此时,滑动部分33a到达其向上滑动的限位位置,无法继续向上滑动。
进一步地,因滑动部分33a在导向空间内滑动,故滑动部分33a可为与导向空间形状相适配的方形块状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部分33a还可为圆形块或者是U形块等。
进一步地,推动部分33b与滑动部分33a一体成型,且推动部分33b位于导向空间外,该推动部分33b自滑动部分33a的外侧向下倾斜且延伸至与主壳体21连接,从而使得该推块31的截面形状近似7字形。可选地,推动部分33b与主壳体21可直接连接或者是间接连接,推动部分33b与主壳体 21之间可通过螺钉、螺栓固定方式,或者是通过卡扣、粘接等方式固定,从而在滑动部分33a沿着第一导向部件32向上或向下滑动时,推动部分33b 可推着主壳体21相对设备壳体11对应向上或向下滑动,从而实现主壳体21 上的摄像头模组22的升降。
可选地,在主壳体2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21a,该连接杆21a设有沿其自身高度方向延伸的避空槽21b,该避空槽21b内设有第一固定螺杆21c,该第一弹性件34可为弹簧,其穿设在该第一固定螺杆21c上,并且第一弹性件 3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避空槽21b的两个相对的内壁面上,推动部分33b自滑动部分33a延伸至该避空槽21b内,且该推动部分33b对应该第一固定螺杆 21c设有穿设通孔,该穿设通孔固定穿设于第一固定螺杆21c。
其中,连接杆21a可为竖直杆件,其可设置在主壳体21的下端部,并且连接杆21a可和主壳体21一体成型。该避空槽21b为条形槽,其走向为该连接杆21a的竖直方向,并且,避空槽21b的开口贯穿连接杆21a朝向第一导向部件32的一侧面以及贯穿该连接杆21a的正面(连接杆21a的正面与主壳体21的正面一致),从而可便于该推动部分33b的设置。
可选地,第一固定螺杆21c为竖直螺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杆21a 的竖直方向上的两端,从而确保第一固定螺杆21c牢牢地固定在避空槽21b 内。在实际组装中,可先将推动部分33b的穿设通孔穿设在第一固定螺杆21c 后,再在第一固定螺杆21c上穿设该第一弹性件34,这样,在滑动部分33a 沿着第一导向部件32向上或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推动部分33b能够挤压该第一弹性件34或者在该第一弹性件34的弹性作用下回复至原位。
由此可知,该第一弹性件34的设置可有利于在需将主壳体21向下滑动回复至设备壳体11内时提供弹性作用力,使得推动部分33b能够带动主壳体 21向下滑动回复其初始位置。
可选地,为了提高主壳体21相对设备壳体11的滑动顺畅性,避免主壳体21在滑动过程中出现偏差,在连接杆21a远离该推动部分33b的一侧可设置延伸部22,该延伸部22可自连接杆21a向下延伸,且该延伸部22上可设置滑轨221,在设备壳体11上设置有第二导向部件111,滑轨22111可滑动连接于该第二导向部件111。具体地,该延伸部22一体成型于连接杆21a的右侧,并且其延伸自连接杆21a的下方,该延伸部22同样可为杆状或者是条板状结构,其正面上可设置有滑轨,然后在设备壳体11对应该延伸部22所在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部件111,该第二导向部件111可为导向块,其可通过螺钉、螺栓固定方式固定在设备壳体11上。该第二导向部件111可用于该延伸部22滑动过程中提供导向作用,使得主壳体21在向上或向下滑动过程中能够保持平衡和滑动流畅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导向部件111还可为导向槽或者是导向杆等。
结合图10至图14所示,主壳体21包括相对的上端210和下端212,由前述可知,主壳体21为方形壳体,则其上端210方向与设备壳体11的顶端方向同向,其下端212方向与设备壳体11的底端方向同向。在主壳体21的上端210可设置容置槽213,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设于该主壳体21的上端210 的旋转机构40,该摄像头模组22可通过旋转机构40转动设于该容置槽213,而主壳体21的下端212则和推动部分33b连接。该旋转机构40可用于在主壳体21带动摄像头模组22滑动至位于第一开口11a外时,带动摄像头模组 22相对容置槽213发生转动。
可选地,因主壳体21为方形壳体,则摄像头模组22可设置在主壳体21 的正面上的中部位置,因此,该容置槽213可同样设置在主壳体21的正面中部位置,且容置槽213的开口贯通主壳体21的正面。
可选地,因升降机构30设置在主壳体21的左侧,因此,为了便于该旋转机构40与升降机构30连接,该旋转机构40可设置在摄像头模组22的左侧,即,位于容置槽213的左侧。具体地,旋转机构40可包括第一传动件 41、第二传动件42和旋转轴43,第一传动件41包括第一部分41a和第二部分41b,第一部分41a设在主壳体21内,第二部分41b自第一部分41a向下延伸至主壳体21外且可滑动连接于设备壳体11,该第二传动件42设于主壳体21内且与第一部分41a传动连接,该旋转轴43固定连接于第二传动件42,且旋转轴43伸入容置槽213内与摄像头模组22连接。
其中,该第一传动件41可为齿条,第二传动件42可为齿轮,该齿轮可与齿条啮合,实现将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
可选地,由于第二传动件42与第一传动件41的第一部分41a传动连接,因此,可仅在第一部分41a上设置齿状结构,而第二部分41b上则不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限制第二部分41b在主壳体21带动下相对设备壳体11 的滑动位置,在设备壳体11内可设置有第一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可与第二部分41b连接以限制第二部分41b在设备壳体11上的滑动位置。具体地,为了实现有效限位,该第二部分41b的末端朝向设备壳体11的底面的方向可延伸有一卡勾411,该卡勾411和第二部分41b形成近似┘字形的结构,同时,第一限位件可为在设备壳体11的底面上对应该卡勾411可设置有卡槽或者是可为在设备壳体11上设置凸起,则在主壳体21在推块31作用下沿设备壳体 11向上滑动时,该第一传动件41也在主壳体21的带动下沿着设备壳体11 向上滑动,直至该第二部分41b上的卡勾411与第一限位件连接,若第一限位件为卡槽,则卡勾411勾住该卡槽,若第一限位件为凸起,则卡勾411勾住该凸起的一侧面,从而限制第二部分41b继续向上滑动。此时,第一传动件41停止向上滑动。
可以得知的是,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推块31到达第一位置时,此时摄像头模组22需已经位于第一开口11a外,因此,该第一位置至第一滑槽11b的第一端110之间的距离是该摄像头模组22由设备壳体11内滑动至第一开口 11a外的距离。
可以得知的是,上述摄像头模组22在旋转轴43作用下发生旋转的角度可为0-180°。
可选地,在本电子设备的一种应用场景中,该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22 为前置摄像头,其旋转角度可为0-90°,这种情况下,可应用于使用本电子设备拍摄位于电子设备前向方向下方的物品。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为平板电脑,用户可为学生,其可使用该电子设备作为学习平板使用。这样,在将平板电脑通过平板支架放置在桌面上时,可将学习资料(例如书本)摊开放在桌面上且位于平板电脑的前方。在传统的使用中,用户需手动将书本举起至平板电脑的前置摄像头的拍摄区域,使其拍摄完毕后再将书本放回桌面,操作非常麻烦。或者是用户需通过组装辅助配件,将辅助配件对准学习平板的摄像头位置,使其固定在学习平板上,然后利用辅助配件识别拍摄该桌面上的书本内容,操作麻烦,且辅助配件为分离式设计,使用过程容易丢失。而由于本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22可相对主壳体21发生转动,因此,用户只需推动该推块31使得摄像头模组22发生转动至能够拍摄到放置在桌面上的书本的角度即可,操作快捷方便,适用于广大用户。
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既可使用摄像头模组22的升降操作,又可实现摄像头模组22的转动操作。即,摄像头模组22的拍摄模式有两种:其一为前置拍摄模式,可实现视频、自拍等操作。其二为学习拍摄模式,其可实现拍摄放置在桌面上的书本。
可以得知的是,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实际使用时,该摄像头模组22的转动角度可预先设置好为固定的角度,例如为 90°,即,此时,摄像头模组22的拍摄方向和显示屏12的显示面之间形成的该一定角度为90度,在此角度下,当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桌面上时,其能够拍摄到放置在桌面上的书本的最大区域,从而减少拍摄盲区。
可以理解的是,该一定角度也可设定为30°、40°、50°、60°、70°、 80°等等。
结合图11至图14所示,为了使得该摄像头模组22能够有效回复至其原先的拍摄方向(即与显示屏12的显示面同向)时,该旋转机构40还包括第二固定螺杆44和第二弹性件45,该第二固定螺杆44固定穿设于第二部分 41b,第二弹性件45穿设在第二固定螺杆44上。可选地,为了便于第二固定螺杆44的设置,该第二部分41b可为近似7字形,其可包括第一连接部412 和第二连接部413,第一连接部412水平设置,第一部分41a固设于第一连接部412的一侧且自第一连接部412向上延伸,第二连接部413固设于第一连接部412的另一侧且自第一连接部412向下延伸,在第一连接部412上可设置通孔,第二固定螺杆44的一端固定穿设于该通孔,并且第二固定螺杆 44的另一端沿第二连接部413延伸。
采用上述方式,第二固定螺杆44可固定在第二部分41b上,使得该旋转机构40整体结构紧凑。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该第一传动部件在主壳体21上的固定,在主壳体21上可设置有固定槽215,该固定槽215位于容置槽213的左侧,第一传动件41的第一部分41a穿设于该固定槽215内,第二传动件42伸入固定槽215内,该旋转轴43可部分伸入固定槽215内和第二传动件42固接,该旋转轴43的另一部分可伸入容置槽213内。具体地,该固定槽215可为长条形槽,从而可容纳该第一传动件41的第一部分41a和第二传动件42。该固定槽215的开口方向与该容置槽213的开口方向同向,都是朝向主壳体21的正面。
进一步地,在该固定槽215内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框架216,该第二固定框架216为长条形框架,其上设有多个开口,该多个开口和固定槽215连通,第一传动件41的第一部分41a刚好固定在该第二固定框架216内,同时,该第二传动件42也刚好位于该第二固定框架216内并与第一部分41a啮合。
采用在固定槽215内进一步设置第二固定框架216的设计,可有效实现该第一传动件41和第二传动件42在主壳体21上的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该电子设备的外观装饰效果,该主壳体21上还设有盖板217,该盖板217盖设于容置槽213和该固定槽215,并且该盖板217 对应摄像头模组22所在位置设有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用于提供摄像头模组 22转动和取景的空间。具体地,该盖板217为方形盖板,其刚好盖设在容置槽213和固定槽215上,从而可遮盖该第二固定框架216,从而在主壳体21 位于第一开口11a外时,用户只能观看到摄像头模组22,提高电子设备的外观装饰效果。
结合图6至图10所示,在设备壳体11内靠近第一开口11a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件11c,其用于限制主壳体21相对设备壳体11自第一开口11a内向第一开口11a外的滑动行程。具体地,第二限位件11c可为框架式结构,其近似门字状,从而第二限位件11c与设备壳体11的底面可围合形成与第一开口11a连通的滑动空间,主壳体21的下端可向外设有突出部21f,该突出部21f用于在主壳体21沿滑动空间滑动至主壳体21位于第一开口11a外且推块31位于第一滑槽11b的第二端112的端部时与第二限位件11c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在主壳体21的下端的左侧设置该突出部 21f,且突出部21f位于连接杆21a的上方,其在主壳体21的正面上的凸出高度大于滑动空间至设备壳体11的底面的距离,从而在主壳体21向上滑动至摄像头模组22完全位于第一开口11a外时,突出部21f因该第二限位件11c 的设置而使得主壳体21无法继续向上滑动,从而用户可快速感知该摄像头模组22已经完全位于第一开口11a外,此时无需继续推动该推块31运动。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在主壳体21的下端的左侧和右侧都设置该突出部21f,设于左侧的突出部21f位于连接杆21a的上方,位于右侧的突出部21f和位于左侧的突出部21f主壳体21上位于同一高度。
由此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主壳体21相对设备壳体11滑动时,具有三重限位设计,分别说明如下:
第一重限位为:第一滑槽11b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该两端可分别为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12,第二端112位于第一端110的上方。在用户需使用摄像功能时,由于此时摄像头模组22位于设备壳体11内,推块31此时抵接在第一滑槽11b的第一端110。此时,用户只需通过推动推块31,使其沿着第一滑槽11b的长度方向向上滑动,当推块31滑动至第一滑槽11b的第二端 112时,受第二端112的限位作用,推块31无法继续向上滑动,此时主壳体 21在推动部分33b的推动作用下滑动至摄像头模组22完全位于第一开口11a 外,则用户可使用该摄像头模组22实现摄像功能和学习辅助功能。反之,若用户使用完毕该摄像头模组22,可再次通过推块31该推块31,使得该推块 31沿第一滑槽11b滑动至第一滑槽11b的第一端110时,受第一端110的限位作用,推块31无法继续向下滑动,此时主壳体21在推动部分33b的推动作用下滑动至摄像头模组22完全位于该第一开口11a内,实现摄像头的隐藏功能。
第二重限位为:固定在第一导向部件32两端的第一固定块35a和第二固定块35b,由前述可知,该第一导向部件32的杆件长度与第一滑槽11b的长度相同,因此,第一固定块35a至第二固定块35b之间的距离可大致等于该第一滑槽11b的槽长。这样,在滑动部分33a在推块31作用下沿着第一导向部件32向上或向下运动时,可由于固定在第一导向部件32两端的第一固定块35a和第二固定块35b实现限位,从而有效限制主壳体21的向上或向下滑动的位置。
第三重限位为:固定在设备壳体11内的第二限位件11c与设置在主壳体 21上的突出部21f的配合。可以得知的是,由于该第二限位件11c设置在靠近设备壳体11靠近第一开口11a的位置,并且突出部21f是设置在主壳体21 的下端位置,因此,该第二限位件11c与突出部21f的配合主要用于限制主壳体21相对设备壳体11向上滑动的位置,即,在推块31带动主壳体21向上滑动至摄像头模组22位于第一开口11a外时,为了确保主壳体21最终停下来的位置为摄像头模组22能够完全不受设备壳体11的遮挡实现拍摄功能,该第二限位件11c可与突出部21f配合,使得主壳体21不能继续向上滑动。而在主壳体21向下滑动过程中,该第二限位件11c不起到限位作用。因此,采用该第二限位件11c的主要作用是考虑到部件的装配可能存在误差而无法保证主壳体21最终在摄像头模组22滑动至第一开口11a外的位置能够满足其完全不受设备壳体11的遮挡,同时能够不与设备壳体11干涉实现拍摄。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22实现升降和旋转的过程进行描述:
①摄像头模组22上升作为前置摄像头:在未使用摄像头模组22的情况下,摄像头模组22及主壳体21均位于第一开口11a内,此时用户只能观看到主壳体21的上端端面,摄像头模组22隐藏在设备壳体11中,推块31抵接于第一滑槽11b的第一端110的端部。当用户需使用摄像头模组22实现拍摄功能时,可通过手动推动该推块31,在用户推动力作用下,推块31沿着第一滑槽11b向上滑动,在设备壳体11内,滑动部分33a在推块31作用下沿着第一导向部件32向上滑动,而推动部分33b则带动着主壳体21沿着设备壳体11向上滑动,在推块31沿着第一滑槽11b向上滑动至第一滑槽11b 的第一位置时,此时,该主壳体21带动摄像头模组22位于第一开口11a外,此时,第一位置距离该第一滑槽11b的第二端112还有一定距离。但是,由于此时摄像头模组22已经位于第一开口11a外,其不受到设备壳体11的遮挡,此时,用户可使用该摄像头模组22实现拍摄功能,则摄像头模组22此时作为前置摄像头使用,其使用模式为前置模式。
②摄像头模组22发生转动,其拍摄方向由平行于显示面的方向转由向下:在用户需使用摄像头模组22拍摄放置在桌面上的书本的内容,以使该摄像头模组22使用模式由前置模式更改为学习模式(该学习模式指摄像头模组 22的拍摄方向与显示屏12的显示面成一定角度,用户使用其拍摄书本内容的模式),则在推块31位于第一滑槽11b的第一位置时,用户可继续推动该推块31,使其沿第一滑槽11b继续向上滑动直至位于该第二端112的端部,此时,主壳体21继续沿设备壳体11向上滑动直至该主壳体21上的突出部和第二限位件抵接,而由于第一传动件41的第二部分41b上的卡勾411的设计,其在达到第一位置时与设备壳体11上的第一限位件接触,受限于第一限位件的设置,该第一传动件41停止继续上升,而连接在第一传动件41上的第二传动件42则由于该主壳体21的继续上升作用而沿着第一传动件41的第一部分41a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旋转轴43转动,进而带动摄像头模组22发生转动。
③摄像头模组22下降,隐藏于设备壳体11内。当用户使用完毕摄像头模组22,可通过手动推动推块31,使其沿着第一滑槽11b向下滑动,从而主壳体21相对设备壳体11向下滑动,此时,由于第一传动件41的第二部分 41b依然与第一限位件连接,则第二传动件42在主壳体21的带动下,沿第一部分41a向下运动,带动摄像头模组22反向转动,从而使得摄像头模组 22的拍摄方向回复至原先的与显示屏12的显示面同向的方向。然后继续推动推块31向下滑动,直至推块31抵接于第一滑槽11b的第一端110的端部,此时,主壳体21位于第一开口11a内,带动摄像头模组22完全位于第一开口11a内,达到隐藏摄像头模组22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推块31,用户可手动推动主壳体21带动摄像头模组22沿设备壳体11向上或向下滑动,从而实现拍摄功能使用和摄像头隐藏功能。采用上述方式,无需将摄像头模组22设置在电子设备的边框处,可减少对电子设备的边框空间占用,从而可尽可能地减少边框的宽度,增大显示屏12的显示面宽度,提高其屏占比。
此外,通过设置旋转机构40,在用户手动推动推块31滑动至摄像头模组22位于第一开口11a外时,该旋转机构40可在该推块31的推动作用下,带动摄像头模组22发生转动,从而改变摄像头模组22的拍摄方向,使其具有多角度拍摄效果,能够进一步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适用范围更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包括设备壳体和设于所述设备壳体上的显示屏,所述设备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摄像装置,包括主壳体和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设于所述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可滑动连接于所述设备壳体;以及
推动机构,设于所述设备壳体内,推动机构与所述主壳体连接,所述推动机构设有凸出于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推块;
在推动力作用下,所述推块可沿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滑动,带动所述主壳体相对所述设备壳体滑动,在所述主壳体带动下,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可在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同向和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形成一定角度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设备壳体的正面,所述第一滑槽设于所述设备壳体的背面或与所述正面相邻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为长条形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一位置,所述推块自所述第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主壳体和所述摄像头模组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外,且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和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同向;
所述推块自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端时,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由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显示面同向切换至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显示面形成一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设备壳体内,所述推块设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主壳体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可转动设于所述主壳体,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摄像头模组相对所述主壳体发生转动,以调整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形成的所述一定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导向部件、滑块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设于所述设备壳体,且所述第一导向部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滑块包括滑动部分和推动部分,所述滑动部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件,所述滑动部分上设有所述推块,所述推动部分自与滑动部分的连接处延伸至与所述主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主壳体和所述推动部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的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沿其自身高度方向延伸的避空槽,所述避空槽内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杆,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螺杆,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避空槽的两内壁面上,所述推动部分延伸至所述避空槽,且所述推动部分对应所述第一固定螺杆设有穿设通孔,所述穿设通孔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螺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推动部分的一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连接杆向下延伸,所述延伸部上设有滑轨,所述设备壳体上设有第二导向部件,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包括相对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设有容置槽,所述摄像头模组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转动设于所述容置槽,所述下端与所述推动部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旋转轴,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向下延伸至所述主壳体外且可滑动连接于所述设备壳体,所述第二传动件设于所述主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部分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且所述旋转轴伸入所述容置槽内与所述摄像头模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为齿条,所述第二传动件为齿轮,所述设备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处还设有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设备壳体上的滑动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块沿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主壳体相对所述设备壳体向上滑动至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外,所述齿条的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限位件连接;
所述推块沿所述第一位置继续滑动至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二端时,所述主壳体相对所述设备壳体向上继续滑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的第一部分转动啮合以带动所述旋转轴和所述摄像头模组发生转动,以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方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形成夹角。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螺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固定螺杆固定穿设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弹性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螺杆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部分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且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上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且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下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螺杆的一端固定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固定螺杆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固定穿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二传动件伸入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旋转轴部分伸入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旋转轴的另一部分伸入所述容置槽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上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固定槽,所述盖板对应所述摄像头模组所在位置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提供所述摄像头模组转动和取景的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设备壳体的任一端部的端面或任一侧部的侧面,且推块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端时,所述主壳体的对外端面齐平于或低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所在平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主壳体相对所述设备壳体滑动至所述第一开口外的行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为框架式结构,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设备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滑动空间,所述主壳体的下端向外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用于在所述主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外且所述推块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二端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连接。
CN202020216076.9U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427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6076.9U CN211427203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6076.9U CN211427203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7203U true CN211427203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45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6076.9U Active CN211427203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7203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5030A (zh) * 2020-10-09 2020-12-2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233266A (zh) * 2020-10-19 2021-01-15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一种思政教学用人员管理装置
CN112256149A (zh) * 2020-10-21 2021-01-22 广东泛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摄像头的触控显示屏
CN112770202A (zh) * 2021-01-05 2021-05-07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翻转扬声器和影音设备
CN112887534A (zh) * 2021-01-14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4370562A (zh) * 2020-10-15 2022-04-19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升降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4500782A (zh) * 2021-06-08 2022-05-13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升降旋转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5209009A (zh) * 2021-04-08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摄像头组件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5030B (zh) * 2020-10-09 2022-05-2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135030A (zh) * 2020-10-09 2020-12-2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370562A (zh) * 2020-10-15 2022-04-19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升降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2233266A (zh) * 2020-10-19 2021-01-15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一种思政教学用人员管理装置
CN112233266B (zh) * 2020-10-19 2022-05-31 山东师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思政教学用人员管理装置
CN112256149A (zh) * 2020-10-21 2021-01-22 广东泛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摄像头的触控显示屏
CN112256149B (zh) * 2020-10-21 2024-03-01 广东泛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摄像头的触控显示屏
CN112770202B (zh) * 2021-01-05 2022-07-12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翻转扬声器和影音设备
CN112770202A (zh) * 2021-01-05 2021-05-07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翻转扬声器和影音设备
CN112887534A (zh) * 2021-01-14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5209009A (zh) * 2021-04-08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摄像头组件
CN115209009B (zh) * 2021-04-08 2024-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摄像头组件
CN114500782A (zh) * 2021-06-08 2022-05-13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升降旋转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4500782B (zh) * 2021-06-08 2024-03-15 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旋转组件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27203U (zh) 一种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的电子设备
CN210536743U (zh) 一种具有升降式可翻转摄像头的电子设备
CN212064116U (zh) 一种摄像模组可升降且可翻转的电子设备
US2011015781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0010360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20050022912A (ko) 카메라 연동장치를 갖는 슬라이딩방식 이동통신 단말기
JP2011139424A (ja) 電子装置
CN212588391U (zh) 一种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EP2141896B1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keypad lifting mechanism
CN104466527A (zh) Sim卡取送机构
CN210183420U (zh) 一种拍摄角度可调的智能终端设备
KR100703151B1 (ko) 상하 및 좌우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 단말기용 커버 개폐장치및 이를 이용한 휴대 단말기
EP2146489B1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keypad lifting mechanism
CN212411102U (zh) 电子设备
CN101930152A (zh) 用于盖及摄像装置的开/关机构
CN210927772U (zh) 一种可调整拍摄角度的智能终端
CN111090300A (zh) 具有可滑动屏幕的护眼平板
CN110320969B (zh) 电子装置
CN209879381U (zh) 一种摄像头可滑动且可旋转的平板电脑
KR20080025256A (ko) 휴대 단말기
CN211184006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可滑动的智能终端
US20110167592A1 (en) Slide hinge apparatus
EP2413576B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832547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lidable keyboard
CN212064182U (zh) 一种具有升降摄像头模组的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