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4802U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4802U
CN220494802U CN202321747728.1U CN202321747728U CN220494802U CN 220494802 U CN220494802 U CN 220494802U CN 202321747728 U CN202321747728 U CN 202321747728U CN 220494802 U CN220494802 U CN 220494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eam
heat transfer
heat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77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吴艳华
许胜涛
田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77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4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4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4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烹饪器具,所述蒸汽烹饪器具的内部设有烹饪腔以及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件以及套设于所述加热件外的导热罩,所述导热罩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件抵接,其中,所述加热件凸设在导热罩内以形成位于加热件外周壁和所述导热罩内壁之间的蒸发腔,所述导热罩的上端开口以形成与烹饪腔连通的蒸汽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罩吸收和反射加热件热量,对加热件的热量进行了充分利用,降低了蒸汽上升时的沿程损失,并且导热罩还可对蒸汽进行进一步加热,使蒸汽不易在水箱内冷凝,保证蒸汽能够进入烹饪腔中对食材进行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蒸汽烹饪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烹饪方式之一,其可以使食材受热均匀、营养物质充分保留,故而被广泛应用在电蒸锅、蒸汽饭煲、蒸箱等诸多烹饪器具中。传统的蒸汽烹饪器具大都由烹饪腔和水箱组成,加热件加热水箱内的水,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汽上升进入烹饪腔内,对放置在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蒸制。
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蒸汽烹饪器具的水箱内一般不会填充满液体,液面上方会留有一定的空腔,当蒸汽在进入烹饪腔的过程中经过该空腔时,其会因与空腔内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以及水箱内壁产生换热而产生一定的延程热量损失,从而使蒸汽温度降低甚至在水箱内冷凝为冷凝水而无法进入烹饪腔,降低了烹饪效率。
此外,为了提高蒸汽的产生速率,现有技术中产生了增大加热件加热功率并增大加热件的体积以提高其传热能力的方案,但这样会导致水箱容积被过多占用,降低了烹饪器具持续输出蒸汽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所述蒸汽烹饪器具的内部设有烹饪腔以及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件以及套设于所述加热件外的导热罩,所述导热罩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件抵接,其中,所述加热件凸设在导热罩内以形成位于加热件外周壁和导热罩内壁之间的蒸发腔,所述导热罩的上端开口以形成与烹饪腔连通的蒸汽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包括传热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部内部的发热部,所述传热部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外侧凸出的传热凸起,所述导热罩套设在所述传热凸起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凸起沿上下方向竖直或倾斜延伸设置,以在所述导热罩以及相邻两传热凸起之间形成蒸汽流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支撑块,所述导热罩的底部抵接于所述支撑块,且与所述支撑块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蒸发腔的补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罩的顶部具有向内延伸设置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形成所述蒸汽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的顶端设有朝向所述蒸汽出口设置的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包括传热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部内部的发热部,所述传热部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外侧凸出的传热凸起,所述发热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传热凸起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安装平台,所述导热罩抵的底部接于所述安装平台的上表面,所述导热罩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蒸发腔的补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的表面涂覆有食品级涂层或者所述加热件的表面设置有食品级氧化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还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围绕在所述导热罩的外侧以将所述水箱分隔为补水内腔和补水外腔,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补水内腔。
采用上述技术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加热装置具有加热件以及套设于加热件外的导热罩,并使导热罩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件抵接,如此一方面使得导热罩能够水箱中分隔出一个小腔体形成蒸发腔,使加热件主要加热该小腔体内的液体,实现快速出蒸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对加热件的热量进行了充分利用,通过导热罩吸收和反射加热件的热量,在不占用水箱过多容积的情况下,提高加热装置与待加热水之间的传热面积,进而提高了其与待加热水之间的传热能力,并使导热罩能作为辅发热件与加热件一起对蒸发腔中的水进行立体多面加热,进一步提高蒸汽的产生速率;同时,由于蒸发腔由导热罩和加热件形成,导热罩还可在蒸汽流出蒸汽出口前对蒸汽进行进一步加热、为蒸汽补充热量,提升了蒸汽温度,减小了蒸汽在上升过程中与外部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以及水箱内壁产生换热的概率,降低了蒸汽上升时的沿程损失,如此,在利用高温提高烹饪的效率的同时,也使蒸汽即使产生了少量的延程热量损失也不易在水箱内冷凝,保证蒸汽能够进入烹饪腔中对食材进行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加热件包括传热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部内部的发热部,所述传热部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外侧凸出的传热凸起,所述导热罩套设在所述传热凸起上。传热凸起的设置增大了加热件的表面积,继而增大了加热件与水的传热面积,增大了换热量,并且,如此设置也使得加热件更加靠近导热罩,使得加热件可以方便的通过传热凸起向导热罩传递热量,提高导热罩对水以及蒸汽加热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蒸汽的产生效率以及烹饪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蒸汽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加热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加热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加热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烹饪腔100;蒸发腔110;补水内腔120;补水外腔130;底座200;水箱210;绕流筋211;锅体300;接汁盘310;排气孔311;凸台312;隔水筋313;蒸层320;加热装置400;加热件410;传热部411;发热部412;传热凸起413;支撑块414;凸起415;安装平台416;导热罩420;引导部421;补水口430;固定孔440;安装腔4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及所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到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烹饪器具,所述蒸汽烹饪器具的内部设有烹饪腔100以及水箱210,所述水箱210内设有加热装置400,所述加热装置400包括加热件410以及套设于所述加热件410外的导热罩420,所述导热罩420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件410抵接,其中,所述加热件410凸设在导热罩420内以形成位于加热件外周壁和导热罩内壁之间的蒸发腔110,所述导热罩420的上端开口以形成与烹饪腔100连通的蒸汽出口。
优选的,所述导热罩420为铝或不锈钢等导热性良好的金属,其高度高于所述加热件410的高度;当然,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导热性的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加热件410的形式亦不做具体限定,所述加热件410可以是棒状的发热块,也可以是环形或者螺旋形的发热管,又或者是发热盘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通过使加热装置400具有加热件410以及套设于加热件410外的导热罩420,并使导热罩420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件410抵接,一方面使得导热罩420能够水箱210中分隔出一个小腔体形成蒸发腔110,使加热件410主要加热该小腔体内的液体,实现快速出蒸汽效果;另一方面也对加热件410的热量进行了充分利用,通过导热罩420吸收和反射加热件410的热量,在不占用水箱过多容积的情况下,提高了加热装置与待加热水之间的传热面积,进而提高了其与待加热水之间的传热能力,并使导热罩420能作为辅发热件与加热件410一起对蒸发腔110中的水进行立体多面加热,进一步提高蒸汽的产生速率;同时,由于蒸发腔110由导热罩420和加热件410形成,导热罩420还可在蒸汽流出蒸汽出口前对蒸汽进行进一步加热、为蒸汽补充热量,提高了蒸汽的温度,减小了蒸汽在上升过程中与外部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以及水箱内壁产生换热的概率,降低了蒸汽上升时的沿程损失,如此,在利用高温提高烹饪的效率的同时,也使蒸汽即使产生了少量的延程热量损失也不易在水箱内冷凝,保证蒸汽能够进入烹饪腔110中对食材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发热部412为发热管,所述传热部411为灌包在发热管外的铝块。
较优的,水箱210设有用于输出蒸汽的排气孔311,导热罩420抵接于排气孔311的外周以使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排气孔311直接对应,使蒸汽出口流出的蒸汽直接通过排气孔311流向烹饪腔。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变通实施例中,也可使导热罩420与设置排气孔311的水箱壁存在一定的距离,通过设置引导件或者使蒸汽出口的直径小于排气孔311直径的形式来减少蒸汽向蒸汽腔外的外逸,在此不做限定。
较优的,所述水箱210具有最大水位高度,所述加热装置400的高度高于所述最大水位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到图6,所述加热件410包括传热部411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部411内部的发热部412,所述传热部411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外侧凸出的传热凸起413,所述导热罩420套设在所述传热凸起413上。
传热凸起413的设置增大了加热件410的表面积,继而增大了加热件410与水的传热面积,增大了换热量,并且,如此设置也使得加热件410更加靠近导热罩420,使得加热件410可以方便的通过传热凸起413向导热罩420传递热量,提高导热罩420对水以及蒸汽加热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蒸汽的产生效率以及烹饪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传热凸起413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参考图5和图6,所述传热凸起413沿上下方向竖直或倾斜延伸设置,以在所述导热罩420以及相邻两传热凸起413之间形成蒸汽流道。
如此可以在较大的蒸发腔110中分割出较小的蒸汽流道,使加热件410加热更小腔体内的液体,进一步提高快速出蒸汽效果,同时也使蒸汽流道内的蒸汽能够与加热件410以及导热罩420更充分接触,接受加热件410和导热罩420的立体加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蒸汽的温度和烹饪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变通实施例中,也可将传热凸起413设置成环绕于传热部411表面的螺旋形凸起结构,相邻两传热凸起之间形成蒸汽流道;当然,所述传热凸起413也可以为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上设置供蒸汽流过的通气口。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热罩420套设在传热凸起413上也可以是传热凸起413的部分与导热罩420的内壁抵接,例如,传热凸起413存在拔模斜度,进而使传热凸起413下部与导热罩420抵接,上部则与导热罩420存在一定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410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支撑块414,所述导热罩420的底部抵接于所述支撑块414,且与所述支撑块414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蒸发腔110的补水口430。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既方便提供补水口430向蒸发腔110内补充水分,避免蒸发腔110内水分蒸干而产生干烧,又方便加热件410通过支撑块414向导热罩420传递热量,保证其加热水以及蒸汽的效果。
优选的,参考图2、图3和图5,所述加热件410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外侧凸出的传热凸起413,传热凸起413的底部延伸向外延伸出一段以形成所述支撑块414。当然,所述加热件410的外表面也可以是柱面或球面的形式,其底部延伸出多个沿其外周间隔分布的支撑块4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3和图4,所述导热罩420的顶部具有向内延伸设置的引导部421,所述引导部421形成所述蒸汽出口。
引导部421能够为蒸汽流出蒸发腔110提供有序的导向,并延长蒸汽的流动路径以及蒸汽与导热罩420的接触时间,同时也能使蒸汽出口面积较小,有利于提高蒸汽的出气速度,使蒸汽能够高效地流入烹饪腔100内,确保蒸汽烹饪的效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所述加热件440的顶端设有朝向所述蒸汽出口设置的凸起415。如此使蒸汽在引导部421的引导下向蒸汽出口流动时,可以靠近凸起415并与凸起415接触加热,从而进一步提升蒸汽出口的蒸汽温度,保证蒸汽烹饪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到图6,所述加热件410包括传热部411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部411内部的发热部412,所述传热部411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外侧凸出的传热凸起413,所述发热部41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传热凸起413内。所述部分位于是指至少部分发热部412的外周被传热凸起413包裹,也即,发热部412外周到加热件410中心的最大距离大于传热凸起413根部到加热件410中心的距离。
如此设置使得发热部412更加靠近传热凸起413的外表面以及传热凸起413间的凹陷部分,从而更有利于将发热部412的热量传递到蒸发腔110的水中,并且,相较于将发热部412对应传热部411未设置传热凸起413的部分(即图6中凹陷部分)设置而言,如此也能在确保传热部411良好包裹发热部412的基础上,适当减小传热部411的体积,节约成本的同时还保证了水箱的储水量,延长蒸汽烹饪器具可持续产生蒸汽的时间。
进一步的,参考图4和图6,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还包括测温件,传热部411设置有用于安装测温件的安装腔450,安装腔450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传热凸起413内且与所述发热部412错位设置。
如此使得在相同体积下,相较于具有柱面或球面的加热件而言,测温件在伸入安装腔450内后与发热部412的距离稍远,从而通过增加测温件到发热部412之间距离的方式,降低测温件所在位置的温度,使得测温件能够在安全的温度环境下工作,提高测温件使用寿命的同时又不用因增大加热件体积而过多占用水箱空间,从而解决了在传热部411具有较小体积的情况下,测温件需要对高温的加热件接触测温又不能长时间耐受较高温度的问题,并且,相较于测温件设置在传热部411外部的方式而言,如此设置减小了外界对测温件的干扰,进而保证了测温件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更进一步的,参考图3、图4和图6,至少一个传热凸起413开设有固定孔440,紧固件伸入固定孔440以将加热件410与水箱210固定连接。如此使得紧固件能够更加靠近发热件410的外侧,提高发热件410与水箱210的装配稳定性。
优选地,紧固件为螺钉,螺钉的螺杆穿过水箱210伸入固定孔440中,以实现加热件410与水箱210的固定连接。当然,加热件41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水箱210,例如卡接固定、磁吸固定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述加热件410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安装平台416,所述导热罩420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安装平台416的上表面,所述导热罩420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蒸发腔110的补水口。
具体的,安装平台416的直径大于加热件410主体的直径,以方便导热罩420的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410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安装平台416,所述安装平台416和所述水箱210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具体的,水箱210的底部对应安装平台416设有避让口,安装平台416设于避让口并通过密封件与避让口的内周壁密封连接。由于加热件410温度偏高,安装平台416的设置可以延长密封件到加热件410中心的距离,降低温度对密封件的影响,提高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当然,密封圈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加热装置400的位置具体设置。例如,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水箱210的底壁不开设避让口,加热装置400位于水箱210的底壁的上方,密封件夹设于安装平台416和水箱底壁之间;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400穿过水箱210的底壁并部分位于水箱210内,密封件则可以设置在加热装置400侧部和水箱210的底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410的表面涂覆有食品级涂层或者所述加热件410的表面设置有食品级氧化层。
如此既提高了蒸汽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又避免了蒸汽对加热件410造成腐蚀破坏,提高了加热件410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加热件410更加方便打理,用户只需在需要对其清理时用水冲洗或简单擦拭其表面即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所述导热罩420的表面也设置涂层或氧化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还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围绕在所述导热罩420的外侧以将所述水箱210分隔为补水内腔120和补水外腔130,所述加热装置400位于所述补水内腔120。
补水内腔120可以向蒸发腔110中补充水分,补水外腔130则可以向补水内腔120中补充水分,进而可以避免蒸发腔110水分蒸发完而形成干烧,并且补水内腔120还可以作为补水缓冲区,使得补水外腔130内较冷的水不能直接进入蒸发腔110内,避免其与该区域较热的水直接混合导致水温下降,从而保证了蒸发腔内的温度,使加热区域中的水能够在短时间内沸腾产生蒸汽,提高蒸汽产生的速率以及烹饪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分隔件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示例性的,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为水箱底壁设置的凸筋,凸筋的高度高于水箱的液面;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为罩设在导热罩420外的分隔罩,水箱底部设有定位凸起,加热装置400设置在定位凸起上(类似图3、4中部所示的凸起),分隔罩套设于该定位凸起上与水箱210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蒸汽烹饪器具为电蒸锅之类的烹饪器具,包括底座200和设置在底座200上的锅体300,水箱210设于底座200,锅体300设有接汁盘310,所述接汁盘310与水箱210之间围合形成储水腔,所述分隔件为接汁盘310的底部向下延伸的隔水筋313,隔水筋313的底端延伸至水箱210的底部,以使隔水筋313插入水中,从而将所述水箱210分隔为补水内腔120和补水外腔130;所述锅体300至少设有一层蒸层320,蒸层320形成烹饪腔100。蒸汽烹饪时,将食物置于蒸层320内,在水箱210中装入适量的水,加热件410以及导热罩420对蒸发腔110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蒸汽在上升的过程被导热罩进一步加热,最终经蒸汽出口进入锅体300对蒸层320中的食物进行烹饪。
进一步的,参考图1,水箱210的内壁凸设有绕流筋211,绕流筋围设在隔水筋313的外侧或内侧,从而进一步在补水内腔120或补水外腔130中形成缓冲区。
更进一步的,参考图1,所述接汁盘310的底部中央区域设有向上隆起的凸台312,以在接汁盘的下侧形成避让空间,所述加热装置400顶部伸入所述避让空间内。如此设置可以将加热装置400设置成具有较长的长度的形式,从而在增大换热量,提高加热件410、导热罩420对水以及蒸汽加热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以蒸汽烹饪器具为电蒸锅进行说明的,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蒸汽烹饪器具可以为任意能够利用蒸汽进行烹饪或者辅助加热的烹饪器具,例如空气炸锅、电炖锅、蒸烤箱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蒸汽烹饪器具,所述蒸汽烹饪器具的内部设有烹饪腔以及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件以及套设于所述加热件外的导热罩,所述导热罩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件抵接,其中,所述加热件凸设在导热罩内以形成位于加热件外周壁和所述导热罩内壁之间的蒸发腔,所述导热罩的上端开口以形成与烹饪腔连通的蒸汽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包括传热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部内部的发热部,所述传热部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外侧凸出的传热凸起,所述导热罩套设在所述传热凸起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凸起沿上下方向竖直或倾斜延伸设置,以在所述导热罩以及相邻两传热凸起之间形成蒸汽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支撑块,所述导热罩的底部抵接于所述支撑块,且与所述支撑块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蒸发腔的补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罩的顶部具有向内延伸设置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形成所述蒸汽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的顶端设有朝向所述蒸汽出口设置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包括传热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部内部的发热部,所述传热部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外侧凸出的传热凸起,所述发热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传热凸起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安装平台,所述导热罩抵的底部接于所述安装平台的上表面,所述导热罩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蒸发腔的补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的表面涂覆有食品级涂层或者所述加热件的表面设置有食品级氧化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还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围绕在所述导热罩的外侧以将所述水箱分隔为补水内腔和补水外腔,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补水内腔。
CN202321747728.1U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Active CN220494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7728.1U CN220494802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7728.1U CN220494802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4802U true CN220494802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2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7728.1U Active CN220494802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4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13423U (zh) 蒸汽饭煲
CN204698376U (zh) 汽锅及烹饪器具
CN220494802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201267397Y (zh) 真空保温低压力节能锅
CN207306542U (zh) 电饭煲
CN220308900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215016343U (zh) 一种蒸汽式空气炸锅的冷凝水收集结构
CN220308902U (zh) 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
CN207640149U (zh) 蒸汽锅
CN220124455U (zh) 一种高温速蒸锅
CN219846066U (zh) 一种高温速蒸锅
CN102871536B (zh) 一种太阳能烹调器具
CN219042671U (zh) 一种蒸汽式空气炸锅
CN216822935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电热锅
CN213850218U (zh) 空气炸锅
CN215226897U (zh) 一种具有蒸汽功能的空气炸锅
CN111671327A (zh) 家用面包机
CN220494804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218606220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20937670U (zh) 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
CN116262003A (zh) 一种双加热系统的烹饪器具
CN219088980U (zh) 一种安全组合结构的电饼铛
CN21769619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0961460U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CN218942838U (zh) 一种快速出蒸汽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