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8902U - 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08902U CN220308902U CN202321747714.XU CN202321747714U CN220308902U CN 220308902 U CN220308902 U CN 220308902U CN 202321747714 U CN202321747714 U CN 202321747714U CN 220308902 U CN220308902 U CN 2203089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heat
- cover
- heating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5000011389 fruit/vegetable juice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5097 nutrien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6506 Brasenia schreberi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267222 Brasenia schreber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04169 proteins and gen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0000623 proteins and gen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384 small molecul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锅体,底座设有水箱,锅体设有接汁盘,接汁盘与水箱之间围合形成蒸发腔,蒸发腔的下部设有第一加热件,第一加热件用于加热蒸发腔以产生蒸汽,蒸发腔内设有隔水罩,以在蒸发腔中分隔出位于隔水罩内的过热腔,过热腔内设有第二加热件和导热罩,第二加热件凸设于导热罩内并用于加热蒸汽和导热罩,导热罩设于隔水罩和第二加热件之间以将过热腔分割形成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位于隔水罩和第二加热件之间的导热罩,提高了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实现了蒸汽被多次加热的效果,使蒸汽在同样长度的路径下能够具有更高的温度,大大提升了过热蒸汽的产生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蒸汽烹饪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烹饪方式之一,其可以使食材受热均匀、营养物质充分保留,故而被广泛应用在蒸汽饭煲、蒸箱、电蒸锅等诸多烹饪器具中。传统的蒸汽烹饪器具大都由烹饪腔和水箱组成,加热件加热水箱内的水,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汽上升进入烹饪腔内,对放置在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蒸制。但这种方式产生的蒸汽湿度较高、温度相对较低,在加热食物时容易在食物表面形成大量的冷凝水膜,导致食材表面过湿,影响食物口感的同时,也会在蒸汽与食物之间形成阻隔,影响食材内部的受热,进而影响食物的加热效率。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会在水箱内设置带有螺旋状发热管的过热腔,蒸汽在进入过热腔后由发热管对其进行二次加热,但该方案的过热腔和蒸汽发生腔分开独立设置,过于占用水箱的容积,且仅将发热管作为二次加热的热源,在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较低,仅有部分蒸汽能够被二次加热件充分加热,最终导致过热蒸汽的产生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锅体,所述底座设有水箱,所述锅体设有接汁盘,所述接汁盘与水箱之间围合形成蒸发腔,所述蒸发腔的下部设有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蒸发腔以产生蒸汽,所述蒸发腔内设有隔水罩,以在所述蒸发腔中分隔出位于所述隔水罩内的过热腔,所述过热腔内设有第二加热件和导热罩,所述第二加热件凸设于所述导热罩内并用于加热蒸汽和导热罩,所述导热罩设于隔水罩和第二加热件之间以将过热腔分割形成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件包括传热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件内部的发热件,所述传热件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外侧凸出的传热凸起,所述导热罩套设于所述传热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凸起沿上下方向竖直或倾斜延伸设置,以在所述导热罩以及相邻两传热凸起之间形成蒸汽流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件包括传热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件内部的发热件,所述传热件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块,所述导热罩支撑在所述支撑块上,相邻支撑块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过气口;或者,所述导热罩的底部开设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过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罩和隔水罩之间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二加热件和导热罩之间形成所述出气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导热盘以及用于加热所述导热盘的加热管,所述隔水罩和第二加热件设于所述导热盘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盘具有向上凸出并用于设置所述第二加热件的定位凸起,所述隔水罩套设于所述定位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件的底部设有安装平台,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还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夹设于所述安装平台和导热盘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水罩设有连通蒸发腔和进气通道的蒸汽入口以及连通出气通道和烹饪腔的过热蒸汽出口,所述导热罩的上端抵接于所述隔水罩位于蒸汽入口和过热蒸汽出口之间的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件的表面涂覆有食品级涂层或者所述第二加热件的表面设置有食品级氧化层。
采用上述技术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发腔内设置隔水罩并在蒸发腔内形成过热腔,使得蒸发腔产生的蒸汽可以以较短的路径顺利进入过热腔中,并避免过热腔过多占用水箱容积导致水箱容积变小的情况,延长蒸汽烹饪器具可持续产生蒸汽的时间;同时,通过在隔水罩和第二加热件之间设置导热罩,并借助导热罩形成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过热腔内的空间,使得蒸发腔内产生的蒸汽在过热腔中的整体路径得以延长,有利于蒸汽的充分受热;另一方面,导热罩能够吸收和反射来自第二加热件的热量,并作为辅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共同对过热腔内的蒸汽进行加热,使蒸汽先在进气通道内提高一定的温度,然后在进入出气通道后进一步受热,从而提高了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实现了蒸汽被多次加热的效果,使蒸汽在同样长度的路径下能够具有更高的温度,大大提升了过热蒸汽的产生效率。此外,由于第二加热件仅是对进入过热腔内的蒸汽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不易积累水垢,有利于提高蒸汽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延长蒸汽烹饪器具的维护周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此使得过热腔能输出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干度的过热蒸汽,降低食物表面形成冷凝水膜的概率,避免表面过湿影响食物口感,同时也使得蒸汽的热穿透性更强,食材内部能够更好的受热,提高熟化食物的效率,实现高温速蒸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加热件包括传热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件内部的发热件,所述传热件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外侧凸出的传热凸起,所述导热罩套设于所述传热凸起。传热凸起的设置增大了第二加热件的表面积,继而增大了第二加热件与蒸汽的传热面积,使第二加热件能够更多的与蒸汽进行接触,增大了换热量;并且,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第二加热件可以方便的通过传热凸起向导热罩传递热量,提高导热罩对蒸汽进行加热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将出气通道分割并在导热罩和传热凸起之间形成小空间加热通道,使蒸汽与导热罩、第二加热件更充分的接触,并使导热罩和第二加热件可以形成对蒸汽的立体加热,进一步提高对蒸汽的加热效率以及过热蒸汽的产生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热罩和隔水罩之间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二加热件和导热罩之间形成所述出气通道。如此使得导热罩在吸收和反射来自第二加热件的热量后对进气通道内的蒸汽进行预加热,使蒸汽先提高一定的温度,便于蒸汽多次、充分受热的同时,还降低了进入出气通道内的蒸汽的湿度,避免过湿的蒸汽与高温的第二加热件接触造成第二加热件表面的腐蚀、破坏,提高了第二加热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蒸汽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隔水罩、导热罩和第二加热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隔水罩、导热罩和第二加热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第一加热件、隔水罩、导热罩和第二加热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第一加热件、导热罩和第二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蒸汽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烹饪腔100;蒸发腔110;补水腔120;过热腔130;进气通道131;出气通道132;过气口133;底座200;水箱210;绕流筋211;第一加热件220;导热盘221;加热管222;定位凸起223;锅体300;接汁盘310;排气孔311;连通件312;隔水筋313;蒸层320;隔水罩400;蒸汽入口401;过热蒸汽出口402;第二加热件500;传热件510;传热凸起511;支撑块512;凸起513;定位孔514;发热件520;安装平台530;隔热件540;隔热密封部541;导热罩600;引导部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及所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到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包括底座200和设置在底座200上的锅体300,所述底座200设有水箱210,所述锅体300设有接汁盘310,所述接汁盘310与水箱210之间围合形成蒸发腔110,所述蒸发腔110的下部设有第一加热件220,所述第一加热件220用于加热所述蒸发腔110以产生蒸汽,所述蒸发腔110内设有隔水罩400,以在所述蒸发腔110中分隔出位于所述隔水罩400内的过热腔130,所述过热腔130内设有第二加热件500和导热罩600,所述第二加热件500凸设于所述导热罩600内并用于加热蒸汽和导热罩600,所述导热罩600设于隔水罩400和第二加热件500之间以将过热腔130分割形成进气通道131和出气通道132。
具体的,锅体300至少设有一层蒸层320,蒸层320内形成烹饪腔100,蒸汽烹饪时,将食物置于蒸层320内,在水箱210中装入适量的水,第一加热件220对蒸发腔110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蒸汽经进气通道131进入出气通道132并在此过程中被导热罩600、第二加热件500加热形成过热蒸汽,最终进入锅体200对烹饪腔100内中的食物进行烹饪。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蒸发腔110的形式不做限定,优选的,接汁盘310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隔水筋313,隔水筋313的底端延伸至水箱210的底部,以使隔水筋313插入水中,从而形成较为封闭的蒸发腔110,避免蒸汽向外扩散,使得产生的蒸汽更加集中,并使蒸发腔110外形成用于向蒸发腔补充水分的补水腔120。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隔水筋313等结构,使所述接汁盘310与水箱210之间的大空间直接形成蒸发腔110。
本实用新型对第二加热件500的形式亦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第二加热件500可以是棒状的发热块,也可以是环形或者螺旋形的发热管,又或者是第一加热件220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通过在蒸发腔110内设置隔水罩400并在蒸发腔110内形成过热腔130,使得蒸发腔110产生的蒸汽可以以较短的路径顺利进入过热腔130中,并避免过热腔130过多占用水箱210容积导致水箱210容积变小的情况,延长蒸汽烹饪器具可持续产生蒸汽的时间;同时,通过在隔水罩400和第二加热件500之间设置导热罩600,并通过导热罩600形成进气通道131和出气通道132,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过热腔130内的空间,使得蒸发腔110内产生的蒸汽在过热腔130中的整体路径得以延长,有利于蒸汽的充分受热;另一方面,导热罩600能够吸收和反射来自第二加热件500的热量,并作为辅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500共同对过热腔130内的蒸汽进行加热,使蒸汽先在进气通道131内提高一定的温度,然后在进入出气通道132后进一步受热,从而提高了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实现了蒸汽被多次加热的效果,使蒸汽在同样长度的路径下能够具有更高的温度,大大提升了过热蒸汽的产生效率。此外,由于第二加热件500仅是对进入过热腔130内的蒸汽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不易积累水垢,有利于提高蒸汽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延长蒸汽烹饪器具的维护周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此,使得过热腔130能够输出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干度的过热蒸汽,降低食物表面形成冷凝水膜的概率,避免表面过湿影响食物口感,同时也使得蒸汽的热穿透性更强,食材内部能够更好的受热,提高熟化食物的效率,实现高温速蒸的效果。此外,对于生鲜等食材,烹饪腔内的高温环境也能使该类食材表面的蛋白质快速变性收缩形成变性层,使大部分水分、营养物质等锁存在变性层内,避免营养物质大量流失的同时,也可以使食材保持饱满的外形,达到高温蒸汽锁鲜的效果,食材能够蒸得快更鲜嫩,提高烹饪的质量。
优选的,参照图1,水箱210的内壁凸设有绕流筋211,绕流筋围设在隔水筋313的外侧或内侧,从而形成补水缓冲区,使得补水腔120内较冷的水不能直接进入第一加热件220的加热区域,避免其与该区域较热的水直接混合导致水温下降,从而保证了加热区域内的温度,使加热区域中的水能够在短时间内沸腾产生蒸汽,提高蒸汽产生的速率以及烹饪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导热罩600由铝等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或者其他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材料制成,所述隔水罩400由隔热材料制成。当然,所述隔水罩也可由不锈钢等导热性相对较差的材料制成,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高温蒸汽烹饪器具中的“高温”是指温度超过100摄氏度并小于250摄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过热蒸汽的温度不小于104摄氏度,例如104摄氏度、105摄氏度、110摄氏度、115摄氏度、120摄氏度等,以使蒸汽烹饪器具能够产生小分子高温蒸汽,提高蒸汽的热穿透性以及烹饪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和图5,所述第二加热件500包括传热件510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件510内部的发热件520,所述传热件510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外侧凸出的传热凸起511,所述导热罩600套设于所述传热凸起511。
传热凸起511的设置增大了第二加热件500的表面积,继而增大了第二加热件500与蒸汽的传热面积,使第二加热件500能够更多的与蒸汽进行接触,增大了换热量;并且,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第二加热件500可以方便的通过传热凸起511向导热罩600传递热量,提高导热罩600对蒸汽进行加热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将出气通道132分割并在导热罩600和传热凸起511之间形成小空间加热通道,使蒸汽与导热罩600、第二加热件500更充分的接触,并使导热罩600和第二加热件500可以形成对蒸汽的立体加热,进一步提高对蒸汽的加热效率以及过热蒸汽的产生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热罩600套设在传热凸起511上也可以是传热凸起511的部分与导热罩600的内壁抵接,例如,传热凸起511存在拔模斜度,进而使传热凸起511下部与导热罩600抵接,上部则与导热罩600存在一定的间隙。
可选的,所述发热件520为发热管,所述传热件510灌包在发热管外的铝块。
本实用新型对所述传热凸起511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参考图4,所述传热凸起511沿上下方向竖直或倾斜延伸设置,以在所述导热罩600以及相邻两传热凸起511之间形成蒸汽流道。如此可以平衡蒸汽充分受热以及快速出蒸汽的效果,使蒸汽流道内的蒸汽能够与第二加热件500以及导热罩600充分接触,接受第二加热件500和导热罩600立体加热的同时,又不至于因为蒸汽路径过长导致过热蒸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从过热腔130中输出。
当然,上述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排除其他形式的传热凸起,示例性的,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传热凸起511环绕于传热件510表面的螺旋形凸起结构,相邻两传热凸起之间形成蒸汽流道;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传热凸起511为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上设置供蒸汽流过的通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所述第二加热件500包括传热件510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件510内部的发热件520,所述传热件510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块512,所述导热罩600支撑在所述支撑块512上,相邻支撑块512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气通道131和出气通道132的过气口133。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既方便第二加热件500通过支撑块512向导热罩600传递热量,保证导热罩600对蒸汽的加热效果,又方便蒸汽在进过过气口133时能被支撑块512进一步加热,提高对蒸汽的加热效率以及过热蒸汽的产生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隔水罩400的上部设有连通所述进气通道131的蒸汽入口401和连通所述出气通道132的过热蒸汽出口402,也即,蒸汽入口401和过热蒸汽出口402的高度高于过气口133的高度。如此设置可以使蒸发腔110内产生的蒸汽能够在蒸汽压力的推动下先由顶部的蒸汽入口401上而下扩散流入进气通道131内,经过底部的过气口133进入出气通道132后再从顶部的过热蒸汽出口402中流出,这种与蒸汽自然流动方向相反的自上而下的扩散方式,延长了蒸汽与导热罩600、第二加热件500的接触时间,增大了换热量,使蒸汽在这一路径流动的过程中能够持续充分的吸收热量,从而使过热蒸汽出口402中刚开始就能输出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干度的过热蒸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排除蒸汽入口401和过热蒸汽出口402设置在其他位置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蒸汽入口401、过热蒸汽出口402以及过气口133的位置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过气口133也可在设置在其他位置,在此不做限定,示例性的,所述导热罩600套设在第二加热件500外,所述导热罩600的底部开设连通所述进气通道131和出气通道132的过气口133,此时,所述导热罩600可以通过类似上述的支撑块与传热件510抵接,也可以与传热件510不接触,第二加热件500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对导热罩600进行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3和图6,所述导热罩600和隔水罩400之间形成所述进气通道131,所述第二加热件500和导热罩600之间形成所述出气通道132。如此设置使得导热罩600在吸收和反射来自第二加热件500的热量后对进气通道131内的蒸汽进行预加热,使蒸汽先提高一定的温度,便于蒸汽多次、充分受热的同时,还降低了进入出气通道132内的蒸汽的湿度,避免过湿的蒸汽与高温的第二加热件接触造成第二加热件500表面的腐蚀、破坏,提高了第二加热件500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6,所述隔水罩400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进气通道131的蒸汽入口401和连通所述出气通道132的过热蒸汽出口402,所述蒸汽入口401位于过热蒸汽出口402的外周,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过热蒸汽出口402和所述烹饪腔100的连通件312。
如此设置使得进气通道131形成于导热罩600和隔水罩400之间,出气通道132形成于第二加热件500和导热罩600之间,并使过热蒸汽能够集中从过热蒸汽出口402向烹饪腔100流动,减少沿程损失,过热蒸汽流能够高效地进入烹饪腔并使食物充分受热,烹饪效果更佳。
具体的,参考图1和图6,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设有用于排出过热蒸汽的排气孔311,所述连通件312为设置在排气孔311处的密封圈,密封圈的一端环套与排气孔311的内周,另一端设置有密封唇边,并抵接于蒸汽入口401和过热蒸汽出口402之间,进而形成连通过热蒸汽出口402和烹饪腔100的蒸汽流道。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变通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蒸汽入口401和过热蒸汽出口402之间设置密封圈,使密封圈的密封唇边与排气孔311的外周抵接,或者,排气孔311的周壁向下延伸出与过热蒸汽出口402外周抵接的环形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排除出气通道132形成于导热罩600和隔水罩400之间,进气通道131形成于第二加热件500和导热罩600之间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蒸汽入口401、过热蒸汽出口402的位置以及连通件312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加热件220的设置位置亦不做限定,优选地,蒸发腔110的底部对应第一加热件220设有避让口,第一加热件220设于避让口并与水箱210密封连接,第一加热件220的顶壁以及水箱210的内壁共同形成了蒸发腔110,以使蒸发腔110中的水直接与第一加热件220接触,从而提高第一加热件220的加热效率,进而提高了蒸汽产生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热件220还可以设置在水箱210的底壁外侧,通过传热的方式对蒸发腔110中的水进行加热,或者,直接将第一加热件220设置在水箱210内部,直接对水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和图4,所述第一加热件220包括导热盘221以及用于加热所述导热盘221的加热管222,所述隔水罩400和第二加热件500设于所述导热盘221上。
如此复合式结构提高了过热腔130腔底的温度,使得第一发热件220可以和第二加热件500共同对进入过热腔内的蒸汽进行加热,提高能效,同时也可以减小第二加热件500与导热盘221之间的温差,减少第二加热件500通过腔底向外散失热量散失的概率,保证过热腔130的温度,提高过热蒸汽的产生效率。
优选的,所述隔水罩400的直径小于所述加热管222的直径,以使加热管222的热量集中用于加热过热腔130外的水,提高蒸汽的产生速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4和图5,所述导热盘221具有向上凸出并用于设置所述第二加热件500的定位凸起223,所述隔水罩400套设于所述定位凸起223,以使定位凸起223对隔水罩400进行定位,提高隔水罩400装配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增加隔水罩400的安装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变通实施例中,定位凸起223上具有向下凹陷并用于设置第二加热件4的定位凹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6,所述第二加热件500的底部设有安装平台530,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还包括隔热件540,所述隔热件540夹设于所述安装平台530和导热盘221之间。
由于第二加热件500的温度一般比第一加热件220高,隔热件540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二加热件500与第一加热件220直接接触,继而避免第二加热件500通过第一加热件220或水箱壁向过热腔130外部传递热量的情况,减少第二加热件500的热量散失,将更多的热量锁在过热腔130内,从而尽可能的使第二加热件130产生的热量集中在过热腔130中对蒸汽进行加热,进而提高过热腔130内蒸汽的温度,缩短产生过热蒸汽所需的时间,提高过热蒸汽的产生效率。
所述安装平台530可以由第二加热件500的底部形成,也可以由第二加热件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以增大安装平台530的直径,方便安装隔热件540,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所述隔热件540中部可以为实心结构,也可以为空心结构,即,隔热件540的中部开设有开口,以在安装平台530和导热盘221之间形成隔热间隙,利用导热率较低的空气或真空来减少过热腔130的热量损失。
进一步的,参考图6,所述第二加热件500上开设有定位孔514,紧固件伸入定位孔514以将第二加热件500与导热盘221固定连接,同时使安装平台530和导热盘221夹紧隔热件540。
优选地,紧固件为螺钉,螺钉的螺杆穿过水箱210伸入定位孔514中,以实现第二加热件500与导热盘221的固定连接。当然,第二加热件50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导热盘221,例如卡接固定、磁吸固定等等。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件540的外周设置有隔热密封部541,隔热密封部541环绕于定位凸起13外周设置。如此在具有一定隔热功能的同时,还可以抵消隔水罩400与定位凸起223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加过热腔130的密封性,避免水箱210中的水进入过热腔130内造成过热腔温度的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4、图5和图6,所述隔水罩400的顶部设有连通蒸发腔120和进气通道131的蒸汽入口401以及连通出气通道132和烹饪腔110的过热蒸汽出口402,所述导热罩600的上端抵接于所述隔水罩400位于蒸汽入口401和过热蒸汽出口402之间的内壁上。如此可以消除二者之间的间隙,避免从蒸汽入口401进入的蒸汽未经导热罩600以及第二加热件500加热而直接从过热蒸汽出口402中流出,使蒸汽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由蒸汽入口401流经进气通道131、出气通道132后再从过热蒸汽出口402中流出,保证了蒸汽被充分加热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4和图5,所述传热件510的顶部设有朝向所述过热蒸汽出口402设置的凸起513,所述导热罩600的上端设有向靠近所述凸起513方向延伸的引导部610。
引导部610可以将各个由传热凸起511形成的小空间加热通道中的过热蒸汽有序集中地引导向过热蒸汽出口402,有利于提升过热蒸汽向烹饪腔的进气效率,使过热蒸汽能够高效地流入烹饪腔内,而凸起513则能在过热蒸汽流向过热蒸汽出口402的过程中对过热蒸汽进一步加热,从而进一步提高蒸汽的的温度和干度,提高高温速蒸的效果。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变通实施例中,所述传热件510的顶部也可以设置凹槽,以容纳从过热蒸汽出口402滴落的冷凝水等,避免其过多的积聚于过热腔130的底部影响对蒸汽的加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件500的表面涂覆有食品级涂层或者所述第二加热件500的表面设置有食品级氧化层。
具体的,所述第二加热件包括传热件510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件510内部的发热件520,所述传热件510的表面涂覆有食品级涂层或者所述传热件510的表面设置有食品级氧化层。
如此既提高了蒸汽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又避免了蒸汽对第二加热件500造成腐蚀破坏,提高了第二加热件500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第二加热件500更加方便打理,用户只需在需要对其清理时用水冲洗或简单擦拭传热件510表面即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所述导热罩600和/或所述隔水罩400的表面也设置涂层或氧化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以蒸汽烹饪器具为电蒸锅进行说明的,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蒸汽烹饪器具可以为任意能够利用蒸汽进行烹饪或者辅助加热的烹饪器具,例如空气炸锅、电炖锅、蒸烤箱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锅体,所述底座设有水箱,所述锅体设有接汁盘,所述接汁盘与水箱之间围合形成蒸发腔,所述蒸发腔的下部设有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蒸发腔以产生蒸汽,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腔内设有隔水罩,以在所述蒸发腔中分隔出位于所述隔水罩内的过热腔,所述过热腔内设有第二加热件和导热罩,所述第二加热件凸设于所述导热罩内并用于加热蒸汽和导热罩,所述导热罩设于隔水罩和第二加热件之间以将过热腔分割形成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件包括传热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件内部的发热件,所述传热件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外侧凸出的传热凸起,所述导热罩套设于所述传热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凸起沿上下方向竖直或倾斜延伸设置,以在所述导热罩以及相邻两传热凸起之间形成蒸汽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件包括传热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件内部的发热件,所述传热件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块,所述导热罩支撑在所述支撑块上,相邻支撑块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过气口;或者,所述导热罩的底部开设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过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罩和隔水罩之间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二加热件和导热罩之间形成所述出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导热盘以及用于加热所述导热盘的加热管,所述隔水罩和第二加热件设于所述导热盘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盘具有向上凸出并用于设置所述第二加热件的定位凸起,所述隔水罩套设于所述定位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件的底部设有安装平台,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还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夹设于所述安装平台和导热盘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罩设有连通蒸发腔和进气通道的蒸汽入口以及连通出气通道和烹饪腔的过热蒸汽出口,所述导热罩的上端抵接于所述隔水罩位于蒸汽入口和过热蒸汽出口之间的内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件的表面涂覆有食品级涂层或者所述第二加热件的表面设置有食品级氧化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47714.XU CN220308902U (zh) | 2023-07-05 | 2023-07-05 | 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47714.XU CN220308902U (zh) | 2023-07-05 | 2023-07-05 | 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08902U true CN220308902U (zh) | 2024-01-09 |
Family
ID=89418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47714.XU Active CN220308902U (zh) | 2023-07-05 | 2023-07-05 | 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08902U (zh) |
-
2023
- 2023-07-05 CN CN202321747714.XU patent/CN2203089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94013B1 (ko) | 상부 커버 조립체 및 이를 갖춘 전기 밥솥 | |
WO1992019138A1 (en) | Food warming vessel for cafeterias, restaurants and the like | |
CN111481051A (zh) | 一种分体式模块化蒸炖锅 | |
CN212213423U (zh) | 蒸汽饭煲 | |
CN111281130A (zh) | 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 |
CN107252246A (zh) | 蒸汽锅 | |
CN204698376U (zh) | 汽锅及烹饪器具 | |
CN220308902U (zh) | 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 | |
CN114305072A (zh) |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 |
CN210330269U (zh) | 加热保温电子锅 | |
CN218942814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6822751U (zh) |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 |
CN212853237U (zh) | 一种分体式模块化蒸炖锅 | |
CN213721364U (zh) | 一种电饭煲 | |
CN111671327B (zh) | 家用面包机 | |
CN220494802U (zh)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
CN219846066U (zh) | 一种高温速蒸锅 | |
CN208658717U (zh) | 烹饪锅具 | |
CN220308900U (zh)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
CN207640149U (zh) | 蒸汽锅 | |
CN112220337A (zh) | 一种电饭煲 | |
CN216346201U (zh) | 蒸汽发生器 | |
CN109875386A (zh) | 米饭口感均衡的电饭煲 | |
CN218942838U (zh) | 一种快速出蒸汽的烹饪器具 | |
CN220937670U (zh) | 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