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1130A - 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 Google Patents

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1130A
CN111281130A CN202010143112.8A CN202010143112A CN111281130A CN 111281130 A CN111281130 A CN 111281130A CN 202010143112 A CN202010143112 A CN 202010143112A CN 111281130 A CN111281130 A CN 111281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heat
pot
cooking
coo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31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邱雄杰
于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431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811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81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1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包括煲体和烹饪锅具,所述煲体具有蒸汽发生器以及放置烹饪锅具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烹饪锅具外表面之间设有空气层,容置腔至少在底部设有加热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蒸汽进入烹饪锅具内烹饪食材,加热器至少部分加热空气层以降低烹饪锅具、空气层以及蒸汽三者的温差减少蒸汽冷凝。加热器提供的热量用于加热保温层,利用加热器提供的热量补偿保温层自然损耗的热量,从而提升蒸汽饭煲的保温性能,并可以明显改善烹饪锅具内部的冷凝水问题,保证食物口感。

Description

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发热盘加热或者电磁线盘感应加热的电饭煲,烹饪时先对锅胆加热,再由锅胆对食物进行加热,相比之下,纯蒸汽加热的电饭煲,烹饪时将蒸汽直接通过锅胆内或者食物内部,加热效率更高,加热均匀性更好。但也由于加热方式上的差异,如果蒸汽饭煲采用传统电饭煲的结构设计,其保温性差和锅内凝结冷凝水的问题将更加突出,本发明即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升蒸汽饭煲的保温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包括煲体和烹饪锅具,所述煲体具有蒸汽发生器以及放置烹饪锅具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烹饪锅具外表面之间设有空气层,容置腔至少在底部设有加热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蒸汽进入烹饪锅具内烹饪食材,加热器至少部分加热空气层以降低烹饪锅具、空气层以及蒸汽三者的温差减少蒸汽冷凝。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器包括位于容置腔底部用以加热烹饪锅具以减小烹饪锅具与蒸汽温差的底加热部,自底加热部外周延伸出的空气层加热部,空气层加热部与底加热部设置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烹饪锅具的锅口封闭容置腔的顶部,以形成空气层。
作为优选,所述烹饪锅具或容置腔的顶部之一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为100至130度。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器的输出功率为100至600瓦。
作为优选,所述煲体包括煲身和煲盖,蒸汽发生器、容置腔以及加热器设置在煲身上,煲盖设有引导蒸汽进入烹饪锅具内的引导管,所述引导管伸入烹饪锅具内。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器包括位于容置腔底部用以加热烹饪锅具以减小烹饪锅具与蒸汽温差的底加热部,位于容置腔侧部的空气层加热部。
作为优选,所述烹饪锅具为玻璃锅胆。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温度为100至13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主动加热保温的构思,具体为利用底部加热器对保温层进行加热,这里的保温层介于容置腔内壁与烹饪锅具外壁之间,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发热盘或者电磁线盘对锅胆的加热,在蒸汽饭煲中,底部加热器提供的热量用于加热保温层,并不作为烹饪食物的主要热量来源,利用底部加热器提供的热量补偿保温层自然损耗的热量,从而提升蒸汽饭煲的保温性能,更具体的说:控制底部加热器的工作状态(如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可使保温层维持在恒定温度范围内;也可根据不同烹饪功能、不同烹饪阶段对底部加热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动态保温,这可以明显改善烹饪锅具内部的冷凝水问题,保证食物口感。
现有技术中,带有保温功能的电饭煲在进入保温阶段后,通过控制发热盘或者电磁线盘的工作状态,使保温温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一旦保温温度降至设定值以下,电饭煲会重新启动加热。对于蒸汽饭煲而言,一旦停止蒸汽供应,便失去热量来源,无法长时间保温;但在本发明中,可以利用底部加热器对保温层进行加热,从而在保温阶段中为烹饪锅具提供保温热量,以延长保温时间;由于底部加热器不直接对烹饪锅具进行加热,可以改善保温阶段中烹饪锅具内食物受热不均的问题。
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饭煲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饭煲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保温罩和烹饪锅具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煲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饭煲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饭煲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煲体、110保温层、111侧部保温层、112底部保温层、120容置腔、130底座、131立柱、140水箱、141让位部;
200煲盖;
300烹饪锅具、310锅胆盖、320锅胆、321翻边、330烹饪腔;
400保温罩、410第一密封件、420第二密封件、430排气槽;
500蒸汽发生器;
600加热器;
700隔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高效保温的蒸汽饭煲,包括煲体和烹饪锅具,所述煲体具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为所述烹饪锅具供应蒸汽,以用于食材烹饪,所述煲体具有顶部敞开的容置腔和底部加热器,所述烹饪锅具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烹饪锅具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底部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保温层。本发明提出主动加热保温的构思,具体为利用底部加热器对保温层进行加热,这里的保温层介于容置腔内壁与烹饪锅具外壁之间,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发热盘或者电磁线盘对锅胆的加热,在蒸汽饭煲中,底部加热器提供的热量用于加热保温层,利用底部加热器提供的热量补偿保温层自然损耗的热量,从而提升蒸汽饭煲的保温性能,更具体的说:控制底部加热器的工作状态(如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可使保温层维持在恒定温度范围内;也可根据不同烹饪功能、不同烹饪阶段对底部加热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动态保温,这可以明显改善烹饪锅具内部的冷凝水问题,保证食物口感。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的高效保温的蒸汽饭煲,包括煲体100和烹饪锅具300,煲体100具有蒸汽发生器500,蒸汽发生器500为烹饪锅具300供应蒸汽,以用于食材烹饪,煲体100具有顶部敞开的容置腔120和底部加热器600,烹饪锅具300置于容置腔120内,容置腔120与烹饪锅具300之间设有保温层110,底部加热器600用于加热保温层110。
本实施例中的烹饪锅具300包括锅胆320和锅胆盖310,锅胆盖310盖合在锅胆320口部形成烹饪腔330,烹饪锅具300可单独取放,例如在烹饪结束后,锅胆320连同锅胆盖310一起从煲体100的容置腔120中取出,烹饪锅具300取出后可直接放置于餐桌上作为餐具来使用,省去了盛放食物的餐具以及从锅胆320内取出食物的时间,满足用户快节奏生活要求。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烹饪锅具300也可以不带锅胆盖310,蒸汽饭煲还包括与煲体100铰接的煲盖200,直接由煲盖200盖合锅胆320。
为实现蒸汽加热,在本实施例的锅胆盖310上设有进气口311,进气口311和蒸汽发生器500之间通过蒸汽管路连通(图中未示出)。烹饪时,蒸汽发生器500产生的蒸汽经蒸汽管路、进气口311通入烹饪腔330内,或者在锅胆盖310内侧安装蒸汽导管,可以将蒸汽直接导入食物内部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对底部加热器600的具体类型不做特别限定,可以是发热盘、电热丝/管、厚膜加热器、PTC加热器等,只要具备基本的加热功能即可。
本实施例中,容置腔120与烹饪锅具300之间的保温层110为空气层,也就是说,烹饪锅具300放入容置腔120后与容置腔120内壁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从而形成空气介质的保温层110,保温层110内利用空气流动传递热量,相比现有的真空保温技术,本实施例的实施成本低,易于实现,避免真空保温可靠性差、易失效的问题。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容置腔120与烹饪锅具300之间的空隙亦可填充保温材料来形成保温层110。
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蒸汽饭煲,利用底部加热器600对保温层110进行加热,实现主动保温,其保温层110是介于容置腔120内壁与烹饪锅具300的锅胆320外壁之间,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发热盘或者电磁线盘对锅胆的加热,在蒸汽饭煲中,底部加热器600提供的热量用于加热保温层110,并不作为烹饪食物的热量来源,利用底部加热器600提供的热量补偿保温层110自然损耗的热量,从而提升蒸汽饭煲的保温性能,更具体的说:控制底部加热器600的工作状态(如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可使保温层110维持在恒定温度范围内;也可根据不同烹饪功能、不同烹饪阶段对底部加热器600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动态保温,这可以明显改善烹饪锅具300内部的冷凝水问题,保证食物口感。
针对冷凝水问题,具体来说:在采用蒸汽加热的情况下,蒸汽是直接通入烹饪腔330内或者食物内部,锅胆320内外空间具有明显温差,导致锅胆内壁聚集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到食物内,降低了蒸汽烹饪的食物口感。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容置腔120与烹饪锅具300的锅胆320之间设有保温层110,而且有底部加热器600对保温层110进行加热,通过对底部加热器600工作状态的实时调整,可以快速平衡锅胆320内外空间温差(即烹饪腔330和保温层110的温差),从而减弱锅胆320内侧的冷凝效应,也即减少了锅胆320内壁上冷凝水的凝结量,避免了因锅胆320内外温差过大导致锅胆320内壁大量凝结冷凝水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带有保温功能的电饭煲在进入保温阶段后,通过控制发热盘或者电磁线盘的工作状态,使保温温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一旦保温温度降至设定值以下,电饭煲会重新启动加热。对于蒸汽饭煲而言,一旦停止蒸汽供应,便失去热量来源,无法长时间保温;但在本发明中,可以利用底部加热器600对保温层110进行加热,从而在保温阶段中为烹饪锅具300提供保温热量,以延长保温时间;由于底部加热器600不直接对烹饪锅具300进行加热,可以改善保温阶段中烹饪锅具300内食物受热不均的问题。
参照图2-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案:在容置腔120内设置顶部敞开的保温罩400,保温罩400与烹饪锅具300之间限定出空气介质的保温层110。具体来说:烹饪锅具300的锅胆320放入保温罩400内,锅胆320侧壁与保温罩400侧壁之间形成侧部保温层111,锅胆320底壁与保温罩400底壁之间形成底部保温层112,底部保温层112和侧部保温层111相连通,形成立体保温空间,保温层110在锅胆320周向和底部全方位包围锅胆320,达到立体保温效果;而保温罩400的设置相当于在保温层110外侧增加了隔热层,可以缓解保温层110的热量流失,提升节能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保温罩400底壁边缘部分设置多个支撑件,例如一体成型在保温罩400底壁上的凸筋430,锅胆320放入保温罩400内由多个支撑件进行支撑,使锅胆320底壁与保温罩400底壁之间形成底部保温层112,并且将底部保温层112和侧部保温层111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支撑件亦可设置在锅胆底壁上,或者多个支撑件连接成一个独立的支撑架,支撑架可取放地置于保温罩内。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保温罩顶部支撑烹饪锅具,例如锅胆口部向外延伸出翻边,锅胆放入保温罩内,保温罩顶部抵接于翻边下表面以支撑锅胆,使锅胆底壁与保温罩底壁之间形成底部保温层,并且将底部保温层和侧部保温层相连通。当然,保温罩顶部和保温罩底壁上的支撑件可以共同支撑锅胆,锅胆放置更加平稳。
本实施例中,底部加热器600对底部保温层112进行加热,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热量可自下而上传递至侧部保温层111,不需要为侧部保温层111和底部保温层112单独配置底部加热器600,节省成本。为实现对底部保温层112的加热,本实施例的底部保温层112贯穿保温罩400底壁,底部加热器600位于底部保温层112下方,底部加热器600可直接对底部保温层112进行加热,提升保温加热效率,减少中间传热环节带来的热量损失。
参照图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案:保温罩400顶部和烹饪锅具300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410密封配合,保温罩400底壁与容置腔120底面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420密封配合。具体的说:第一密封件410呈环状并安装在保温罩400顶部,锅胆320放入保温罩400内,保温罩400顶部通过第一密封件410抵接于锅胆320的翻边321下表面;第二密封件420呈环状并被夹持在保温罩400底壁与容置腔120底面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410和第二密封件420的密封,使得保温层110形成密封空间,提升了保温层110的锁热能力,减少保温层110热量外溢,加强保温效果;还能有效防止水等液体侵入保温层110进而影响到底部加热器600。
优选的,本实施例在保温罩400底部与容置腔120底面的密封配合处设置排气槽430,即排气槽430既可设置在容置腔120底面上,也可设置在第二密封件420上,还可设置在保温罩400底壁上。排气槽430用于排出保温层110内多余的热量,避免保温层110内气压过高而产生安全隐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排气槽430通常只需要很小的开度,正常烹饪时,保温层110内的热空气几乎不会从排气槽430流失,只有在保温层110内气压过高时,热空气才会从排气槽430中被挤出。
当然,排气槽430的位置也不局限于保温罩400底部与容置腔120底面的密封配合处,其它实施例中,排气槽430亦可设置在保温罩400顶部和烹饪锅具300的密封配合处,或者是保温罩400侧壁上打孔形成排气槽430。
参照图2、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案:底部加热器600下方还设有用于阻隔热量向下传递的隔热件700,隔热件700提供的隔热作用,削弱底部加热器600与其下方煲体结构件之间的热量传递,为底部加热器600下方的煲体100结构件提供隔热保护,隔热件700具体可以采用泡沫塑料、玻璃纤维、石棉等隔热材料制成,安装在底部加热器600下方或者底部加热器600下方的煲体100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案:底部加热器下方设有用于向底部保温层反射热量的热反射件,热反射件提供的热反射作用,将底部加热器向下传递的热量反射至底部保温层,参与底部保温层的加热,提高热能利用率。热反射件具体可以采用镜面铝板、镜面锌板,也可以是具有热反射功能的非金属板材,例如热反射玻璃板,安装在底部加热器下方或者底部加热器下方的煲体上。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以想到:底部加热器下方同时设隔热件和热反射件。
参照图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案:煲体100包括底座130和安装于底座130上的水箱140,水箱140和底座130围成顶部敞开的容置腔120,水箱140围绕烹饪锅具300设置。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蒸汽饭煲相当于将煲体100外壳的底座130以外部分用水箱140来代替,水箱140的设置充分地利用了煲体100的周向空间,水箱140既作为储水容器,也用于构成煲体100周向的外观面,这样不仅没有增大煲体积,还使水箱获得了更大的储水空间,满足蒸汽烹饪的水量需求;同时,煲体外壳可以省去中环和其它结构件,简化煲体结构,降低成本。
由于水箱140和底座130围成顶部敞开的容置腔120,也即保温层110被水箱140包围,相比现有电饭煲的塑料或者金属外壳,水箱140可以显著降低保温层110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即减少了保温层110与外界环境热交换导致的热量损失,加强保温效果。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水箱140为非封闭圆环结构,例如C形结构,在水箱140的一侧形成开放的让位部141,以将水箱140内侧壁围成的内部空间和水箱140外侧空间连通,底座130一侧设有立柱131,立柱131配合在让位部141中,水箱140和立柱131配合将容置腔120围成周向封闭空间(二者配合处的间隙可忽略不计),即水箱140和立柱131配合构成一个整圆。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水箱亦可为封闭式圆环结构,由水箱将容置腔围成周向封闭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容置腔120内可以不设置保温罩400,容置腔120内壁与烹饪锅具300之间直接限定出保温层110,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在水箱140内侧壁和锅胆320侧壁之间形成侧部保温层111,底座130与锅胆320底壁之间形成底部保温层112,底部保温层112和侧部保温层111相连通,形成立体保温空间。当然,保温罩400也可以不独立设置,直接成型在水箱140上,例如保温罩400一体成型在水箱140内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水箱140和烹饪锅具300的锅胆320均为透明件,例如水箱140为透明塑料水箱,锅胆320为玻璃锅胆,用户透过水箱140可以实时观察到水箱140水位,水位信息获取更加直观、清晰,给予用户全新的体验,同时也便于用户根据当前水箱水位设定相应的烹饪程序,提升烹饪质量。同时,煲体100由外到内达到全透明的效果,用户在不开盖的情况下即可透过水箱140和烹饪锅具300看到内部食物的烹饪状态,提升使用体验。当然,在单独设置保温罩400的情况下,保温罩400亦可采用透明设计。
实施例二
参考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一在于锅胆320与底部加热器600直接接触,底部加热器600还起到辅助加热锅胆320的作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蒸汽饭煲包括煲体和锅胆320,所述煲体具有蒸汽发生器500以及放置锅胆320的容置腔120,所述容置腔120与锅胆320外表面之间设有空气层,空气层即构成了侧部保温层111。容置腔120在底部设有底部加热器600,所述蒸汽发生器500产生蒸汽,蒸汽进入锅胆320内烹饪食材,底部加热器600至少部分加热空气层以降低锅胆320、空气层以及蒸汽三者的温差减少蒸汽冷凝。
进一步的,底部加热器600包括用于加热锅胆320的的底加热部,底加热部外周延伸出形成空气层加热部,空气层加热部与底加热部设置为一体。
采用上述结构时,底部加热器600一部分加热锅胆320,对锅胆320起到辅助加热的作用,底部加热器600的外周面向锅胆320外表面和容置腔120侧壁之间的间隙,并对该间隙中的空气保温层进行加热,空气保温层内的空气温度升高后,减小了空气层和锅胆320以及锅胆320内蒸汽三者之间的温度差。这样,一方面,锅胆320内的蒸汽不容易析出冷凝水,另一方面,锅胆320内热量不容易传递到外界,减小了锅胆320内的热量流失,空气保温层对于锅胆320的保温效果好。
本烹饪器具采用蒸汽加热,热量由蒸汽携带进入锅胆320烹饪腔,且为了更好的提高食材的受热效果,蒸汽在食材中释放,直接与食材接触使食材受热。这样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即在烹饪初始阶段,锅胆320难以接收到蒸汽带来的热量,靠近锅胆320壁的食材受热效果差,从而引发食材受热不均的问题。通过底部加热器600与锅胆320底壁直接接触,加热锅胆320底壁,可以在烹饪初始阶段对锅胆320进行辅助加热,使得锅胆320壁能够迅速升温,形成蒸汽主加热,底部加热器600辅助加热的组合式加热效果,食材的受热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锅胆320的锅口封闭容置腔120的顶部,以形成封闭的空气保温层,封闭的空气保温层可以有效的防止热量从锅胆320和容置腔120的开口壁之间的间隙散发,提高保温效率。具体的,所述锅胆320或容置腔120的顶部之一设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来密封锅胆320的锅口和容置腔120开口壁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600的加热温度为100至130度,当加热器600的加热温度低于100度时,保温空气层的升温速度低,保温效果不理想;当加热器600的加热温度高于130度时,加热器600的加热温度过高,会导致保温空气层的温度过高,保温空气层的温度过高对烹饪器具本身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加速烹饪器具部分器件的老化等。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600的输出功率为100至600瓦。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蒸汽饭煲的煲盖设有引导蒸汽进入锅胆320内的引导管,所述引导管伸入锅胆320内。通过引导管将蒸汽引入到锅胆320烹饪腔内,蒸汽可以直接在食材内部进行释放,有利于食材和蒸汽充分接触受热,加热效果好。
进一步的,蒸汽发生器500产生的蒸汽的温度在100度至130度。
进一步的,容置腔120侧部还设置有空气层加热部。通过容置腔120侧部的空气层加热部和容置腔120底部的空气层加热部来同时对空气层进行加热,可以提高空气保温层的升温速率,同时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空气保温层的温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120底部的加热器600被锅胆320的底部完全覆盖,加热器600仅对锅胆320进行加热,容置腔120的侧部具有空气层加热部,通过容置腔120侧部的空气层加热部对空气保温层进行加热。采用该结构时,可以使得加热器600的布局范围更小,同时加热器600单一加热锅胆320,可以更好的匹配加热锅胆320的加热功率,辅助加热的加热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包括煲体和烹饪锅具,所述煲体具有蒸汽发生器以及放置烹饪锅具的容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与烹饪锅具外表面之间设有空气层,容置腔至少在底部设有加热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蒸汽进入烹饪锅具内烹饪食材,加热器至少部分加热空气层以降低烹饪锅具、空气层以及蒸汽三者的温差减少蒸汽冷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位于容置腔底部用以加热烹饪锅具以减小烹饪锅具与蒸汽温差的底加热部,自底加热部外周延伸出的空气层加热部,空气层加热部与底加热部设置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锅具的锅口封闭容置腔的顶部,以形成空气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锅具或容置腔的顶部之一设有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为100至130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输出功率为100至600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包括煲身和煲盖,蒸汽发生器、容置腔以及加热器设置在煲身上,煲盖设有引导蒸汽进入烹饪锅具内的引导管,所述引导管伸入烹饪锅具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位于容置腔底部用以加热烹饪锅具以减小烹饪锅具与蒸汽温差的底加热部,位于容置腔侧部的空气层加热部。
9.如权利要求1至4或6至8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锅具为玻璃锅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温度为100至130度。
CN202010143112.8A 2020-03-04 2020-03-04 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Pending CN111281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3112.8A CN111281130A (zh) 2020-03-04 2020-03-04 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3112.8A CN111281130A (zh) 2020-03-04 2020-03-04 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1130A true CN111281130A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25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3112.8A Pending CN111281130A (zh) 2020-03-04 2020-03-04 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8113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0297A (zh) * 2020-08-28 2020-11-13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物烹饪器及其烹饪方法
CN112932102A (zh) * 2020-07-14 2021-06-11 深圳市火王燃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功能饭煲结构的新型集成式灶具
CN114617425A (zh) * 2021-11-29 2022-06-1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热源烹饪器具的米饭制作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15399630A (zh) * 2021-05-28 2022-11-29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9142A (ja) * 2005-07-22 2007-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炊飯器
JP2012223258A (ja) * 2011-04-18 2012-11-15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炊飯器
CN204292882U (zh) * 2014-11-07 2015-04-29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
CN204292948U (zh) * 2014-08-27 2015-04-29 广州市裕声电器有限公司 蒸汽开关的断电再煮节能电饭煲
CN204520367U (zh) * 2013-06-14 2015-08-05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装置
CN204813332U (zh) * 2015-07-08 2015-12-0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煮饭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9142A (ja) * 2005-07-22 2007-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炊飯器
JP2012223258A (ja) * 2011-04-18 2012-11-15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炊飯器
CN204520367U (zh) * 2013-06-14 2015-08-05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装置
CN204292948U (zh) * 2014-08-27 2015-04-29 广州市裕声电器有限公司 蒸汽开关的断电再煮节能电饭煲
CN204292882U (zh) * 2014-11-07 2015-04-29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
CN204813332U (zh) * 2015-07-08 2015-12-0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煮饭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2102A (zh) * 2020-07-14 2021-06-11 深圳市火王燃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功能饭煲结构的新型集成式灶具
CN111920297A (zh) * 2020-08-28 2020-11-13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物烹饪器及其烹饪方法
CN115399630A (zh) * 2021-05-28 2022-11-29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115399630B (zh) * 2021-05-28 2023-07-18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114617425A (zh) * 2021-11-29 2022-06-1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热源烹饪器具的米饭制作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14617425B (zh) * 2021-11-29 2023-08-0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热源烹饪器具的米饭制作方法和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1130A (zh) 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JP2019166410A (ja) 瀝米飯炊飯器
CN107252246B (zh) 蒸汽锅
CN217696021U (zh)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CN212213420U (zh) 高效保温的蒸汽饭煲
CN217696007U (zh)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CN213129176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12650711U (zh) 烹饪器具
CN101530284A (zh) 高效节能两用电压力锅
JP2012130549A (ja) 調理器具
CN201356428Y (zh) 多功能压力锅盖
JP2020018859A (ja) 多機能調理器具
CN115399632B (zh) 一种电热锅的防粘锅烹饪方法
CN112167961B (zh) 内热式烹饪容器及烹饪器具
CN215304957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219353570U (zh) 一种煮饭增香的烹饪器具
CN21769619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3464721U (zh) 烹饪装置
CN215383122U (zh) 一种不粘电热锅
CN211609196U (zh) 保温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15304952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219020824U (zh) 电热锅具
CN219048122U (zh) 一种蒸汽口侧置的空气炸锅
CN220308902U (zh) 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
CN215686675U (zh) 一种一体式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