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6007U -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96007U CN217696007U CN202221645788.8U CN202221645788U CN217696007U CN 217696007 U CN217696007 U CN 217696007U CN 202221645788 U CN202221645788 U CN 202221645788U CN 217696007 U CN217696007 U CN 2176960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conduction structure
- heat conduction
- heating
- heat trans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设与锅体上方的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底部设有用于加热内胆的加热装置,所述锅盖包括外盖以及安装于外盖内侧的内盖,内胆配合内盖形成烹饪腔,所述内盖上设有第一导热结构,所述内胆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导热结构,所述第一导热结构和第二导热结构中均容纳有导热介质,第一导热结构、第二导热结构配合形成围设于烹饪腔外的立体加热空间,所述第二导热结构至少覆盖所述内胆侧壁面积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烹饪腔外围设有多个导热结构组合形成的立体加热空间,以局部加热,大范围传热的升温形式实现对烹饪腔的均匀加热,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提高了温度控制的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小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大多采用底部加热的方式,该方式中的热源大多集中在锅具的底部,导致锅具内上部的热量只能通过锅具的侧壁逐渐向上传递,以使得锅具内部的米饭,尤其是位于中上层的米饭无法吸收到足够的热量,容易出现浸泡时间长,吸水过多,米饭易破裂等问题,在烹饪过程结束后,也无法补充足够的热量对该部分米饭进行烘干,致使锅具中上层的米饭出现湿烂,食用口感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部分技术通过提升锅具的导热效率,例如采用一些特殊的材料作为外层的保护层,内部使用传热效率高的导热材料来维持锅具的导热性能,使得中上层的米饭也能够获取足够多的热量,但该方案的多层设计会使得锅具整体重量上升,造成了消费者的使用负担。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锅具即内胆的外侧设有传热脉管的形式以保证内胆整体实现均匀加热,保证中上层的米饭能够获取足够的热量,同时内胆的整体重量上升的不明显,普通消费者能够轻易的进行取放,
但上述的方案中,由于盖设于内胆上方的内盖温度明显低于内胆的温度,内胆中沸腾后形成的水蒸气向上流动至内盖下表面时,会凝结为冷凝水并滴落至内胆中正在烹饪的米饭中,导致米饭的口感变差,且上层部分的米饭仍然存在湿软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分别在内胆的外壁以及内盖的下表面设有容纳导热介质的第二导热结构和第一导热结构,第二导热结构和第一导热结构相互配合以构成立体加热空间,立体加热空间围设于内盖与内胆盖合形成的烹饪腔的外侧,实现对烹饪腔的立体加热,同时内盖能够保持一定的温度,以防止冷凝水的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设与锅体上方的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底部设有用于加热内胆的加热装置,所述锅盖包括外盖以及安装于外盖内侧的内盖,内胆配合内盖形成烹饪腔,所述内盖上设有第一导热结构,所述内胆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导热结构,所述第一导热结构和第二导热结构中均容纳有导热介质,第一导热结构、第二导热结构配合形成围设于烹饪腔外的立体加热空间,所述第二导热结构至少覆盖所述内胆侧壁面积的二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导热结构至少由所述内胆侧壁延伸至内胆底壁的外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导热结构包括均匀分布于内胆侧壁的第二传热脉管以及均匀分布于内胆底壁的第三传热脉管,所述第二传热脉管与第三传热脉管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传热脉管和第三传热脉管均呈螺旋状或网格状包络于所述内胆的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外盖和内盖之间设有小面加热装置,所述小面加热装置与至少部分第一导热结构对应接触,以通过导热介质将小面加热装置的热量传导内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小面加热装置相对外盖下表面朝所述内盖方向凸出,所述内盖安装至外盖时与所述小面加热装置紧贴,以将小面加热装置抵接于所述外盖与内盖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导热结构延伸并分布于所述内胆胆沿,所述第一导热结构至少部分与设于内胆胆沿的第二导热结构对应接触以获取热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热结构包括容纳有导热介质的第一传热脉管,所述第一传热脉管覆盖式的分布于所述内盖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热脉管由注入的吹胀介质沿预设路径吹胀形成,所述预设路径的入口设于所述内盖的侧壁,且通过压接或激光焊接的方式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盖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在合盖状态下包覆于所述内胆胆沿的外侧,以密封所述烹饪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内盖以及内胆上设有围设于烹饪腔外侧的第一导热结构和第二导热结构实现对烹饪腔的立体加热,以避免冷凝水的生成对内胆中的米饭口感造成影响,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扩大加热面积实现立体加热,例如在比如在内胆底部、侧壁增加加热面积或增设顶部线盘等,本实用新型通过局部加热,并利用围设于烹饪腔外侧的第一导热结构和第二导热结构进行大范围传热,其对于加热装置的输入功率和能耗要求明显低于现有技术,同时烹饪器具的整体加热能够使得内胆受热均匀,对烹饪过程中的温度实现更精准的控制,进一步提升米饭的烹饪效果,且还可以依靠单个加热装置实现对内盖以及内胆的同步加热,以降低烹饪器具的整体输入功率,减少了电能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整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盖部分结构与小面加热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包含接触面的部分内盖结构配合小面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包含定位孔的部分内盖结构配合小面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内胆;101、第二传热脉管;102、第三传热脉管;200、加热装置;300、外盖;301、安装孔;400、内盖;401、第一传热脉管;402、接触面;403、容置腔;404、定位孔;405、吹胀入口;500、烹饪腔;600、小面加热装置;601、发热源;602、固定部;603、隔热环;70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设与锅体上方的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底部设有用于加热内胆的加热装置,所述锅盖包括外盖以及安装于外盖内侧的内盖,内胆配合内盖形成烹饪腔,所述内盖上设有第一导热结构,所述内胆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导热结构,所述第一导热结构和第二导热结构中均容纳有导热介质,第一导热结构、第二导热结构配合形成围设于烹饪腔外的立体加热空间,所述第二导热结构至少覆盖所述内胆侧壁面积的二分之一。
上述中,通过在内胆和内盖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导热结构及第一导热结构,第一导热结构、第二导热结构配合形成围设于烹饪腔外的立体加热空间,保证了烹饪腔整体受热均匀的同时,实现对内盖的稳定加热,以防止内盖上出现凝结的冷凝水,对米饭的口感造成影响,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加热装置与待加热物体的接触面积的方式(例如在内胆底部、侧壁增加加热面积或增设顶部线盘等),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的局部加热,大范围传热的升温方式,能使得内胆整体受热均匀,在保温过程中的温度更容易实现精准控制,以进一步提升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且对于加热装置的输入功率和能耗要求明显低于现有技术,且第二传热脉管至少均匀覆盖内胆侧壁面积的一半,以使得位于烹饪腔中上层中的米饭获得足够的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小面加热装置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尺寸较小加热组件,其大小范围在内盖大小的二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
详细的,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内设有内胆100,内胆100底部设有用于加热内胆的加热装置200,锅盖包括外盖300和内盖400,内胆100配合内盖形成烹饪腔500,内盖400上设有第一传热脉管401并覆盖式的分布于内盖400下表面,以将接收到的热量传递至整个内盖400,内胆100上凸设有第二传热脉管101,第二传热脉管101包覆于内胆100的外侧壁并配合设于内盖400的第一传热脉管401以及设于内胆100下方的加热装置200形成一个围设于烹饪腔500外的立体加热空间,立体加热空间的存在使得内胆100受热均匀,烹饪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更为精确,烹饪出的米饭的口感更好,同时采用的小面加装置600加热并利用第一传热脉管401和第二传热脉管101进行大范围传热的反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以扩大加热面积的立体加热模式来说,对于加热装置的输入功率和能耗要求明显更低。本实施例中,内盖400通过安装于外盖300和内盖400之间的小面加热装置600获取所需热量,所述小面加热装置600与部分内盖400上表面对应接触以将热量传递至第一传热脉管401中的导热介质,导热介质受热扩散至内盖400的各个位置上,以提升内盖400的整体温度,保证在烹饪过程中内盖400下表面不会凝结冷凝水,避免米饭的口感受到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热结构即上述的第二传热脉管至少由所述内胆侧壁延伸至内胆底壁的外周,配合设于内胆底部的加热装置持续稳定的获取热量,同时该方案中可以适当的减小加热装置的体积,以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第二传热脉管至少均匀覆盖内胆侧壁面积的一半,以使得位于烹饪腔中上层中的米饭获得足够的热量。
上述中,第二导热结构至多延伸至内胆的胆沿形成的翻边结构的下方,即不在内胆胆沿上设置第二导热结构,此时第一导热结构的热量主要由小面加热装置提供,该方案的好处在于,内胆胆沿的在保温或烹饪刚刚结束时的温度相对较低,使用者在取放内胆时不会出现烫伤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热脉管与内胆的胆沿直接对应接触,内胆的胆沿的翻边结构上设有部分第二传热脉管,以使得加热装置传递给第二传热脉管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传热脉管扩散至整个内盖,实现仅通过设置单个加热装置实现对内胆以及内盖的同步加热,相对上述的传热方式省去了小面加热装置,降低了烹饪器具的整体输入功率,减少了电能消耗,同时降低了烹饪器具的生产及装配成本,但在该传热方式中,由于热量间接的传递过程中会有部分损耗,内盖在烹饪过程找中所接收到的实际热量所提升的内盖温度低于内胆的温度,可能存在冷凝水凝结的风险,因此在具体产品中采用何种传热方式视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导热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内胆外底壁的第三传热脉管102,第三传热脉管102连通至位于内胆100侧壁的第二传热脉管101,且与内胆100底部的加热装置200的距离更近,因此第三传热脉管102中容纳的导热介质应多于第二传热脉管101,由于重力的影响,第二传热脉管101中的导热介质若为液体,在内胆100放置于锅体中时,导热介质会自然的流向第三传热脉管102,因此本例中的导热介质一般采用混有热传导介质的超导液,超导液常温下呈液态,受热后蒸发为气态并膨胀,同时受到位于内胆100上传热脉管的路径限制,膨胀后的气体会顺着第二传热脉管101和第三传热脉管102快速分散至内胆100的各个位置,实现了内胆100的均匀加热,并在烹饪结束后,加热装置停止运行,内胆100的温度开始下降,充斥在第二传热脉管101及第三传热脉管102中的气体重新凝结为超导液以便循环使用。
具体的,所述第二传热脉管和第三传热脉管可成螺旋状或或网格状包络于内胆的外壁,以配合加热装置实现对内胆的均匀加热,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二传热脉管和第三传热脉管也可以其他的分布方式,具体形状视实际情况而定,不在此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配合第二传热脉管和第三传热脉管以及底加热的加热方式,选择混有热传导介质的超导液作为导热介质,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热介质也可以时候混有热传导介质的混合气体,可使用混有氢气或氦气的空气作为导热介质,但氢气受热存在安全问题,而使用氦气的成本较高,基于基于导热性能、成本以及安全性的影响,本实施例将超导液作为优选方案,但并不在此不限定导热介质的类型。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内盖400上还套设有密封圈700,密封圈700在锅盖盖合时配合内胆100顶部胆沿的翻边结构实现对烹饪腔500的密封,并配合所述立体加热空间实现烹饪腔500的均匀加热。
上述中,第二传热脉管、第三传热脉管均通过在吹胀入口通入吹胀介质,例如高压液体或高压气体,并由吹胀介质产生的压力使位于内胆上的预设路径鼓胀成管道形成,吹胀完成并通入导热介质后,需要封闭所述吹胀入口,本例中通过模具压接或激光焊接的形式进行密封,当然为了提高密封性能,还可在吹胀入口附近的传热脉管处利用模具压接密封,同时采用激光焊接密封吹胀入口,其中,第二传热脉管、第三传热脉管的吹胀入口可为同一个,并设于内胆胆沿的翻边结构上,以降低吹胀难度与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普通管道的作为容纳导热介质的导热介质,相比于吹胀形成的传热脉管,普通的管道设置于本身厚度较薄的内胆内部中的难度较大,且保证一定容纳体积的管道受到厚度限制时,管道的外壁一般比较薄,存在破裂的隐患,普通管道需要额外增设组件,装配成本较高,因此本实施例将传热脉管作为第二导热结构的优选。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所述第一导热结构包括第一传热脉管401,第一传热脉管401设于内盖400的下表面并朝向内胆100方向凸出,小面加热装置600相对外盖300的下表面朝内盖400方向凸出,所述内盖400安装至外盖300时与所述小面加热装置600紧贴,以将小面加热装置600抵接于外盖400与内盖300之间,并在内盖400安装于外盖300时与内盖400的上表面接触,本实施例中将内盖400上表面与小面加热装置600对应接触的区域以及设于该区域下方的部分第一传热脉管401定义为加热区域,加热区域用于与小面加热装置600直接接触,导热介质也大多集中于该区域,以使导热介质能够在小面加热装置600运行时获取足够热量,并随着第一传热脉管401迅速的将热量扩散至内盖400的其他区域,保证整个内盖400的温度在烹饪过程中始终能够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止水蒸气在内盖400下表面凝结,提升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导热结构包括与小面加热装置600对应接触的加热区域以及连通至加热区域的第一传热脉管401,第一传热脉管401由设于内盖400上的预设路径吹胀制成,所述加热区域中设有导热介质,并通过与所述小面加热装置600的直接接触来获取热量并传递至导热介质,导热介质获取热量后通过连通中加热区域的第一传热脉管401将热量传导至整个内盖400,以实现内盖的均匀加热,使得内盖下表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生成冷凝水破坏米饭的烹饪效果。
详细的,加热区域设置于内盖的下半区域,为了避免和蒸汽阀之间产生安装干涉,一般设于内盖的左下方或右下方,同时小面加热装置设于外盖对应加热区域的位置上,如图4所示,所述加热区域具体包括位于内盖400上表面的接触面402以及凸设于内盖下表面的容置腔403,容置腔403用于容纳所述导热介质,第一传热脉管401连通于容置腔403以使导热介质能够在内盖400中流通,接触面402用于与小面加热装置600的下表面对应接触以将热量传递至下方的容置腔403,导热介质接收到热量后顺着第一传热脉管401迅速的分散至内盖400下表面的各个位置,以提升内盖400的整体温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接触面的面积与所述小面加热装置下表面的面积相对应,以使得加热区域中的导热介质均能第一时间接收到小面加热装置传递过来的热量,保证加热区域内的导热介质快速受热并向外扩散,实现热量传递。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导热结构包括容纳有导热介质的第一传热脉管401,内盖400在对应小面加热装置600的位置上设有定位孔404,用于定位朝向内盖400延伸的小面加热装置600,同时起到一定的安装防呆的作用,小面加热装置600卡入定位孔404,并与定位孔404的侧壁接触,其中,第一传热脉管401部分设于定位孔404的外侧并与定位孔404的孔壁接触,以使得容纳于第一传热脉管401中的导热介质能够获取热量,并顺着第一传热脉管401的预设路径迅速的分散至内盖400下表面的其他位置中,以实现内盖400的均匀加热,防止水蒸气在内盖400下表面凝结,提升烹饪效果。
详细的,参照图5,所述第一导热结构包括定位孔404以及与定位孔404侧壁接触的第一传热脉管401,导热介质设于第一传热脉管401中,所述第一传热脉管401凸设于内盖400的下表面,定位孔404为贯穿内盖的设计,一般设于内盖400下半区域的左下方或右下方,以防止与设于内盖400下半区域中心位置的蒸汽阀产生安装干涉,所述定位孔404对应小面加热装置600的大小进行设计,使小面加热装置600在内盖400安装完成后恰好卡入定位孔404中,以使定位孔404的孔壁与小面加热装置600的侧壁对应接触,同时定位孔404的外侧设有与所述孔壁接触的第一传热脉管401,以保证热量的有效传递。
上述中,所述第一传热脉管中通入的导热介质为混有热传导介质的超导液,常温下呈液态,受热后蒸发为气态并膨胀,由于受到传热脉管的限制,膨胀后的气体会顺着传热脉管快速分散至内盖的各个位置,以实现对内盖的快速均匀的加热,烹饪结束后,小面加热装置关闭,内盖温度开始下降,充斥在传热脉管中的气体重新凝结为超导液以便循环使用。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内盖400侧壁开设有吹胀入口405,本实施例通过在吹胀入口405通入吹胀介质,例如高压液体或高压气体,并由吹胀介质产生的压力使位于内盖400上的预设路径鼓胀成管道以形成传热脉管,吹胀完成并通入导热介质后,需要封闭所述吹胀入口405,本例中通过模具压接或激光焊接的形式进行密封,进一步的,为了提升密封性能,可在吹胀入口405附近的传热脉管处利用模具压接密封,同时采用激光焊接密封所述吹胀入口405。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普通管道的作为容纳导热介质的导热介质,相比于吹胀形成的传热脉管,普通的管道设置于本身厚度较薄的内盖内部中的难度较大,且保证一定容纳体积的管道受到厚度限制时,管道的外壁一般比较薄,存在破裂的隐患,普通管道需要额外增设组件,装配成本较高,因此本实施例将传热脉管作为第一导热结构的优选。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外盖300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小面加热装置600的安装孔301,具体的,小面加热装置600包括发热源601以及包覆于发热源601外侧的固定部602,发热源601电性连接至设于烹饪器具内的电源板,固定部602配合所述安装孔301将发热源601固定安装于外盖300上,本实施例中,外盖300一般采用塑料件制成,而固定部602为了保证发热源601的热量能向外传递,一般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在固定部602安装于外盖300且发热源601正常运行时,外盖300可能会因为持续受热出现变形甚至释放有毒气体的情况,影响产品的性能和烹饪效果,因此所述外盖300和固定部602之间还设置有隔热环603,以隔绝小面加热装置600的热量,避免热量对塑料制成的外盖300产生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对固定部做一定处理,在内盖和外盖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小面加热装置的固定部的一侧伸出安装孔与内盖对应接触,以使所述固定部的底部与外盖保持一定距离,并在固定部侧壁涂覆有屏蔽热量传递的材料,以保证外盖不受小面加热装置上热量的影响,固定部底壁则使用正常的导热材料保证内盖的热量传递,该实施方式相对增设隔热环在加工小面加热装置时步骤更多,难度更高,且效果上取决于涂覆材料,成本方面难以预估,且无法保证其对内盖的导热效果完全不造成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增设隔热环的形式作为优选。
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可为电饭煲、电蒸锅和电炖锅中的一种。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部”、“上层”、“中上层”、“上表面”、“下表面”、“下方”、“下半区域”、“内部”、“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连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设与锅体上方的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底部设有用于加热内胆的加热装置,所述锅盖包括外盖以及安装于外盖内侧的内盖,内胆配合内盖形成烹饪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上设有第一导热结构,所述内胆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导热结构,所述第一导热结构和第二导热结构中均容纳有导热介质,第一导热结构、第二导热结构配合形成围设于烹饪腔外的立体加热空间,所述第二导热结构至少覆盖所述内胆侧壁面积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结构至少由所述内胆侧壁延伸至内胆底壁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结构包括均匀分布于内胆侧壁的第二传热脉管以及均匀分布于内胆底壁的第三传热脉管,所述第二传热脉管与第三传热脉管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热脉管和第三传热脉管均呈螺旋状或网格状包络于所述内胆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和内盖之间设有小面加热装置,所述小面加热装置与至少部分第一导热结构对应接触,以通过导热介质将小面加热装置的热量传导内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面加热装置相对外盖下表面朝所述内盖方向凸出,所述内盖安装至外盖时与所述小面加热装置紧贴,以将小面加热装置抵接于所述外盖与内盖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结构延伸并分布于所述内胆胆沿,所述第一导热结构至少部分与设于内胆胆沿的第二导热结构对应接触以获取热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结构包括容纳有导热介质的第一传热脉管,所述第一传热脉管覆盖式的分布于所述内盖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热脉管由注入的吹胀介质沿预设路径吹胀形成,所述预设路径的入口设于所述内盖的侧壁,且通过压接或激光焊接的方式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在合盖状态下包覆于所述内胆胆沿的外侧,以密封所述烹饪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45788.8U CN217696007U (zh) | 2022-06-29 | 2022-06-29 |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45788.8U CN217696007U (zh) | 2022-06-29 | 2022-06-29 |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96007U true CN217696007U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3774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45788.8U Active CN217696007U (zh) | 2022-06-29 | 2022-06-29 |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9600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01720A1 (zh) * | 2022-06-29 | 2024-01-04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顶部加热的烹饪器具 |
-
2022
- 2022-06-29 CN CN202221645788.8U patent/CN2176960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01720A1 (zh) * | 2022-06-29 | 2024-01-04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顶部加热的烹饪器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06291B2 (en) | Overheated steam oven | |
CN217696007U (zh) |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 |
CN201996295U (zh) | 一种新型制冷保鲜电饭煲 | |
CN111281130A (zh) | 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 |
CN111481051A (zh) | 一种分体式模块化蒸炖锅 | |
WO2015192756A1 (zh) | 烹饪器具 | |
CN217696008U (zh) | 一种顶部加热的烹饪器具 | |
CN217696021U (zh) |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 |
CN217696113U (zh) | 一种顶部加热的烹饪器具 | |
CN207604609U (zh) | 一种自加热餐盒 | |
CN117338148A (zh) |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 |
CN212853237U (zh) | 一种分体式模块化蒸炖锅 | |
CN209733607U (zh) |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 |
CN208658718U (zh) | 烹饪锅具 | |
CN218606105U (zh) | 一种高能效烹饪器具 | |
CN109924887B (zh) | 一种框式电饭煲 | |
CN218683702U (zh) |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 |
CN117338149A (zh) | 一种顶部加热的烹饪器具 | |
CN217696185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21404856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6932747U (zh) | 烹饪装置 | |
CN213464721U (zh) | 烹饪装置 | |
CN2807992Y (zh) | 电子汽锅 | |
CN204839193U (zh) | 一种保温套 | |
CN217696191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