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4887B - 一种框式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式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24887B
CN109924887B CN201711345837.XA CN201711345837A CN109924887B CN 109924887 B CN109924887 B CN 109924887B CN 201711345837 A CN201711345837 A CN 201711345837A CN 109924887 B CN109924887 B CN 109924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cooker
steam
type electric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458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24887A (zh
Inventor
朱泽春
于凌振
邱雄杰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458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24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24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4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24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4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式电饭煲,包括锅体、框体,框体包括承载部、由承载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部、以及由支撑部向锅体上方延伸的顶部,顶部与承载部形成开放的锅体取放空间,锅体包括容纳食物的锅身和锅盖,锅盖设有进气孔,顶部和/支撑部上设有供给热气的出气部,锅体放置在承载部上,出气部经进气孔向锅身内供给热气以加热食物。实现锅体(锅体)外露且锅体可以实现水平取放,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且利用热气进行供能,热能对放置于锅体中的食材进行烹饪,能耗低,节能。

Description

一种框式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式电饭煲。
背景技术
现有饭煲一般都是底部设置加热系统加热锅体来加热食物,取放食物一般都是上下取放锅体来实现,该锅体上下取放方式,使上部空间不能有效的利用,占用厨房空间。
另外具体加热过程中,由于是锅体底部先受热,进而传导加热实现烹饪,会造成锅体温度不均匀,下部温度高,上部温度低;这样很容易使食物受热不均,出现底部糊了而上面都没熟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框式电饭煲,实现锅体外露且锅体可以实现水平取放,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且利用热气进行供能,热能对放置于锅体中的食材进行烹饪,能耗低,节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框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框体,框体包括承载部、由承载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部、以及由支撑部向锅体上方延伸的顶部,顶部与承载部形成开放的锅体取放空间,锅体包括容纳食物的锅身和锅盖,锅盖设有进气孔,顶部和/支撑部上设有供给热气的出气部,锅体放置在承载部上,出气部经进气孔向锅身内供给热气以加热食物。
本饭煲整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的饭煲截然不同,现有饭煲包括煲体和煲盖,其中煲体设置容纳腔,烹饪过程中需要将锅体放置于容纳腔中,然后将煲盖盖合在煲体实现烹饪,此方式烹饪过程中锅体位于煲体和煲盖形成的密封烹饪腔中,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煲盖打开后然后才能对锅体进行操作,比较麻烦。
本方案的整体结构与现有饭煲截然不同,取消了现有技术的煲盖、煲体等结构,将锅体直接与外界环境关联,方便了用户可以从各个角度,不限于现有技术中只能自上而下放置锅体,例如可以侧部的方向放置锅体;上述框体形成近似“匚”形,该框体包含的承载部与顶部沟通构成了锅体取放空间,锅体取放空间引导锅体进行放置。
其中锅体取放空间可以仅留有锅体的侧部取放口,或者也可以锅体取放空间为完全敞开式,锅体取放的时候可以从侧部多个方向进行操作,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当然除了上述说的技术方案外,本发明也不限定上述两种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上述锅体包括锅身和锅盖,且锅盖与锅身配合形成烹饪腔,其中烹饪腔为密封腔体,热气通过设置于锅盖上的进气孔进入烹饪腔中,热气中携带大量热能,热能对放置于烹饪腔中的食材进行烹饪,能耗低,节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热气为热风或加热蒸汽流动产生。
本方案中给出了两种为热气提供热能的来源,可以为热风,将加热之后的热风持续不断导入锅体中进行加热;也可以为加热蒸汽,同样加热蒸汽不断导入锅体中进行加热,上述两者加热的方式均为通过水进行热传递,与现有技术的发热盘或者IH线盘加热相比,加热更为均匀,温度控制较为精准。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热气为加热蒸汽流动产生,所述顶部和/支撑部上设有供给加热蒸汽的蒸汽发生器,烹饪过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将蒸汽导入所述锅体中进行烹饪。
具体地,本发明以加热蒸汽为热能主要阐述,为了方便持续不断产生蒸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属于现有技术的部件,水经过蒸汽发生器后产生大量的高温的蒸汽,该蒸汽的温度一般在90-10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上述蒸汽的温度,在所述蒸汽发生器与锅盖的蒸汽流通路径上还设置有过热蒸汽发生器,过热蒸汽发生器能够进一步将蒸汽的温度由上述的90-100℃提高到120℃以上,该结构能够在烹饪过程中,减少烹饪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烹饪米饭过程中,加热蒸汽自上而下导入锅体中,进气孔的位置高于锅体最大刻度线以上。
在本发明中进气孔的位置高于锅体最大刻度线以上,保证了蒸汽能够缓慢对锅体内放置的米水混合物加热;另外将蒸汽自上而下导入锅体中进行烹饪米饭,热传递的方式烹饪米饭,且蒸汽本身的冲击不会对烹饪米饭造成影响,若蒸汽从锅体底部进行导热锅体中的话,则会造成烹饪过程中米饭不断翻滚,受热不均,不利于米饭的烹饪。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框式电饭煲还包括与蒸汽发生器连接的水箱,所述水箱固定于所述框式电饭煲上或所述水箱单独设置且通过水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
上述给出了给蒸汽发生器供水的水箱的安装位置,其中水箱可以直接装配于饭煲上,优先放置于承载部上;或者水箱可以外接水龙头,将水龙头与蒸汽发生器管道连接以对蒸汽发生器供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在水平向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锅体取放空间的任意一侧,锅体取放空间的其余区域均与外部环境连通。
在本方案中,具体给出了水平向锅体取放空间与支撑部的位置关系,将锅体放置于锅体取放空间后,其支撑部作为锅体的承载部与顶部的连接部件,仅占用锅体取放空间一侧的区域,而锅体取放空间的其余区域均与外部环境连通,不会对锅体取放造成影响。
另外该结构的设计,由于锅体取放空间为完全敞开式,对锅体取放空间并没有结构上的束缚,使得锅体取放空间能够适应不同容量的锅体,除了一般容量为4L的锅体能够正常使用外,该锅体取放空间也能被配置应用3L的锅体,5L的锅体等多型号的锅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与所述顶部平行设置,且所述承载部与所述顶部之间的纵向间距大于等于所述锅体的高度。
将承载部和顶部水平设置,能够较大程度利用锅体取放空间的空间,且在本方案中限定了承载部与顶部之间的纵向间距大于等于所述锅体的高度,方便锅体随时取放;当承载部与顶部之间的纵向间距等于锅体的高度时候,即烹饪过程中,锅体的顶部紧挨着顶部的下端,该结构对工艺要求较为精准;当承载部与顶部之间的纵向间距大于锅体的高度时候,即烹饪过程中,锅体的顶部与顶部的下端留有间隙,一般间隙可以设定为5-100m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支撑部以及顶部一体成型。将上述三个主要零部件一体成型,便于加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锅体采用保温锅体。保温锅体的使用保证了不管采用蒸汽加热还是其他加热方式,均能提升锅体的锁热能力,不至于热能的散失,节能。其中保温锅体可以采用直通胆,球胆或者羽釜胆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包括锅体、框体,框体包括承载部、由承载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部、以及由支撑部向锅体上方延伸的顶部,顶部与承载部形成开放的锅体取放空间,锅体包括容纳食物的锅身和锅盖,锅盖设有进气孔,顶部和/支撑部上设有供给热气的出气部,锅体放置在承载部上,出气部经进气孔向锅身内供给热气以加热食物。实现锅体(锅体)外露且锅体可以实现水平取放,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且利用热气进行供能,热能对放置于锅体中的食材进行烹饪,能耗低,节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1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未放置锅体)。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图4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框式电饭煲,包括锅体500、框体100,框体100包括承载部200、由承载部200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部300、以及由支撑部300向锅体上方延伸的顶部400,顶部400与承载部200形成开放的锅体取放空间A;锅体500包括容纳食物的锅身510和锅盖520,锅盖设有进气孔530,顶部和/支撑部上设有供给热气的出气部610,锅体500放置在承载部200上,出气部经进气孔向锅身内供给热气以加热食物。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以出气部设置于顶部具体阐述。
本饭煲整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的饭煲截然不同,现有饭煲包括煲体和煲盖,其中煲体设置容纳腔,烹饪过程中需要将锅体放置于容纳腔中,然后将煲盖盖合在煲体实现烹饪,此方式烹饪过程中锅体位于煲体和煲盖形成的密封烹饪腔中,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煲盖打开后然后才能对锅体进行操作,比较麻烦。
本方案的整体结构与现有饭煲截然不同,取消了现有技术的煲盖、煲体等结构,将锅体直接与外界环境关联,方便了用户可以从各个角度,不限于现有技术中只能自上而下放置锅体,例如可以侧部的方向放置锅体;上述框体100形成近似“匚”形,该框体100包含的承载部与顶部沟通构成了锅体取放空间,锅体取放空间引导锅体进行放置。
其中锅体取放空间A可以仅留有锅体的侧部取放口,或者也可以锅体取放空间为完全敞开式,锅体取放的时候可以从侧部多个方向进行操作,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当然除了上述说的技术方案外,本发明也不限定上述两种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上述锅体500包括锅身510和锅盖520,且锅盖与锅身配合形成烹饪腔,其中烹饪腔为密封腔体,热气通过设置于锅盖上的进气孔530进入烹饪腔中,热气中携带大量热能,热能对放置于烹饪腔中的食材进行烹饪。
上述热气为热风或加热蒸汽流动产生。本方案中给出了两种为热气提供热能的来源,可以为热风,将加热之后的热风持续不断导入锅体500中进行加热;也可以为加热蒸汽,同样加热蒸汽不断导入锅体中进行加热,上述两者加热的方式均为通过水进行热传递,与现有技术的发热盘或者IH线盘加热相比,加热更为均匀,温度控制较为精准。
若热气为加热蒸汽流动产生,所述顶部和/支撑部上设有供给加热蒸汽的蒸汽发生器600,烹饪过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600将蒸汽导入所述锅体中进行烹饪。
具体地,本发明以加热蒸汽为热能主要阐述,为了方便持续不断产生蒸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蒸汽发生器600,蒸汽发生器属于现有技术的部件,水经过蒸汽发生器后产生大量的高温的蒸汽,该蒸汽的温度一般在90-100℃。
为了进一步提升上述蒸汽的温度,在所述蒸汽发生器与锅盖的蒸汽流通路径上还设置有过热蒸汽发生器,过热蒸汽发生器能够进一步将蒸汽的温度由上述的90-100℃提高到120℃以上,该结构能够在烹饪过程中,减少烹饪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3所示,具体烹饪米饭过程中,加热蒸汽自上而下导入锅体中,出气部610的位置高于锅体最大刻度线以上。
在本发明中进气孔的位置高于锅体最大刻度线以上,保证了蒸汽能够缓慢对锅体内放置的米水混合物加热;另外将蒸汽自上而下导入锅体中进行烹饪米饭,热传递的方式烹饪米饭,且蒸汽本身的冲击不会对烹饪米饭造成影响,若蒸汽从锅体底部进行导热锅体中的话,则会造成烹饪过程中米饭不断翻滚,受热不均,不利于米饭的烹饪。
上述框式电饭煲还包括与蒸汽发生器连接的水箱700,所述水箱固定于所述框式电饭煲上或所述水箱单独设置且通过水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
其中给出了给蒸汽发生器供水的水箱的安装位置,其中水箱700可以直接装配于饭煲上,优先放置于承载部200上;或者水箱可以外接水龙头,将水龙头与蒸汽发生器管道连接以对蒸汽发生器供水。
实施例2:
如图4,图5所示,具体地,当锅体取放空间A为完全敞开式的时候,相应地在本方案中,具体给出了水平向锅体取放空间A与支撑部300的位置关系,将锅体500放置于锅体取放空间后,其支撑部300作为锅体的承载部200与顶部400的连接部件,仅占用锅体取放空间A一侧的区域,而锅体取放空间A的其余区域均与外部环境连通,不会对锅体取放造成影响。
另外该结构的设计,由于锅体取放空间为完全敞开式,对锅体取放空间并没有结构上的束缚,使得锅体取放空间能够适应不同容量的锅体,应用场景多而且广,除了一般容量为4L的锅体能够正常使用外,该锅体取放空间也能被配置应用3L的锅体,5L的锅体等多型号的锅体,
为了便于锅体取放,其中承载部200与所述顶部400平行设置,且所述承载部与所述顶部之间的纵向间距大于等于所述锅体的高度。
将承载部200和顶部400水平设置,能够较大程度利用锅体取放空间的空间,且在本方案中限定了承载部与顶部之间的纵向间距大于等于所述锅体的高度,方便锅体随时取放;当承载部与顶部之间的纵向间距等于锅体的高度时候,即烹饪过程中,锅体的顶部紧挨着顶部的下端,该结构对工艺要求较为精准;当承载部与顶部之间的纵向间距大于锅体的高度时候,即烹饪过程中,锅体的顶部与顶部的下端留有间隙,一般间隙可以设定为5-100mm。
为了扩大锅体取放空间A的支撑部300垂直于所述承载部200,所述支撑部300与所述承载部连接处临近所述承载部200的中心区域,即支撑部不在承载部的中心区域.
从上文可以看出,支撑部300由承载部200向上延伸形成,本方案进一步限定了支撑部与承载部的装配关系,且两者的装配的连接位置不在承载部的中心区域,偏向于承载部的中心区域一侧,该布局能够保证锅体取放空间较大空间的利用。
其实支撑部300由所述支撑挡板构成,所述支撑挡板在水平向截面呈弧形。
而对应的锅体可以为直筒形,或者球形或者其他形状,锅体也可以采用采用羽釜(带把手的球胆);其中支撑部采用支撑挡板,支撑挡板便于模具成型,也便于脱模,弧形的支撑挡板能够进一步扩大了锅体取放空间的容纳空间,这是由于弧形的弧度较大的区域位于承载部的中心区域,而锅体一般放置在锅体取放空间的中心区域,利用空间较多,且能放置大容量的锅体。
其中承载部200上表面为水平面,保证了锅体500放置于锅体取放空间A后也能平稳放置,即使受到外界干扰,也不会造成锅体A从承载部200上落下,安全性大增。
上述承载部、支撑部以及顶部可以作出三个独立的零部件外,后期通过卡扣、螺钉等方式进行装配,其中承载部、支撑部以及顶部也可以一体成型。将上述三个主要零部件一体成型,便于加工,一套模具即将整个框式电饭煲的整体结构制作出来,装配过程中仅需要将电路,其他电路元器件进行装配。
进一步地,锅体采用保温锅体,其中保温锅体优选双层真空保温锅。保温锅体的使用保证了不管采用蒸汽加热还是其他加热方式,均能提升锅体的锁热能力,不至于热能的散失,节能,其中保温锅可以采用直通胆,球胆或者羽釜胆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水平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框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框体,框体包括承载部、由承载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部、以及由支撑部向锅体上方延伸的顶部,顶部与承载部形成开放的锅体取放空间,锅体包括容纳食物的锅身和锅盖,锅盖设有进气孔,顶部和/支撑部上设有供给热气的出气部,锅体放置在承载部上,出气部经进气孔向锅身内供给热气以加热食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为热风或加热蒸汽流动产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为加热蒸汽流动产生,所述顶部和/支撑部上设有供给加热蒸汽的蒸汽发生器,烹饪过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将蒸汽导入所述锅体中进行烹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框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与锅盖的蒸汽流通路径上还设置有过热蒸汽发生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框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烹饪米饭过程中,加热蒸汽自上而下导入锅体中,出气部的位置高于锅体最大刻度线以上。
6.如权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一种框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式电饭煲还包括与蒸汽发生器连接的水箱,所述水箱固定于所述框式电饭煲上或所述水箱单独设置且通过水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在水平向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锅体取放空间的任意一侧,锅体取放空间的其余区域均与外部环境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框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与所述顶部平行设置,且所述承载部与所述顶部之间的纵向间距大于等于所述锅体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框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支撑部以及顶部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7-9之一所述的一种框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采用保温锅体。
CN201711345837.XA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框式电饭煲 Active CN109924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5837.XA CN109924887B (zh)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框式电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5837.XA CN109924887B (zh)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框式电饭煲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4887A CN109924887A (zh) 2019-06-25
CN109924887B true CN109924887B (zh) 2020-11-24

Family

ID=66979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45837.XA Active CN109924887B (zh)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框式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2488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1187A (zh) * 2009-01-29 2010-08-04 李琎熙 双向加热烹调机
CN201939091U (zh) * 2011-01-16 2011-08-24 戴文育 全自动化煮饭装置
CN103239125A (zh) * 2012-02-05 2013-08-14 周林斌 转盖式多功能水壶
CN203914576U (zh) * 2014-06-12 2014-11-05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外加热饮水机
CN104856555A (zh) * 2015-05-21 2015-08-26 周波 一种自动炒菜机
CN205568681U (zh) * 2016-03-09 2016-09-14 北京新兴荣福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炊饭机
CN106108684A (zh) * 2016-06-20 2016-11-16 新昌县七星街道明盛模具厂 一种ptc奶瓶加热一体装置
CN107374341A (zh) * 2017-09-12 2017-11-24 佛山市恩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高压立式蒸煮锅
CN107440479A (zh) * 2017-08-22 2017-12-08 郑州朗鑫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炒菜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9850B2 (en) * 2001-06-05 2006-08-15 Burger King Corporation Food holding cabinet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1187A (zh) * 2009-01-29 2010-08-04 李琎熙 双向加热烹调机
CN201939091U (zh) * 2011-01-16 2011-08-24 戴文育 全自动化煮饭装置
CN103239125A (zh) * 2012-02-05 2013-08-14 周林斌 转盖式多功能水壶
CN203914576U (zh) * 2014-06-12 2014-11-05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外加热饮水机
CN104856555A (zh) * 2015-05-21 2015-08-26 周波 一种自动炒菜机
CN205568681U (zh) * 2016-03-09 2016-09-14 北京新兴荣福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炊饭机
CN106108684A (zh) * 2016-06-20 2016-11-16 新昌县七星街道明盛模具厂 一种ptc奶瓶加热一体装置
CN107440479A (zh) * 2017-08-22 2017-12-08 郑州朗鑫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炒菜机
CN107374341A (zh) * 2017-09-12 2017-11-24 佛山市恩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高压立式蒸煮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4887A (zh) 201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1190B (zh) 蒸饮压力锅
CN208551121U (zh) 一种多功能烹调锅
KR100918267B1 (ko) 회전국솥의 배기가스 회수장치
CN212213423U (zh) 蒸汽饭煲
CN109924863B (zh) 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烹饪锅
WO2015192756A1 (zh) 烹饪器具
CN205107386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
CN217696021U (zh)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CN109924887B (zh) 一种框式电饭煲
CN211242810U (zh) 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CN208658750U (zh) 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电饭煲
CN208551132U (zh) 烹饪器具
CN217696007U (zh)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CN208925878U (zh) 隔板结构和炖蒸器具
CN208925880U (zh) 多功能烹饪炊具
CN210871023U (zh) 一种蒸烤组合机
CN109924892B (zh) 一种框式电饭煲
CN203943483U (zh) 电饭煲
CN210354295U (zh) 食物蒸煮装置
CN206964532U (zh) 一种火锅料筒及具有其的食材自动分离火锅装置
CN202919901U (zh) 电锅及其内锅
CN110051213B (zh)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CN214048568U (zh) 烹饪器具
CN216822926U (zh) 一种双加热系统的烹饪器具
CN213309015U (zh) 一种清洗方便的蒸汽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