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13423U - 蒸汽饭煲 - Google Patents

蒸汽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13423U
CN212213423U CN202020301079.2U CN202020301079U CN212213423U CN 212213423 U CN212213423 U CN 212213423U CN 202020301079 U CN202020301079 U CN 202020301079U CN 212213423 U CN212213423 U CN 212213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cooker
heat preservation
pot
rice coo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010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于凌振
于文强
邱雄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010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13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13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134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蒸汽饭煲,属于厨房烹饪器具领域,解决蒸汽饭煲保温性差和锅内凝结冷凝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饭煲,包括包括煲体、煲盖和锅胆,所述锅胆置于所述煲体内,所述煲盖盖合所述锅胆形成烹饪腔,所述煲体还设有为所述烹饪腔供应蒸汽的蒸汽发生器,所述锅胆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环绕所述锅胆的保温腔,所述煲体上设有连通所述保温腔的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保温腔内输入蒸汽,用于对所述锅胆进行保温加热。在本实用新型中,输入保温腔的蒸汽可以是烹饪腔排出的蒸汽,也可以由蒸汽发生器提供,因此,蒸汽饭煲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加热器件对保温腔进行保温加热,获得了更加节能环保的保温方式。

Description

蒸汽饭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蒸汽饭煲。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发热盘加热或者电磁线盘感应加热的电饭煲,烹饪时先对锅胆加热,再由锅胆对食物进行加热,相比之下,纯蒸汽加热的电饭煲,烹饪时将蒸汽直接通过锅胆内或者食物内部,加热效率更高,加热均匀性更好。但也由于加热方式上的差异,如果蒸汽饭煲采用传统电饭煲的结构设计,其保温性差和锅内凝结冷凝水的问题将更加突出,本实用新型即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升蒸汽饭煲的保温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使用方便的蒸汽饭煲,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保温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蒸汽饭煲,包括煲体、煲盖和锅胆,所述锅胆置于所述煲体内,所述煲盖盖合所述锅胆形成烹饪腔,所述煲体还设有为所述烹饪腔供应蒸汽的蒸汽发生器,所述锅胆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环绕所述锅胆的保温腔,所述煲体上设有连通所述保温腔的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保温腔内输入蒸汽,用于对所述锅胆进行保温加热。
在上述的蒸汽饭煲中,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烹饪腔,所述烹饪腔排出的蒸汽通过所述进气口输入所述保温腔内。
在上述的蒸汽饭煲中,所述煲盖包括外盖和用于密封所述锅胆口部的内盖,所述内盖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通过蒸汽回收通道连通。
在上述的蒸汽饭煲中,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烹饪腔输出的部分蒸汽通过所述进气口输入所述保温腔内。
在上述的蒸汽饭煲中,所述煲体上还设有连通所述保温腔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排气通道连通至外界空间。
在上述的蒸汽饭煲中,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保温腔的相对两侧。
在上述的蒸汽饭煲中,所述保温腔将所述锅胆的底壁包围在内。
在上述的蒸汽饭煲中,所述保温腔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保温腔内冷凝水的接水槽。
在上述的蒸汽饭煲中,所述接水槽被设置在可拆的接水盒内。
在上述的蒸汽饭煲中,所述煲体还设有用于加热所述接水槽内冷凝水的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饭煲,锅胆与煲体之间形成环绕锅胆的保温腔,煲体上设有连通保温腔的进气口,通过进气口向保温腔内输入蒸汽,用于对锅胆进行保温加热,保温加热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利用蒸汽热量补偿保温腔自然损耗热量,从而提升蒸汽饭煲的保温性能;其二,烹饪过程中,由于锅胆内部也充满蒸汽,当蒸汽输入保温腔后,可以快速平衡锅胆内外空间温差(即烹饪腔和保温腔的温差),从而减弱锅胆内侧的冷凝效应,也即减少了锅胆内壁上冷凝水的凝结量,避免了因锅胆内外温差过大导致锅胆内壁大量凝结冷凝水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输入保温腔的蒸汽可以是烹饪腔排出的蒸汽,也可以由蒸汽发生器提供,因此,蒸汽饭煲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加热器件对保温腔进行保温加热,获得了更加节能环保的保温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烹饪腔,所述烹饪腔排出的蒸汽通过所述进气口输入所述保温腔内。直接利用烹饪腔排出的蒸汽来为保温腔进行保温加热,充分利用蒸汽热能,并能减少蒸汽饭煲烹饪过程中的蒸汽排出量。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烹饪腔输出的部分蒸汽通过所述进气口输入所述保温腔内。也就是说,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既可以同时供给烹饪腔和保温腔,也可以单独供给烹饪腔或者保温腔,并且能根据不同烹饪功能、不同烹饪阶段对蒸汽发生器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实现动态保温。由于蒸汽流动性较强,相比常规的电加热方式,保温腔在受蒸汽加热时的热均匀性更好,可以改善保温阶段中锅胆内食物受热不均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煲体上还设有连通所述保温腔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排气通道连通至外界空间。通过出气口和排气通道的设置,使保温腔能够向外界排出部分蒸汽,这样有利于保温腔内部的蒸汽流通,避免加热不均。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保温腔的相对两侧。这样可以延长蒸汽在保温腔内的停留时间,以充分利于蒸汽热能;同时也能使输入的蒸汽沿保温腔周向均匀分布,避免加热不均。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腔将所述锅胆的底壁包围在内。锅胆与煲体之间形成立体保温空间,达到立体保温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腔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保温腔内冷凝水的接水槽。接水槽能集中收集保温腔产生的蒸汽冷凝水,方便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槽被设置在可拆的接水盒内。接水盒可以从煲体内取出清理冷凝水,方便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煲体还设有用于加热所述接水槽内冷凝水的加热器。通过加热器的加热使接水槽内的冷凝水蒸发,达到冷凝水自清洁的目的,省去用户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煲体、110烹饪腔、120保温腔、130进气口、140保温罩、141支撑筋、142接水口、150出气口、160排气通道、170接水槽;
200煲盖、210外盖、220内盖、221蒸汽入口、222排气口、230蒸汽输入通道、240蒸汽回收通道;
300蒸汽发生器;
400锅胆;
500蒸汽导管;
600接水盒;
700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饭煲,包括煲体、煲盖和锅胆,所述锅胆置于所述煲体内,所述煲盖盖合所述锅胆形成烹饪腔,所述煲体还设有为所述烹饪腔供应蒸汽的蒸汽发生器,所述锅胆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环绕所述锅胆的保温腔,所述煲体上设有连通所述保温腔的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保温腔内输入蒸汽,用于对所述锅胆进行保温加热。其中,输入保温腔的蒸汽可以是烹饪腔排出的蒸汽,也可以由蒸汽发生器提供,因此,蒸汽饭煲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加热器件对保温腔进行保温加热,获得了更加节能环保的保温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的蒸汽饭煲,包括煲体100、煲盖200和锅胆400,锅胆400置于煲体100内,煲盖200盖合锅胆400形成烹饪腔110,煲体100还设有为烹饪腔110供应蒸汽的蒸汽发生器300,锅胆400与煲体100之间形成环绕锅胆400的保温腔120,煲体100上设有连通保温腔120的进气口130,通过进气口130向保温腔120内输入蒸汽,用于对锅胆400进行保温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30连通烹饪腔110,烹饪腔110排出的蒸汽通过进气口130输入保温腔120内。具体的说:煲盖200包括外盖210和用于密封锅胆400口部的内盖220,内盖220上设有蒸汽入口221和排气口222,蒸汽入口221经蒸汽输入通道230连通至煲体100的蒸汽发生器300,排气口222经蒸汽回收通道240连通至煲体100的进气口130。烹饪过程中,蒸汽发生器300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输入通道230、蒸汽入口221进入烹饪腔110内,或者在内盖220内侧安装蒸汽导管500,可以将蒸汽直接导入食物内部进行加热。同时,烹饪腔110内的蒸汽通过排气口222、蒸汽回收通道240、进气口130进入保温腔120内,用于对锅胆400进行保温加热。
保温加热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利用蒸汽热量补偿保温腔120自然损耗热量,从而提升蒸汽饭煲的保温性能;其二,烹饪过程中,由于锅胆400内部也充满蒸汽,当蒸汽输入保温腔120后,可以快速平衡锅胆400内外空间温差(即烹饪腔110和保温腔120的温差),从而减弱锅胆400内侧的冷凝效应,也即减少了锅胆400内壁上冷凝水的凝结量,避免了因锅胆400内外温差过大导致锅胆400内壁大量凝结冷凝水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直接利用烹饪腔110排出的蒸汽来为保温腔120进行保温加热,充分利用蒸汽热能,蒸汽饭煲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加热器件对保温腔120进行保温加热,获得了更加节能环保的保温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煲体100包括顶部敞开的保温罩140,锅胆400容置于保温罩140内,保温罩140与锅胆400之间形成环绕锅胆400的保温腔120,上述的进气口130设置在保温罩140侧壁。保温罩140的设置相当于在煲体100内部增加隔热层,可以缓解保温腔120的热量流失,提升节能效果。
优选的,保温罩140底部可设置多个支撑筋141,锅胆400放入保温罩140内由多个支撑筋141进行支撑,使锅胆400底壁与保温罩140底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从而能使保温腔120将锅胆400的底壁也包围在内,锅胆400与保温罩140之间形成立体保温空间,达到立体保温效果。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煲体内可以不设置单独的保温罩,例如保温罩一体成型在煲体内,煲体上形成顶部敞开的容置腔,锅胆放置于容置腔内。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煲体100上还设有连通保温腔120的出气口150,出气口150通过排气通道160连通至外界空间。通过出气口150和排气通道160的设置,使保温腔120能够向外界排出部分蒸汽,这样有利于保温腔120内部的蒸汽流通,避免加热不均。以上述实施例为例,在保温罩140侧壁上设置出气口150,出气口150上连接有排气通道160,排气通道160直接经煲体100连通至外界空间,或者延伸至煲盖200上由煲盖200连通至外界空间。
优选的: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50分别位于保温腔120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保温腔120围绕锅胆400呈环状,如果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50距离太近,从进气口130通入保温腔120的蒸汽只会保温腔120局部区域停留后直接从出气口150排出,无法充满整个保温腔120,而本实施例将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50分别设置在保温腔120的相对两侧,这样可以延长蒸汽在保温腔120内的停留时间,以充分利于蒸汽热能;同时也能使输入的蒸汽沿保温腔120周向均匀分布,避免加热不均。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保温腔120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保温腔120内冷凝水的接水槽170。接水槽170能集中收集保温腔120产生的蒸汽冷凝水,方便清理。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用户清理冷凝水,接水槽170被设置在可拆的接水盒600内。示例性的:在保温罩140底壁上设置接水口142,接水盒600可拆地安装上接水口142外侧,例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等。烹饪时,保温腔120内凝结出的冷凝水汇集到保温罩140底壁上并经接水口142流入接水盒600内;烹饪结束后,取出保温罩140,从保温罩140底部拆下接水盒600进行清理。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煲体100还设有用于加热接水槽170内冷凝水的加热器700。通过加热器700的加热使接水槽170内的冷凝水蒸发,达到冷凝水自清洁的目的,省去用户操作,例如:保温罩底壁下凹形成接水槽170,通过加热器700加热蒸发冷凝水,达到清理接水槽170的目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加热器700安装在接水槽170下方的煲体100内,可以发热盘、电热丝/管、厚膜加热器、PTC加热器700等,只要具备基本的加热功能即可。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的蒸汽饭煲,包括煲体100、煲盖200和锅胆400,锅胆400置于所述煲体100内,煲盖200盖合锅胆400形成烹饪腔110,煲体100还设有为烹饪腔110供应蒸汽的蒸汽发生器300,锅胆400与煲体100之间形成环绕锅胆400的保温腔120,煲体100上设有连通保温腔120的进气口130,进气口130连通蒸汽发生器300,烹饪腔110输出的部分蒸汽通过进气口130输入保温腔120内,用于对锅胆400进行保温加热。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300产生的蒸汽既可以同时供给烹饪腔110和保温腔120,也可以单独供给烹饪腔110或者保温腔120,并且能根据不同烹饪功能、不同烹饪阶段对蒸汽发生器300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实现动态保温。由于蒸汽流动性较强,相比常规的电加热方式,保温腔120在受蒸汽加热时的热均匀性更好,可以改善保温阶段中锅胆400内食物受热不均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蒸汽饭煲,包括煲体、煲盖和锅胆,所述锅胆置于所述煲体内,所述煲盖盖合所述锅胆形成烹饪腔,所述煲体还设有为所述烹饪腔供应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胆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环绕所述锅胆的保温腔,所述煲体上设有连通所述保温腔的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保温腔内输入蒸汽,用于对所述锅胆进行保温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烹饪腔,所述烹饪腔排出的蒸汽通过所述进气口输入所述保温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煲盖包括外盖和用于密封所述锅胆口部的内盖,所述内盖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通过蒸汽回收通道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烹饪腔输出的部分蒸汽通过所述进气口输入所述保温腔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上还设有连通所述保温腔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排气通道连通至外界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保温腔的相对两侧。
7.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腔将所述锅胆的底壁包围在内。
8.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腔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保温腔内冷凝水的接水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被设置在可拆的接水盒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还设有用于加热所述接水槽内冷凝水的加热器。
CN202020301079.2U 2020-03-12 2020-03-12 蒸汽饭煲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13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1079.2U CN212213423U (zh) 2020-03-12 2020-03-12 蒸汽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1079.2U CN212213423U (zh) 2020-03-12 2020-03-12 蒸汽饭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13423U true CN212213423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02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107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13423U (zh) 2020-03-12 2020-03-12 蒸汽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134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6202A (zh) * 2020-12-31 2021-04-1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3317674A (zh) * 2021-05-31 2021-08-31 彭充 一种电饭煲及电饭煲内锅
CN113854806A (zh) * 2021-09-08 2021-12-31 孙港澳 一种智能电饭煲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6202A (zh) * 2020-12-31 2021-04-1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3317674A (zh) * 2021-05-31 2021-08-31 彭充 一种电饭煲及电饭煲内锅
CN113854806A (zh) * 2021-09-08 2021-12-31 孙港澳 一种智能电饭煲
CN113854806B (zh) * 2021-09-08 2023-10-03 中山市欧莱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饭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13423U (zh) 蒸汽饭煲
KR101394013B1 (ko) 상부 커버 조립체 및 이를 갖춘 전기 밥솥
CN211242810U (zh) 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CN111671327B (zh) 家用面包机
CN215738389U (zh) 一种蒸汽烹饪设备
CN213821079U (zh) 一种内置蒸发器的烤箱
CN205953984U (zh) 便于出酒糟的蒸酒设备
CN211511706U (zh) 一种洗碗机的双冷凝结构
CN210871023U (zh) 一种蒸烤组合机
CN111972972B (zh) 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9153057U (zh) 上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8942838U (zh) 一种快速出蒸汽的烹饪器具
CN217488277U (zh) 蒸汽烹饪设备
CN220308902U (zh) 一种高温蒸汽烹饪器具
CN216724127U (zh) 一种易清洗的烹饪器具
CN220186886U (zh) 一种冷凝温水回收集成灶
CN217723233U (zh) 一种电蒸锅
CN216932715U (zh) 烹饪器具
CN217875796U (zh) 一种蒸汽快速发生装置
CN112167961B (zh) 内热式烹饪容器及烹饪器具
CN218942844U (zh) 一种电蒸锅
CN215738370U (zh) 一种兼有蒸、烤功能的烹调器具
CN214964502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220608092U (zh) 一种蒸汽发生组件及电蒸锅
CN215271992U (zh) 蒸保厨具及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