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1192U - 基板磨边倒角机 - Google Patents

基板磨边倒角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1192U
CN220481192U CN202322149356.9U CN202322149356U CN220481192U CN 220481192 U CN220481192 U CN 220481192U CN 202322149356 U CN202322149356 U CN 202322149356U CN 220481192 U CN220481192 U CN 220481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rocessed
edging
processing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93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可勋
赵宸
姜林
王欢
永野真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l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l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493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1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1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11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板磨边倒角机。该磨边倒角机用于加工待加工基板,包括载具平台机构、输送机构、加工设备和过渡平台机构;载具平台机构用于承载待加工基板,载具平台机构选择性吸附待加工基板的下板面,载具平台机构选择性夹持两个夹持面;输送机构用于沿输送方向往复搬运载具平台机构,使载具平台机构上的待加工基板在两个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加工设备用于对加工面进行磨边和/或倒角;过渡平台机构能对位于中转位置的待加工基板进行对中夹紧,过渡平台机构能带动待加工基板在中转位置与过渡位置之间移动。该磨边倒角机能够顺利完成磨边和倒角操作,减少对待加工基板所造成的破坏,降低成品废弃率。

Description

基板磨边倒角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板磨边倒角机。
背景技术
陶瓷基板在切割成型后,通常会形成锋利的棱边,而陶瓷基板在某些电子器件行业会作为电子器件的基板,故而存在有对陶瓷基板的表面进行刷釉处理的需求。在烧结完成后,需要对陶瓷基板双边的锋利棱边以及边角溢出的釉进行研磨和倒角,以使边角圆滑,并消除陶瓷基板中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磨边倒角机主要通过皮带对陶瓷基板进行传送,这种方式会不可避免地将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碎屑带入皮带中,容易对陶瓷基板的釉面产生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板磨边倒角机,以便准确且高效地对待加工基板进行磨边和倒角操作,减少对待加工基板表面所造成的破坏,降低基板的废弃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板磨边倒角机,用于加工待加工基板,所述待加工基板的侧面设有两个相对的夹持面和两个相对的加工面,包括载具平台机构、输送机构、加工设备和过渡平台机构;所述载具平台机构用于承载所述待加工基板,所述载具平台机构选择性吸附所述待加工基板的下板面,所述载具平台机构选择性夹持两个所述夹持面;所述输送机构用于沿输送方向往复搬运所述载具平台机构,使所述载具平台机构上的所述待加工基板在两个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两个所述中转位置之间设有一个加工位置;所述加工设备用于对位于所述加工位置的所述待加工基板的所述加工面进行磨边和/或倒角;所述过渡平台机构能对位于所述中转位置的所述待加工基板进行对中夹紧,所述过渡平台机构能带动所述待加工基板在所述中转位置与过渡位置之间移动。
作为基板磨边倒角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沿所述输送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个所述中转位置、第一个所述加工位置、第二个所述中转位置、第二个所述加工位置、第三个所述中转位置、第三个所述加工位置和第四个所述中转位置,所述载具平台机构设有三个,第一个所述载具平台机构带动所述待加工基板在第一个所述中转位置和第二个所述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第二个所述载具平台机构带动所述待加工基板在第二个所述中转位置和第三个所述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第三个所述载具平台机构带动所述待加工基板在第三个所述中转位置和第四个所述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加工设备设备包括磨边机、下倒角机和上倒角机,所述磨边机用于打磨位于第一个所述加工位置的所述待加工基板的所述加工面,所述下倒角机用于对位于第二个所述加工位置的所述待加工基板的所述加工面进行下倒角加工,所述上倒角机用于对位于第三个所述加工位置的所述待加工基板的所述加工面进行上倒角加工。
作为基板磨边倒角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载具平台机构包括承载板和真空发生器,所述承载板用于支撑所述待加工基板,所述承载板贯通有真空吸附孔,所述真空吸附孔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所述真空吸附孔选择性吸附所述待加工基板的下板面。
作为基板磨边倒角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载具平台机构包括承载板、定位块和夹紧块,所述承载板用于支撑所述待加工基板,所述定位块固接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夹紧块活动安装于所述承载板,所述夹紧块能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块移动,所述定位块和所述夹紧块选择性夹持两个所述夹持面。
作为基板磨边倒角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渡平台机构包括两个相对的对中爪,两个所述对中爪能相向或相背移动,以使两个所述对中爪选择性夹持两个所述加工面。
作为基板磨边倒角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对中爪能相对所述输送机构同步移动,以带动所述待加工基板在所述中转位置与所述过渡位置之间移动。
作为基板磨边倒角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渡平台机构还包括举升驱动单元、连接板和固接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对中驱动单元,所述对中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对中爪,所述对中驱动单元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对中爪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举升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举升驱动单元用于带动两个所述对中爪相对所述输送机构同步移动。
作为基板磨边倒角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导轨和滑设于所述导轨的丝杠组件,第一个所述载具平台机构、第二个所述载具平台机构和第三个所述载具平台机构沿所述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丝杠组件上。
作为基板磨边倒角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板磨边倒角机还包括水槽组件,所述水槽组件用于收集和排放所述加工设备所产生的废水。
作为基板磨边倒角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板磨边倒角机还包括机架平台,所述输送机构、所述加工设备和所述过渡平台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机架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基板磨边倒角机借助载具平台机构的设置,得以完成对待加工基板的吸附和夹紧动作,而吸附待加工基板的下板面以及夹持两个夹持面的设计,能够在保障对待加工基板的定位能力的同时,避免对待加工基板的上板面造成破坏,减小了待加工基板被划伤概率,降低待加工基板的废弃率。载具平台机构的结构紧凑,工作流程简单,具有高使用价值和高实用性。利用上述改进,得以实现对待加工基板的选择性定位,进而能够保障载具平台机构对待加工基板的搬送能力,以便准确且高效地对待加工基板进行磨边和倒角。过渡平台机构通过对待加工基板进行对中夹紧的方式,能够调整待加工基板相对应过渡平台机构的位置,还使得被夹紧的待加工基板在中转位置与过渡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以完成待加工基板在载具平台机构上的取放操作。同时,加工设备的设置使得加工面上的磨边和倒角操作能够在基板磨边倒角机中同时完成,以上改进避免了对待加工基板的重复搬运,简化了加工流程,降低了搬运成本,提高了基板磨边倒角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板磨边倒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载具平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渡平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机架平台;
200、磨边机;
310、下倒角机;320、上倒角机;
400、输送机构;410、直线模组型材;420、移动驱动单元;430、联轴器;440、丝杠座;450、丝杠主体;460、安装板;470、转接板;480、导轨;
500、载具平台机构;510、支架;520、承载板;530、防护垫;540、定位块;550、夹紧驱动单元;560、夹紧块;570、夹紧垫;
600、过渡平台机构;610、固定板;620、举升驱动单元;630、连接板;640、对中驱动单元;650、对中爪;
700、水槽组件;
900、待加工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基板磨边倒角机,用于加工待加工基板900,待加工基板900的侧面设有两个相对的夹持面和两个相对的加工面,基板磨边倒角机包括载具平台机构500、输送机构400、加工设备和过渡平台机构600;载具平台机构500用于承载待加工基板900,载具平台机构500选择性吸附待加工基板900的下板面,载具平台机构500选择性夹持两个夹持面;输送机构400用于沿输送方向往复搬运载具平台机构500,使载具平台机构500上的待加工基板900在两个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两个中转位置之间设有一个加工位置;加工设备用于对位于加工位置的待加工基板900的加工面进行磨边和/或倒角;过渡平台机构600能对位于中转位置的待加工基板900进行对中夹紧,过渡平台机构600能带动待加工基板900在中转位置与过渡位置之间移动。
该基板磨边倒角机借助载具平台机构500的设置,得以完成对待加工基板900的吸附和夹紧动作,而吸附待加工基板900的下板面以及夹持两个夹持面的设计,能够在保障对待加工基板900的定位能力的同时,避免对待加工基板900的上板面造成破坏,减小了待加工基板900被划伤概率,降低待加工基板900的废弃率。载具平台机构500的结构紧凑,工作流程简单,具有高使用价值和高实用性。利用上述改进,得以实现对待加工基板900的选择性定位,进而能够保障载具平台机构500对待加工基板900的搬送能力,以便准确且高效地对待加工基板900进行磨边和倒角。过渡平台机构600通过对待加工基板900进行对中夹紧的方式,能够调整待加工基板900相对应过渡平台机构600的位置,还使得被夹紧的待加工基板900在中转位置与过渡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以完成待加工基板900在载具平台机构500上的取放操作。同时,加工设备的设置使得加工面上的磨边和倒角操作能够在基板磨边倒角机中同时完成,以上改进避免了对待加工基板900的重复搬运,简化了加工流程,降低了搬运成本,提高了基板磨边倒角机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输送方向位于水平平面内。以上设计优化了待加工基板900的受力情况,避免了待加工基板900因之中而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保障了待加工基板900在载具平台机构500上的定位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其他构件的布置难度,由此得以简化了基板磨边倒角机的空间布局,减少了所占用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待加工基板900为陶瓷基板。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待加工基板900为其他材质的平板状基板。
在本实施例中,基板磨边倒角机还包括机架平台100,输送机构400、加工设备和过渡平台机构600均安装于机架平台100上。机架平台100达到了固定输送机构400、加工设备和过渡平台机构600位置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承载其余各构件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沿输送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个中转位置、第一个加工位置、第二个中转位置、第二个加工位置、第三个中转位置、第三个加工位置和第四个中转位置,载具平台机构500设有三个,第一个载具平台机构500带动待加工基板900在第一个中转位置和第二个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第二个载具平台机构500带动待加工基板900在第二个中转位置和第三个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第三个载具平台机构500带动待加工基板900在第三个中转位置和第四个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加工设备设备包括磨边机200、下倒角机310和上倒角机320,磨边机200用于打磨位于第一个加工位置的待加工基板900的加工面,下倒角机310用于对位于第二个加工位置的待加工基板900的加工面进行下倒角加工,上倒角机320用于对位于第三个加工位置的待加工基板900的加工面进行上倒角加工。
借助以上设计,得以利用过渡平台机构600将待加工基板900在三个载具平台机构500之间依次传送,由此得以使待加工基板900依次经过三个加工位置,进而顺序完成打磨、下倒角加工和上倒角加工的步骤,以上设计使得磨边机200、下倒角机310和上倒角机320得以同时进行加工,且优化了基板磨边倒角机的结构,减少了占用的空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降低了误操作的风险。
磨边机200的设置起到了打磨待加工基板900棱边的作用,下倒角机310的设置达到了对待加工基板900棱边的下端进行倒角的目的,上倒角机320的设置达到了对待加工基板900棱边的上端进行倒角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磨边机200、下倒角机310和上倒角机320均称对设置,且均分居于输送机构400的两侧。位于右侧的磨边机200用于对待加工基板900右侧的加工面进行磨边,位于左侧的磨边机200用于对待加工基板900左侧的加工面进行磨边,位于右侧的下倒角机310用于对待加工基板900右侧的加工面进行下倒角,位于左侧的下倒角机310用于对待加工基板900左侧的加工面进行下倒角,位于右侧的上倒角机320用于对待加工基板900右侧的加工面进行上倒角,位于左侧的上倒角机320用于对待加工基板900左侧的加工面进行上倒角。
具体地,磨边机200包括磨边调整机构、磨边磨头以及与磨边磨头传动连接的磨边电机,磨边磨头与待加工基板900的加工面棱边相接触,磨边电机为三相异步电机;下倒角机310和上倒角机320构造相同,均包括倒角调整机构、倒角磨头及与倒角磨头传动连接的倒角电机,倒角磨头与待加工基板900的加工面棱边相接触,倒角电机为三相异步电机。磨边机200、下倒角机310和上倒角机320均为本领域内的常规设置,其设置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多加赘述。
示例性地,过渡平台机构600包括两个相对的对中爪650,两个对中爪650能相向或相背移动,以使两个对中爪650选择性夹持两个加工面。两个对中爪650的设计简单可靠,借助上述设计,得以使过渡平台机构600顺利地完成对待加工基板900进行对中夹紧的操作,保证了对中的效果,方便了后续待加工基板900的搬运动作的顺利完成。
进一步地,两个对中爪650能相对输送机构400同步移动,以带动待加工基板900在中转位置与过渡位置之间移动。借助上述设计,得以将待加工基板900在中转位置与过渡位置之间顺利搬运,进而得以实现待加工基板900在不同载具平台机构500上的切换,由此得以保障基板磨边倒角机的顺利运行。
本实施例中,过渡位置位于中转位置的正上方,两个对中爪650能沿竖直方向同步移动。以上设计有助于加快待加工基板900脱离载具平台机构500的速度,缩短了对中爪650的动作行程,提高了过渡平台机构600的搬运效率,降低了待加工基板900的搬运难度。
再进一步地,过渡平台机构600还包括举升驱动单元620、连接板630和固接于连接板630上的对中驱动单元640,对中驱动单元640的输出端连接于对中爪650,对中驱动单元640用于驱动两个对中爪650相向或相背移动,举升驱动单元620的输出端连接于连接板630,举升驱动单元620用于带动两个对中爪650相对输送机构400同步移动。以上设计简单可靠,实现了对两个对中爪650的位置的灵活控制,进而得以完成对待加工基板900的对中夹紧操作,保障了过渡平台机构600的顺利运行,保障了基板磨边倒角机的稳定工作。
过渡平台机构600还包括固定板610,固定板610安装在机架平台100上,固定板610上连接有举升驱动单元620,举升驱动单元620用于将待加工基板900顶升,举升驱动单元620通过连接板630连接对中驱动单元640,对中驱动单元640连接有对中爪650,对中驱动单元640用于驱动对中爪650移动,两个对中爪650分别布置于输送机构400的两侧,对中爪650用于将待加工基板900位置进行对中。具体地,对中爪650采用尼龙材质,以防止对中爪650夹伤待加工基板900。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400包括沿输送方向延伸的导轨480和滑设于导轨480的丝杠组件,第一个载具平台机构500、第二个载具平台机构500和第三个载具平台机构500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于丝杠组件上。具体地,相邻的载具平台机构500之间通过安装板460相连接。借助以上设置,实现了三个载具平台机构500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降低了待加工基板900在不同的载具平台机构500之间进行转运的难度,从而保障了输送机构400动作的准确性,保障了基板磨边倒角机的顺利工作。
进一步地,输送机构400还包括直线模组型材410、安装于直线模组型材410上的移动驱动单元420,丝杠组件包括丝杠座440、丝杠主体450、安装板460和转接板470。丝杠座440为丝杠主体450提供支撑,安装板460连接到丝杠主体450的螺母上。移动驱动单元420通过联轴器430和丝杠主体450连接,导轨480安装在直线模组型材410上,导轨480连接到安装板460上,为安装板460提供支撑。安装板460上连接有转接板470,转接板470滑设于载具平台机构500,直线模组型材410还开设有防水槽。
示例性地,载具平台机构500包括承载板520和真空发生器,承载板520用于支撑待加工基板900,承载板520贯通有真空吸附孔,真空吸附孔连通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通过真空吸附孔选择性吸附待加工基板900的下板面。通过真空发生器产生负压对待加工基板900进行吸附,以实现对待加工基板900的下板面的吸附定位,由此得以在避免对待加工基板900的表面造成划伤的前提下,对待加工基板900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承载板520的上板面设有防护垫530,防护垫530能与待加工基板900的下板面相接触。防护垫530用于减少待加工基板900在定位和夹紧过程中产生摩擦,进而避免了待加工基板900的下板面划伤的情况,防护垫530上开设有与真空吸附孔相连通的通气孔,从而使得真空发生器能够直接对待加工基板900的下板面进行吸附,进而达到了对待加工基板900的定位目的。具体地,防护垫530的材质为PVC,PVC属于软性材质,能够防止待加工基板900在PVC上滑动时产生划伤,PVC的柔性结构有助于进一步地减少与待加工基板900产生摩擦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载具平台机构500还包括定位块540和夹紧块560,定位块540固接于承载板520上,夹紧块560活动安装于承载板520,夹紧块560能靠近或远离定位块540移动,定位块540和夹紧块560选择性夹持两个夹持面。具体地,承载板520上还安装有夹紧驱动单元550,夹紧驱动单元550的输出端固接于夹紧块560,夹紧驱动单元550用于驱动夹紧块560,夹紧块560上还安装有夹紧垫570,夹紧垫570用于接触夹持面。安装在承载板520上的定位块540为待加工基板900提供了定位基准,起到了对待加工基板900进行定位的作用,夹紧驱动单元550和夹紧块560用于对待加工基板900完成夹紧动作。夹紧垫570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定位块540和夹紧块560将待加工基板900夹裂甚至夹碎。借助以上设计,能够完成对两个夹持面进行选择性夹持的动作,以上结构简单可靠,工作稳定性高且定位效果好,有助于提升载具平台机构500对待加工基板900的定位能力,保障了基板磨边倒角机的顺利运行。具体地,夹紧垫570采用聚氨酯材质。
本实施例中,载具平台机构500还包括支架510,支架510安装在安装板460上,承载板520安装在支架510上。
示例性地,基板磨边倒角机还包括水槽组件700,水槽组件700用于收集和排放加工设备所产生的废水。废水由磨边机200进行打磨时,以及下倒角机310和上倒角机320进行倒角加工时产生。水槽组件700的设置实现了对废水的回收,降低了对外界污染的风险,有助于保障工作环境的整洁程度,提高清洁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移动驱动单元420为步进电机,夹紧驱动单元550为气缸,举升驱动单元620为气缸,对中驱动单元640为气缸。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为其他结构。驱动单元的可选范围巨大,具体驱动单元的种类选取由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所决定,具体的决定方式为本领域内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多加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基板磨边倒角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基板磨边倒角机,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加工基板900放到位于第一个中转位置的第一个载具平台机构500上,第一个过渡平台机构600对待加工基板900进行对中夹紧然后松开,第一个载具平台机构500吸附待加工基板900,第一个载具平台机构500对待加工基板900的夹持面进行夹紧。输送机构400沿输送方向运动,带动待加工基板900经过磨边机200使待加工基板900的加工面的棱边被磨边机200磨掉,驱动第一个载具平台机构500移动到第二个中转位置。此时第二个过渡平台机构600对中夹紧待加工基板900,并使待加工基板900从该中转位置移动至对应的过渡位置处。之后输送机构400沿输送方向运动反向运动,将第二个载具平台机构500移动到第二个中转位置,而第一个载具平台机构500则移动回第一个中转位置处。第二个过渡平台机构600将待加工基板900从过渡位置移动至第二个中转位置,此时待加工基板900置于第二个载具平台机构500上,由此实现了待加工基板900在载具平台机构500之间的传送,后续的对中、吸附和夹紧步骤与上述方法之前的步骤相同。继续将新的待加工基板900放到位于第一个中转位置的第一个载具平台机构500上,后续的对中、吸附和夹紧步骤与上述方法之前的步骤相同。输送机构400沿输送方向运动,带动第一个载具平台机构500上的待加工基板900,第二个载具平台机构500上的待加工基板900,分别通过第一个加工位置和二个加工位置,分别利用磨边机200和下倒角机310进行磨边和下倒角。后面步骤如前两步一样依次进行循环往复,当待加工基板900完成所有研磨和倒角的加工并处于第四个中转位置时,将加工完成的待加工基板900进行下料。
具体地,待加工基板900的上料步骤由操作人员或自动上料机完成;待加工基板900的下料步骤由操作人员或自动下料机完成。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基板磨边倒角机,用于加工待加工基板(900),所述待加工基板(900)的侧面设有两个相对的夹持面和两个相对的加工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具平台机构(500),用于承载所述待加工基板(900),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选择性吸附所述待加工基板(900)的下板面,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选择性夹持两个所述夹持面;
输送机构(400),用于沿输送方向往复搬运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使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上的所述待加工基板(900)在两个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两个所述中转位置之间设有一个加工位置;
加工设备,用于对位于所述加工位置的所述待加工基板(900)的所述加工面进行磨边和/或倒角;
过渡平台机构(600),所述过渡平台机构(600)能对位于所述中转位置的所述待加工基板(900)进行对中夹紧,所述过渡平台机构(600)能带动所述待加工基板(900)在所述中转位置与过渡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磨边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输送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个所述中转位置、第一个所述加工位置、第二个所述中转位置、第二个所述加工位置、第三个所述中转位置、第三个所述加工位置和第四个所述中转位置,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设有三个,第一个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带动所述待加工基板(900)在第一个所述中转位置和第二个所述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第二个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带动所述待加工基板(900)在第二个所述中转位置和第三个所述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第三个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带动所述待加工基板(900)在第三个所述中转位置和第四个所述中转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磨边机(200)、下倒角机(310)和上倒角机(320),所述磨边机(200)用于打磨位于第一个所述加工位置的所述待加工基板(900)的所述加工面,所述下倒角机(310)用于对位于第二个所述加工位置的所述待加工基板(900)的所述加工面进行下倒角加工,所述上倒角机(320)用于对位于第三个所述加工位置的所述待加工基板(900)的所述加工面进行上倒角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磨边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包括承载板(520)和真空发生器,所述承载板(520)用于支撑所述待加工基板(900),所述承载板(520)贯通有真空吸附孔,所述真空吸附孔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所述真空吸附孔选择性吸附所述待加工基板(900)的下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磨边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包括承载板(520)、定位块(540)和夹紧块(560),所述承载板(520)用于支撑所述待加工基板(900),所述定位块(540)固接于所述承载板(520)上,所述夹紧块(560)活动安装于所述承载板(520),所述夹紧块(560)能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块(540)移动,所述定位块(540)和所述夹紧块(560)选择性夹持两个所述夹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磨边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平台机构(600)包括两个相对的对中爪(650),两个所述对中爪(650)能相向或相背移动,以使两个所述对中爪(650)选择性夹持两个所述加工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板磨边倒角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对中爪(650)能相对所述输送机构(400)同步移动,以带动所述待加工基板(900)在所述中转位置与所述过渡位置之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板磨边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平台机构(600)还包括举升驱动单元(620)、连接板(630)和固接于所述连接板(630)上的对中驱动单元(640),所述对中驱动单元(640)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对中爪(650),所述对中驱动单元(640)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对中爪(650)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举升驱动单元(620)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630),所述举升驱动单元(620)用于带动两个所述对中爪(650)相对所述输送机构(400)同步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磨边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400)包括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导轨(480)和滑设于所述导轨(480)的丝杠组件,第一个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第二个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和第三个所述载具平台机构(500)沿所述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丝杠组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磨边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磨边倒角机还包括水槽组件(700),所述水槽组件(700)用于收集和排放所述加工设备所产生的废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板磨边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磨边倒角机还包括机架平台(100),所述输送机构(400)、所述加工设备和所述过渡平台机构(600)均安装于所述机架平台(100)上。
CN202322149356.9U 2023-08-10 2023-08-10 基板磨边倒角机 Active CN220481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9356.9U CN220481192U (zh) 2023-08-10 2023-08-10 基板磨边倒角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9356.9U CN220481192U (zh) 2023-08-10 2023-08-10 基板磨边倒角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1192U true CN220481192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2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9356.9U Active CN220481192U (zh) 2023-08-10 2023-08-10 基板磨边倒角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11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8104B (zh) 一种双工位聚合物锂电池上料方法
CN110814902B (zh) 石英舟侧板自动化切割打磨设备
CN218079514U (zh) 用于面板的清洁设备
CN220481192U (zh) 基板磨边倒角机
CN212733145U (zh) 一种手机中框边缘清洗机
CN211682910U (zh) 石英舟板切割打磨一体机
CN217616270U (zh) 一种小孔玻璃清洁机
CN218173865U (zh) 一种插片下料机构
CN218136871U (zh) 一种电池仓底板打磨装置
CN110775636A (zh) 一种挡风玻璃卡条高速精密装配线
CN110561699A (zh) 一种切水口打磨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5910903A (zh) 一种石英晶片嘴吸取装置
CN115488684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机床
CN115816526A (zh) 一种用于碳纤维过滤板制备的剪裁装置
CN111483149B (zh) 雨伞手柄装配设备
CN212218013U (zh) 一种手机中框去毛刺设备
KR100350037B1 (ko) 데스크탑 로보트
CN212528278U (zh) 自动上下料作业的玻璃精雕机及输送装置
CN110676199B (zh) 一种高速装片刻印机
CN107537793B (zh) 产品表面擦拭机
CN112222846A (zh) 一种全自动车边倒角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3795869U (zh) 自动翻面开孔磨边一体机
CN113526135B (zh) 一种用于环形输送的传动装置
CN220659354U (zh) 一种剪板机自动生产系统
CN210763107U (zh) 一种应用于打磨机的上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