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7240U - 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67240U
CN220467240U CN202322009117.3U CN202322009117U CN220467240U CN 220467240 U CN220467240 U CN 220467240U CN 202322009117 U CN202322009117 U CN 202322009117U CN 220467240 U CN220467240 U CN 220467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frame
frame
sliding
pressing arm
contac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91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文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0091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67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67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67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包括支撑框和压臂,所述支撑框上设置有与空腔轨道相匹配的滚轮组件,所述压臂上铰接有连接销;所述压臂的一端与支撑框铰接,所述压臂能够在受力的情况下将连接销卡入万向输送链中,使滑移小车与万向输送链锁定,所述支撑框上还设置对压臂工作位置进行锁定的限位机构,连接销卡入万向输送链中时,压臂同时被限位机构限位锁定;本方案中整体为框架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质量更轻,同时采用4根绳索作为触发件,方便收纳,占用体积也比较小。本方案通过简单的4根拉绳,相互配合,通过各个弹簧的拉伸和支撑,实现对于滑移小车的各项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能载人完成上下楼功能的装置绝大部分是使用专用通道的垂直井升电梯,它既浪费住房资源又是完全封闭运行,就无法实现乘坐和步行的自由转换。因此,常常有伤人及致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发生。在我国还有数亿人还居住在没有电梯的楼房里,上下楼就只能采用原始的步行方式,这样就导致很多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者上下楼就非常困难,以致很多人常年累月不便下楼进行户外活动,这样就给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虽然现在政府也在大力推进旧楼改造,鼓励居民安装井升电梯,并且政府也给予政策协调,同时还给出大额资金补贴,但由于多层楼房结构以及设计的限制,以前根本就没有预留安装通道,而且也涉及各居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实施起来就非常困难。
申请号2020214575734公开了一种用于沿楼道上下的悬挂车系统,该系统中空腔轨道沿着楼道上下循环设置;空腔轨道内设有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的万向输送链;万向输送链顶部设有齿带;空腔轨道顶部中间设有开口;车架包括转轴;转轴上设有两个可自转的上滚轮,两个上滚轮用于悬挂车行驶时沿着空腔轨道顶部滚动;两个上滚轮之间的转轴上可自转的设有中部齿轮;中部齿轮和齿带相啮合;中部齿轮制动系统用于制动中部齿轮;车架制动系统用于制动车架;两个制动系统相互联动。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悬挂车与万向输送链进行连接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由于是采用齿轮连接,可能会存在打滑的问题,尤其是当人手握力不够的情况下。
2、该方案才有2个轮子,转向时不够稳定。
3、握力线为硬质线,如自行车刹车线,其收纳不方便。
4、整体质量较大,不方便拿取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本滑移小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巧妙的弹力和限位设置,能够完成与空腔轨道的高效快捷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包括支撑框和压臂,所述支撑框上设置有与空腔轨道相匹配的滚轮组件,滚轮组件与支撑框铰接,所述压臂上铰接有连接销;所述压臂的一端与支撑框铰接,所述压臂能够在受力的情况下将连接销卡入万向输送链中,使滑移小车与万向输送链锁定,所述支撑框上还设置对压臂工作位置进行锁定的限位机构,连接销卡入万向输送链中时,压臂同时被限位机构限位锁定。
基于上述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的结构,所述压臂设置在支撑框的顶部位置,所述压臂与支撑框在靠近开口处的端部位置铰接,所述压臂上设置有与连接销铰接的连接耳;所述连接销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分别与连接耳和第二连接端铰接,所述支撑框上设置有与连接销相匹配的导向腔。
基于上述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的结构,所述压臂上远离与支撑框铰接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连接块和第一拉绳;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压臂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连接块的周向位置,所述第一弹簧分别与压臂和支撑框连接,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一连接块连接。
基于上述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的结构,所述压臂上设置有与限位机构配合作用的锁定柱,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锁定臂、第二弹簧和第二拉绳;所述锁定臂与支撑框铰接,所述锁定臂上远离支撑框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一通孔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框连接,所述锁定臂上设置有阶梯状的限位结构,其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锁定柱的直径;所述第二拉绳与第一通孔连接。
基于上述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的结构,所述支撑框的侧壁上设置有对第二拉绳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筒,所述第二拉绳套设在第二限位筒中,所述第二限位筒对第二拉绳的方向进行导向。
基于上述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的结构,所述支撑框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锁定轮、滑移架、导向杆、第三弹簧和第三拉绳;所述支撑框底部成框架结构,所述导向杆平行设置在支撑框底部位置,所述滑移架上设置与导向杆相匹配的导向套筒,所述滑移架通过导向套筒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移架中设置有供锁定轮容置的容置腔,所述锁定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容置腔中,所述第三弹簧分别与滑移架和支撑框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与支撑框的连接部位于支撑框的开口侧;所述第三拉绳与滑移架连接,所述第三拉绳与滑移架的连接处和第三弹簧与滑移架的连接处,分别位移滑移架的两侧。
基于上述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的结构,所述支撑框底部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接板、转动轴、第四拉绳和导向柱;所述转动轴与在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板一端与转动轴铰接,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四拉绳与第二通孔连接;所述导向柱设置在卡接板的底部位置,所述支撑框底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导向柱位置相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过导向孔设置,所述导向柱上套设在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卡接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
基于上述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的结构,所述卡接板上设置有阶梯限位结构,所述卡接板包括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之间形成阶梯结构,所述第四接触面靠近第二通孔设置,第三接触面远离第二通孔设置,所述第四接触面远离第二通孔的端部所在竖平面高于第三接触面所在水平面。
基于上述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的结构,所述压臂上远离压臂与支撑框的接触部上设置有安全杆和第三通孔,所述安全杆通过连接环与第三通孔连接,所述支撑框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筒,所述安全杆套设在在第一限位筒中;所述滑移架远离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板;当滑移架运动到最左端初始位置时,限位板与安全杆接触。
基于上述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的结构,所述支撑框底部设置有多级伸缩杆、座具安装环和座具承重绳;所述多级伸缩杆与支撑框的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座具安装环与支撑框底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座具承重绳与座具安装环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滚轮组件搭接在空腔轨道的上端部,与空腔导轨接触,即可完成连接,当需要小车移动时,使压臂动作,将连接销卡入到万向输送链中,即可实现对于滑移小车与万向输送链的同步移动。
2、本方案中当需要对压臂进行限位时,通过拉动第一拉绳使压臂逐渐靠近支撑框,此时锁定柱沿第一接触面向第二接触面的方向移动,当压臂运动到预定位置时,锁定柱与第二接触面接触,并在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台阶结构将其进行强制限位锁定,最终将压臂锁定在工作作为;当需要解释压臂时,拉动第二拉绳,使限位臂向远离支撑框的方向移动,从而是限位柱逐步越过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阶梯,从而对压臂进行解锁,锁定柱在第二弹簧的限位下,使之在预定的范围内运动,锁定臂在第二弹簧的拉动下进行复位,等待下一次的锁定作业。
3、本方案中整体为框架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质量更轻,同时采用4根绳索作为触发件,方便收纳,占用体积也比较小。本方案中,第一拉绳为压臂的拉动绳,可以将连接销快速卡入到万向输送链中;第二拉绳为限位臂的解锁拉绳,可以将限位柱进行释放,将连接销与万向输送链脱离;第三拉绳为滑移架的拉动绳,能够将滑移架拉动到初始位置并与卡接板卡接限位;第四拉绳为滑移架解锁绳,通过拉动能够释放滑移架的锁定状态,使之能够快速复位;本方案通过简单的4根拉绳,相互配合,通过各个弹簧的拉伸和支撑,实现对于滑移小车的各项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锁定轮初始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滑移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初始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接板对滑移架的限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滚轮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支撑框;2、压臂;3、滚轮组件;4、连接销;5、限位机构;6、多级伸缩杆;7、座具安装环;8、座具承重绳;9、空腔轨道;10、万向输送链;101、导向腔;102、第二限位筒;103、锁定轮;104、滑移架;105、导向杆;106、第三弹簧;107、第三拉绳;108、导向套筒;109、容置腔;110、卡接板;111、转动轴;112、第四拉绳;113、导向柱;114、第二通孔;115、连接板;116、导向孔;117、第四弹簧;118、第三接触面;119、第四接触面;120、限位板;201、连接耳;202、第一弹簧;203、第一连接块;204、第一拉绳;206、锁定柱;207、安全杆;208、第三通孔;209、第一限位筒;301、滚轮框架;302、运动轮;401、第一连接端;402、第二连接端;501、锁定臂;502、第二弹簧;503、第二拉绳;504、第一通孔;505、第一接触面;506、第二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该特征。
实施例1
本方案是在申请号2020214575734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其动力结构与在先专利相同,均是采用空腔轨道9、万向输送链10来实现;所述空腔轨道9沿着楼道上下循环设置;所述空腔轨道9内设有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的万向输送链10。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其至少包括但不限于支撑框1和压臂2,支撑框1上设置有与空腔轨道9相匹配的滚轮组件3,压臂2上铰接有连接销4;压臂2的一端与支撑框1铰接,压臂2能够在受力的情况下将连接销4卡入万向输送链10中,使滑移小车与万向输送链10锁定,支撑框1上还设置对压臂2工作位置进行锁定的限位机构5,连接销4卡入万向输送链10中时,压臂2同时被限位机构5限位锁定。
基于上述结构,本方案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滚轮组件3搭接在空腔轨道9的上端部,与空腔导轨接触,即可完成连接,当需要小车移动时,使压臂2动作,将连接销4卡入到万向输送链10中,即可实现对于滑移小车与万向输送链10的同步移动。
作为示例的,支撑框1的截面整体为C形结构,侧面为等腰梯形结构,压臂2设置在支撑框1的顶部位置,压臂2与支撑框1在靠近开口处的端部位置铰接,压臂2上设置有与连接销4铰接的连接耳201;
连接销4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端401和第二连接端402,第一连接端401分别与连接耳201和第二连接端402铰接,支撑框1上设置有与连接销4相匹配的导向腔101。
基于上述结构,由于在压臂2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连接销4围支撑框1上的铰接点进行弧形运动,此时,如果采用刚性连接销4,会与导向腔101发生干涉,因此采用多段铰接的结构,使连接销4在运动过程中具备一定的调节功能,能够根据转动角度的不同自适应发生角度的调整,而导向腔101为连接销4提供导向路径,使第一连接端401和第二连接端402始终在预定的方向进行移动。
作为示例的,压臂2上远离与支撑框1铰接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弹簧202、第一连接块203和第一拉绳204;第一连接块203与压臂2连接,第一弹簧202套设在第一连接块203的周向位置,第一弹簧202分别与压臂2和支撑框1连接,第一拉绳204与第一连接块203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第一拉绳204为压臂2提供初始压力,使压臂2运动到工作位置与限位机构5接触,第一弹簧202为压臂2提供复位弹力,第一连接块203对第一弹簧202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使第一弹簧202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在第一连接块203的外侧位置。
作为示例的,压臂2上设置有与限位机构5配合作用的锁定柱206,限位机构5包括锁定臂501、第二弹簧502和第二拉绳503;锁定臂501与支撑框1铰接,锁定臂501上远离支撑框1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04;第二弹簧502一端与第一通孔504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框1连接,给锁定臂501一个向靠近支撑框1方向运动的弹力;锁定臂501上设置有阶梯状的限位结构,其包括第一接触面505和第二接触面506,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506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锁定柱206的直径;第二拉绳503与第一通孔504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当需要对压臂2进行限位时,通过拉动第一拉绳204使压臂2逐渐靠近支撑框1,此时锁定柱206沿第一接触面505向第二接触面506的方向移动,当压臂2运动到预定位置时,锁定柱206与第二接触面506接触,并在第一接触面505和第二接触面506之间的台阶结构将其进行强制限位锁定,最终将压臂2锁定在工作作为;当需要解释压臂2时,拉动第二拉绳503,使限位臂向远离支撑框1的方向移动,从而是限位柱逐步越过第一接触面505和第二接触面506之间的阶梯,从而对压臂2进行解锁,锁定柱206在第二弹簧502的限位下,使之在预定的范围内运动,锁定臂501在第二弹簧502的拉动下进行复位,等待下一次的锁定作业。
作为示例的,支撑框1的侧壁上设置有对第二拉绳503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筒102,第二拉绳503套设在第二限位筒102中,第二限位筒102对第二拉绳503的方向进行导向,防止与内部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作为示例的,支撑框1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锁定轮103、滑移架104、导向杆105、第三弹簧106和第三拉绳107;支撑框1底部成框架结构,导向杆105平行设置在支撑框1底部位置,滑移架104上设置与导向杆105相匹配的导向套筒108,滑移架104通过导向套筒108与导向杆105滑动连接,滑移架104中设置有供锁定轮103容置的容置腔109,锁定轮103通过转轴设置在容置腔109中,第三弹簧106分别与滑移架104和支撑框1连接,第三弹簧106与支撑框1的连接部位于支撑框1的开口侧;第三拉绳107与滑移架104连接,第三拉绳107与滑移架104的连接处和第三弹簧106与滑移架104的连接处,分别位移滑移架104的两侧。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第三拉绳107可以使滑移架104沿导向杆105的长度方向运动,同时配合第三弹簧106,可以实现滑移架104的复位,最终使滑移架104上的锁定轮103到达预定的工作位置;在工作时,锁定轮103需要在第三弹簧106弹力的作用下回拉,使其到达工作位置,与空腔轨道9的底部位置接触,当滑移小车带动人体进行运动时,尤其是在斜向运动时,锁定轮103会与空腔轨道9的底部接触对滑移小车进行支撑,防止空腔轨道9与支撑框1的侧壁发生干涉,对滑移小车造成影响,同时也能够保证滑移小车运动时的平稳程度。
作为示例的,支撑框1底部设置有卡接机构,卡接机构能够在预定位置对滑移架104进行限位,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卡接机构可以包括卡接板110、转动轴111、第四拉绳112和导向柱113;转动轴111可以与在支撑框1固定连接,卡接板110一端与转动轴111铰接,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4,第四拉绳112与第二通孔114连接;导向柱113设置在卡接板110的底部位置,支撑框1底部设置有连接板115,连接板115上设置有与导向柱113位置相配的导向孔116;导向柱113穿过导向孔116设置,导向柱113上套设在有第四弹簧117,第四弹簧117一端与卡接板110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115连接;
卡接板110上可以包括设置有阶梯限位结构,卡接板110可以包括第三接触面118和第四接触面119;第三接触面118和第四接触面119之间形成阶梯结构,第四接触面119靠近第二通孔114设置,第三接触面118远离第二通孔114设置,第四接触面119远离第二通孔114的端部所在竖平面高于第三接触面118所在水平面。
基于上述结构,在初始位置时,滑移架104位于最左端,此时通过卡接板110上的阶梯限位结构将滑移架104卡接,即第三接触面118和第四接触面119之间的台阶与滑移架104的侧壁接触,限制其回弹,此时第四弹簧117卡接板110件支撑,使滑移架104保持在左端初始位置;
当需要将滑移架104及锁定轮103运动到工作位置时,通过拉动第四拉绳112使卡接板110围绕转动轴111转动,使第三接触面118和第四接触面119之间的阶梯逐渐脱离对滑移架104的限制,滑移架104在第三弹簧106的作用下复位,回归到工作位置;
工作完成后,拉动第三拉绳107,使滑移架104向左运动到初始位置,此时由于卡接板110与连接板115之间设置的第四弹簧117的支撑作用,当滑移架104越过第三接触面118和第四接触面119之间阶梯结构是,滑移架104就会被阻挡,从而进行限位。
作为示例的,压臂2上远离压臂2与支撑框1的接触部上设置有安全杆207和第三通孔208,安全杆207通过连接环与第三通孔208连接,支撑框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筒209,安全杆207套设在在第一限位筒209中;滑移架104远离第二通孔114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板120;当滑移架104运动到最左端初始位置时,限位板120与安全杆207接触。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套筒可以将安全杆207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安全杆207只能沿预定的方向运动,由于安全杆207是直接与压壁进行连接的,当滑移架104及锁定轮103在初始位置时,由于安全杆207与限位板120的抵触,使压臂2无法向下被拉动,即当锁定轮103没有复位时,压臂2无法下压,也就无法将连接销4插入到万向运输链中,实现安全防护功能,只有当锁定轮103释放后,限位板120才会随着锁定轮103一起运动到锁定轮103工作位置,此时,安全杆207才失去作业,压臂2才能够被拉动。
作为示例的,支撑框1底部可以设置有多级伸缩杆6、座具安装环7和座具承重绳8;多级伸缩杆6可以与支撑框1的连接板115底部固定连接,座具安装环可以与支撑框1底部框架固定连接,座具承重绳8与座具安装环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多级伸缩杆6可以根据需要适应性的调节整体的长度,以此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来进行使用,同时设置座具安装环和座具承重绳8可以方便座具的安装。
本方案中整体为框架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质量更轻,同时采用4根绳索作为触发件,方便收纳,占用体积也比较小。本方案中,第一拉绳204为压臂2的拉动绳,可以将连接销4快速卡入到万向输送链10中;第二拉绳503为限位臂的解锁拉绳,可以将限位柱进行释放,将连接销4与万向输送链10脱离;第三拉绳107为滑移架104的拉动绳,能够将滑移架104拉动到初始位置并与卡接板110卡接限位;第四拉绳112为滑移架104解锁绳,通过拉动能够释放滑移架104的锁定状态,使之能够快速复位;本方案通过简单的4根拉绳,相互配合,通过各个弹簧的拉伸和支撑,实现对于滑移小车的各项功能。
作为示例的,第一拉绳204、第二拉绳503、第三拉绳107、第四拉绳112上可以设有标识,通过标识可以快速的进行使用。
作为示例的,滚轮组件3可以包括滚轮框架301和运动轮302;运动轮302设置在滚轮框架301的四周,形成车架结构;滚轮框架301焊接在支撑框1的上端部处。
基于上述结构,本方案中采用4轮结构,使在对人体支撑时,受力更加均匀,在运动过程中运动更加的平稳。
同时,滚轮组件与支撑框铰接,使滚轮组件能够与支撑框之间发生角度变化,以此来适应不同坡度的变化。
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和压臂,所述支撑框上设置有与空腔轨道相匹配的滚轮组件,滚轮组件与支撑框铰接,所述压臂上铰接有连接销;所述压臂的一端与支撑框铰接,所述压臂能够在受力的情况下将连接销卡入万向输送链中,使滑移小车与万向输送链锁定,所述支撑框上还设置对压臂工作位置进行锁定的限位机构,连接销卡入万向输送链中时,压臂同时被限位机构限位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臂设置在支撑框的顶部位置,所述压臂与支撑框在靠近开口处的端部位置铰接,所述压臂上设置有与连接销铰接的连接耳;所述连接销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分别与连接耳和第二连接端铰接,所述支撑框上设置有与连接销相匹配的导向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臂上远离与支撑框铰接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连接块和第一拉绳;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压臂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连接块的周向位置,所述第一弹簧分别与压臂和支撑框连接,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一连接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臂上设置有与限位机构配合作用的锁定柱,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锁定臂、第二弹簧和第二拉绳;所述锁定臂与支撑框铰接,所述锁定臂上远离支撑框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一通孔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框连接,所述锁定臂上设置有阶梯状的限位结构,其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锁定柱的直径;所述第二拉绳与第一通孔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的侧壁上设置有对第二拉绳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筒,所述第二拉绳套设在第二限位筒中,所述第二限位筒对第二拉绳的方向进行导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锁定轮、滑移架、导向杆、第三弹簧和第三拉绳;所述支撑框底部成框架结构,所述导向杆平行设置在支撑框底部位置,所述滑移架上设置与导向杆相匹配的导向套筒,所述滑移架通过导向套筒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移架中设置有供锁定轮容置的容置腔,所述锁定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容置腔中,所述第三弹簧分别与滑移架和支撑框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与支撑框的连接部位于支撑框的开口侧;所述第三拉绳与滑移架连接,所述第三拉绳与滑移架的连接处和第三弹簧与滑移架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滑移架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底部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接板、转动轴、第四拉绳和导向柱;所述转动轴与在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板一端与转动轴铰接,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四拉绳与第二通孔连接;所述导向柱设置在卡接板的底部位置,所述支撑框底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导向柱位置相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过导向孔设置,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卡接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上设置有阶梯限位结构,所述卡接板包括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之间形成阶梯结构,所述第四接触面靠近第二通孔设置,第三接触面远离第二通孔设置,所述第四接触面远离第二通孔的端部所在竖平面高于第三接触面所在水平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臂上远离压臂与支撑框的接触部上设置有安全杆和第三通孔,所述安全杆通过连接环与第三通孔连接,所述支撑框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筒,所述安全杆套设在第一限位筒中;所述滑移架远离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板;当滑移架运动到最左端初始位置时,限位板与安全杆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底部设置有多级伸缩杆、座具安装环和座具承重绳;所述多级伸缩杆与支撑框的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座具安装环与支撑框底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座具承重绳与座具安装环连接。
CN202322009117.3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 Active CN220467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9117.3U CN220467240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9117.3U CN220467240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67240U true CN220467240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79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9117.3U Active CN220467240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67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7740B (zh) 一种具有全方位旋转功能的钳工用夹紧装置
CN108466271B (zh) 一种导线行走机器人的工作方法
JPS5848479B2 (ja) リフト用安全装置
CN200940078Y (zh) 一种移动式起吊机
CN220467240U (zh) 一种快接型楼道滑移小车
CN106552870B (zh) 一种多方位起重式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CN106475473B (zh) 一种起重式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CN217627433U (zh) 一种举升搬运车
CN102050382B (zh) 电动竖卧卷空中翻转夹钳
CN209601425U (zh) 顶压式驱动悬挂输送系统
CN211419507U (zh) 一种市政施共工用升降梯
CN114284928B (zh) 悬挂小车及具有其的检测装置
CN106391881B (zh) 一种快速起重式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CN201358126Y (zh) 用于门式起重机的安全夹紧装置
CN206287447U (zh) 一种抬举式换模台车
CN207296536U (zh) 一种立体车库存取车交换装置
CN218316354U (zh) 一种汽车座椅移入移出辅具
CN216190396U (zh) 一种防脱落吊装导管的工具
CN220632802U (zh) 钢结构施工用的滑动安全带挂钩结构
CN205472515U (zh) 车载移动升降检修平台
CN212532033U (zh) 一种自行葫芦输送线平移道岔防脱落装置
CN217173155U (zh) 一种液压拉马辅助托举设备
CN204548060U (zh) 一种方程式赛车制动装置
CN214419684U (zh) 拖链组件及具有其的垃圾压缩机
CN219337736U (zh) 一种自适应手车智能操控机械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