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8065U - 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8065U
CN220448065U CN202321512785.1U CN202321512785U CN220448065U CN 220448065 U CN220448065 U CN 220448065U CN 202321512785 U CN202321512785 U CN 202321512785U CN 220448065 U CN220448065 U CN 220448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mounting seat
connecting part
driving motor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127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福星
杨焕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c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so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song Inc filed Critical Kingsong Inc
Priority to CN2023215127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8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8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8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涉及电动平衡独轮车技术领域,该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包括驱动电机、轮毂、支架、安装座、电池和减震器,该轮毂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该支架安装于驱动电机上;该减震器具有两个上筒体和两个下筒体,该上筒体可升降移动式套设于下筒体的上方;该两个上筒体对称的分布于安装座的两侧;该安装座的下侧设置有脚踏板;该支架包括一体式连接的固定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采用支架和安装座分别对减震器的上筒体和下筒体进行连接,将减震器设置于电动平衡独轮车上,整体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少,实现减震器的便捷安装,整体结构稳定性强。

Description

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平衡独轮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独轮车由于其操作便捷、小巧且具备驾驶乐趣而成为当代年轻人常选的出行方式之一,电动平衡独轮车的舒适度以及实用性也成为年轻人选择出行工具的主要因素;申请号为202122995572.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设有简易减震装置的独轮平衡车,包括主车架及活动车架,活动车架活动连接在主车架上,还包括减震器、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减震器的一端与第一支杆的第一端相铰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杆的第一连接端相铰接;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大多未采用双筒式减震器,而直接将双筒式减震器安装到电动平衡独轮车中时存在安装不方便、整体结构平衡性差、结构平稳性低的技术问题;因此,针对此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通过采用支架和安装座分别对减震器的上筒体和下筒体进行连接,将减震器设置于电动平衡独轮车上,整体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少,实现减震器的便捷安装,整体结构稳定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包括驱动电机、轮毂、支架、安装座、电池和减震器,该轮毂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该支架安装于驱动电机上;该电池设置于安装座内;该减震器具有两个上筒体和两个下筒体,该上筒体可升降移动式套设于下筒体的上方;该两个上筒体对称的分布于安装座的两侧,该两个下筒体对称的设置于支架的两侧;该安装座的下侧设置有脚踏板;该支架包括一体式连接的固定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该固定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该固定部与驱动电机相连接;该两个下筒体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安装座、电池和减震器均为两个,该两个支架对称的紧固安装于驱动电机的两侧;该两个安装座对称的分布于轮毂的两侧;该两个安装座彼此相连接;该两个电池分别设置于两个安装座中;该两个减震器竖向的分布于轮毂的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个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该连接板横向的分布于两个安装座的上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具有用于供下筒体的下端通过的开孔,该开孔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贯穿设置有螺栓;通过螺栓和螺纹孔将下筒体的下端紧固设置于开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上筒体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定位凹槽,该定位凸块和定位凹槽相匹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踏板铰接于安装座的下侧,所述安装座可升降移动式位于支架的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池的容置槽,该电池位于容置槽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采用支架和安装座分别对减震器的上筒体和下筒体进行连接,将减震器设置于电动平衡独轮车上,整体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少,实现减震器的便捷安装;通过采用固定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实现了支架在驱动电机上的安装,且固定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使得两个下筒体分布于固定部的两侧,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强;通过采用安装座既能保证电池的安装放置又实现了对上筒体的固定和连接,满足了上筒体的安装要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主体部分(除去连接板和一个上筒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图中:10、驱动电机;20、轮毂;30、支架;31、固定部;32、第一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331;开孔;40;安装座;41、容置槽;42、定位凸块;43、脚踏板;50、电池;60、减震器;61、上筒体;62、下筒体;7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包括有驱动电机10、轮毂20、支架30、安装座40、电池和减震器60,其中:
该轮毂20安装于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该支架30安装于驱动电机10上;该电池设置于安装座40内;该减震器60具有两个上筒体61和两个下筒体62,该上筒体61可升降移动式套设于下筒体62的上方;该两个上筒体61对称的分布于安装座40的两侧,该两个下筒体62对称的设置于支架30的两侧;该安装座40的下侧设置有脚踏板50;该支架30包括一体式连接的固定部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该固定部31位于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之间;该固定部31与驱动电机10相连接;该两个下筒体62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上。
支架30安装于驱动电机10上,轮毂20位于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驱动电机10驱动轮毂20转动,减震器60的下筒体62分别设置于支架30的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上,减震器60的上筒体61对称的分布于安装座40的两侧,由于支架30连接在驱动电机10上的位置固定,使得减震器60的下筒体62相对于支架30的位置固定,而下筒体62相对于上筒体61可升降移动,上筒体61升降移动时带动安装座40同步移动;即上筒体61与安装座40相对于支架30和下筒体62升降移动。
通过采用支架30和安装座40分别对减震器60的上筒体61和下筒体62进行连接,将减震器60设置于电动平衡独轮车上,整体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少,实现减震器60的便捷安装;通过采用固定部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实现了支架30在驱动电机10上的安装,且固定部31位于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之间,使得两个下筒体62分布于固定部31的两侧,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强;通过采用安装座40既能保证电池的安装放置又实现了对上筒体61的固定和连接,满足了上筒体61的安装要求。
减震器60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60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由阻尼来实现卸载负荷快慢;用于电动平衡独轮车,为车身振动回弹的衰减,以改善人体骑行的平顺性、舒适性。
该减震器60还包括活塞、阀门、弹簧和阻尼器,上筒体61和下筒体62之间填充有液体油,采用活塞连接上筒体61和下筒体62,当轮毂20受到震动时,活塞会在上筒体61和下筒体62之间移动,进而产生阻尼作用;阀门能够控制液体油流动的速度和阻尼力的大小。
该支架30、安装座40、电池和减震器60均为两个,该两个支架30对称的紧固安装于驱动电机10的两侧;该两个安装座40对称的分布于轮毂20的两侧;该两个安装座40彼此相连接;该两个电池分别设置于两个安装座40中;该两个减震器60竖向的分布于轮毂20的两侧。
采用两个减震器60竖向的分布于轮毂20的两侧,保证了结构的平衡性;通过采用两个彼此相连接的安装座40实现对两个电池的对称安装和对两个减震器60的对称安装,结构紧凑,平稳性高。
该两个安装座40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70,该连接板70横向的分布于两个安装座40的上端。
通过采用连接板70将两个安装座40横向的连接,保证两个安装座40上端相平齐,使得两个减震器60的上筒体61上端平齐,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该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上均设置具有用于供下筒体62的下端通过的开孔331,该开孔331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贯穿设置有螺栓;通过螺栓和螺纹孔将下筒体62的下端紧固设置于开孔331中。
下筒体62的下端设置于开孔331中,采用螺栓和螺纹孔实现下筒体62在开孔331中的紧固连接,保证了结构的牢固性。
该安装座40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块42,所述上筒体61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定位凹槽(图中未示),该定位凸块42和定位凹槽相匹配。
通过采用定位凸块42和定位凹槽便于上筒体61和安装座40的连接,防止上筒体61的位置发生错位,提高了安装的精准度。
该脚踏板50铰接于安装座40的下侧,所述安装座40可升降移动式位于支架30的外侧。
通过采用铰接的方式将脚踏板50设置于安装座40上,可以根据需要对脚踏板50进行收放折叠,不占用空间。
该安装座40内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池的容置槽41,该电池位于容置槽41中;通过采用容置槽41将电池放置于安装座40内,容置槽41对电池进行限位,防止电池在安装座40位置偏移。
该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如下:
支架安装于驱动电机上,轮毂位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电机驱动轮毂转动,减震器的下筒体分别设置于支架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减震器的上筒体对称的分布于安装座的两侧,由于支架连接在驱动电机上的位置固定,使得减震器的下筒体相对于支架的位置固定,而下筒体相对于上筒体可升降移动,上筒体升降移动时带动安装座同步移动;即上筒体与安装座相对于支架和下筒体升降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采用支架和安装座分别对减震器的上筒体和下筒体进行连接,将减震器设置于电动平衡独轮车上,整体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少,实现减震器的便捷安装;通过采用固定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实现了支架在驱动电机上的安装,且固定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使得两个下筒体分布于固定部的两侧,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强;通过采用安装座既能保证电池的安装放置又实现了对上筒体的固定和连接,满足了上筒体的安装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轮毂、支架、安装座、电池和减震器,该轮毂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该支架安装于驱动电机上;该电池设置于安装座内;该减震器具有两个上筒体和两个下筒体,该上筒体可升降移动式套设于下筒体的上方;该两个上筒体对称的分布于安装座的两侧,该两个下筒体对称的设置于支架的两侧;该安装座的下侧设置有脚踏板;该支架包括一体式连接的固定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该固定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该固定部与驱动电机相连接;该两个下筒体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安装座、电池和减震器均为两个,该两个支架对称的紧固安装于驱动电机的两侧;该两个安装座对称的分布于轮毂的两侧;该两个安装座彼此相连接;该两个电池分别设置于两个安装座中;该两个减震器竖向的分布于轮毂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该连接板横向的分布于两个安装座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具有用于供下筒体的下端通过的开孔,该开孔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贯穿设置有螺栓;通过螺栓和螺纹孔将下筒体的下端紧固设置于开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上筒体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定位凹槽,该定位凸块和定位凹槽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铰接于安装座的下侧,所述安装座可升降移动式位于支架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池的容置槽,该电池位于容置槽中。
CN202321512785.1U 2023-06-14 2023-06-14 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 Active CN220448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2785.1U CN220448065U (zh) 2023-06-14 2023-06-14 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2785.1U CN220448065U (zh) 2023-06-14 2023-06-14 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8065U true CN220448065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8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12785.1U Active CN220448065U (zh) 2023-06-14 2023-06-14 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80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48065U (zh) 具有双筒式减震器的电动平衡独轮车
CN104476996A (zh) 电动汽车后桥缓冲防撞结构
CN1260290A (zh) 两级液压阻尼式减震器
CN2492411Y (zh) 螺旋连杆摆臂式后悬架
CN201970841U (zh) 一种发动机防振悬置
CN212708808U (zh) 一种agv车的车体
CN213057339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安放装置
CN210478329U (zh) 重载商用车悬架减振器装置
CN219361153U (zh) 一种房车底盘骨架
CN213776194U (zh) 一种汽车底盘减震设备
CN102407743B (zh) 一种重型卡车车身前悬置结构
CN220785433U (zh) 一种重卡换电电池箱的减振结构
CN218986756U (zh) 一种具有减震的效果的汽车框架底板
CN221023159U (zh) 一种四轮独立悬挂机构
CN220163614U (zh) 一种配置弹簧阻尼一体式三梯度减振器的电动巡逻车
CN220314645U (zh) 一种卡车底盘减震装置
CN218453421U (zh) 一款新型的大功率越野电动车
CN221033776U (zh) 一种关节轴承后减震器
CN218913572U (zh) 一种压缩阻尼后减震器
CN220973851U (zh) 前悬翻转机构总成
CN21128133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动车车架
CN219406071U (zh) 一种电动车避震机构
CN220227642U (zh) 具有高承载力的汽车减振器
CN2193858Y (zh) 一种自行车减震装置
CN220076546U (zh) 用于自行车车架的减震器及自行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5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5, 301, Shiyan Reservoir Baxia Eighth Industrial Zone, Hongxing Community, Yut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nco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7, No. 71, Xinghu Road, No. 8 Industrial Zone, Hongxing Community, Yuta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KINGSONG Inc.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