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0201U - 一种模具及注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及注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0201U
CN220390201U CN202322027262.4U CN202322027262U CN220390201U CN 220390201 U CN220390201 U CN 220390201U CN 202322027262 U CN202322027262 U CN 202322027262U CN 220390201 U CN220390201 U CN 220390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liding
groove
die cor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72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利丰
陈碧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sitiv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sitiv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sitiv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sitiv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272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0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0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0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仁、第二模仁、第一成型件、驱动机构和第二成型件,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共同形成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第二模仁设置有导向槽;第一成型件具有第一填充部和第一滑行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成型件运动,第二成型件设置有导向部、第二填充部和第二滑行部,导向部滑动设置于导向槽,第二滑行部和第一滑行部滑动配合;当第一成型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分别收容于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当第一成型件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一填充部与第一型腔分离,第二填充部与第二型腔分离。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个驱动机构可以带动两个成型件退出型腔,有利于减少模具的零件数量。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及注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及注塑设备。
背景技术
塑胶件的成型一般是通过模具来成型,而对于具有空腔结构的塑胶件来说,则需要在模具中设置成型件,成型件用于填充塑胶件的空腔,当塑胶件在模具中成型后,先将成型件从塑胶件的空腔内抽离出来,然后再将塑胶件从模具中取出。
对于具有多个空腔的塑胶件来说,则需要在模具中设置多个成型件,在脱模时,需要分别将多个成型件退出空腔后,才能将塑胶件取出。目前,人们一般在模具中设置多个驱动机构来分别驱动多个成型件退出,导致模具中零件数量较多,使模具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及注塑设备,能够减少模具中的驱动机构的数量,有利于简化模具的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仁、第二模仁、第一成型件、驱动机构和第二成型件,第一模仁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模仁设置有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导向槽,当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合模时,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共同形成第一型腔,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共同形成第二型腔,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型腔的开口的朝向相同;第一成型件滑动设置于第二模仁,第一成型件设置有第一填充部和第一滑行部;驱动机构与第一成型件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成型件朝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型腔的方向运动;第二成型件设置有导向部、第二填充部和第二滑行部,导向部滑动设置于导向槽,第二滑行部和第一滑行部之间滑动配合;当第一成型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填充部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型腔,第二填充部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二型腔;当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成型件朝远离第一型腔的方向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一填充部与第一型腔分离,并且在第一滑行部和第二滑行部的作用下,第二成型件沿导向槽运动至第二填充部与第二型腔分离的位置。
可选地,第一成型件具有第一表面,沿第一成型件运动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第一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一滑行部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成型件具有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平行,第二滑行部设置于第二表面。
可选地,第一滑行部为滑轨,第二滑行部为滑槽,滑轨与滑槽之间滑动配合。
可选地,第一滑行部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并且第一滑行部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的宽度大于第一滑行部靠近第一表面的一侧的宽度;第二滑行部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与第一滑行部的截面形状相同。
可选地,第一成型件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位于第一滑行部远离第三腔体的一端,当第一成型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限位部与导向部抵接。
可选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模仁固定;第一成型件设置有驱动孔,从驱动孔远离第一模仁的一端到靠近第一模仁的一端,驱动孔朝向第三腔体的方向倾斜,驱动杆的另一端插接于驱动孔;当第一模仁朝远离第二模仁的方向运动时,驱动杆驱动第一成型件朝远离第三腔体的方向运动;当第一模仁朝靠近第二模仁的方向运动时,驱动杆驱动第一成型件朝靠近第三腔体的方向运动。
可选地,第二模仁还设置有收容槽,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导向槽均与收容槽连通,第一成型件和第二成型件均部分收容于收容槽;模具还包括第一限位条,第一限位条设置于收容槽的一侧壁,并且第一限位条与收容槽的槽底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第一成型件还设置有第一导向凸台,第一导向凸台与第一限位槽之间滑动配合。
可选地,模具还包括第二限位条,第二限位条设置于收容槽的另一侧壁,第二限位条与第一限位条相对,第二限位条与收容槽的槽底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槽;第一成型件还设置有第二导向凸台,第二导向凸台与第一导向凸台相对,第二导向凸台与第二限位槽之间滑动配合。
可选地,模具还包括弹性件,第二模仁还设置有第一容纳槽,第一成型件还设置有第二容纳槽,弹性件的一端收容于第一容纳槽,弹性件的另一端收容于第二容纳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注塑设备,包括上述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模仁设置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在第二模仁设置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导向槽,当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合模时,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共同形成第一型腔,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共同形成第二型腔,其中,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型腔的开口的朝向相同;将第一成型件滑动设置于第二模仁,在第一成型件设置有第一填充部和第一滑行部;在第二成型件设置导向部、第二填充部和第二滑行部,将导向部滑动设置于导向槽,使第二成型件只能沿导向槽滑动,并且第二滑行部和第一滑行部之间的滑动配合,再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成型件朝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型腔的方向运动;当第一成型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填充部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型腔,第二填充部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二型腔;当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成型件朝远离第一型腔的方向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一填充部与第一型腔分离,并且在第一滑行部和第二滑行部的作用下,第二成型件沿导向槽运动至第二填充部与第二型腔分离的位置,这样无需设置多个驱动机构来分别驱动第一成型件和第二成型件运动,从而可以减少模具中的零件数量,有利于简化模具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具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具中的第一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具中的第二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具中的第一成型件和第二成型件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具中的第一成型件和第二成型件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具在第一成型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具在第一成型件处于第二预设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部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C部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模仁、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具在第一成型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具在第一成型件处于第二预设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模具1包括:第一模仁11、第二模仁12、第一成型件15、第二成型件16和驱动机构17。第一模仁11设置有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第二模仁12设置有第三腔体121、第四腔体122和导向槽123。当第一模仁11和第二模仁12合模时,第一腔体111和第三腔体121共同形成第一型腔13,第二腔体112和第四腔体122共同形成第二型腔14,导向槽12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型腔14的开口的朝向相同。第一成型件15滑动设置于第二模仁12,第一成型件15设置有第一填充部151和第一滑行部152,第一填充部151用于填充部分第一型腔13。第二成型件16设置有导向部161、第二填充部162和第二滑行部163,第二填充部162用于填充部分第二型腔14,导向部161滑动设置于导向槽123,导向槽123用于限制第二成型件16的运动方向,使第二成型件16只能沿导向槽123的延伸方向滑动,进而使第二填充部162可以沿第二型腔14的开口的朝向方向从第二型腔14中退出,或者使第二填充部162可以沿第二型腔14的开口的朝向的反方向进入第二型腔14内。驱动机构17安装于第一模仁11,并且驱动机构17与第一成型件15连接,驱动机构17用于驱动第一成型件15运动。第一成型件15的第一滑行部152和第二成型件16的第二滑行部163滑动配合,当第一成型件15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如图6和和图7所示,第一填充部151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型腔13,第二填充部162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二型腔14,并且第一填充部151和第一型腔13的内壁之间具有供塑胶材料填充的间隙,第二填充部162和第二型腔14的内壁之间也具有供塑胶材料填充的间隙,从而可以在第一型腔13和第二型腔14内注入塑胶形成塑胶件(图未示);当驱动机构17驱动第一成型件15朝远离第一型腔13的方向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填充部151和第一型腔13分离,并且在第一滑行部152和第二滑行部163的作用下,第二成型件16朝导向槽123的延伸方向运动至第二填充件与第二型腔14分离的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向槽123限制第二成型件16的运动方向,使第二成型件16只能朝第二型腔14的开口朝向的方向进行往返运动,从而使第二填充部162可以从第二型腔14的开口进入或者退出第二型腔14,再通过第一滑行部152和第二滑行部163之间的配合,使第一成型件15从第一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的过程中,第二成型件16的第二填充部162沿导向槽123的延伸方向逐渐离开第二型腔14,因此,无需在模具1中设置两个驱动机构17来分别驱动第一成型件15和第二成型件16运动,从而减少了模具1的零件数量,有利于简化模具1的结构。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8,第一成型件15具有第一表面153,并且沿第一成型件15运动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第一表面15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一滑行部152设置于第一表面153。请参阅图5和图8,第二成型件16具有第二表面164,第二表面164与第一表面153平行,第二滑行部163设置于第二表面164,并且当第一成型件15从第一预设位置朝向第二预设位置运动时,第一成型件15可以通过第一滑行部152对第二成型件16产生平行于导向槽123的力,并且该力使得第二成型件16的第二填充部162朝离开第二型腔14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4和图5,第一滑行部152为滑轨,第二滑行部163为滑槽,滑轨插接于滑槽,并且滑轨可以沿滑槽滑动。第一滑行部152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并且第一滑行部152远离第一表面153的一侧的宽度大于第一滑行部152靠近第一表面153的一侧的宽度。第二滑行部163在垂直于第二滑行部163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与第一滑行部152在垂直于第一滑行部152的截面形状相同,从而使第一滑行部152和第二滑行部163之间可以相对滑动,并且当第一成型件15从第一预设位置朝向第二预设位置运动时,第一滑行部152可以带动第二成型件16沿导向槽123的延伸方向运动,进而可以使第二填充部162逐渐与第二型腔14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行部152也可以为滑槽,第二滑行部163为滑轨(图未示),同样可以使第一滑行部152和第二滑行部163之间形成滑动配合,并且当第一成型件15从第一预设位置朝向第二预设位置运动时,第一滑行部152可以带动第二成型件16沿导向槽123的延伸方向运动。
对于上述的驱动机构17,请参阅图1、图6、图7、图8和图9,驱动机构17包括驱动杆171,驱动杆171的一端与第一模仁11固定。第一成型件15设置有驱动孔155,驱动杆171的另一端插接于驱动孔155,从驱动孔155远离第一模仁11的一端到靠近第一模仁11的一端,驱动孔155朝向第三腔体121的方向倾斜。因此,当第一模仁11朝远离第二模仁12的方向运动时,驱动杆171驱动第一成型件15朝远离第三腔体121的方向运动;当第一模仁11朝靠近第二模仁12的方向运动时,驱动杆171驱动第一成型件15朝靠近第三腔体121的方向运动。也就是说,在将第一模仁11打开时,驱动杆171同时驱动第一成型件15从第一预设位置朝向第二预设位置运动,使第一填充部151逐渐与第一型腔13分离,并且第一成型件15同时带动第二成型件16沿导向槽123的延伸方向运动,以使第二填充部162逐渐与第二型腔14分离,这样无需单独给第一成型件15配置气缸来驱动第一成型件15运动,从而简化模具1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成型件15还设置有限位部154,限位部154位于第一滑行部152远离第三腔体121的一端,当第一成型件15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限位部154与导向部161背离第四腔体122的表面抵接,限位部154用于对第一成型件15进行限位,防止第一填充部151插入第一型腔13的深度过深,从而降低模具1所成型的塑胶件不合格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9和图11,模具1还包括第一限位条18,第二模仁12还设置有收容槽124,第三腔体121、第四腔体122和导向槽123均与收容槽124连通,第一成型件15和第二成型件16均部分收容于收容槽124。第一限位条18设置于收容槽124的一侧壁,并且第一限位条18与收容槽124的槽底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19,第一限位槽19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型腔13的开口的朝向相同。第一成型件15还设置有第一导向凸台156,第一导向凸台156和第一限位槽19之间滑动配合,以使第一成型件15只能沿第一限位槽19的延伸方向做往返运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图9和图11,模具1还包括第二限位条20,第二限位条20设置于收容槽124的另一侧壁,第二限位条20与第一限位条18相对,并且第二限位条20与收容槽124的槽底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槽21,第二限位槽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限位槽19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成型件15还设置有第二导向凸台157,第二导向凸台157与第一导向凸台156相对,第二导向凸台157与第二限位槽21之间滑动配合,第一限位槽19和第二限位槽21共同用于引导第一成型件15的滑动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槽21,并且第二限位槽21和第一限位槽19相对,通过第一限位槽19和第二限位槽21共同限制第一成型件15的运动方向,可以使第一成型件15从第一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的过程中保持平稳,降低由于第一成型件15的运动方向发生微小变化而导致第一填充部151刮伤塑胶件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7、图12和图13,模具1还包括弹性件22,第二模仁12还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25,第一容纳槽125与收容槽124连通。第一成型件15还设置有第二容纳槽158,并且第二容纳槽158与第一容纳槽125同轴。弹性件22的一端收容于第一容纳槽125,弹性件22的另一端收容于第二容纳槽158,当第一成型件15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弹性件22处于压缩状态。由于驱动孔155和驱动杆171之间存在装配公差,驱动孔155的内径大于驱动杆171的外径,也就是说,当驱动杆171驱动第一成型件15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填充部151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型腔13,此时,如果往第一型腔13内注塑的话,塑胶会冲击第一填充部151,从而使得第一成型件15的位置发生轻微变化,导致注塑成型的塑胶件的内腔结构不合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成型件15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通过弹性件22的压缩,使弹性件22对第一成型件15输出一个力,该力使第一成型件15的驱动孔155的内壁抵接于驱动杆171的外壁,实现第一成型件15的固定,从而降低注塑时第一成型件15的位置发生变化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塑胶件的良品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8,模具1还包括模架23,模架23设置有安装槽231和延伸槽232,第二模仁12部分收容于安装槽231,延伸槽232和第二模仁12的收容槽124连通,并且第一限位条18和第二限位条20均部分收容于延伸槽232,并且第一限位条18与延伸槽232的槽底之间具有供第一成型件15的第一导向凸台156通过的空间,第二限位条20与延伸槽232的槽底之间具有供第一成型件15的第二导向凸台157通过的空间,以使当第一成型件15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一成型件15可以部分收容于延伸槽232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模仁12安装于模架23的安装槽231,并且延伸槽232与第二模仁12的收容槽124连通,以使当第一成型件15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延伸槽232可以收容部分第一成型件15,从而可以避免第一成型件15和第二模仁12完全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模仁11还设置有避让槽113,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均与避让槽113连通,并且当第一模仁11和第二模仁12合模时,避让槽113收容部分第一成型件15和部分第二成型件16,以使第一模仁11和第二模仁12之间可以紧密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10,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2、第三腔体121、第四腔体122、导向槽123、第一成型件15、第二成型件16和驱动杆171的数量均为多个,当第一模仁11和第二模仁12合模时,一第一腔体111和一第三腔体121共同形成一第一型腔13,一第二腔体112和一第四腔体122共同形成一第二型腔14,并且一导向槽123的延伸方向与一第二型腔14的开口的朝向相同。一第一成型件15设置有一第一填充部151、一第一滑行部152和一驱动孔155,一第一填充部151用于填充一第一型腔13的部分。一第二成型件16设置有一导向部161、一第二填充部162和一第二滑行部163,一导向部161滑动设置于一导向槽123,一第一滑行部152和一第二滑行部163之间滑动配合,一第二填充部162用于填充一第二型腔14的部分。多个驱动杆171的一端均与第一模仁11固定,一驱动杆171的另一端插接于一驱动孔155,并且在第一模仁11朝远离第二模仁12的方向运动时,一驱动杆171通过一驱动孔155带动一第一成型件15运动,以使一第一成型件15的第一填充部151逐渐离开一第一型腔13,并且一第一成型件15的第一滑行部152和一第二成型件16的第二滑行部163的作用下,一第二成型件16沿一导向槽123的延伸方向运动,以使一第二成型件16的第二填充部162逐渐离开一第二型腔1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2、第三腔体121、第四腔体122、导向槽123、第一成型件15、第二成型件16和驱动杆171,从而可以在一个模具1中同时注塑成型多个塑胶件,进而提高塑胶件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模仁11设置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在第二模仁12设置第三腔体121、第四腔体122和导向槽123,当第一模仁11和第二模仁12合模时,第一腔体111和第三腔体121共同形成第一型腔13,第二腔体112和第四腔体122共同形成第二型腔14,其中,导向槽12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型腔14的开口的朝向相同;将第一成型件15滑动设置于第二模仁12,在第一成型件15设置有第一填充部151和第一滑行部152;在第二成型件16设置导向部161、第二填充部162和第二滑行部163,将导向部161滑动设置于导向槽123,使第二成型件16只能沿导向槽123滑动,并且第二滑行部163和第一滑行部152之间的滑动配合,再通过驱动机构17驱动第一成型件15朝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型腔13的方向运动;当第一成型件15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填充部151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型腔13,第二填充部162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二型腔14;当驱动机构17驱动第一成型件15朝远离第一型腔13的方向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一填充部151与第一型腔13分离,并且在第一滑行部152和第二滑行部163的作用下,第二成型件16沿导向槽123运动至第二填充部162与第二型腔14分离的位置,这样无需设置多个驱动机构17来分别驱动第一成型件15和第二成型件16运动,从而可以减少模具1中的零件数量,有利于简化模具1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注塑设备实施例,注塑设备包括上述的模具,对于模具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仁,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第二模仁,设置有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导向槽,当所述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合模时,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共同形成第一型腔,所述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共同形成第二型腔,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型腔的开口的朝向相同;
第一成型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模仁,所述第一成型件设置有第一填充部和第一滑行部;
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成型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成型件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型腔的方向运动;
第二成型件,设置有导向部、第二填充部和第二滑行部,所述导向部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所述第二滑行部和第一滑行部之间滑动配合;
当所述第一成型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填充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型腔,所述第二填充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型腔;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成型件朝远离所述第一型腔的方向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填充部与第一型腔分离,并且在所述第一滑行部和第二滑行部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成型件沿所述导向槽运动至所述第二填充部与第二型腔分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型件具有第一表面,沿所述第一成型件运动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滑行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
所述第二成型件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所述第二滑行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行部为滑轨,所述第二滑行部为滑槽,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之间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行部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并且所述第一滑行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滑行部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的宽度;
所述第二滑行部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滑行部的截面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型件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滑行部远离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当所述第一成型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导向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于所述第一模仁固定;
所述第一成型件设置有驱动孔,从所述驱动孔远离所述第一模仁的一端到靠近所述第一模仁的一端,所述驱动孔朝向所述第三腔体的方向倾斜,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驱动孔;
当所述第一模仁朝远离所述第二模仁的方向运动时,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第一成型件朝远离所述第三腔体的方向运动;当所述第一模仁朝靠近所述第二模仁的方向运动时,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第一成型件朝靠近所述第三腔体的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模仁还设置有收容槽,所述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所述导向槽均与所述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一成型件和第二成型件均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
所述模具还包括第一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设置于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壁,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条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
所述第一成型件还设置有第一导向凸台,所述第一导向凸台与所述第一限位槽之间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还包括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二限位条设置于所述收容槽的另一侧壁,所述第二限位条与所述第一限位条相对,所述第二限位条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槽;
所述第一成型件还设置有第二导向凸台,所述第二导向凸台与所述第一导向凸台相对,所述第二导向凸台与所述第二限位槽之间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还包括弹性件,所述第二模仁还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成型件还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纳槽。
10.一种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
CN202322027262.4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模具及注塑设备 Active CN220390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7262.4U CN22039020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模具及注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7262.4U CN22039020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模具及注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0201U true CN220390201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11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7262.4U Active CN22039020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模具及注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0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82765U (zh) 双级滑块结构和注塑模具
CN220390201U (zh) 一种模具及注塑设备
CN217993315U (zh) 一种座椅靠背双向顶出注塑模具
CN115556310A (zh) 一种无顶杆多腔弯头成型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CN209903838U (zh) 一种空间受限的司筒顶出机构
CN210233854U (zh) 医用注塑模具上的可伸缩式长滑块型芯定位支撑机构
CN113246404A (zh) 一种车门内饰件成型模具
CN112848098A (zh) 一种注塑件成型用模具
CN221516049U (zh) 一种压铸模滑块顶出结构
CN218399274U (zh) 双向顶出模具
CN112297367B (zh) 一种滑块内隧道换向抽芯结构
CN210082317U (zh) 一种链板单元注塑成型模具
CN217169572U (zh) 一种多方向同时抽芯注塑模具
CN220180033U (zh) 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隧道滑块加强结构
CN219381440U (zh) 壳体件的侧向抽芯结构及相应的注塑模具
CN218985570U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抽芯功能的模具框架
CN221873039U (zh) 一种多色注塑封胶成型内抽结构
CN215661601U (zh) 一种车门内饰件成型模具的第二抽芯组件
CN217293281U (zh) 具有侧抽芯机构的四轮电动车高强度外覆盖塑件模具
CN214294193U (zh) 注塑模具及注塑机
CN221048965U (zh) 多阶顶出模具
CN219133096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20095338U (zh) 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及模具
CN115157577B (zh) 一种无顶出的注塑模具
CN218660323U (zh) 汽车保险杠脱模机构及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