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0903U - 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0903U
CN220340903U CN202321901916.5U CN202321901916U CN220340903U CN 220340903 U CN220340903 U CN 220340903U CN 202321901916 U CN202321901916 U CN 202321901916U CN 220340903 U CN220340903 U CN 220340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ard disk
shell
strip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19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焕
张剑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ju Storag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ju Storag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ju Storag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ju Storag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019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0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0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0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涉及M.2固态硬盘散热技术领域,包括呈长条管状的壳体、壳体内部成型有腔室,腔室内设有散热扇、鳍片以及与鳍片热传递配合的M.2硬盘,M.2硬盘包括有用以与电脑连接交换数据的连接部以及用以将自身固定于主板上的固定部,鳍片包括有底部导热片以及设于导热片上端面的长条状散热片,并散热扇与长条状散热片呈90度夹角,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有鳍片与散热扇,且散热扇与长条状散热片呈90度夹角,散热扇进行工作的时,将气流不断在相邻的长条状散热片之间穿梭,能够大幅提高鳍片的散热效率,并使M.2硬盘分别与壳体以及鳍片热传递配合,使M.2硬盘能够多方面的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M.2固态硬盘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申请号为CN20192106829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和云平台等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对服务器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对服务器产品的性能,特别是M.2硬盘响应速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M.2接口的固态硬盘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等的优势,使其使用越来越广泛。
在实际使用中,M.2固态硬盘的发热量却很高,散热不良时会导致热量堆积,使得M.2固态硬盘的各项性能迅速下降,严重时会导致M.2固态硬盘掉盘甚至烧毁;此外,M.2固态硬盘一般安装在电子产品的主板表面,电器元件裸露,在安装时容易被其他设备损伤”。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针对于M.2固态硬盘的散热装置去解决M.2固态硬盘散热效率低以及容易在安装过程中被其他设备损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包括呈长条管状的壳体、壳体内部成型有腔室;
所述腔室内设有散热扇、鳍片以及与鳍片热传递配合的M.2硬盘;
所述M.2硬盘包括有用以与电脑连接交换数据的连接部以及用以将自身固定于主板上的固定部;
所述鳍片包括有底部导热片以及设于导热片上端面的长条状散热片,所述长条状散热片沿导热片的宽度方向设有多个;
所述M.2硬盘设于导热片与腔室的内底面之间,并所述M.2硬盘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导热片以及腔室的内底面热传递配合;
其中,所述M.2硬盘与导热片之间设有填补M.2硬盘与导热片之间空隙的第一导热层,M.2硬盘与壳体内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导热层;
所述散热扇设于壳体靠近连接部的一端,并所述散热扇与长条状散热片呈90度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内设有呈U型的隔板,将腔室分隔为上腔以及下腔;
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以及下壳;
所述M.2硬盘设于下壳与隔板之间,并所述第一导热层设于M.2硬盘与隔板之间,第二导热层设于M.2硬盘与下壳的内底面之间;
其中,导热片与隔板的上端面固接配合设置;
所述隔板靠近连接部的一端设有限位部,其中,导热片与限位部之间成型有用以安装散热扇的安装槽,所述散热扇设于安装槽内,并所述散热扇的外壁周缘与上腔的内壁周缘抵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长条状散热片的前端面与两侧面的连接处分别设有斜角,使长条状散热片的前端面呈V型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上壳的下端面上设有沿着上壳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接部,所述下壳的上端面上设有与插接部对位插接配合的插接槽;
还包括有分别贯穿下壳、插接部、隔板以及靠近插接部的长条状散热片设置的下部螺接孔;
还包括有分别贯穿上壳、以及靠近插接部的长条状散热片的上部螺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散热扇电连接有连接线,所述上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使连接线外露的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导热层与第二导热层均由柔性导热材料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有鳍片与散热扇,且散热扇与长条状散热片呈90度夹角,散热扇进行工作的时,将气流不断在相邻的长条状散热片之间穿梭,能够大幅提高鳍片的散热效率,并使M.2硬盘分别与壳体以及鳍片热传递配合,使M.2硬盘能够多方面的进行散热,且M.2硬盘与导热片之间设有第一导热层,M.2硬盘与壳体内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导热层,能够填补M.2硬盘与导热片或壳体之间的空隙,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M.2硬盘设于壳体内能够有效避免在安装过程中被其他设备损伤的问题,在提高M.2硬盘散热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保证M.2硬盘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长条状散热片的气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与隔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壳体与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壳体-0;
上壳-1,插接部-11,上部螺接孔-12,连接孔-13;
下壳-2,插接槽-21,下部螺接孔-22;
腔室-3,上腔-31,下腔-32;
散热扇-4,连接线-41;
鳍片-5,导热片-51,长条状散热片-52,斜角-53;
M.2硬盘-6,连接部-61,固定部-62;
隔板-7,限位部-71;
第一导热层-8;
第二导热层-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包括呈长条管状的壳体0、壳体0内部成型有腔室3;
所述腔室3内设有散热扇4、鳍片5以及与鳍片5热传递配合的M.2硬盘6;
所述M.2硬盘6包括有用以与电脑连接交换数据的连接部61以及用以将自身固定于主板上的固定部62;
所述鳍片5包括有底部导热片51以及设于导热片51上端面的长条状散热片52,所述长条状散热片52沿导热片51的宽度方向设有多个;
所述M.2硬盘6设于导热片51与腔室3的内底面之间,并所述M.2硬盘6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导热片51以及腔室3的内底面热传递配合;
其中,所述M.2硬盘6与导热片51之间设有填补M.2硬盘6与导热片51之间空隙的第一导热层8,M.2硬盘6与壳体0内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导热层9;
所述散热扇4设于壳体0靠近连接部61的一端,并所述散热扇4与长条状散热片52呈90度夹角。
M.2硬盘6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导热片51以及腔室3的内底面热传递配合,在M.2硬盘6发热时,M.2硬盘6将热量分别传递至导热片51以及壳体0上,其中,导热片51上端面上设有多个长条状散热片52,当M.2硬盘6的部分热量传递至导热片51上时,导热片51将热量分别导至多个长条状散热片52上,散热扇4与长条状散热片52呈90度夹角,散热扇4进行工作的时,将气流不断在相邻的长条状散热片52之间穿梭,使气流带走大部分M.2硬盘6传递至导热片51的热量,与此同时,M.2硬盘6的另一部分的热量将传递至壳体0上,通过壳体0的外部与外界的空气接触进行热传递的同时由于长条状散热片52设于壳体0的腔室3内,在散热扇4进行工作的时候也能够带走壳体0的热量,能够对M.2硬盘6多方面的散热;
通过在壳体0内设置有鳍片5与散热扇4,且散热扇4与长条状散热片52呈90度夹角,散热扇4进行工作的时,将气流不断在相邻的长条状散热片52之间穿梭,能够大幅提高鳍片5的散热效率,并使M.2硬盘6分别与壳体0以及鳍片5热传递配合,使M.2硬盘6能够多方面的进行散热,且M.2硬盘6与导热片51之间设有第一导热层8,M.2硬盘6与壳体0内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导热层9,能够填补M.2硬盘6与导热片51或壳体0之间的空隙,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M.2硬盘6设于壳体0内能够有效避免在安装过程中被其他设备损伤的问题,在提高M.2硬盘6散热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保证M.2硬盘6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0内设有呈U型的隔板7,将腔室3分隔为上腔31以及下腔32;
所述壳体0包括有上壳1以及下壳2;
所述M.2硬盘6设于下壳2与隔板7之间,并所述第一导热层8设于M.2硬盘6与隔板7之间,第二导热层9设于M.2硬盘6与下壳2的内底面之间;
其中,导热片51与隔板7的上端面固接配合设置;
所述隔板7靠近连接部61的一端设有限位部71,其中,导热片51与限位部71之间成型有用以安装散热扇4的安装槽,所述散热扇4设于安装槽内,并所述散热扇4的外壁周缘与上腔31的内壁周缘抵接设置。
在将M.2硬盘6与主板连接前,需要将M.2硬盘6与散热装置安装,此结构能够使安装更加简单便捷,在M.2硬盘6与散热装置安装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二导热层9设于下壳2的内底面上,并将M.2硬盘6的下端面与第二导热层9抵接并轻微挤压,保证第二导热层9与M.2硬盘6下端面的完全接触,能够提高M.2硬盘6的热传递效率,再将第一导热层8设于M.2硬盘6的上端面上,并将隔板7下端面与第一导热层8抵接并轻微按压配合,使隔板7与M.2硬盘6的接触更加紧密,提高导热效率,在此过程中,将呈U型隔板7的两侧分别与下壳2的内壁抵接,对隔板7的左右进行限位,以避免隔板7发生左右的偏移,后将上壳1与下壳2对位配合,并使其固定即可安装完成在,且上述过程中,通过导热片51与隔板7的上端面固接配合设置,当M.2硬盘6发热将热量传递至隔板7时,隔板7将热量传递至导热片51上,并由导热片51将热量传递至长条状散热片52上进行散热,通过将壳体0内的腔室3分隔为上腔31与内腔,并使壳体0分为上壳1与下壳2,能够保证M.2硬盘6在安装时,更加便捷,通过结构的设计,能够保证在M.2硬盘6安装时第一导热层8与第二导热层9与M.2硬盘6接触的更加紧密,提高导热效率,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长条状散热片52的前端面与两侧面的连接处分别设有斜角53,使长条状散热片52的前端面呈V型设置。
当散热扇4进行工作时,气流向长条状散热片52的前端面流动,其中,长条状散热片52的前端面呈V型设置,能够减少气流与长条状散热片52的前端面的接触面积,在气流与长条状散热片52的前端面接触时,气流会沿斜角53向长条状散热片52的两侧流动,能够将气流进行导流,提高气流的流动效率,减少气流流动的损耗,提高气流与长条状散热片52的热传递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的下端面上设有沿着上壳1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接部11,所述下壳2的上端面上设有与插接部11对位插接配合的插接槽21;
还包括有分别贯穿下壳2、插接部11、隔板7以及靠近插接部11的长条状散热片52设置的下部螺接孔22;
还包括有分别贯穿上壳1、以及靠近插接部11的长条状散热片52的上部螺接孔12。
在上述上壳1与下壳2进行对位安装的过程中,将上壳1的插接部11与下壳2的插接槽21对位插接配合,并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螺丝分别与下部螺接孔22以及上部螺接孔12进行螺接配合;
在此过程中,螺丝与下部螺接孔22螺接配合时,螺丝分别贯穿下壳2的侧壁、上壳1的插接部11、隔板7的侧壁以及靠近插接部11的长条状散热片52对其进行螺接固定;
在螺丝与上部螺接孔12螺接配合时,螺丝分别贯穿上壳1、以及靠近插接部11的长条状散热片52的上部螺接孔12,使上壳1与长条状散热片52进行固定配合,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方便,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扇4电连接有连接线41,所述上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使连接线41外露的连接孔13。
散热扇4通过连接线41与主板进行电连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层8与第二导热层9均由柔性导热材料成型。
第一导热层8与第二导热层9均由柔性导热材料成型能够保证M.2硬盘6与壳体0以及隔板7的接触,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条管状的壳体、壳体内部成型有腔室;
所述腔室内设有散热扇、鳍片以及与鳍片热传递配合的M.2硬盘;
所述M.2硬盘包括有用以与电脑连接交换数据的连接部以及用以将自身固定于主板上的固定部;
所述鳍片包括有底部导热片以及设于导热片上端面的长条状散热片,所述长条状散热片沿导热片的宽度方向设有多个;
所述M.2硬盘设于导热片与腔室的内底面之间,并所述M.2硬盘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导热片以及腔室的内底面热传递配合;
其中,所述M.2硬盘与导热片之间设有填补M.2硬盘与导热片之间空隙的第一导热层,M.2硬盘与壳体内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导热层;
所述散热扇设于壳体靠近连接部的一端,并所述散热扇与长条状散热片呈90度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内设有呈U型的隔板,将腔室分隔为上腔以及下腔;
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以及下壳;
所述M.2硬盘设于下壳与隔板之间,并所述第一导热层设于M.2硬盘与隔板之间,第二导热层设于M.2硬盘与下壳的内底面之间;
其中,导热片与隔板的上端面固接配合设置;
所述隔板靠近连接部的一端设有限位部,其中,导热片与限位部之间成型有用以安装散热扇的安装槽,所述散热扇设于安装槽内,并所述散热扇的外壁周缘与上腔的内壁周缘抵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散热片的前端面与两侧面的连接处分别设有斜角,使长条状散热片的前端面呈V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下端面上设有沿着上壳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接部,所述下壳的上端面上设有与插接部对位插接配合的插接槽;
还包括有分别贯穿下壳、插接部、隔板以及靠近插接部的长条状散热片设置的下部螺接孔;
还包括有分别贯穿上壳、以及靠近插接部的长条状散热片的上部螺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电连接有连接线,所述上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使连接线外露的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层与第二导热层均由柔性导热材料成型。
CN202321901916.5U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 Active CN220340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1916.5U CN220340903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1916.5U CN220340903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0903U true CN220340903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58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1916.5U Active CN220340903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0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066399A (ja) 放熱装置
CN1988785A (zh) 散热装置
CN201465020U (zh) Cpci模块的传导散热装置
WO2023035861A1 (zh) 服务器
TW201143590A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10471512B (zh) 一种紧凑型的5u加固服务器
CN220340903U (zh) 一种m.2固态硬盘及其散热装置
CN216719055U (zh) 一种硬盘散热装置及硬盘组件
CN216250709U (zh) 均温散热装置
CN211090372U (zh) 地面站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CN110456895B (zh) 一种用于加固服务器的cpu散热安装结构
CN220383421U (zh) 电源供应器
CN21939539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网关设备
CN2681343Y (zh) 热管散热装置
CN216721785U (zh) 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控制器
CN104703443A (zh) 一种散热插箱
CN220292453U (zh) G型热管排布散热模组
CN219370623U (zh) 一种高效风冷散热的m.2固态硬盘
CN220041068U (zh) 散热的结构
CN220359599U (zh) 一种应用于ehc控制器的散热结构
CN219418102U (zh) 底部具有凸台的cpu散热器
CN218772028U (zh) 一种便于进行内部散热的石英晶体振荡器
CN216596949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固态硬盘
CN211457844U (zh) 高效散热铝基板
WO2024027303A1 (zh)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