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81343Y - 热管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管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81343Y
CN2681343Y CN 200320128303 CN200320128303U CN2681343Y CN 2681343 Y CN2681343 Y CN 2681343Y CN 200320128303 CN200320128303 CN 200320128303 CN 200320128303 U CN200320128303 U CN 200320128303U CN 2681343 Y CN2681343 Y CN 268134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ng plate
pipe
radiating
radiating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2012830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坤
赖振田
谭治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32012830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8134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8134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8134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管散热装置,具有一第一导热板与一第二导热板,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水平设置且平行相对而相隔一定距离,其间设有若干直立第一散热鳍片,该第二导热板的背向第一导热板的表面设有若干第二散热鳍片,至少一热管连接该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

Description

热管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来散发电子元件产生热量的热管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蓬勃迅速发展,集成电路技术不断进步,同时伴随工业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的运行频率越来越高,高频高速处理器不断更新换代,但处理器运行速度越快,则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则越多,热量累积将引起电子元件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其运行的性能包括稳定性下降,因此,必需及时地将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目前,散热已经成为每一代高速处理器推出时必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计算机朝小型化发展是普遍的趋势,计算机系统空间越来越小,电路板上电子元件越来越密集,导致热量越加难以散发。
业界均在中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表面安装一散热器辅助其散热。由于在越来越小的空间内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因此,必须提高散热器的性能,使其具有高集成度,体积小而散热效率高。为实现该目标,各种结构及利用不同原理的散热器不断出现。
传统散热器通常由与热源接触的金属基座以及延设于基座上的多数个散热鳍片组成,基座与鳍片可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开制造,单纯利用金属传导方式将由基座吸收的热量传到散热鳍片,再进一步散发到周围环境中。由于从散热鳍片下边缘逐渐向上传导是唯一的热传路径,鳍片上半部分温度较低,与周围的热交换量小,相较与基座接触的下半部分利用率低。在金属热传导系数一定的条件下,欲提高其散热效率,便需增加其散热面积,因此,提高这种散热器的性能往往伴随着尺寸的增加,在中央处理器周围元件更加密集可占用空间越来越小的今天已渐不胜应用。
热管的发明及应用使该状况得以改变,其使散热器的结构设计灵活多变,可以提高散热器各部分的利用率从而可以较小体积获得较高的散热性能。热管是利用液体在气、液两态间转变时温度保持不变而可吸收或放出大量热的原理工作,一改传统散热器单纯以金属热传导方式散热而效率不高的状况。热管是在一密封低压管形壳体内盛装适量汽化热高、流动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沸点较低的液态物质,如水、乙醇、丙酮等,利用该液态物质受热及冷却而在气、液两态间转变时,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而可使热量由管体一端迅速传到另一端,热管的导热能力远远超过了普通的金属,其导热系数大致相当于铝的导热系数的近100倍。业者将热管一端连接一导热基座,另一端结合若干散热鳍片,从而组成散热器,由基座吸收热量,通过热管传到散热鳍片再进一步散发出去,由于液体循环速度快,使散热器整体散热效率大幅度提高,目前热管散热装置得到广泛而大量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即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热管的散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较小体积实现高效散热的热管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装置具有一第一导热板与一第二导热板,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水平设置且平行相对而相隔一定距离,其间设有若干直立第一散热鳍片,该第二导热板的背向第一导热板的表面设有若干第二散热鳍片,至少一热管连接该第一导热板与该第二导热板。
由于热管具有高效的热传输性能,第一导热板吸收的热量能迅速传到第二导热板,而由第一、第二导热板从两边向第一散热鳍片传导热量,相较传统散热器,大大增强了基座向散热鳍片的热传导,也使散热鳍片吸热均匀,散热鳍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而第二导热板的背向第一导热板的表面也设有散热鳍片,使由热管传导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发,本实用新型结构上的设计使热管的热传导性能得到较佳的发挥,可以较小的体积实现高效散热。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装置用以安装在中央处理器等发热电子元件(图未示)表面辅助其散热,包括第一导热板10、第二导热板20、二热管30和多数第一、第二散热鳍片40、50。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该第一导热板10和第二导热板20均呈水平板状,其平行相对而间隔一定距离,第一导热板10位于下方,其下表面12与发热电子元件相接触以吸收热量。二导热板10、20的相对表面即第一导热板10的上表面14和第二导热板20的下表面22各对应设有二平行的沟槽15、25。每一热管30呈ㄈ形,其具有上、下水平段34、32及一竖直的连接段36,下水平段32为吸热段,上水平段34为放热段,分别置于第一导热板10和第二导热板20的沟槽15、25内,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第二导热板10、20一体连接,从而由二热管30、第一导热板10和第二导热板20共同形成一ㄈ形框架结构,该第一散热鳍片40设于该框架结构内的第一、第二导热板10、20间,每一第一散热鳍片40垂直于热管30的下水平段32及上水平段34,从而在第一散热鳍片40间形成若干供气流通过的风道,可在垂直于第一散热鳍片40的侧面安装风扇(图未示)使气流通过该等风道,以增强散热效果。每一第一散热鳍片40对应容置于第一、第二导热板10、20沟槽15、25内的热管30的凸出部分分别形成有凹口41、42,第一散热鳍片40与第一、第二导热板10、20接触的上、下边缘均弯折有折边43,该折边43可使相邻第一散热鳍片40间保持一定间距并增加第一散热鳍片40与第一、第二导热板10、20接触面积以利热量的传导,上述凹口41、42边缘可与热管30不接触,当然也可以接触(此时凹口41、42边缘则形成有可与热管30贴设的折边)。第二导热板20上表面24设有若干第二散热鳍片50,这些第二散热鳍片50可由第二导热板20的上表面24向上一体延伸而成,也可以预先加工成型再结合到第二导热板20上。
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装置由第一导热板10吸收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热量直接传到第一散热鳍片40,一部分热量通过热管30传到第二导热板20,第二导热板20将一部分热量传到第一散热鳍片40,另一部分热量传到第二散热鳍片50,由于热管30传热速度极快,因此,第一导热板10吸收的热量可迅速分配给第二导热板20,相当于第一导热板10与第二导热板20均与热源接触,更加重要的是,使第一散热鳍片40上、下边缘同时吸收热量,保证其受热均匀,利用率也大大提高;同时为提高第二导热板20的利用率,其上表面24形成第二散热鳍片50,整体散热装置由于热管30的使用以及结构上的设计可以较小的体积获得高效散热性能。

Claims (7)

1.一种热管散热装置,用以安装在发热电子元件表面辅助其散热,具有二平行相对而间隔一定距离的导热板;该二导热板间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散热鳍片,至少一热管连接上述二导热板并分别与二导热板热传导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一导热板的背向另一导热板的表面形成有若干第二散热鳍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导热板的相对表面上设有相对应的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呈匚形,具有二平行段,分别容置在二导热板的沟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垂直于热管的二平行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可以从导热板一体延伸而出,也可以预先成型后再结合在导热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二导热板的接触边缘形成有折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对应导热板的沟槽位置设有凹口。
CN 200320128303 2003-12-27 2003-12-27 热管散热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68134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28303 CN2681343Y (zh) 2003-12-27 2003-12-27 热管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28303 CN2681343Y (zh) 2003-12-27 2003-12-27 热管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81343Y true CN2681343Y (zh) 2005-02-23

Family

ID=34600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20128303 Expired - Lifetime CN2681343Y (zh) 2003-12-27 2003-12-27 热管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81343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40279B2 (en) 2006-03-14 2008-10-21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00428450C (zh) * 2005-07-18 2008-10-22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散热装置
CN100518477C (zh) * 2006-07-21 2009-07-22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0533716C (zh) * 2006-09-15 2009-08-26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8450C (zh) * 2005-07-18 2008-10-22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散热装置
US7440279B2 (en) 2006-03-14 2008-10-21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00518477C (zh) * 2006-07-21 2009-07-22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0533716C (zh) * 2006-09-15 2009-08-26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96124Y (zh) 散热装置
US7509996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7278470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851910A (zh) 热管散热装置
TW201143590A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212906119U (zh) 服务器
CN100499977C (zh) 散热装置
CN1967437A (zh) 散热器
CN2681343Y (zh) 热管散热装置
CN101115368A (zh) 散热装置
US7610950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heat pipes
CN214155222U (zh) 一种用于低压柜线路板的散热装置
CN212786409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应用的电子设备
CN219936382U (zh) 一种新型散热模组、主板及笔记本电脑
CN219418102U (zh) 底部具有凸台的cpu散热器
CN101539792A (zh) 散热装置
CN101022714A (zh) 散热模组
CN219741019U (zh) 一种散热器模组及设备机箱
CN219269413U (zh) 电子设备散热组件
TWI332145B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2800716Y (zh) 散热装置
CN100481408C (zh) 散热装置
CN220383421U (zh) 电源供应器
CN220509388U (zh) 一种cpu散热器
CN101277600B (zh) 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