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5602U - 自动贴标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动贴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5602U
CN220315602U CN202321791970.9U CN202321791970U CN220315602U CN 220315602 U CN220315602 U CN 220315602U CN 202321791970 U CN202321791970 U CN 202321791970U CN 220315602 U CN220315602 U CN 220315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labeled
labeling
piece
back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19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bil Circuit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bil Circuit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bil Circuit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Jabil Circuit Shanghai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919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5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5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5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自动贴标设备,包括支撑框架、升降机构、第一移动机构、背光识别件以及贴标机构,支撑框架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吸附件,各第一吸附件分别用于吸附托盘的边缘,托盘用于承载至少一个待贴标部件;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托盘和支撑框架中的至少一者沿第一方向升降;第一移动机构与支撑框架相连,以驱动支撑框架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在第一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支撑框架可通过第一吸附件带动托盘运动至目标位置,以使背光识别件与托盘相对,背光识别件用于识别托盘承载的待贴标部件,贴标机构可对背光识别件识别到的待贴标部件进行移栽和贴标。如此,减少人力参与贴标,贴标效率和贴标准确性提高。

Description

自动贴标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贴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贴标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需要贴标签的部件如LCD,通常采用人工贴标的方式,如此,效率低下,而且,人工粘贴的精度低,容易出现贴标不到位甚至标签无法被识别的问题,另外,如果人工粘贴力度过大会损坏LCD的屏幕。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贴标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人工贴标导致效率低和贴标不到位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贴标设备,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吸附件,各所述第一吸附件分别用于吸附托盘的边缘,所述托盘用于承载至少一个待贴标部件;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托盘和所述支撑框架中的至少一者沿第一方向升降;
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连,以驱动所述支撑框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背光识别件以及贴标机构,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支撑框架可通过所述第一吸附件带动所述托盘运动至目标位置,以使所述背光识别件与所述托盘相对,所述背光识别件用于识别所述托盘承载的所述待贴标部件,所述贴标机构可对所述背光识别件识别到的所述待贴标部件进行移栽和贴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贴标设备通过第一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共同作用,使支撑框架上的第一吸附件能够吸附承载待贴标部件的托盘,并进一步利用第一移动机构可将托盘移动至目标位置,使背光识别件与托盘相对,背光识别件向托盘上的待贴标部件发射光源,通过待贴标部件的影像来识别待贴标部件,贴标机构进一步对识别到的贴标部件进行贴标。本实施例中的自动贴标设备能够完成对待贴标部件的整个贴标过程,可以减少人力参与,甚至无需人力参与,有利于提高贴标效率,而且,利用第一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能够使托盘准确地运动至目标位置,有利于贴标机构对待贴标部件准确贴标,避免贴标不到位的情况。另外,利用贴标机构进行贴标,每次贴标力度趋于一致,避免人力贴标力度过大导致待贴标部件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自动贴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自动贴标设备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移动机构、升降装置及其带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移动机构、升降装置及其带动部件的侧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自动贴标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贴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转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撑框架、110-第一吸附件、
200-第一升降装置、
300-第二升降装置、310-托盘承载件、
400-第一移动机构、
500-背光识别件、
600-贴标机构、610-转运部件、611-第二吸附件、612-X轴转运件、613-Y轴转运件、614-Z轴转运件、620-旋转盘、621-贴标工位、630-贴标件、631-X轴移动件、632-Y轴移动件、633-Z轴转运件、640-第一图像传感器、650-光源、
700-固定机构、710-第一夹持件、720-第二夹持件、730-伸缩件、740-杠杆、750-弹性件、
800-托盘、810-待贴标部件、
900-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贴标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考图1-图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自动贴标设备包括支撑框架100、升降机构、第一移动机构400、背光识别件500以及贴标机构600。其中,支撑框架100用于连接承载待贴标部件810的托盘800,第一移动机构400用于驱动支撑框架100沿第二方向移动,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托盘800和支撑框架100中的至少一者沿第一方向升降,背光识别件500用于对运动至目标位置的托盘800上的待贴标部件810进行识别,贴标机构600用于对识别到的待贴标部件810进行移栽和贴标。可选地,待贴标部件8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也可以为其他需要贴标签的部件。
参考图3和图4所示,支撑框架100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吸附件110,各第一吸附件110分别用于吸附托盘800的边缘,托盘800用于承载至少一个待贴标部件810,可选地,每个托盘800承载八个待贴标部件810。其中,托盘800承载待贴标部件810的一面竖直朝上。可选地,支撑框架100和托盘800均为四边形结构,支撑框架100的每个边角处均设有第一吸附件110,每个第一吸附件110分别吸附托盘800的边缘位置,通过多个第一吸附件110共同吸附托盘800,使支撑框架100带动托盘800运动;第一吸附件110可以为吸盘等能够产生吸附作用力的部件,第一吸附件110设有吸嘴,第一吸附件110通过吸嘴吸附托盘800。
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托盘800和支撑框架100中的至少一者沿第一方向升降。升降机构可以为气缸、电缸或直线驱动模组等能够产生线性位移的驱动机构。可选地,升降机构可以连接托盘800,从而驱动托盘800沿第一方向升降;升降机构也可以与支撑框架100相连,从而驱动支撑框架100沿第一方向升降。
第一移动机构400与支撑框架100相连,以驱动支撑框架10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可选地,第一移动机构400可以为气缸、电缸或直线驱动模组等能够产生线性位移的驱动件。如此,通过第一移动机构400和升降机构,能够使托盘800和支撑框架10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的平面内相对运动,即托盘800相对于支撑框架10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的平面内运动至任意位置,以使支撑框架100的第一吸附件110能够吸附到托盘800并带动托盘800运动至目标位置。
可选地,第一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在第一移动机构400和升降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支撑框架100可通过第一吸附件110带动托盘800运动至目标位置,以使背光识别件500与托盘800相对,即在支撑框架100通过第一吸附件110带动托盘800运动至目标位置的情况下,背光识别件500与托盘800相对,此时背光识别件500用于识别托盘800承载的待贴标部件810,贴标机构600可对背光识别件500识别到的待贴标部件810进行移栽和贴标。
可选地,背光识别件500可以包括背光源和相机,背光源可以为光源板,相机位于目标位置的上方,在支撑框架100通过第一吸附件110带动托盘800运动至目标位置的情况下,背光源用于向托盘800上用于放置待贴标部件810的各个位置发射光线,以使相机识别待贴标部件810的有无,自动贴标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相机通信连接,相机可以将识别待贴标部件810有无的情况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识别情况控制贴标机构600对识别到的待贴标部件810进行移栽和贴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贴标设备通过第一移动机构400和升降机构共同作用,使支撑框架100上的第一吸附件110能够吸附承载待贴标部件810的托盘800,并进一步利用第一移动机构400可将托盘800移动至目标位置,使背光识别件500与托盘800相对,背光识别件500向托盘800上的待贴标部件810发射光线,通过待贴标部件810的影像来识别待贴标部件810,贴标机构600进一步对识别到的贴标部件进行贴标。
本实施例中的自动贴标设备能够完成对待贴标部件810的整个贴标过程,可以减少人力参与,甚至无需人力参与,有利于提高贴标效率,而且,利用第一移动机构400和升降机构能够使托盘800准确地运动至目标位置,有利于贴标机构600对待贴标部件810准确贴标,避免贴标不到位的情况。另外,利用贴标机构600进行贴标,每次贴标力度趋于一致,避免人力贴标力度过大导致待贴标部件810损坏的问题。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装置200和第二升降装置300,参考图3和图4所示,第一升降装置200与第一移动机构400相连,支撑框架100设置于第一升降装置200,第一移动机构400驱动第一升降装置200带动支撑框架100沿第二方向移动,且第一升降装置200驱动支撑框架100沿第一方向升降;参考图1和图2所示,第二升降装置300设有托盘承载件310,第二升降装置300可通过托盘承载件310带动托盘800沿第一方向升降,可选地,托盘承载件310可以为刚性支撑框,托盘800可直接放置于刚性支撑框,托盘800的下表面与刚性支撑框接触。其中,第一升降装置200和第二升降装置300均可以为气缸、电缸或直线驱动模组等能够产生线性位移的驱动装置。
采用本实施例,既可通过第一升降装置200带动支撑框架100沿第一方向升降,又可通过第二升降装置300带动托盘800沿第一方向升降,升降机构可带动支撑框架100和托盘800同时沿第一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支撑框架100和托盘800相对移动的效率,有利于支撑框架100通过第一吸附件110快速吸附到托盘800。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升降装置300仅设置一个。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2可知,自动贴标设备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初始状态下托盘800位于上料工位,上料工位处设有第二升降装置300,托盘800放置于第二升降装置300的托盘承载件310上,第二升降装置300驱动托盘800上升,同时,第一移动机构400带动第一升降装置200和支撑框架10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与上料工位相对的位置,进一步第一升降装置200驱动支撑框架100下降一定距离,使支撑框架100上的第一吸附件110能够吸附到托盘800;当第一吸附件110吸附到托盘800后,第一升降装置200驱动支撑框架100带动托盘800上升至原来的高度,第一移动机构400进一步带动支撑框架100和托盘800移动至与下料工位相对应的位置,第一升降装置200继续驱动支撑框架100带动托盘800下降,以使托盘800移动至目标位置。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升降装置3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第二升降装置30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各第二升降装置300均设有托盘承载件310,其中一个第二升降装置300可通过托盘承载件310带动承载待贴标部件810的托盘800沿第一方向上升至待吸附位置,另一个第二升降装置300可驱动托盘承载件310沿第一方向上升至目标位置,以承接承载有已贴标部件的托盘800。具体地,多个第二升降装置300中,其中两个第二升降装置300分别设置于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位于上料工位的第二升降装置300带动托盘800上升,方便第一吸附件110吸附到托盘800,当贴标机构600对位于目标位置的托盘800承载的待贴标部件810进行移栽和贴标后,位于下料工位的第二升降装置300再带动托盘800下降,有利于承载有已贴标部件的托盘800下料。
采用本实施例,通过至少两个第二升降装置300,不仅方便第一吸附件110吸附托盘800,有利于承载有待贴标部件810的托盘800上料,又能对承载有已贴标部件的托盘800下料,无需人为下料托盘800,有利于提高自动贴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自动贴标设备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与背光识别件500相连,以驱动背光识别件500移动。可选地,第二移动机构可以驱动背光识别件500沿第三方向移动,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进一步可选地,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的平面相垂直。其中,第二移动机构可以为气缸、电缸或直线驱动模组等能够产生线性位移的驱动机构。
自动贴标设备具有落盘区域,落盘区域与位于目标位置的支撑框架100相对,在第二移动机构驱动背光识别件500移动至避让位置的情况下,位于目标位置的支撑框架100所带动的托盘800可落于落盘区域。当第一移动机构400和第一升降装置200共同驱动支撑框架100带动托盘800移动至目标位置的情况下,背光识别件500位于托盘800的下方,落盘区域位于背光识别件500的下方,在托盘800承载的待贴标部件810贴标完成后,第一吸附件110释放托盘800,托盘800下料至落盘区域,由于背光识别件500会阻挡托盘800下料,故通过第二移动机构先驱动背光识别件500移动至避让位置,方便托盘800直接下落至落盘区域,待托盘800下料完成后,第二移动机构再驱动背光识别件500反向复位,使背光识别件500识别下一个托盘800承载的待贴标部件810。
采用本实施例,通过第二移动机构方便驱动背光识别件500移动,以为托盘800的下料过程避让出空间,方便托盘800下料。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自动贴标设备可以不设置第二移动机构,即背光识别件500的位置固定,当位于目标位置的支撑框架100所带动的托盘800承载的待贴标部件810完成贴标后,第一吸附件110释放托盘800,用户可人为控制托盘800下料。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8所示,贴标机构600包括转运部件610、旋转盘620和贴标件630,旋转盘620位于转运部件610和贴标件630之间,转运部件610可在位于目标位置的托盘800和旋转盘620之间转运待贴标部件810,在转运部件610将待贴标部件810转运至旋转盘620,且旋转盘620带动待贴标部件810转动至贴标位置的情况下,贴标件630对待贴标部件810进行贴标。具体地,在位于贴标位置的待贴标部件810贴标完成后,旋转盘620继续转动,使已贴标部件转动至靠近托盘800的位置,转运部件610再将已贴标部件转运至托盘800上,直至托盘800上所有被识别到的待贴标部件810贴标完成后,第一吸附件110释放托盘800,对托盘800进行下料,。
可选地,旋转盘620可以为分度盘;贴标件630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贴标机,如图6所示,贴标机设有X轴移动件631、Y轴移动件632和Z轴移动件633,X轴移动件631用于驱动贴标件630沿X轴所在的方向移动,Y轴移动件632用于驱动贴标件630沿Y轴所在的方向移动,Z轴移动件633用于驱动贴标件630沿Z轴所在的方向移动,X轴移动件631设置于Y轴移动件632,Z轴移动件633设置于X轴移动件631,贴标件630设置于Z轴移动件633,如此,通过X轴移动件631、Y轴移动件632和Z轴移动件633,可驱动贴标件630在空间内运动,以使贴标件630拿取标签并带动标签移动至贴标位。
采用本实施例,转运部件610和旋转盘620相配合,采用移动和转动相结合的方式,对位于目标位置的待贴标部件810进行移栽,方便将待贴标部件810准确运送至贴标位置,有利于贴标件630对待贴标部件810准确贴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贴标机构600可直接利用转运部件610将待贴标部件810转运至贴标位置,再利用贴标件630进行贴标。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转运部件610可以设有夹持机构,转运部件610通过夹持机构夹持待贴标部件810,从而在位于目标位置的托盘800和旋转盘620之间转运待贴标部件810。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转运部件610设有第二吸附件611,转运部件610可通过第二吸附件611在位于目标位置的托盘800和旋转盘620之间转运待贴标部件810。可选地,第二吸附件611可以为吸盘等能够产生吸附作用力的部件。采用本实施例,利用第二吸附件611能够稳定吸附待贴标部件810,能够避免夹持机构对待贴标部件810施加较大的作用力而损坏待贴标部件810,也能够避免夹持机构夹持力不稳导致转运过程中待贴标部件810掉落的情况。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吸附件611的数量仅为一个,即转运部件610每次仅可转运一个待贴标部件810。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吸附件6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第二吸附件611间隔设置,各第二吸附件611分别用于吸附不同的待贴标部件810。可选地,每个第二吸附件611分别吸附一个待贴标部件810,至少两个第二吸附件611可同时吸附至少两个待贴标部件810;或者,其中一个第二吸附件611吸附托盘800上的待贴标部件810,并将其转运至旋转盘620的上方,另一个第二吸附件611吸附旋转盘620承载的已贴标部件,方便将待贴标部件810放置在该位置,以进行下一次旋转和贴标,如此,已贴标部件脱离旋转盘620后,第二吸附件611即可直接放置待贴标部件810,无需先将已贴标部件转运至托盘800再重新吸附托盘800上的待贴标部件810。采用本实施例,有利于提高贴标效率,节省贴标时间。
可选地,如图8所示,转运部件610包括X轴转运件612、Y轴转运件613和Z轴转运件614,X轴转运件612用于驱动第二吸附件611沿X轴所在的方向移动,Y轴转运件613用于驱动第二吸附件611沿Y轴所在的方向移动,Z轴转运件614用于驱动第二吸附件611沿Z轴所在的方向移动,Y轴转运件613设置于X轴转运件612,Z轴转运件614设置于Y轴转运件613,第二吸附件611设置于Z轴转运件614。如此,通过X轴转运件612、Y轴转运件613和Z轴转运件614,可驱动第二吸附件611在空间内运动,方便第二吸附件611准确吸附待贴标部件810并带动待贴标部件810运动至旋转盘620。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的X轴转运件612、Y轴转运件613、Z轴转运件614、X轴移动件631、Y轴移动件632和Z轴移动件633均可以为直线驱动模组,能够在对应的方向上产生线性位移即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吸附件611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二吸附件611对待贴标部件810的吸附力大小,控制装置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吸附件611通信连接,控制装置可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大小控制第二吸附件611。如此,避免第二吸附件611对待贴标部件810的吸附力过大导致待贴标部件810损坏,以及避免第二吸附件611对待贴标部件810的吸附力过小导致无法稳定吸附待贴标部件810的情况。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旋转盘620可以仅设置一个贴标工位621,转运部件610可在位于目标位置的托盘800和贴标工位621之间转运待贴标部件810。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旋转盘620沿自身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贴标工位621,各贴标工位621分别用于放置待贴标部件810。如此,旋转盘620可带动位于各个贴标工位621的待贴标部件810同时转动,依次将各个位于贴标工位621的待贴标件630运送至贴标位置,使贴标件630依次进行贴标,有利于提高贴标效率,节省贴标时间。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自动贴标设备还包括第一图像传感器640和光源650,第一图像传感器640和光源650设置于旋转盘620的底部,旋转盘620的上方设有第二图像传感器,第一图像传感器640和第二图像传感器分别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可选地,待贴标部件8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在待贴标部件810贴标后,第二图像传感器识别所贴标签上的序列号;在旋转盘620带动待贴标部件810转动至贴标位置,贴标件630对待贴标部件810进行贴标,且旋转盘620带动已贴标部件继续转动至原位置的情况下,即旋转盘620带动已贴标部件转动至下料位置的情况下,转运部件610带动已贴标部件运动至第一图像传感器640的上方,此时光源650可照射待贴标部件810的底部,第一图像传感器640识别已贴标部件的底部的FPC条码,控制装置对序列号和FPC条码进行存储和关联。其中,旋转盘620设有供第一图像传感器640和光源650露出的开孔,避免旋转盘620阻碍第一图像传感器640的识别过程。
可选地,第一图像传感器640和第二图像传感器分别可以为CCD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自动贴标设备还包括固定机构700,固定机构700与旋转盘620相连,固定机构700用于固定旋转盘620承载的待贴标部件810。可选地,旋转盘620上的每个贴标工位621处均设有固定机构700,每个固定机构700分别用于固定对应的贴标工位621承载的待贴标部件810。采用本实施例,利用固定机构700对旋转过程中的待贴标部件810进行定位,使待贴标部件810相对于旋转盘620的位置固定,避免旋转盘620旋转过程中因离心力作用导致待贴标部件810相对于旋转盘620位移。
当然,在旋转盘620承载的待贴标部件810贴标完成后,该待贴标部件810成为已贴标部件,旋转盘620承载已贴标部件,固定机构700可以对已贴标部件进行固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自动贴标设备可以不设置固定机构700,旋转盘620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待贴标部件810,可选地,旋转盘620对应贴标工位621的位置设置限位槽,待贴标部件810放置于限位槽内。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固定机构700包括第一夹持件710和第二夹持件720,第一夹持件710与旋转盘620固定连接,第二夹持件720与旋转盘620滑动连接,以使第二夹持件720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件710。可选地,第一夹持件710和第二夹持件720均可以为弯折件,第一夹持件710用于与待贴标部件810的第一边缘接触,第二夹持件720用于与待贴标部件810的第二边缘接触,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相背,第一夹持件710可以与旋转盘620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二夹持件720可以与旋转盘620通过滑块和滑轨的结构滑动连接。
自动贴标设备还包括伸缩件730和弹性件750,弹性件750与第二夹持件720相连,弹性件750可以但不限为弹簧,弹性件750的一端与旋转盘620固定连接,弹性件750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件720相连,在第二夹持件720受力远离第一夹持件710的过程中,弹性件750产生弹性形变,当第二夹持件720失去外部对其的作用力后,弹性件750恢复弹性形变,并驱动第二夹持件720移动,以使第一夹持件710和第二夹持件720夹紧旋转盘620承载的待贴标部件810;伸缩件730可以为气缸、电缸或直线驱动模组等能够产生线性位移的驱动件,伸缩件730的一端为固定端,伸缩件730的伸缩端可作用于第二夹持件720,伸缩件730驱动第二夹持件720相对于旋转盘620滑动,以使第二夹持件720远离第一夹持件710。
可选地,伸缩件730的伸缩端可直接抵于第二夹持件720;或者,固定机构700还包括杠杆740,杠杆740的中心位置与旋转盘620转动连接,杠杆740的第一端可相对于第二夹持件720滑动和转动,伸缩件730的伸缩端可直接作用于杠杆740的第二端,弹性件750与杠杆740相连。在伸缩件730的伸缩端未作用于杠杆740的情况下,弹性件750通过杠杆740驱动第二夹持件720靠近第一夹持件710,使第一夹持件710和第二夹持件720共同夹紧旋转盘620承载的待贴标部件810;在伸缩件730的伸缩端作用于杠杆740的情况下,伸缩件730驱动杠杆740转动,同时弹性件750产生弹性形变,杠杆740转动时带动第二夹持件720相对于第一夹持件710滑动,以使第二夹持件720远离第一夹持件710,此时转运部件610可转运位于二者之间的待贴标部件810或已贴标部件。
采用本实施例,利用弹性件750驱动第二夹持件720靠近第一夹持件710,使第二夹持件720和第一夹持件710夹紧待贴标部件810,也可利用伸缩件730驱动第二夹持件720远离第一夹持件710,方便放置待贴标部件810或取走已贴标部件810。
进一步可选地,自动贴标设备包括基座900,旋转盘62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900,伸缩件730设置一个,伸缩件730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伸缩件730的固定端与基座900固定连接,伸缩件730的伸缩端作用于第二夹持件720,伸缩件730位于邻近转运部件610的位置。在转运部件610需要将待贴标部件810放置于旋转盘620的贴标工位621的情况下,或者,在转运部件610需要转运位于贴标工位621的已贴标部件的情况下,固定机构700需解除对待贴标部件810或已贴标部件的固定作用,即伸缩件730作用于该贴标工位621对应的第二夹持件720,从而使该贴标工位621对应的第一夹持件710和第二夹持件720相互远离,二者不再继续夹持待贴标部件810或已贴标部件。如此,既能保证待贴标部件810的上料过程和已贴标部件的下料过程,又无需每个固定机构700分别设置伸缩件730,有利于减少部件数量。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机构700可以为其他结构,可选地,固定机构700可以为吸附件,吸附件吸附待贴标部件810,使待贴标部件810相对于旋转盘620固定。
可选地,旋转盘620的底部设有旋转驱动件,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升降装置200、各第二升降装置300、第一移动机构400、第二移动机构、转运部件610、旋转驱动件、贴标件630和伸缩件730通信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100),所述支撑框架(100)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吸附件(110),各所述第一吸附件(110)分别用于吸附托盘(800)的边缘,所述托盘(800)用于承载至少一个待贴标部件(810);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托盘(800)和所述支撑框架(100)中的至少一者沿第一方向升降;
第一移动机构(400),所述第一移动机构(400)与所述支撑框架(100)相连,以驱动所述支撑框架(100)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背光识别件(500)以及贴标机构(600),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400)和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支撑框架(100)可通过所述第一吸附件(110)带动所述托盘(800)运动至目标位置,以使所述背光识别件(500)与所述托盘(800)相对,所述背光识别件(500)用于识别所述托盘(800)承载的所述待贴标部件(810),所述贴标机构(600)可对所述背光识别件(500)识别到的所述待贴标部件(810)进行移栽和贴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装置(200)和第二升降装置(300),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00)与第一移动机构(400)相连,所述支撑框架(100)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00),所述第一移动机构(400)驱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00)带动所述支撑框架(1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00)驱动所述支撑框架(100)沿所述第一方向升降;所述第二升降装置(300)设有托盘承载件(310),所述第二升降装置(300)可通过所述托盘承载件(310)带动所述托盘(800)沿所述第一方向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3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第二升降装置(300)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二升降装置(300)均设有所述托盘承载件(310),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升降装置(300)可通过所述托盘承载件(310)带动承载所述待贴标部件(810)的所述托盘(800)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升至待吸附位置,另一个所述第二升降装置(300)可驱动所述托盘承载件(310)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升至所述目标位置,以承接承载有已贴标部件的所述托盘(8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贴标设备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与所述背光识别件(500)相连,以驱动所述背光识别件(500)移动,所述自动贴标设备具有落盘区域,所述落盘区域与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的所述支撑框架(100)相对,
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驱动所述背光识别件(500)移动至避让位置的情况下,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的所述支撑框架(100)所带动的所述托盘(800)可落于所述落盘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机构(600)包括转运部件(610)、旋转盘(620)和贴标件(630),所述旋转盘(620)位于所述转运部件(610)和所述贴标件(630)之间,所述转运部件(610)可在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的所述托盘(800)和所述旋转盘(620)之间转运所述待贴标部件(810),
在所述转运部件(610)将所述待贴标部件(810)转运至所述旋转盘(620),且所述旋转盘(620)带动所述待贴标部件(810)转动至贴标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贴标件(630)对所述待贴标部件(810)进行贴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部件(610)设有第二吸附件(611),所述转运部件(610)可通过所述第二吸附件(611)在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的所述托盘(800)和所述旋转盘(620)之间转运所述待贴标部件(8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件(6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第二吸附件(611)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二吸附件(611)分别用于吸附不同的所述待贴标部件(81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620)沿自身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贴标工位(621),各所述贴标工位(621)分别用于放置所述待贴标部件(810),所述转运部件(610)可在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的所述托盘(800)和所述贴标工位(621)之间转运所述待贴标部件(81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贴标设备还包括固定机构(700),所述固定机构(700)与所述旋转盘(620)相连,所述固定机构(700)用于固定所述旋转盘(620)承载的所述待贴标部件(8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700)包括第一夹持件(710)和第二夹持件(720),所述第一夹持件(710)与所述旋转盘(6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720)与所述旋转盘(620)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夹持件(720)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710),
所述固定机构(700)还包括伸缩件(730)和弹性件(750),所述弹性件(750)与所述第二夹持件(720)相连,所述弹性件(750)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720)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710)和所述第二夹持件(720)夹紧所述待贴标部件(810),所述伸缩件(730)的伸缩端可作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720),所述伸缩件(730)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720)相对于所述旋转盘(620)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夹持件(720)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710)。
CN202321791970.9U 2023-07-07 2023-07-07 自动贴标设备 Active CN220315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1970.9U CN220315602U (zh) 2023-07-07 2023-07-07 自动贴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1970.9U CN220315602U (zh) 2023-07-07 2023-07-07 自动贴标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5602U true CN220315602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1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1970.9U Active CN220315602U (zh) 2023-07-07 2023-07-07 自动贴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5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1958B (zh) 对位贴合设备和对位贴合方法
US10395945B2 (en) Bonding device for chip on film and display panel and bond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938894B (zh) 电子元件用搬送装置
KR20010112607A (ko) 전자 기기, 표시 패널의 조립 장치 및 조립 방법
CN109178532A (zh) Smt料盘的自动读码贴标装置
CN103732047A (zh) 一种自动对位多工站零件安装机构
CN108662975B (zh) 产品检测装置及产品检测系统
CN113667959A (zh) 一种自动上镀膜夹具设备
CN112420564A (zh) 一种新型bga植球设备
CN209634858U (zh) 自动贴标签设备
CN220315602U (zh) 自动贴标设备
JP2007238238A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バックアップ機構およびワーク搬送システム
JP7188705B2 (ja) 半導体ウエハへの保護テープの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CN209777003U (zh) 自动贴标签设备
CN208856021U (zh) Smt料盘的自动读码贴标装置
CN218051260U (zh) 一种盘式组装装置
CN116598215A (zh) 一种Taiko晶圆全自动贴膜方法及装置
CN109835564A (zh) 自动贴标签设备及贴标签方法
CN114043208A (zh) 一种传感器组装机构和组装设备
CN220281964U (zh) 一种电子标签机械手贴标组件
CN215791863U (zh) 一种校正多工位转盘装置
CN217641385U (zh) 一种针刺式固晶机
CN110788615A (zh) 组装设备
JP3967310B2 (ja) 部品の実装装置及び実装方法
CN220699369U (zh) 一种承载装置和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233 No. 600,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Tianlin Road

Patentee after: Jabil Circuit (Shanghai)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A2, 5th Floor, No. 1528 Gumei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Jabil Circuit (Shanghai)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