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1129U - 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及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及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1129U
CN220291129U CN202321702243.0U CN202321702243U CN220291129U CN 220291129 U CN220291129 U CN 220291129U CN 202321702243 U CN202321702243 U CN 202321702243U CN 220291129 U CN220291129 U CN 220291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etal sheet
positioning
mounting structure
pc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22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金虎
刘舟
张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tiger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tig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tige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tig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22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1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1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11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及充电器,其中弹片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壳体,在安装壳体内部设置有支撑台,且于安装壳体内部且于支撑台一端设置有与插脚连接的转动轴,在转动轴与支撑台之间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呈平面状的金属片,在金属片的一边上设置有用于与充电器中的插脚电连接的呈折弯状态的金属板,在金属片的至少一条边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折弯板,所述金属片有部分被支撑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金属板搭在转动轴上,第一定位折弯板穿过PCB板,并被PCB板压紧于支撑台上。具有该弹片安装结构的充电器因无需使用压盖固定的弹片,因而充电器的体积更小,厚度更薄。

Description

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及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充电器中的弹片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种弹片安装结构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随身音响、无线耳机等电子设备使用非常普遍,这些电子设备在电量不足或者无电时,需要使用充电器及时进行充电,而充电插头即是充电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充电插头及充电线构成充电器。现有的充电插头包括安装壳体、插脚以及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设于安装壳体内,所述插脚的一端插入安装壳体内部并与金属弹片连接,而金属弹片则与PCB板电连接,如中国专利CN114284772A中公开的多点接触式折叠插头及弹片,其中通过压盖与壳体配合,将弹片本体一端固定在壳体上;然而,这样的结构存在有缺陷,即为了控制产品的厚度,在安装PCB板时,需要将PCB板上与压盖对应的部分掏空,才能避免安装PCB板时与压盖产生干涉,但是因存在压盖,其具有一定厚度,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因而必然也导致安装壳体的厚度增加,致使体积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盖导致安装壳体体积增加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需使用压盖固定的弹片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弹片安装结构的充电器,缩小充电器的体积、厚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壳体,在安装壳体内部设置有支撑台,且于安装壳体内部且于支撑台一端设置有与插脚连接的转动轴,在转动轴与支撑台之间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呈平面状的金属片,在金属片的一边上设置有用于与充电器中的插脚电连接的呈折弯状态的金属板,在金属片的至少一条边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折弯板,所述金属片有部分被支撑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金属板搭在转动轴上,第一定位折弯板穿过PCB板,并被PCB板压紧于支撑台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在将其安装于充电器的安装壳体中时,其金属片置于壳体的支撑台上,其金属板搭在转动轴上,并与充电器的插脚接触,在插脚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插脚与金属板处于接触状态,确保有效的电连接,通过第一定位折弯板穿过PCB板,并被PCB板压紧于支撑台上,即可使金属片与PCB板部分面贴合,通过PCB板装配到位后压紧弹片,以实现弹片的安装固定,从而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的压盖,由于弹片安装结构的改进,从而无需采用压盖压紧弹片,因而避免压盖占用充电器的安装壳体内部空间,可使安装壳体的厚度减小,缩小其体积,将现有技术中采用压盖的充电器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片安装结构的充电器比对,在同功率下,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片安装结构的充电器的体积更小,厚度更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折弯板有两个,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分别设置在金属片的两条相对的边上,且PCB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孔,弹片的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分别穿过PCB板上对应的第一定位孔,以使PCB板与金属片面贴合。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可避免弹片安装过程中移位,定位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金属片上设置第一定位折弯板的位置内凹,内凹的部分与未内凹的部分通过弧形曲面过渡连接。通过以上结构,方便折弯成型第一定位折弯板。
进一步的,在金属片上且于金属片设置有金属板的对边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折弯板,在PCB板上设置有供第二定位折弯板穿过的第二定位孔。通过第二定位折弯板与第二定位孔的配合以限制弹片定位安装时向前移动,第一定位折弯板与第二定位折弯板共同作用,有效确保弹片移动。
进一步的,金属片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折弯板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定位折弯板设置于第一凹槽的槽底,使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和第二定位折弯板的连线形成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板包括与金属片连接的弧形过渡板,以及与弧形过渡板连接的直板,所述直板的延长线与金属片的延长线的夹角大于90°。通过弧形过渡板与转动轴相配合,确保插脚相对弧形过渡板转动顺畅,且直板的延长线与金属片的延长线的夹角大于90°,确保直板尾端偏离转动轴,避免直板尾端影响插脚顺利转动。
进一步的,金属片上设置有金属板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金属板的弧形过渡板连接于第二凹槽的槽底。通过以上结构,方便折弯成型金属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顶面设置有阶面,所述金属片被支撑于所述阶面上,在金属片被支撑于阶面上后,金属片表面与支撑台顶面平齐或者高于支撑台顶面。便于PCB板能够压紧金属片。
进一步的,在安装壳体中还设置有USB接口以及Type-C接口,在PCB板上设置有供USB接口上的接线端子以及Type-C接口上的接线端子穿过的过孔。通过在PCB板上设置过孔,可以避免在PCB板上设置避让缺口,简化产品制备工艺,使PCB板在锁紧于安装壳体中的同时,也贴合在USB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包括上述弹片安装结构。由于充电器包括了上述弹片安装结构,因而具有其带来的所有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片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是插脚转出结构示意图,图3为插脚收折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充电器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其中,1-安装壳体;2-支撑台;21-阶面;3-插脚;4-转动轴;5-弹片;51-金属片;52-金属板;521-弧形过渡板;522-直板;53-第一定位折弯板;54-弧形曲面;55-第二定位折弯板;56-第一凹槽;57-第二凹槽;6-PCB板;61-第一定位孔;62-避让孔;63-第二定位孔;64-过孔;7-USB接口;8-Type-C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具体提供了一种弹片安装结构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安装壳体1,在安装壳体1内部设置有支撑台2,且于安装壳体1内部且于支撑台2一端设置有与插脚3连接的转动轴4,在转动轴4与支撑台2之间设置有弹片5;所述弹片5包括呈平面状的金属片51,在金属片51的一边上设置有用于与充电器中的插脚3电连接的呈折弯状态的金属板52,在金属片51的至少一条边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折弯板53,所述金属片51有部分被支撑于所述支撑台2上,所述金属板52搭在转动轴4上,第一定位折弯板53穿过PCB板6,并被PCB板6压紧于支撑台2上。具体的,所述支撑台2从安装壳体1的内侧壁延伸出,其底部连接在安装壳体1的壳底,支撑台2与安装壳体1可以一体成型,增加整体强度,避免分体装配产生的应力集中;所述支撑台2顶面设置有阶面21,该阶面21抵于所述支撑台2的顶面,所述金属片51被支撑于所述阶面21上,在金属片51被支撑于阶面21上后,金属片51表面与支撑台2顶面平齐或者高于支撑台2顶面,便于PCB板6能够压紧金属片5;所述PCB板6在压紧弹片5后,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PCB板6固定连接于安装壳体1内部,在锁紧PCB板6的同时,也就将弹片5压紧于支撑台2上;金属片51可以采用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形状,在金属片51的其中一条边上设置金属板52,在与设置金属板52相邻的邻边上设置第一定位折弯板53,所述第一定位折弯板53呈竖直状态,并垂直于金属片51,且第一定位折弯板53顶部呈弧状,便于更快导入并穿过PCB板6上对应的第一定位孔61;在PCB板6上设置有与插脚3数量一致的避让孔62,由于PCB板6与弹片5的金属片51面贴合,而插脚3转动过程中会抵压弹片5的金属板52部分,使金属板52有一定的运动幅度,为避免金属板52在受力时的运动过程中与PCB板6发生干涉而产生形变,需要在PCB板6上设置避让孔62,以确保插脚3在转动过程中能始终与金属板52部分产生良好的接触,确保正常的电性连接。
在组装弹片5时,其金属片51置于安装壳体1内的支撑台2上,其金属板52搭在转动轴4上,并与充电器的插脚3接触,在插脚3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插脚3与金属板52处于接触状态,确保有效的电连接,通过第一定位折弯板53穿过PCB板6,并被PCB板6压紧于支撑台2上,即可使金属片51与PCB板6部分面贴合,通过PCB板6装配到位并锁紧于安装壳体1内部后压紧弹片5,以实现弹片5的安装固定,从而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的压盖,由于弹片5的结构改进,从而使其安装结构改变,从而无需采用压盖压紧弹片5,因而避免压盖占用充电器的安装壳体1内部空间,可使安装壳体1的厚度减小,缩小其体积,将现有技术中采用压盖的充电器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片安装结构的充电器比对,在同功率下,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片安装结构的充电器的体积更小,厚度更薄。
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第一定位折弯板53有两个,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53分别设置在金属片51的两条相对的边上,且PCB板6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孔61,弹片5的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53分别穿过PCB板6上对应的第一定位孔61,以使PCB板6与金属片5面贴合。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53,可避免弹片5安装过程中移位,定位更加准确。具体的,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53分别设置在金属片51两相对的边上,这两条边与设置有金属板52的边相邻,且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53对称设置。
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金属片51上设置第一定位折弯板53的位置内凹,内凹的部分与未内凹的部分通过弧形曲面54过渡连接。通过以上结构,方便折弯成型第一定位折弯板53。具体的,在金属片51设置第一定位折弯板53的边上设置一缺口,该缺口相对于该条边的其余部分形成一内凹的状态,该缺口与该条边的其余部分通过一弧形曲面54过渡连接,该弧形曲面54呈S型状态,如图4所示;另外,第一定位折弯板53的中心线垂直于金属板52与金属片51连接处的连线。
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在金属片51上且于金属片51设置有金属板52的对边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折弯板55,在PCB板6上设置有供第二定位折弯板55穿过的第二定位孔63。通过第二定位折弯板55与第二定位孔63的配合以限制弹片5定位安装时向前移动,第一定位折弯板53与第二定位折弯板55共同作用,有效确保弹片5移动。具体的,第二定位折弯板55和金属板53分别设置在金属片5的两条边上,且这两条边相对,例如两条长边或者两条宽边,且第二定位折弯板55呈竖直状态,并垂直于金属片51,第二定位折弯板55顶部呈弧状,便于更快导入并穿过PCB板6上对应的第二定位孔63。另外,为进一步确保第一定位折弯板53和第二定位折弯板55牢靠地连接在PCB板6上,在第一定位折弯板53和第二定位折弯板55穿过对应的定位孔后,均通过锡焊将第一定位折弯板53和第二定位折弯板55焊接在对应定位孔处,进一步固牢弹片5,稳定定位。
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金属片5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折弯板55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56,所述第二定位折弯板55设置于第一凹槽56的槽底,使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53和第二定位折弯板55的连线形成三角形。所述第一凹槽56的槽底与侧壁连接的拐角呈圆角状态,第一凹槽56的开口边缘设置圆角。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金属板52包括与金属片51连接的弧形过渡板521,以及与弧形过渡板521连接的直板522,所述直板522的延长线与金属片51的延长线的夹角大于90°。通过弧形过渡板521与转动轴4相配合,确保插脚3相对弧形过渡板521转动顺畅,且直板522的延长线与金属片51的延长线的夹角大于90°,确保直板522尾端偏离转动轴4,避免直板522尾端影响插脚3顺利转动。当然,金属板52也可以不包括弧形过渡板521,直接通过直板522与金属片51呈大于90°的夹角连接即可。另外,弧形过渡板521的自由端拐角处设置圆角。
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金属片51上设置有金属板5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57,所述金属板52的弧形过渡板521连接于第二凹槽57的槽底。通过以上结构,方便折弯成型金属板52。第二凹槽57的槽底与侧壁连接的拐角呈圆角状态,第二凹槽57的开口边缘设置圆角。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在安装壳体1中还设置有USB接口7以及Type-C接口8,在PCB板6上设置有供USB接口7上的接线端子以及Type-C接口8上的接线端子穿过的过孔64。通过在PCB板6上设置过孔64,可以避免在PCB板6上设置避让USB接口7及Type-C接口8的缺口,简化产品制备工艺,使PCB板6在锁紧于安装壳体1中的同时,也贴合在USB接口7上。
本实施例中还具体提供了一种充电器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图3和图5,包括上述弹片安装结构。由于充电器包括了上述弹片安装结构,因而具有其带来的所有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壳体(1),在安装壳体(1)内部设置有支撑台(2),且于安装壳体(1)内部且于支撑台(2)一端设置有与插脚(3)连接的转动轴(4),在转动轴(4)与支撑台(2)之间设置有弹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5)包括呈平面状的金属片(51),在金属片(51)的一边上设置有用于与充电器中的插脚(3)电连接的呈折弯状态的金属板(52),在金属片(51)的至少一条边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折弯板(53),所述金属片(51)有部分被支撑于所述支撑台(2)上,所述金属板(52)搭在转动轴(4)上,第一定位折弯板(53)穿过PCB板(6),并被PCB板(6)压紧于支撑台(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折弯板(53)有两个,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53)分别设置在金属片(51)的两条相对的边上,且PCB板(6)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孔(61),弹片(5)的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53)分别穿过PCB板(6)上对应的第一定位孔(61),以使PCB板(6)与金属片(51)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片(51)上设置第一定位折弯板(53)的位置内凹,内凹的部分与未内凹的部分通过弧形曲面(54)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片(51)上且于金属片(51)设置有金属板(52)的对边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折弯板(55),在PCB板(6)上设置有供第二定位折弯板(55)穿过的第二定位孔(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片(5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折弯板(55)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56),所述第二定位折弯板(55)设置于第一凹槽(56)的槽底,使两个第一定位折弯板(53)和第二定位折弯板(55)的连线形成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52)包括与金属片(51)连接的弧形过渡板(521),以及与弧形过渡板(521)连接的直板(522),所述直板(522)的延长线与金属片(51)的延长线的夹角大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片(51)上设置有金属板(5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57),所述金属板(52)的弧形过渡板(521)连接于第二凹槽(57)的槽底。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所述的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顶面设置有阶面(21),所述金属片(51)被支撑于所述阶面(21)上,在金属片(51)被支撑于阶面(21)上后,金属片(51)表面与支撑台(2)顶面平齐或者高于支撑台(2)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所述的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壳体(1)中还设置有USB接口(7)以及Type-C接口(8),在PCB板(6)上设置有供USB接口(7)上的接线端子以及Type-C接口(8)上的接线端子穿过的过孔(64)。
10.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片安装结构。
CN202321702243.0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及充电器 Active CN220291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2243.0U CN220291129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及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2243.0U CN220291129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及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1129U true CN220291129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27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2243.0U Active CN220291129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及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11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8114C (zh) 电连接器
CN106329178B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CN201029132Y (zh) 电连接器
CN101849325A (zh) 能够连接于印刷线路板的连接器
CN220291129U (zh) 一种弹片安装结构及充电器
US2008016083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029158Y (zh) 电连接器
US7985107B2 (en) Battery connecto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N218783940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20291128U (zh) 一种充电插头中的弹片结构
JPS5838534Y2 (ja) ワイヤラップ接続用ベロ−ズ形コンタクト
CN208782125U (zh) 一种fpc连接器
JP3114114U (ja) 電池コネクタ
JP3350479B2 (ja) 中間電気コネクタ
CN220822675U (zh) 充电装置
CN201000957Y (zh) 电连接器
CN217334467U (zh) 一种导电结构及穿戴设备
CN218849872U (zh) 弹片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20325916U (zh) 固定组件、电路板模组及终端
CN214754499U (zh) 一种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20456834U (zh) 一种可接地的笔记本连接器和笔记本电脑
CN219799552U (zh) 环形器用测试夹具
CN220556758U (zh)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8385868U (zh) 电子装置
CN210430222U (zh) 翻盖式fpc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