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1506U -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1506U
CN220281506U CN202321417994.8U CN202321417994U CN220281506U CN 220281506 U CN220281506 U CN 220281506U CN 202321417994 U CN202321417994 U CN 202321417994U CN 220281506 U CN220281506 U CN 220281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plate
reinforcing plate
side plat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79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小勇
汤小生
卢业林
石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79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1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1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1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翼子板、边梁外板、支架组件、加强板、以及前保定位点,边梁外板安装在翼子板的内侧,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安装在翼子板的顶端内侧,第二加强板安装在翼子板上前保安装端的内侧,且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连接,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顶端与第一加强板连接,第一支架的底端与第二支架的两侧可移动连接,第二支架的底端与边梁外板的顶端连接,前保定位点安装在第二加强板的内侧上。本实用新型既能够提升翼子板安装点的强度,又能够满足翼子板与发动机盖以及前保之间的配合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翼子板安装支架作为汽车框架中较为重要的结构之一,它承担汽车翼子板的安装作用同时也需考虑保护行人,若翼子板安装支架刚度不足,则翼子板安装时支架会出现变形,同时还会影响翼子板与发动机盖以及前保的配合精度,直接影响车身外观品相。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既能够提升翼子板安装点的强度,又能够满足翼子板与发动机盖以及前保之间的配合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包括翼子板、边梁外板、支架组件、加强板、以及前保定位点,所述边梁外板安装在所述翼子板的内侧,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安装在所述翼子板的顶端内侧,所述第二加强板安装在所述翼子板上前保安装端的内侧,且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连接,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与所述边梁外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前保定位点安装在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内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自所述翼子板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向所述第二加强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加强板自所述前保安装端的内侧向所述第一加强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点焊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安装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孔与夹具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前保定位点包括第一前保定位点和第二前保定位点,所述第一前保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前保定位点凸设在所述前保安装端的内侧上,所述第一前保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前保定位点沿所述前保安装端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一前保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前保定位点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前保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前保定位点与夹具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顶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自所述顶板的一侧边向下且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板自所述顶板的另一侧边向下且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的中间位置向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侧板的中间位置向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设有减重孔和溃缩筋,所述减重孔呈椭圆形结构,且竖直布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溃缩筋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水平并排布置在凹陷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加强板上的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与夹具配合,所述翼子板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的所述第三安装孔,凸焊螺母通过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孔配合将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翼子板的顶端内侧安装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呈“几”字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顶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的底端分别与边所述梁外板的顶端点焊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可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板上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与夹具配合,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通过在翼子板的顶端和前保安装端设计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并在第二加强板上设置了前保定位点,既能够较好的提升翼子板的安装强度,又能满足翼子板与前保之间的安装精度;通过将支架组件设计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组合结构,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可上下滑动连接,能够实现安装点的Z向可调,满足翼子板的安装强度以及与发动机盖之间的匹配精度;在支架组件上设计溃缩筋及减重孔,当车辆行驶行人碰撞后,支架组件能够溃缩,满足保护行人的要求;总之,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满足翼子板安装强度的提升、与发动机盖及前保之间的匹配需求、以及五星行人的保护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翼子板;11-前保安装端;12-第三安装孔;20-边梁外板;30-支架组件;31-第一支架;311-第一顶板;312-第一侧板;313-第二侧板;314-第二安装孔;315-第二定位孔;316-减重孔;317-溃缩筋;32-第二支架;321-第二顶板;322-第三侧板;323-第四侧板;324-第三定位孔;40-加强板;41-第一加强板;411-第一安装孔;412-第一定位孔;42-第二加强板;50-前保定位点;51-第一前保定位点;52-第二前保定位点;60-凸焊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描述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包括翼子板10、边梁外板20、支架组件30、加强板40、以及前保定位点50,边梁外板20安装在翼子板10的内侧,加强板40包括第一加强板41和第二加强板42,第一加强板41安装在翼子板10的顶端内侧,第二加强板42安装在翼子板10上前保安装端11的内侧,且第一加强板41与第二加强板42连接,支架组件30包括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第一支架31的顶端与第一加强板41连接,第一支架31的底端与第二支架32的两侧可移动连接,第二支架32的底端与边梁外板20的顶端连接,前保定位点50安装在第二加强板42的内侧上。本实用新型既能够提升翼子板安装点的强度,又能够满足翼子板与发动机盖以及前保之间的配合精度。
请参图2和图3,第一加强板41与翼子板10的顶端内侧点焊连接,第一加强板41自翼子板10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向第二加强板42的方向延伸,与第二加强板42连接,第二加强板42与翼子板10上前保安装端11的内侧点焊连接,且第二加强板42自前保安装端11的内侧向第一加强板41的方向延伸,与第一加强板41连接,第一加强板41和第二加强板42之间也是点焊连接。第一加强板41能够提高翼子板10与支架组件30之间的安装强度,前保在安装时需要用力的按压,因此,第二加强板42能够提高翼子板10与前保之间的安装强度,第一加强板41和第二加强板42之间连接能够同时满足翼子板10在Y向和Z向的安装强度。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板4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11和第一定位孔412,第一安装孔411用于与第一支架31的顶端安装,第一定位孔412用于与夹具配合,通过夹具将第一加强板安装在翼子板10的内侧上。前保定位点50包括第一前保定位点51和第二前保定位点52,第一前保定位点51和第二前保定位点52凸设在前保安装端11的内侧上,第一前保定位点51和第二前保定位点52沿前保安装端1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第一前保定位点51和第二前保定位点52之间具有间距,第一前保定位点51和第二前保定位点52与夹具配合,通过夹具将翼子板10与前保进行定位安装,使翼子板10和前保之间无面差。
请参图4和图5,支架组件30包括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第一支架31的顶端与第一加强板41连接,第一支架31的底端与第二支架32的两侧可移动连接,第二支架32的底端与边梁外板20的顶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架31的底端与第二支架32两侧上的连接位置不固定,可根据翼子板10与发动机盖之间的面差需要进行上下调整,通过夹具上下移动第一支架31,定位第一支架31的底端在第二支架32两侧上的连接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31包括第一顶板311、第一侧板312、以及第二侧板313,第一侧板312自顶板311的一侧边向下且向远离第二侧板313的方向延伸,第二侧板313自顶板311的另一侧边向下且向远离第一侧板312的方向延伸,顶板31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14和第二定位孔315,第二安装孔314与第一安装孔411对应,翼子板10的顶端设有与第二安装孔314对应的第三安装孔12(参见图1),凸焊螺母60通过与第一安装孔411、第二安装孔314、以及第三安装孔12配合将第一支架31的顶端与第一加强板41和翼子板10的顶端内侧安装连接。第二定位孔315与夹具配合,通过夹具来定位安装第一支架31。第一侧板312的中间位置向第二侧板313的方向凹陷,第二侧板313的中间位置向第一侧板312的方向凹陷,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13上分别设有减重孔316和溃缩筋317,减重孔316呈椭圆形结构,竖直布置在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13上,减重孔316既能够减轻第一支架31的重量,又能适当的弱化结构使其容易溃缩,对保护行人效果更佳。溃缩筋317沿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13的长度方向水平并排布置在凹陷的位置处。溃缩筋317能够在车辆行驶行人碰撞后,溃缩满足保护行人的要求。
进一步地,第二支架32呈“几”字形结构,“几”字形结构具有较强的刚度,能满足翼子板10安装点的刚度需求,第二支架32包括第二顶板321、第三侧板322、以及第四侧板323,第三侧板322和第四侧板323的底端与边梁外板20的顶端点焊连接,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13的底端与第三侧板322和第四侧板323之间也是点焊连接。第二顶板321上设有第三定位孔324,第三定位孔324与夹具配合,通过夹具对第二支架32进行定位安装。另外,第一顶板311和第二顶板32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侧板322和第四侧板323的长度,便于根据翼子板10与发动机盖之间的面差对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之间连接位置的调整,实现翼子板10安装点Z向可调,满足匹配需求。
经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知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通过在翼子板的顶端和前保安装端设计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并在第二加强板上设置了前保定位点,既能够较好的提升翼子板的安装强度,又能满足翼子板与前保之间的安装精度;通过将支架组件设计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组合结构,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可上下滑动连接,能够实现安装点的Z向可调,满足翼子板的安装强度以及与发动机盖之间的匹配精度;在支架组件上设计溃缩筋及减重孔,当车辆行驶行人碰撞后,支架组件能够溃缩,满足保护行人的要求;总之,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满足翼子板安装强度的提升、与发动机盖及前保之间的匹配需求、以及五星行人的保护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关于该车辆的其他技术特征,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翼子板(10)、边梁外板(20)、支架组件(30)、加强板(40)、以及前保定位点(50),所述边梁外板(20)安装在所述翼子板(10)的内侧,所述加强板(40)包括第一加强板(41)和第二加强板(42),所述第一加强板(41)安装在所述翼子板(10)的顶端内侧,所述第二加强板(42)安装在所述翼子板(10)上前保安装端(11)的内侧,且所述第一加强板(41)与所述第二加强板(42)连接,所述支架组件(30)包括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所述第一支架(31)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41)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1)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支架(32)的两侧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2)的底端与所述边梁外板(20)的顶端连接,所述前保定位点(50)安装在所述第二加强板(42)的内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41)自所述翼子板(10)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向所述第二加强板(4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加强板(42)自所述前保安装端(11)的内侧向所述第一加强板(4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板(41)和所述第二加强板(42)点焊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4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11)和第一定位孔(412),所述第一安装孔(411)与所述第一支架(31)的顶端安装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孔(412)与夹具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定位点(50)包括第一前保定位点(51)和第二前保定位点(52),所述第一前保定位点(51)和所述第二前保定位点(52)凸设在所述前保安装端(11)的内侧上,所述第一前保定位点(51)和所述第二前保定位点(52)沿所述前保安装端(1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一前保定位点(51)和所述第二前保定位点(52)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前保定位点(51)和所述第二前保定位点(52)与夹具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1)包括第一顶板(311)、第一侧板(312)、以及第二侧板(313),所述第一侧板(312)自所述顶板(311)的一侧边向下且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313)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板(313)自所述顶板(311)的另一侧边向下且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312)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12)的中间位置向所述第二侧板(313)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侧板(313)的中间位置向所述第一侧板(312)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侧板(312)和所述第二侧板(313)上分别设有减重孔(316)和溃缩筋(317),所述减重孔(316)呈椭圆形结构,且竖直布置在所述第一侧板(312)和所述第二侧板(313)上,所述溃缩筋(317)沿所述第一侧板(312)和所述第二侧板(313)的长度方向水平并排布置在凹陷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1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14)和第二定位孔(315),所述第二安装孔(314)与所述第一加强板(41)上的第一安装孔(41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315)与夹具配合,所述翼子板(10)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314)对应的所述第三安装孔(12),凸焊螺母(60)通过与所述第一安装孔(411)、所述第二安装孔(314)、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孔(12)配合将所述第一支架(31)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41)和所述翼子板(10)的顶端内侧安装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2)呈“几”字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架(32)包括第二顶板(321)、第三侧板(322)、以及第四侧板(323),所述第三侧板(322)和所述第四侧板(323)的底端分别与边所述梁外板(20)的顶端点焊连接,所述第一侧板(312)和所述第二侧板(313)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侧板(322)和所述第四侧板(323)可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板(321)上设有第三定位孔(324),所述第三定位孔(324)与夹具配合,所述第一顶板(311)和所述第二顶板(32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侧板(322)和所述第四侧板(323)的长度。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
CN202321417994.8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20281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7994.8U CN220281506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7994.8U CN220281506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1506U true CN220281506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40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7994.8U Active CN220281506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1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23496B1 (en) Automotive door with enhanced side collision performance
JP3319298B2 (ja) バンパフェースの構造
US7828374B2 (en) Structure of the front part of a motor vehicle
JP2009083687A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2007090916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20281506U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046388B (zh) 一种大灯支架及大灯安装定位结构
CN111516626A (zh) 前保险杠底部护板结构
CN216034691U (zh) 一种翼子板前安装支架结构及安装结构
CN201068168Y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保险杠一体安装托架
KR100765622B1 (ko) 자동차의 선바이저 장착구조
CN210390975U (zh) 汽车b柱碰撞传感器安装支架
KR20230055100A (ko) 차량의 언더 프로텍터 체결 구조
CN209191661U (zh)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杆总成
CN220662646U (zh) 搭接装置及汽车
CN221293370U (zh) 一种玻璃钢防撞梁
EP3808606B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and vehicle
CN218400368U (zh) 一种利于行人保护的前照灯和翼子板连接结构
CN219134321U (zh) 汽车前轮罩的缓冲结构及汽车
CN215043152U (zh) 一种汽车门槛前端结构和汽车
CN220743175U (zh) 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6118876B (zh) 一种基于行人保护的前罩气压撑杆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446697U (zh) 一种车门加强件、车门总成和车辆
CN220701204U (zh) 一种间隙面差调节结构、前机舱总成及汽车
CN218172167U (zh) 一种车载激光雷达装饰装饰盖板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