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9401U - 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 - Google Patents

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9401U
CN220279401U CN202321597471.6U CN202321597471U CN220279401U CN 220279401 U CN220279401 U CN 220279401U CN 202321597471 U CN202321597471 U CN 202321597471U CN 220279401 U CN220279401 U CN 220279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positioning
water level
level sensor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74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小文
郭得道
徐忠堂
何兴川
何天纯
张家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es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es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es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es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74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9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9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9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包括载具、传送载具的载具输送带机构和固定载具的载具定位机构;当载具随载具输送带机构中的输送带移动至载具定位机构上端时,载具定位机构启动定位托举气缸推动托举平台向上运动,托举平台两端的定位柱与载具底部的定位孔向配合,实现了载具在输送带输送方向上的定位。当载具在输送带输送方向上得到定位后,定位托举气缸继续向上推动载具,定位柱带动载具逐渐脱离输送带,载具上升过程中,载具输送带机构上两侧的载具压板逐渐压紧载具底座上的固定平台,使载具在垂直方向上与载具定位机构保持一致,实现了对载具的全面定位。

Description

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载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
背景技术
水位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被测点水位参数实时转变为相应电量信号的仪器。水位传感器的组装包括多道工序,包括壳体装配、频率调试以及点胶密封等。现有的水位传感器主要采用人工进行装配,不仅加工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昂。
为此,有人提出一种水位传感器自动装配线,如中国专利CN 105345465A所示。传送带上具有多个载具,载具上具有安装孔,通过载具的移动来将产品带至下一工作位置进行部零件的装配。水位传感器其自身体积较小且点胶工序和频率调试工序针对又是水位传感器上区域面积更小的调节螺栓,对狭小区域的准确点胶和调试对水位传感器的准确定位具有很高的要求;且进一步的,由于频率调试时调试工具需要从垂直方向按压并转动调节螺栓,调试时水位传感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将会影响其调试的准确性。现有的水位传感器自动装配线普遍主要通过电机步进的调节来实现载具和水位传感器在输送方向上的定位,这种定位受电机步进误差的逐渐累计而存在较大的误差,不仅需要定期校准且一旦出现误差即可能出现点胶错位、溢胶等不良品。此外,现有的自动装配线亦无法实现水位传感器的垂直定位,故调试后产品频率误差较大。即自动装配线上载具和水位传感器在输送方向上定位准确性差和垂直方向上难以定位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包括载具、传送载具的载具输送带机构和固定载具的载具定位机构。载具包括载具本体和底座,载具本体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于底座上,载具本体的顶部具有至少两个轴向排列的用于容纳水位传感器的定位槽,定位槽轴向方向的侧壁上具有朝底座方向下凹的容纳槽,底座的底部具有与定位槽连通的定位孔,载具本体两侧的底座顶部设有固定平台。载具输送带机构包括设于载具两侧的传送架和传送架配合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载具左右两侧对应的传送架上设有载具压板,在载具定位机构顶起时所述载具压板抵接固定平台以将载具向输送带所在方向压紧。载具定位机构其设于载具输送带机构的下端,包括托举平台和固定连接于托举平台下端中部的定位托举气缸,托举平台两端设有与载具底部的定位孔相对设置的定位柱。
优选的,定位孔内设有定位铜套,定位柱顶部为圆锥形结构,定位柱向上运动与定位铜套相接触。
优选的,底座的左右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滚动轴承,滚动轴承作用于底座两侧的传送架。
优选的,底座的底部与输送带相接触的面上设有沿输送带的在输送方向分布的防摩擦垫。
优选的,底座的前后两端设有用于防止撞击的防撞定位柱,底座前后至少一端的防撞定位柱前端的面上设有柔性防撞片。
优选的,载具定位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定位托举气缸两侧且与定位托举气缸输送带的在输送方向分布的两个导向柱。
优选的,载具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设有通孔,导向柱穿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托举平台固定连接,定位托举气缸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板顶部且通过通孔穿过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托举平台的底部。
优选的,两个导向柱于第二支撑板的下端设有直线轴承。
优选的,载具本体的刚度小于底座。
优选的,载具输送带机构还包括传送电机,传送电机与输送带配合传送载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中载具输送带机构的下端还设置有载具定位机构,当载具随载具输送带机构中的输送带移动至载具定位机构上端时,载具定位机构启动定位托举气缸推动托举平台向上运动,托举平台两端的定位柱与载具底部的定位孔向配合,实现了载具在输送带输送方向上的定位。当载具在输送带输送方向上得到定位后,定位托举气缸继续向上推动载具,定位柱带动载具逐渐脱离输送带,载具上升过程中,载具输送带机构上两侧的载具压板逐渐压紧载具底座上的固定平台,使载具在垂直方向上与载具定位机构保持一致,实现了对载具的全面定位。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中载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中载具的底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中载具定位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包括载具1、传送载具的载具输送带机构2和固定载具的载具定位机构3。载具1包括载具本体10和底座11,载具本体10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于底座11上,载具本体10的顶部具有至少两个轴向排列的用于容纳水位传感器7的定位槽4,定位槽4轴向方向的侧壁上具有朝底座方向下凹的容纳槽41,底座11的底部具有与定位槽4连通的定位孔110,载具本体10两侧的底座11顶部设有固定平台111。载具输送带机构2包括设于载具两侧的传送架20和传送架20配合设置的输送带21,载具1左右两侧对应的传送架上设有载具压板201,在载具定位机构3顶起时载具压板201抵接固定平台111以将载具1向输送带21所在方向压紧。载具定位机构3设于载具输送带机构2的下端,包括托举平台30和固定连接于托举平台30下端中部的定位托举气缸31,托举平台30两端设有与载具1底部的定位孔110相对设置的定位柱301。
具体的,载具1的顶部具有三个定位槽4,可放置三个水位传感器7以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定位槽4的尺寸与水位传感器7的整体尺寸相适配,水位传感器7部分嵌入于定位槽4以实现水位传感器7与载具1的初步固定。此外,在定位槽4的输送带21的在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容纳槽41,用于容纳机械抓手,当水位传感器7作业结束后,外部的机械抓手通过容纳槽41将水位传感器7轻松抓取,实现了水位传感器7的取放。当水位传感器7放置在对应定位槽4内后将载具1放置在载具输送带机构2中的输送带21上,载具输送带机构2启动以带动输送带21上的载具1沿载具定位机构3所在处移动。如图3所示,当载具1移动到载具定位机构3上方时,定位托举气缸31向上推出带动托举平台30两端的定位柱301向上运动,定位柱301上移导入定位孔110,将载具1固定在定位机构3上;当定位柱301导入定位柱301时,定位柱301可消除载具1在输送带21上产生的位移误差,确保载具1的位置准确的定位在定位机构3。当定位柱301完全进入定位孔110后,载具1在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上已完全固定在载具定位机构3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载具1在载具输送带机构2上的稳定性,在载具1两侧对应的传送架20上设置载具压板201;具体的,随载具定位机构3上推的位移逐渐增加,载具1逐渐移脱离输送带21,载具输送带机构2两侧的载具压板201逐渐压紧底座11上的固定平台111,以实现载具1在垂直方向上的定位;在点胶和调试时作业设备沿垂直方向下移并抵接在水位传感器的调节螺栓位置上,基于载具定位机构3的输送方向定位和载具压板201的垂直方向定位,水位传感器实现全方位固定,不仅输送方向上无位移而避免作业错位且垂直方向上亦没有任何影响调试精度的位移空间;点胶和调试作业具有极高的精准度,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垂直方向指的是定位托举气缸的顶升方向,在定位托举气缸顶起时,载具压板201与其相对作用在固定平台111上,两者共同在垂直方向上定位载具。文中所述的垂直方向指的是定位托举气缸31的顶升方向,在定位托举气缸31顶起时,载具压板201与其相对作用在固定平台111上,两者共同在垂直方向上定位载具1。
本实施例中,定位孔110内设有定位铜套,定位柱301顶部为圆锥形结构,定位柱301向上运动与定位铜套相接触。具体的,定位柱301顶部的圆锥性结构进入定位铜套时,可调整载具1在输送带21上产生的位移误差,随定位柱301逐渐上移,载具1的位置逐渐向载具定位机构3靠近直至二者在输送带21传送方向上的位置保持一致,确保载具1位置的准确性。
如图2所示,在底座11的左右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滚动轴承112,滚动轴承112作用于底座11两侧的传送架20。载具1在输送带21上移动时,滚动轴承112在传送架20与底座11对应的面上滑动,以减少载具1移动过程传送架20对载具1的摩擦力,加快载具1的移动速度;同时滚动轴承112也避免了传送架20对移动底座11侧壁摩擦导致底座11发生形变,提高了载具1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11的底部与输送带21相接触的面上设有沿输送带21的在输送方向分布的防摩擦垫5;具体的,当定位柱301进入定位孔110的过程中,底座11与输送带21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且长时间摩擦会对输送带21以及底座11造成损坏。因此在底座11与输送带21接触的面上设置沿输送带21的在输送方向分布的防摩擦垫5,可在载具定位机构3对载具1进行定位时减小底座11与输送带21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底座11对输送带21的损坏力度。
本实施例中,底座11的前后两端设有用于防止撞击的防撞定位柱6,底座11前后至少一端的防撞定位柱6前端的面上设有柔性防撞片(图中未示出)。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载具输送带机构2上多个载具1同时点胶时,当载具输送带机构2前端的载具1执行定位操作时,其后端的载具1还会继续随输送带21移动,为了避免前端载具1与后端载具1发生碰撞影响载具1的定位,在载具1的前端和后端设置防撞定位柱6,同时在载具1前端或者后端的防撞定位柱6前端的面上设置一柔性防撞片,当多个载具1发生碰撞时,柔性防撞片可对撞击力进行缓冲,避免载具1上的水位传感器7因撞击发生位移而影响7的点胶。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载具定位机构3还包括设置于定位托举气缸31两侧且与定位托举气缸31输送带21的在输送方向分布的两个导向柱32。当定位托举气缸31向上推动时,两个导向柱32沿垂直方向延伸将定位柱301推至载具1的定位孔110内,载具定位机构3推动载具1脱离输送带21时,定位托举气缸31两侧的导向柱32对载具1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提高了载具定位机构3对载具1执行定位操作时的稳定性。
载具定位机构3还包括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上设有通孔,导向柱32穿过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与托举平台30固定连接,定位托举气缸31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板34顶部且通过通孔穿过第一支撑板33固定连接于托举平台30的底部。具体的,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对定位托举气缸具有固定支撑作用,定位托举气缸31将导向柱32和定位柱301垂直方向推动时,第一支撑板33与第二支撑板34防止导向柱32发生松动而影响载具1定位。在两个导向柱32于第二支撑板34的下端设有直线轴承35,可确保两个导向柱32在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上自由地上升和下降。
本实施例中,载具本体10的刚度小于底座11。优选的,载具本体10的材质优选为POM材料制成,载具本体1的机械强度高,表面平整光滑,可实现精准定位的同时还能避免载具1对水位传感器7造成损伤,提高了水位传感器7的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载具输送带机构2还包括传送电机22,传送电机22与输送带21配合传送载具1。载具1生产过程中,传送电机22启动以带动输送带21上的载具1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中载具输送带机构的下端还设置有载具定位机构,当载具随载具输送带机构中的输送带移动至载具定位机构上端时,载具定位机构启动定位托举气缸推动托举平台向上运动,托举平台两端的定位柱与载具底部的定位孔向配合,实现了载具在输送带输送方向上的定位。当载具在输送带输送方向上得到定位后,定位托举气缸继续向上推动载具,定位柱带动载具逐渐脱离输送带,载具上升过程中,载具输送带机构上两侧的载具压板逐渐压紧载具底座上的固定平台,使载具在垂直方向上与载具定位机构保持一致,实现了对载具的全面定位。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具、传送载具的载具输送带机构和固定载具的载具定位机构;
载具,包括载具本体和底座,所述载具本体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于底座上,载具本体的顶部具有至少两个轴向排列的用于容纳水位传感器的定位槽,定位槽轴向方向的侧壁上具有朝底座方向下凹的容纳槽,底座的底部具有与定位槽连通的定位孔,载具本体两侧的底座顶部设有固定平台;
载具输送带机构,包括设于载具两侧的传送架和传送架配合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载具左右两侧对应的传送架上设有载具压板,在载具定位机构顶起时所述载具压板抵接固定平台以将载具向输送带所在方向压紧;
载具定位机构,其设于载具输送带机构的下端,包括托举平台和固定连接于托举平台下端中部的定位托举气缸,托举平台两端设有与载具底部的定位孔相对设置的定位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定位铜套,定位柱顶部为圆锥形结构,定位柱向上运动与定位铜套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左右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作用于底座两侧的传送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与输送带相接触的面上设有沿输送带的在输送方向分布的防摩擦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设有用于防止撞击的防撞定位柱,底座前后至少一端的防撞定位柱前端的面上设有柔性防撞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定位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定位托举气缸两侧且与定位托举气缸输送带的在输送方向分布的两个导向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柱穿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托举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托举气缸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板顶部且通过通孔穿过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托举平台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向柱于第二支撑板的下端设有直线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本体的刚度小于底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输送带机构还包括传送电机,传送电机与输送带配合传送载具。
CN202321597471.6U 2023-06-21 2023-06-21 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 Active CN220279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7471.6U CN220279401U (zh) 2023-06-21 2023-06-21 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7471.6U CN220279401U (zh) 2023-06-21 2023-06-21 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9401U true CN220279401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5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7471.6U Active CN220279401U (zh) 2023-06-21 2023-06-21 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9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79401U (zh) 水位传感器定位载具
CN112928039A (zh) 高度自动补偿稳定测量装置
CN116493435A (zh) 一种应用于房车纵梁的对称定位机构
CN112238057A (zh) 多工位检测装置
CN215262284U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KR20090089925A (ko) 프레스의 이송테이블 지지구조
CN115479761A (zh) 汽车安全气囊支架检测装置
CN112008371A (zh) 一种精密轴孔配合零件自动装配装置
CN114012024A (zh) 一种机械式解决多孔多位置铝型材自动上料压装的装置
CN211904083U (zh) 一种多点自动测量厚度结构
CN214099587U (zh) 高度自动补偿稳定测量装置
CN112657866A (zh) 上料保压一体式流水线
CN220670447U (zh) 一种贯流风叶自动寻位机构
CN217822728U (zh) 一种间距调节装置
CN215885375U (zh) 一种搬运机构
CN115744215B (zh) 一种tray盘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7756827U (zh) 自动压盖设备
CN220498359U (zh) 机壳组装及检测设备
CN112875214B (zh) 一种送料机构
CN111168712A (zh) 一种5g通讯产品的翻转浮动夹持机构
CN219113961U (zh) 一种电机轴承自动化压入装置
CN219420514U (zh) 转子入端盖机
CN220055305U (zh) 一种载具顶升机构
CN215338265U (zh) 一种用于轴承的径向游隙检测机构
CN218380892U (zh) 一种晶圆双片检测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