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8094U - 一种管件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件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8094U
CN220278094U CN202322198187.8U CN202322198187U CN220278094U CN 220278094 U CN220278094 U CN 220278094U CN 202322198187 U CN202322198187 U CN 202322198187U CN 220278094 U CN220278094 U CN 220278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gear
pipe fitting
clamping
pipe
clamping j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81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
冷运兵
李启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81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8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8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8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件夹持机构,包括支撑臂、可转动的设于支撑臂端部的掉头轴、连接于掉头轴上的夹头壳,支撑臂远离管件的一端与导轨呈移动配合,夹头壳内置有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以使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夹持住管件时,掉头轴可带动管件进行掉头换位。

Description

一种管件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件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管件在进行弯管加工时,通常采用一端夹持另一端弯管的方式,而针对长管件而言,若是采用现有的弯管夹持方式,会使得长管件弯管加工后出现一端由于长度较长而导致下垂进而导致产品损坏的情况,而若是将长管件一端弯管加工完成再取下加工另一端,则会出现难以二次定位,或弯管完成的管件端部无法进行夹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夹持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夹持机构,包括支撑臂、可转动的设于支撑臂端部的掉头轴、连接于掉头轴上的夹头壳,支撑臂远离管件的一端与导轨呈移动配合,夹头壳内置有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以使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夹持住管件时,掉头轴可带动管件进行掉头换位。
进一步的,夹头壳内部可转动的设有主齿轮,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可转动的设于主齿轮一侧,且至少两夹爪对管件进行夹持状态时,管件的轴线位于主齿轮的圆心位置,主齿轮一侧沿径向开设有缺口,以使管件从缺口处置于至少两夹爪之间。
进一步的,主齿轮的圆心两侧设有凹槽,夹块可移动的设于凹槽中,且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分别设于主齿轮圆心两侧的夹块上。
进一步的,主齿轮一侧可转动的设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从动轮与主齿轮啮合,以使主动轮可带动主齿轮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主齿轮一侧具有气爪,气爪用于带动夹爪相互靠近并夹持管件,且夹块一侧通过拉簧与凹槽相连。
进一步的,气爪靠近夹爪的一侧可转动的设有若干滚轮,以使气爪带动夹爪进行移动时,夹爪一侧贴合滚轮处。
进一步的,主齿轮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装设于夹头壳中,且主齿轮与第一轴套、主齿轮与第二轴套均呈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掉头轴与夹爪的配合,在夹爪夹持管件中段位置后,可在管件弯管加工一端后,由掉头轴将管件两端掉头换位,进而弯管加工另一端,使得管件两端均可弯管加工,不会出现一端长度过长而导致下垂的问题,同时也无需拆卸后进行二次定位,增加了弯管加工的效果和效率;
2、通过主齿轮的主动,使得夹爪可带动管件沿自身轴线进行旋转,增加了更多可选的弯管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掉头轴与夹头壳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齿轮与主动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齿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夹爪松开的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夹爪夹紧的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的正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的背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管件的夹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管件一端进行弯管加工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管件的掉头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管件另一端弯管加工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件夹持机构;11、支撑臂;12、掉头轴;13、夹头壳;14、导轨;15、夹爪;16、主齿轮;17、缺口;18、凹槽;19、夹块;110、主动轮;111、从动轮;112、气爪;113、拉簧;114、滚轮;115、第一轴套;116、第二轴套;2、弯管机构;21、连接座;22、丝杆螺母;23、丝杆;24、固定板;25、滑轨;26、滑块;27、线轨;28、移动块;3、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13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夹持机构,其应用于一种长管弯管加工设备中,所述的长管弯管加工设备包括用于固定管件3的管件夹持机构1、设于管件夹持机构1一侧的弯管机构2,管件夹持机构1包括支撑臂11、可转动的设于支撑臂11端部的掉头轴12、连接于掉头轴12上的夹头壳13,支撑臂11远离管件3的一端与导轨14呈移动配合,夹头壳13内置有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15,以使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15夹持住管件3时,掉头轴12可带动管件3进行掉头换位。
具体的,将长管件的中段位置放置于两夹爪之间,并通过两夹爪对管件中段位置进行夹持固定,随后通过支撑臂沿导轨进行移动,使得支撑臂带动管件向弯管机构处进行移动,进而通过支撑臂对管件进行逐步送料配合弯管机构对管件的一端进行弯管加工,在管件一端弯管完成后,弯管机构远离管件,此时掉头轴带动管件水平旋转180°,使得管件另一端位于弯管机构处,进而使得支撑臂再次带动管件配合弯管机构对管件的另一端进行弯管加工,即可将该管件在不导致一端下垂的情况下完成全管件的弯管加工步骤。
在本方案的一实施例中,支撑臂一端具有伺服电机与减速机,而掉头轴连接于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掉头轴的转动;支撑臂一侧设有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通过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控制支撑臂沿导轨进行移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案中的弯管方式与现有的管件弯管方式一致,此处不作具体赘述。
优选的,夹头壳13内部可转动的设有主齿轮16,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15可转动的设于主齿轮16一侧,且至少两夹爪15对管件3进行夹持状态时,管件3的轴线位于主齿轮16的圆心位置,主齿轮16一侧沿径向开设有缺口17,以使管件3从缺口17处置于至少两夹爪15之间。
具体的,将管件沿缺口位置放置于两夹爪之间时,两夹爪相互靠拢并对管件进行夹持固定,此时管件的轴线与主齿轮的轴线一致,随后在管件弯管需要将管件沿自身轴线进行旋转时,主齿轮进行转动,进而通过夹爪带动带动管件沿自身轴线进行旋转。
值得一提的是,夹爪呈半圆形结构设置,相邻两夹爪对管件进行夹持时,两夹爪完整覆盖管件夹持位置的外周。
优选的,主齿轮16的圆心两侧设有凹槽18,夹块19可移动的设于凹槽18中,且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15分别设于主齿轮16圆心两侧的夹块19上。
具体的,夹块沿凹槽进行移动,进而使得夹块带动夹爪相对于主齿轮进行移动,以使两夹爪对管件进行夹持或松开。
优选的,主齿轮16一侧可转动的设有主动轮110,主动轮110通过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从动轮111与主齿轮16啮合,以使主动轮110可带动主齿轮16进行转动。
具体的,在需要旋转主齿轮来带动管件进行旋转时,启动主动轮进行转动,并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从动轮带动主齿轮进行转动,且由于主齿轮上具有缺口,因此单个从动轮在遇到主齿轮的缺口位置时,会无法继续带动主齿轮进行转动,此时即可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从动轮同步带动主齿轮的转动,保证缺口不会影响主齿轮的转动稳定。
其中,主动轮一侧设有伺服电机,通过该伺服电机控制主动轮的转动,进而控制主齿轮的转动。
优选的,主齿轮16一侧具有气爪112,气爪112用于带动夹爪15相互靠近并夹持管件3,且夹块19一侧通过拉簧113与凹槽18相连。
具体的,在夹爪需要对管件进行夹持时,气爪对夹爪进行夹持使得两夹爪相互靠近并夹持管件,随后通过气爪维持夹爪的夹持稳定性,而在夹爪需要松开对管件的夹持时,气爪松开,使得夹块在拉簧的拉动下进行复位移动,进而使得夹爪随夹块进行复位移动,以保证管件的拆卸或后续新管件的安装。
其中,气爪通过气缸控制夹持或松开,且气爪的结构与现有气爪结构相同,此处不作具体赘述。
优选的,气爪112靠近夹爪15的一侧可转动的设有若干滚轮114,以使气爪112带动夹爪15进行移动时,夹爪15一侧贴合滚轮114处。
具体的,由于夹爪需要通过气爪对其进行稳定夹持,同时夹爪还需要随主齿轮进行旋转来带动管件进行旋转,而在管件旋转过程中,夹爪必然会相对于气爪进行转动,为避免夹爪与气爪之间出现磨损,因此本方案设置有若干滚轮,使得气爪在对夹爪进行夹持时,夹爪也可通过滚轮相对于气爪进行转动。
在本方案的一实施例中,气爪与夹爪的相邻侧,设置有两个滚轮,且夹爪的外壁设于两滚轮之间,使得夹爪既可以通过滚轮相对于气爪进行转动,又可以通过两滚轮对夹爪本身的位置进行限位,进一步增加夹持的稳定效果。
优选的,主齿轮16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套115与第二轴套116,第一轴套115与第二轴套116装设于夹头壳13中,且主齿轮16与第一轴套115、主齿轮16与第二轴套116均呈转动配合。
具体的,由于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位于主齿轮的两侧,且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均设于夹头壳中,使得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配合对主齿轮的轴向位置进行限位,增加主齿轮使用的稳定。
特别的,主齿轮的一侧具有伸出轴,该伸出轴套设于第一轴套或第二轴套中,使得伸出轴与第一轴套或第二轴套的配合可对主齿轮的径向位置进行限位,进一步保证主齿轮的使用稳定。
优选的,弯管机构2包括弯管部件以及设于弯管部件一侧的移动部件,移动部件包括用于连接弯管部件的连接座21、设于连接座21一侧的丝杆螺母22、与丝杆螺母22呈螺纹连接的丝杆23,丝杆23可转动的设于固定板24上,且固定板24上装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滑轨25,弯管部件一侧通过若干滑块26与滑轨25呈移动配合。
具体的,在丝杆转动时,丝杆螺母相对于丝杆进行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座以及弯管部件进行移动,使得弯管部件沿滑轨进行横向的移动,此时即可将弯管机构对管件进行脱模、避让,增加弯管机构与管件之间的避让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案中的弯管部件与现有的弯管结构基本一致,均具有靠模、夹模以及导模,其中的靠模与夹模用于夹持管件的两侧,并通过弯管轴将管件弯管加工,而弯管部件的横向移动则用于将靠模远离管件位置。
其中,丝杆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通过该伺服电机控制丝杆的转动,进而控制连接座的横向移动。
优选的,固定板24远离弯管部件的一侧设有若干纵向设置的线轨27,固定板24通过若干移动块28与线轨27呈移动配合。
具体的,将固定板沿纵向的线轨进行移动,使得固定板带动弯管部件进行纵向移动,即可对弯管部件中的靠模进行上下换模,由于弯管部件中靠模通常在纵向位置上排列有多个,因此弯管部件的上下移动,而调整管件对应的不同靠模,进而适配不同的管件规格。
其中,固定板沿线轨的移动方式,采用伺服电机配合丝杆传动的方式来控制固定板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管件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臂(11)、可转动的设于支撑臂(11)端部的掉头轴(12)、连接于掉头轴(12)上的夹头壳(13),支撑臂(11)远离管件(3)的一端与导轨(14)呈移动配合,夹头壳(13)内置有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15),以使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15)夹持住管件(3)时,掉头轴(12)可带动管件(3)进行掉头换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夹头壳(13)内部可转动的设有主齿轮(16),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15)可转动的设于主齿轮(16)一侧,且至少两夹爪(15)对管件(3)进行夹持状态时,管件(3)的轴线位于主齿轮(16)的圆心位置,主齿轮(16)一侧沿径向开设有缺口(17),以使管件(3)从缺口(17)处置于至少两夹爪(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主齿轮(16)的圆心两侧设有凹槽(18),夹块(19)可移动的设于凹槽(18)中,且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夹爪(15)分别设于主齿轮(16)圆心两侧的夹块(19)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主齿轮(16)一侧可转动的设有主动轮(110),主动轮(110)通过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从动轮(111)与主齿轮(16)啮合,以使主动轮(110)可带动主齿轮(16)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主齿轮(16)一侧具有气爪(112),气爪(112)用于带动夹爪(15)相互靠近并夹持管件(3),且夹块(19)一侧通过拉簧(113)与凹槽(18)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件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气爪(112)靠近夹爪(15)的一侧可转动的设有若干滚轮(114),以使气爪(112)带动夹爪(15)进行移动时,夹爪(15)一侧贴合滚轮(114)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件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主齿轮(16)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套(115)与第二轴套(116),第一轴套(115)与第二轴套(116)装设于夹头壳(13)中,且主齿轮(16)与第一轴套(115)、主齿轮(16)与第二轴套(116)均呈转动配合。
CN202322198187.8U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管件夹持机构 Active CN220278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8187.8U CN220278094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管件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8187.8U CN220278094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管件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8094U true CN220278094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26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8187.8U Active CN220278094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管件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8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39769B2 (ja) レーザーパイプ切断装置
WO2016165478A1 (zh) 一种弯曲成型机构
CN107570562B (zh) 基于伺服驱动的全自动弯管机
CN107673143B (zh) 自动绕绳机
CN211387369U (zh) 一种切管用激光切割装置
CN211516245U (zh) 一种基于plc控制系统与液压的自动切割装置
CN111085578A (zh) 一种全智能汽车制动硬管加工装置
CN212238727U (zh) 可调变径的弯管机
CN207642196U (zh) 一种自动冷拔丝调直装置
CN104149989A (zh) 用于多种直径规格火箭箭体的可调滚转机构
CN209936262U (zh) 一种用于焊接螺旋钢管的设备
CN220278094U (zh) 一种管件夹持机构
CN220426591U (zh) 一种长管弯管加工设备
CN116967363A (zh) 一种长管弯管加工方法
CN219854577U (zh) 一种自动化收缩机械臂
CN117066321A (zh) 弯管机
CN116441827A (zh) 一种异形轧辊焊接修复装置及使用方法
RU248192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зки труб большого диаметра с внутренней центровкой
CN204504017U (zh) 折弯机的工件定位机构
CN209407149U (zh) 一种左右共向万能全电动数控弯管机
CN109217587B (zh) 一种电动机线圈绕线方法
CN203305028U (zh) 内孔砂带磨削机床
CN219483853U (zh) 一种自动弯管设备
CN219503636U (zh) 一种半刚性电缆成型机
CN109454135A (zh) 一种左右共向万能全电动数控弯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