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2935U - 一种自动端子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端子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2935U
CN220272935U CN202321449589.4U CN202321449589U CN220272935U CN 220272935 U CN220272935 U CN 220272935U CN 202321449589 U CN202321449589 U CN 202321449589U CN 220272935 U CN220272935 U CN 220272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crew
support frame
peel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95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Yuanh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Yuanh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Yuanh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Yuanh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495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2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2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2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公开了一种自动端子机,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第一滚珠丝杠装置和第二滚珠丝杠装置、与第二滚珠丝杠装置可拆卸连接的线束进给机构,底座上还安装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及第四支撑架,其中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与端子压接机构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与剥皮机构固定连接,端子压接机构和剥皮机构通过安装在底座上的传动带传送线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端子压接机构和剥皮机构设有行星齿轮机构和风扇,增加输出扭矩,相应减小电机输出扭矩,从而减少电机能耗,同时通过设置风扇,有利于减少剥皮和压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污染物,进一步提高剥皮和端子压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端子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端子机。
背景技术
自动端子机指一种线束加工设备,集成有送料、切割、剥离、压接及自动穿胶壳等功能,是人性化、智能化的高端技术产品,适用于大,中,小企业,节约劳动力。通常,线束剥皮及端子压接为电机驱动刀头或压头进行精密剥皮或压接装配作业,现有技术自动端子机的电机多为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由于线束加工动作繁琐,导致设备能耗高,同时在端子压接或线束剥皮过程中易产生热量或污染物,从而导致压接或剥皮质量不稳定,此外,线束在剥皮过程中易产生抖动,从而导致剥皮质量不稳定。
因此,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自动端子机机构实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端子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端子机,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第一滚珠丝杠装置和第二滚珠丝杠装置,与第二滚珠丝杠装置可拆卸连接的线束进给机构,底座上还安装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及第四支撑架,其中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与端子压接机构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上与剥皮机构固定连接,端子压接机构和剥皮机构通过安装在底座上的传动带传送线束。
自动端子机包括底座、端子压接机构和剥皮机构,端子压接机构安装有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第一风扇,剥皮机构安装有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及第二风扇;
端子压接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齿圈、第一行星架、行星轮轴、行星轮轴承、上垫片、下垫片、行星架轴承、太阳轮轴承及壳体,第一行星架下端伸出轴上安装有风扇轴承,风扇轴承与第一风扇连接;
所述剥皮机构包括第四电机及由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齿圈、第二行星架构成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架下端为旋转轴,旋转轴安装有第二风扇和剥皮刀头,第二太阳轮齿数为50,第二齿圈齿数为100,行星齿轮传动比为3。
进一步的,第一滚珠丝杠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丝杠机构,第一丝杠机构安装有左丝杠衬套和右丝杠衬套,左丝杠衬套上安装有左螺母座,右丝杠衬套上安装有右螺母座,中支撑座和右支撑座与第一丝杠机构连接,用于支撑第一丝杠机构,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滚珠丝杠装置,带动左丝杠衬套和右丝杠衬套沿第一丝杠机构滑动。
进一步的,第一丝杠机构由左一轴颈,左二轴颈,左螺旋杆,中轴颈,右螺旋杆和右轴颈组成,左一轴颈与第一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第一电机放置在第一电机座内,从而实现第一电机到第一丝杠机构的动力传递。
进一步的,第一电机座与底座连接,电机座左侧壁上开设通孔,用来放置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座中间开设电机座中间槽,用来放置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和左一轴颈,电机座右侧壁开设通孔,用来放置左一衬套和左二衬套,左一衬套靠紧放置在左螺旋杆和左二轴颈的台阶处,左二衬套右端面与电机座右侧壁内侧面对齐放置,左一衬套和左二衬套穿过第一丝杠机构的左二轴颈,右轴颈与右支撑座配合,右支撑座中间开设通孔,通孔内放置右衬套,中轴颈与中支撑座配合,中支撑座内放置中一衬套和中二衬套,通过衬套的支撑作用,从而实现第一丝杠机构在传动过程中的稳定运转,并且通过多个衬套的合理分布,从而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防止滚珠丝杠装置在运动过程中的抖动,提高传动精度和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丝杠机构的左一轴颈和左二轴颈相交处台阶靠紧放置锁紧螺母,左二轴颈和左螺旋杆相交处台阶高于电机座右侧壁上的通孔,并贴紧电机座右侧壁,从而防止第一丝杠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向左侧发生轴向窜动,起到稳定限位作用;第一丝杠机构的右轴颈与右支撑座配合,右轴颈与右螺旋杆相交处台阶高于右支撑座通孔,并贴紧右支撑座左侧壁,从而防止丝杠在运动过程中向右侧发生轴向窜动,起到稳定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丝杠机构左螺旋杆和右螺旋杆旋向相反,分别套设有左丝杠衬套和右丝杠衬套,丝杠衬套内预先设置有滚珠,通过滚珠将丝杠旋转运动转化为丝杠衬套的直线运动,其中左丝杠衬套上套设有左螺母座,右丝杠衬套上套设有右螺母座,左螺母座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左夹板,右螺母座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右夹板,由于左螺旋杆和右螺旋杆旋向相反,左夹板和右夹板可向相反方向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待压接端子的夹紧和松脱。从而确保端子压接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压接精度。
进一步的,第二滚珠丝杠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放置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座,第二丝杠机构与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联轴器相连,第二丝杠机构上安装有丝杠衬套、第一支撑座及第二支撑座,其中丝杠衬套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线束进给机构,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丝杠机构旋转,从而带动丝杠衬套及线束进给机构运动,实现线束的精确进给。
进一步的,端子压接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通过第三联轴器与第一太阳轮连接,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啮合,第一行星轮优选为三个,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行星架通过行星轮轴及行星轮轴承连接,第一行星轮内侧放置有上垫片及下垫片,用于减少相对运动过程中的磨损,行星轮轴中间设有用于润滑的润滑油道,第一行星轮与第一齿圈啮合,第一齿圈与壳体固定连接,壳体通过太阳轮轴承与第一太阳轮连接,第一齿圈与行星架轴承连接,并且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第一行星架上固设有第三丝杠机构,第一行星架下端伸出轴上安装有风扇轴承,风扇轴承与第一风扇连接,第三丝杠机构下端安装有压头。其中,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齿圈、第一行星架、行星轮轴、行星轮轴承、上垫片、下垫片、行星架轴承、太阳轮轴承及壳体构成行星齿轮机构,此行星齿轮机构关键优选参数为:第一太阳轮齿数为50,第一齿圈齿数为75,行星齿轮传动比为2.5,通过在端子压接机构中使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增加输出扭矩,实现同样的压接力需求,但采用较小的电机输出扭矩,从而减少电机能耗,而设计相对较小的传动比,可以平衡提高压接速度和增加输出扭矩的需求,同时通过连接第一风扇,减少压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污染物,从而提高压接质量。
进一步的,剥皮机构,主要包括第四电机及由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齿圈、第二行星架构成的行星齿轮机构,第四电机通过第四联轴器与第二太阳轮连接,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啮合,第二行星轮优选为3个,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行星架相连,同时与第二齿圈啮合,第二行星架下端为旋转轴,旋转轴安装有第二风扇和剥皮刀头,其中,第二太阳轮齿数为50,第二齿圈齿数为100,第二齿圈与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固定连接,从而行星齿轮传动比为3,大于端子压接机构的传动比,从而能获得更大的输出扭矩,提高剥皮效率,并且安装第二风扇,从而减少剥皮过程中的热量和产生的污染物,提高剥皮质量。
进一步的,线束进给机构,包括第五电机,第五电机与转架连接,转架开设有插槽,插槽内安装有导向插片,导向插片表面为导向弧面,插槽底部开设线束穿孔,并且在平行于导向插片的底面开设有圆孔,圆孔内放置弹簧,弹簧同时和导向插片对应底部圆孔配合,弹簧优选为2个,线束穿过线束穿孔,同时和导向弧面接触,当在剥皮过程中出现抖动时,弹簧和导向插片动作,从而平衡抖动,提高剥皮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向相反的左螺旋杆和右螺旋杆,从而通过丝杠旋转,带动左丝杠衬套和右丝杠衬套沿直线向工作台中间相对运动,从而带动左螺母座和右螺母座沿直线向工作台中间相对运动,然后通过螺母座的运动带动装夹在其上的左夹板和右夹板向工作台中间相对运动,从而实现端子的自动和精确夹紧。
2.通过在端子压接机构中使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增加输出扭矩,实现同样的压接力需求,但采用较小电机输出扭矩,从而减少电机能耗,通过设计相对较小的传动比,可以平衡提高压接速度和增加输出扭矩的需求,同时通过连接第一风扇,减少压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污染物,从而提高压接质量。
3.通过在剥皮机构中使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并设计大于端子压接机构的传动比,从而能获得更大的输出扭矩,提高剥皮效率,并且安装第二风扇,从而减少剥皮过程中的热量和产生的污染物,提高剥皮质量。
4.通过在第二滚珠丝杠装置安装有线束进给机构,并且线束进给机构安装有导向插片,导向插片表面为导向弧面,线束穿过线束穿孔时和导向弧面接触,从而确保线束平稳进给,并且在导向插片底面的圆孔内放置弹簧,当在剥皮过程中出现抖动时,弹簧和导向插片动作,从而平衡抖动,提高剥皮质量。
5.通过传动带传送线束,从而实现端子压接机构和剥皮机构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提高自动端子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滚珠丝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滚珠丝杠装置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滚珠丝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压接机构行星齿轮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压接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压接机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皮机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束进给机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束进给缓冲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滚珠丝杠装置;2、第二滚珠丝杠装置;3、端子压接机构;4、剥皮机构;5、第一支撑架;6、第二支撑架;7、第三支撑架;8、第四支撑架;9、传送带;10、线束进给机构;11、底座;12、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3、第二行星齿轮机构;101、第一电机;102、第一联轴器;103、第一电机座;104、左丝杠衬套;105、左螺母座;106、左夹板;107、中支撑座;108、右夹板;109、右螺母座;110、右丝杠衬套;111、第一丝杠机构;112、右支撑座;113、电机座左侧壁;114、锁紧螺母;115、电机座右侧壁;116、电机座中间槽;117、左一轴颈;118、左一衬套;119、左二衬套;120、左二轴颈;121、左螺旋杆;122、中一衬套;123、中轴颈;124、中二衬套;125、右螺旋杆;126、右轴颈;127、右衬套;201、第二电机;202、第二联轴器;203、第二电机座;204、丝杠衬套;205、第一支撑座;206、第二丝杠机构;207、第二支撑座;301、第一齿圈;302、第一行星轮;303、第一行星架;304、第一太阳轮;305、第三电机;306、壳体;307、压头;308、第三丝杠机构;309、第一风扇;310、第三联轴器;311、太阳轮轴承;312、行星轮轴;313、行星轮轴承;314、润滑油道;315、风扇轴承;316、行星架轴承;317、下垫片;318、上垫片;401、第四电机;402、第二齿圈;403、第二太阳轮;404、剥皮刀头;405、旋转轴;406、第二行星轮;407、第二行星架;408、第四联轴器;409、第二风扇;1001、第五电机;1002、转架;1003、导向插片;1004、导向弧面;1005、线束穿孔;1006、插槽;1007、圆孔;100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用于一种自动端子机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端子机,包括:底座11,位于底座11上的第一滚珠丝杠装置1和第二滚珠丝杠装置2,与第二滚珠丝杠装置2可拆卸连接的线束进给机构10,底座11上还安装有第一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6、第三支撑架7及第四支撑架8,其中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上与端子压接机构3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架7和第四支撑架8上与剥皮机构4固定连接,端子压接机构3和剥皮机构4通过安装在底座11上的传动带9传送线束。
其中,参照图2和图3,第一滚珠丝杠装置1,包括:第一电机101,放置第一电机101的第一电机座103,与第一电机101连接的第一丝杠机构111,第一丝杠机构111安装有左丝杠衬套104和右丝杠衬套110,左丝杠衬套104上安装有左螺母座105,右丝杠衬套110上安装有右螺母座109,中支撑座107和右支撑座112与第一丝杠机构111连接,用于支撑第一丝杠机构111,通过第一电机101驱动第一滚珠丝杠装置1,带动左丝杠衬套104和右丝杠衬套110沿第一丝杠机构111滑动。
其中,第一丝杠机构111由左一轴颈117,左二轴颈120,左螺旋杆121,中轴颈123,右螺旋杆125和右轴颈126组成,左一轴颈117与第一电机101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102连接,第一电机101放置在第一电机座103内,从而实现第一电机101到第一丝杠机构111的动力传递。
其中,第一电机座103与底座11连接,电机座左侧壁113上开设通孔,用来放置第一电机101,第一电机座103中间开设电机座中间槽116,用来放置第一电机101、第一联轴器102和左一轴颈117,电机座右侧壁115开设通孔,用来放置左一衬套118和左二衬套119,左一衬套118靠紧放置在左螺旋杆121和左二轴颈120的台阶处,左二衬套119右端面与电机座右侧壁115内侧面对齐放置,左一衬套118和左二衬套119穿过第一丝杠机构111的左二轴颈120,右轴颈126与右支撑座112配合,右支撑座112中间开设通孔,通孔内放置右衬套127,中轴颈123与中支撑座107配合,中支撑座107内放置中一衬套122和中二衬套124,通过衬套118,119,122,124和127的支撑作用,从而实现第一丝杠机构111在传动过程中的稳定运转。
其中,第一丝杠机构111的左一轴颈117和左二轴颈120相交处台阶靠紧放置锁紧螺母114,左二轴颈120和左螺旋杆121相交处台阶高于电机座右侧壁115上的通孔,并贴紧电机座右侧壁115,从而防止第一丝杠机构111在运动过程中向左侧发生轴向窜动,起到稳定限位作用;第一丝杠机构111的右轴颈126与右支撑座112配合,右轴颈126与右螺旋杆125相交处台阶高于右支撑座112通孔,并贴紧右支撑座112左侧壁,从而防止丝杠在运动过程中向右侧发生轴向窜动,起到稳定限位作用。
其中,第一丝杠机构111左螺旋杆121和右螺旋杆125旋向相反,分别套设有左丝杠衬套104和右丝杠衬套110,丝杠衬套内预先设置有滚珠,通过滚珠将丝杠旋转运动转化为丝杠衬套的直线运动,其中左丝杠衬套104上套设有左螺母座105,右丝杠衬套110上套设有右螺母座109,左螺母座105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左夹板106,右螺母座109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右夹板108,由于左螺旋杆121和右螺旋杆125旋向相反,左夹板106和右夹板108可向相反方向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待压接端子的夹紧和松脱。
其中,参照图4,第二滚珠丝杠装置2,包括第二电机201;放置第二电机201的第二电机座203,第二丝杠机构206与第二电机201通过第二联轴器202相连,第二丝杠机构206上安装有丝杠衬套204、第一支撑座205及第二支撑座207,其中丝杠衬套204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线束进给机构10,工作时,第二电机201带动第二丝杠机构206旋转,从而带动丝杠衬套204及线束进给机构10运动,实现线束的进给。
其中,参照图5、图6和图7,端子压接机构3,包括第三电机305,第三电机305通过第三联轴器310与第一太阳轮304连接,第一太阳轮304与第一行星轮302啮合,第一行星轮302优选为三个,第一行星轮302与第一行星架303通过行星轮轴312及行星轮轴承313连接,第一行星轮302内侧放置有上垫片318及下垫片317,用于减少相对运动过程中的磨损,行星轮轴312中间设有用于润滑的润滑油道314,第一行星轮302与第一齿圈301啮合,第一齿圈301与壳体306固定连接,壳体306通过太阳轮轴承311与第一太阳轮304连接,第一齿圈301与行星架轴承316连接,并且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上,第一行星架303上固设有第三丝杠机构308,第一行星架303下端伸出轴上安装有风扇轴承315,风扇轴承与第一风扇309连接,第三丝杠机构308下端安装有压头307。
其中,第一太阳轮304、第一行星轮302、第一齿圈301、第一行星架303、行星轮轴312、行星轮轴承313、上垫片318、下垫片317、行星架轴承316、太阳轮轴承311及壳体306构成行星齿轮机构,此行星齿轮机构关键优选参数为:第一太阳轮304齿数为50,第一齿圈301齿数为75,行星齿轮传动比为:1-iab,iab计算公式为:iab=(-1)m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m代表定轮系中外啮合齿轮的对数,在平面机构的轮系中构建的旋转有两个方向,齿轮传动比不仅要确定其数值的大小,而且需要确定旋转方向,对于外啮合齿轮副,两轮传动方向相反,传动比为“-”值,对于内啮合齿轮副,两轮传动方向相反,传动比为“+”值,本实用新型设计中,由于第一齿圈301与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固定,即第一太阳轮304输入,第一行星架303输出,其中第一太阳轮304与第一齿圈301相对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传动比为“-”值,所以传动比为:1-(-75/50)=2.5,通过在端子压接机构3中使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增加输出扭矩,实现同样的压接力需求,但采用较小电机输出扭矩,从而减少电机能耗,而设计相对较小的传动比,可以平衡提高压接速度和增加输出扭矩的需求,同时通过连接第一风扇309,减少压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污染物,从而提高压接质量。
其中,参照图8,剥皮机构4,包括第四电机401及由第二太阳轮(403)、第二行星轮(406)、第二齿圈(402)、第二行星架(407)构成的行星齿轮机构(13),第四电机401通过第四联轴器408与第二太阳轮403连接,第二太阳轮403与第二行星轮406啮合,第二行星轮406优选为3个,第二行星轮406与第二行星架407相连,同时与第二齿圈402啮合,第二行星架407下端为旋转轴405,旋转轴405安装有第二风扇409和剥皮刀头404,其中,第二太阳轮403齿数为50,第二齿圈402齿数为100,第二齿圈402与第三支撑架7和第四支撑架8固定连接,从而行星齿轮传动比为3,大于端子压接机构3的传动比,从而能获得更大的输出扭矩,提高剥皮效率,安装第二风扇409,从而减少剥皮过程中的热量和产生的污染物,提高剥皮质量。
其中,参照图9和图10,线束进给机构10,包括第五电机1001,第五电机1001与转架1002连接,转架1002开设有插槽1006,插槽1006内安装有导向插片1003,导向插片1003表面为导向弧面1004,插槽1006底部开设线束穿孔1005,并且在平行于导向插片1003的底面开设有圆孔1007,圆孔内放置弹簧1008,弹簧1008同时和导向插片1003对应底部圆孔配合,弹簧1008优选为2个,工作时,线束穿过线束穿孔1005,同时和导向弧面1004接触,当在剥皮过程中出现抖动时,弹簧1008和导向插片1003动作,从而平衡抖动,提高剥皮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进行线束剥皮和端子压装时,首先将线束穿过线束穿孔1005,线束同时和导向弧面1004接触,第二电机201带动第二丝杠机构206旋转,从而带动丝杠衬套204及线束进给机构10运动,从而带动线束进入剥皮刀头404内,第四电机401带动第二太阳轮403旋转,第二太阳轮403带动第二行星轮406旋转,从而第二行星轮406带动第二行星架407旋转,第二行星架407带动第二风扇409旋转,同时第二行星架407带动旋转轴405旋转,从而带动剥皮刀头404旋转剥皮,当在剥皮过程中出现抖动时,弹簧1008和导向插片1003动作,从而平衡抖动,当剥皮完成后,第五电机1001带动转架1002旋转90度,从而将线束送到传动带9,传送带9将待压接的线束送至端子压接机构3下方工作台,同时第二电机201带动第二丝杠机构206反向旋转,从而带动丝杠衬套204及线束进给机构10复位,进行下一次线束剥皮。
此时第一电机101开始正向旋转,从而通过第一联轴器102带动第一丝杠机构111正向旋转,由于第一丝杠机构111左螺旋杆121和右螺旋杆125旋向相反,从而通过第一丝杠机构111旋转,可带动左丝杠衬套104和右丝杠衬套110沿直线向工作台中间相对运动,从而带动左螺母座105和右螺母座109沿直线向工作台中间相对运动,然后通过左螺母座105和右螺母座109的运动带动装夹在其上的左夹板106和右夹板108向工作台中间相对运动,从而实现端子的夹紧。
端子夹紧后,第三电机305带动第一太阳轮304旋转,第一太阳轮304带动第一行星轮302旋转,第一行星轮302带动第一行星架303旋转,第一行星架303带动第三丝杠机构308旋转,同时带动第一风扇309旋转,第三丝杠机构308旋转带动压头307向下运动压接端子。
端子压接完成后,压接成一体的线束和端子自动流转到下一工序,同时第一电机101开始向反向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丝杠机构111反向旋转,由于第一丝杠机构111的左螺旋杆121和右螺旋杆125旋向相反,因此通过第一丝杠机构111反向旋转,可带动左丝杠衬套104和右丝杠衬套110沿直线向远离工作台中间的方向相对运动,从而带动左螺母座105和右螺母座109沿直线向远离工作台中间的方向相对运动,然后通过左螺母座105和右螺母座109的运动带动装夹在其上的左夹板106和右夹板108向远离工作台中间的方向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左夹板106和右夹板108复位,进行下一次端子压接。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端子机,包括:底座(11)、端子压接机构(3)和剥皮机构(4),其特征在于,端子压接机构(3)安装有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2)及第一风扇(309),剥皮机构(4)安装有第二行星齿轮机构(13)及第二风扇(4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安装有第一滚珠丝杠装置(1)、第二滚珠丝杠装置(2)、第一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6)、第三支撑架(7)、第四支撑架(8)及传动带(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上与端子压接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支撑架(7)和第四支撑架(8)上与剥皮机构(4)固定连接,端子压接机构(3)和剥皮机构(4)通过传动带(9)传送线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压接机构(3)包括第三电机(305)和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2),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2)包括第一太阳轮(304)、第一行星轮(302)、第一齿圈(301)、第一行星架(303)、行星轮轴(312)、行星轮轴承(313)、上垫片(318)、下垫片(317)、行星架轴承(316)、太阳轮轴承(311)及壳体(306),第一行星架(303)下端伸出轴上安装有风扇轴承(315),风扇轴承(315)与第一风扇(30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304)齿数为50,所述第一齿圈(301)齿数为75,行星齿轮传动比为2.5。
6.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皮机构(4)包括第四电机(401)及由第二太阳轮(403)、第二行星轮(406)、第二齿圈(402)、第二行星架(407)构成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13),第二行星架(407)下端为旋转轴(405),旋转轴(405)安装有第二风扇(409)和剥皮刀头(404),第二太阳轮(403)齿数为50,第二齿圈(402)齿数为100,行星齿轮传动比为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装置(1)包括第一电机(101)、放置第一电机(101)的第一电机座(103)、与第一电机(101)连接的第一丝杠机构(111),第一丝杠机构(111)安装有左丝杠衬套(104)和右丝杠衬套(110),左丝杠衬套(104)上安装有左螺母座(105),右丝杠衬套(110)上安装有右螺母座(109),中支撑座(107)和右支撑座(112)与第一丝杠机构(1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机构(111)的左一轴颈(117)和左二轴颈(120)相交处台阶放置锁紧螺母(114),左二轴颈(120)和左螺旋杆(121)相交处台阶高于电机座右侧壁(115)上的通孔,贴紧电机座右侧壁(115),第一丝杠机构(111)的右轴颈(126)与右支撑座(112)配合,右轴颈(126)与右螺旋杆(125)相交处台阶高于右支撑座(112)通孔,并贴紧右支撑座(112)左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装置(2)包括第二电机(201)、放置第二电机(201)的第二电机座(203),第二电机(201)与第二丝杠机构(206)通过第二联轴器(202)相连,第二丝杠机构(206)上安装有丝杠衬套(204)、第一支撑座(205)及第二支撑座(207),丝杠衬套(204)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线束进给机构(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进给机构(10),包括第五电机(1001),第五电机(1001)与转架(1002)连接,转架(1002)开设有插槽(1006),插槽(1006)内安装有导向插片(1003),导向插片(1003)表面为导向弧面(1004),插槽(1006)底部开设线束穿孔(1005),并且在平行于导向插片(1003)的底面开设有圆孔(1007),圆孔内放置弹簧(1008)。
CN202321449589.4U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自动端子机 Active CN220272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9589.4U CN220272935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自动端子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9589.4U CN220272935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自动端子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2935U true CN220272935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8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9589.4U Active CN220272935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自动端子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2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44036U (zh) 工作台内嵌旋转盘的立式加工中心机
CN109605063B (zh) 一种小型五轴雕铣机床
CN213888596U (zh) 一种多丝送丝装置
CN112024930B (zh) 一种适用于组合机床加工汽车刹车盘的可调节钻孔装置
CN220272935U (zh) 一种自动端子机
CN106424812A (zh) 一种可调式多轴钻孔器装置
CN201029426Y (zh) 滚刀式切丝机的进刀装置
CN111761088A (zh) 一种制冷压缩机壳体的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CN217889638U (zh) 一种变速箱外壳加工用铣刀复合刀架
CN216656392U (zh) 一种动力刀塔用动力齿轮箱结构
CN216966320U (zh) 一种机械加工使用的多轴钻床上料机构
CN2889567Y (zh) 一种孔加工镗头
CN214264798U (zh) 一种带有连续分度型b轴的多轴动力头装置
CN206065466U (zh) 一种可调式多轴钻孔器装置
CN2231589Y (zh) 齿轮倒棱机
CN201175846Y (zh) 一种多平面切削仪表机床的齿轮传动箱装置
CN112548549A (zh) 一种智能拧螺丝机构
CN113020466B (zh) 一种基于机械回转用传动机构
CN220462978U (zh) 一种齿轮传动的内铣动力刀座
CN214321879U (zh) 一种曲轴扩孔用工装
KR200347715Y1 (ko) 스프링 제조기의 동력전달장치
CN221210640U (zh) 一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
CN218136512U (zh) 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加工的夹具装置
CN212885130U (zh) 一种移动式镗床
CN210306847U (zh) 一种多工作台立式车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