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0526U - 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 - Google Patents

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0526U
CN220240526U CN202321924381.3U CN202321924381U CN220240526U CN 220240526 U CN220240526 U CN 220240526U CN 202321924381 U CN202321924381 U CN 202321924381U CN 220240526 U CN220240526 U CN 220240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cylinder
rod
jack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43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平
方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ix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ix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ix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ix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243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0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0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0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焊接夹具领域的一种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其包括底板、多个设置于底板的固定件和多个设置于底板的夹持件,多个固定件用于固定框式骨架,夹持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的固定座、夹持气缸、铰接于气缸活塞杆的压杆和铰接于固定座的夹持铰接杆,夹持铰接杆同时铰接于压杆,固定座位于夹持气缸靠近底板中心的一侧,多个压杆的下压端均位于多个固定件的排列路线上。本申请能够提升对后排靠背骨架的焊接效率。

Description

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焊接夹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后排靠背是汽车座椅的一个关键结构件,后排靠背骨架的主要作用是使得乘客在乘车时能够保持正确的坐姿,并提供支撑和上半身保护等作用。而后排靠背骨架性能会直接影响后排靠背的总成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后排靠背骨架通常包括框式骨架和多个支撑钢条,多个支撑钢条交错焊接于框式骨架上,以对后排靠背在框式骨架上的安装进行进一步支撑。
对支撑钢条的焊接方式通常为将多个支撑钢条分别与框式骨架单独焊接,这样需要重复地将多个支撑钢条对准在框式骨架上的焊接位置,再进行焊接,导致焊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对后排靠背骨架的焊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包括底板、多个设置于底板的固定件和多个设置于底板的夹持件,多个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框式骨架,所述夹持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的固定座、夹持气缸、铰接于气缸活塞杆的压杆和铰接于固定座的夹持铰接杆,所述夹持铰接杆同时铰接于压杆,所述固定座位于夹持气缸靠近底板中心的一侧,多个所述压杆的下压端均位于多个固定件的排列路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框式骨架通过多个固定件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然后将支撑钢条放置于框式骨架上。启动夹持气缸,对压杆朝向气缸的一端向上顶升,以对压杆远离气缸的一端向下压动。由于多个压杆的下压端均位于多个固定件的排列路线上,多个压杆向下压动能够将多个支撑钢条分别稳定地放置在框式骨架上的焊接位置。将多个支撑钢条按压固定在框式骨架上指定的焊接位置后,再统一进行焊接,而不需要多次支撑钢条对准焊接,从而提升对后排靠背骨架的焊接效率。
可选的,所述压杆远离气缸的一端还设置有压座,所述压座包括固定连接于压杆的连接杆和至少两个压块,至少两个所述压块均设置于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钢条对应放置于框式骨架的焊接位置后,夹持气缸对压杆进行顶升,使得至少两个压块压向框式骨架和支撑钢条,在夹持气缸的设置个数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对多个支撑钢条稳定压至框式骨架上,以减小成本。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的卡座、固定连接于底板的固定气缸、铰接于固定气缸活塞杆的固定杆和铰接于固定气缸缸体的固定铰接杆,所述固定铰接杆同时铰接于固定杆,所述卡座位于固定杆的转动平面内,所述卡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框式骨架同时放置于多个卡座的卡槽内,再启动固定气缸,固定缸气缸对固定杆的一端进行顶升,使得固定杆的另一端对框式骨架进行下压,使得框式骨架稳定地放置于卡槽内,以将框式骨架稳定地放置于底板上,以增加将支撑钢条焊接于框式骨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底板相邻的两角处分别设置有倾斜夹持件,所述倾斜夹持件包括安装座、设置于安装座的顶升件和下压件,所述顶升件的顶升端穿设并滑移于安装座,所述下压件下压端的下压方向朝向顶升件的顶升端,且所述下压件下压端的下压方向和所述顶升件顶升端的顶升方向均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后排靠背骨架的下侧边沿的两端通常分别焊接有固定钢条,该固定钢条用于便于将后排靠背骨架安装固定于车架,两个固定钢条均相对框式骨架翘起。将固定钢条放置于安装座上,通过顶升件的顶升端和下压件的下压端相互靠近,以对固定钢条进行固定,使得固定钢条能够稳定地放置于框式骨架的焊接位置上。
可选的,所述顶升件包括固定于安装座的顶升气缸和固定于顶升气缸活塞杆的顶升座,所述顶升座穿设并滑移于安装座,所述顶升座的顶升方向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升气缸使得顶升座穿设并伸出安装座,以对放置于安装座上的固定钢条进行顶升支撑。
可选的,所述下压件包括固定于安装座的下压气缸、铰接于下压气缸活塞杆的下压杆和铰接于安装座的下压铰接杆,所述下压件下压端的下压方向和所述顶升件顶升端的顶升方向均呈倾斜设置。下压铰接杆同时铰接于下压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压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对下压杆进行顶升,使得下压杆的另一端对固定钢条朝向顶升件进行下压,以使得固定钢条稳固地被夹持于下压杆和顶升件的顶升端之间。
可选的,所述底板还设置有多个稳固件,多个所述稳固件均位于框式骨架内,所述稳固件用于进一步使得支撑钢条稳定放置于指定焊接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稳固件位于框式骨架内,对支撑钢条的悬空部分进行进一步固定,以增加支撑钢条放置于框式骨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稳固件包括固定于底板的稳固座、稳固气缸、铰接于气缸活塞杆的稳固杆和铰接于稳固气缸缸体的稳固铰接杆,所述稳固铰接杆同时铰接于稳固杆,所述稳固座位于稳固杆的转动平面内,所述稳固座的上侧壁开设有稳固槽,所述稳固杆搭设于稳固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钢条放置于稳固槽内,再启动稳固气缸以对稳固杆的一端进行顶升,使得稳固杆的另一端向稳固座和支撑钢条下压,以使得支撑钢条稳定地放置于稳固槽内,以增加支撑钢条放置于框式骨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多个压杆向下压动能够将多个支撑钢条分别稳定地放置在框式骨架上的焊接位置,将多个支撑钢条按压固定在框式骨架上指定的焊接位置后,再统一进行焊接,而不需要多次支撑钢条对准焊接,从而提升对后排靠背骨架的焊接效率;
2.将固定钢条放置于安装座上,通过顶升件的顶升端和下压件的下压端相互靠近,以对固定钢条进行固定,使得固定钢条能够稳定地放置于框式骨架的焊接位置上;
3.多个稳固件位于框式骨架内,对支撑钢条的悬空部分进行进一步固定,以增加支撑钢条放置于框式骨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稳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倾斜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固定件;21、卡座;211、固定槽;22、固定气缸;23、固定杆;24、固定铰接杆;3、夹持件;31、固定座;32、夹持气缸;33、压杆;34、夹持铰接杆;35、压座;351、连接杆;352、压块;4、倾斜夹持组件;41、安装座;411、放置部;42、顶升件;421、顶升气缸;422、顶升座;43、下压件;431、下压气缸;432、下压杆;433、下压铰接杆;5、稳固件;51、稳固座;511、稳固槽;52、稳固气缸;53、稳固杆;54、稳固铰接杆;6、连接块;7、框式骨架;71、支撑钢条;72、固定钢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参照图1,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包括底板1、多个固定件2和多个夹持件3,底板1的外侧边沿轮廓呈矩形,多个固定件2和多个夹持件3均设置于底板1。
参照图1和图2,多个固定件2分别沿底板1相对的两侧边沿间隔设置,固定件2包括卡座21、固定气缸22、固定杆23和固定铰接杆24,卡座21固定连接于底板1,多个卡座21分别沿底板1相对的两侧边沿间隔设置。卡座21呈矩形体状,卡座21的上侧壁开设有固定槽211,多个卡槽均为固定槽211,同一侧边沿的多个卡槽的水平开口方向相同。
参照图1和图2,多个固定气缸22的缸体均固定连接于底板1,多个固定气缸22的排列路径轮廓呈矩形。固定气缸22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呈竖直设置,固定杆23的一端铰接于固定气缸22的活塞杆。固定铰接杆24的一端铰接于固定气缸22的缸体,固定铰接杆24的另一端铰接于固定杆23的中部,固定铰接杆24位于固定气缸22靠近底板1中心的一侧。卡座21位于固定杆23的转动平面内。
将框式骨架7同时放置于多个卡座21的卡槽内,再启动固定气缸22,固定缸气缸对固定杆23的一端进行顶升,使得固定杆23的另一端对框式骨架7进行下压,使得框式骨架7稳定地放置于卡槽内,以将框式骨架7稳定地放置于底板1上,以增加将支撑钢条71焊接于框式骨架7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3,夹持件3包括固定座31、夹持气缸32、压杆33和夹持铰接杆34,固定座31固定连接于底板1,多个固定座31均固定连接于底板1,多个固定座31沿底板1的长边边沿间隔设置。夹持气缸32的缸体固定连接于固定座31,固定座31位于夹持气缸32靠近底板1中心的一侧。夹持气缸32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垂直于底板1,压杆3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夹持气缸32的活塞杆,夹持铰接杆3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座31,夹持铰接杆3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压杆33的中部。多个压杆33的下压端均位于多个卡座21的排列路线上。
将框式骨架7放置于多个固定槽211内,通过固定气缸22顶升固定杆23使得固定杆23对框式骨架7进行稳定地下压,以使得框式骨架7固定安装于底板1,然后将支撑钢条71放置于框式骨架7上。启动夹持气缸32,对压杆33朝向气缸的一端向上顶升,以对压杆33远离气缸的一端向下压动。
由于多个压杆33的下压端均位于多个卡座21的排列路线上,多个压杆33向下压动能够将多个支撑钢条71分别稳定地放置在框式骨架7上的焊接位置。将多个支撑钢条71按压固定在框式骨架7上指定的焊接位置后,再统一进行焊接,而不需要多次支撑钢条71对准焊接,从而提升对后排靠背骨架的焊接效率。
参照图1和图3,为减小夹持气缸32的设置个数,压杆33远离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压块352。压块352包括连接杆351和两个压座35,连接杆351固定连接于压杆33,且连接杆351垂直于压杆33设置,两个压座35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杆351的两端且两个压座35均位于连接杆351下方。
将支撑钢条71对应放置于框式骨架7的焊接位置后,启动一个夹持气缸32对压杆33进行顶升,就能够使得两个压块352压向框式骨架7和支撑钢条71,两个压块352能够分别将两条支撑钢条71固定于框式骨架7的焊接位置上。在夹持气缸32的设置个数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对多个支撑钢条71稳定压至框式骨架7上,以减小成本。
参照图1和图4,支撑钢条71的两端搭放于框式骨架7上,但支撑钢条71的中部呈悬空状态,为进一步增加支撑钢条71放置于框式骨架7的稳定性,底板1还设置有多个稳固件5,多个稳固件5阵列分布于框式骨架7内。
参照图1和图4,稳固件5包括稳固座51、稳固气缸52、稳固杆53和稳固铰接杆54,稳固座51固定连接于底板1,多个稳固座51阵列分布于框式骨架7内。稳固座51的上侧壁开设有稳固槽511,稳固槽511为通槽,位于同一直线的多个稳固槽511的水平开口方向相同。稳固气缸52的缸体固定连接于底板1,多个稳固气缸52阵列分布于框式骨架7内。稳固杆53的一端铰接于稳固气缸52的活塞杆,稳固铰接杆54的一端铰接于稳固气缸52的缸体,稳固铰接杆54的另一端铰接于稳固杆53的中部。稳固铰接杆54位于气缸靠近稳固座51的一侧,稳固座51位于稳固杆53的转动平面内。
将支撑钢条71放置于稳固槽511内,再启动稳固气缸52以对稳固杆53的一端进行顶升,使得稳固杆53的另一端向稳固座51和支撑钢条71下压,以使得支撑钢条71稳定地放置于稳固槽511内。多个稳固座51和稳固杆53对支撑钢条71的悬空部分进行支撑固定,以增加支撑钢条71放置于框式骨架7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5,由于后排靠背骨架的下侧边沿的两端通常分别焊接有固定钢条72,该固定钢条72用于便于将后排靠背骨架安装固定于车架,两个固定钢条72均相对框式骨架7翘起。为对两个固定钢条72进行稳定地固定,底板1相邻的两角处分别设置有倾斜夹持组件4,倾斜夹持组件4包括安装座41、设置于安装座41的顶升件42和下压件43。安装座41的截面轮廓呈L形,安装座41的一侧板面的端部朝向另一侧板面弯折形成,以形成放置部411。
参照图1和图5,顶升件42包括顶升气缸421和顶升座422,顶升气缸421的缸体固定连接于安装座41,顶升气缸421的缸体位于安装座41的L形开口内。顶升座422固定连接于顶升气缸421的活塞杆,顶升气缸421的活塞杆穿设并滑移于放置部411,顶升座422位于放置部411远离顶升气缸421的一侧。顶升气缸421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呈倾斜设置。
参照图1和图5,下压件43包括下压气缸431、下压杆432和下压铰接杆433,下压气缸431的缸体通过连接块6固定连接于安装座41,且下压气缸431位于安装座41的L形开口内,下压气缸431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顶升气缸421活塞杆的伸缩方向相平行。下压杆43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下压气缸431的活塞杆,下压铰接杆43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块6,下压铰接杆433的另一端铰接于下压杆432的中部。下压杆432的下压方向和顶升座422的顶升方向位于同一条直线。
将固定钢条72放置于安装座41上,顶升气缸421使得顶升座422穿设并伸出安装座41,以对放置于安装座41上的固定钢条72进行顶升支撑。下压气缸431的活塞杆伸出对下压杆432进行顶升,使得下压杆432的另一端对固定钢条72朝向顶升座422进行下压,以使得固定钢条72稳固地被夹持于下压杆432和顶升座422之间。通过顶升座422和下压杆432相互靠近,以对固定钢条72进行夹持固定,使得固定钢条72能够稳定地放置于框式骨架7的焊接位置上。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的实施原理为:将框式骨架7放置于多个固定槽211内,通过固定气缸22顶升固定杆23使得固定杆23对框式骨架7进行稳定地下压,以使得框式骨架7固定安装于底板1,然后将支撑钢条71放置于框式骨架7上。启动夹持气缸32,对压杆33朝向气缸的一端向上顶升,以对压杆33远离气缸的一端向下压动。
由于多个压杆33的下压端均位于多个卡座21的排列路线上,多个压杆33向下压动能够将多个支撑钢条71分别稳定地放置在框式骨架7上的焊接位置。将多个支撑钢条71按压固定在框式骨架7上指定的焊接位置后,再统一进行焊接,而不需要多次支撑钢条71对准焊接,从而提升对后排靠背骨架的焊接效率。
将固定钢条72放置于安装座41上,顶升气缸421使得顶升座422穿设并伸出安装座41,以对放置于安装座41上的固定钢条72进行顶升支撑;下压气缸431的活塞杆伸出对下压杆432进行顶升,下压杆432的另一端对固定钢条72朝进行下压,以使得固定钢条72稳固地被夹持于下压杆432和顶升座422之间。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多个设置于底板(1)的固定件(2)和多个设置于底板(1)的夹持件(3),多个所述固定件(2)用于固定框式骨架(7),所述夹持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固定座(31)、夹持气缸(32)、铰接于气缸活塞杆的压杆(33)和铰接于固定座(31)的夹持铰接杆(34),所述夹持铰接杆(34)同时铰接于压杆(33),所述固定座(31)位于夹持气缸(32)靠近底板(1)中心的一侧,多个所述压杆(33)的下压端均位于多个固定件(2)的排列路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33)远离气缸的一端还设置有压座(35),所述压座(35)包括固定连接于压杆(33)的连接杆(351)和至少两个压块(352),至少两个所述压块(352)均设置于连接杆(3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卡座(21)、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固定气缸(22)、铰接于固定气缸(22)活塞杆的固定杆(23)和铰接于固定气缸(22)缸体的固定铰接杆(24),所述固定铰接杆(24)同时铰接于固定杆(23),所述卡座(21)位于固定杆(23)的转动平面内,所述卡座(21)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相邻的两角处分别设置有倾斜夹持组件(4),所述倾斜夹持组件(4)包括安装座(41)、设置于安装座(41)的顶升件(42)和下压件(43),所述顶升件(42)的顶升端穿设并滑移于安装座(41),所述下压件(43)下压端的下压方向朝向顶升件(42)的顶升端,且所述下压件(43)下压端的下压方向和所述顶升件(42)顶升端的顶升方向均呈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件(42)包括固定于安装座(41)的顶升气缸(421)和固定于顶升气缸(421)活塞杆的顶升座(422),所述顶升座(422)穿设并滑移于安装座(41),所述顶升座(422)的顶升方向呈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件(43)包括固定于安装座(41)的下压气缸(431)、铰接于下压气缸(431)活塞杆的下压杆(432)和铰接于安装座(41)的下压铰接杆(433),所述下压件(43)下压端的下压方向和所述顶升件(42)顶升端的顶升方向均呈倾斜设置,下压铰接杆(433)同时铰接于下压杆(4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还设置有多个稳固件(5),多个所述稳固件(5)均位于框式骨架(7)内,所述稳固件(5)用于进一步使得支撑钢条(71)稳定放置于指定焊接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件(5)包括固定于底板(1)的稳固座(51)、稳固气缸(52)、铰接于气缸活塞杆的稳固杆(53)和铰接于稳固气缸(52)缸体的稳固铰接杆(54),所述稳固铰接杆(54)同时铰接于稳固杆(53),所述稳固座(51)位于稳固杆(53)的转动平面内,所述稳固座(51)的上侧壁开设有稳固槽(511),所述稳固杆(53)搭设于稳固座(51)上。
CN202321924381.3U 2023-07-20 2023-07-20 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 Active CN220240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4381.3U CN220240526U (zh) 2023-07-20 2023-07-20 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4381.3U CN220240526U (zh) 2023-07-20 2023-07-20 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0526U true CN220240526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29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4381.3U Active CN220240526U (zh) 2023-07-20 2023-07-20 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0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40526U (zh) 后排靠背骨架焊接夹具
CN213351323U (zh) 一种前围板总成焊接夹具
CN217122258U (zh) 一种车身支撑总成焊接定位装置
CN213196226U (zh) 一种前桥架焊接平台
CN215393129U (zh) 一种装甲车侧板焊接工装
CN209850739U (zh) 一种零配件夹紧装置
CN101402356A (zh) 一种大中型汽车起升平台
CN210307519U (zh) 一种电池盒头用工装夹具及电池盒共用工装夹具
CN216859506U (zh) 一种抗震支架检测用固定机构
CN211867019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安装模具
CN216939149U (zh) 一种车用后排总成焊接夹具
CN218110711U (zh) 一种钛复合板支撑移动平台
CN220561343U (zh) 一种车门加工专用夹具结构
CN201325437Y (zh) 一种大中型汽车起升平台
CN217751342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翻转台
JP2835424B2 (ja) 車輌固定装置とこの車輌固定装置に使用される車輌修正機
CN221019374U (zh) 一种钢架构焊接夹具
CN214978878U (zh) 一种中立柱内板总成焊接夹具
CN216966801U (zh) 一种电池托盘后框焊接固定工装
CN217260237U (zh) 一种散热器运输辅助装置
CN215444098U (zh) 一种薄煤层支架抬底装置
CN216098824U (zh) 鞍梁封板翻身工装
CN215104630U (zh) 一种组装式桥梁支座
CN220330443U (zh) 后围外板焊接夹具
CN214525024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