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0121U - 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0121U
CN220180121U CN202321965139.0U CN202321965139U CN220180121U CN 220180121 U CN220180121 U CN 220180121U CN 202321965139 U CN202321965139 U CN 202321965139U CN 220180121 U CN220180121 U CN 220180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substrate
disc
compression molding
fixed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651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积锡
唐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uate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uate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uate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uate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651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0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0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0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水平固定板,水平固定板上分别安装有加工机构和进料机构,水平固定板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平行且对称设置的上滑轨和下滑轨,上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加工盘,下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进料盘。本实用新型首先利用加工机构对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换向片进行拉直操作,然后将加工盘滑动至进料机构的正下方,进料机构将汽车换向器从加工盘顶入进料盘,最后进料盘可通过滑轨直接滑入合模机中进行压塑。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结构,使前期进料操作的人工处理时间大大缩小,而且降低了换向器的废品率,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使用时需要一种槽型带加固环汽车换向器,该换向器是直流电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电枢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因此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现有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将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进行压塑工艺得到成品的汽车换向器,而压塑工艺前期进料的过程都是人工一步步完成,首先将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换向片在加工盘内拉直,然后再将汽车换向器一个个从加工盘中取出来,再敲入进料盘中,进料盘放入合模机中进行压塑;由此可见,前期压塑进料的操作复杂,人工处理时间长,而且废品率较高,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压塑工艺前期进料操作复杂,人工处理时间长,而且废品率较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水平固定板,所述水平固定板上分别安装有加工机构和进料机构,水平固定板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平行且对称设置的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上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加工盘,所述下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进料盘;
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第一动力单元和压料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水平固定板底端面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移动板,两组所述移动板竖直穿过水平固定板且两组移动板远离连接板的端部通过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料单元包括与第一动力单元中压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压柱;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二动力单元和进料单元,所述第二动力单元与第一动力单元结构相同,所述进料单元包括与第二动力单元中压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竖直设置的顶料柱。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通过连接块与第三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正下方,第三基板上设有供压柱穿过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板的底端面还固定安装有多组竖直设置的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的一端穿过第三基板且伸出第三基板外。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盘上设有第二通孔,当加工盘滑动至第三基板的正下方时,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与第一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板的底端面还固定安装有两组竖直设置的第二导柱。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盘上设有供顶料柱穿过的第三通孔,当加工盘滑动至进料盘的正上方时,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与第三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基板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复位柱,所述复位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压塑工艺前期进料操作实现半自动化,首先加工机构对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换向片进行拉直操作,然后将加工盘滑动至进料机构的正下方,进料机构将汽车换向器从加工盘顶入进料盘,最后进料盘可通过滑轨直接滑入合模机中进行压塑。本实用新型半自动化的机械结构,使前期进料操作的人工处理时间大大缩小,而且降低了换向器的废品率,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加工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加工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进料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汽车换向器换向片拉直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水平固定板2,水平固定板2作为工作台能够方便操作,水平固定板2上分别安装有加工机构3和进料机构4,同时水平固定板2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柱5,支撑柱5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平行且对称设置的上滑轨6和下滑轨7,上滑轨6位于下滑轨7的上方且两者也是平行设置,上滑轨6上滑动连接有加工盘8,加工盘8沿着上滑轨6能够在加工机构3和进料机构4之间滑动,下滑轨7上滑动连接有进料盘9,进料盘9沿着下滑轨7能够在进料机构4与合模机之间滑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是整个压塑进料装置,因此合模机未视出;
其中,加工机构3包括第一动力单元31和压料单元32,第一动力单元31包括固定安装在水平固定板2底端面的液压缸3101,液压缸3101呈倒立结构,液压缸3101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3102,连接板3102的顶端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移动板3103,两组移动板3103竖直穿过水平固定板2且两组移动板3103远离连接板3102的端部通过压板3104固定连接;液压缸3101的输出轴向下伸出即可带动连接板3102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移动板3103向下移动,此时压板3104也向下运动,也就是说液压缸3101的输出轴伸缩即可带动压板3104上下移动;
压料单元32包括与第一动力单元31中压板3104固定连接的第一基板3201,第一基板3201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压柱3202,压柱3202用于将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换向片在加工盘内拉直;支撑柱5通过连接块与第三基板10固定连接,第三基板10位于第一基板3201的正下方,第三基板10上设有供压柱3202穿过的第一通孔;同时为了保证第一基板3201下压过程中导向、定位的准确,因此第一基板3201的底端面还固定安装有多组竖直设置的第一导柱3203,第一导柱3203的一端穿过第三基板10且伸出第三基板10外,这样能够保证下压时的稳定;第三基板10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复位柱11,复位柱1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2,这样能够保证压板3104向上复位时的稳定;
加工盘8上设有第二通孔801,当加工盘8滑动至第三基板10的正下方时,第二通孔801的位置与第一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这就说明加工盘8滑动至第三基板10的正下方时,压柱3202向下运动穿过第一通孔,继续向下即可到达加工盘8的第二通孔801内,当然加工盘8上还需要设置供第一导柱3203穿过的通孔;
进料机构4包括第二动力单元41和进料单元42,第二动力单元41与第一动力单元31结构相同,故不再重复描述;进料单元42包括与第二动力单元41中压板4101固定连接的第二基板4201,第二基板4201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竖直设置的顶料柱4202,第二基板4201的底端面还固定安装有两组竖直设置的第二导柱4203,第二导柱4203跟第一导柱3203的作用一样,起到导向以及定位的作用,能够保证下压时候的稳定;进料盘9上设有供顶料柱4202穿过的第三通孔901,说明进料盘9在顶料柱4202正下方时,顶料柱4202向下运动可到达进料盘9的第三通孔901内,而当加工盘8滑动至进料盘9的正上方时,第二通孔801的位置与第三通孔901的位置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明加工盘8滑动至进料盘9的正上方时,顶料柱4202向下运动可穿过加工盘8的第二通孔801,到达进料盘9的第三通孔901内,可将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从加工盘8顶入进料盘9,最后进料盘9可通过下滑轨7直接滑入合模机中进行压塑。本实用新型将压塑工艺前期进料操作实现半自动化,首先加工机构3对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换向片进行拉直操作,然后将加工盘8滑动至进料机构4的正下方,进料机构4将汽车换向器从加工盘8顶入进料盘9,最后进料盘9可通过滑轨直接滑入合模机中进行压塑。
工作原理:首先,加工盘8通过上滑轨6滑动至第三基板10的正下方,再将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一个个放入加工盘8的第二通孔801内,此时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换向片处于张开结构,因此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本体在第二通孔801内,换向片则伸出第二通孔801外;然后第一动力单元31开始工作,液压缸3101的输出轴向下伸出即可带动连接板3102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移动板3103向下移动,此时压板3104也向下运动;与压板3104固定连接的第一基板3201也向下运动,压柱3202则穿过第三基板10上的第一通孔,继续向下运动,压柱3202与汽车换向器本体相抵,压柱3202继续向下运动,汽车换向器本体受力则向第二通孔801内部移动,此时汽车换向器换向片受力逐渐收拢,直至位于第二通孔801内,该时刻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全部位于第二通孔801内,如图7所示;然后液压缸3101的输出轴向上运动复位,压柱3202也复位至初始位置;
然后,加工盘8通过上滑轨6滑动至顶料柱4202的正下方,也就是加工盘8滑动至进料盘9的正上方,然后第二动力单元41开始工作,第二动力单元41的液压缸输出轴向下伸出即可带动与第二动力单元41中压板4101固定连接的第二基板4201也向下运动,顶料柱4202向下运动首先会穿过加工盘8的第二通孔801,则会将第二通孔801内的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向下顶出,然后顶料柱4202继续向下运动,半成品的汽车换向器则会被顶入至进料盘9的第三通孔901内,最后进料盘9可通过下滑轨7直接滑入合模机中进行压塑。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半自动化的机械结构,使前期进料操作的人工处理时间大大缩小,而且降低了换向器的废品率,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Claims (7)

1.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水平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固定板上分别安装有加工机构和进料机构,水平固定板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平行且对称设置的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上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加工盘,所述下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进料盘;
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第一动力单元和压料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水平固定板底端面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移动板,两组所述移动板竖直穿过水平固定板且两组移动板远离连接板的端部通过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料单元包括与第一动力单元中压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压柱;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二动力单元和进料单元,所述第二动力单元与第一动力单元结构相同,所述进料单元包括与第二动力单元中压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竖直设置的顶料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通过连接块与第三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正下方,第三基板上设有供压柱穿过的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底端面还固定安装有多组竖直设置的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的一端穿过第三基板且伸出第三基板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盘上设有第二通孔,当加工盘滑动至第三基板的正下方时,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与第一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底端面还固定安装有两组竖直设置的第二导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盘上设有供顶料柱穿过的第三通孔,当加工盘滑动至进料盘的正上方时,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与第三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板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复位柱,所述复位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
CN202321965139.0U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 Active CN220180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5139.0U CN220180121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5139.0U CN220180121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0121U true CN220180121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16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65139.0U Active CN220180121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01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52560U (zh) 一种板材折弯机
CN108213148A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20180121U (zh) 一种换向器压塑进料装置
CN210589817U (zh) 直上直下式陶瓷滚压成型机
CN210615845U (zh) 一种自定位装夹工装
CN203917803U (zh) 一种注蜡机蜡罐的智能升降机构
CN216911810U (zh) 一种滑道连接板冲压导向装置
CN216911769U (zh) 一种具有两种不同斜楔结构的冲压模具
CN212219246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折弯机
CN113751548A (zh) 一种异形工件自动折弯装置
CN109465337B (zh) 一种汽车底盘用调节连杆两端翻孔加工用冲压模
CN208576110U (zh) 一种平稳型汽车模具
CN112658186A (zh) 一种车辆轮毂成型用液压装置
CN111774961A (zh) 一种汽车加工用钢板打磨装置
CN219724543U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模具顶出装置
CN215785994U (zh) 一种发动机盖生产用冲压成型装置
CN211304693U (zh) 一种刹车盘专用造型机
CN221018195U (zh) 一种椭圆封头加工用热冲压成型装置
CN217121340U (zh) 一种支架类mim产品的自动整形装置
CN215965637U (zh) 一种铝合金整形液压机
CN213918118U (zh) 一种空调底盘装饰条组装工装
CN213944557U (zh) 一种挂柱生产模具
CN219788032U (zh) 一种树脂砂轮生产用冷压装置
CN213972710U (zh) 一种双气缸旋转压合成型设备
CN220464585U (zh) 一种左前保险杠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