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3991U - 悬置支架总成、副车架及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悬置支架总成、副车架及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3991U
CN220163991U CN202320881500.5U CN202320881500U CN220163991U CN 220163991 U CN220163991 U CN 220163991U CN 202320881500 U CN202320881500 U CN 202320881500U CN 220163991 U CN220163991 U CN 220163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bracket
mounting hole
front cross
support plate
bracke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15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东
张佳欢
李延敏
周肖飞
马锡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15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3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3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3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置支架总成、副车架及车身结构,悬置支架总成包括:悬置支架;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将所述悬置支架与前横梁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用于与所述悬置支架连接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前横梁;在高度方向上,所述悬置支架的投影落入所述支撑部的投影范围内。其中,悬置支架通过第一支撑板与前横梁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前横梁,消除了悬置支架总成在高度方向上的悬臂特征,提高了悬置支架总成的结构刚度和强度。

Description

悬置支架总成、副车架及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置支架总成、副车架及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悬置支撑结构采用单片钣金与副车架横梁进行焊接,悬置支架的安装结构大多数为悬臂特征,为了消除悬置支架的悬臂特征,将悬置的长度做的很长,或者将副车架横梁或纵梁的截面尺寸设计的很大,不利于整车轻量化的开发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悬置支架总成,悬置支架通过第一支撑板与前横梁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前横梁,消除了悬置支架总成在高度方向上的悬臂特征,提高了悬置支架总成的结构刚度和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身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悬置支架总成,包括:悬置支架;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将所述悬置支架与前横梁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用于与所述悬置支架连接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前横梁;在高度方向上,所述悬置支架的投影落入所述支撑部的投影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置支架总成,悬置支架通过第一支撑板与前横梁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前横梁,消除了悬置支架总成在高度方向上的悬臂特征,提高了悬置支架总成的结构刚度和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置支架总成,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前横梁固定连接且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前横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扣合部凸出于所述前横梁的侧面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以及
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前横梁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扣合部凸出于所述前横梁的侧面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悬置支架总成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前横梁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悬置支架固定连接,或,所述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后与所述悬置支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悬置支架总成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沿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套管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侧固定连接且上端面与第二安装孔的周侧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扣合部上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二扣合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相互扣合,以在所述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二扣合部和所述前横梁之间形成空腔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本体和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扣合部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本体弯折,所述翻边部的一侧与所述本体相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前横梁的侧面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置支架总成,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纵梁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均用于与纵梁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副车架,纵梁;前横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所述悬置支架总成,所述悬置支架总成固定于所述前横梁且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包括:所述副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置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板与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与纵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板与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悬置支架总成;
10、悬置支架;
20、第一支撑板;21、第一连接部;211、本体;212、翻边部;22、第一扣合部;23、第一安装孔;24、长圆孔;
30、第二支撑板;31、第二连接部;32、第二扣合部;33、第二安装孔;322、第二台阶部;
41、紧固件;42、套管;
200、前横梁;210、第三安装孔;
300、纵梁;
1000、副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置支架总成100,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悬置支架总成100的副车架1000,以及进一步提出了包括上述副车架1000的车身结构。
如图3所示,悬置支架总成100包括悬置支架10和支撑部。
其中,支撑部用于将悬置支架10与前横梁200连接,支撑部包括用于与悬置支架10连接的第一支撑板20,第一支撑板20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前横梁200,在高度方向上,悬置支架10的投影落入支撑部的投影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部的一侧与前横梁200固定连接,可以采用二保焊的方式,这种方式焊接成本低、焊缝抗裂性能好,不易变形,保证悬置支架总成100的结构可靠性;支撑部的另一侧与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从而将悬置支架10固定在前横梁200上。
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有第一支撑板20,部分第一支撑板20与前横梁200的上表面抵接,并且第一支撑板20与前横梁20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可以采用二保焊的方式,这种方式焊接成本低、焊缝抗裂性能好,不易变形,保证第一支撑板20与前横梁200的连接强度,以及保证悬置支架总成100的结构可靠性。
以及,第一支撑板20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前横梁200,即,部分第一支撑板20在前后方向上凸出于前横梁200,将悬置支架10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0上,可以消除悬置支架10在高度方向上的悬臂特征,提高了悬置支架总成100的结构刚度和强度。
由此,悬置支架10通过第一支撑板20与前横梁20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20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前横梁200,消除了悬置支架总成100在高度方向上的悬臂特征,提高了悬置支架总成100的结构刚度和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部还包括第二支撑板30,第二支撑板30设置于第一支撑板20的下方,第二支撑板30和前横梁200固定连接,并且和第一支撑板20固定连接。具体来说,部分第二支撑板30与前横梁200的下表面抵接,并且第二支撑板30与前横梁20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30位于第一支撑板20的下方,可以采用二保焊的方式,这种方式焊接成本低、焊缝抗裂性能好,不易变形,保证第二支撑板30与前横梁200的连接强度,以及保证悬置支架总成100的结构可靠性。
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板20包括:第一连接部21和第一扣合部22,第一连接部21与前横梁20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扣合部22凸出于前横梁200的侧面,并且与第一连接部21固定连接。具体来说,第一支撑板20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1和第一扣合部22,第一连接部21和第一扣合部2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21与前横梁200的上表面抵接,并且第一连接部21与前横梁200固定连接,以将第一支撑板20与前横梁200连接起来;第一扣合部22相对于前横梁200的后侧面凸出,第一扣合部22与第一连接部21相连。
根据图5所示,第二支撑板30包括:第二连接部31和第二扣合部32,第二连接部31固定于前横梁200的下表面,第二扣合部32凸出于前横梁200的侧面,并且与第二连接部31固定连接。具体来说,第二支撑板30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1和第二扣合部32,第二连接部31与前横梁200的下表面相抵接,并且第二连接部31和前横梁200固定连接,可以在第二连接部31和前横梁200连接的边缘处采用焊接的方式,保证第二连接部31和前横梁200的连接强度。第二扣合部32相对于前横梁200的后侧面突出,第二扣合部32与第一扣合部22的凸出方向一致,第二扣合部32与第一扣合部22的边缘对齐,并且第二扣合部32和第一扣合部22固定连接,在第一扣合部22、第二扣合部32和前横梁200之间形成空腔结构,保证悬置支架总成100的结构整体性和可靠性。
结合图3-图6所示,悬置支架总成100还包括:紧固件41,第一支撑板2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3,第二支撑板3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3,前横梁200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10,紧固件41穿过第一安装孔23和第二安装孔33后与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或,紧固件41穿过第一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33和第三安装孔210后与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板2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3,第一安装孔23可以为四个,四个第一安装孔23间隔设置,第三支撑板3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3,第二安装孔33可以为四个,四个第一安装孔23和四个第二安装孔33分别一一对应,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3和第二安装孔33同轴设置,紧固件41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33和第一安装孔23后与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使得悬置支架10与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23,两个第一安装孔23在第一连接部21上间隔设置,第二连接部31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33,两个第一安装孔23与两个第二安装孔33分别一一对应,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3与第二安装孔33同轴设置,前横梁200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10,第三安装孔210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三安装孔210与两个第二安装孔33分别一一对应,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210和第二安装孔33同轴设置,即,第一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33和第三安装孔210同轴设置,紧固件41可以为两个,紧固件41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33、第三安装孔210和第一安装孔23后凸出于第一支撑板20表面,凸出的部分与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从而将悬置支架10与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30和前横梁200连接为一个整体。
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部21上还设置有长圆孔24,长圆孔24与第一安装孔23间隔设置,长圆孔24的边缘与前横梁200可以采用塞焊的方式固定连接,提高第一支撑板20和前横梁200的连接强度。即,长圆孔24可以为焊接孔,通过焊接孔可以增加第一支撑板20和前横梁200之间的焊接长度,进而可以提升第一支撑板20和前横梁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6和图7所示,悬置支架总成100还包括:套管42,套管42沿高度方向延伸,套管42与第一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33同轴设置,套管42的下端面与第一安装孔23的周侧固定连接,并且上端面与第二安装孔33的周侧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套管4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之间,套管42为空心圆柱体,套管42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套管42与第一安装孔23和第二安装孔33同轴设置,套管42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一安装孔23和第二安装孔33的直径,套管42的下端面与第二安装孔33的周侧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操作简便,连接强度高,保证套管42与第一支撑板20的连接强度;套管42的上端面与第一安装孔23的周侧抵接,紧固件41穿过套管42后凸出于第一安装孔23,凸出于第一安装孔23的部分与悬置支架10连接,套管42为紧固件41起到导向作用,还可以减弱悬置支架总成100的振动。
进一步地,套管42与第一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33和第三安装孔210同轴设置,套管42的下端面与第二安装孔33的周侧固定连接且上端面与第三安装孔210的周侧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部分套管4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31之间,套管42为空心圆柱体,套管42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套管42与第一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33和第三安装孔210同轴设置,套管42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一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33和第三安装孔210三者的直径,套管42的下端面与第二安装孔33的周侧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操作简便,连接强度高,保证套管42与第一支撑板20的连接强度;套管42穿过第二安装孔33和前横梁200的第三安装孔210后与第一安装孔23的周侧抵接,紧固件41穿过套管42后凸出于第一安装孔23,凸出于第一安装孔23的部分与悬置支架10连接,套管42为紧固件41起到导向作用,还可以减弱悬置支架总成100的振动。
根据图7所示,第一扣合部22上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一台阶部,第二扣合部32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二台阶部322,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322相互扣合,以在第一扣合部22、第二扣合部32和前横梁200之间形成空腔结构。具体来说,第一扣合部2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台阶部,第一台阶部朝向下方设置,即,第一台阶部朝向第二扣合部32设置,第二扣合部32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台阶部322,第二台阶部322朝向上方设置,即,第二台阶部322朝向第一台阶部设置,第二台阶部322和第一台阶部相互扣合,以在第一扣合部22、第二扣合部32和前横梁200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结构,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322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操作简便,连接强度高。
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部21还包括:本体211和翻边部212,翻边部212位于第一连接部21背离第一扣合部22的一侧,并且相对于本体211弯折,翻边部212的一侧与本体211相连接,并且另一侧与前横梁200的侧面固定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21包括有本体211和翻边部212,本体21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3和第四安装孔311,翻边部212位于第一连接部21背离第一扣合部22的一侧,即,本体211位于翻边部212和第一扣合部22之间,本体211与前横梁20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翻边部212的一侧与本体211相连接,翻边部212相对本体211弯折,并且翻边部212的与前横梁200的前侧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大第一支撑板20与前横梁200的连接强度,提高悬置支架总成100的整体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朝向纵梁300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均用于与纵梁300固定连接。具体来说,第一支撑板20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位于第一支撑板20朝向纵梁300的一侧,第三连接部与纵梁300抵接,并且第三连接部与纵梁300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操作简单,连接强度高,保证第一支撑板20与纵梁300的连接强度;第二支撑板30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位于第二支撑板30朝向第二支撑板朝向纵梁300的一侧,第四连接部与纵梁300抵接,并且第四连接部与纵梁300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操作简单,连接强度高,保证第二支撑板30与纵梁300的连接强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副车架1000包括:纵梁300、前横梁200和悬置支架总成100,纵梁300与前横梁200固定连接,悬置支架10固定在前横梁200上,并且与纵梁300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梁300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第一板部设置于第二板部的上方,并且第一板部与与第二板部固定连接;第三连接部与第一板部固定连接,第四连接部与第二板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纵梁300可以为右纵梁300,前横梁200的右侧与纵梁300固定连接,悬置支架总成100安装在副车架1000上,第一支撑板20与第一板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30与第二板部固定连接,以提高前横梁200与纵梁300连接处的结构刚度和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身机构,包括:副车架100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悬置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置支架(10);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将所述悬置支架(10)与前横梁(200)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用于与所述悬置支架(10)连接的第一支撑板(20),所述第一支撑板(20)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前横梁(200);
在高度方向上,所述悬置支架(10)的投影落入所述支撑部的投影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二支撑板(30),所述第二支撑板(3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板(30)和所述前横梁(200)固定连接且和所述第一支撑板(2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包括:第一连接部(21)和第一扣合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前横梁(20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扣合部(22)凸出于所述前横梁(200)的侧面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固定连接;以及
所述第二支撑板(30)包括:第二连接部(31)和第二扣合部(32),所述第二连接部(31)固定于所述前横梁(200)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扣合部(32)凸出于所述前横梁(200)的侧面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41),所述第一支撑板(2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3),所述第二支撑板(3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3),所述前横梁(200)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10),所述紧固件(41)穿过第一安装孔(23)和所述第二安装孔(33)后与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或,所述紧固件(41)穿过第一安装孔(23)、所述第二安装孔(33)和所述第三安装孔(210)后与所述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42),所述套管(42)沿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套管(42)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3)、所述第二安装孔(33)同轴设置,所述套管(42)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3)的周侧固定连接且上端面与第二安装孔(33)的周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22)上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二扣合部(32)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二台阶部(322),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322)相互扣合,以在所述第一扣合部(22)、所述第二扣合部(32)和所述前横梁(200)之间形成空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还包括:本体(211)和翻边部(212),所述翻边部(21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背离所述第一扣合部(22)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本体(211)弯折,所述翻边部(212)的一侧与所述本体(211)相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前横梁(200)的侧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0)朝向纵梁(300)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均用于与纵梁(300)固定连接。
9.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梁(300);
前横梁(200),所述前横梁(200)与所述纵梁(300)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100),所述悬置支架总成(100)固定于所述前横梁(200)且与所述纵梁(300)固定连接。
10.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副车架。
CN202320881500.5U 2023-04-11 2023-04-11 悬置支架总成、副车架及车身结构 Active CN220163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1500.5U CN220163991U (zh) 2023-04-11 2023-04-11 悬置支架总成、副车架及车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1500.5U CN220163991U (zh) 2023-04-11 2023-04-11 悬置支架总成、副车架及车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3991U true CN220163991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9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1500.5U Active CN220163991U (zh) 2023-04-11 2023-04-11 悬置支架总成、副车架及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3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82856A1 (en) Automobile body frame structure
US6375221B1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suspension member
CN208515682U (zh) 副车架和车辆
CN205010322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上安装支架组件
CN220163991U (zh) 悬置支架总成、副车架及车身结构
CN108820106B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CN215097819U (zh) 后副车架
CN212500011U (zh) 一种车辆前座椅横梁安装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921136U (zh)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107698U (zh) 用于增程汽车的后副车架及车辆
CN210149139U (zh) 一种电池包后支架结构
CN217598676U (zh) 后副车架和车辆
CN113161664A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包箱体安装支架结构
CN219904541U (zh) 驾驶室前支架焊接总成和车辆
CN216231471U (zh) 纵拉杆支架
CN216783645U (zh) 一种汽车的前舱横梁总成
CN215244200U (zh) 用于车辆的叉臂连接总成和车辆
JPH0825371B2 (ja)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部構造
CN219134326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7835342U (zh) 悬置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398059U (zh) 一种后减震器支架与汽车车架
CN213768736U (zh) 竖向安装的翼子板结构总成、前侧围板结构总成和车辆
CN217260317U (zh) 转向支撑构件总成
CN220130208U (zh) 集成支架及汽车副车架
CN218287893U (zh) 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