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2895U - 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12895U CN220112895U CN202321696371.9U CN202321696371U CN220112895U CN 220112895 U CN220112895 U CN 220112895U CN 202321696371 U CN202321696371 U CN 202321696371U CN 220112895 U CN220112895 U CN 2201128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upright post
- base
- stand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517 polish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包括底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底座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设置第一立柱,底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端面齐平,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端均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侧部均转动连接有气涨轴,第二立柱侧的气涨轴同轴线固定连接有气动马达,气动马达和气涨轴均连接有气源。本实用新型设置安装座和气涨轴用于支撑和固定管芯,安装座和气涨轴转动连接满足管芯旋转需要。在管芯打磨过程中便于施力,避免重复打磨或打磨遗漏。设置移动机构满足不同长度的管芯调节,采用气涨轴满足不同口径的管芯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箔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
背景技术
铝箔卷在生产中需要将铝板卷在管芯上。管芯长期堆放,其表面会产生锈迹,为了提高生产品质,管芯在使用时需要对其外表进行手工打磨进而消除锈迹。现有的打磨方法为将管芯平放在如图4所示的支架上,然后手动打磨。打磨过程需要一只手拿起管芯旋转一只手打磨,由于管芯为圆柱状,打磨面为弧面,同时管芯较为光滑且具备一定重量,因此管芯在打磨作业中难以固定且非常的费力。如果支架可以支撑管芯旋转,并且可以使管芯相对固定,那么将为手工打磨提供便利。
在实际作业时管芯包括大直径管芯和小直径管芯,支架不仅需要满足带动管芯旋转,并且需要满足大直径管芯和小直径管芯的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支架无法固定管芯以及管芯转动不便问题,提供了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设置安装座和气涨轴用于支撑和固定管芯,安装座和气涨轴转动连接满足管芯旋转需要。在管芯打磨过程中便于施力,避免重复打磨或打磨遗漏。设置移动机构满足不同长度的管芯调节,采用气涨轴满足不同口径的管芯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包括底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设置第一立柱,底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端面齐平,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端均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部均设置有气涨轴,所述气涨轴包括连接段和轴头,所述连接段一侧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另一侧与轴头固定,所述轴头为阶梯圆柱状结构;
靠近第二立柱的上端位置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第二立柱固定,固定座上端设置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与第二立柱侧所述气涨轴的连接段同轴线固定连接;
所述气动马达和气涨轴均连接有气源。
设置气涨轴,当气涨轴充气后会向外挤压管芯内环面圆周,两个气涨轴从两端固定管芯两端。气涨轴与安装座转动连接,第二立柱侧的气涨轴固定连接气动马达,当管芯被气涨轴固定后,气动马达作业会带动气涨轴旋转,从而管芯实现转动。
另外气涨轴的轴头为阶梯圆柱状结构,大径端用于固定大直径管芯,小径端用于固定小直径管芯,满足生产需要。并且第一立柱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机构,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可以满足不同长度的管芯调节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方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板为方形板状结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滑轨沿底座的中线对称固定于底座的上端面;
所述连接板的边角位置方形阵列有多个滑块, 多个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滑块与连接板固定。
在滑轨两头设置有用于限位板,防止滑块脱轨,另外直线导轨具有刹车功能,在无外力作用下滑块与滑轨为固定状态。
滑轨和滑块便于安装,并且运动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侧部固定设置有把手。设置把手提高了移动作业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均为方形长条状结构;
所述安装座为n字形结构,安装座的直线段下部设翻边,所述翻边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螺栓固定;
安装座的曲线段中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环面与安装座固定,轴承的内环面与气涨轴的连接段固定。
安装座将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与气涨轴连接,安装座内设置轴承实现气涨轴转动,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为L字形结构,固定座的竖直段与第二立柱的侧部固定,固定座的水平段与所述气动马达固定;
靠近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位置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为n形板体,侧板的上端开设圆形通孔,气动马达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圆形通孔,气动马达的侧部与侧板固定;
侧板与固定座为一体化结构。
设置固定座便于气动马达固定。设置侧板确保气动马达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固定设置多个万向轮,多个所述万向轮呈方形阵列。设置万向轮满足支撑平台的移动需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具有旋转轻便的优点。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并且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端设置安装座,安装座与气涨轴转动连接,且第二立柱侧的气涨轴连接有气动马达,当气动马达转动时,气涨轴带着管芯转动。相较于用手腕人工转动,使用转动机构较为省力。
(2)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不同长度的大直径管芯以及小直径管芯使用。第一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板,在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移动机构,通过移动机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管芯的长度调节,从而满足不同长度的管芯使用。
使用时管芯套设在气涨轴的外侧面,当气涨轴充气后,气涨轴会向外挤压管芯的内环,由于管芯为圆环状状结构,管芯被气涨轴固定。气涨轴的轴头为阶梯圆柱状结构,大径端用于固定大直径管芯,小径端用于固定小直径管芯。满足管芯打磨作业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示意图。
附图表号:1为底座,2为第一立柱,3为第二立柱,4为连接板,5为安装座,6为气涨轴, 8为固定座,9为气动马达,10为滑轨,11为滑块,12为把手,13为侧板,14为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包括底座1、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上固定设置第一立柱2,底座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立柱3,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上端面齐平,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上端均固定有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的侧部均设置有气涨轴6,所述气涨轴6包括连接段和轴头,所述连接段一侧与安装座5转动连接,另一侧与轴头固定,所述轴头为阶梯圆柱状结构;
靠近第二立柱3的上端位置设置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与第二立柱3固定,固定座8上端设置气动马达9,所述气动马达9的输出轴与第二立柱3侧所述气涨轴6的连接段同轴线固定连接;
所述气动马达9和气涨轴6均连接有气源。
优选的,所述底座1为方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板4为方形板状结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包括滑轨10和滑块11,所述滑轨10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滑轨10沿底座1的中线对称固定于底座1的上端面;
所述连接板4的边角位置方形阵列有多个滑块11,多个所述滑块11与滑轨10滑动连接,滑块11与连接板4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2一侧部固定设置有把手12。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均为方形长条状结构;
所述安装座5为n字形结构,安装座5的直线段下部设翻边,所述翻边分别与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通过螺栓固定;
安装座5的曲线段中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环面与安装座5固定,轴承的内环面与气涨轴6的连接段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8为L字形结构,固定座8的竖直段与第二立柱3的侧部固定,固定座8的水平段与所述气动马达9固定;
靠近气动马达9的输出轴位置设置有侧板13,所述侧板13为n形板体,侧板13的上端开设圆形通孔,气动马达9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圆形通孔,气动马达9的侧部与侧板13固定;
侧板13与固定座8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1的下端面固定设置多个万向轮14,多个所述万向轮14呈方形阵列。万向轮14具备刹车功能。
作业时,通过万向轮14将支撑平台移动至工位。将大直径管芯套设在轴头的大径端环面,或者将小直径管芯套设在轴头的小径端环面,将管芯套设在第二立柱3一侧的气涨轴6上后,将第二立柱3一侧的气涨轴6连接气源,气涨轴6充气对管芯一侧进行固定,接着根据管芯的长度,调节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之间的距离。手持把手12向第二立柱3方向拉动第一立柱2,使第一立柱2一侧的气涨轴6处于管芯内。将第一立柱2一侧的气涨轴6连接气源,气涨轴6充气对管芯另一侧进行固定。
接着将气动马达9连接气源,气动马达9工作,气动马达9转动,带动第二立柱3一侧的气涨轴6转动,由于第一立柱2一侧的气涨轴6与管芯固定,此时管芯转动。满足打磨作业要求。
气动马达9的进气量可控,气动马达9可以进行无极调节。通过改变进气量可以调节气动马达9的转速,便于管芯打磨作业进行。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包括底座(1)、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上固定设置第一立柱(2),底座(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立柱(3),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上端面齐平,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上端均固定有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的侧部均设置有气涨轴(6),所述气涨轴(6)包括连接段和轴头,所述连接段一侧与安装座(5)转动连接,另一侧与轴头固定,所述轴头为阶梯圆柱状结构;
靠近第二立柱(3)的上端位置设置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与第二立柱(3)固定,固定座(8)上端设置气动马达(9),所述气动马达(9)的输出轴与第二立柱(3)侧所述气涨轴(6)的连接段同轴线固定连接;
所述气动马达(9)和气涨轴(6)均连接有气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方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板(4)为方形板状结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包括滑轨(10)和滑块(11),所述滑轨(10)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滑轨(10)沿底座(1)的中线对称固定于底座(1)的上端面;
所述连接板(4)的边角位置方形阵列有多个滑块(11),多个所述滑块(11)与滑轨(10)滑动连接,滑块(11)与连接板(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2)侧部固定设置有把手(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均为方形长条状结构;
所述安装座(5)为n字形结构,安装座(5)的直线段下部设翻边,所述翻边分别与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通过螺栓固定;
安装座(5)的曲线段中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环面与安装座(5)固定,轴承的内环面与气涨轴(6)的连接段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为L字形结构,固定座(8)的竖直段与第二立柱(3)的侧部固定,固定座(8)的水平段与所述气动马达(9)固定;
靠近气动马达(9)的输出轴位置设置有侧板(13),所述侧板(13)为n形板体,侧板(13)的上端开设圆形通孔,气动马达(9)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圆形通孔,气动马达(9)的侧部与侧板(13)固定;
侧板(13)与固定座(8)为一体化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面固定设置多个万向轮(14),多个所述万向轮(14)呈方形阵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96371.9U CN220112895U (zh) | 2023-06-30 | 2023-06-30 | 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96371.9U CN220112895U (zh) | 2023-06-30 | 2023-06-30 | 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12895U true CN220112895U (zh) | 2023-12-01 |
Family
ID=8891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96371.9U Active CN220112895U (zh) | 2023-06-30 | 2023-06-30 | 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12895U (zh) |
-
2023
- 2023-06-30 CN CN202321696371.9U patent/CN2201128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39877B (zh) | 一种具有可调节锥辊角度功能的修磨装置及方法 | |
CN112475418A (zh) |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基于圆周同步原理的裁切装置 | |
CN111941171A (zh) | 一种铸造管件内壁打磨装置 | |
CN205057738U (zh) | 一种多样移动式抛光机 | |
CN220112895U (zh) | 一种管芯打磨支撑平台 | |
CN209737190U (zh) | 一种不锈钢管材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111618623B (zh) | 一种同步加工铝合金轮毂双侧的加工设备的工作方法 | |
CN115709423B (zh) | 一种异形木质件加工装置 | |
CN212886601U (zh) | 一种铸造管件内壁打磨装置 | |
CN210498157U (zh) | 一种立式碾环机 | |
CN212071532U (zh) | 连轧机组用限动空芯棒生产装置 | |
CN209304345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加工专用自动定位模具 | |
CN219602973U (zh) | 一种缠绕机 | |
CN209408206U (zh) | 一种多功能不锈钢管内抛光装置 | |
CN221952790U (zh) | 一种工件夹持装置 | |
CN111097959A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管材切割设备 | |
CN118268418B (zh) | 一种细长轴精密加工校直治具 | |
CN208645016U (zh) | 一种二轴联动拉丝抛光设备 | |
CN219403569U (zh) | 一种铝气缸管的内壁打磨机构 | |
CN219582475U (zh) | 一种v型轮抛光装置 | |
CN221065743U (zh) | 一种浮动沙带机构 | |
CN221186424U (zh) | 一种气胀轴卡盘可调节支撑结构 | |
CN220740453U (zh) | 一种铝单板生产用打磨设备 | |
CN218904662U (zh) | 一种汽车用精密钢管打磨装置 | |
CN110900422A (zh) | 一种轴承加工制造用抛光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476000, No. 569 Huanghe East Road, Demonstration Zone, Shangqi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hu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76000 North of National Highway 310, West of Lugang Third Road, and South of Equipment Fourth Road in Zhangge Town, Shangqiu City, Henan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long Baoding new mate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