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76587U - 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76587U
CN220076587U CN202320829042.0U CN202320829042U CN220076587U CN 220076587 U CN220076587 U CN 220076587U CN 202320829042 U CN202320829042 U CN 202320829042U CN 220076587 U CN220076587 U CN 220076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electric vehicle
lifting lug
por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90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8290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76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76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76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减震吊耳、减震装置及电动车,多孔减震吊耳包括吊耳主体,吊耳主体至少具有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第二侧板上对应位置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沿着第一侧板的横向方形间隔设置,第二固定孔沿着第二侧板的横向方向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通过多孔减震吊耳与电动车连接后,可以通过多孔减震吊耳调节减震器的位置,达到调节减震效果的目的。

Description

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连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电动车在经过不平的路面时由于震动较大导致车身上下跳跃,现在一般在电动车上都安装有减震器,减震器上设置有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器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防止车身震动过大。
为了实现减震器与车身的连接,在电动车上一般设置有减震吊耳,通过减震吊耳实现减震器与车身的连接固定。如在申请号为201720122622.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车架,电动车车架包括主梁管、固定在主梁管上端的头管、后车架及电池盒架。电池盒架后部通过平叉支架连接有平叉,平叉两侧的后部上方分别设有下减震吊耳,下支撑架上设有与下减震吊耳对应的上减震吊耳,上减震吊耳与下减震吊耳之间设有减震件。
在上述专利中通过减震吊耳实现减震件与车架的连接,但是在减震件通过减震吊耳与车架连接后,减震件的位置即固定,不能根据需要调节减震件的位置,进一步调节减震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减震装置通过多孔减震吊耳与电动车连接后,可以通过多孔减震吊耳调节减震器的位置,达到调节减震效果的目的。
一种多孔减震吊耳,包括吊耳主体,吊耳主体至少具有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第二侧板上对应位置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沿着第一侧板的横向方形间隔设置,第二固定孔沿着第二侧板的横向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多孔减震吊耳上设置有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第二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多孔减震吊耳通过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与车架活动连接,由于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均有多个,通过多个第一固定孔及多个第二固定孔可以调节多孔减震吊耳与车架的连接位置,进而调节减震器的位置,达到调节减震器的减震效果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地,吊耳主体上还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后与吊耳主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吊耳主体上还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置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相连。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连接板连接后形成的横截面呈U型。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侧板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侧板通过第一端部与连接板相连,第二端部相对第一端部逐渐向第一侧板的中部延伸收窄。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侧板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第二侧板通过第三端部与连接板相连,第四端部相对第三端部逐渐向第三侧板的中部延伸收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吊耳主体上设置有紧固件,吊耳主体通过紧固件与车架活动连接。当需要调节减震器在车架上的安装位置时,则需要将紧固件取下,然后确定固定的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后,确定后通过紧固件、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实现吊耳主体与车架的连接固定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耳主体上设置多个第一固定孔及多个第二固定孔,可根据减震需求调节减震器与车架的连接位置,调节方式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器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孔减震吊耳,减震器的端部与多孔减震吊耳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减震器的端部与多孔减震吊耳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减震器的端部与减震吊耳焊接连接,减震器与减震吊耳的连接牢固,而将减震吊耳通过多个第一固定孔及多个第二固定孔与车架活动连接,便于减震器与车架的连接,同时还便于减震器与车架位置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减震装置。
进一步优选地,减震装置与电动车前叉和/或后叉相连,减震装置通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与车架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前叉和/或后叉与减震装置相连,通过减震装置对电动车的前部及后部进行减震,避免电动车在经过不平整的路面时震动较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多孔减震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多孔减震吊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孔减震吊耳,该多孔减震吊耳用于电动车上的减震器与车架的连接。多孔减震吊耳包括吊耳主体1,吊耳主体1具有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相对设置。为了实现多孔减震吊耳与车架的连接,在第一侧板11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13,第二侧板12上对应位置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14,第一固定孔13沿着第一侧板11的横向方形间隔设置,第二固定孔14沿着第二侧板12的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多孔减震吊耳通过第一固定孔13及第二固定孔14与车架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多孔减震吊耳通过第一固定孔13及第二固定孔14与车架活动连接,由于第一固定孔13及第二固定孔14均有多个,通过多个第一固定孔13及多个第二固定孔14可以调节多孔减震吊耳与车架的连接位置,进而调节减震器的位置,达到调节减震器的减震效果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实现吊耳主体1与车架的活动连接,在吊耳主体1上还设置有紧固件15,紧固件15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孔13及第二固定孔14后与吊耳主体1活动连接。优选地,紧固件15为紧固螺丝,紧固螺丝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孔13及第二固定孔14后通过螺母固定。在一实施例中,多孔减震吊耳与车架上的固定块固定,固定块置于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
为了实现多孔减震吊耳与减震器的连接,在吊耳主体1上还设置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置于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连接板16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相连。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及连接板16连接后形成的横截面呈U型。多孔减震吊耳在与减震器连接时,通过连接板16与减震器连接。
第一侧板11具有第一端部110及第二端部111,第一侧板11通过第一端部110与连接板16相连,第二端部111相对第一端部110逐渐向第一侧板11的中部延伸收窄。第二侧板12具有第三端部120及第四端部121,第二侧板12通过第三端部120与连接板16相连,第四端部121相对第三端部120逐渐向第三侧板的中部延伸收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吊耳主体1上设置有紧固件15,吊耳主体1通过紧固件15与车架活动连接。当需要调节减震器在车架上的安装位置时,则需要将紧固件15取下,然后确定固定的第一固定孔13及第二固定后,确定后通过紧固件15、第一固定孔13及第二固定孔14实现吊耳主体1与车架的连接固定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耳主体1上设置多个第一固定孔13及多个第二固定孔14,可根据减震需求调节减震器与车架的连接位置,调节方式简单方便。
实施例二
以下参照实施例一的图1、图2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器及如实施例一种所述的多孔减震吊耳,减震器的端部与多孔减震吊耳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减震器的端部与减震吊耳的连接板16连接,且减震器的端部与连接板16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将减震器的端部与多孔减震吊耳焊接连接,减震器与多孔减震吊耳的连接牢固,而将多孔减震吊耳通过多个第一固定孔13及多个第二固定孔14与车架活动连接,便于减震器与车架的连接,同时还便于减震器与车架位置的调节。
本实施例的减震装置可以用于电动车及摩托车上,用于对电动车及摩托车进行减震,并通过多孔减震吊耳与电动车或摩托车进行活动连接。
实施例三
以下参照实施例一的图1、图2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包括如实施例二所述的减震装置。在一实施例中,减震装置与电动车的前叉相连。在其它实施例中,减震装置与电动车的后叉相连。在再一实施例中,减震装置与电动车的前叉相连,减震装置还与电动车的后叉相连。减震装置通过第一固定孔13和第二固定孔14与车架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电动车的前叉及后叉上设置减震装置,通过减震装置对电动车的前部及后部进行减震,避免电动车在经过不平整的路面时震动较大。同时由于多孔减震吊耳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13及多个第二固定孔14,通过多个第一固定孔13及多个第二固定孔14可调节多孔减震吊耳与车架的连接位置,进一步调节减震器与车架的连接位置,实现减震效果的调节。
上述减震器为现有电动车上安装的减震器,关于减震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第一固定孔13及第二固定孔14的数量可根据使用需求设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与电动车前叉和/或后叉相连,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器及多孔减震吊耳,减震器的端部与多孔减震吊耳固定连接,多孔减震吊耳包括吊耳主体,吊耳主体至少具有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第二侧板上对应位置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沿着第一侧板的横向方形间隔设置,第二固定孔沿着第二侧板的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减震装置通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与车架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减震器的端部与多孔减震吊耳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吊耳主体上还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后与吊耳主体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吊耳主体上还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置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连接板连接后形成的横截面呈U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侧板通过第一端部与连接板相连,第二端部相对第一端部逐渐向第一侧板的中部延伸收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第二侧板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第二侧板通过第三端部与连接板相连,第四端部相对第三端部逐渐向第三侧板的中部延伸收窄。
CN202320829042.0U 2023-04-13 2023-04-13 电动车 Active CN220076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9042.0U CN220076587U (zh) 2023-04-13 2023-04-13 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9042.0U CN220076587U (zh) 2023-04-13 2023-04-13 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76587U true CN220076587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31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9042.0U Active CN220076587U (zh) 2023-04-13 2023-04-13 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76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26272B1 (en) Truck cab suspension system
MXPA96001815A (en) Frame beaming reduction assembly
CN103568806B (zh) 一种盒式限位发动机悬置总成
CN102923202B (zh) 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
CN220076587U (zh) 电动车
US7882993B2 (en) Spare tire tuned mass damper
CN203294193U (zh) 车身悬置装置和卡车
CN110143107B (zh) 一种车辆混合式二级悬架系统
CN202294136U (zh) 汽车的非独立悬架系统和汽车
CN201172426Y (zh) 全浮式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
CN210617769U (zh) 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
CN203637548U (zh) 一种盒式限位发动机悬置总成
KR101338429B1 (ko) 차량의 프론트 서스펜션용 서브 프레임
CN210082859U (zh) 一种用于主动悬架式减震器的连接装置
CN218400866U (zh) 一种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
CN200995596Y (zh) 无轨无线电动公交车前悬架装置
CN205256469U (zh) 一种新型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CN220785433U (zh) 一种重卡换电电池箱的减振结构
CN110712705B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CN211032786U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的减震系统
CN219055963U (zh) 双向减震发动机前悬置软垫结构
CN219601008U (zh) 一种汽车橡胶弹簧减振座椅
CN21128133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动车车架
CN215155082U (zh)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偏置式车身悬置结构
CN215890958U (zh) 一种车载机柜横向组合缓冲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