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3705U - 护线盒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护线盒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3705U
CN220053705U CN202321586717.XU CN202321586717U CN220053705U CN 220053705 U CN220053705 U CN 220053705U CN 202321586717 U CN202321586717 U CN 202321586717U CN 220053705 U CN220053705 U CN 220053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outlet
groove
box body
protec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867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然
马国芳
岳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de Automotive Parts Le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nde Automotive Parts Le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de Automotive Parts Le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nde Automotive Parts Le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867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3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3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3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线盒及车辆,属于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包括盒体,盒体的内侧设置有走线槽,走线槽沿长度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宽度逐渐变窄,盒体上设置有与走线槽内线束走向平行的水平出线口、与走线槽内线束走向垂直的第一垂直出线口、以及与走线槽内线束走向呈锐角设置的倾斜出线口;其中,水平出线口设置于走线槽的宽端,垂直出线口以及倾斜出线口分散设置在走线槽的窄端;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线盒线束走线槽为宽度渐变的槽,可以实现线束由水平出线到垂直出线或倾斜出线的合理布局,一个护线盒可以兼容配置不同走向的线束,配置兼容不同线束及对应出线的多样化,实现了护线盒的兼容化及平台化。

Description

护线盒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线盒及具有该种护线盒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升,汽车已经逐步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必备产品。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成逐年上涨的趋势,汽车品牌和汽车品类越来越多,各个主机厂纷纷推出全新升级车型,吸引消费者购买,这给目前的汽车整车厂以及配套的线束厂的产品迭代和成本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多样化的配置和造型,给整车线束零部件平台化、兼容性带来压力,同时追求车型大空间、智能化、舒适性也给线束布置带来很多压力,线束走向很难实现直来直去的走向布置。
目前的线束布线使用的护线盒结构单一,线束直来直去,占用空间大,且护线盒的出线及捆扎结构过于单一,而无法兼容不同配置的的线束,导致需要增加多个护线盒,平台化差,从而线束布置成本上涨;而且传统的线束护线盒固定结构无法调整或者更换,这样也无法兼容多种车型钣金孔,平台化差,不具成本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护线盒及车辆,旨在解决护线盒线束走线单一,出线单一,无法配合兼容不同配置的线束,平台化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护线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侧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沿长度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宽度逐渐变窄,所述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走线槽内线束走向平行的水平出线口、与所述走线槽内线束走向垂直的第一垂直出线口、以及与所述走线槽内线束走向呈锐角设置的倾斜出线口;其中,所述水平出线口设置于所述走线槽的宽端,所述第一垂直出线口以及所述倾斜出线口分散设置在所述走线槽的窄端;所述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盒体具有第一导线部和第二导线部,所述第一导线部和第二导线部一体成型构成T字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导线部为T字形结构的竖边,所述第二导线部为T字形结构的横边,所述走线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线部上,所述第二导线部具有分别衔接于所述走线槽两个槽壁的第一挡护部和第二挡护部;所述水平出线口和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线部上,所述第一垂直出线口和所述倾斜出线口分散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护部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护部和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走线槽的同一槽壁上,且所述第一挡护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挡护部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挡护部背向所述第一挡护部的外侧设置有加强凸筋。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护部上还设置有线束绑扎口,所述线束绑扎口位于所述垂直出线口和所述倾斜出线口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护部上在所述线束绑扎口的周围设置于加强绑扎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线部远离所述第二导线部的一端具有与线束走线方向平行的弧形导向槽,所述弧形导向槽与所述走线槽连通,所述水平出线口设置在所述弧形导向槽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凸伸于所述盒体上的螺栓固定部和卡接部,所述螺栓固定部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卡接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螺栓固定部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结构,所述卡接部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线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护线盒的线束走线槽设计为宽度渐变的槽,走线槽由宽到窄的变化,可以实现线束由水平出线到垂直出线或倾斜出线的合理布局,一个护线盒可以兼容配置不同走向的线束,并将不同的线束导引到合理的出线位置,配置兼容不同线束及对应出线的多样化,实现了护线盒的兼容化及平台化,因此也不需要配置更多的护线盒,大大降低了线束的布置成本,并且也使得布线作业简单省事,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时间,提升了劳动效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护线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了这种兼容化及平台化的护线盒,降低了布线成本,也降低了整车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线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线盒具有卡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线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线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线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导线部;11、走线槽;2、第二导线部;21、第一挡护部;211、第一垂直出线口;211a、第二垂直出线口;212、倾斜出线口;213、线束绑扎口;214、加强绑扎结构;22、第二挡护部;221、加强凸筋;3、螺栓固定部;31、螺栓孔;32、第一加强筋结构;4、卡接部;41、卡接槽;42、凸起;43、第二加强筋结构;5、弧形导向槽;51、水平出线口;6、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线盒进行说明。所述护线盒,包括:盒体,盒体的内侧设置有走线槽11,走线槽11沿长度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宽度逐渐变窄,盒体上设置有与走线槽11内线束走向平行的水平出线口51、与走线槽11内线束走向垂直的第一垂直出线口211、以及与走线槽11内线束走向呈锐角设置的倾斜出线口212;其中,水平出线口51设置于走线槽11的宽端,垂直出线口以及倾斜出线口212分散设置在走线槽11的窄端;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线盒,护线盒的线束走线槽11设计为宽度渐变的槽,走线槽11由宽到窄的变化,可以实现线束由水平出线到垂直出线或倾斜出线的合理布局,一个护线盒可以兼容配置不同走向的线束,并将不同的线束导引到合理的出线位置,配置兼容不同线束及对应出线的多样化,实现了护线盒的兼容化及平台化,因此也不需要配置更多的护线盒,大大降低了线束的布置成本,并且也使得布线作业简单省事,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时间,提升了劳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3,盒体具有第一导线部1和第二导线部2,第一导线部1和第二导线部2一体成型构成T字形结构;其中,第一导线部1为T字形结构的竖边,第二导线部2为T字形结构的横边,走线槽11设置于第一导线部1上,第二导线部2具有分别衔接于走线槽11两个槽壁的第一挡护部21和第二挡护部22;水平出线口51和固定结构设置于第一导线部1上,第一垂直出线口211和倾斜出线口212分散设置于第一挡护部21上。
本实施例盒体为T字形结构,能够将线束导引到不同的方向,而同时,这样也使得水平出线口51、垂直出线口和倾斜出线口212连线构成了稳定的三角形加强结构,在合理布置线束出线的同时,也保证了盒体布局结构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5,第一挡护部21和固定结构位于走线槽11的同一槽壁上,且第一挡护部21的长度大于第二挡护部22的长度。出线挡护部设计为长短不一,引导线束由水平出线到垂直和倾斜出线,避免与周边件干涉,保证线束布置的质量。其中,第二挡护部22位于第一挡护部21的中间部位,因此为第一挡护部21两端设置的垂直出线口和倾斜出线口212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为垂直出线和倾斜出线提供了保障。
优先地,垂直出线口和倾斜出线口212分设在第一挡护部2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可选地,在倾斜出线口212附近视情况设置第二垂直出线口211a;在第一垂直出线口211附近也可以配合设置倾斜出线口212。
根据车型线束的布置,护线盒可以设置多个垂直出线口、倾斜出线口212及水平出线口51,以供不同车型线束布置选择适配的出线口,实现护线盒的平台化。
其中,第一挡护部21的长度方向,以第一导线部1为对称轴,可视情况为不对称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第二挡护部22背向第一挡护部21的外侧设置有加强凸筋221,充分保证挡护部的结构稳定性。较佳地,加强凸筋221为U字形结构。
可选地,第一挡护部21和第二挡护部22平行设计,更好的约束了线束走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3,第一挡护部21上还设置有线束绑扎口213,线束绑扎口213位于垂直出线口和倾斜出线口212之间。具体是,在盒体上设置线束绑扎口213,将线束与盒体绑扎在一起,保证了线束走线与盒体走线槽11的贴合紧密,避免了仅仅绑扎线束有线束脱离走线槽11的风险,提升了线束绑扎的多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3,第一挡护部21上在线束绑扎口213的周围设置于加强绑扎结构214。加强绑扎结构214对改变走向的线束出线端起到了限位和加强的作用,同时可作为线束捆扎的限位结构,可实现不同线径的线束组合捆扎。
本示例出线口绑扎形式为线束绑扎口213和加强筋组合形式,可以实现多种线束直径捆扎,同时还可以使用胶带缠绕捆扎,提升了护线盒对不同线束的兼容性和平台化。
其中,为了提升出线位置的强度,在垂直出线口和倾斜出线口212周围,可选择性地设置加强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5,第一导线部1远离第二导线部2的一端具有与线束走线方向平行的弧形导向槽5,弧形导向槽5与走线槽11连通,水平出线口51设置在弧形导向槽5上。弧形导向槽5约束了水平端的线束走向,同时避免了护线盒与周边件的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2、图4至图5,固定结构包括凸伸于盒体上的螺栓固定部3和卡接部4,螺栓固定部3上设置有螺栓孔31,卡接部4上设置有卡接槽41。卡接与螺栓紧固的组合固定模式,在应用到不同车型时,可以选择性地使用螺栓或卡扣6固定,满足不同车型钣金孔的安装。同时,卡接结构可以安装卡接不同类型的卡扣6,实现了卡接的平台化,满足不同车型钣金孔的安装。
较佳地,固定结构设置在护线盒的中心位置,确保护线盒装配稳定性。
较佳地,卡接槽41内设置凸起42,以提升卡接固定的牢固性。螺栓孔31内嵌设金属螺母,避免连接时螺母直接对护线盒的磨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2、图4至图5,螺栓固定部3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结构32,卡接部4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结构43。
具体地,第一加强筋结构32为螺栓孔31四周设置的8条放射状的加强筋,实现了对螺栓的360°不同程度的紧固加强。
第二加强筋结构43为一组对称的梯形加强板,实现了对护线盒的固定加强。
本实施例提供的护线盒,通过卡接与螺栓紧固的组合固定模式,双重保证了护线盒装配的稳定性,同时实现了装配的平台化;立体结构的护线盒设计,实现了线束宽到窄和由水平出线到垂直出线或倾斜出线的合理布局;挡护结构的长短不一设计,引导线束由水平出线到垂直和倾斜出线,避免与周边件干涉,保证线束质量。出线口绑扎形式为线束绑扎口213和加强筋组合形式,可以实现多种线束直径捆扎,同时还可以使用胶带缠绕捆扎,提升了护线盒对不同线束的兼容性和平台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护线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了这种兼容化及平台化的护线盒,降低了布线成本,也降低了整车的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护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侧设置有走线槽(11),所述走线槽(11)沿长度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宽度逐渐变窄,所述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走线槽(11)内线束走向平行的水平出线口(51)、与所述走线槽(11)内线束走向垂直的第一垂直出线口(211)、以及与所述走线槽(11)内线束走向呈锐角设置的倾斜出线口(212);其中,所述水平出线口(51)设置于所述走线槽(11)的宽端,所述第一垂直出线口(211)以及所述倾斜出线口(212)分散设置在所述走线槽(11)的窄端;所述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具有第一导线部(1)和第二导线部(2),所述第一导线部(1)和第二导线部(2)一体成型构成T字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导线部(1)为T字形结构的竖边,所述第二导线部(2)为T字形结构的横边,所述走线槽(11)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线部(1)上,所述第二导线部(2)具有分别衔接于所述走线槽(11)两个槽壁的第一挡护部(21)和第二挡护部(22);所述水平出线口(51)和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线部(1)上,所述第一垂直出线口(211)和所述倾斜出线口(212)分散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护部(2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护部(21)和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走线槽(11)的同一槽壁上,且所述第一挡护部(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挡护部(22)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护部(22)背向所述第一挡护部(21)的外侧设置有加强凸筋(22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护部(21)上还设置有线束绑扎口(213),所述线束绑扎口(213)位于所述垂直出线口和所述倾斜出线口(212)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护部(21)上在所述线束绑扎口(213)的周围设置于加强绑扎结构(214)。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部(1)远离所述第二导线部(2)的一端具有与线束走线方向平行的弧形导向槽(5),所述弧形导向槽(5)与所述走线槽(11)连通,所述水平出线口(51)设置在所述弧形导向槽(5)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凸伸于所述盒体上的螺栓固定部(3)和卡接部(4),所述螺栓固定部(3)上设置有螺栓孔(31),所述卡接部(4)上设置有卡接槽(4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固定部(3)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结构(32),所述卡接部(4)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结构(4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护线盒。
CN202321586717.XU 2023-06-20 2023-06-20 护线盒及车辆 Active CN220053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6717.XU CN220053705U (zh) 2023-06-20 2023-06-20 护线盒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6717.XU CN220053705U (zh) 2023-06-20 2023-06-20 护线盒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3705U true CN22005370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7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6717.XU Active CN220053705U (zh) 2023-06-20 2023-06-20 护线盒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3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58190U (zh) 一种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
CN220053705U (zh) 护线盒及车辆
JP3226210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設構造、配設用具および配設方法
CN202917905U (zh) 一种汽车线束保护壳
CN216085135U (zh) 连接件及支架
JP2019161965A5 (zh)
CN220904889U (zh) 一种电器盒
CN216300789U (zh) 动力电池包线束安装结构及动力电池包的下壳体
CN209963377U (zh)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CN220549019U (zh) 带有扎带槽口的多出线口线束支架
CN218431123U (zh) 一种分线盒线束支架
CN218039928U (zh) 用于连接器的一体式防护壳
CN220742941U (zh) 一种仪表线束护线盒、仪表板组件及车辆
CN219749745U (zh) 一种域控制器的安装结构
CN214492784U (zh) 一种前壁板护线盒
CN211830063U (zh) 一种便于插接的线束护线盒
CN214929492U (zh) 车用护线盒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844310U (zh) 线束固定装置及汽车
CN214001556U (zh) 一种汽车用线束护线槽
CN21047859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前机舱线束的护线槽结构
CN214189558U (zh) 一种线束护板
CN220594829U (zh) 一种汽车线束保护结构塑件护板
CN213035765U (zh) 线束连接器的固定支架以及车辆
CN220483223U (zh) 一种线与线对接护套的固定安装支架
CN213973882U (zh)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商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