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0990U - 一种倒角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角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0990U
CN220050990U CN202320964951.5U CN202320964951U CN220050990U CN 220050990 U CN220050990 U CN 220050990U CN 202320964951 U CN202320964951 U CN 202320964951U CN 220050990 U CN220050990 U CN 220050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indexing
wire
block
shaped i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49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nmei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nmei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nmeiy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nmei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49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0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0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0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倒角治具。所述倒角治具包括设有凹陷部的底座和卡合于凹陷部的分度块;分度块内部设有缠绕第一导线的第一工字铁芯、缠绕第二导线的第二工字铁芯以及给第一、第二导线供电的供电模块,分度块外侧端设有控制第一、第二导线之间连接/断开的开关,分度块的外侧面相对凹陷部旋转,外侧面上设有分度齿,凹陷部对应分度齿形成卡口,分度块背离凹陷部的一侧为两个工字铁芯所设上翼缘板所在平面相交形成的支撑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治具,通过调整其包括的分度尺,再结合电磁结构可以实现对待加工零件的分度吸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操作计算精力。

Description

一种倒角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倒角治具。
背景技术
为加工斜面和不同角度倒角,当前可以采用以下方案:(1)采用CNC和铣床进行加工,该方案必需要制作成型角度刀具,损耗资源。(2)采用平面磨床加工,该方案需要用到正弦台或正弦杆以及精密块规,找工具与计算均需要耗费时间。(3)通过钻石修刀将砂轮修整到相应角度后,可将零件进行加工成型,但同样需要耗费时间以及资源。
传统V形块只能批量倒角45度,制作其它角度不可避免要消耗时间、损耗资源,这不仅降低加工效率,而且加重工人的操作计算精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角治具,充分利用治具的特点,节约大量类似CNC、铣床、磨床不必要的成型角度刀具制作、砂轮的损耗,以提高零件加工效率、减轻工人的操作计算精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倒角治具,其包括设有凹陷部的底座和卡合于所述凹陷部的分度块;所述分度块内部设有缠绕第一导线的第一工字铁芯、缠绕第二导线的第二工字铁芯以及给所述第一、第二导线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分度块外侧端设有控制所述第一、第二导线之间连接/断开的开关,所述分度块的外侧面相对所述凹陷部旋转,所述外侧面上设有分度齿,所述凹陷部对应所述分度齿形成卡口,所述分度块背离所述凹陷部的一侧为两个工字铁芯所设上翼缘板所在平面相交形成的支撑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面所形成的夹角为90度。
优选的,所述分度块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切换端,对应所述固定端一侧设有第一防护罩,对应所述切换端一侧设有第二防护罩,所述底座对应所述第一、第二防护罩分别设有固定压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罩设有对应所述开关的通孔,所述开关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防护罩外侧的扳手、连接所述扳手且穿过所述通孔的连接杆以及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绝缘转接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扳手的一端为第一安装部,所述扳手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第二安装部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位于固定端的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通过第一导体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位于固定端的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通过第二导体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位于切换端的所述第一导线通过第三导体连接所述转接导体、位于切换端的所述第二导线通过第四导体连接所述转接导体,位于切换端的所述供电模块的正负极之间通过第五导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接导体包括对应第三导体的第一接触部、对应第四导体的第二接触部、连接第一、第二接触部的旋转部以及一端连接所述旋转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绝缘转接件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对应所述旋转部对称,所述第三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绝缘转接件对应所述安装孔设有安装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供电模块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供电模块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一工字铁芯与所述第三导体之间设有第三绝缘块,所述第二工字铁芯与所述第四导体之间设有第四绝缘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罩朝向所述分度块一侧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一绝缘块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块的容纳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防护罩背离所述分度块的一面均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压板上设有对应所述定位槽的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角治具,一种倒角治具,其包括设有凹陷部的底座和卡合于所述凹陷部的分度块;所述分度块内部设有缠绕第一导线的第一工字铁芯、缠绕第二导线的第二工字铁芯以及给所述第一、第二导线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分度块外侧端设有控制所述第一、第二导线之间连接/断开的开关,所述分度块的外侧面相对所述凹陷部旋转,所述外侧面上设有分度齿,所述凹陷部对应所述分度齿形成卡口,所述分度块背离所述凹陷部的一侧为两个工字铁芯所设上翼缘板所在平面相交形成的支撑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倒角治具,通过调整其包括的分度尺可快速倒出不同整数的角度,再结合电磁结构可以实现对待加工零件的分度吸磁,从而避免了耗费大量时间调整角度以及制造角度刀等耗费资源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操作计算精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倒角治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倒角治具的分离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度块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度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防护板和第二绝缘防护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待加工件的加工完成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0-倒角治具;10-待加工件;111-第一绝缘块;112-第二绝缘块;113-第三绝缘块;114-第四绝缘块;20-底座;201-凹陷部;2010-卡口;22-固定压板;220-固定孔;30-分度块;301-外侧面;3010-分度齿;302-支撑面;303-固定端;304-切换端;31-第一工字铁芯;311-第一导线;32-第二工字铁芯;322-第二导线;33-供电模块;40-开关;41-扳手;411-第二安装部;42-连接杆;421-第一安装部;43-绝缘转接件;44-转接导体;441-第一接触部;442-第二接触部;443-旋转部;444-第三安装部;4440-安装孔;4300-安装通孔;502-通孔;51-第一防护罩;512-定位槽;52-第二防护罩;511-容纳空间;61-第一导体;62-第二导体;63-第三导体;64-第四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倒角治具100,其包括设有凹陷部201的底座20和卡合于凹陷部201的分度块30;分度块30内部设有缠绕第一导线311的第一工字铁芯31、缠绕第二导线322的第二工字铁芯32以及给第一、第二导线311、322供电的供电模块33,分度块30外侧端设有控制第一、第二导线311、322之间连接/断开的开关40,分度块30的外侧面301相对凹陷部201旋转,外侧面301上设有分度齿3010,凹陷部201对应分度齿3010形成卡口2010,分度块30背离凹陷部201的一侧为两个工字铁芯所设上翼缘板所在平面相交形成的支撑面30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加工需求,调整分度块30相对底座20的位置,分度齿3010与卡口2010卡合;其次,通过操作开关40,使第一、第二导线311、322连通,从而形成由供电模块33供电的回路。此时,通电后的第一导线311缠绕于第一工字铁芯31上,形成一个垂直于第一工字铁芯31的上翼缘板并朝向其下翼缘板的力F1,同理,通电后的第二导线322形成一个垂直于第二工字铁芯32上翼缘板并朝向其下翼缘板的力F2,力F1和F2共同作用,实现对待加工件10的固定;加工完成后,只需操作开关40,即可使第一、第二导线311、322断电,从而轻松取下待加工件10。
其中,支撑面302所形成的夹角为90度。当夹角为90度,待加工件10相对分度块30的受力方向与F1、F2重合,此时,力F1、F2数值不变,但可以对待加工件10起到最佳的固定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分度块30两端分别为固定端303和切换端304,对应固定端303一侧设有第一防护罩51,对应切换端304一侧设有第二防护罩52,底座20对应第一、第二防护罩51、52分别设有固定压板22。其中,第一、第二防护罩51、52背离分度块30的一面均设有定位槽512,固定压板22上设有对应定位槽512的固定孔220。第一、第二防护罩51、52可对分度块30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保证了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可选用锁紧螺丝通过固定孔220,将分度块30与底座20的相对位置锁紧固定,穿过固定孔220的锁紧螺丝部分可容纳于定位槽512内。
其中,第二防护罩52设有对应开关40的通孔502,开关40包括设于第二防护罩52外侧的扳手41、连接扳手41且穿过通孔502的连接杆42以及连接连接杆42的绝缘转接件43。通过扳手41带动连接杆42转动进而驱动绝缘转接件43,与绝缘转接件43连接的转接导体44同步动作,即可轻松控制第一、第二导线311、322之间的通断。
其中,连接杆421靠近扳手41的一端为第一安装部421,扳手41设有对应第一安装部421的第二安装部411,第一、第二安装部421、411可拆卸连接。优选的,第一安装部421为六角圆柱,第二安装部411为六角孔。六角圆柱421和六角孔411的相互配合,可避免操作扳手41时可能产生的连接杆42与扳手41之间的相对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位于固定端303的供电模块33的正极通过第一导体61连接第一导线311,位于固定端303的供电模块33的负极通过第二导体62连接第二导线322,位于切换端304的第一导线311通过第三导体63连接转接导体44、位于切换端304的第二导线322通过第四导体64连接转接导体44,位于切换端304的供电模块33的正负极之间通过第五导体(未图示)相连接。上述结构形成了完整的回路,转接导体44设于第三、第四导体63、64之间,该结构设计有利于回路的控制,可避免直接连接导线可能导致的接触不良问题;位于固定端303的供电模块33的正/负极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导体61、62连接导线,不存在断开的情况,电路连接相对稳定。
其中,转接导体44包括对应第三导体63的第一接触部441、对应第四导体64的第二接触部442、连接第一、第二接触部441、442的旋转部443以及一端连接旋转部443、另一端连接绝缘转接件43的第三安装部444,第一、第二接触部441、442对应旋转部443对称,第三安装部444上设有安装孔4440,绝缘转接件43对应安装孔4440设有安装通孔4300。第一、第二接触部441、442对应旋转部443对称的结构设计,只需操作扳手41从初始位置到结束位置,转动90度,可彻底断开第一、第二导线311、322之间的连接,电路被断开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441与第三导体63的距离最大,第二接触部442与第四导体64之间的距离最大,避免小空间旋转不到位导致电路发生短路。
其中,第一导体61与供电模块33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块111,第二导体62与供电模块33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块112,第一工字铁芯31与第三导体63之间设有第三绝缘块113,第二工字铁芯32与第四导体64之间设有第四绝缘块114。第三、第四绝缘块113、114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短路现象。
其中,第一防护罩51朝向分度块30一侧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导体61、第二导体62、第一绝缘块111以及第二绝缘块112的容纳空间511。容纳空间511促进了固定端303的连接稳定,各部件不因分度块30的调整而移动位置,从而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短路现象。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倒角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有凹陷部的底座和卡合于所述凹陷部的分度块;所述分度块内部设有缠绕第一导线的第一工字铁芯、缠绕第二导线的第二工字铁芯以及给所述第一、第二导线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分度块外侧端设有控制所述第一、第二导线之间连接/断开的开关,所述分度块的外侧面相对所述凹陷部旋转,所述外侧面上设有分度齿,所述凹陷部对应所述分度齿形成卡口,所述分度块背离所述凹陷部的一侧为两个工字铁芯所设上翼缘板所在平面相交形成的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所形成的夹角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块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切换端,对应所述固定端一侧设有第一防护罩,对应所述切换端一侧设有第二防护罩,所述底座对应所述第一、第二防护罩分别设有固定压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倒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罩设有对应所述开关的通孔,所述开关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防护罩外侧的扳手、连接所述扳手且穿过所述通孔的连接杆以及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绝缘转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倒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扳手的一端为第一安装部,所述扳手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第二安装部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倒角治具,其特征在于,位于固定端的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通过第一导体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位于固定端的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通过第二导体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位于切换端的所述第一导线通过第三导体连接转接导体、位于切换端的所述第二导线通过第四导体连接所述转接导体,位于切换端的所述供电模块的正负极之间通过第五导体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倒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导体包括对应第三导体的第一接触部、对应第四导体的第二接触部、连接第一、第二接触部的旋转部以及一端连接所述旋转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绝缘转接件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对应所述旋转部对称,所述第三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绝缘转接件对应所述安装孔设有安装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倒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供电模块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供电模块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一工字铁芯与所述第三导体之间设有第三绝缘块,所述第二工字铁芯与所述第四导体之间设有第四绝缘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倒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朝向所述分度块一侧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一绝缘块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块的容纳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倒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防护罩背离所述分度块的一面均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压板上设有对应所述定位槽的固定孔。
CN202320964951.5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倒角治具 Active CN220050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4951.5U CN220050990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倒角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4951.5U CN220050990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倒角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0990U true CN220050990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4951.5U Active CN220050990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倒角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0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50990U (zh) 一种倒角治具
CN109434100B (zh) 一种钕铁硼用磁场成型异形方块料坯的组合式模具
CN111992783B (zh) 一种中框组件侧铣加工方法
CN102848307B (zh) 一种非标光纤连接头研磨专用工模夹具
CN212470631U (zh) 铜排斜切割防变形定位装置
CN208033765U (zh) 一种插刀
CN113681099A (zh) 一种用于环段类零件切断加工的万能工装及方法
CN103170861B (zh) 一种模具电极加工的通用夹具
CN107971507B (zh) 一种车刀杆
CN203062340U (zh) 自定位万用夹盘
CN214817916U (zh) 一种单件加工顶块的治具
CN216263689U (zh) 一种曲轴铣台阶端面专机
CN220278465U (zh) 一种弹簧内倒角机构
CN111015282A (zh) 一种大公差零件的精加工方法
CN205552067U (zh) 一种手机小件快速精密加工治具
CN108705359A (zh) 一种工件的加工定位治具
CN219818159U (zh) 一种新型多槽位刀盘
CN111761380B (zh) 一种铜导电件产品的双工位铣加工装置
CN214290878U (zh) 一种去除波导壳上多余焊料的刀具
CN117182215B (zh) 一种电极组件及其加工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3540922B (zh) 一种汽车轻量高速式槽型换向器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CN220718504U (zh) 加工夹持装置
CN211759032U (zh) 一种复杂曲面磁钢片电火花线切割装置
CN217370623U (zh) 一种加工开关安装板中心槽的夹紧装置
CN217317643U (zh) 一种排条工件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