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8298U - 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28298U CN220028298U CN202321661158.4U CN202321661158U CN220028298U CN 220028298 U CN220028298 U CN 220028298U CN 202321661158 U CN202321661158 U CN 202321661158U CN 220028298 U CN220028298 U CN 2200282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bending machine
- moving block
- subassembly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涉及折弯机技术领域,包括出料壳体、固定板、下压组件、模具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下压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料壳体的顶部内侧,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料壳体的内侧,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模具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的上表面且所述模具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壳体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拿取工件,会导致工件出料效率低,且费时费力,并且在人工操作时具有一定的危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
背景技术
折弯机属于锻压机械中的一种,是大型板料进行钣金加工的首选机械,通过选配各种不同的模具,可以对板料进行弯边、拉伸、压圆、冲孔等,广泛适用于轻工、航空、船舶、冶金、仪表、电器、不锈钢制品、钢结构建筑及装潢行业。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完成折弯后需要人工出料,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人工出料也给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拿取工件,会导致工件出料效率低,且费时费力,并且在人工操作时具有一定的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包括出料壳体、固定板、下压组件、模具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下压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料壳体的顶部内侧,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料壳体的内侧,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模具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的上表面且所述模具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壳体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模具伸缩杆,所述第一板块与所述第二板块卡设连接,所述模具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所述模具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料壳体的顶部内侧。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气缸、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移动气缸设置在所述出料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移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和所述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压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和折弯头,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折弯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滑轨和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板块以及所述第二板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移动块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中。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移动块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下方设置有收纳槽。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拿取工件,会导致工件出料效率低,且费时费力,并且在人工操作时具有一定的危险的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实施例的模具组件和移动组件的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实施例的下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实施例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实施例的移动组件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实施例的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出料壳体;2、固定板;21、滑轨;22、凹槽;23、收纳槽;3、下压组件;31、电动伸缩杆;32、折弯头;4、模具组件;41、第一板块;42、第二板块;43、模具伸缩杆;5、移动组件;51、移动气缸;52、第一移动块;53、第二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包括出料壳体1、固定板2、下压组件3、模具组件4和移动组件5,下压组件3设置在出料壳体1的顶部内侧,固定板2固定设置在出料壳体1的内侧,移动组件5设置在固定板2的上表面且与固定板2滑动连接,模具组件4设置在移动组件5的上表面,模具组件4的一端与出料壳体1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
出料壳体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包括顶板和两块侧板,顶板和侧板固定连接,顶板上固定设置有下压组件3,下压组件3包括电动伸缩杆31和折弯头32,电动伸缩杆31的输出端与折弯头32固定连接。
折弯头32的下端设置模具组件4,模具组件4包括第一板块41、第二板块42和模具伸缩杆43,第一板块41与第二板块42卡设连接,模具伸缩杆43设置有8个,模具伸缩杆43为电动模具伸缩杆,四个模具伸缩杆43与第一板块41相连且对称分布在第一板块41的前端和后端,另外四个模具伸缩杆43和第二板块42相连且对称分布在第二板块42的前端和后端,模具伸缩杆43的另一端连接出料壳体1的顶板,模具伸缩杆43和控制器(图中未画出)相连。
第一板块41以及第二板块42的下方设置移动组件5,移动组件5包括移动气缸51、第一移动块52和第二移动块53,第一移动块52以及第二移动块53的形状与第一板块41以及第二板块42的形状相对应,以便第一板块41和第二板块42可以放置在第一移动块52以及第二移动块53的上表面,移动气缸51设置在出料壳体1的侧壁上,移动气缸5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移动块52和第二移动块53,第一移动块52以及第二移动块53相对设置。
固定板2上设置有滑轨21和凹槽22,凹槽22与第一板块41以及第二板块42的大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第一移动块52以及第二移动块53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滑动件,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滑轨21中,凹槽22的尺寸小于第一移动块52以及第二移动块53的尺寸,凹槽22下方设置有收纳槽23,模具从凹槽22掉入收纳槽23。
控制器和移动气缸51、伸缩杆以及模具伸缩杆43相连,工作时,移动气缸51驱动第一移动块52以及第二移动块53相对运动,然后模具伸缩杆43带动第一板块41下移使得第一板块41的下端面与第一移动块52的上端面相接触,再带动第二板块42下移,使得第二板块42与第一板块41卡设连接且第二板块42的下端面与第二移动块53的上端面相接触,此时电动伸缩杆31带动折弯头32下压折弯,折弯完成后,折弯头32收缩,第一移动块52以及第二移动块53向着相反方向运动,第一移动块52以及第二移动块53相互靠近的模具伸缩杆43继续向下运动,此时,第一移动块52以及第二移动块53分开,然后模具从凹槽22掉落到下方的收纳槽23。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拿取工件,会导致工件出料效率低,且费时费力,并且在人工操作时具有一定的危险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料壳体、固定板、下压组件、模具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下压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料壳体的顶部内侧,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料壳体的内侧,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模具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的上表面且所述模具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壳体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模具伸缩杆,所述第一板块与所述第二板块卡设连接,所述模具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所述模具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料壳体的顶部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气缸、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移动气缸设置在所述出料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移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和所述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和折弯头,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折弯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滑轨和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板块以及所述第二板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移动块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移动块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下方设置有收纳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61158.4U CN220028298U (zh) | 2023-06-28 | 2023-06-28 | 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61158.4U CN220028298U (zh) | 2023-06-28 | 2023-06-28 | 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28298U true CN220028298U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8741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61158.4U Active CN220028298U (zh) | 2023-06-28 | 2023-06-28 | 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28298U (zh) |
-
2023
- 2023-06-28 CN CN202321661158.4U patent/CN2200282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09375A (zh) | 一种金属瓦成型模组及其成型工艺 | |
CN201026670Y (zh) | 一种铝合金门窗型材压床 | |
CN104096767A (zh) | 一种复合冲压模具 | |
CN110576135B (zh) | 多面锻造型锻造装置 | |
CN220028298U (zh) | 一种折弯机出料结构 | |
CN207629044U (zh) | 一种冲压加工单元控制系统 | |
CN104722614A (zh) | 全机械手智能折弯机 | |
CN107234206A (zh) | 一种推送式棘杆热锻切边模具 | |
CN206122440U (zh) | 一种铝合金覆膜冲压设备 | |
CN101829722A (zh) | 一种用于金属板料无模渐进成形的装置 | |
CN201371194Y (zh) | 一种无模成形装置 | |
CN207508180U (zh) | 一种自顶式棘杆热锻模具 | |
CN114798877B (zh) | 一种具有缓冲过载保护的超声辅助冲压装置 | |
CN207372134U (zh) | 一种多工位级进模模具 | |
CN204018447U (zh) | 一种气动折弯装置 | |
CN210523719U (zh) | 一种用于铆接机切换模具的机构以及铆接机 | |
CN210754768U (zh) | 一种工件铆接固定装置 | |
CN210023342U (zh) | 顶推式多功能大型成形压力机 | |
CN220901567U (zh) | 一种可调试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 | |
CN207533782U (zh) | 一种连续式冲压模 | |
CN201132187Y (zh) | 一种重载翻边模具 | |
CN221537985U (zh) | 一种基于刀具锻件生产用压力机 | |
CN221046998U (zh) | 一种钢板折弯机 | |
CN203409125U (zh) | 封头成型设备上顶料装置 | |
CN215471642U (zh) | 一种橡胶压力机冲压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