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0313U -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及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及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0313U
CN220020313U CN202321199730.XU CN202321199730U CN220020313U CN 220020313 U CN220020313 U CN 220020313U CN 202321199730 U CN202321199730 U CN 202321199730U CN 220020313 U CN220020313 U CN 220020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op surface
chip
chip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97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hanwei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hanwe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hanwei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hanwei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997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0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0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0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及加工设备,属于指纹识别芯片技术领域。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上包覆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顶面棱边向所述基板顶面延伸形成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基板顶面的夹角为锐角,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导向面与基板顶面的夹角,一方面可以适用于更多不同的外观形状,以满足对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防止芯片表面棱角部分为直角的状态,提高使用时的手感,使其在终端装机后不会容易出现刮手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及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芯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及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终端的越做越薄的趋势,在移动终端中适用的指纹识别芯片也越做越薄。现有的指纹识别芯片的封装,为减少其厚度,采用硅通孔、挖槽工艺等技术,甚至把前两者再结合传统基板封装工艺把芯片封装到基板,以指纹芯片线路层作为基准平面进行塑封,与原始的采用打线工艺再进行相比,指纹识别芯片的指纹感应区减少了一塑封层,从而大大减少了指纹识别芯片封装完成后的厚度,且大多芯片结构的保护层均采用Molding层的制作注塑成型技术工艺。首先,将半成品电子元件对准针孔,在模具里注入熔化的树脂或塑料,然后将模具送入压力机,将树脂压成所需的模具形状。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Molding层的形状和材料也越来越多样化,以满足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1206107.2,申请日:2016-11-07,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以及对指纹识别芯片进行封装的封装结构,封装结构使指纹识别芯片的指纹感应区裸露,指纹感应区的膜层上表面具有预设厚度的保护层,保护层保护裸露在封装结构外的指纹感应区并使指纹识别芯片具有定义的指纹识别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通过在指纹识别芯片的上表面增加保护层,在保证指纹识别芯片具有定义的指纹识别距离的基础上,为指纹识别芯片在下游的模组组装等加工环节提供足够的保护,在使用中,我们发现,虽然目前主流指纹模组芯片都是整张大板芯片喷涂后再激光切割为单粒芯片,但是芯片表面棱角部分为直角,在终端装机后容易出现刮手情况影响使用手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虽然目前主流指纹模组芯片都是整张大板芯片喷涂后再激光切割为单粒芯片,但是芯片表面棱角部分为直角,在终端装机后容易出现刮手情况影响使用手感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及加工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上包覆有保护层,其特征在于,保护层顶面棱边向基板顶面延伸形成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基板顶面的夹角为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面与基板顶面的夹角范围为30°-75°。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芯片本体上的保护层的形状均相同,且为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芯片本体等距排列在基板上。
一种加工设备,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安装有工作块,所述工作块上开设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与导向面相匹配,所述填充槽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下模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基板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通孔处于同一空腔,所述上模和下模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加工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工作块底面棱边向填充槽顶面延伸形成有塑形面,所述塑形面与导向面相贴合,所述塑形面与填充槽底面的夹角范围为25°-85°。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加工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塑形面对称设置有两组,且所述塑形面与填充槽底面的夹角为45°。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加工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填充槽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填充槽均布在上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加工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模内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通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加工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模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工作块的顶面开设有与锁紧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通过导向面与基板顶面的夹角为锐角的情况,可以有效地防止芯片表面棱角部分为直角的状态,提高使用时的手感。
2、该高强度摄像模组底座,通过改变导向面与基板顶面的夹角范围,以便于适用于更多不同的外观形状,以满足对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
3、该加工设备,通过芯片表面保护层的棱角部分为锐角,从而可以保证在终端装机后不容易出现刮手情况,而提高使用手感;
4、该加工设备,通过多组锁紧螺栓将工作块进行锁紧,可以对其进行固定安装,保证后续的稳定性;
5、该加工设备,通过安装的工作块还能够使根据不同的加工样式需要进行工作块更换,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便捷更换效果;
6、该加工设备,通过熔化后固定的保护层可以保护芯片本体和电路板不受损坏和物理损伤,包括尘埃、湿气、电磁干扰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通过改变导向面与基板顶面的夹角,一方面可以适用于更多不同的外观形状,以满足对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防止芯片表面棱角部分为直角的状态,提高使用时的手感,使其在终端装机后不会容易出现刮手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工设备上模局部剖面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工设备上模局部剖面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
1、基板;2、保护层;3、导向面;4、上模;401、填充槽;402、塑形面;403、通孔;5、导流孔;6、锁紧螺栓;7、下模;701、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包括基板1,基板1上设置有芯片本体,芯片本体上包覆有保护层2,保护层2顶面棱边向基板1顶面延伸形成有导向面3,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为锐角,通过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为锐角的情况,可以有效地防止芯片表面棱角部分为直角的状态,使其在终端装机后不容易出现刮手情况,提高使用手感,且该保护层2在模具里注入熔化的树脂或塑料,然后将模具送入压力机,将树脂压成所需的模具形状,用于包覆芯片本体,进而提供保护和连接电子元件的功能,也可以提高产品的机械强度和耐用性,使其能够承受更高的物理压力或温度变化,进而在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中起到关键性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2:
参照图1和图2,在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基础上,其基板1上设置有芯片本体,芯片本体上包覆有保护层2,保护层2顶面棱边向基板1顶面延伸形成有导向面3,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为锐角,通过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可以有效地减少芯片表面棱角部分为直角的状态,使其在终端装机后不容易出现刮手情况,提高使用手感,且该保护层2在模具里注入熔化的树脂或塑料,然后将模具送入压力机,将树脂压成所需的模具形状,用于包覆芯片本体,进而提供保护和连接电子元件的功能,也可以提高产品的机械强度和耐用性,使其能够承受更高的物理压力或温度变化,进而在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中起到关键性的保护作用,且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范围为30°-75°,通过改变调节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范围,进而可以增大保护层2的外观,且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需要更多不同的外观形状,以满足对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
实施例3:
参照图1,在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基础上,其基板1上设置有芯片本体,芯片本体上包覆有保护层2,保护层2顶面棱边向基板1顶面延伸形成有导向面3,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为锐角,通过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可以有效地减少芯片表面棱角部分为直角的状态,使其在终端装机后不容易出现刮手情况,提高使用手感,且该保护层2在模具里注入熔化的树脂或塑料,然后将模具送入压力机,将树脂压成所需的模具形状,用于包覆芯片本体,进而提供保护和连接电子元件的功能,也可以提高产品的机械强度和耐用性,使其能够承受更高的物理压力或温度变化,进而在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中起到关键性的保护作用,且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范围为30°-75°,通过改变调节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范围,进而可以增大保护层2的外观,且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需要更多不同的外观形状,以满足对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在该装置中具体为每个芯片本体上的保护层2的形状均相同,且为梯形,且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为45°,且芯片本体等距排列在基板1上,多组夹角为45°的保护层2可以有效对芯片本体进行保护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刮手的情况,提升使用手感。
实施例4:
参照图3-图6,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加工设备,主要用于对保护层2进行加工,该设备包括上模4和下模7,在上模4上安装有工作块,且在工作块上开设有填充槽401,在上模4内还开设有导流孔5,在上模4上还开设有用于放置工作块的槽体,随后将工作块安装在槽体内,使其工作块底面与上模4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再通过多组锁紧螺栓6将工作块进行锁紧,一方面可以对其进行固定安装,保证其加工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能够使根据不同的加工样式需要进行工作块更换,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便捷更换效果。
实施例5:
参照图3-图6,提出的一种加工设备,主要用于对保护层2进行加工,该设备包括上模4和下模7,在上模4上安装有工作块,且在工作块上开设有填充槽401,在上模4内还开设有导流孔5,在上模4上还开设有用于放置工作块的槽体,随后将工作块安装在槽体内,使其工作块底面与上模4的地面处于同一平面,再通过多组锁紧螺栓6将工作块进行锁紧,一方面可以对其进行固定安装,保证其加工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能够使根据不同的加工样式需要进行工作块更换,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便捷更换效果,另外,在填充槽401上开设有通孔403,且通孔403与导流孔5相连通,且通孔403的直径范围为1mm-3mm,可根据材料的不同对其进行调整改变,以便于保护层2可以保护芯片和电路板不受损坏和物理损伤,包括尘埃、湿气、电磁干扰等。
进一步地,我们在下模7上还开设有放置槽701,且放置槽701的槽深范围与基板1的厚度相对应,进而可以将基板1放置在放置槽701内进行加工,且上模4和下模7相抵。
对于填充槽401的设计,我们在上模4底面棱边向填充槽401顶面延伸还形成有塑形面402,塑形面402与填充槽401底面的夹角范围为25°-85°,以便于改变后续加工时保护层2的形状。
针对塑形面402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在该装置中的塑形面402与填充槽401底面的夹角为45°,进而可以使其芯片表面保护层2棱角部分为锐角,保证在终端装机后不容易出现刮手情况,而提高使用手感。
具体使用时,可以将具体使用的上模4的固定安装在液压机或伸缩杆上,且伸缩杆可以是电动、液压或气动,根据操作环境进行选择,如在小型实验室使用,则尽量选用电动结构,方便快捷,如在大型工厂内使用时,则尽量选择液压或启气动,提高效率,且针对下模7,则需要使上模4和下模7的接触面相贴合,保证其的密封性,进而提高对内部的模具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上包覆有保护层(2),其特征在于,保护层(2)顶面棱边向基板(1)顶面延伸形成有导向面(3),所述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为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3)与基板(1)顶面的夹角范围为30°-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芯片本体上的保护层(2)的形状均相同,且为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等距排列在基板(1)上。
5.一种加工设备,用于加工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4)和下模(7),所述上模(4)上安装有工作块,所述工作块上开设有填充槽(401),所述填充槽(401)与导向面(3)相匹配,所述填充槽(401)上开设有通孔(403),所述下模(7)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基板(1)的放置槽(701),所述放置槽(701)与通孔(403)处于同一空腔,所述上模(4)和下模(7)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块底面棱边向填充槽(401)顶面延伸形成有塑形面(402),所述塑形面(402)与导向面(3)相贴合,所述塑形面(402)与填充槽(401)底面的夹角范围为25°-8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面(402)对称设置有两组,且所述塑形面(402)与填充槽(401)底面的夹角为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槽(401)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填充槽(401)均布在上模(4)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4)内开设有导流孔(5),所述导流孔(5)与通孔(403)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4)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6),所述工作块的顶面开设有与锁紧螺栓(6)相配合的螺纹孔。
CN202321199730.XU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及加工设备 Active CN220020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9730.XU CN220020313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及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9730.XU CN220020313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及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0313U true CN220020313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4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9730.XU Active CN220020313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及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0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8631B (zh) 半导体装置封装
CA2134257C (en) Ball grid array plastic package
CN104952828A (zh) 覆晶堆叠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22956B (zh) 用于生产印制电路板的半成品和用于生产其的方法
CN105226043A (zh) 封装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8231743A (zh) 晶圆级金属屏蔽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11710646B2 (en) Fan-out packaging method and fan-out packaging plate
CN220020313U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芯片结构及加工设备
CN111383927A (zh) 芯片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TW201605001A (zh) 電子封裝模組之製造方法及其結構
TW201742164A (zh) 指紋感測晶片封裝方法及利用該方法製成之指紋感測模組
WO2020238139A1 (zh) 一种电磁屏蔽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466833A (zh) 内埋元件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S6314455A (ja) 半導体装置
US20110104429A1 (en) Substrate member, module, electric equip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odules
CN100454505C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法
CN107992161A (zh)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CN204990340U (zh) 指纹识别模组以及具备该指纹识别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1383607B (zh) 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CN107896460B (zh)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CN104218030B (zh) 堆叠式多封装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TWI728528B (zh) 記憶卡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10349868A (zh) 电子芯片封装方法
TWI732732B (zh) 記憶卡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05489585A (zh) 封装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