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3757U - 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3757U
CN219993757U CN202321513227.7U CN202321513227U CN219993757U CN 219993757 U CN219993757 U CN 219993757U CN 202321513227 U CN202321513227 U CN 202321513227U CN 219993757 U CN219993757 U CN 219993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t
double
bearing disc
ball
sliding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132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帅晴
王向铠
顾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urbin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urbin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urbin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urbin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132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3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3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3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包括上圈和滚珠,所述上圈的下方设置有润滑组件一,且润滑组件一包括保持架、球兜、流动通道一、输出通道和输入通道,所述保持架的顶面开设有球兜,相邻的两个所述球兜之间设置有流动通道一,所述保持架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输出通道和输入通道,所述滚珠设置于球兜的中部。该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轨道设置有两层,搭配润滑组件一、润滑组件二使用使得轴承盘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径向和轴向载荷以及倾覆力矩,适应有高刚性要求的应用场合,而通过中圈表面上、下方贯穿设置的导热棒一、导热棒二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散热,有助于降低发热量,保证整个轴承盘安全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动力设备之一,汽轮机的轴承盘是汽轮机组的重要组成部件,汽轮机的轴承盘主要用于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现有的汽轮机用轴承盘存在滚珠滚动期间容易与保持架球兜发生摩擦,令保持架内产生大量热量,润滑油粘度下降。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包括上圈和滚珠,所述上圈的下方设置有润滑组件一,且润滑组件一包括保持架、球兜、流动通道一、输出通道和输入通道,所述保持架的顶面开设有球兜,相邻的两个所述球兜之间设置有流动通道一,所述保持架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输出通道和输入通道,所述滚珠设置于球兜的中部,所述润滑组件一的下方连接有辅助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球兜关于保持架的中心位置环形分布有十二个,且球兜呈椭圆状。
进一步的,保持架顶面一点钟方向的所述球兜与输入通道相互连通,保持架顶面十二点钟方向的所述球兜与输出通道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中圈和轨道,且中圈的顶底面均开设有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流动通道二和散热管路,且中圈的顶面分别贯穿设置有流动通道二和散热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导热棒一和导热棒二,且中圈的表面上方贯穿设置有导热棒一,所述中圈的表面下方贯穿设置有导热棒二。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路和球兜相互连通,且散热管路和球兜设置数目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润滑组件二,且润滑组件二的下方连接有下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椭圆状设计的球兜能减少与球体状滚珠的接触面积,削弱滚珠滚动时与球兜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热量,使润滑油粘度保持,轴承盘能够稳定有效的工作,除一点钟方向的球兜和十二点钟方向的球兜未通过流动通道一连接外,其余的球兜之间均通过流动通道一构成连通,实现输出通道和输入通道的作用下润滑油能循环使用。
2、本实用新型轨道设置有两层,搭配润滑组件一、润滑组件二使用使得轴承盘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径向和轴向载荷以及倾覆力矩,适应有高刚性要求的应用场合,而通过中圈表面上、下方贯穿设置的导热棒一、导热棒二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散热,有助于降低发热量,保证整个轴承盘安全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的润滑组件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的辅助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圈;2、润滑组件一;201、保持架;202、球兜;203、流动通道一;204、输出通道;205、输入通道;3、滚珠;4、辅助组件;401、中圈;402、轨道;403、流动通道二;404、散热管路;405、导热棒一;406、导热棒二;5、润滑组件二;6、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包括上圈1和滚珠3,上圈1的下方设置有润滑组件一2,且润滑组件一2包括保持架201、球兜202、流动通道一203、输出通道204和输入通道205,保持架201的顶面开设有球兜202,相邻的两个球兜202之间设置有流动通道一203,保持架20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输出通道204和输入通道205,滚珠3设置于球兜202的中部,球兜202关于保持架201的中心位置环形分布有十二个,且球兜202呈椭圆状,保持架201顶面一点钟方向的球兜202与输入通道205相互连通,保持架201顶面十二点钟方向的球兜202与输出通道204相互连通,椭圆状设计的球兜202能减少与球体状滚珠3的接触面积,削弱滚珠3滚动时与球兜202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热量,使润滑油粘度保持,轴承盘能够稳定有效的工作,除一点钟方向的球兜202和十二点钟方向的球兜202未通过流动通道一203连接外,其余的球兜202之间均通过流动通道一203构成连通,实现输出通道204和输入通道205的作用下润滑油能循环使用;润滑组件一2的下方连接有辅助组件4,辅助组件4的下方设置有润滑组件二5,且润滑组件二5的下方连接有下圈6。
如图2和图3所示,辅助组件4包括中圈401和轨道402,且中圈401的顶底面均开设有轨道402,辅助组件4还包括流动通道二403和散热管路404,且中圈401的顶面分别贯穿设置有流动通道二403和散热管路404,辅助组件4还包括导热棒一405和导热棒二406,且中圈401的表面上方贯穿设置有导热棒一405,中圈401的表面下方贯穿设置有导热棒二406,散热管路404和球兜202相互连通,且散热管路404和球兜202设置数目相同,轨道402设置有两层,搭配润滑组件一2、润滑组件二5使用使得轴承盘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径向和轴向载荷以及倾覆力矩,适应有高刚性要求的应用场合,而通过中圈401表面上、下方贯穿设置的导热棒一405、导热棒二406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散热,有助于降低发热量,保证整个轴承盘安全工作。
综上,该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使用时,首先汽轮机用轴承盘主体结构由上圈1、润滑组件一2、辅助组件4、润滑组件二5、下圈6组成,润滑组件一2、润滑组件二5所包括的零件相同,二十四个滚珠3以两层(一层十二个)对应分布在润滑组件一2、润滑组件二5中球兜202内,使用期间二十四个滚珠3以两层(一层十二个)分别关于中圈401顶底面内置的轨道402中进行滑动,使轴承盘在两层轨道402的作用下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径向和轴向载荷以及倾覆力矩,且球兜202呈椭圆状设计,能减少与球体状滚珠3的接触面积,削弱滚珠3滚动时与球兜202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使润滑油粘度保持,接着润滑组件一2和润滑组件二5之间通过散热管路404形成连通,依靠中圈401表面上、下方贯穿设置的导热棒一405、导热棒二406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散热,有助于降低发热量,保证整个轴承盘安全工作,润滑组件一2、润滑组件二5中除一点钟方向的球兜202和十二点钟方向的球兜202未通过流动通道一203连接外,其余的球兜202之间均通过流动通道一203构成连通,实现了在流动通道一203、输出通道204和输入通道205的作用下润滑油能循环一周,使用结束后废弃润滑脂自动由输出通道204排出的效果,其中流动通道二403与润滑组件一2、润滑组件二5中输入通道205输入端之间通过流动通道二403连通,方便了统一添加润滑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包括上圈(1)和滚珠(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圈(1)的下方设置有润滑组件一(2),且润滑组件一(2)包括保持架(201)、球兜(202)、流动通道一(203)、输出通道(204)和输入通道(205),所述保持架(201)的顶面开设有球兜(202),相邻的两个所述球兜(202)之间设置有流动通道一(203),所述保持架(20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输出通道(204)和输入通道(205),所述滚珠(3)设置于球兜(202)的中部,所述润滑组件一(2)的下方连接有辅助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兜(202)关于保持架(201)的中心位置环形分布有十二个,且球兜(202)呈椭圆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其特征在于,保持架(201)顶面一点钟方向的所述球兜(202)与输入通道(205)相互连通,保持架(201)顶面十二点钟方向的所述球兜(202)与输出通道(204)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4)包括中圈(401)和轨道(402),且中圈(401)的顶底面均开设有轨道(4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4)还包括流动通道二(403)和散热管路(404),且中圈(401)的顶面分别贯穿设置有流动通道二(403)和散热管路(40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4)还包括导热棒一(405)和导热棒二(406),且中圈(401)的表面上方贯穿设置有导热棒一(405),所述中圈(401)的表面下方贯穿设置有导热棒二(40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路(404)和球兜(202)相互连通,且散热管路(404)和球兜(202)设置数目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4)的下方设置有润滑组件二(5),且润滑组件二(5)的下方连接有下圈(6)。
CN202321513227.7U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 Active CN219993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3227.7U CN219993757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3227.7U CN219993757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3757U true CN219993757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6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13227.7U Active CN219993757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3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93757U (zh) 一种内置双层滑动轨道式轴承盘
CN201106625Y (zh) 一种高速铝箔轧机用止推轴承
CN207178468U (zh) 一种带止推功能的滚针轴承
CN207864436U (zh) 球轴承及其保持架
CN201575067U (zh) 一种带双沟槽轻型保持架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
CN213332052U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游隙调整结构
CN204664189U (zh) 一种密封轮毂齿轮轴承的法兰盘端面结构
WO2021109581A1 (zh) 滚珠保持架及角接触球轴承
CN206785860U (zh) 一种耐磨转盘轴承
CN202690764U (zh) 一种带有储油槽的深沟球轴承
CN204628267U (zh) 一种带油槽的滚动轴承
CN203023278U (zh) 挖掘机行走齿轮箱轴承
CN206190748U (zh) 一种新型圆锥滚子轴承内圈
CN1054819A (zh) 新型推力向心滚动轴承
CN108612766A (zh) 一种角接触齿轮轴承
CN203257888U (zh) 一种带有陶瓷滚珠的新型轴承
CN221033653U (zh) 一种新型高润滑轴承
CN218625058U (zh) 一种替代角接触的轴、径向滚动轴承
CN213088502U (zh) 一种双列厚壁圆锥滚子轴承的减重结构
CN204628295U (zh) 新型轴承
CN207961242U (zh) 一种齿轮滑动轴承齿轮轴结构
CN204716742U (zh) 非致密性含润滑剂陶瓷轴承
CN216278982U (zh) 一种增强载重副轨轴承结构
CN219570614U (zh) 一种自润滑转台轴承
CN213176493U (zh) 一种加强型轧机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