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2164U -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2164U
CN219982164U CN202321314176.5U CN202321314176U CN219982164U CN 219982164 U CN219982164 U CN 219982164U CN 202321314176 U CN202321314176 U CN 202321314176U CN 219982164 U CN219982164 U CN 219982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stock solution
atomizer
subassembly
out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41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伟华
王磊
廖振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41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2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2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2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属于雾化技术领域。雾化器包括储液组件以及雾化组件,所述雾化器中设有气流通道,所述储液组件内设有储液腔,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座、外管、换气件以及雾化芯,所述外管套设在雾化座外,所述外管与雾化座之间设有辅助腔,所述换气件设置辅助腔中,所述雾化芯设置在雾化座中的雾化腔内,所述外管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储液腔中雾化液经进液口供给至雾化芯上,所述辅助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干烧的几率。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发生装置其主要包括雾化器和电源装置,雾化器包括雾化芯,电源装置对雾化芯的发热件供电,使雾化芯的发热件在电驱动下加热雾化液产生气溶胶。
在现有雾化器其结构中,雾化外管套设在内包棉外,雾化外管上开设进液口,储液腔向内包棉供液,雾化器工作后,内包棉中雾化液消耗,气流通道向内包棉内填充空气,内包棉内形成微气道,气流通道中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过内包棉中微气道进入储液腔,储液腔通过进液口向内包棉补充雾化液。而在此循环的过程中,内包棉需要等待储液腔补气以降低雾化腔内外压差才能获得雾化液补给,等待补气的过程中内包棉内储存的雾化液不足且雾化液在不断消耗,内包棉发生干烧的风险较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能够有效降低干烧的几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组件以及雾化组件,所述雾化器中设有气流通道,所述储液组件内设有储液腔,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座、外管、换气件以及雾化芯,所述外管套设在雾化座外,所述外管与雾化座之间设有辅助腔,所述换气件设置辅助腔中,所述雾化芯设置在雾化座中的雾化腔内,所述外管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储液腔中雾化液经进液口供给至雾化芯上,所述辅助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座的侧壁上设有连用于雾化腔和辅助腔之间的连通口。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座的内侧壁与外管的外侧壁之间间隔形成所述辅助腔。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组件的底部设有进气孔,储液组件的顶部设有吸嘴,储液组件中还设有连通吸嘴的通气管,雾化组件安装于储液组件上,雾化腔连通于通气管和进气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密封装配于连通管与雾化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组件包括外壳以及安装于外壳底部开口上的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件以及包裹于发热件上的导液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导液介质为复合导液棉,所述复合导液棉包括耐热层、以及快速导液层。
进一步的,所述换气件具有多孔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所述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器中,包括储液组件以及雾化组件,雾化器中设有可供抽吸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储液组件内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座、外管、换气件以及雾化芯,外管套设在雾化座外,外管与雾化座之间设有辅助腔,换气件设置辅助腔中,雾化芯设置在雾化座中的雾化腔内,外管上开设有进液口,储液腔中雾化液经进液口供给至雾化芯上,其中,辅助腔与气流通道连通。储液腔向换气件供液,换气件将雾化液引导至雾化芯上对雾化芯实现供液,雾化器在工作时,雾化芯中雾化液消耗,换气件向雾化芯补充雾化液,由于辅助腔与气流通道连通,气流通道向换气件内填充空气,换气件内形成微气道,气流通道中的空气在大气压作用下经过换气件内的微气道进入储液腔,储液腔中压力回升、负压减小,通过进液口向换气件补充雾化液,如此动态循环;在此动态循环中,雾化芯从换气件获得雾化液补给,气流通道经过换气件和进液口向储液腔补充空气,回气和补液可同时进行,因此雾化芯无需等待储液腔补气就能直接从换气件获得雾化液补给,使得雾化芯始终有稳定的雾化液供应,从而降低了雾化芯发生干烧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图1中E-E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分解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雾化器。
1、储液组件;11、壳体;111、吸嘴;112、连通管;12、底座;121、进气孔;122、收容槽;13、储液腔;2、雾化组件;21、雾化座;211、雾化腔;212、连通口;22、雾化芯;221、发热件;222、导液介质;23、外管;231、进液口;24、换气件;25、辅助腔;26、密封件;3、气流通道。
20、电源装置;201、外壳;202、电源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或“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的短语出现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并非所有的指代都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10,雾化器10包括储液组件1以及雾化组件2,雾化器10中设有可供抽吸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3,储液组件1内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13,雾化组件2包括雾化座21、外管23、换气件24以及雾化芯22,外管23套设在雾化座21外,外管23与雾化座21之间设有辅助腔25,换气件24设置辅助腔25中,雾化芯22设置在雾化座21中的雾化腔211内,外管23上开设有进液口231,储液腔13中雾化液经进液口231供给至雾化芯22上,其中,辅助腔25与气流通道3连通。储液腔13向换气件24供液,换气件24将雾化液引导至雾化芯22上对雾化芯22实现供液,雾化器10在工作时,雾化芯22中雾化液消耗,换气件24向雾化芯22补充雾化液,由于辅助腔25与气流通道3连通,气流通道3向换气件24内填充空气,换气件24内形成微气道,气流通道3中的空气在大气压作用下经过换气件24内的微气道进入储液腔13,储液腔13中压力回升、负压减小,通过进液口231向换气件24补充雾化液,如此动态循环;在此动态循环中,雾化芯22从换气件24获得雾化液补给,气流通道3经过换气件24和进液口231向储液腔13补充空气,回气和补液可同时进行,因此雾化芯22无需等待储液腔13补气就能直接从换气件24获得雾化液补给,使得雾化芯22始终有稳定的雾化液供应,从而降低了雾化芯22发生干烧的几率。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座21呈圆筒状结构,雾化座21的侧壁上设有连用于雾化腔211和辅助腔25之间的连通口212,以供换气件24上雾化液通过连通口212进入雾化腔211,与雾化芯22中导液介质222接触并实现雾化液的传导。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外管23呈圆筒状结构。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座21的内侧壁与外管23的外侧壁之间间隔形成上述辅助腔25,辅助腔25下端设有开口,并且开口连通气流通道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换气件24具有多孔结构,一方面具有吸液导液的作用,另外可允许空气透过换气件24。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芯22包括发热件221以及包裹于发热件221上的导液介质222,导液介质222通过毛细作用引导雾化液至发热件221上,发热件221加热并将雾化液雾化形成气溶胶,在气流通道3中形成抽吸气流时,使气溶胶随抽吸气流流动并由雾化器100上吸嘴111输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导液介质222为复合导液棉,所述复合导液棉包括耐热层、以及快速导液层,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导液棉包括依次层叠的至少2层耐热层、至少3层快速导液层。另外,换气件24为快速导液层。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储液组件1的底部设有进气孔121,储液组件1的顶部设有吸嘴111,储液组件1中还设有连通吸嘴111的通气管112,雾化组件2安装于储液组件1上,使得雾化腔211连通于通气管112和进气孔121之间,进气孔121、雾化腔211、通气管112和吸嘴111依次相连构成上述气流通道3。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还包括密封件26,密封件26密封装配于连通管112与雾化座21之间。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26可以是硅胶或硅橡胶材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储液组件1上设有收容槽122,外管23至少部分收容并安装到收容槽122中,使雾化组件2与储液组件1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储液组件1包括外壳11以及安装于外壳11底部开口上的底座12,吸嘴111和通气管112一体连接于外壳11上,如图3所示,进气孔121设于底座12上,收容槽122位于底座12上。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2可以是硅胶或硅橡胶材质,或其他具有弹性和密封性的材质,以密封底座12与外管23之间的安装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雾化器10和用于向雾化器10供电的电源装置20。因气溶胶发生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雾化器10的全部技术特征,故其具有与上述雾化器10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装置20包括外壳201、安装于外壳201中的电源支架202,以及安装在电源支架202上的电芯,雾化器10的下端至少部分插入外壳201顶部开口中,使雾化器10与电源装置20连接成整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组件以及雾化组件,所述雾化器中设有气流通道,所述储液组件内设有储液腔,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座、外管、换气件以及雾化芯,所述外管套设在雾化座外,所述外管与雾化座之间设有辅助腔,所述换气件设置辅助腔中,所述雾化芯设置在雾化座中的雾化腔内,所述外管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储液腔中雾化液经进液口供给至雾化芯上,所述辅助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的侧壁上设有连通于雾化腔和辅助腔之间的连通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的内侧壁与外管的外侧壁之间间隔形成所述辅助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组件的底部设有进气孔,储液组件的顶部设有吸嘴,储液组件中还设有连通吸嘴的通气管,雾化组件安装于储液组件上,雾化腔连通于通气管和进气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密封装配于连通管与雾化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组件包括外壳以及安装于外壳底部开口上的底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件以及包裹于发热件上的导液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介质为复合导液棉,所述复合导液棉包括耐热层、以及快速导液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件具有多孔结构。
10.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权利要求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321314176.5U 2023-05-25 2023-05-25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Active CN219982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4176.5U CN219982164U (zh) 2023-05-25 2023-05-25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4176.5U CN219982164U (zh) 2023-05-25 2023-05-25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2164U true CN219982164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9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4176.5U Active CN219982164U (zh) 2023-05-25 2023-05-25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21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47257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216488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01357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458847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99276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95836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281426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2911687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98216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6570073A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34701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5211598A (zh) 一种金属毡雾化芯及其雾化装置
CN2190694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42220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14677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65026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6751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109146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98216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628840U (zh) 发热结构、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CN219982160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719755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753552U (zh) 复合导液构造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088402U (zh) 一种具有内外换气结构的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2021193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