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2162U -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2162U
CN219982162U CN202321293695.8U CN202321293695U CN219982162U CN 219982162 U CN219982162 U CN 219982162U CN 202321293695 U CN202321293695 U CN 202321293695U CN 219982162 U CN219982162 U CN 219982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tomizer
air
liquid storag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36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伟华
马忠余
曾诚
杜尧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36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2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2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2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属于雾化技术领域。雾化器包括储液件、雾化组件以及密封杆,所述雾化器中设有储液腔、气流通道以及回气通道,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主体以及雾化芯,所述雾化主体内部设置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芯设置于雾化腔中,所述回气通道连通于储液腔和气流通道之间,所述雾化主体上还设有连通于储液腔与雾化腔之间的导液口,所述密封杆能够插接于雾化器中,以封堵所述雾化器上的吸嘴和进气口。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能够解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干烧,和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的漏液问题。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发生装置其主要包括雾化器和电源装置,雾化器包括雾化芯,电源装置对雾化芯的发热件供电,使雾化芯的发热件在电驱动下加热雾化液产生气溶胶。
现有气溶胶发生装置中,设计有独立回气结构,以保证回气及导液的顺畅性,其存在的问题是,当储液介质流通阻力过小或储液腔内外压差较大(在高空低压运输或高温情况下储存)时,容易引起漏液及飞液现象。
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以解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干烧,和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的漏液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件、雾化组件以及密封杆,所述雾化器中设有储液腔、气流通道以及回气通道,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主体以及雾化芯,所述雾化主体内部设置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中,所述回气通道连通于所述储液腔和所述气流通道之间,所述雾化主体上还设有连通于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的导液口,所述密封杆能够插接于所述雾化器中,以封堵所述雾化器上的所述气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主体包括第一支架以及安装到第一支架下端的第二支架,所述导液口位于第一支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内部中空形成所述雾化腔。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件上设有安装槽一,所述第二支架至少部分收容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一中,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壁上设有回气槽,所述回气槽与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围合构成所述回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回气槽呈迂回折弯结构,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回气槽相通的进气槽,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回气槽相通的出气槽,所述进气槽靠近并连通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出气槽靠近并连通所述储液腔。
进一步的,所述回气槽的截面积为0.04至0.4mm2,长度为10至6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的外壁上套设有挡圈,所述挡圈夹设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安装槽一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二,所述密封件二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件内中空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储液件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储液件的顶部设有吸嘴,所述储液件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吸嘴的通气管,所述雾化组件安装于所述储液件上,所述雾化腔连通于所述通气管和所述进气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杆包括杆一以及设置于杆一一端的杆二,杆二为导电材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所述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器中,雾化器包括储液件、雾化组件以及密封杆,雾化器中设有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供抽吸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以及回气通道,雾化组件包括雾化主体以及雾化芯,雾化主体内部设置有雾化腔,雾化芯设置于雾化腔中,雾化芯用于将雾化液加热并雾化形成气溶胶,回气通道连通于储液腔和气流通道之间,雾化主体上还设有连通于储液腔与雾化腔之间的导液口,密封杆能够插接于雾化器中,以封堵雾化器上的吸嘴和进气口,从而将雾化组件与外界隔绝,防止在高空运输时受较低环境压力的影响,或高温时储液腔中压力升高,导致雾化液突破雾化组件从吸嘴和/或进气口泄漏。另外,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雾化器中形成顺序经过气流通道、回气通道和储液腔的补气路径;补气路径使得在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消耗减少时,对储液腔实现补气,使得向雾化芯的供液顺畅、充分,防止因对雾化芯的供液不足而出现干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纵剖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架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架与底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与密封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0、雾化器。
1、储液件;11、外壳;111、吸嘴;112、通气管;12、底座;121、安装槽一;122、进气口;123、密封筋;13、储液腔;2、雾化组件;211、第一支架;212、第二支架;213、雾化腔;214、导液口;221、发热件;222、导液介质;23、密封件一;24、密封件二;241、安装槽三;25、挡圈;3、气流通道;4、回气通道;41、回气槽;42、进气槽;43、出气槽;5、密封杆;51、杆一;52、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或“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的短语出现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并非所有的指代都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100,雾化器100包括储液件1、雾化组件2以及密封杆5,雾化器100中设有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13、供抽吸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3以及回气通道4,雾化组件2包括雾化主体21以及雾化芯22,雾化主体21内部设置有雾化腔213,雾化芯22设置于雾化腔213中,雾化芯22用于将雾化液加热并雾化形成气溶胶,回气通道4连通于储液腔13和气流通道3之间,雾化主体21上还设有连通于储液腔13与雾化腔213之间的导液口214,密封杆5能够插接于雾化器100中,以封堵雾化器100上的吸嘴111和进气口122,从而将雾化组件2与外界隔绝,防止在高空运输时受较低环境压力的影响,或高温时储液腔13中压力升高,导致雾化液突破雾化组件2从吸嘴111和/或进气口122泄漏。另外,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雾化器100中形成顺序经过气流通道3、回气通道4和储液腔13的补气路径;补气路径使得在储液腔13内的雾化液消耗减少时,对储液腔13实现补气,使得向雾化芯22的供液顺畅、充分,防止因对雾化芯22的供液不足而出现干烧。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主体21包括第一支架211以及安装到第一支架211下端的第二支架212,导液口214位于第一支架211的侧壁上,第二支架211的内部中空形成雾化腔213。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1呈圆筒状结构。在储液腔13中的雾化液可通过导液口214进入倒雾化芯22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还包括密封件一23,密封件一23位于雾化主体21上端,密封件一23密封于储液件1上通气管112和第一支架211之间。从而通过密封件一23密封第一支架211和通气管112之间的安装间隙,防止正常使用时储液腔13中雾化液外漏到气流通道3。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12的内部设有通气孔215,通气孔215连通雾化腔213,通气孔215用于将空气引入到雾化腔215中。另外,雾化组件2还包括密封件二24,密封件二24连接在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12之间,以密封第一支架211与第二支架212之间的间隙,具体的,第二支架212上端设有安装槽二2121,密封件二24至少部分收容并安装到安装槽二2121中,密封件二24的上端对应第一支架211设有安装槽三241,第一支架211的下端插接于安装槽三241中,使得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12装配连接成整体,并且第二支架212中的通气孔215与第一支架211中的雾化腔213连接相通。
由于储液腔13中雾化液的消耗会引起储液腔13内部形成负压,从而不利于雾化液流向雾化芯22,且向雾化芯22中导液介质222在润湿的情况下,空气流通阻力大,气流通道3内的空气很难透过导液介质222进入到储液腔13,所以独立设计的回气通道4能够不受雾化芯22供液的阻碍而易于向储液腔13内输送空气,从而稳定储液腔13内的压力,保证雾化芯22的供液顺畅。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件1上设有安装槽一121,第二支架212至少部分收容并安装在安装槽一121中,回气通道4形成于第二支架212和安装槽一121之间,第二支架212的外侧壁上设有回气槽41,回气槽41与安装槽一121的内侧壁围合构成上述回气通道4;回气通道4连通储液腔13的底部,这样利用储液腔13中的雾化液与回气通道4中的空气接触的表面形成的表面张力对回气通道4进行液封,可根据储液腔13与气流通道3间的压力差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维持储液腔13与气流通道3间压差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储液腔13中雾化液可顺畅流出到雾化芯22上,保证供液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回气通道4连通储液腔13的底部,可以防止液位下降时过早出现储液腔13内空气部分直接连通气流通道3,使该压差被平衡,雾化液在重力作用下,从气流通道3流出,发生漏液现象。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回气槽41呈迂回折弯结构,第二支架212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回气槽41相通的进气槽42,第二支架21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回气槽41相通的出气槽43,进气槽42靠近并连通气流通道3,出气槽43靠近并连通储液腔13;回气槽41迂回折弯结构的设计延长路径从而控制气流流动阻力,由于气液界面存在表面张力,在相同正压情况下,气液接触面越小,气体越难突破该张力进入到储液腔13内,同时也防止储液腔13内部的液体进入回气通道4,所以通过控制回气槽41的尺寸及出气槽43的尺寸则可以控制回气通道4的回气阻力,从而可以控制储液腔13的内部压力大小;当回气槽41和出气槽43的尺寸设计不合理造成回气阻力过大,则储液腔13内部负压过大,容易引起输油不畅进而使雾化芯22干烧,如果尺寸设计不合理造成回气阻力过小,则雾化液易在重力作用下外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回气槽41的截面积为0.04至0.4mm2,长度为10至60mm,优选的截面积为0.09至0.12mm2,优选的长度为30至40mm;出气槽43的截面积为0.04至40mm2,优选的截面积为0.09至0.16mm2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回气槽41可以是U型、V型、C型或S型结构。
如图5和图8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12的外壁上套设有挡圈25,挡圈25夹设于第二支架212和底座12上的安装槽一121之间,使回气槽41与挡圈25和底座12围合构成上述回气通道4,防止因底座12变形而堵塞回气通道4,可以理解的是,挡圈25也可以被省略。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芯22包括发热件221以及包裹于发热件221上的导液介质222,导液介质222通过毛细作用引导雾化液至发热件221上,发热件221加热并将雾化液雾化形成气溶胶,在气流通道3中形成抽吸气流时,使气溶胶随抽吸气流流动并由雾化器100上吸嘴111输出。
如图1至3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件1内中空形成上述储液腔13,储液件1的底部设有进气口122,储液件1的顶部设有吸嘴111,储液件1上还设有连通吸嘴111的通气管112,雾化组件2安装于储液件1上,使得雾化腔213连通于通气管112和进气口122之间,进气口122、通气孔215、雾化腔213、通气管112和吸嘴111依次相连构成上述气流通道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件1包括外壳11以及安装于外壳11底部开口上的底座12,吸嘴111和通气管112一体连接于外壳11上,进气口122设于底座12上,如图8所示,底座12上还设有安装槽一121,第三支架213的下端插设于安装槽一121上,以使雾化组件2定位于底座12上,同时密封安装槽一121的内壁和第三支架213外壁之间的间隙。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2可以是硅胶或硅橡胶材质,或其他具有弹性和密封性的材质。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2的外周壁上设有密封筋123,通过底座12上密封筋123与外壳11的内周壁配合密封防止漏液。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杆5包括杆一51以及设置于杆一51一端的杆二52,杆二52为导电材质,从而在密封杆5插入雾化器100上时,杆二52与雾化芯22中发热件221接触实现短路,配合气溶胶生成装置具有的短路保护程序起到断电的作用,防止运输和储存时雾化器100误启动,同时杆二52还与底座12上的进气口122密封配合。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杆一51和杆二52一体注塑成型。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杆5上设有密封圈,在密封杆5插入雾化器100上时,密封圈与吸嘴111内腔密封配合;密封杆5还与密封件二24密封配合,回气通道4的进气槽42位于密封件二24的下方,防止雾化液外漏至回气通道4将进气槽42堵塞,使回气不畅,从而影响供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雾化器100和用于向雾化器100供电的电源装置(图未示)。因气溶胶发生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雾化器100的全部技术特征,故其具有与上述雾化器100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件、雾化组件以及密封杆,所述雾化器中设有储液腔、气流通道以及回气通道,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主体以及雾化芯,所述雾化主体内部设置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中,所述回气通道连通于所述储液腔和所述气流通道之间,所述雾化主体上还设有连通于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的导液口,所述密封杆能够插接于所述雾化器中,以封堵所述雾化器上的所述气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包括第一支架以及安装到第一支架下端的第二支架,所述导液口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内部中空形成所述雾化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件上设有安装槽一,所述第二支架至少部分收容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一中,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壁上设有回气槽,所述回气槽与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围合构成所述回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槽呈迂回折弯结构,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回气槽相通的进气槽,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回气槽相通的出气槽,所述进气槽靠近并连通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出气槽靠近并连通所述储液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槽的截面积为0.04至0.4mm2,长度为10至6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外壁上套设有挡圈,所述挡圈夹设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安装槽一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二,所述密封件二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件内中空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储液件的底部设有设有进气口,所述储液件的顶部设有吸嘴,所述储液件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吸嘴的通气管,所述雾化组件安装于所述储液件上,所述雾化腔连通于所述通气管和所述进气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杆包括杆一以及设置于杆一一端的杆二,杆二为导电材质。
10.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321293695.8U 2023-05-25 2023-05-25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Active CN219982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3695.8U CN219982162U (zh) 2023-05-25 2023-05-25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3695.8U CN219982162U (zh) 2023-05-25 2023-05-25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2162U true CN219982162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20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3695.8U Active CN219982162U (zh) 2023-05-25 2023-05-25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21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4694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746937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075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1746950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771494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4702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98216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3208176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68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6711886A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885110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381985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20109146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982163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0694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42220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6751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982152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645054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90629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982160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64505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98216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6548674A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65026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