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9866U - 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9866U
CN219969866U CN202321069304.4U CN202321069304U CN219969866U CN 219969866 U CN219969866 U CN 219969866U CN 202321069304 U CN202321069304 U CN 202321069304U CN 219969866 U CN219969866 U CN 219969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ctric bicycle
seat frame
backsea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93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Xiaoguo Trav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Xiaoguo Trav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Xiaoguo Trav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Xiaoguo Trav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93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9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9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9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包括后座本体,所述后座本体底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设置有底侧板一,所述底侧板一一侧铰接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端安装有轴承一;所述安装架顶部安装有底侧板二,所述底侧板二一侧铰接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顶端铰接安装有顶侧板,所述顶侧板顶端设置有座椅框架,此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具有提高电动自行车乘坐的舒适性的同时,通过车体与地面发生颠簸和振动而产生的动能,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加热组件的多个摩擦筒对多个加热棒进行同时加热,并产生热传导,达到对加热垫的加热效果,无需用电,节能性好,稳定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目前,电动车已经在中国十分的普及,其由于充电方便,操作简单,已经替代了自行车在人们的地位。
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1、后座是电动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载人或者载物,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后座大多由铝合金或者不锈钢构成,当电动自行车行驶中产生振动或者在比较颠簸的道路的时候,传统的自行车后架不能起到减震作用,给后座上的乘员带来非常不好的感受;
2、由于在偏北方的寒冷地区,在冬天车辆行驶时,电动自行车后座会异常冰冷,在久坐之下,会感觉冰凉,即使使用了海绵垫,但是由于温度较低,甚至到达了目的地后,座椅垫都没有被焐热,使后排的乘客的屁股产生冰凉感,严重的还会产生冻疮,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感和舒适性。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包括后座本体,所述后座本体底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设置有底侧板一,所述底侧板一一侧铰接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端安装有轴承一;
所述安装架顶部安装有底侧板二,所述底侧板二一侧铰接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顶端铰接安装有顶侧板,所述顶侧板顶端设置有座椅框架,所述座椅框架顶部安装有加热垫;及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座椅框架内侧;及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座椅框架内侧及加热垫内壁,并与加热垫内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轴承一安装在座椅框架一侧外表面,所述减震器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活动板的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所述活动板分为两组交叉安装在座椅框架及安装架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安装有轴承二,所述轴承二设置在座椅框架一侧内壁,所述转轴外表面套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一侧滑动设置有限位座。
优选的,所述转轴端部分别通过轴承一和轴承二与座椅框架内壁转动连接,转轴一端安装在所述活动板的一侧,所述限位座安装在座椅框架顶部内壁。
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设置为环形,所述加热棒底部两端安装有限位套环,所述加热棒底部中间套接有摩擦筒,所述摩擦筒内侧设置有若干组内摩擦条,所述摩擦筒中部外表面套接有齿轮二。
优选的,所述加热棒的数量设置为多组,多组所述加热棒分别插接在座椅框架顶部内侧和加热垫的内部,所述加热棒与加热垫的内部紧密贴合,若干组所述内摩擦条环形阵列式安装在摩擦筒内侧。
优选的,所述内摩擦条外表面与加热棒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加热棒的材质设置为铜,所述内摩擦条的材质设置为高锰钢,所述内摩擦条外表面做磨砂处理,所述摩擦筒端部与限位套环内侧抵接,并可以在限位套环内侧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座椅框架在安装架顶部进行上下运动并通过斜向安装的减震器进行减震和缓冲,提高电动自行车乘坐的舒适性的同时提升稳定性;
2、通过车体与地面发生颠簸和振动而产生的动能,对动能进行直接利用,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加热组件的多个摩擦筒对多个加热棒进行同时加热,并产生热传导,达到对加热垫的加热效果,无需用电,节能性好,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座本体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座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摩擦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座本体;10、安装架;11、底侧板一;12、活动板;13、轴承一;14、底侧板二;15、减震器;16、顶侧板;17、座椅框架;18、加热垫;2、传动机构;20、转轴;21、轴承二;22、齿轮一;23、齿条;24、限位座;3、加热组件;30、加热棒;31、限位套环;32、摩擦筒;33、内摩擦条;34、齿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包括后座本体1,后座本体1底端安装有安装架10,安装架10顶部设置有底侧板一11,底侧板一11一侧铰接安装有活动板12,活动板12顶端安装有轴承一13;
安装架10顶部安装有底侧板二14,底侧板二14一侧铰接安装有减震器15,减震器15顶端铰接安装有顶侧板16,顶侧板16顶端设置有座椅框架17,座椅框架17顶部安装有加热垫18;及
传动机构2,传动机构2安装在座椅框架17内侧;及
加热组件3,加热组件3设置在座椅框架17内侧及加热垫18内壁,并与加热垫18内壁紧密贴合。
更进一步的,轴承一13安装在座椅框架17一侧外表面,减震器15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活动板12的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活动板12分为两组交叉安装在座椅框架17及安装架10的一侧,活动板12和减震器15均为斜向40度设置,在实时使用中,当车辆在行驶时,座椅框架17通过铰接连接的活动板12在上下活动中对座椅框架17与安装架10之间进行限位,两组减震器15斜向通过底侧板二14和顶侧板16与座椅框架17与安装架10之间产生转动,座椅框架17在安装架10顶部进行上下运动并通过减震器15进行减震和缓冲,提高电动自行车乘坐的舒适性,同时四组活动板12分为两组交叉安装在座椅框架17及安装架10的一侧,左右侧两组的活动板12与座椅框架17和减震器15与活动板12之间均可以理解为一个可转动的三角形,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座椅框架17和安装架10之间运动时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传动机构2包括有转轴20,转轴20端部安装有轴承二21,轴承二21设置在座椅框架17一侧内壁,转轴20外表面套接有齿轮一22,齿轮一22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23,齿条23一侧滑动设置有限位座24,转轴20端部分别通过轴承一13和轴承二21与座椅框架17内壁转动连接,转轴20一端安装在活动板12的一侧,限位座24安装在座椅框架17顶部内壁,加热组件3包括有加热棒30,加热棒30设置为环形,加热棒30底部两端安装有限位套环31,加热棒30底部中间套接有摩擦筒32,摩擦筒32内侧设置有若干组内摩擦条33,摩擦筒32中部外表面套接有齿轮二34,在实时使用中,当舒适性得到提升的同时,通过活动板12通过限位时顶端与座椅框架17之间会发生左右的旋转,此时带动转轴20转动齿轮一22,齿轮一22带动顶部的齿条23在限位座24内侧进行左右移动,随后齿条23会带动多组齿轮二34一起联动,在齿轮二34转动时,带动摩擦筒32在加热棒30表面进行转动,限位套环31在两侧进行限位,做过磨砂处理的内摩擦条33与加热棒30外表面发生摩擦,通过将摩擦力产生的热量,通过加热棒30自身热传导至加热棒30的上方加热垫18中,加热垫18的材质设置为导热硅胶,提高加热垫18的导热性,此时多组对加热棒30同时对加热垫18进行加热,在后座本体1进行减震和缓冲的同时,对座椅框架17及加热垫18进行加热,加热垫18加热的同时也会热量传递给座椅框架17,以达到乘客身体在长久的乘坐下,与加热垫18长时间接触感受到加热垫18的热量,提高后排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更进一步的,加热棒30的数量设置为多组,多组加热棒30分别插接在座椅框架17顶部内侧和加热垫18的内部,加热棒30与加热垫18的内部紧密贴合,若干组内摩擦条33环形阵列式安装在摩擦筒32内侧,内摩擦条33外表面与加热棒30外表面紧密贴合,加热棒30的材质设置为铜,内摩擦条33的材质设置为高锰钢,内摩擦条33外表面做磨砂处理,摩擦筒32端部与限位套环31内侧抵接,并可以在限位套环31内侧转动,在实时使用中,有利于提高对铜材质的加热棒30的摩擦面积,使得加热棒30可以快速升温,铜的导热性能好,而高锰钢的耐磨性强,所以在提高加热速度的同时,提高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包括后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本体(1)底端安装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顶部设置有底侧板一(11),所述底侧板一(11)一侧铰接安装有活动板(12),所述活动板(12)顶端安装有轴承一(13);所述安装架(10)顶部安装有底侧板二(14),所述底侧板二(14)一侧铰接安装有减震器(15),所述减震器(15)顶端铰接安装有顶侧板(16),所述顶侧板(16)顶端设置有座椅框架(17),所述座椅框架(17)顶部安装有加热垫(18);及传动机构(2),所述传动机构(2)安装在座椅框架(17)内侧;及加热组件(3),所述加热组件(3)设置在座椅框架(17)内侧及加热垫(18)内壁,并与加热垫(18)内壁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一(13)安装在座椅框架(17)一侧外表面,所述减震器(15)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活动板(12)的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所述活动板(12)分为两组交叉安装在座椅框架(17)及安装架(1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有转轴(20),所述转轴(20)端部安装有轴承二(21),所述轴承二(21)设置在座椅框架(17)一侧内壁,所述转轴(20)外表面套接有齿轮一(22),所述齿轮一(22)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23),所述齿条(23)一侧滑动设置有限位座(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端部分别通过轴承一(13)和轴承二(21)与座椅框架(17)内壁转动连接,转轴(20)一端安装在所述活动板(12)的一侧,所述限位座(24)安装在座椅框架(17)顶部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3)包括有加热棒(30),所述加热棒(30)设置为环形,所述加热棒(30)底部两端安装有限位套环(31),所述加热棒(30)底部中间套接有摩擦筒(32),所述摩擦筒(32)内侧设置有若干组内摩擦条(33),所述摩擦筒(32)中部外表面套接有齿轮二(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30)的数量设置为多组,多组所述加热棒(30)分别插接在座椅框架(17)顶部内侧和加热垫(18)的内部,所述加热棒(30)与加热垫(18)的内部紧密贴合,若干组所述内摩擦条(33)环形阵列式安装在摩擦筒(32)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摩擦条(33)外表面与加热棒(30)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加热棒(30)的材质设置为铜,所述内摩擦条(33)的材质设置为高锰钢,所述内摩擦条(33)外表面做磨砂处理,所述摩擦筒(32)端部与限位套环(31)内侧抵接,并可以在限位套环(31)内侧转动。
CN202321069304.4U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 Active CN219969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9304.4U CN219969866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9304.4U CN219969866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9866U true CN219969866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5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9304.4U Active CN219969866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9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55876A1 (zh) 一种将频率共振应用于汽车动能发电的方法和结构
CN219969866U (zh) 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电动自行车后座
CN212860995U (zh) 一种电动车纵向减震悬挂机构
CN205108994U (zh) 全自动越野滑板
CN103523142A (zh) 一种倒置式摩托车前减震器
CN206733991U (zh) 滚珠丝杠式电磁悬架装置
CN211641917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汽车减震座椅
CN209012312U (zh) 一种变刚度汽车扭杆弹簧
CN209852013U (zh) 一种高尔夫球车用新型后悬挂结构
CN201205971Y (zh) 休闲健身四轮电动车
CN207825867U (zh) 一种变惯性车辆被动悬架能量吸收器
CN204688253U (zh) 一种双轴后独轮驱动电动汽车
CN11467061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辅助减震装置
CN211512529U (zh) 一种甩脂机的摆动机构
CN207140771U (zh) 一种简易抗震电动车
CN203496597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后减震机构
CN219938121U (zh) 一种单向旋转的丝杠变结构振动能量回收装置
CN2889881Y (zh) 自行车重力助动机构
CN210912745U (zh) 一种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
CN201545144U (zh) 一种三轮车前减震装置
CN218929125U (zh) 一种线控底盘的分布式驱动悬挂系统
CN203283000U (zh) 高尔夫观光车后悬挂系统
CN213473426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转向机构
CN220996582U (zh) 一种带有减震后座的自行车
CN219505839U (zh) 一种双重减震型汽车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