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6217U - 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6217U
CN219966217U CN202223380295.9U CN202223380295U CN219966217U CN 219966217 U CN219966217 U CN 219966217U CN 202223380295 U CN202223380295 U CN 202223380295U CN 219966217 U CN219966217 U CN 219966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bench
motor
sliding
copper sleeve
corrugated 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802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ida 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ida Pi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ida Pi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ida Pi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802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6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6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6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属于压铆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滑移机构、进料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滑移机构上设有对铜套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在所述滑移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的辅助下,通过所述夹紧机构和所述进料机构的配合,实现波纹管和铜套的压铆。本实用新型的压铆机可以实现波纹软管和铜套间的精准压铆,避免波纹软管和铜套压铆时发生偏移,导致压铆精度降低,波纹软管发生破损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
背景技术
波纹软管在生产时,需要通过压铆机将筒环压铆在波纹软管的端口处,以保证波纹软管的后续连接使用,但现有的压铆机在进行铜套和波纹软管的压铆时,经常发生波纹软管偏移,导致波纹软管和铜套间产生偏差,压铆精度降低的情况,当波纹软管和铜套间定位降低后,再进行压铆时易发生波纹软管破损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它可以实现波纹软管和铜套间的精准压铆,避免波纹软管和铜套压铆时发生偏移,导致压铆精度降低,波纹软管发生破损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滑移机构、进料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滑移机构上设有对铜套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在所述滑移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的辅助下,通过所述夹紧机构和所述进料机构的配合,实现波纹管和铜套的压铆。
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机构的数量为四个,两个所述进料机构关于所述工作台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设置,四个所述限位机构两两一组,两组所述限位机构关于所述工作台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移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贯穿所述滑块的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远离所述工作台中心线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工作台连接的第二电机座,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所述夹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安置板,所述安置板上开设有三个弧形槽,每个所述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抵接板,所述安置板远离所述工作台中心线的一侧端面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三个所述抵接板抵接,所述液压缸远离所述安置板的一侧设有油缸,所述油缸内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设有贯穿所述推板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滑块间设有第一电机座。
优选的,三个抵接板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置板朝向所述工作台中心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朝向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上套设有滚筒,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工作台中心线的一侧设有两个挡板。
优选的,所述滚筒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上的圆柱段和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圆柱段外周侧的若干三角段,每个所述三角段上沿所述滚筒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限位筒。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进料机构和夹紧机构的设置,在辅助机构和滑移机构的辅助下,一方面实现了波纹软管和铜套间的自动压铆工作,另一方面避免了筒环和波纹软管时发生偏移,保证了波纹软管和铜套间的精准定位。
2、通过进料机构的设置,进料机构的滚筒可将波纹软管进行压缩,减小波纹间的距离,提高了波纹软管的稳定性,避免了波纹软管在于筒环压铆时发生破损的情况。
3、通过在进料机构滚筒三角段上卡槽的设置,保证了滚筒三角段与波纹软管间的有效接触,进而保证了波纹软管纹路间的稳定压缩。
4、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保证了波纹软管在工作台上的稳定放置,避免了波纹软管在压铆时发生偏移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波纹软管和筒环间的精准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方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工作台;11、滑槽;12、滑块;13、安置板;14、弧形槽;15、抵接板;16、液压缸;17、油缸;18、第一丝杠;19、推板;20、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座;22、第二丝杠;23、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座;25、挡板;26、支架;27、第三电机;28、滚筒;29、转轴;30、限位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的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包括工作台10,工作台10上沿工作台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滑移机构、进料机构和限位机构,滑移机构上设有对铜套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在滑移机构和限位机构的辅助下,通过夹紧机构和进料机构的配合,实现波纹管和铜套的压铆。
在本实施例中,进料机构的数量为两个,限位机构的数量为四个,两个进料机构关于工作台10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设置,四个限位机构两两一组,两组限位机构关于工作台10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设置。
滑移机构包括开设在工作台10上的滑槽11,滑槽11沿工作台10的长度方向设置,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上设有贯穿滑块12的第二丝杠22,第二丝杠22远离工作台10中心线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的下方设有与工作台10连接的第二电机座24,滑块12远离工作台10的一侧设有夹紧机构。
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滑块12上的安置板13,安置板13上开设有三个弧形槽14,每个弧形槽14内滑动连接有抵接板15,安置板13远离工作台10中心线的一侧端面设有液压缸,液压缸16的活塞杆与三个抵接板15抵接,液压缸16远离安置板13的一侧设有油缸17,油缸17内滑动连接有推板19,推板19上设有贯穿推板19的第一丝杠18,第一丝杠18远离液压缸16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20,第一电机20与滑块12间设有第一电机座21。
进一步的,三个抵接板15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位于安置板13朝向工作台10中心线的一侧。
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上的支架26,支架26朝向工作台10的一侧设有第三电机27,第三电机27的输出端上套设有滚筒28,支架26靠近工作台10中心线的一侧设有两个挡板25。
进一步的,滚筒28包括套设在第三电机27输出端上的圆柱段和等间距设置在圆柱段外周侧的若干三角段,每个三角段上沿滚筒28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卡槽。
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上的转轴29,转轴29上套设有限位筒30。
进行波纹软管和铜套的压铆前,将铜套套设在三个抵接板15间,启动第一电机20,第一电机20通过带动第一丝杠18控制推板19在油缸17内向靠近液压缸16的方向移动,推板19将油缸17内的液压油推送至液压缸16内,控制液压缸16活塞杆将三个抵接板15扩张至与铜套的内壁接触,将铜套进行支撑;
将波纹软管经四个限位组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并使波纹软管的端口与挡板25抵接,启动进料机构的两个第三电机27,第三电机27电动滚筒28进行转动,滚筒28转动时通过三角段与波纹软管的纹路接触,并将波纹软管进行挤压,使波纹软管靠近挡板25的部分处于贴合的压缩状态;
待波纹软管安装完毕后,启动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通过第二丝杠22控制夹紧机构的滑块12向靠近波纹软管的方向移动,从而完成波纹软管和铜套的压铆工作。
通过进料机构和夹紧机构的设置,在辅助机构和滑移机构的辅助下,一方面实现了波纹软管和铜套间的自动压铆工作,另一方面避免了筒环和波纹软管时发生偏移,保证了波纹软管和铜套间的精准定位。
通过进料机构的设置,进料机构的滚筒28可将波纹软管进行压缩,减小波纹间的距离,提高了波纹软管的稳定性,避免了波纹软管在于筒环压铆时发生破损的情况。
通过在进料机构滚筒28三角段上卡槽的设置,保证了滚筒28三角段与波纹软管间的有效接触,进而保证了波纹软管纹路间的稳定压缩。
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保证了波纹软管在工作台10上的稳定放置,避免了波纹软管在压铆时发生偏移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波纹软管和筒环间的精准定位。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包括工作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上沿工作台(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滑移机构、进料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滑移机构上设有对铜套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在所述滑移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的辅助下,通过所述夹紧机构和所述进料机构的配合,实现波纹管和铜套的压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机构的数量为四个,两个所述进料机构关于所述工作台(10)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设置,四个所述限位机构两两一组,两组所述限位机构关于所述工作台(10)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工作台(10)上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沿所述工作台(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上设有贯穿所述滑块(12)的第二丝杠(22),所述第二丝杠(22)远离所述工作台(10)中心线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工作台(10)连接的第二电机座(24),所述滑块(12)远离所述工作台(10)的一侧设有所述夹紧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块(12)上的安置板(13),所述安置板(13)上开设有三个弧形槽(14),每个所述弧形槽(14)内滑动连接有抵接板(15),所述安置板(13)远离所述工作台(10)中心线的一侧端面设有液压缸,液压缸(16)的活塞杆与三个所述抵接板(15)抵接,所述液压缸(16)远离所述安置板(13)的一侧设有油缸(17),所述油缸(17)内滑动连接有推板(19),所述推板(19)上设有贯穿所述推板(19)的第一丝杠(18),所述第一丝杠(18)远离所述液压缸(16)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20),所述第一电机(20)与所述滑块(12)间设有第一电机座(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抵接板(15)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置板(13)朝向所述工作台(10)中心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上的支架(26),所述支架(26)朝向所述工作台(10)的一侧设有第三电机(27),所述第三电机(27)的输出端上套设有滚筒(28),所述支架(26)靠近所述工作台(10)中心线的一侧设有两个挡板(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28)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三电机(27)输出端上的圆柱段和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圆柱段外周侧的若干三角段,每个所述三角段上沿所述滚筒(28)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上的转轴(29),所述转轴(29)上套设有限位筒(30)。
CN202223380295.9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 Active CN219966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80295.9U CN219966217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80295.9U CN219966217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6217U true CN219966217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7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80295.9U Active CN219966217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6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6178A (zh) 一种定向管铣方框装置
CN219966217U (zh) 一种波纹软管用铜套压铆机
CN206169709U (zh) 一种加工曲轴键槽的快装夹具
CN112893659B (zh) 拉索导向管接头组件铆压机
CN101972788A (zh) 一种辊轮旋压液压推挤式冷拔钢管用制头机
CN112247494A (zh) 封堵管卡优化方法、制作装置及工艺
CN217343398U (zh) 一种轴承生产用冷辗机
CN114683042B (zh) 一种电机定子铁心叠压成型装置及方法
CN218032588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快速润滑装置
CN114986126B (zh) 一种压缩机转子生产用的加工设备
CN217019251U (zh) 新型的钢材焊接生产加工装置
JPWO2008050523A1 (ja) ステムスライド装置
CN201791763U (zh) 一种辊轮旋压液压推挤式冷拔钢管用制头机
CN213891332U (zh) 用于夹持液压胶管的双气爪组件
CN213259257U (zh) 一种轻便快捷的发动机凸轮轴瓦拆装工具
CN211840953U (zh) 套管机的成型机构
CN112140054A (zh) 一种轻便快捷的发动机凸轮轴瓦拆装工具
CN108340144B (zh) 一种曲轴半圆键和圆柱销同步自动安装设备
CN220560097U (zh) 一种传动轴花键成形装置
CN217192240U (zh) 一种2d弯线机的送料机构
CN22171544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冲孔设备
CN219074917U (zh) 一种用于活塞环外圆面加工的装夹机构
RU220162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сборки эластомерного поглощающего аппарата
CN213515435U (zh) 一种手工弯管以及弯管尺寸检测工装
CN221435545U (zh) 一种微型可携带式扣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