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8447U - 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8447U
CN219898447U CN202320727639.4U CN202320727639U CN219898447U CN 219898447 U CN219898447 U CN 219898447U CN 202320727639 U CN202320727639 U CN 202320727639U CN 219898447 U CN219898447 U CN 219898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achine
crushing
tape machine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276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泽俊
张齐
孙怀涛
冯继松
李华军
张良宏
刘涛
范道荣
崔艳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276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8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8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8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包括喂料模块、破碎模块、筛分模块、收尘模块、输送模块,喂料模块位于破碎模块上游,破碎模块集中布置在一个密闭箱体内,将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和除铁;破碎模块出料口与筛分模块进料口连接,筛分模块的粗料出口与喂料模块进料口连接,中粗料出口通过中粗料胶带机连接一堆存场地,中细料出口通过中细料胶带机连接另一堆存场地,细料出口通过细料胶带机连接又一堆存场地;收尘模块集中布置在一个密闭箱体内,将喂料模块和破碎模块内粉尘收集后再输送至筛分模块。本实用新型进行模块化处理,方便运输组装拆卸,能分离出骨料、钢筋、轻物质,产品合格率高、粉尘排放浓度低、噪音低、能耗低。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场处置是建筑垃圾处置的一个重要方式,具有灵活性、可移动、适应性强等特点,尤其适合对存量建筑垃圾的处理。常见的现场处置方式为移动式破碎站。移动式建筑处理站一般包括移动式破碎工作站、移动式筛分工作站及配套的上料、倒料机具。设备可以灵活移动,靠近拆除施工现场,运输成本低。
常规的移动式破碎站对成分简单的建筑垃圾处理效果比较好,对成分复杂的建筑垃圾处理效果较差。处理过程中会有扬尘现象,需要装备喷淋设备;工作时的噪声大;成套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
常规的集装箱式建筑垃圾处置设备受集装箱的标准尺寸影响,对设备的外形大小限制很严;且受集装箱凸起的角柱、角件影响,集装箱与集装箱之间搭接的部分接触面积小且空隙大,系统搭接的稳固性和密闭性存在一定损失。
因此,基于现有的移动式破碎站效率低、效果差、扬尘大、噪声大、造价高、适应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将破碎机、筛分机、风选机、收尘器等设备布置在密闭箱体内,进行模块化处理,能适应不同的场地,不需要专门的土建基础,各个模块可以方便快捷地组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生产线,大幅度缩短工期,显著减少粉尘排放和降低噪音的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该系统为一种适用于干法生产的系统,并且将喂料斗、破碎机、筛分机、风选机、收尘器等设备布置在密闭箱体内,进行模块化处理,不需要专门的土建基础,同时大幅度减少设备的组装和安装工作量,可在三天内完成全部安装工作;模块齐全,从原料进料到产品出料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钢筋排除率≥98%,再生粗骨料的成品含杂率≤0.5%,产品粒度合格率100%;整个系统布置在箱体内,密闭性好,噪音排放小于65分贝,粉尘排放浓度≤10mg/Nm3;通过调整输送单元各条胶带机的布置方向,可以适应不同的场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包括喂料模块、破碎模块、筛分模块、收尘模块、输送模块,所述输送模块包括用于将物料进行转运的胶带机;
所述喂料模块位于破碎模块的上游,所述喂料模块的出料口与破碎模块的进料口直接连接,所述破碎模块集中布置在一个密闭箱体内,所述破碎模块内设置有破碎机和除铁器,将进入破碎模块的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和除铁;所述破碎模块的出料口通过出料胶带机与筛分模块的进料口连接,将除铁后的物料送至筛分模块筛分;
所述筛分模块的粗料出口通过返料胶带机与喂料模块的进料口连接,将筛分出的粗料返回喂料模块与新喂入物料一起再进行破碎;所述筛分模块的中粗料出口通过中粗料胶带机连接一堆存场地,将筛分出的中粗料送至相应堆存场地;所述筛分模块的中细料出口通过中细料胶带机连接另一堆存场地,将筛分出的中细料经风选后送至相应堆存场地;所述筛分模块的细料出口通过细料胶带机连接又一堆存场地,将筛分出的细料送至相应堆存场地;
所述收尘模块集中布置在一个密闭箱体内,所述收尘模块的入口分别连接喂料模块和破碎模块,所述收尘模块的出口连接出料胶带机,将喂料模块和破碎模块内的粉尘收集后再经出料胶带机输送至筛分模块。
物料经过喂料模块进入破碎模块破碎并除铁后,被送至筛分模块进行筛分,粗料返回喂料模块进入破碎模块再次破碎,其余物料被各自胶带机送至相应的堆存场地,从破碎模块产生的粉尘经过收尘模块进行除尘,出收尘模块的粉尘排放浓度≤10mg/Nm3
优选的,所述喂料模块包括位于其所在箱体内的喂料斗和位于喂料斗上方的集尘罩,所述喂料斗的出料口与所述破碎模块的振动给料机柔性连接,所述集尘罩采用箱体作为本体,所述集尘罩一侧设有用于铲车喂料的敞口,其余三侧和顶部均为封闭结构,且所述集尘罩一侧的侧壁留有用于与收尘模块的风管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的收尘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尘罩略小于所述喂料模块的箱体,在设备运输时,所述集尘罩可套在所述喂料模块的箱体内部,节省空间;所述集尘罩在四个拐角处沿纵向均设置有一排安装孔,所述集尘罩通过插销与所述喂料模块的箱体连接,并通过插销插入不同的安装孔调整所述集尘罩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破碎模块还包括位于其所在密闭箱体内的振动给料机、1#胶带机和2#胶带机,所述振动给料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破碎机的进料口柔性连接,所述1#胶带机位于破碎机出料口下方,所述2#胶带机与1#胶带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除铁器布置在1#胶带机头部滚筒上方。
优选的,所述筛分模块包括筛分机、出料溜子和支架,所述筛分机位于筛分模块所在密闭箱体内,所述出料溜子包括粗料出料溜子、中粗料出料溜子、中细料出料溜子、细料出料溜子,各个出料溜子分别与筛分机对应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破碎模块的出料口通过出料胶带机与筛分模块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粗料出料溜子通过返料胶带机与喂料模块的喂料斗连接;所述中粗料出料溜子连接中粗料胶带机,所述中细料出料溜子连接中细料胶带机,所述细料出料溜子连接细料胶带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架为楔形框架结构,组合成生产线时,所述支架支撑在筛分机所在密闭箱体下方,使筛分机形成一定的斜度;运输和存放时,所述支架可套在所述筛分机所在密闭箱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输送模块还包括将轻物质进行分选的3台风选机和3个轻物质溜槽,分别为1#风选机、2#风选机、3#风选机、1#轻物质溜槽、2#轻物质溜槽、3#轻物质溜槽;所述出料胶带机的头部设置有1#风选机,所述1#风选机的轻物质出口与1#轻物质溜槽连接,1#风选机的骨料出口与筛分模块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中粗料胶带机的头部设置有2#风选机,所述2#风选机的轻物质出口与2#轻物质溜槽连接,2#风选机的骨料出口连接一堆存场地;所述中细料胶带机的头部设置有3#风选机,所述3#风选机的轻物质出口与3#轻物质溜槽连接,3#风选机的骨料出口连接一堆存场地。
优选的,所述收尘模块包括位于其所在密闭箱体内的收尘器、风机、风管和螺旋输送机,所述风管的入口分别连接所述破碎模块的1#胶带机和所述喂料模块的集尘罩,所述风管的出口连接所述收尘器,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收尘器的气体出口连接并固定在所述收尘器壳体上,所述风机用于给所述收尘模块提供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负压,所述螺旋输送机位于收尘器下方,并与所述破碎模块的2#胶带机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风管在所在密闭箱体内的部分固定在箱体内,所述风管位于箱体内的部分与位于箱体外的部分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收尘器为高效袋收尘器,使粉尘排放浓度≤10mg/Nm3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整个系统分为多个模块布置在密闭箱体内,方便汽车运输,也方便现场安装及项目完成后进行生产线的拆除,通过输送单元的布置调整可以适应不同的场地;通过将喂料斗、破碎机、筛分机、收尘器等设备布置在密闭箱体内,进行模块化处理,不需要专门的土建基础,同时大幅度减少设备的组装和安装工作量,可在三天内完成全部安装工作。
2、本实用新型的箱体针对具体设备进行设计,不受标准集装箱尺寸、承载能力和外形限制;与常规的集装箱式破碎筛分设备相比,适应性更强。
3、本实用新型模块齐全,从原料进料到产品出料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钢筋排除率≥98%,再生粗骨料的成品含杂率≤0.5%,产品粒度合格率100%。
4、本实用新型将整个系统布置在箱体内,密闭性好,噪音排放小于65分贝,配合收尘模块使整个系统粉尘排放浓度≤10mg/Nm3
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整个系统高度集成化,使系统电耗降低1~2度/吨物料。当破碎不含轻物质的普通矿石时,可以关闭风选机,进一步节能降耗。
6、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整输送单元各条胶带机的布置方向,适应不同的场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立体图。
图中:1、喂料斗;2、集尘罩;3、振动给料机;4、破碎机;5、1#胶带机;6、2#胶带机;7、除铁器;8、筛分机;9、粗料出料溜子;10、支架;11、收尘器;12、风机;13、螺旋输送机;14、风管;15、出料胶带机;16、返料胶带机;17、中粗料胶带机;18、中细料胶带机一;19、中细料胶带机二;20、细料胶带机一;21、细料胶带机二;22、控制柜;23、1#风选机;24、2#风选机;25、3#风选机;26、1#轻物质溜槽;27、2#轻物质溜槽;28、3#轻物质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常见的移动式处理站具有灵活、可移动等优点,但现场作业的条件下,扬尘和噪声污染较大。而且一般的移动式处理站流程比较单一,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垃圾的适应性较差,生产线对建筑垃圾的适应性范围较窄,对垃圾中的杂质含量、原料组分、水份要求很高,一旦改变原料来源,生产线就会出现“水土不服”,或降低产量,或降低其产品品质。且移动式处理站一般流程简单粗糙,产品或粗料过多或粉料过多,杂质多,影响再生骨料产品的品质。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包括喂料模块、破碎模块、筛分模块、收尘模块和输送模块。
所述喂料模块位于破碎模块的上游,所述喂料模块的出料口与破碎模块的进料口直接连接,所述破碎模块集中布置在一个密闭箱体内,所述破碎模块的出料口与筛分模块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筛分模块的粗料出口与喂料模块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筛分模块的中粗料出口、中细料出口、细料出口分别连接对应的堆存场地;所述收尘模块集中布置在一个密闭箱体内,所述收尘模块的入口分别连接喂料模块和破碎模块,所述收尘模块的出口连接破碎模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模块包括7条胶带机(出料胶带机15、返料胶带机16、中粗料胶带机17、中细料胶带机一18、中细料胶带机二19、细料胶带机一20和细料胶带机二21),所述输送模块还包括3台风选机(1#风选机23、2#风选机24、3#风选机25)、和3个轻物质溜槽(1#轻物质溜槽26、2#轻物质溜槽27、3#轻物质溜槽28)。所述出料胶带机15连接所述2#胶带机6的出料口和所述筛分机8的进料口。所述返料胶带机16连接所述筛分机8的粗料出料溜子和所述喂料斗1。所述中粗料胶带机17连接所述筛分机8的中粗料出料溜子。所述中细料胶带机一18连接所述筛分机8的中细料出料溜子,所述中细料胶带机二19连接所述中细料胶带机一18。所述细料胶带机一20连接所述筛分机8的细料出料溜子,所述细料胶带机二21连接所述细料胶带机一20。
具体的,所述喂料模块分为两个箱体,上部为集尘罩2,下部为喂料斗1。所述喂料模块包括位于其所在箱体内的喂料斗1和位于喂料斗1上方的集尘罩2,所述喂料斗1的出料口与所述破碎模块的振动给料机3柔性连接,所述集尘罩2采用箱体作为本体,所述集尘罩2一侧设有用于铲车喂料的敞口,其余三侧和顶部均为封闭结构,且所述集尘罩2一侧的侧壁留有用于与收尘模块的风管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的收尘口。
所述集尘罩2略小于所述喂料模块的箱体,在设备运输时,集尘罩2可以套在所述喂料模块的箱体内部,节省空间;集尘罩2在四个拐角处沿纵向均设置有一排安装孔,集尘罩2通过插销与所述喂料模块的箱体连接,并通过插销插入不同的安装孔来调整所述集尘罩2的高度。
所述破碎模块包括位于其所在密闭箱体内的振动给料机3、破碎机4、1#胶带机5、2#胶带机6和除铁器7,所述振动给料机3的出料口与所述破碎机4的进料口柔性连接,所述1#胶带机5位于破碎机4出料口下方,所述2#胶带机6与1#胶带机5的出料口连接,所述除铁器7布置在1#胶带机5头部滚筒上方,所述2#胶带机6的出料口通过3#胶带机15与筛分模块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破碎机4可以将建筑垃圾中的钢筋和混凝土分离,所述除铁器7用于将钢筋排出系统。所述出料胶带机15的头部设置有1#风选机23,所述1#风选机23的轻物质出口与1#轻物质溜槽26连接,1#风选机23的骨料出口与筛分模块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筛分模块包括筛分机8、出料溜子9和支架10,所述筛分机8位于筛分模块所在密闭箱体内,所述出料溜子9包括粗料出料溜子、中粗料出料溜子、中细料出料溜子、细料出料溜子,各个出料溜子分别与筛分机8对应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粗料出料溜子通过返料胶带机16与喂料模块的喂料斗1连接;所述中粗料出料溜子连接中粗料胶带机17,所述中粗料胶带机17的头部设置有2#风选机24,所述2#风选机24的轻物质出口与2#轻物质溜槽27连接,2#风选机24的骨料出口连接一堆存场地;所述中细料出料溜子依次连接中细料胶带机一18和中细料胶带机二19,所述中细料胶带机二的头部设置有3#风选机25,所述3#风选机25的轻物质出口与3#轻物质溜槽28连接,3#风选机25的骨料出口连接一堆存场地;所述细料出料溜子依次连接细料胶带机一20和细料胶带机二21,细料胶带机二21连接一堆存场地。返料胶带机16将所述筛分机8的筛上物返回到所述喂料斗1,与新喂入的物料一起进入所述破碎机4重新破碎,保证系统的出料粒度100%合格。1#风选机23的出风口对准所述出料胶带机15的头部,所述1#轻物质溜槽26布置在所述1#风选机23出风口和所述出料胶带机15的头部之间;所述2#风选机24的出风口对准所述中粗料胶带机17的头部,所述2#轻物质溜槽27布置在所述2#风选机24出风口和所述中粗料胶带机17的头部之间;所述3#风选机25的出风口对准所述中细料胶带机二19的头部,所述3#轻物质溜槽28布置在所述3#风选机25出风口和所述中细料胶带机二19的头部之间。中粗料和中细料经过轻物质的分选后,再生粗骨料的成品含杂率≤0.5%。
所述支架10为楔形框架结构,组合成生产线时,所述支架10支撑在筛分机8所在密闭箱体下方,使筛分机8形成一定的斜度;运输和存放时,所述支架10可套在所述筛分机8所在密闭箱体的外部,节省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筛分机8为三层筛,将物料分为四种粒度。所述筛分机8也可以采用两层筛,当采用两层筛时,可以将所述中粗料出料口和中细料出料口合并,并相应取消所述6#胶带机18、所述7#胶带机19、所述3#风选机25和所述3#轻物质溜槽28。
所述收尘模块包括位于其所在密闭箱体内的收尘器11、风机12、风管14和螺旋输送机13,所述风管14的入口分别连接所述破碎模块的1#胶带机5和所述喂料模块的集尘罩2,所述风管14的出口连接所述收尘器11,所述风机12的进风口与所述收尘器11的气体出口连接并固定在所述收尘器壳体上,所述风机12用于给所述收尘模块提供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负压,所述螺旋输送机13位于收尘器11下方,并与所述破碎模块的2#胶带机6连接,将收集的粉尘经2#胶带机6后输送至出料胶带机15,再送至筛分模块。
所述风管14在所在密闭箱体内的部分固定在箱体内,所述风管14位于箱体内的部分与位于箱体外的部分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所述收尘器11为高效袋收尘器,使粉尘排放浓度≤10mg/Nm3
进行建筑垃圾处置时,建筑垃圾通过喂料斗1进入振动给料机3,经过振动给料机3送至破碎机4。出破碎机4的建筑垃圾,进入1#胶带机5,经过位于1#胶带机5头部上方的除铁器7除铁后进入2#胶带机6,从2#胶带机6进入出料胶带机15,物料在出料胶带机15头部经1#风选机23进行风选,在正压气流的作用下,密度小的轻物质脱离密度大的骨料进入1#轻物质溜槽26排出系统,其余物料进入筛分机8;进入筛分机8的物料被筛分机8分级后,粗料经过粗料出料溜子进入返料胶带机16,物料经过返料胶带机16返回喂料斗1进入破碎机4进行再次破碎;中粗料经过中粗料出料溜子进入中粗料胶带机17,物料在中粗料胶带机17头部经2#风选机24进行风选,在正压气流的作用下,密度小的轻物质脱离密度大的骨料进入2#轻物质溜槽27排出系统,清除轻物质的骨料进入对应堆存场地;中细料经过中细料出料溜子进入中细料胶带机一18,从中细料胶带机一18进入中细料胶带机二19,物料在中细料胶带机二19头部经3#风选机25进行风选,在正压气流的作用下,密度小的轻物质脱离密度大的骨料进入3#轻物质溜槽28排出系统,清除轻物质的骨料进入对应堆存场地;细料进入细料胶带机一20,从细料胶带机一20进入细料胶带机二21,经过细料胶带机二21送至对应堆存场地。从1#胶带机5和集尘罩2收集的粉尘经过风管14进入收尘器11,经收尘器11收集下来的粉尘经过螺旋输送机13送至2#胶带机6,再随2#胶带机6内的除铁后物料进行后续工序。整套设备模块化设计,成本低、运输和组装方便快捷、节能环保且灵活高效。
现场处置系统设置有一个集中的控制柜22,和破碎机4布置在同一个密闭箱体内。箱体针对设备外形设计,不受常规集装箱的尺寸、承载能力、凸起的角件角柱限制,根据设备需要设置有检修门,可以实现设备的检修。
本实施例中,破碎机4采用自主开发的反击式破碎机,在常规反击式破碎机的基础上优化了驱动液压油站的控制灵敏度和反击板的形状,可以使混凝土块在被高频次击打的过程中沿着钢筋的包裹面解理并剥离破碎,实现钢筋和混凝土的分离,避免了常规破碎模式下钢筋缠绕、混凝土剥离不彻底的问题;再通过设置在胶带机上的除铁器7将钢筋从物料中单独吸附分离出来,排到系统外,使钢筋/混凝土分离率达98%以上。
通过设置粗料返回喂料模块的胶带机,出破碎机4的物料经过筛分机8筛分后,粒度超过产品要求的物料可以从筛分机8的最上层筛面进入粗料出料溜子,由胶带机返回喂料模块后进入破碎机4再次进行破碎,使产品粒度合格率达到100%;同时也避免了常规方案中为了满足最大出料粒度要求而导致的过度破碎现象。与常规返料直接进破碎机4的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粗料先返回喂料模块,与新喂入的物料一起再进入破碎机4,避免了直接喂入破碎机4冲击原有的料流,影响破碎机的工况稳定和设备安全。
通过将喂料斗1布置在箱体内,将另一个箱体作为集尘罩2布置在喂料斗1上方,喂料斗1和集尘罩2做成一个模块,系统密闭性好,且配备收尘模块,整个系统环保标准高,粉尘排放浓度低。
通过将噪声较大的破碎机4、筛分机8布置在密闭箱体内,处于封闭的环境,整个系统的噪音大幅度降低。
为了进一步实现设备的可调节性和对不同场地的适应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改变振动筛的层数和筛网尺寸,可以满足不同的产品粒度分级要求;通过改变中粗料胶带机17、中细料胶带机一18、中细料胶带机二19、细料胶带机一20、细料胶带机二21的长度和布置方向,可以将成品输送至不同的堆存场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设备布置在密闭箱体内,构成不同的模块,方便运输、组装、拆卸,大幅度提高生产线的建设速度,又便于模块之间快速组合成一个半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站,适应不同的生产场地,能分离出系统中的骨料、钢筋、轻物质,且产品合格率高、粉尘排放浓度低、噪音低、能耗低,显著提高建筑垃圾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喂料模块、破碎模块、筛分模块、收尘模块、输送模块,所述输送模块包括用于将物料进行转运的胶带机;
所述喂料模块位于破碎模块的上游,所述喂料模块的出料口与破碎模块的进料口直接连接,所述破碎模块集中布置在一个密闭箱体内,所述破碎模块内设置有破碎机和除铁器,将进入破碎模块的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和除铁;所述破碎模块的出料口通过出料胶带机与筛分模块的进料口连接,将除铁后的物料送至筛分模块筛分;
所述筛分模块的粗料出口通过返料胶带机与喂料模块的进料口连接,将筛分出的粗料返回喂料模块与新喂入物料一起再进行破碎;所述筛分模块的中粗料出口通过中粗料胶带机连接一堆存场地,将筛分出的中粗料送至相应堆存场地;所述筛分模块的中细料出口通过中细料胶带机连接另一堆存场地,将筛分出的中细料经风选后送至相应堆存场地;所述筛分模块的细料出口通过细料胶带机连接又一堆存场地,将筛分出的细料送至相应堆存场地;
所述收尘模块集中布置在一个密闭箱体内,所述收尘模块的入口分别连接喂料模块和破碎模块,所述收尘模块的出口连接出料胶带机,将喂料模块和破碎模块内的粉尘收集后再经出料胶带机输送至筛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模块包括位于其所在箱体内的喂料斗和位于喂料斗上方的集尘罩,所述喂料斗的出料口与所述破碎模块的振动给料机柔性连接,所述集尘罩采用箱体作为本体,所述集尘罩一侧设有用于铲车喂料的敞口,其余三侧和顶部均为封闭结构,且所述集尘罩一侧的侧壁留有用于与收尘模块的风管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的收尘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罩略小于所述喂料模块的箱体,在设备运输时,所述集尘罩可套在所述喂料模块的箱体内部;所述集尘罩在四个拐角处沿纵向均设置有一排安装孔,所述集尘罩通过插销与所述喂料模块的箱体连接,并通过插销插入不同的安装孔调整所述集尘罩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模块还包括位于其所在密闭箱体内的振动给料机、1#胶带机和2#胶带机,所述振动给料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破碎机的进料口柔性连接,所述1#胶带机位于破碎机出料口下方,所述2#胶带机与1#胶带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除铁器布置在1#胶带机头部滚筒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模块包括筛分机、出料溜子和支架,所述筛分机位于筛分模块所在密闭箱体内,所述出料溜子包括粗料出料溜子、中粗料出料溜子、中细料出料溜子、细料出料溜子,各个出料溜子分别与筛分机对应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破碎模块的出料口通过出料胶带机与筛分模块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粗料出料溜子通过返料胶带机与喂料模块的喂料斗连接;所述中粗料出料溜子连接中粗料胶带机,所述中细料出料溜子连接中细料胶带机,所述细料出料溜子连接细料胶带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楔形框架结构,组合成生产线时,所述支架支撑在筛分机所在密闭箱体下方,使筛分机形成一定的斜度;运输和存放时,所述支架可套在所述筛分机所在密闭箱体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模块还包括将轻物质进行分选的3台风选机和3个轻物质溜槽,分别为1#风选机、2#风选机、3#风选机、1#轻物质溜槽、2#轻物质溜槽、3#轻物质溜槽;所述出料胶带机的头部设置有1#风选机,所述1#风选机的轻物质出口与1#轻物质溜槽连接,1#风选机的骨料出口与筛分模块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中粗料胶带机的头部设置有2#风选机,所述2#风选机的轻物质出口与2#轻物质溜槽连接,2#风选机的骨料出口连接一堆存场地;所述中细料胶带机的头部设置有3#风选机,所述3#风选机的轻物质出口与3#轻物质溜槽连接,3#风选机的骨料出口连接一堆存场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模块包括位于其所在密闭箱体内的收尘器、风机、风管和螺旋输送机,所述风管的入口分别连接所述破碎模块的1#胶带机和所述喂料模块的集尘罩,所述风管的出口连接所述收尘器,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收尘器的气体出口连接并固定在所述收尘器壳体上,所述风机用于给所述收尘模块提供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负压,所述螺旋输送机位于收尘器下方,并与所述破碎模块的2#胶带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在所在密闭箱体内的部分固定在箱体内,所述风管位于箱体内的部分与位于箱体外的部分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器为高效袋收尘器,使粉尘排放浓度≤10mg/Nm3
CN202320727639.4U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 Active CN219898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7639.4U CN219898447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7639.4U CN219898447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8447U true CN219898447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5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27639.4U Active CN219898447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8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94141A1 (zh) 一种建筑垃圾分选系统
US6820749B2 (en) Large, stationary, modular aggregate processing pla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ing same
CN109967494B (zh) 一种处理建筑垃圾的工艺方法及系统装置
CN112138759A (zh) 一种可再生混凝土建筑固废物分离装置
CN210875757U (zh) 一种矿渣无尘环保分析制砂制粉装置
CN208230053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
CN115301380B (zh) 用于氧化钙生产的原料分级破碎筛选系统
CN113618929A (zh) 一种绿色环保智能集成工厂
CN111298927A (zh) 一体化制砂楼系统
CN102847702A (zh) 轮胎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CN219898447U (zh) 一种模块化的密闭式建筑垃圾现场处置系统
CN210675335U (zh) 一种振动筛
CN219785547U (zh) 一种模块化砂石料振动筛分储供系统
CN112221584A (zh)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装置
CN201768605U (zh) 新型石料粉碎系统
CN216267055U (zh) 一种组合式高效粉碎装置
CN206716421U (zh) 煤原料筛分破碎装置
CN216073710U (zh) 资源回收型生物质颗粒燃料造粒生产线
CN212018081U (zh) 一体化制砂楼系统
CN209985545U (zh) 一种矿石粉碎装置
CN102921548A (zh) 一种分选生活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组合装置及方法
CN113399262A (zh) 一种绿色环保智能砂石生产工厂
CN218190213U (zh) 机制砂生产系统
CN216856968U (zh) 一种半移动式建筑装潢垃圾流水线
CN218422967U (zh) 一种拆除垃圾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