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7560U - 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7560U
CN219887560U CN202321065282.4U CN202321065282U CN219887560U CN 219887560 U CN219887560 U CN 219887560U CN 202321065282 U CN202321065282 U CN 202321065282U CN 219887560 U CN219887560 U CN 219887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bottom plate
plate
positioning
conn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52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军
陈俭明
陈国权
蔡宏标
胡俊健
姚壮熙
骆广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ingh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ingh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ingh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ingh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52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7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7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7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定位部,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底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底板上还设有第五侧板,第五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设有限位槽,第五侧板上设有第三定位孔;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时,第一连接部位于限位槽内,定位部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本方案中的第一连接部可在第二连接部上滑动来调节第一连接部上的背楞和第二连接部上背楞之间的高度差,装置可适用于多种错位间距的情况。装置与背楞可拆卸连接,与装置拆卸后的背楞也可循环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背楞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合金模板体系由模板系统,支撑系统,紧固系统,附件系统组成.模板系统构成混凝土结构施工所需的封闭面,保证混凝土浇灌时建筑结构成型。为了保证现浇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抵抗浇筑产生的侧压力,需要背楞使用加强模板的连接强度,防止出现爆模和平整度超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的背楞在遇到下挂梁或反坎时候,背楞往往会往上或者往下折形成错位,而上下折形成错位的背楞通常都是通过方通进行焊接成一个整体。方通的长度无法进行调整使得相互错位的两个背楞在经过方通的焊接后,错位背楞的错位间距固定,错位背楞无法适用于其他错位间距的情况,当出现其他错位间距的情况时,需生产其他错位间距的错位背楞,经方通焊接的错位背楞无法循环利用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通过方通焊接来连接错位背楞时,错位背楞的错位间距固定,错位背楞无法适用于其他错位间距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本方案中采用连接件连接错位的背楞,连接件与背楞之间可拆卸连接,错位背楞能够循环利用且可根据不同的错位间距调节连接件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定位部,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设置且二者均垂直于第一底板使得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一底板呈U形,第一底板为L形,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沿第一底板的L形轴线设有若干个同轴心的第一定位孔。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底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平行设置且二者均垂直于第二底板使得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二底板呈U形,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上设有同轴心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底板上还设有第五侧板,第五侧板与第三侧板位于第二底板的同一侧面且第五侧板与第三侧板和第二底板垂直,第五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设有限位槽,第五侧板上设有可与第一定位孔同轴心的第三定位孔。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时,第一连接部位于限位槽内,第三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同轴心,定位部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
当需要连接两个错位的背楞时,将一个背楞放入L形第一连接部一端的内腔,使背楞上的定位孔与第一连接部侧壁上的第一定位孔对齐,然后定位部穿过同轴心的背楞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完成一个背楞与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同理,将另一个背楞放入第二连接部的内腔,使背楞上的定位孔和第二连接部侧壁上的第二定位孔对齐,定位部穿过同轴心的第二定位孔和背楞定位孔,完成第二连接部和另一个背楞的连接。将第一连接部上没有与背楞连接的一侧放入第二连接部上的限位槽内,第一连接部可在限位槽内滑动来调整第一连接部上的背楞和第二连接部上背楞二者之间的高度差,直至调节到合适位置后,第五侧板上的第三定位孔和第一连接部侧壁上的第一定位孔对齐,使用定位部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完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
本方案采用错位背楞连接装置来连接错位的两个背楞,第一连接部可在第二连接部上滑动来调节第一连接部上的背楞和第二连接部上背楞之间的高度差,装置可适用于多种错位间距的情况,能够循环使用,经济环保,降本增效。装置与背楞可拆卸连接,与装置拆卸后的背楞也可循环使用,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
优选的,还包括第六侧板,第六侧板位于第二底板上且第六侧板与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连接,第六侧板与第五侧板平行,第六侧板和第五侧板为限位槽的两个侧壁,第六侧板上设有第四定位孔,第四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孔同轴心。在第二连接部上设置第六侧板后,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时,定位部会穿过第五侧板和第六侧板,能够提高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第一侧板位于第一底板的外边缘,第二侧板位于所第一底板的内边缘,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均L形,第一侧板直角处设有缺口用以使U形第一连接部内腔的背楞穿过。缺口为L形。设置有缺口后可通过第一连接部在背楞上的滑动来调整第一连接部在背楞上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第一连接部在背楞上的位置,适合更多种错位背楞之间的连接。缺口为L形,使得第一连接部L形两边的U形槽均可与背楞连接,在使用时无需选择固定的一侧与背楞连接,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的,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相邻两个第一定位孔之间的间距为40mm-60mm,第一连接部上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有若干个定位部用以增加第一连接部与背楞的连接强度。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通常将相邻两个第一定位孔之间的间距选择为50mm,因为目前施工是背楞一般都是以50mm的倍数进行错位,将间距设置成50mm方便设计也方便现场复核错位间距。同时,背楞上的定位孔之间的间距也是50mm的倍数,将背楞放入第一连接部内腔后,背楞上可以有多个背楞定位孔分别与第一定位孔同轴心,多个定位部分别穿过位于不同位置的第一定位孔和背楞定位孔后,可以增加背楞和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相邻两个第二定位孔之间的间距为40mm-60mm,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若干个定位部用以增加第二连接部与背楞的连接强度。背楞上的定位孔之间的间距也是50mm的倍数,将背楞放入第二连接部内腔后,背楞上可以有多个背楞定位孔分别与第二定位孔同轴心,多个定位部分别穿过位于不同位置的第二定位孔和背楞定位孔后,可以增加背楞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为L形,L形第一滑槽的两边分别位于L形底板的两边上,第一滑槽的L形轴线平行于第一底板的L形轴线。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为直线形且其轴线平行于第二底板的轴线,第二滑槽位于第二底板的中部。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后,可以设置穿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螺杆,该螺杆还穿过墙壁,便于通过螺杆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挂在墙壁上,防止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从墙壁上滑落,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优选的,定位部包括螺母、螺栓和垫片,螺栓上的端帽和螺母均通过垫片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抵接。定位部为设有螺母的螺栓,螺母可将螺栓锁紧,更便于将定位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上,防止定位部脱落。设置垫片后能够增大定位部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接触面积,减小定位部对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压力,提高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U形槽钢。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U形槽钢,更便于生产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采用错位背楞连接装置来连接错位的两个背楞,第一连接部可在第二连接部上滑动使得装置可适用于多种错位间距的情况。装置与背楞可拆卸连接,与装置拆卸后的背楞也可循环使用。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缺口,使得第一侧板可以在背楞上滑动,更便于调整第一连接部在背楞上的位置。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还设有滑槽,使得螺杆可以穿过滑槽将装置固定在墙体上,防止装置从墙体上滑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品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为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的实施例1,包括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和定位部3,第一连接部1包括第一底板101、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平行设置且二者均垂直于第一底板101使得第一侧板102、第二侧板103和第一底板101呈U形。第一底板101为L形,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上沿第一底板101的L形轴线设有若干个同轴心的第一定位孔104。第二连接部2包括第二底板201、第三侧板202和第四侧板203,第三侧板202和第四侧板203平行设置且二者均垂直于第二底板201使得第三侧板202、第四侧板203和第二底板201呈U形。第三侧板202和第四侧板203上设有同轴心的第二定位孔205。第二底板201上还设有第五侧板204,第五侧板204与第三侧板202位于第二底板201的同一侧面且第五侧板204与第三侧板202和第二底板201垂直。第五侧板204与第三侧板202之间设有限位槽209,第五侧板204上设有可与第一定位孔104同轴心的第三定位孔206。当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连接时,第一连接部1位于限位槽209内,第三定位孔206与第一定位孔104同轴心,定位部3穿过第一定位孔104和第三定位孔206。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当需要连接两个错位的背楞时,将一个背楞放入L形第一连接部1一端的内腔,使背楞上的定位孔与第一连接部1侧壁上的第一定位孔104对齐,然后定位部3穿过同轴心的背楞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104,完成一个背楞与第一连接部1的连接。同理,将另一个背楞放入第二连接部2的内腔,使背楞上的定位孔和第二连接部2侧壁上的第二定位孔205对齐,定位部3穿过同轴心的第二定位孔205和背楞定位孔,完成第二连接部2和另一个背楞的连接。将第一连接部1上没有与背楞连接的一侧放入第二连接部2上的限位槽209内,第一连接部1可在限位槽209内滑动来调整第二连接部2上的背楞和第一连接部1上背楞二者之间的高度差,直至调节到合适位置后,侧板上的第三定位孔206和第一连接部1侧壁上的第一定位孔104对齐,使用定位部3穿过第一定位孔104和第三定位孔206,完成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连接。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方案采用错位背楞连接装置来连接错位的两个背楞,第一连接部1可在第二连接部2上滑动来调节第一连接部1上的背楞和第二连接部2上的背楞之间的高度差,装置可适用于多种错位间距的情况,能够循环使用,经济环保,降本增效。装置与背楞可拆卸连接,与装置拆卸后的背楞也可循环使用,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
实施例2
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的实施例2,如图1-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装置的其他结构进一步限定。
具体的,还包括第六侧板207,第六侧板207位于第二底板201上且第六侧板207与第三侧板202和第四侧板203连接,第六侧板207与第五侧板204平行,第六侧板207和第五侧板204为限位槽209的两个侧壁,第六侧板207上设有第四定位孔208,第四定位孔208与第三定位孔206同轴心。
具体的,第一侧板102位于第一底板101的外边缘,第二侧板103位于所第一底板101的内边缘,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为均L形,第一侧板102直角处设有缺口4用以使U形第一连接部1内腔的背楞穿过。缺口4为L形。
具体的,第一底板101上设有第一滑槽111,第一滑槽111为L形,L形第一滑槽111的两边分别位于L形第一底板101的两边上,第一滑槽111的L形轴线平行于第一底板101的L形轴线。第二底板201上设有第二滑槽211,第二滑槽211为直线形且其轴线平行于第二底板201的轴线,第二滑槽211位于第二底板201的中部。有螺杆穿过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211与墙壁连接。
具体的,定位部3包括螺母301、螺栓302和垫片303,螺栓302上的端帽和螺母301均通过垫片303与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抵接。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为U形槽钢。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第二连接部2上设置第六侧板207后,当第二连接部2与第一连接部1连接时,定位部3会穿过第五侧板204和第六侧板207,能够提高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连接强度。设置有缺口4后可以将第一定位部3在背楞上滑动来调整第一定位部3在背楞上的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第一连接部1在背楞上的位置,适合更多种错位背楞之间的连接。缺口4为L形,使得第一连接部1的L形两边的U形槽均可与背楞连接,在使用时无需选择固定的一侧与背楞连接,使用更加方便。螺杆穿过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211与墙壁连接,防止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从墙壁上滑落,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安全性。定位部3为设有螺母301的螺栓302,螺母301可将螺栓302锁紧,更便于将定位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部1或第二连接部2上,防止定位部3脱落。设置垫片303后能够增大定位部3与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接触面积,减小定位部3对第一连接部1或第二连接部2的压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为U形槽钢,更便于进行选材和加工。
实施例3
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的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相邻两个第一定位孔104之间的间距为50mm。相邻两个第二定位孔205之间的间距为50mm。第一连接部1上远离第二连接部2的一端设有两个定位部3用以增加第一连接部1与背楞的连接强度。第二连接部2上设有两个定位部3用以增加第二连接部2与背楞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由于目前施工是背楞一般都是以50mm的倍数进行错位,将间距设置成50mm方便设计也方便现场复核错位高度。同时,背楞上的定位孔之间的间距也是50mm的倍数,可有多个背楞上的定位孔和连接部上的定位孔同轴心,设置多个穿过背楞定位孔和连接部定位孔的定位部3,增加背楞和连接部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部1上和第二连接部2上均设置有两个用以连接背楞的定位部3。
本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2一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和定位部(3),所述第一连接部(1)包括第一底板(101)、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所述第一侧板(102)和所述第二侧板(103)平行设置且二者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底板(101)使得所述第一侧板(102)、所述第二侧板(103)和所述第一底板(101)呈U形,所述第一底板(101)为L形,所述第一侧板(102)和所述第二侧板(103)上沿所述第一底板(101)的L形轴线设有若干个同轴心的第一定位孔(104);
所述第二连接部(2)包括第二底板(201)、第三侧板(202)和第四侧板(203),所述第三侧板(202)和所述第四侧板(203)平行设置且二者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底板(201)使得所述第三侧板(202)、所述第四侧板(203)和所述第二底板(201)呈U形,所述第三侧板(202)和所述第四侧板(203)上设有同轴心的第二定位孔(205);所述第二底板(201)上还设有第五侧板(204),所述第五侧板(204)与所述第三侧板(202)位于所述第二底板(201)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五侧板(204)与所述第三侧板(202)和所述第二底板(201)垂直,所述第五侧板(204)与所述第三侧板(202)之间设有限位槽(209),所述第五侧板(204)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04)同轴心的第三定位孔(206);
当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部(1)位于所述限位槽(209)内,所述第三定位孔(206)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04)同轴心,所述定位部(3)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104)和所述第三定位孔(2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侧板(207),所述第六侧板(207)位于所述第二底板(201)上且所述第六侧板(207)与所述第三侧板(202)和所述第四侧板(203)连接,所述第六侧板(207)与所述第五侧板(204)平行,所述第六侧板(207)和所述第五侧板(204)为所述限位槽(209)的两个侧壁,所述第六侧板(207)上设有第四定位孔(208),所述第四定位孔(208)与所述第三定位孔(206)同轴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02)位于所述第一底板(101)的外边缘,所述第二侧板(103)位于所第一底板(101)的内边缘,所述第一侧板(102)和所述第二侧板(103)为均L形,所述第一侧板(102)直角处设有缺口(4)用以使U形所述第一连接部(1)内腔的背楞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为L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104)之间的间距为40mm-6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孔(205)有若干个,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205)之间的间距为40mm-6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01)上设有第一滑槽(111),所述第一滑槽(111)为L形,L形第一滑槽(111)的两边分别位于所述L形第一底板(101)的两边上,所述第一滑槽(111)的L形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底板(101)的L形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底板上设有第二滑槽(211),所述第二滑槽(211)为直线形,所述第二滑槽(21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底板(201)的轴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包括螺母(301)、螺栓(302)和垫片(303),所述螺栓(302)上的端帽和所述螺母(301)均通过所述垫片(30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为U形槽钢。
CN202321065282.4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 Active CN219887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5282.4U CN219887560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5282.4U CN219887560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7560U true CN219887560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12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5282.4U Active CN219887560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7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87560U (zh) 一种错位背楞连接装置
CN214868365U (zh) 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竖钢筋定位工具
CN211447745U (zh) 一种建筑模板
CN203486004U (zh) 底架及具有该底架的专用车或半挂车
CN212807900U (zh) 金属180度弯曲试验装置
CN211691448U (zh) 电梯井内模板组件
CN210369877U (zh) 建筑模板体系
CN113828723A (zh) 一种拔长砧装置
CN215439200U (zh) 一种可调间距的电梯导轨支架
CN207033055U (zh) 护栏滑桩以及护栏
CN220395154U (zh) 一种适用于外架的钢制脚手板
CN220320043U (zh) 一种连接机构、电池包箱体及动力电池
CN206529885U (zh) 一种便捷的钢连接结构
CN216426494U (zh) 一种可拆卸式h型钢匹配吊装工装
CN217631288U (zh) 一种建筑模板转接组件及建筑模板系统
CN214418596U (zh) 钢结构装配定位装置
CN219548393U (zh) 一种下水管道铝模预留洞铁箱
CN213475090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电梯导轨连接结构
CN217500496U (zh) 排水设备
CN203782977U (zh) 一种c型钢梁柱构件
CN217782527U (zh) 一种轻型钢结构建筑的钢筋桁架
CN217679338U (zh) 纠偏组件及作业机械
CN218488684U (zh) 一种快速组装叠合板模具
CN219509262U (zh) 一种新型的可拆卸水平安全网挂钩
CN216580702U (zh) 一种车架梁体及车架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